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67833U - 一种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367833U CN213367833U CN202021627557.5U CN202021627557U CN213367833U CN 213367833 U CN213367833 U CN 213367833U CN 202021627557 U CN202021627557 U CN 202021627557U CN 213367833 U CN213367833 U CN 2133678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rod body
- guide rod
- eccentric portion
- housing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3—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by mechanical pressure, e.g. spring for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16—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accommodating identification devices, e.g. cards or chips; with connectors for programming identification devices
- H04B1/3818—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insertion or removal of identification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壳体组件中,壳体侧部的捅针孔轴线与顶推机构中的滑杆轴线平行间隔设置。导杆包括杆体和偏心部,偏心部连接在杆体一端外周面,杆体滑动装配在捅针孔,偏心部朝向壳体承载部设置。当捅针推顶杆体的第一端时,杆体的第二端与偏心部的第一侧共同推顶滑杆,由于捅针与滑杆不同心,捅针与滑杆对导杆的作用力不共线,产生作用在导杆上的阻力矩。由于阻力矩存在,偏心部的第二侧会抵接在承载部上,承载部对导杆产生与阻力矩反向的抵消力矩,使导杆容易推动,顶推机构可靠工作,使卡托顺利插拔,降低导杆在移动过程中损坏主板器件的可能性。并且,卡托与捅针孔可满足在厚度方向居中设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的移动终端(比如,平板电脑、手机)中,客户识别模块卡(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Module,SIM)或存储卡通过卡托安装在移动终端的卡座插槽内,卡座上设有能够推出卡托的顶推机构。顶推机构包括可滑动的滑杆与可转动的曲柄,移动终端壳体具有供捅针插入的捅针孔,将捅针插入捅针孔,使滑杆移动进而推动曲柄摆动,曲柄将会推出卡托。
传统技术有两种移动终端壳体方案。第一种是捅针和滑杆直接接触的方案,通过将捅针插入捅针孔,使捅针和滑杆直接接触,滑杆带动曲柄摆动以使曲柄推出卡托。第二种是捅针和滑杆间接接触的方案,在壳体的捅针孔内设有导杆,导杆的一端与滑杆的外端相对设置。通过将捅针插入捅针孔,捅针推顶导杆使导杆推顶滑杆,滑杆带动曲柄摆动以使曲柄推出卡托。
上述两种方案,为了能顺利地推动滑杆,捅针孔与滑杆必须同心设计。若两者不同心,滑杆(或导杆)有可能被顶偏位,造成插拔力过大而难以推动滑杆(或导杆),甚至使主板或主板上的器件损伤,影响移动终端的正常使用。通常地,卡托与捅针孔要尽量满足在移动终端厚度方向居中的外观设计。由于捅针孔与滑杆同心设计,滑杆也要尽量在厚度方向居中,这样对主板堆叠要求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解决了现有移动终端壳体在卡托与捅针孔尽量满足厚度方向居中设计的情况下,难以将捅针孔与滑杆设为不同心并且使卡托顺利插拔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应用于具有顶推机构的移动终端,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导杆。壳体包括承载部与连接于承载部周边的侧部,侧部具有捅针孔,捅针孔的轴线与顶推机构中的滑杆的轴线平行间隔设置。导杆包括杆体与偏心部。杆体可滑动地装配在捅针孔内,杆体的第一端用于供捅针推顶,杆体的第二端用于与滑杆抵接;偏心部连接在杆体的第二端的外周面,偏心部的第一侧与杆体的第二端端面朝向相同,偏心部的第二侧朝向承载部设置。当捅针推顶杆体的第一端时,杆体的第二端与偏心部的第一侧共同推顶滑杆,偏心部的第二侧抵接于承载部,以使承载部产生对导杆的力矩。
其中,导杆中的偏心部相对杆体的轴线偏心设置,偏心部与杆体两者不同心。在导杆的杆体安装于捅针孔时,杆体的轴线与捅针孔的轴线共线。在捅针插入捅针孔时,捅针的轴线与捅针孔的轴线共线。偏心部的第一侧是指偏心部上与杆体第二端同侧的一面。偏心部的第二侧是指导杆装配在捅针孔时偏心部朝向承载部的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壳体侧部的捅针孔的轴线与顶推机构中的滑杆的轴线平行间隔,即捅针孔与滑杆不同心。导杆包括杆体和偏心部,偏心部连接在杆体一端的外周面,杆体滑动装配在捅针孔,偏心部朝向壳体承载部设置。当捅针插入捅针孔以推顶杆体的第一端时,杆体的第二端与偏心部的第一侧共同推顶滑杆,由于捅针与滑杆不同心,捅针与滑杆对导杆的作用力不共线,这样会产生一个作用在导杆上的阻力矩。由于阻力矩的存在,偏心部的第二侧会抵接在承载部上,承载部对导杆产生一个与阻力矩反向的抵消力矩,以抵消一部分阻力矩,使导杆容易推动,顶推机构可靠工作,进而使卡托顺利插拔,并降低导杆在移动过程中损坏主板器件的可能性。该壳体组件中,卡托与捅针孔可满足在移动终端厚度方向居中的外观设计,满足用户体验。滑杆无需在厚度方向居中,降低对主板堆叠的要求,便于在壳体内部布置主板器件。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杆体的第一端外周面套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外周面与捅针孔之间过盈配合。采用密封圈可有效地实现导杆外壁与捅针孔内壁之间的间隙密封,降低外部液体由捅针孔进入壳体内部的可能性,提高内部主板和器件的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杆体的第一端外周面具有安装槽,密封圈装配于安装槽,这样在导杆来回移动的过程中,密封圈保持在安装槽内,跟随导杆移动,降低密封圈脱离导杆而导致密封失效的情况,提升密封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密封圈的表面设有润滑油,比如手感油。这样可降低密封圈与捅针孔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便于配有密封圈的导杆装配到捅针孔内,导杆可在捅针孔内顺滑移动,顶推机构可靠工作,进而实现卡托的顺利插拔。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捅针孔为异形孔,杆体的横截面形状与捅针孔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以使杆体能够沿捅针孔的轴向移动。当捅针推顶杆体的第一端时,导杆只能沿轴向移动,使杆体的第一端与偏心部的第二侧共同推顶滑杆,并使偏心部的第二侧可靠地抵接于承载部,从而产生一个与阻力矩反向的抵消力矩,以抵消一部分阻力矩。还有,避免导杆在移动过程中转动,这样可降低密封圈相对导杆移动而影响防水效果的可能性。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杆体在其中部至杆体的第二端之间且背对偏心部的一侧设有避让槽,这样在杆体被推入壳体内部时,内部器件只会进入到该避让槽区域,有效降低内部器件由于与杆体干涉而造成损伤的情况,提高导杆与内部器件的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杆体的中部表面与避让槽的表面之间具有光滑过渡面,这样可有效降低杆体由于避让槽而形成的应力集中,降低插拔次数过多而造成杆体断裂的情况。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杆中的杆体与偏心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比如采用一体注塑成型。杆体与偏心部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容易成型,便于批量生产。杆体与偏心部一体成型的方案适用于捅针孔轴线和滑杆轴线距离较小的情况。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杆中的杆体与偏心部通过双色注塑而成,杆体的硬度大于偏心部的硬度。偏心部可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软质材料制作。在偏心部的第二侧与承载部接触时,偏心部将会产生反弹力,反弹力通过杆体与捅针传递给用户,这样可增强用户体验。在导杆杆体复位至捅针孔后,弹性的偏心部将会自动复原。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杆中的偏心部为弹片,杆体以弹片为镶件通过模内注塑而成。本实施例中的偏心部以弹片作为镶件,这样偏心部的强度更大,可靠性更好。而且,弹片占用空间更小,偏心部结构紧凑,在滑杆的轴线与捅针孔的轴线的间距较大时,偏心部可实现较大的变形量以抵接于承载部表面,形成作用于导杆的抵消力矩,利于导杆顺滑移动。还有,弹片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样用户在用捅针推顶导杆时会有弹性手感,增加用户体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卡座、卡托、顶推机构及上述的壳体组件,卡座设于壳体内且具有插槽,卡托可插拔地装配于插槽,顶推机构安装于卡座。当杆体的第二端与偏心部的第一侧共同推顶顶推机构中的滑杆时,顶推机构中的曲柄推出卡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采用上述壳体组件,结合卡座、卡托与顶推机构,同样地,卡托与捅针孔可满足在移动终端厚度方向居中的外观设计,将捅针插入捅针孔内以推顶导杆时,导杆容易被推动,顶推机构可靠工作,实现卡托的顺利插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移动终端中的壳体组件在捅针未推顶导杆时沿A-A线的剖视图,卡托未显示;
图3为图2的壳体组件中的导杆与密封圈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壳体组件在捅针推顶导杆时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在捅针未推顶导杆时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壳体组件中的导杆与密封圈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在捅针未推顶导杆时的剖视图;
图8为图7的壳体组件中的导杆与密封圈的装配示意图;
图9图1的移动终端中的顶推机构与卡座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以下各个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可应用于具有顶推机构的移动终端,其中,顶推机构用于推顶卡托。移动终端可以是任何具有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比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
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100,应用于具有顶推机构200的移动终端,壳体组件100包括壳体10和导杆20。壳体10包括承载部11与连接于承载部11周边的侧部12,侧部12具有捅针孔121,捅针孔121的轴线1211与顶推机构200中的滑杆201的轴线2011平行间隔设置。结合图3,导杆20包括杆体21与偏心部22。杆体21可滑动地装配在捅针孔121内,杆体21的第一端21a用于供捅针1推顶,杆体21的第二端21b用于与滑杆201抵接;偏心部22连接在杆体21的第二端21b的外周面,偏心部22的第一侧22a与杆体21的第二端21b端面朝向相同,偏心部22的第二侧22b朝向承载部11设置。结合图4,当捅针1推顶杆体21的第一端21a时,杆体21的第二端21b与偏心部22的第一侧22a共同推顶滑杆201,偏心部22的第二侧22b抵接于承载部11,以使承载部11产生对导杆20的力矩。
其中,导杆20中的偏心部22相对杆体21的轴线偏心设置,偏心部22与杆体21两者不同心。在导杆20的杆体21安装于捅针孔121时,杆体21的轴线与捅针孔121的轴线1211共线。在捅针1插入捅针孔121时,捅针1的轴线与捅针孔121的轴线1211共线。参阅图3,偏心部22的第一侧22a是指偏心部22上与杆体21第二端21b同侧的一面。结合图2,偏心部22的第二侧22b是指导杆20装配在捅针孔121时偏心部22朝向承载部11的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100,壳体10侧部12的捅针孔121的轴线1211与顶推机构200中的滑杆201的轴线2011平行间隔,即捅针孔121与滑杆201不同心。导杆20包括杆体21和偏心部22,偏心部22连接在杆体21一端的外周面,杆体21滑动装配在捅针孔121,偏心部22朝向壳体10承载部11设置。参阅图2、图3,当捅针1插入捅针孔121以推顶杆体21的第一端21a时,杆体21的第二端21b与偏心部22的第一侧22a共同推顶滑杆201,由于捅针1与滑杆201不同心,捅针1与滑杆201对导杆20的作用力不共线,这样会产生一个作用在导杆20上的阻力矩(在图4里阻力矩由垂直于剖面的方向往里看为顺时针方向)。由于阻力矩的存在,偏心部22的第二侧22b会抵接在承载部11上,承载部11对导杆20产生一个与阻力矩反向的抵消力矩(在图4里抵消力矩由垂直于剖面的方向往里看为逆时针方向),以抵消一部分阻力矩,使导杆20容易推动,顶推机构200可靠工作,进而使卡托顺利插拔,并降低导杆20在移动过程中损坏主板器件的可能性。参阅图1、图2,该壳体组件100中,卡托400与捅针孔121可满足在移动终端厚度方向居中的外观设计,满足用户体验。滑杆201无需在厚度方向居中,降低对主板堆叠的要求,便于在壳体10内部布置主板器件。
在装配导杆与壳体时,参阅图2、图3,当捅针1未插入捅针孔121内时,偏心部22的第二侧22b与承载部11之间保持较小的缝隙,比如缝隙距离为0.05mm,具体缝隙距离不限定。这样在捅针1插入捅针孔121内并推顶导杆20的第一端21a较小的位移时,就会在导杆20上形成一个阻力矩,在该阻力矩的作用下,导杆20的偏心部22就能容易地抵接在承载部11上,进而产生一个抵消力矩以抵消上述阻力矩,有利于导杆20顺利推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图3,为了实现导杆20与捅针孔121之间的防水密封,杆体21的第一端21a外周面套设有密封圈30,密封圈30的外径略大于捅针孔121的孔径,密封圈30的外周面与捅针孔121之间过盈配合。采用密封圈30可有效地实现导杆20外壁与捅针孔121内壁之间的间隙密封,降低外部液体由捅针孔121进入壳体10内部的可能性,提高内部主板和器件的可靠性。其中,密封圈30可以采用硅胶、橡胶等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作,还可采用注塑成型。将配有密封圈30的导杆20装配到捅针孔121内时,密封圈30将会挤压变形,实现导杆20与捅针孔121之间有效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为了便于密封圈30限位安装在杆体21上,杆体21的第一端21a外周面具有安装槽211,密封圈30装配于安装槽211,这样在导杆20来回移动的过程中,密封圈30保持在安装槽211内,跟随导杆20移动,降低密封圈30脱离导杆20而导致密封失效的情况,提升密封可靠性。示例性的,安装槽211为环形槽,这样密封圈30套设在安装槽211上,即可对密封圈30进行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为了使配有密封圈30的导杆20能在捅针孔121内顺滑移动,密封圈30的表面设有润滑油,比如手感油。这样可降低密封圈30与捅针孔12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便于配有密封圈30的导杆20装配到捅针孔121内,导杆20可在捅针孔121内顺滑移动,顶推机构200可靠工作,进而实现卡托400的顺利插拔。
在具体设置捅针孔与杆体时,参阅图2,为了使导杆20只能沿轴向移动而不能转动,捅针孔121为异形孔,杆体21的横截面形状与捅针孔121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杆体21的外径略小于或等于捅针孔121的配合孔径,以使杆体21能够沿捅针孔121的轴向移动。当捅针1推顶杆体21的第一端21a时,导杆20只能沿轴向移动,结合图3,使杆体21的第一端21a与偏心部22的第二侧22b共同推顶滑杆201,并使偏心部22的第二侧22b可靠地抵接于承载部11,从而产生一个与阻力矩反向的抵消力矩,以抵消一部分阻力矩。还有,避免导杆20在移动过程中转动,这样可降低密封圈30相对导杆20移动而影响防水效果的可能性。其中,异形孔是指除了圆形以外的孔形,比如菱形孔、方形孔、三角形孔、腰型孔。示例性的,捅针孔121的横截面呈跑道型,杆体21的横截面呈跑道型,在杆体21装配于捅针孔121时,杆体21只能沿捅针孔121轴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图3,为了在杆体21第二端21b被推入壳体10内部时不会跟壳体10内部器件发生干涉,杆体21在其中部至杆体21的第二端21b之间且背对偏心部22的一侧设有避让槽212,这样在杆体21被推入壳体10内部时,内部器件只会进入到该避让槽212区域,有效降低内部器件由于与杆体21干涉而造成损伤的情况,提高导杆20与内部器件的可靠性。示例性的,杆体21的第一端21a区域的横截面呈跑道型,杆体21在其中部至杆体21的第二端21b之间的区域的横截面呈半跑道型,即杆体21背对偏心部22的一侧设有避让槽2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为了提高具有避让槽212的杆体21的可靠性,杆体21的中部表面与避让槽212的表面之间具有光滑过渡面213,这样可有效降低杆体21由于避让槽212而形成的应力集中,降低插拔次数过多而造成杆体21断裂的情况。其中,光滑过渡面213可以为圆弧面,这样容易成型,可降低应力集中情况。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针对捅针孔轴线和滑杆轴线距离较小的情况,参阅图3,导杆20中的杆体21与偏心部22为一体成型结构,比如采用一体注塑成型。杆体21与偏心部22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容易成型,便于批量生产。结合图2,为了便于偏心部22的注塑成型,偏心部22与杆体21的连接根部至偏心部22的第二侧22b的间距不能过大,否则难以注塑成型出偏心部22,因此,杆体21与偏心部22一体成型的方案适用于捅针孔轴线1211和滑杆轴线2011距离较小的情况。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为了使杆体与偏心部具有不同的硬度,参阅图5、图6,导杆20中的杆体21与偏心部22通过双色注塑而成,杆体21的硬度大于偏心部22的硬度。偏心部22可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软质材料制作,比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TPU),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软胶材料制作。在偏心部22的第二侧22b与承载部11接触时,偏心部22将会产生反弹力,反弹力通过杆体21与捅针1传递给用户,这样可增强用户体验。在导杆20杆体21复位至捅针孔121后,弹性的偏心部22将会自动复原。
示例性的,参阅图6,偏心部22具有连接杆221,杆体21具有连接孔214,在双色注塑时,连接杆221与连接孔214内壁紧密连接,这样提高偏心部22与杆体2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降低导杆20在多次移动后偏心部22脱离杆体21的可能性。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随着移动终端的厚度越来越薄,为了实现卡托与捅针孔在厚度方向居中设计,参阅图7,捅针孔121的轴线1211和滑杆201的轴线2011的间距将会增大,即导杆20阻力矩的力臂增大,使得导杆20的阻力矩增大,进而使导杆20变得较难插拔。结合图8,本实施例中,导杆20中的偏心部22为弹片,杆体21以弹片为镶件通过模内注塑而成。在承载部11表面与杆体21轴线的间距较大的情况中,相比于偏心部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偏心部22以弹片作为镶件,这样偏心部22的强度更大,可靠性更好,克服了采用注塑偏心部时在使用过程中导杆容易断裂的情况。而且,弹片占用空间更小,偏心部22结构紧凑,在滑杆201的轴线2011与捅针孔121的轴线1211的间距较大时,偏心部22可实现较大的变形量以抵接于承载部11表面,形成作用于导杆20的抵消力矩,利于导杆20顺滑移动。还有,弹片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样用户在用捅针1推顶导杆20时会有弹性手感,增加用户体验。其中,弹片可以为钢片或其它弹性材料制作的弹片。
示例性的,弹片具有弯折部和连接部,连接部的一端与弯折部的一端连接。将弹片放入模具内进行模内注塑,连接部与杆体21紧密连接,弯折部的端部与杆体21连接,这样弯折部具有一定弹性,可与承载部11抵接产生弹性变形,偏心部22可实现较大的变形量,形成对导杆20的抵消力矩,进而利于导杆20顺滑移动。
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卡座300、卡托400、顶推机构200及上述的壳体组件100,结合图9,卡座300设于壳体10内且具有插槽301,卡托400可插拔地装配于插槽301,顶推机构200安装于卡座300。结合图3,当杆体21的第二端21b与偏心部22的第一侧22a共同推顶顶推机构200中的滑杆201时,顶推机构200中的曲柄202推出卡托40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采用上述壳体组件100,结合卡座300、卡托400与顶推机构200,同样地,卡托400与捅针孔121可满足在移动终端厚度方向居中的外观设计,将捅针1插入捅针孔121内以推顶导杆20时,导杆20容易被推动,顶推机构200可靠工作,实现卡托400的顺利插拔。
在具体设置顶推机构时,参阅图9,顶推机构200包括滑杆201与曲柄202,滑杆201滑动装配在卡座300上,曲柄202通过转轴2021转动装配在卡座300上。滑杆201的轴线2011、滑杆201的滑动方向与捅针孔121的轴线1211共线,滑杆201的外端201a与导杆20杆体的第二端21b相对设置,滑杆201的内端201b与曲柄202的第一端202a相对设置,曲柄202的第二端202b伸入卡座300的插槽301。在安装卡托400时,将卡托400插入卡座300的插槽301,卡托400推动曲柄202的第二端202b向远离侧部12的方向移动,使曲柄202转动,曲柄202的第一端202a带动滑杆201的内端201b朝靠近侧部12的方向移动,滑杆201的外端201a向靠近侧部12的方向推动导杆20,使杆体21进入捅针孔121内。在需要取出卡托400时,结合图2、图3,将捅针1插入捅针孔121并推顶杆体21的第一端21a,杆体21的第二端21b与偏心部22的第一侧22a共同推顶滑杆201的外端201a,结合图9,使滑杆201向远离侧部12的方向移动,滑杆201的内端201b推顶曲柄202的第一端202a使曲柄202转动,进而使曲柄202的第二端202b向靠近侧部12的方向移动,以推出卡托40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壳体组件,应用于具有顶推机构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导杆;
所述壳体包括承载部与连接于所述承载部周边的侧部,所述侧部具有捅针孔,所述捅针孔的轴线与所述顶推机构中的滑杆的轴线平行间隔设置;
所述导杆包括杆体与偏心部;所述杆体可滑动地装配在所述捅针孔内,所述杆体的第一端用于供捅针推顶,所述杆体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滑杆抵接;所述偏心部连接在所述杆体的第二端的外周面,所述偏心部的第一侧与所述杆体的第二端端面朝向相同,所述偏心部的第二侧朝向所述承载部设置;
当所述捅针推顶所述杆体的第一端时,所述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偏心部的第一侧共同推顶所述滑杆,所述偏心部的第二侧抵接于所述承载部,以使所述承载部产生对所述导杆的力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第一端外周面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周面与所述捅针孔之间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第一端外周面具有安装槽,所述密封圈装配于所述安装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表面设有润滑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捅针孔为异形孔,所述杆体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捅针孔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以使所述杆体能够沿所述捅针孔的轴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在其中部至所述杆体的第二端之间且背对所述偏心部的一侧设有避让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中部表面与所述避让槽的表面之间具有光滑过渡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中的所述杆体与所述偏心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中的所述杆体与所述偏心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中的所述杆体与所述偏心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中的所述杆体与所述偏心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中的所述杆体与所述偏心部通过双色注塑而成,所述杆体的硬度大于所述偏心部的硬度。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中的所述杆体与所述偏心部通过双色注塑而成,所述杆体的硬度大于所述偏心部的硬度。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中的所述杆体与所述偏心部通过双色注塑而成,所述杆体的硬度大于所述偏心部的硬度。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中的所述杆体与所述偏心部通过双色注塑而成,所述杆体的硬度大于所述偏心部的硬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中的所述偏心部为弹片,所述杆体以所述弹片为镶件通过模内注塑而成。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中的所述偏心部为弹片,所述杆体以所述弹片为镶件通过模内注塑而成。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中的所述偏心部为弹片,所述杆体以所述弹片为镶件通过模内注塑而成。
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中的所述偏心部为弹片,所述杆体以所述弹片为镶件通过模内注塑而成。
2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座、卡托、顶推机构及如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卡座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具有插槽,所述卡托可插拔地装配于所述插槽,所述顶推机构安装于所述卡座;
当所述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偏心部的第一侧共同推顶所述顶推机构中的滑杆时,所述顶推机构中的曲柄推出所述卡托。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27557.5U CN213367833U (zh) | 2020-08-06 | 2020-08-06 | 一种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
PCT/CN2021/109297 WO2022028306A1 (zh) | 2020-08-06 | 2021-07-29 | 一种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27557.5U CN213367833U (zh) | 2020-08-06 | 2020-08-06 | 一种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367833U true CN213367833U (zh) | 2021-06-04 |
Family
ID=76143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627557.5U Active CN213367833U (zh) | 2020-08-06 | 2020-08-06 | 一种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367833U (zh) |
WO (1) | WO2022028306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028306A1 (zh) * | 2020-08-06 | 2022-02-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75996B (zh) * | 2022-12-21 | 2024-01-05 | 深圳市宇星鸿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卡托套硅胶圈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005370U (zh) * | 2015-04-30 | 2016-01-27 | 北京锤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卡托按键结构 |
WO2017161528A1 (zh) * | 2016-03-24 | 2017-09-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和电子设备 |
CN207491039U (zh) * | 2017-10-13 | 2018-06-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
CN108551013B (zh) * | 2018-04-16 | 2019-07-3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卡座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210578690U (zh) * | 2019-12-11 | 2020-05-1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卡托组件、电子设备 |
CN213367833U (zh) * | 2020-08-06 | 2021-06-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
-
2020
- 2020-08-06 CN CN202021627557.5U patent/CN213367833U/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7-29 WO PCT/CN2021/109297 patent/WO202202830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028306A1 (zh) * | 2020-08-06 | 2022-02-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028306A1 (zh) | 2022-0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367833U (zh) | 一种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 |
CN101562298B (zh) | 具有浮动构造的连接器 | |
KR101542181B1 (ko) | 전자기기의 커넥터, 전자기기의 플러그 및 전자기기의 방수 구조 | |
CN111786186B (zh) | 适配器和轨道插座 | |
CN111540631B (zh) | 一种按键组件及具有该按键组件的智能终端 | |
CN215264752U (zh) | 笔和电子设备 | |
CN114566398A (zh) | 电子设备 | |
CN212542824U (zh) | 适配器和轨道插座 | |
CN212322874U (zh) |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 |
CN111370244B (zh) |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 |
CN208753197U (zh) | 腕戴类设备及其按键 | |
US20110122585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vered expansion card bay | |
US20120030905A1 (en) | Hinge assembly for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CN211859040U (zh) | 一种卡托组件和电子设备 | |
CN108336524B (zh) | 一种sim卡连接器 | |
CN214429271U (zh) | 驱动缓冲组件、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 |
US10993340B2 (en) | Waterproof card holder and metal casing | |
CN113794964A (zh) | 蓝牙耳机装置 | |
CN215897794U (zh) | 电子设备 | |
CN210296184U (zh) | 复位组件与按键结构 | |
CN209330345U (zh) | 耳机防水结构和蓝牙耳机 | |
CN208445550U (zh) | 电子设备 | |
CN211959842U (zh) | 连接塞及移动终端 | |
US20150180147A1 (en) | Combo connector for micro sd and micro usb/ssic thin cards | |
CN213752461U (zh) | 耐用型轻触开关及开关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