CN213385675U - 一种汤面分离餐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汤面分离餐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85675U
CN213385675U CN202021537334.XU CN202021537334U CN213385675U CN 213385675 U CN213385675 U CN 213385675U CN 202021537334 U CN202021537334 U CN 202021537334U CN 213385675 U CN213385675 U CN 213385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mother
cover
lid
box bott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3733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ongcai Yingti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zhe Jingwe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zhe Jingwe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zhe Jingwe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3733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85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85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856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汤面分离餐盒,包括母盒底,所述母盒底外侧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四组第一内凹结构,所述母盒底外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底内外扣,所述母盒底的顶部设置有母盒盖,所述母盒盖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盖子扣位;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对盒底和盒盖之间的连接设置有加强密封的结构,可以使得盒底和盒盖之间无缝隙,提高餐盒的密封性,防止汤汁的洒落,同时设置有第一手指位和第二手指位,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餐盒和盒盖的连接稳定性,还可以对连接紧密的餐盒和盒盖,便于打开,符合人工力学,同时两组餐盒相互叠加,使得两组餐盒更加稳定,减少对餐盒的晃动,且餐盒不要倾倒,防止食物和汤汁的倾倒。

Description

一种汤面分离餐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汤面分离餐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汤面分离餐盒。
背景技术
餐饮行业内在外卖或打包时大多选用餐盒对食品进行打包,一些汤面、米线、麻辣烫等美食都具有大量汤汁,商家若将菜、面、汤都装在一个餐盒内,虽然在打包时省时省力,但在配送中面食长时间浸泡在汤汁中,面食容易吸收汤水而使食物失去原来的口味,最终影响口感,降低食客的食用感受,影响食客对商家的印象,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现在有些商家将面食与汤汁分开打包,使用多个包装盒分别盛装;
但是在实际中餐盒存在一些不足:
1、在装有汤汁的餐盒,由于餐盒和盒盖之间连接的不够紧密,导致在运输的过程中,汤汁会从缝隙中洒出,导致影响使用;
2、同时餐盒和盒盖之间连接时,需要对其打开时较为麻烦,缺乏一个便于施加力的点;
3、同时两组餐盒在叠加在一起时,由于两组餐盒之间固定效果不是很好,容易导致两组餐盒之间发生相对晃动,甚至是导致餐盒倾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汤面分离餐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汤面分离餐盒,包括母盒底,所述母盒底外侧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四组第一内凹结构,所述母盒底外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底内外扣,所述母盒底的顶部设置有母盒盖,所述母盒盖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盖子扣位,所述第二盖子扣位与第二底内外扣相互适配,所述母盒盖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下凹结构,所述下凹结构内侧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四组外凸结构,所述第二盖子扣位和第二底内外扣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二手指位,所述外凸结构的内部套设有子盒底,所述子盒底外侧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四组第二内凹结构,所述子盒底外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底内外扣,所述子盒底的顶部设置有子盒盖,所述子盒盖的外侧设置有盖子扣位,所述盖子扣位与第一底内外扣之间相互适配,所述子盒盖顶部的非圆心处均匀设置有四组凹槽,所述盖子扣位和第一底内外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手指位。
优选的,所述第一手指位和第二手指位呈圆弧形,所述第一手指位和第二手指位的顶部设置有弧形凸起结构。
优选的,所述子盒底和母盒底外侧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中腰线。
优选的,所述母盒底和子盒底的底部皆设置有内凹槽。
优选的,所述母盒底、子盒盖、子盒底和母盒盖的材质皆为聚丙烯。
优选的,所述下凹结构内部的底部呈外凸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汤面分离餐盒通过加强对盒底和盒盖之间的连接设置有加强密封的结构,可以使得盒底和盒盖之间无缝隙,提高餐盒的密封性,防止汤汁的洒落,同时设置有第一手指位和第二手指位,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餐盒和盒盖的连接稳定性,还可以对连接紧密的餐盒和盒盖,便于打开,符合人工力学,同时两组餐盒相互叠加,使得两组餐盒更加稳定,减少对餐盒的晃动,且餐盒不要倾倒,防止食物和汤汁的倾倒;
1、通过盖子扣位、第一底内外扣、第二盖子扣位和第二底内外扣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对盒底和盒盖之间的连接设置有加强密封的结构,可以使得盒底和盒盖之间无缝隙,提高餐盒的密封性,防止汤汁的洒落;
2、通过设置有第一手指位和第二手指位,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餐盒和盒盖的连接稳定性,还可以对连接紧密的餐盒和盒盖,便于打开,符合人工力学;
3、通过第二内凹结构、外凸结构、第二内凹结构、子盒底和母盒盖之间的相互配合,两组餐盒相互叠加,使得两组餐盒更加稳定,减少对餐盒的晃动,且餐盒不易倾倒,防止食物和汤汁的倾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展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展开图。
图中:1、母盒底;2、第一内凹结构;3、下凹结构;4、外凸结构;5、第二内凹结构;6、盖子扣位;7、子盒盖;8、凹槽;9、第一手指位;10、第一底内外扣;11、子盒底;12、母盒盖;13、第二盖子扣位;14、第二手指位; 15、第二底内外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种汤面分离餐盒,包括母盒底1,母盒底1外侧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四组第一内凹结构2,母盒底1外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底内外扣15,母盒底1的顶部设置有母盒盖12,母盒盖1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盖子扣位13,第二盖子扣位13与第二底内外扣15相互适配,母盒盖12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下凹结构3,下凹结构3内侧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四组外凸结构4,第二盖子扣位13和第二底内外扣15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二手指位14,便于打开母盒底1和母盒盖12,外凸结构4的内部套设有子盒底11,子盒底11外侧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四组第二内凹结构5,使得子盒底11放置在下凹结构3内部更加稳定,子盒底11外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底内外扣10,子盒底 11的顶部设置有子盒盖7,子盒盖7的外侧设置有盖子扣位6,盖子扣位6与第一底内外扣10之间相互适配,子盒盖7顶部的非圆心处均匀设置有四组凹槽8,盖子扣位6和第一底内外扣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手指位9。
在本实施中,第一手指位9和第二手指位14呈圆弧形,第一手指位9和第二手指位14的顶部设置有弧形凸起结构,提高母盒底1和母盒盖1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以及子盒底11和子盒盖7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子盒底11和母盒底1 外侧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中腰线,起到提醒作用,且具有一定的结构加强效果,母盒底1和子盒底11的底部皆设置有内凹槽,使得母盒底1和子盒底11 放置时更加稳定,母盒底1、子盒盖7、子盒底11和母盒盖12的材质皆为聚丙烯,可以经受住高温的作用,下凹结构3内部的底部呈外凸块,增大与子盒底 11解除面积,使得子盒底11进一步放置更加稳定。
工作原理:首先,将煮好汤面、麻辣烫等带有汤汁的食物,将汤汁和固体物分别装入子盒底11和母盒底1的内部,使得汤汁和固体物分离,将子盒盖7 扣在子盒底11上,使得盖子扣位6对准第一底内外扣10向下扣,使得盖子扣位6和第一底内外扣10紧密贴合,在将两组第一手指位9相互贴合,同时将母盒盖12扣在母盒底1上,第二盖子扣位13与第二底内外扣15相互紧密扣住,两组第二手指位14相互扣合,完成对汤汁和固体食物放开打包;
此时将子盒底11防止在母盒盖12上的下凹结构3内部,将第二内凹结构5 对准外凸结构4处向下放置,子盒底11底部的内凹槽与下凹结构3内部的外凸块,相互紧密贴合,使得子盒底11和母盒底1之间放置更加稳定。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6)

1.一种汤面分离餐盒,包括母盒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盒底(1)外侧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四组第一内凹结构(2),所述母盒底(1)外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底内外扣(15),所述母盒底(1)的顶部设置有母盒盖(12),所述母盒盖(1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盖子扣位(13),所述第二盖子扣位(13)与第二底内外扣(15)相互适配,所述母盒盖(12)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下凹结构(3),所述下凹结构(3)内侧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四组外凸结构(4),所述第二盖子扣位(13)和第二底内外扣(15)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二手指位(14),所述外凸结构(4)的内部套设有子盒底(11),所述子盒底(11)外侧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四组第二内凹结构(5),所述子盒底(11)外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底内外扣(10),所述子盒底(11)的顶部设置有子盒盖(7),所述子盒盖(7)的外侧设置有盖子扣位(6),所述盖子扣位(6)与第一底内外扣(10)之间相互适配,所述子盒盖(7)顶部的非圆心处均匀设置有四组凹槽(8),所述盖子扣位(6)和第一底内外扣(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手指位(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汤面分离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指位(9)和第二手指位(14)呈圆弧形,所述第一手指位(9)和第二手指位(14)的顶部设置有弧形凸起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汤面分离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盒底(11)和母盒底(1)外侧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中腰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汤面分离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盒底(1)和子盒底(11)的底部皆设置有内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汤面分离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盒底(1)、子盒盖(7)、子盒底(11)和母盒盖(12)的材质皆为聚丙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汤面分离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结构(3)内部的底部呈外凸块。
CN202021537334.XU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汤面分离餐盒 Active CN213385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7334.XU CN213385675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汤面分离餐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7334.XU CN213385675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汤面分离餐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85675U true CN213385675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202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37334.XU Active CN213385675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汤面分离餐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856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1409A (zh) * 2021-08-02 2021-10-19 王新春 一种适用于汤面使用的外卖打包盒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1409A (zh) * 2021-08-02 2021-10-19 王新春 一种适用于汤面使用的外卖打包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169102A1 (zh) 一种压附式方便面包装盒及其制作方法
CN213385675U (zh) 一种汤面分离餐盒
CN103359398B (zh) 容器装方便食品、该食品的烹饪方法及方便食品用容器
CN217865979U (zh) 冲泡快餐套餐
CN208217222U (zh) 一种多杯饮料牛皮纸打包盒
KR20140004892U (ko) 종이 포장용기
CN207360817U (zh) 包装容器
CN214691134U (zh) 一种保鲜寿司盒
CN216835078U (zh) 一种袋装冲泡米饭套餐
KR101313079B1 (ko) 즉석조리식품용 포장지
RU56337U1 (ru) Потребительская тара для пищевого продукта, например, семечек
CN110436011A (zh) 包装
TWI342290B (zh)
CN210619002U (zh) 方便营养快餐套装
CN214650479U (zh) 一种硅胶隔层保鲜袋
CN211767437U (zh) 自立式多功能食品包装袋
KR101631112B1 (ko) 접이식 용기
CN207275310U (zh) 包装袋
JP3187834U (ja) レトルトパウチ及びレトルト食品
CN216888203U (zh) 一种新型鸡蛋盒
JP5019608B2 (ja) 食品入り密封袋を収容するための紙製の外装箱
CN216333497U (zh) 一种可卡在杯口上的包装结构
CN219770452U (zh) 一种具有滤油功能的方便面食品容器及盒装方便面
CN211996809U (zh) 一种防漏型快餐环保包装盒
KR100868489B1 (ko) 종이제 식품 용기와 그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3

Address after: 518000 101, 201, 301, 601, block C, building 1, Hongao Industrial Park, the intersection of Genyu road and Nanming Road, Tianliao community, Yuta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ONGC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Room 308, 3 / F, block B, building 1, yard 19, Ronghua Middle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uazhe Jingwei Bio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5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 No. 189 Yunding Road, Shuitu Street, Liangjiang New Area, Beibei District, Chongqing, 404100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Hongcai Yingti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01, 201, 301, 601, block C, building 1, Hongao Industrial Park, the intersection of Genyu road and Nanming Road, Tianliao community, Yuta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ONGC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