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83772U - 一种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83772U
CN213383772U CN202021196205.9U CN202021196205U CN213383772U CN 213383772 U CN213383772 U CN 213383772U CN 202021196205 U CN202021196205 U CN 202021196205U CN 213383772 U CN213383772 U CN 213383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torsion beam
closed
crossbeam
to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962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友
陈晓峰
韦鹏
陈衍标
马果
苏海雁
陈元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Liuzhou Wuling Motors Co Ltd
Guang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Guang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Guang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962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83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83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83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及汽车,该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包括封闭式横梁主体,横梁主体的两端均固定有纵臂,两个纵臂关于纵向中心面对称布置,每一个纵臂上都安装有弹簧安装盘和减振器安装座,所述横梁主体的中间管段外表面固定有至少一个调整板,用于增加所述横梁主体的刚度;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改变调整板的形状以及安装于横梁主体的位置,利用同一横梁主体实现不同的刚度,这样仅通过一个模具就能实现不同刚度要求的扭力梁,即在不增加模具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封闭横梁式扭力梁的扭转刚度,且使用灵活性比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及汽车。
背景技术
扭力梁作为底盘后悬架,用来连接车身和轮胎,起到导向作用,并能承受弹性元件、减振器、缓冲块的力及力矩,其横梁具备横向稳定杆功能。
扭力梁悬挂的工作原理是将非独立悬挂的车轮装在一个扭力梁的两端。当一边车轮上下跳动时,会使扭力梁绕两衬套轴线跳动,从而带动另一侧车轮也相应地跳动,减小整个车身的倾斜或摇晃。由于其自身具有一定的扭转刚度,可以起到与横向稳定杆相同的作用,可增加车辆的侧倾刚度,提高车辆的侧倾稳定性。
根据扭力梁结构形状分类,当前扭力梁主要分为V型开口梁、梯型开口梁、U型开口梁、C型开口梁、V型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和U型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六种结构。在这六种结构中,V型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和U型封闭横梁式扭力梁(V型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和U型封闭横梁式扭力梁统称为封闭横梁式扭力梁,下同)的轻量化效果是最佳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封闭横梁式扭力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成熟。
根据整车底盘开发需要,在底盘性能调教阶段或者新开发共平台的其他新车型时,需求几种不同扭转刚度的扭力梁来调校底盘性能。在上述六种扭力梁结构中,V型开口梁、梯型开口梁、U型开口梁和C型开口梁均可通过调整扭杆杆径(如配有扭杆)或者横梁切边来制作不同扭转刚度的扭力梁,其实现方式主要通过简单而又快速的棒料选型、机加工或激光切割切边实现,成本低;而封闭横梁式扭力梁无扭杆、横梁截面是封闭式,无法通过调整扭杆杆径或者横梁切边来制作不同扭转刚度的扭力梁,只能在首套模具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减小板厚的方式去实现降低扭转刚度,而无法通过增加板厚(由于封闭横梁的内表面贴合,板厚加厚会造成干涉,模具顶死开裂)的方式去实现增大扭转刚度。
因此,如何在不增加模具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封闭横梁式扭力梁的扭转刚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不增加模具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封闭横梁式扭力梁的扭转刚度的封闭横梁式扭力梁。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包括封闭式横梁主体,所述横梁主体的两端均固定有纵臂,两个纵臂关于纵向中心面对称布置,每一个所述纵臂上都安装有弹簧安装盘和减振器安装座,所述横梁主体的中间管段外表面固定有至少一个调整板,用于增加所述横梁主体的刚度。
与现有技术通过不同的模具加工不同的横梁主体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改变调整板的形状以及安装于横梁主体的位置,利用同一横梁主体实现不同的刚度,这样仅通过一个模具就能实现不同刚度要求的扭力梁,即在不增加模具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封闭横梁式扭力梁的扭转刚度,且使用灵活性比较高。
可选的,所述调整板为平面板状结构或曲面板状结构。
可选的,所述调整板为长条形或圆形。
可选的,所述调整板设置于所述横梁主体的前侧面或/和后侧面;
调整板覆盖于所述横梁主体的中间管段的外表面的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
可选的,所述横梁主体的横截面外轮廓为V型或者U型,所述调整板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内壁分别与所述横梁主体的V型或者U型两侧外壁固定。
可选的,所述调整板与所述横梁主体焊接固定连接或者搭接固定连接。
可选的,沿轴向,所述横梁主体布置有两个或者多个所述调整板。
可选的,所述调整板与所述横梁主体相对表面贴合固定。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体,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封闭横梁式扭力梁。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具有上述封闭横梁式扭力梁,故也具有封闭横梁式扭力梁的上述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封闭横梁式扭力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封闭横梁式扭力梁的后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横梁主体的横截面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
1-横梁主体,11-前侧面,12-后侧面,2-衬套管,3-纵臂,4-拉索支架,5-弹簧安装盘,6-减振器安装销,7-轴颈安装支架,8-调整板,8’-后侧调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封闭横梁式扭力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封闭横梁式扭力梁的后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横梁主体的横截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其包括封闭式横梁主体1,横梁主体1周向封闭结构,横梁主体1的主要作用为抑制左右拖曳臂(车轮)反跳,车辆运动过程中横梁发生扭转,其扭转刚度、侧倾刚度需要与整车性能匹配。
横梁主体1的两端均固定有纵臂3,纵臂3的作用是整个扭力梁的骨架,为导向装置,支承衬套、横梁、螺旋弹簧、减振器、缓冲限位块和轮毂支架,承受和传递各种力及力矩。因此,纵臂3上安装有弹簧安装盘5、减振器安装座以及衬套管2、拉索支架4、轴颈安装支架7等部件。弹簧安装盘5顾名思义,其作用是安装螺旋弹簧,并承受螺旋弹簧的静态力和动态往复力。
减振器安装座可以为减振器安装销6,其作用是安装减振器,并承受减振器的动态往复力。
本实用新型中的横梁主体1的中间管段外表面固定有至少一个调整板8,用于增加横梁主体1的刚度。调整板8的大小、形状以及安装于横梁主体1的位置可以通过仿真模拟实现,以满足整车底盘性能要求。
与现有技术通过不同的模具加工不同的横梁主体1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改变调整板8的形状以及安装于横梁主体1的位置,利用同一横梁主体1实现不同的刚度,这样仅通过一个模具就能实现不同刚度要求的扭力梁,即在不增加模具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封闭横梁式扭力梁的扭转刚度,且使用灵活性比较高。
在这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调整板8可以为平面板状结构或曲面板状结构,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刚度调节也比较灵活。调整板8的长度、宽度和厚度、以及布置位置、数量可以CAE软件仿真模拟实现。
调整板8为长条形或圆形,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只要能够满足扭力梁刚度需求即可。调整板8的外轮廓可以为圆滑轮廓,例如调整板8的拐角位置可以加工为圆弧结构。
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调整板8可以设置于横梁主体1的前侧面或/和后侧面,即根据需求,调整板8可以仅设置于横梁主体1的前侧面,也可以仅设置于横梁主体1的后侧面,或者同时设置于横梁主体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请参考图2,图2中给出了横梁主体1的后侧面12固定后侧调整板8’的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前、后是以汽车为参考,朝向汽车车头位置为前,朝向车位的方向为后,仅是为了技术方案描述的简洁。
当然,调整板8还可以覆盖于横梁主体1的中间管段的外表面的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横梁主体1的横截面外轮廓可以为V型或者U型,调整板8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内壁分别与横梁主体1的V型或者U型两侧外壁固定,调整板8可以为V型,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结构。
上述一体式的调整板8便于安装,且能够获得较大的刚度。
上述各实施例中,调整板8与横梁主体1焊接固定连接或者搭接固定连接。
本文仅给出了同一侧面设置一个调整板8的具体实施方式,当然,上述各实施例中,沿轴向横梁主体1还可以布置有两个或者多个调整板8。
上述各实施例中,调整板8与横梁主体1二者相对表面可以贴合固定,有利于增加固定可靠性。
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体,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封闭横梁式扭力梁。
汽车的其他结构本文不做详细介绍,请参考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具有上述封闭横梁式扭力梁,故也具有封闭横梁式扭力梁的上述技术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及汽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包括封闭式横梁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主体(1)的两端均固定有纵臂(3),两个纵臂(3)关于纵向中心面对称布置,每一个所述纵臂(3)上都安装有弹簧安装盘(5)和减振器安装座,所述横梁主体(1)的中间管段外表面固定有至少一个调整板(8),用于增加所述横梁主体(1)的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板(8)为平面板状结构或曲面板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板(8)为长条形或圆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板(8)设置于所述横梁主体(1)的前侧面(11)或/和后侧面(12);
或者,所述调整板(8)覆盖于所述横梁主体(1)的中间管段的外表面的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主体(1)的横截面外轮廓为V型或者U型,所述调整板(8)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内壁分别与所述横梁主体(1)的V型或者U型的两侧外壁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板(8)与所述横梁主体(1)焊接固定连接或者搭接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其特征在于,沿轴向,所述横梁主体(1)布置有两个或者多个所述调整板(8)。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板(8)与所述横梁主体(1)相对表面贴合固定。
9.一种汽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封闭横梁式扭力梁。
CN202021196205.9U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及汽车 Active CN213383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6205.9U CN213383772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6205.9U CN213383772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83772U true CN213383772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98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96205.9U Active CN213383772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837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5308A (zh) * 2021-08-31 2021-11-19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5308A (zh) * 2021-08-31 2021-11-19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
CN113665308B (zh) * 2021-08-31 2023-04-21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7486C (zh) 车轮悬架系统
CN101229764B (zh) 扭杆式汽车悬挂装置
EP2809532B1 (en) Vehicle suspension comprising light weight leaf spring assembly
US5560638A (en) Rear suspension system for vehicle
CN213383772U (zh) 一种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及汽车
CN110884312A (zh)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多连杆后悬架
CN202703154U (zh) 采用滚珠花键副的多连杆直线平移式悬架
CN109733145A (zh) 一种汽车及其悬架系统
CN209649985U (zh) 一种汽车及其悬架系统
CN210760117U (zh) 五连杆后悬架及具有该后悬架的车辆结构
CN107848353B (zh) 用于纵臂式车辆悬架的连接组件
WO2020224326A1 (zh) 一种独立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CN112572502B (zh) 轨道车辆的转向架总成以及轨道车辆
NZ562135A (en) Axle tower
CN201161539Y (zh) 扭杆式汽车悬挂装置
CN203198669U (zh) 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
KR100320498B1 (ko) 자동차의리어서스펜션시스템
CN217623043U (zh) 扭转梁及车辆
CN203211385U (zh) 用于车辆车架连接的六点连接装置
CN218966618U (zh) 一种扭转梁及扭转梁的横梁
CN214492430U (zh) 车辆后悬架系统及车辆
CN112455174A (zh) 空气悬架系统和车辆
CN219806681U (zh) 一种扭转梁、扭转式悬架和车辆
CN111376668A (zh) 横置板簧悬架
CN210554016U (zh) 一种超轻量化平衡悬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