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65308B - 一种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65308B
CN113665308B CN202111018673.6A CN202111018673A CN113665308B CN 113665308 B CN113665308 B CN 113665308B CN 202111018673 A CN202111018673 A CN 202111018673A CN 113665308 B CN113665308 B CN 1136653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sional rigidity
side sheet
torsion beam
side wall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186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65308A (zh
Inventor
吴宗乐
邹衍
张健
赵正江
程锦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01867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653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65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53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653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53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1/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 B60G11/18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torsion-bar springs only
    • B60G11/2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torsion-bar springs only characterised b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ttaching the spring to axle or sprung part of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spring, damper or actuator
    • B60G2202/10Type of spring
    • B60G2202/13Torsion spring
    • B60G2202/136Twist-beam type arrang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5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regulated action or device
    • B60G2500/20Spring action or springs
    • B60G2500/22Spring consta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其包括中横梁以及两个边缘横梁,两个边缘横梁均用于与车身连接;所述中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边缘横梁,在所述中横梁上形成有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一个或者多个侧面片体,所述侧面片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侧面片体通过其上的第一连接孔连接另一侧面片体或者连接在所述中横梁上。本申请中的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由于沿中横梁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可拆卸的侧面片体,因此可以初步对中横梁进行加固,提高其扭转刚度,而在侧面片体上又开有若干个连接孔,用以于不同规格的侧面片体连接,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中横梁的扭转刚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扭力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扭力梁作为一种简易的悬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布置空间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车辆后悬架中。其中扭转刚度是扭力梁悬架最重要的性能参数之一,影响着车辆的操稳与舒适性能,通常情况下,横梁的厚度、长度、开口方向及横截面形状决定扭力梁扭转刚度。
相关技术中,通过在横梁上增加加强板,来提高扭转强度,或者通过使用不同规格稳定杆,调节扭力梁的刚度。
但是,通过加强板,扭转刚度提升有限,且通过焊接形式,不能拆装,而通过稳定杆的方式提高扭力梁的刚度,只适合于带有稳定杆的扭力梁车型,因此具有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加强板以及稳定杆两种提高扭力梁刚度的方案具有一定限制的问题。
提供了一种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其包括:
两个边缘横梁,其均用于与车身连接;
中横梁,所述中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边缘横梁,在所述中横梁上形成有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一个或者多个侧面片体,所述侧面片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侧面片体通过其上的第一连接孔连接另一侧面片体或者连接在所述中横梁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横梁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分横梁,两个分横梁分别连接在两个边缘横梁上,在两个分横梁之间形成所述安装区域,所述侧面片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分横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横梁包括顶端部以及设于顶端部两侧的侧壁部,两侧所述侧壁部与所述顶端部围合,并形成一腔室,该腔室的截面呈“U”型状,所述侧壁部上开有第二连接孔,所述侧面片体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可拆卸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分横梁之间还连接有不同规格的顶部片体;
所述顶部片体包括圆弧面部以及两个直线面部,两个所述直线面部沿所述圆弧面部的长度方向分布在所述圆弧面部的两侧,且所述直线面部以及顶端部均开有第三连接孔,所述顶端部上的第三连接孔与所述直线面部上的第三连接孔配合,以使得所述顶部片体贴合在所述顶端部上端。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壁部上沿其宽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一组连接孔组,每一连接孔组包括若干第二连接孔,所有的所述第二连接孔沿所述侧壁部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所述侧面片体上至少有两个第一连接孔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壁部上的第二连接孔配合安装,以使得所述侧面片体贴合安装在所述侧壁部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缘横梁与分横梁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法兰垫片以及螺栓,其中一法兰垫片与所述边缘横梁固定连接,另外一法兰垫片与所述分横梁固定连接,两法兰垫片均开有螺栓孔,用以螺栓的插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法兰垫片上的螺栓孔设置有若干个,且呈圆形阵列分布。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法兰垫片之间连接有消音垫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部片体和侧面片体上均硫化有橡胶层。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由于沿中横梁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可拆卸的侧面片体,因此可以初步对中横梁进行加固,提高其扭转刚度,而在侧面片体上又开有若干个连接孔,用以于不同规格的侧面片体连接,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中横梁的扭转刚度;
中横梁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分横梁,两个分横梁分别连接在两个边缘横梁上,选择是否在侧面片体上继续连接长度较短的侧面片体3,即可以通过在两个分横梁之间通过选择不同长度规格的侧面片体3来连接两分横梁,从而使得本申请中的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于不同车宽的车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不同长度的侧面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部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不同规格的顶部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顶部片体更换时厚度变化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边缘横梁;2、中横梁;3、侧面片体;4、连接孔;5、分横梁;51、顶端部;52、侧壁部;6、顶部片体;61、圆弧面部;62、直线面部;7、法兰垫片;8、消音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扭力梁作为一种简易的悬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布置空间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车辆后悬架中。其中扭转刚度是扭力梁悬架最重要的性能参数之一,影响着车辆的操稳与舒适性能,通常情况下,横梁的厚度、长度、开口方向及横截面形状决定扭力梁扭转刚度。
相关技术中,通过在横梁上增加加强板,来提高扭转强度,或者通过使用不同规格稳定杆,调节扭力梁的刚度。
但是,通过加强板,扭转刚度提升有限,且通过焊接形式,不能拆装,而通过稳定杆的方式提高扭力梁的刚度,只适合于带有稳定杆的扭力梁车型,因此具有一定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加强板以及稳定杆两种提高扭力梁刚度的方案具有一定限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请参阅图1-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其包括边缘横梁1以及中横梁2,所述边缘横梁1设置有两个,所述的边缘横梁1的外侧为与纵臂的搭接区,焊接在纵臂上,进而与车身连接,所述中横梁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边缘横梁1,在所述中横梁2上形成有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一个或者多个侧面片体3,所述侧面片体3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4,所述侧面片体3通过其上的第一连接孔4连接另一侧面片体3或者连接在所述中横梁2上。
在本实施例中,侧面片体3沿其长度方向上开有多个第一连接孔4,多个第一连接孔4间隔设置,在中横梁2的安装区域上可以安装一个或者多个侧面片体3,来提高其扭转刚度,在实际实用过程中,由于受汽车底部空间限制,扭力梁的结构所占空间有限,因此中横梁2上的安装区域的面积也有一定的限制,因此若还想提高扭力梁的刚度,需要在侧面片体3上继续增加侧面片体3,参见图3,选取不同规格的侧面片体3,即不同长度的侧面片体3,当中横梁2的安装区域已经安装有侧面片体3,且安装区域已经被覆盖时,此时若提高扭力梁的刚度,则需要在侧面片体3上继续叠加侧面片体3,由于最先安装的侧面片体3上有一部分第一连接孔4需要与侧面片体3进行安装,因此后续安装的侧面片体3的长度较之前安装的短一些,可以通过堆积木的方式来提高扭力梁的抗扭度,而且侧面片体3上具有第一连接孔4,使得侧面片体3方便拆卸,从而来降低整个扭力梁的扭转刚度,可以根据不同车型或者工况进行调节设置,适用范围广。
进一步地,所述中横梁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分横梁5,两个分横梁5分别连接在两个边缘横梁1上,在两个分横梁5之间形成所述安装区域,所述侧面片体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分横梁5。
由于两个分横梁5之间形成所述安装区域,因此两个分横梁5之间通过侧面片体3连接,由于不同车型的宽度不同,为满足不同车型的需求,因此中横梁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分横梁5,此时整个扭力梁的扭转刚度大大降低,为保证扭力梁的扭转刚度,需要在两个分横梁5之间连接侧面片体3,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在侧面片体3上继续连接长度较短的侧面片体3。
而针对车宽较窄的车辆,也可以使得两个分横梁5之间的间距缩短,然后通过在两个分横梁5之间连接较短的侧面片体3,也可以实现扭力梁的抗扭作用,且还可以适配在一定车宽范围内的车型。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2,所述分横梁5包括顶端部51以及设于顶端部51两侧的侧壁部52,两侧所述侧壁部52与所述顶端部51围合,并形成一腔室,该腔室的截面呈“U”型状,所述侧壁部52上开有第二连接孔,所述侧面片体3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可拆卸连接。
扭力梁采用“U”形变截面设计,“U”形相比“V”形改善扭力梁的应力分布,受力更加均匀,提升扭转效率的同时提供较高的抗侧倾刚度,保证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而侧面片体3连接两个分横梁5,是通过侧面片体3上的第一连接孔4与侧壁部52上的连接孔配合,然后通过现有技术上中的螺钉或者螺栓进行连接,因此侧面片体3不仅起着连接作用,而且可以提高侧壁部52扭转刚度。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4-6,两个分横梁5之间还连接有不同规格的顶部片体6;
所述顶部片体6包括圆弧面部61以及两个直线面部62,两个所述直线面部62沿所述圆弧面部61的长度方向分布在所述圆弧面部61的两侧,且所述直线面部62以及顶端部51均开有第三连接孔9,所述顶端部51上的第三连接孔9与所述直线面部62上的第三连接孔9配合,以使得所述顶部片体6贴合在所述顶端部51上端。
此情况下,顶部片体6以及侧壁部52上的侧面片体3的截面又大致呈“U”形,此时又可以改善扭力梁分应力分布,使得其受力更加均匀,提升扭转效率的同时提供较高的抗侧倾刚度,保证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在同一车型基础上,此时若再想提高扭力梁的扭转刚度,则可以通过更换较厚的顶部片体6,使得转动惯量增加,提高扭转刚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实施例1中,顶部片体6为一个整体结构,也就是说,在更换不同规格的顶部片体6时,只是更换不同厚度的顶部片体6,当然为了满足不同车款的车辆时,同一厚度的顶部片体6也具有不同长度的规格。
在实施例1中,为了保证在更换不同厚度的顶部片体6时,截面剪切中心高度不变,即车辆侧倾中心高度不变,因此不同厚度顶部片体6上的圆弧面部61的高度保持一致,而为了使得不同厚度的顶部片体6可以固定在顶端部51上,因此不同厚度的直线面部62上的第三连接孔9也都在同一高度,通过此方式,可以提高扭力梁转动惯量的变化,进而提高其扭转刚度。
在实施例2中,顶部片体6为两部分,包括顶片以及垫片,而顶片也同样包括圆弧面部61以及两个直线面部62,在同一车宽的车辆中,不同厚度的顶部片体6中,各个顶片中圆弧面部61以及两个直线面部62厚度一致,而不同的圆弧面部61的顶部均平齐,不同直线面部62的第三连接孔9也在同一高度上,参见图5,不同规格顶部片体6中的直线面部62中倾斜角度一致,只是两个直线面部62之间的开口发生变化,此时若提高扭转刚度,且保证截面剪切中心高度不变,即车辆侧倾中心高度不变,则需要增加厚度为t的垫片,一方面为了保证车辆侧倾中心高度不变,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在相同高度处,两个直线面部62上的第三连接孔9跨距会增大的问题。
在同一长度的顶部片体6中,顶部片体6可以有A、B、C等多种规格,其中t的厚度采用下种方式推导确定:
C规格顶部片体的直径为R1,B规格顶部片体的直径为R2,C规格的圆心至片体底部的距离为L1,B规格的圆心至片体底部的距离为L2,
则:
L1-L2=R2-R1
sin(an-π/2)=t/(L1-L2)
故:
t=(R1-R2)cos(an)。
实施例1中的方案,需要工艺加工不同厚度的顶部片体6,由于顶部片体6呈“U”型状,对于加工工艺的要求比较高,实施例2中的方案中顶片厚度一致,仅是开口角度的变化,对于工艺要求比较低,用户只要获得上述R1、R2、L1、L2以及an的数据,便可以测得垫片的厚度t,可以直接通过加工工艺获得垫片,对于加工工艺也比较低。
在扭力梁系统中,不仅要考虑扭力梁的刚度还要考虑韧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若是刚度过高,使得整个扭力梁的韧性降低,左右车轮的干涉比较大,因此顶部片体6以及侧面片体3也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来降低整个扭力梁的刚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壁部52上沿其宽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一组连接孔组(图中未显示),每一连接孔组包括若干第二连接孔(图中未显示),所有的所述第二连接孔沿所述侧壁部52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所述侧面片体3上至少有两个第一连接孔4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壁部52上的第二连接孔配合安装,以使得所述侧面片体3贴合安装在所述侧壁部52上。
由于分横梁5设置有两个,且分横梁5包括顶端部51以及设于顶端部51两侧的侧壁部52,也就是一侧的侧壁部52上的第二连接孔至少设置有一个,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侧面片体3连接的稳定性,每一连接孔组中的第二连接孔至少设置有一个,而连接孔组可以设置为多个,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连接孔组设置有五个。
为了保证分横梁5的“U”型开口可以改变,从而改变扭力梁的扭转刚度,所述边缘横梁1与分横梁5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同时,可拆卸连接的结构也便于对扭力梁进行维修或更换。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法兰垫片7以及螺栓,其中一法兰垫片7与所述边缘横梁1固定连接,另外一法兰垫片7与所述分横梁5固定连接,两法兰垫片7均开有螺栓孔,用以螺栓的插接,其中,所述法兰垫片7上的螺栓孔设置有若干个,且呈圆形阵列分布。
作为优选,螺栓孔的数目设置为四个,且四个螺栓孔的圆形阵列的中心轴线与法兰垫片7的中心轴线一致,法兰垫片7的截面为圆形,其中心轴线与过顶部片体6的圆弧面部61的剪切中心且平行整车坐标系Y轴的直线共线,车辆具有车辆侧倾中心高度,参阅图2,以边缘横梁1上的法兰垫片7的螺栓孔为例,分别命名为a,b,c,d,而对应的分横梁5上的螺栓孔为a1,b1,c1,d1,如分横梁5的开口方向为正前时,此时a与a1、b与b1,c与c1以及d与d1对应配合,通过更改螺栓孔的配合关系,使得分横梁5的开口方向朝上,实现开口方向变化,而车辆侧倾中心高度高度不变,此时扭力梁的应力点发生变化,可以提高其抗扭度。
为了降低车辆在运行时,分横梁5与边缘横梁1相对扭转时产生的噪音,所述两个法兰垫片7之间连接有消音垫片8,消音垫片8上也开有螺栓孔,并与法兰垫片7上的螺栓孔对应,三者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连接,以便对消音垫片8进行稳定,其中,消音垫片8为橡胶或尼龙或其它复合材料等材质制成,具有消音、耐磨、耐腐蚀等特点,可解决扭力梁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噪音问题
为了避免在扭转时异响过大,因此所述顶部片体6和侧面片体3上均硫化有橡胶层,降低摩擦。
本申请的工作原理如下:
由于两个分横梁5之间形成所述安装区域,因此两个分横梁5之间通过侧面片体3连接,由于不同车型的宽度不同,为满足不同车型的需求,因此中横梁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分横梁5,此时整个扭力梁的扭转刚度大大降低,为保证扭力梁的扭转刚度,需要在两个分横梁5之间连接侧面片体3,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在侧面片体3上继续连接长度较短的侧面片体3,即可以通过在两个分横梁5之间通过选择不同长度规格的侧面片体3来连接两分横梁5,从而使得本申请中的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于不同车宽的车型。而通过在分横梁5上连接有多个侧面片体3,或者在侧面片体3上又可拆卸安装小长度规格的侧面片体3,可以提高整个扭力梁的扭转刚度,而且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减少侧面片体3的安装,以使得整个扭力梁的刚度降低,提高其韧性,来使得左右车轮的自由度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扭力梁的应力有部分集中在“U”型分横梁5的顶端部51,为了吸收扭转力,因此在两分横梁5的顶端部51连接有顶部片体6,在实施例2中,顶部片体6为两部分,包括顶片以及垫片,而顶片也同样包括圆弧面部61以及两个直线面部62,在同一车宽的车辆中,不同厚度的顶部片体6中,各个顶片中圆弧面部61以及两个直线面部62厚度一致,而不同的圆弧面部61的顶部均平齐,不同直线面部62的第三连接孔9也在同一高度上,参见图5,不同规格顶部片体6中的直线面部62中倾斜角度一致,只是两个直线面部62之间的开口发生变化,此时若提高扭转刚度,且保证截面剪切中心高度不变,即车辆侧倾中心高度不变,则需要增加厚度为t的垫片,一方面为了保证车辆侧倾中心高度不变,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在相同高度处,两个直线面部62上的第三连接孔9跨距会增大的问题,相当于在顶端部51更改了顶端部51的厚度,进而使得分横梁5的转动惯量变大,提高扭转刚度。
进一步地,更改分横梁5开口方向改变扭转刚度,改变两个法兰垫片7上的螺栓孔的配合关系,即可实现分横梁5绕过横梁剪切中心且平行整车坐标系Y轴的直线旋转,实现侧倾中心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分横梁5开口方向的变化,如原分横梁5的开口方向为正前,改变安装孔使分横梁5旋转至开口朝上,即可实现开口方向变化,提高扭转刚度。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两个边缘横梁(1),其均用于与车身连接;
中横梁(2),所述中横梁(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边缘横梁(1),在所述中横梁(2)上形成有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一个或者多个侧面片体(3),所述侧面片体(3)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4),所述侧面片体(3)通过其上的第一连接孔(4)连接另一侧面片体(3)或者连接在所述中横梁(2)上;
所述中横梁(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分横梁(5),两个分横梁(5)分别连接在两个边缘横梁(1)上,在两个分横梁(5)之间形成所述安装区域,所述侧面片体(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分横梁(5);
所述分横梁(5)包括顶端部(51)以及设于顶端部(51)两侧的侧壁部(52),两侧所述侧壁部(52)与所述顶端部(51)围合,并形成一腔室,该腔室的截面呈“U”型状,所述侧壁部(52)上开有第二连接孔,所述侧面片体(3)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可拆卸连接;
所述侧壁部(52)上沿其宽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一组连接孔组,每一连接孔组包括若干第二连接孔,所有的所述第二连接孔沿所述侧壁部(52)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所述侧面片体(3)上至少有两个第一连接孔(4)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壁部(52)上的第二连接孔配合安装,以使得所述侧面片体(3)贴合安装在所述侧壁部(5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分横梁(5)之间还连接有不同规格的顶部片体(6);
所述顶部片体(6)包括圆弧面部(61)以及两个直线面部(62),两个所述直线面部(62)沿所述圆弧面部(61)的长度方向分布在所述圆弧面部(61)的两侧,且所述直线面部(62)以及顶端部(51)均开有第三连接孔(9),所述顶端部(51)上的第三连接孔(9)与所述直线面部(62)上的第三连接孔(9)配合,以使得所述顶部片体(6)贴合在所述顶端部(51)上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横梁(1)与分横梁(5)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法兰垫片(7)以及螺栓,其中一法兰垫片(7)与所述边缘横梁(1)固定连接,另外一法兰垫片(7)与所述分横梁(5)固定连接,两法兰垫片(7)均开有螺栓孔,用以螺栓的插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垫片(7)上的螺栓孔设置有若干个,且呈圆形阵列分布。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法兰垫片(7)之间连接有消音垫片(8)。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部片体(6)和侧面片体(3)上均硫化有橡胶层。
CN202111018673.6A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 Active CN1136653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8673.6A CN113665308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8673.6A CN113665308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5308A CN113665308A (zh) 2021-11-19
CN113665308B true CN113665308B (zh) 2023-04-21

Family

ID=78547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18673.6A Active CN113665308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6530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61304A1 (fr) * 1997-03-28 1998-10-02 Peugeot Train de roues arrier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a traverse deformable en torsion
DE102004003152A1 (de) * 2004-01-21 2005-08-11 Volkswagen Ag Verbundlenkerachs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r Einstellung der Torsionssteifigkeit an einer solchen
DE102010052562A1 (de) * 2010-11-25 2012-05-31 Volkswagen Ag Hinterachs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05291753A (zh) * 2014-06-26 2016-02-03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骡子车的悬架和骡子车
CN107499085A (zh) * 2017-05-12 2017-12-22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扭力梁及车辆
CN208277784U (zh) * 2018-05-30 2018-12-2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梁及车辆
CN111890864A (zh) * 2020-06-16 2020-11-06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内衬板及扭转刚度可调的扭力梁结构
CN213383772U (zh) * 2020-06-24 2021-06-08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及汽车
CN213920588U (zh) * 2020-11-20 2021-08-10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扭转刚度开口式扭力梁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61304A1 (fr) * 1997-03-28 1998-10-02 Peugeot Train de roues arrier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a traverse deformable en torsion
DE102004003152A1 (de) * 2004-01-21 2005-08-11 Volkswagen Ag Verbundlenkerachs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r Einstellung der Torsionssteifigkeit an einer solchen
DE102010052562A1 (de) * 2010-11-25 2012-05-31 Volkswagen Ag Hinterachs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05291753A (zh) * 2014-06-26 2016-02-03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骡子车的悬架和骡子车
CN107499085A (zh) * 2017-05-12 2017-12-22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扭力梁及车辆
CN208277784U (zh) * 2018-05-30 2018-12-2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梁及车辆
CN111890864A (zh) * 2020-06-16 2020-11-06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内衬板及扭转刚度可调的扭力梁结构
CN213383772U (zh) * 2020-06-24 2021-06-08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横梁式扭力梁及汽车
CN213920588U (zh) * 2020-11-20 2021-08-10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扭转刚度开口式扭力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5308A (zh) 2021-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99781B2 (en) Frames for all-terrain vehicles
JP2628861B2 (ja) 自動車用センタメンバ構造
US4585086A (en) Motor vehicle frame material and frame construction using the same
US20130228993A1 (en) I-beam axle suspension system
CN112278088B (zh) 一种发动机舱稳定杆总成及发动机舱
CN113665308B (zh) 一种基于横梁的扭转刚度可调扭力梁结构
KR100902837B1 (ko) 이종강관을 이용한 자동차의 후륜 현가장치용 튜브형 토션빔
JPS6154607B2 (zh)
JP4859833B2 (ja) 横揺れ防止機能を組み入れた横梁を含む自動車のフレキシブルアクスルと、対応する横梁および自動車の製造方法
EP2429839A1 (en) Trailing arm mounting bracket
CN214524060U (zh) 一种挂车及挂车车架结构
RU2690629C2 (ru) Торсионный профиль для оси со скручивающейся балкой, ось со скручивающейся балкой 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EP3293079B1 (en) Auxiliary cross-member structure for supporting elements of a motor-vehicle front suspension
KR20100034222A (ko) 커플드 토션 빔 액슬 타입의 리어 현가장치
GB2528735A (en) A control arm of a suspension
CN218558973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横梁
CN218141771U (zh) 一种车用底盘横梁
CN209757252U (zh) 车架横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架
US20230356780A1 (en) Frame cross member for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KR100373029B1 (ko) 차량의 프런트 서스펜션 크로스 멤버
KR200278494Y1 (ko) 자동차의 후륜 현가장치용 토션빔
KR102651632B1 (ko) 차량용 후륜 서브프레임
JP3166548B2 (ja) フレーム装置
CN220809033U (zh) 车桥和车辆
CN219029055U (zh) 一种嵌入式横推力杆支座及车架纵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