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64752U - 笔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笔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64752U
CN215264752U CN202121685550.3U CN202121685550U CN215264752U CN 215264752 U CN215264752 U CN 215264752U CN 202121685550 U CN202121685550 U CN 202121685550U CN 215264752 U CN215264752 U CN 2152647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en
outer shell
pen body
inn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855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远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855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647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64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647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笔和电子设备,其中,笔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笔帽组件和笔体;笔帽组件包括:转动连接的外壳和内壳,至少部分内壳设于外壳内;第一连接件、限位件,定位件和定位槽,其中,在内壳和外壳相对于笔体具有第一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在限位件的作用下,外壳和内壳可共同相对于笔体转动;在内壳和外壳相对于笔体具有第二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定位件与设置有定位槽的端面的目标区域抵接,内壳可相对于笔体转动,外壳可相对于笔体转动,内壳相对于外壳平移;在外壳和内壳相对于笔体具有第三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定位件处于定位槽中,外壳靠近笔体的端面与笔体靠近外壳的端面贴合,外壳与笔体卡接。

Description

笔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手写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笔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在操作平板或手机上的触摸屏时,一般会使用手指直接触摸,然而在多次使用后,手指会产生不适感,通常会采用手写笔的方式进行操作,现有技术中,应用于平板或手机的手写笔为了方便随设备放置,常常会设计直面造型,但手写笔的笔帽和笔筒在螺纹拧动时,尝尝会由于偏转公差使得直面无法对齐,影响手写笔的正常吸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笔和电子设备,其中笔主要包括笔体和笔帽组件,其中笔帽组件包括通过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的外壳和内壳,在笔帽组件旋转拧紧到笔体上时,在限位件的作用下,可为内壳和外壳之间提供一定限位作用,在此基础上,当定位件移动至与定位槽卡接的位置时,一方面可在作用力的作用下将笔帽组件整体和笔体紧密贴合,另一方面还能在定位件和定位槽的作用下,提高笔帽组件和笔体对齐平整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笔,包括:笔体;笔帽组件,与笔体可拆卸连接,笔帽组件包括:外壳和内壳,至少部分内壳设于外壳内,外壳与内壳转动连接,内壳远离外壳的一端与笔体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设置于内壳,内壳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外壳转动连接;限位件,限位件设置于内壳,限位件用于在外壳相对于内壳沿第一方向运动时起到限位作用;定位件和定位槽,定位件和定位槽形状适配,定位件和定位槽一者设于外壳靠近笔体的端面,另一者设于笔体靠近外壳的端面;其中,在内壳和外壳相对于笔体具有第一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在限位件的作用下,外壳和内壳可共同相对于笔体转动;在内壳和外壳相对于笔体具有第二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定位件与设置有定位槽的端面的目标区域抵接,目标区域不包括定位槽的区域,内壳可相对于笔体转动,外壳可相对于笔体转动,内壳相对于外壳平移;在外壳和内壳相对于笔体具有第三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定位件处于定位槽中,外壳靠近笔体的端面与笔体靠近外壳的端面贴合,外壳与笔体卡接。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笔的实施例,主要包括笔体和笔帽组件两个部分。其中,笔体主要用于在手机、平板或是其他带有触摸屏结构的智能设备上进行书写操作。笔帽组件包括转动连接的内壳和外壳,二者通过设置在内壳的第一连接件实现连接,具体为内壳原理外壳的一端与笔体转动连接,在转动连接时主要是通过第一连接件实现与外壳的连接。此外,在内壳上还设置有限位件,主要是在外壳与内壳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起到限位作用。可以理解,对于限位件而言,其仅能限制外壳和内壳之间的配合,而对于外壳和笔体二者而言,限位件并不起到限位对齐作用,故而需要额外设置定位件和定位槽,在二者的作用下实现外壳与笔体的对齐,提高笔帽组件和笔体对齐平整性。
进一步地,笔帽组件在安装到笔体上时,会存在三个过程,对于位置而言,内壳和外壳相对于笔体而言,主要包括第一相对位置、第二相对位置和第三相对位置三个位置。其中,第一相对位置即为准备要将笔帽组件安装至笔体上的位置,在限位件的作用下,内壳和外壳,也即笔帽组件整体会一同相对于笔体转动通,继续旋转至第二相对位置时,定位件会与定位槽端面的某个区域相抵接,该区域内并不设置定位槽,从而可使得内壳和外壳均会继续相对于笔体发生转动,但与此同时,在定位件的作用下,会将外壳的位置进行限制,内壳继续拧入笔体,但外壳的轴向位置保持不动,但在周向方向上仍旧发生旋转,此时发生内壳相对于外壳的平移,该位置即为第二相对位置。在此基础上,继续拧动笔帽组件,直至定位件和定位槽相对时,会直接将定位件卡入定位槽中,此时定位件对外壳的限制作用消除,外壳也随之发生横向移动,重新与内壳贴合,此时整个装配过程完毕,外壳与笔体卡接,相对的端面也贴合,笔帽组件和笔体是对齐的。
需要进一步描述的是,在笔帽组件和笔体转动到第三相对位置时,内壳和外壳之间是紧贴的,此时对于笔帽组件而言是属于一个整体的,而在笔帽组件和笔体转动到第二相对位置时,定位件会远离定位槽,从而使得内壳和外壳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在间隙的作用下,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形状相适配的定位件和定位槽,可保证笔帽组件和笔体之间的对齐配合。需要强调的是,笔帽组件转动直至定位件伸入定位槽的位置,也即转动至第三相对位置,笔帽组件与笔体会对齐。换言之,当定位件移动至定位槽所在位置时,会在内壳和外壳之间存在的间隙的作用下,直接卡入定位槽中,一方面可在作用力的作用下将笔帽组件整体和笔体紧密贴合,另一方面还能在定位件和定位槽的作用下,提高笔帽组件和笔体对齐平整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笔。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笔体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内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内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限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笔;102:笔体;1021:第一平面;104:笔帽组件;1041:第二平面;1042:内壳;1044:外壳;1062:第一连接件;1064:柱体;1066:柱头;1068:弹性件;1082:定位件;1084:定位槽;1102:限位件;1104:限位孔;1122:第一螺纹部;1124:第二螺纹部;114:间隙;116: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笔主要用于电子设备,如手机等移动终端、可穿戴式设备、平板电脑、膝上型电脑、移动计算机、掌上游戏机、录像机和摄录机等等。当然,也可以不限于电子设备,而应用于其他需要随机纹理的设备。
下面参照图1至图11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笔和电子设备。
如图1、图2、图5和图7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笔100,包括:笔体102;笔帽组件104,与笔体102可拆卸连接,笔帽组件104包括:外壳1044和内壳1042,至少部分内壳1042设于外壳1044内,外壳1044与内壳1042转动连接,内壳1042远离外壳1044的一端与笔体102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1062,第一连接件1062设置于内壳1042,内壳1042通过第一连接件1062与外壳1044转动连接;限位件1102,限位件1102设置于内壳1042,限位件1102用于在外壳1044相对于内壳1042沿第一方向运动时起到限位作用;定位件1082和定位槽1084,定位件1082和定位槽1084形状适配,定位件1082和定位槽1084一者设于外壳1044靠近笔体102的端面,另一者设于笔体102靠近外壳1044的端面;其中,在内壳1042和外壳1044相对于笔体102具有第一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在限位件1102的作用下,外壳1044和内壳1042可共同相对于笔体102转动;在内壳1042和外壳1044相对于笔体102具有第二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定位件1082与设置有定位槽1084的端面的目标区域抵接,目标区域不包括定位槽1084的区域,内壳1042可相对于笔体102转动,外壳1044可相对于笔体102转动,内壳1042相对于外壳1044平移;在外壳1044和内壳1042相对于笔体102具有第三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定位件1082处于定位槽1084中,外壳1044靠近笔体102的端面与笔体102靠近外壳1044的端面贴合,外壳1044与笔体102卡接。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笔的实施例,主要包括笔体102和笔帽组件104两个部分。其中,笔体102主要用于在手机、平板或是其他带有触摸屏结构的智能设备上进行书写操作。笔帽组件104包括转动连接的内壳1042和外壳1044,二者通过设置在内壳1042的第一连接件1062实现连接,具体为内壳1042原理外壳1044的一端与笔体102转动连接,在转动连接时主要是通过第一连接件1062实现与外壳1044的连接。此外,在内壳1042上还设置有限位件1102,主要是在外壳1044与内壳1042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起到限位作用。可以理解,对于限位件1102而言,其仅能限制外壳1044和内壳1042之间的配合,而对于外壳1044和笔体102二者而言,限位件1102并不起到限位对齐作用,故而需要额外设置定位件1082和定位槽1084,在二者的作用下实现外壳1044与笔体102的对齐,提高笔帽组件104和笔体102对齐平整性。
进一步地,笔帽组件104在安装到笔体102上时,会存在三个过程,对于位置而言,内壳1042和外壳1044相对于笔体102而言,主要包括第一相对位置、第二相对位置和第三相对位置三个位置。其中,第一相对位置即为准备要将笔帽组件104安装至笔体102上的位置,在限位件1102的作用下,内壳1042和外壳1044,也即笔帽组件104整体会一同相对于笔体102转动通,继续旋转至第二相对位置时,定位件1082会与定位槽1084端面的某个区域相抵接,该区域内并不设置定位槽1084,从而可使得内壳1042和外壳1044均会继续相对于笔体102发生转动,但与此同时,在定位件1082的作用下,会将外壳1044的位置进行限制,内壳1042继续拧入笔体102,但外壳1044的轴向位置保持不动,但在周向方向上仍旧发生旋转,此时发生内壳1042相对于外壳1044的平移,该位置即为第二相对位置。在此基础上,继续拧动笔帽组件104,直至定位件1082和定位槽1084相对时,会直接将定位件1082卡入定位槽1084中,此时定位件1082对外壳1044的限制作用消除,外壳1044也随之发生横向移动,重新与内壳1042贴合,此时整个装配过程完毕,外壳1044与笔体102卡接,相对的端面也贴合,笔帽组件104和笔体102是对齐的。
需要进一步描述的是,在笔帽组件104和笔体102转动到第三相对位置时,内壳1042和外壳1044之间是紧贴的,此时对于笔帽组件104而言是属于一个整体的,而在笔帽组件104和笔体102转动到第二相对位置时,定位件1082会远离定位槽1084,如图3所示,从而使得内壳1042和外壳1044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114,在间隙114的作用下,在此基础上,如图4所示,通过设置形状相适配的定位件1082和定位槽1084,可保证笔帽组件104和笔体102之间的对齐配合。需要强调的是,笔帽组件104转动直至定位件1082伸入定位槽1084的位置,也即转动至第三相对位置,笔帽组件104与笔体102会对齐。换言之,当定位件1082移动至定位槽1084所在位置时,会在内壳1042和外壳1044之间存在的间隙114的作用下,直接卡入定位槽1084中,一方面可在作用力的作用下将笔帽组件104整体和笔体102紧密贴合,另一方面还能在定位件1082和定位槽1084的作用下,提高笔帽组件104和笔体102对齐平整性。
其中,如图9所示,第一连接件伸入外壳的部分可以设有螺纹,以便于与外壳上的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和螺纹孔的螺纹旋向与内壳和外壳之间的螺纹旋向相同。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和螺纹孔的螺纹旋向与内壳和外壳之间的螺纹旋向相反。
其中,定位件1082和定位槽1084中的一者的位置具体为外壳1044靠近笔体102的一端的端面上,在此基础上,将另一者设置在笔体102靠近外壳1044的端面上,可使得定位槽1084和定位件1082相对,以便于定位件1082伸入定位槽1084。
可以理解,在上述位置的设置下,定位槽1084和定位件1082更容易进行配合。
需要强调的是,定位槽1084和定位件1082的位置需要相对设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定位件1082的轴线与定位槽1084的轴线是共线的。
需要补充的是,在笔体102和外壳1044之间为螺纹连接的情况下,定位件1082只需要与定位槽1084在径向上的位置相同,可在旋转到某一位置下二者的轴线共线即可。
一般地,内壳1042和外壳1044之间可一同转动。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定位件1082设置在笔体102上,定位槽1084设置在笔帽组件104上。
在另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定位件1082设置在笔帽组件104上,定位槽1084设置在笔体102上。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笔帽组件104和笔体102之间在转动过程中主要包含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将内壳1042刚刚放进笔体102中,此时内壳1042和外壳1044共同旋转进笔体102中;第二个阶段,在笔帽组件104相对于笔体102旋转到一定位置,外壳1044的端部与笔筒之间由于定位件1082的存在会被顶开,但由于外壳1044被定位件1082顶住,旋转的过程中,外壳1044只转动,但没有横向平移,只有内壳1042在继续旋转进入笔筒中,导致内壳1042与外壳1044有一点点脱离;第三个阶段,外壳1044转动但无横向移动,当转动到定位槽1084与定位件1082对齐时,整个笔的外表面无间隙114,对齐效果显著。
还需补充的是,外壳1044朝向笔体102的一端形成有容纳槽116,内壳1042的一部分处于容纳槽116内,内壳1042的另一部分位于笔体102内。通过限制外壳1044的一端设置容纳槽116,将内壳1042隐藏在容纳槽116以及笔体102中,使得外壳1044作为整个笔外观结构,减少外观面上显露的结构数量,可有效提高整个产品的外观简洁性。
进一步地,定位件1082朝向定位槽1084凸出,在内壳1042和外壳1044相对于笔体102具有第二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定位件1082与外壳1044相抵时,外壳1044沿第一方向旋转,内壳1042朝向远离外壳1044的方向移动。
定位件1082的结构存在凸起,凸起方向为朝向定位槽1084,从而以便于定位件1082和定位槽1084的卡接,需要补充的是,在笔帽组件104和笔体102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定位件1082与外壳1044发生抵接,外壳1044随内壳1042一同沿第一方向旋转,但由于定位件1082会限制外壳1044的移动,在轴向方向上,内壳1042会相对于外壳1044继续向笔体102的方向发生横向移动,以便于后续定位件1082与定位槽1084同轴后的卡接配合。
需要补充的是,当定位件1082和外壳1044相抵时,此时笔帽组件104已经与笔体102连接上,但并没有连接到位,二者的连接可以为螺纹连接,还可以为卡接等任意连接方式。
进一步地,如图9和图10所示,限位件1102呈柱状,外壳1044还设有限位孔1104,限位件1102能够与限位孔1104配合以实现对外壳1044和内壳1042的限位。
通过限制限位件1102呈柱状,并在外壳1044上设置限位孔1104,可实现内壳1042和外壳1044之间的限位,具体为周向定位。具体地,限位件1102和外壳1044分别设置在内壳1042和外壳1044上,在二者的作用下实现内壳1042和外壳1044的联动,也即在二者配合下,若是外壳1044受到外力发生旋转,则内壳1042会在上述配合下一同旋转,以便于实现与笔体102的安装或拆卸。
进一步地,限位件1102和限位孔1104均位于外壳1044的中心轴线上,但截面形状为正圆形,例如可以为多边形、椭圆形等。
进一步地,限位件1102的轴线和外壳1044的中心轴线不共线,从而使得限位件1102和限位孔偏心设置。
当然,限位件1102和限位孔1104的数量可以选择为多个。
进一步地,还包括:弹性件1068,第一连接件1062设置在内壳1042内,且第一连接件1062穿过弹性件1068与外壳1044螺纹连接。
在将第一连接件1062设置在内壳1042内的基础上,还设有供第一连接件1062穿过的弹性件1068,第一连接件1062的一端与外壳1044螺纹连接,从而在内壳1042和外壳1044相对于笔体102位于第二相对位置时,弹性件1068在内壳1042和外壳1044的作用下会受压,通过将弹性力存储起来,以便于后续定位件1082和定位孔对齐时,也即位于第三相对位置时,可将弹性力释放,从而实现外壳1044和笔体102端面的紧密贴合,保证外观的平整。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11所示,内壳1042内设有腔体,且内壳1042朝向笔体102的一侧设有开口,第一连接件1062包括:柱体1064和柱头1066,柱体1064的一端与外壳1044相连,另一端穿过内壳1042的底壁伸入腔体,且伸入内壳1042的一端设有柱头1066;弹性件1068的两端分别与内壳1042的内壁和柱头1066相连。
通过限制内壳1042内部形成有一侧开口的腔体,以便于在与笔体102连接后,与笔体102内部的空间形成整体空间,进而便于在空间内放置电池等电子元件。此外,第一连接件1062包括柱体1064和设置在柱体1064一端的柱头1066,柱体1064设置有柱头1066的一端会穿过内壳1042的底壁伸入内壳1042,也即部分柱体1064和柱头1066位于腔体中,另一部分与外壳1044相连。可以理解,内壳1042的底壁即为远离笔体102的一侧的壁面,与内壳1042的开口相对设置。
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弹性件1068,并将弹性件1068的两端分别与内壳1042的底壁以及柱头1066相连,可在内壳1042移动时,会使得弹性件1068受力压缩,以在笔帽组件104旋转至定位件1082和定位槽1084相对的位置时,也即第三相对位置,在弹性件1068此前压缩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将笔帽组件104紧贴在笔体102上,保证二者连接的紧密。
进一步地,柱头1066的径向尺寸大于柱体1064的径向尺寸,弹性件1068套设于柱体1064外。
通过限制在径向方向上柱头1066的尺寸大于柱体1064的尺寸,也即柱头1066的尺寸较大,以便于为弹性件1068提供连接位置,以保证套设在柱体1064外的弹性件1068的正常使用。
当然,由于弹性件1068套设在柱体1064外,一方面可减少不必要的空间占据,另一方面,柱体1064也提供弹性件1068的支撑,减少弹性件1068过度收缩后发生变形,从而无法继续使用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在内壳1042和外壳1044相对于笔体102具有第二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外壳1044沿第一方向旋转,柱头1066与内壳1042设有限位件1102的端面之间的间距缩小,弹性件1068受压。
通过限制在在内壳1042和外壳1044相对于笔体102具有第二相对位置时弹性件1068收到压力,使得柱头1066和内壳1042之间的间距变小,以便于后续在笔帽组件104旋转至定位件1082和定位槽1084相对的位置时,弹性件1068在此前压缩的弹性力的作用下,释放弹性力将笔帽组件104紧贴在笔体102上,保证二者连接的紧密。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6所示,笔体102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平面1021,笔帽组件104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平面1041,其中,在外壳1044和内壳1042相对于笔体102具有第三相对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平面1021与第二平面1041共面。
在笔体102的外表面上设置第一平面1021,在笔帽组件104的外表面上设置第二平面1041,通过当定位件1082与定位槽1084卡接时,此时外壳1044和内壳1042相对于笔体102位于第三相对位置,会在定位件1082和定位槽1084的配合下限制第一平面1021和第二平面1041二者共面,一方面便于保持整个外观面的平整,避免出现偏移倾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二者共面的基础上,更便于笔整体吸附在智能设备上。
更进一步地,第二平面1041具体设置在笔帽组件104的外壳1044上,也即外壳1044为笔帽组件104的外部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2、图6和图8所示,还包括:第一螺纹部1122,设于笔体102的内壁上;第二螺纹部1124,设于内壳1042的外壁上,通过第一螺纹部1122和第二螺纹部1124之间的螺纹连接实现笔体102和笔帽组件104的可拆卸连接。
通过在笔体102的内壁上和内壳1042的外壁上分别设置螺纹,也即第一螺纹部1122和第二螺纹部1124,使得内壳1042可通过旋转连接至笔体102上。当然,在二者的螺纹连接下,还可将内壳1042从笔体102上拆下。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池,设于笔体102靠近笔帽组件104的一端。
通过在笔体102内设置电池,可在笔帽组件104从笔体102上拆卸下来后,对电池进行更换。当然,将电池设置在笔体102内,以便于电池为笔体102上设置的电子元器件进行供电,以实现对屏幕的正常操控。
笔笔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手写笔,主要包括:笔帽外壳1044(即外壳1044)、笔帽内壳1042(即内壳1042)、弹簧(即弹性件1068)、限位柱(即第一连接件1062)和笔筒(即笔体102),其中,笔帽外壳1044和笔帽内壳1042装配到一起,限位柱穿过弹簧锁着笔帽外壳1044,由于弹簧施加的力会顶着限位柱头和笔帽内壳1042,所以笔帽内壳1042能紧紧地与笔帽外壳1044压在一起,从而组成一个笔帽组件104。
当用户装好干电池后,要把按键帽装配到笔筒时,需要旋转笔帽组件104。当笔帽组件104一直旋转碰到笔筒的凸包时,笔帽内壳1042可以继续往左移动,而笔帽外壳1044被笔筒凸包顶着,所以笔帽外壳1044只能旋转,无法往左移动。当笔帽外壳1044的凹槽(即定位槽1084)旋转到跟笔筒凸包(即定位件1082)位置重合时,由于弹簧一直给限位柱头施加弹力,而限位柱是固定在笔帽外壳1044上的,所以笔帽外壳1044会瞬间往左移动。使得笔帽和笔筒能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同时,也能保证笔帽和笔筒的直面造型能精确对位。
根据本申请的笔的实施例,笔帽组件主要包括可在联动复位结构作用下相连和分离的外壳和内壳,在笔帽组件沿第一方向旋转拧紧到笔体上时,相连的外壳和内壳可在联通复位结构由第一状态转换成第二状态的作用下,为内壳提供一定的作用力,在此基础上,当定位件移动至定位槽所在位置时,一方面可在作用力的作用下将笔帽组件整体和笔体紧密贴合,另一方面还能在定位件和定位槽的作用下,提高笔帽组件和笔体对齐平整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如图1至图11所示实施例中任一描述的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车载终端等任意具有笔的电子设备,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因具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笔结构,其具有与如图1至图11所示实施例中的笔相同的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笔,其特征在于,包括:
笔体;
笔帽组件,与所述笔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笔帽组件包括:外壳和内壳,至少部分所述内壳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转动连接,所述内壳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与所述笔体转动连接;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内壳,所述内壳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内壳,所述限位件用于在外壳相对于所述内壳沿第一方向运动时起到限位作用;
定位件和定位槽,所述定位件和所述定位槽形状适配,所述定位件和所述定位槽一者设于所述外壳靠近所述笔体的端面,另一者设于所述笔体靠近所述外壳的端面;
其中,在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相对于所述笔体具有第一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在所述限位件的作用下,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可共同相对于所述笔体转动;
在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相对于所述笔体具有第二相对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定位件与设置有所述定位槽的端面的目标区域抵接,所述目标区域不包括所述定位槽的区域,所述内壳可相对于所述笔体转动,所述外壳可相对于所述笔体转动,所述内壳相对于所述外壳平移;
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相对于所述笔体具有第三相对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定位件处于所述定位槽中,所述外壳靠近所述笔体的端面与所述笔体靠近所述外壳的端面贴合,所述外壳与所述笔体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朝向所述定位槽凸出,在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相对于所述笔体具有第二相对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外壳相抵时,所述外壳沿第一方向旋转,所述内壳朝向远离所述外壳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呈柱状,所述外壳还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件能够与所述限位孔配合以实现对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的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弹性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内壳内,且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外壳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内设有腔体,且所述内壳朝向所述笔体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
柱体和柱头,所述柱体的一端与所述外壳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内壳的底壁伸入所述腔体,且伸入所述内壳的一端设有所述柱头;
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壳的底壁和所述柱头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头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柱体的径向尺寸,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柱体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相对于所述笔体具有第二相对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外壳沿第一方向旋转,所述柱头与所述内壳设有所述限位件的端面之间的间距缩小,所述弹性件受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体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平面,所述笔帽组件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平面,
其中,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相对于所述笔体具有第三相对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共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螺纹部,设于所述笔体的内壁上;
第二螺纹部,设于所述内壳的外壁上,通过所述第一螺纹部和所述第二螺纹部之间的螺纹连接实现所述笔体和所述笔帽组件的可拆卸连接。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笔。
CN202121685550.3U 2021-07-23 2021-07-23 笔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5264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85550.3U CN215264752U (zh) 2021-07-23 2021-07-23 笔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85550.3U CN215264752U (zh) 2021-07-23 2021-07-23 笔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64752U true CN215264752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94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85550.3U Active CN215264752U (zh) 2021-07-23 2021-07-23 笔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6475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0839A (zh) * 2022-01-26 2022-04-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CN114442828A (zh) * 2022-02-24 2022-05-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笔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0839A (zh) * 2022-01-26 2022-04-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WO2023143438A1 (zh) * 2022-01-26 2023-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CN114442828A (zh) * 2022-02-24 2022-05-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64752U (zh) 笔和电子设备
US8091180B2 (en) Hinge assembly
CN202772211U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电池模块
US9609098B2 (en) Button-type connector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9192576B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
US10707457B2 (en) Battery case and robot having the same
US8242389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112882582A (zh) 触摸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7603716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3367833U (zh) 一种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WO2023143438A1 (zh)
CN111722739A (zh) 手写笔的按压机构及手写笔
CN217279291U (zh) 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07343067B (zh)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移动终端
US20230230784A1 (en) An encoder switch with side pressing function
CN112992565B (zh) 开关和电子设备
US2021016689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0576112U (zh) 一种电池安装结构及游戏手柄
CN211789632U (zh) 卡座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2322874U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02486716U (zh) 可变形的游标操控装置
CN208062437U (zh) 一种数据线扣
CN212136321U (zh) 电子设备
CN219736421U (zh) 一种计量表翻盖结构
CN217213656U (zh) 触控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