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64976U - 一种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64976U
CN213364976U CN202021588289.0U CN202021588289U CN213364976U CN 213364976 U CN213364976 U CN 213364976U CN 202021588289 U CN202021588289 U CN 202021588289U CN 213364976 U CN213364976 U CN 213364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key
control panel
shell
operatio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882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宪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lab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lab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lab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lab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8828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64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64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64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和复数个开关部件;所述开关部件包括按键和接线柱;所述复数个开关部件卡设在所述基板内且呈矩阵状排布;所述按键和接线柱分别位于所述基板沿其厚度方向的两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结构设计巧妙,操作简便,用于控制多路电路的导通和断路,将被测电子设备与该测试操作控制面板连接后,仅按照步骤切换面板中的开关状态,即可切换被测电子设备的电路连接关系,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测试数据,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并降低对被测电子设备的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的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在研发、生产过程中,需进行严格的检验、测试,以确保产品研发性能和符合国家和国际上对产品的性能及品质认证要求。在测试过程中,需将电子设备连接在各种设定的电路环境中,连接多种测试设备或夹具从而获取相应的测试参数。现有技术中心,如将被测的电子设备频繁更换电路连接关系,操作较为不便,增加了测试的繁复程度,且容易造成被测电子设备的损耗,如有一种测试操作控制面板,可用于控制多路电路的导通和断路,将被测电子设备与该测试操作控制面板连接后,仅按照步骤切换面板中的开关状态,即可切换被测电子设备的电路连接关系,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测试数据,这样便可有效减少操作难度,提高检测效率并降低对被测电子设备的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包括基板(1) 和复数个开关部件(2);所述开关部件(2)包括按键(208)和接线柱;所述复数个开关部件(2)卡设在所述基板(1)内且呈矩阵状排布;所述按键(208) 和接线柱分别位于所述基板(1)沿其厚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基板(1)上设有与开关部件(2)外边沿结构相一致的复数个第一装配孔,所述复数个通孔呈矩阵状排布,所述开关部件(2)卡在所述第一装配孔中。
所述开关部件(2)还包括壳体和连接件(209);所述连接件(209)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靠近上部边沿的位置;所述按键(208)设置在所述连接件(209) 的顶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插孔;所述连接柱一端与所述连接件(209)相固定且另一端自所述插孔伸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壳体包括底板、第一壳体侧板、第二壳体侧板、第三壳体侧板和第四壳体侧板;所述底板、第一壳体侧板、第二壳体侧板、第三壳体侧板和第四壳体侧板围合成底部封闭且顶部开口的具有内部容纳空间的盒状结构;所述第一壳体侧板和所述第三壳体侧板均包括第一上部壳体侧板(201)和第一下部壳体侧板(202);所述第一上部壳体侧板(201) 为倒梯形;所述第一下部壳体侧板(202)为矩形;所述第一上部壳体侧板(201) 与所述第一下部壳体侧板(202)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壳体侧板和所述第四壳体侧板均包括第二上部壳体侧板(203)和第二下部壳体侧板(204);所述第二上部壳体侧板(203)和第二下部壳体侧板(204)均为矩形;所述第一上部壳体侧板(201)、所述第一下部壳体侧板(202)及所述第二上部壳体侧板(203) 均与所述底板呈90度设置;所述第二上部壳体侧板(203)与所述底板呈30度角设置;所述第二上部壳体侧板(203)与所述第二下部壳体侧板(204)为一体结构;所述壳体延其顶部边沿一周设置有一向所述壳体的底部方向延伸的第一翻折边(205)。所述壳体还包括一顶盖(206);所述顶盖(206)为一中间设有第二装配的矩形框架;所述顶盖(206)延其边沿设有一向下延伸的第二翻折边 (207);所述顶盖(206)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侧板、第二壳体侧板、第三壳体侧板和第四壳体侧板的顶部;所述第二翻折边(207)叠扣在所述第一翻折边(205) 的外部;所述按键(208)包括第一按键侧板(211)、第二按键侧板(212)、第三按键侧板、第四按键侧板(214)和顶板(215);所述第一按键侧板(211) 和第三按键侧板的上边沿为150度夹角的V字型;所述第一按键侧板(211)和第三按键侧板的下边沿为一字型;所述第二按键侧板(212)和第四按键侧板(214) 为向外凸出的圆弧形;所述顶板(215)包括第一压板(2151)和第二压板(2152);所述第一压板(2151)和所述第二压板(2152)对称设置且呈150度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压板(2151)、第二压板(2152)、第一按键侧板(211)、第二按键侧板(212)、第三按键侧板和第四按键侧板(214)为一体结构且围合成一顶部封闭且底部开口的罩体结构。所述第一壳体侧板的顶部设有第一按键连接槽 (216);所述第二壳体侧板的顶部设有第二按键连接槽(217);所述第一按键侧板的底部设有第一按键连接轴(218);所述第三按键侧板的底部设有第二按键连接轴;所述第一按键连接槽(216)和所述第二按键连接槽(217)均为圆形凹槽;所述第一按键连接轴(218)卡在所述第一按键连接槽(216)内;所述第二按键连接轴卡在所述第二按键连接槽(217)内;所述连接件(209)包括绝缘按压部(219)、弹片(220)和导体连接片;所述导体连接片包括第一连接片(221)、第二连接片(222)和中间连接片(223);所述中间连接片(223)为圆弧形;所述第一连接片(221)和所述第二连接片(222)对称的设置在所述中间连接片 (223)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片(221)和所述第二连接片(222)向所述中间连接片(223)的凸出方向呈20度夹角翻折;所述第一连接片(221)和所述第二连接片(222)远离所述中间连接片(223)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沿远离所述接线柱的方向延伸的第一翻折部(224)和第二翻折部(225)。所述接线柱包括第一接线柱(226)和第二接线柱(227);所述第一接线柱(226)与所述第一连接片(221)相固定;所述第二接线柱(227)与所述第二连接片(222)相固定;所述第一连接片(221)上设有第三装配孔(228);所述第一接线柱(226)为L形片状结构;所述第一接线柱(226)上设有第四装配孔(230);所述第一接线柱(226)和所述第一连接片(221)通过螺丝穿入第三装配孔(228)及第四装配孔(230)并配合螺母(229)实现二者相固定。所述中间连接片(223)的中心位置设有第四装配孔(230);所述第二接线柱(227)包括接线部(231)、插接部(232)、第一限位部(233)和第二限位部(234);所述插接部(232) 与所述第四装配孔(230)的尺寸相匹配;所述插接部(232)设置在所述接线部 (231)的顶端;所述第一限位部(233)和第二限位部(234)设置在所述接线部(231)侧边沿且靠近所述接线部(231)的顶部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过所述插接部(232)插入到所述第四装配孔(230)内实现所述第二接线柱(227)与所述中间连接片(223)相固定;所述第一限位部(233)和第二限位部(234),一方面可保证所述第二接线柱(227)与所述中间连接片(223) 具有稳固的装配结构,另一方面当中间连接片(223)受力下压时,压在所述第一限位部(233)和第二限位部(234)的顶部从而将第二接线柱(227)切换至导通状态。所述弹片(220)包括第一延伸部(237)、第二延伸部(238)、第一弯折部(235)、和第二弯折部(236);所述第一弯折部(235)和第二弯折部(236)相连接且形成一V字形凹折结构;所述第一延伸部(237)和所述第二延伸部(238)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折部(235)和第二弯折部(236)的两端并具有向所述导体连接片凸出的弧度;所述第一翻折部(224)的端部设有第五装配孔(239);所述第二翻折部(225)的端部设有第六装配孔(240);所述第一延伸部(237)的端部设有第一弹性插片(241);所述第二延伸部(238) 的端部设有第二弹性插片(242);所述第一弹性插片(241)插入到所述第五装配孔(239)中;所述第二弹性插片(242)插入到所述第六装配孔(240)中;所述第一延伸部(237)、第二延伸部(238)、第一弯折部(235)、和第二弯折部(236)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第三接线柱(244);所述绝缘按压部(219)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一块状柱体结构(243);所述第三接线柱(244)为一片状结构;所述块状柱体结构(243)的底部设有第七装配孔;所述第七装配孔的形状与所述第三接线柱(244)相匹配;所述第三接线柱(244)一端自所述第七装配孔穿出到所述绝缘按压部(219)的顶部且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块状柱体结构(243)的底部;所述第三接线柱(244)的底部与V字形凹折结构相抵靠。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结构设计巧妙,操作简便,用于控制多路电路的导通和断路,将被测电子设备与该测试操作控制面板连接后,仅按照步骤切换面板中的开关状态,即可切换被测电子设备的电路连接关系,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测试数据,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并降低对被测电子设备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中开关部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中按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中按键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中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中的顶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包括基板1和复数个开关部件2;所述开关部件2包括按键208和接线柱;所述复数个开关部件 2卡设在所述基板1内且呈矩阵状排布;所述按键208和接线柱分别位于所述基板1沿其厚度方向的两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测试电路的各端点与各开关部件2的接线柱相电路连接;被测电子设备也通过夹具与开关部件2的接线柱相电路连接,这样通过切换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上的各开关的状态,即可切换电路连接状态,从而获取被测电子设备的在各种连接关系电路中的测量参数。
所述基板1上设有与开关部件2外边沿结构相一致的复数个第一装配孔,所述复数个通孔呈矩阵状排布,所述开关部件2卡在所述第一装配孔中。
所述开关部件2还包括壳体和连接件209;所述连接件209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靠近上部边沿的位置;所述按键208设置在所述连接件209的顶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插孔;所述连接柱一端与所述连接件209相固定且另一端自所述插孔伸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连接柱伸入到壳体外部的一端用于与待测电子设备或电路端口实现电路连接;所述连接件209用于在按键208的控制下通过变换其机械结构实现切换所述接线柱导通状态,从而实现电路的导通和关断。
所述壳体包括底板、第一壳体侧板、第二壳体侧板、第三壳体侧板和第四壳体侧板;所述底板、第一壳体侧板、第二壳体侧板、第三壳体侧板和第四壳体侧板围合成底部封闭且顶部开口的具有内部容纳空间的盒状结构。
所述第一壳体侧板和所述第三壳体侧板均包括第一上部壳体侧板201和第一下部壳体侧板202;所述第一上部壳体侧板201为倒梯形;所述第一下部壳体侧板202为矩形;所述第一上部壳体侧板201与所述第一下部壳体侧板202为一体结构。
所述第二壳体侧板和所述第四壳体侧板均包括第二上部壳体侧板203和第二下部壳体侧板204;所述第二上部壳体侧板203和第二下部壳体侧板204均为矩形;所述第一上部壳体侧板201、所述第一下部壳体侧板202及所述第二上部壳体侧板203均与所述底板呈90度设置;所述第二上部壳体侧板203与所述底板呈30度角设置;所述第二上部壳体侧板203与所述第二下部壳体侧板204为一体结构。
所述壳体延其顶部边沿一周设置有一向所述壳体的底部方向延伸的第一翻折边205。
所述壳体还包括一顶盖206;所述顶盖206为一中间设有第二装配的矩形框架;所述顶盖206延其边沿设有一向下延伸的第二翻折边207;所述顶盖206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侧板、第二壳体侧板、第三壳体侧板和第四壳体侧板的顶部;所述第二翻折边207叠扣在所述第一翻折边205的外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一翻折边205一方面可对所述壳体的上沿起到加固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第一翻折边205具有弹性,可更加紧固的将所述第二翻折边207叠扣在所述第一翻折边205的外部,从而保证所述顶盖206与所述第一壳体侧板、第二壳体侧板、第三壳体侧板和第四壳体侧板的顶部连接的牢固性;
所述按键208的底部与所述连接件209连接且顶部自所述第二装配孔210 伸出到所述壳体的顶部外侧,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按压操作。
所述按键208包括第一按键侧板211、第二按键侧板212、第三按键侧板、第四按键侧板214和顶板215;所述第一按键侧板211和第三按键侧板的上边沿为150度夹角的V字型;所述第一按键侧板211和第三按键侧板的下边沿为一字型;所述第二按键侧板212和第四按键侧板214为向外凸出的圆弧形;所述顶板 215包括第一压板2151和第二压板2152;所述第一压板2151和所述第二压板 2152对称设置且呈150度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压板2151、第二压板2152、第一按键侧板211、第二按键侧板212、第三按键侧板和第四按键侧板214为一体结构且围合成一顶部封闭且底部开口的罩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按压所述第一压板2151或按压所述第二压板2152可改变所述连接件209的机械结构从而改变接线柱的连接关系从而切换电路导通或关断。
所述第一壳体侧板的顶部设有第一按键连接槽216;所述第二壳体侧板的顶部设有第二按键连接槽217;所述第一按键侧板的底部设有第一按键连接轴218;所述第三按键侧板的底部设有第二按键连接轴;所述第一按键连接槽216和所述第二按键连接槽217均为圆形凹槽;所述第一按键连接轴218卡在所述第一按键连接槽216内;所述第二按键连接轴卡在所述第二按键连接槽217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样所述按键208与所述壳体为轴连接结构,从而可使得在按压第一压板2151或第二压板2152时,所述按键208沿所述第一按键连接轴218 和第二按键连接轴旋转,从而实现连接件的机械结构的改变。
所述连接件209包括绝缘按压部219、弹片220和导体连接片;所述导体连接片包括第一连接片221、第二连接片222和中间连接片223;所述中间连接片 223为圆弧形;所述第一连接片221和所述第二连接片222对称的设置在所述中间连接片223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片221和所述第二连接片222向所述中间连接片223的凸出方向呈20度夹角翻折;所述第一连接片221和所述第二连接片 222远离所述中间连接片223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沿远离所述接线柱的方向延伸的第一翻折部224和第二翻折部22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一连接片 221和所述第二连接片222在压力作用下切换下沉,即所述导体连接片可实现当所述第一连接片221下沉时所述第二连接片222上升且当所述第一连接片221 上升时所述第二连接片222下沉。
所述接线柱包括第一接线柱226和第二接线柱227;所述第一接线柱226与所述第一连接片221相固定;所述第二接线柱227与所述第二连接片222相固定。这样,在所述导体连接盘的带动下实现当所述第一接线柱226下沉时所述第二接线柱227上升且当所述第一接线柱226上升时所述第二接线柱227下沉,从而实现电路的导通和关断。
所述第一连接片221上设有第三装配孔228;所述第一接线柱226为L形片状结构;所述第一接线柱226上设有第四装配孔230;所述第一接线柱226和所述第一连接片221通过螺丝穿入第三装配孔228及第四装配孔230并配合螺母 229实现二者相固定。
所述中间连接片223的中心位置设有第四装配孔230;所述第二接线柱227 包括接线部231、插接部232、第一限位部233和第二限位部234;所述插接部 232与所述第四装配孔230的尺寸相匹配;所述插接部232设置在所述接线部231 的顶端;所述第一限位部233和第二限位部234设置在所述接线部231侧边沿且靠近所述接线部231的顶部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过所述插接部 232插入到所述第四装配孔230内实现所述第二接线柱227与所述中间连接片 223相固定;所述第一限位部233和第二限位部234,一方面可保证所述第二接线柱227与所述中间连接片223具有稳固的装配结构,另一方面当中间连接片 223受力下压时,压在所述第一限位部233和第二限位部234的顶部从而将第二接线柱227切换至导通状态。
所述弹片220包括第一延伸部237、第二延伸部238、第一弯折部235、和第二弯折部236;所述第一弯折部235和第二弯折部236相连接且形成一V字形凹折结构;所述第一延伸部237和所述第二延伸部238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折部235和第二弯折部236的两端并具有向所述导体连接片凸出的弧度;所述第一翻折部224的端部设有第五装配孔239;所述第二翻折部225的端部设有第六装配孔240;所述第一延伸部237的端部设有第一弹性插片241;所述第二延伸部 238的端部设有第二弹性插片242;所述第一弹性插片241插入到所述第五装配孔239中;所述第二弹性插片242插入到所述第六装配孔240中;所述第一延伸部237、第二延伸部238、第一弯折部235、和第二弯折部236为一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弹片220用于实现绝缘按压部219和导体连接片之间的弹性连接;所述V字形凹折结构用于与所述绝缘按压部219相抵靠,从而实现弹性形变。
所述绝缘按压部219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一块状柱体结构24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块状柱体结构243用于对所述弹片220进行抵压,从而推动导体连接片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切换其状态。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还设有第三接线柱244;所述第三接线柱244为一片状结构;所述块状柱体结构243的底部设有第七装配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七装配孔的形状与所述第三接线柱244相匹配;所述第三接线柱244一端自所述第七装配孔穿出到所述绝缘按压部219的顶部且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块状柱体结构243的底部;所述第三接线柱244的底部与V 字形凹折结构相抵靠。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接线柱226和所述第二接线柱227均与所述第三接线柱244相导通;当所述第一接线柱226下沉时,可实现将与第一接线柱226电路连接的电路端口与所述第三接线柱244实现电路连接;当所述第二接线柱227下沉时,可实现将与第二接线柱227电路连接的电路端口与所述第三接线柱244实现电路连接,从而实现电路切换导通和关断的作用。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结构设计巧妙,操作简便,用于控制多路电路的导通和断路,将被测电子设备与该测试操作控制面板连接后,仅按照步骤切换面板中的开关状态,即可切换被测电子设备的电路连接关系,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测试数据,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并降低对被测电子设备的损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和复数个开关部件(2);所述开关部件(2)包括按键(208)和接线柱;所述复数个开关部件(2)卡设在所述基板(1)内且呈矩阵状排布;所述按键(208)和接线柱分别位于所述基板(1)沿其厚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基板(1)上设有与开关部件(2)外边沿结构相一致的复数个第一装配孔,所述复数个通孔呈矩阵状排布,所述开关部件(2)卡在所述第一装配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部件(2)还包括壳体和连接件(209);所述连接件(209)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靠近上部边沿的位置;所述按键(208)设置在所述连接件(209)的顶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插孔;所述接线柱一端与所述连接件(209)相固定且另一端自所述插孔伸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板、第一壳体侧板、第二壳体侧板、第三壳体侧板和第四壳体侧板;所述底板、第一壳体侧板、第二壳体侧板、第三壳体侧板和第四壳体侧板围合成底部封闭且顶部开口的具有内部容纳空间的盒状结构;所述第一壳体侧板和所述第三壳体侧板均包括第一上部壳体侧板(201)和第一下部壳体侧板(202);所述第一上部壳体侧板(201)为倒梯形;所述第一下部壳体侧板(202)为矩形;所述第一上部壳体侧板(201)与所述第一下部壳体侧板(202)为一体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侧板和所述第四壳体侧板均包括第二上部壳体侧板(203)和第二下部壳体侧板(204);所述第二上部壳体侧板(203)和第二下部壳体侧板(204)均为矩形;所述第一上部壳体侧板(201)、所述第一下部壳体侧板(202)及所述第二上部壳体侧板(203)均与所述底板呈90度设置;所述第二上部壳体侧板(203)与所述底板呈30度角设置;所述第二上部壳体侧板(203)与所述第二下部壳体侧板(204)为一体结构;所述壳体延其顶部边沿一周设置有一向所述壳体的底部方向延伸的第一翻折边(20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一顶盖(206);所述顶盖(206)为一中间设有第二装配的矩形框架;所述顶盖(206)延其边沿设有一向下延伸的第二翻折边(207);所述顶盖(206)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侧板、第二壳体侧板、第三壳体侧板和第四壳体侧板的顶部;所述第二翻折边(207)叠扣在所述第一翻折边(205)的外部;所述按键(208)包括第一按键侧板(211)、第二按键侧板(212)、第三按键侧板、第四按键侧板(214)和顶板(215);所述第一按键侧板(211)和第三按键侧板的上边沿为150度夹角的V字型;所述第一按键侧板(211)和第三按键侧板的下边沿为一字型;所述第二按键侧板(212)和第四按键侧板(214)为向外凸出的圆弧形;所述顶板(215)包括第一压板(2151)和第二压板(2152);所述第一压板(2151)和所述第二压板(2152)对称设置且呈150度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压板(2151)、第二压板(2152)、第一按键侧板(211)、第二按键侧板(212)、第三按键侧板和第四按键侧板(214)为一体结构且围合成一顶部封闭且底部开口的罩体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侧板的顶部设有第一按键连接槽(216);所述第二壳体侧板的顶部设有第二按键连接槽(217);所述第一按键侧板的底部设有第一按键连接轴(218);所述第三按键侧板的底部设有第二按键连接轴;所述第一按键连接槽(216)和所述第二按键连接槽(217)均为圆形凹槽;所述第一按键连接轴(218)卡在所述第一按键连接槽(216)内;所述第二按键连接轴卡在所述第二按键连接槽(217)内;所述连接件(209)包括绝缘按压部(219)、弹片(220)和导体连接片;所述导体连接片包括第一连接片(221)、第二连接片(222)和中间连接片(223);所述中间连接片(223)为圆弧形;所述第一连接片(221)和所述第二连接片(222)对称的设置在所述中间连接片(223)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片(221)和所述第二连接片(222)向所述中间连接片(223)的凸出方向呈20度夹角翻折;所述第一连接片(221)和所述第二连接片(222)远离所述中间连接片(223)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沿远离所述接线柱的方向延伸的第一翻折部(224)和第二翻折部(22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包括第一接线柱(226)和第二接线柱(227);所述第一接线柱(226)与所述第一连接片(221)相固定;所述第二接线柱(227)与所述第二连接片(222)相固定;所述第一连接片(221)上设有第三装配孔(228);所述第一接线柱(226)为L形片状结构;所述第一接线柱(226)上设有第四装配孔(230);所述第一接线柱(226)和所述第一连接片(221)通过螺丝穿入第三装配孔(228)及第四装配孔(230)并配合螺母(229)实现二者相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片(223)的中心位置设有第四装配孔(230);所述第二接线柱(227)包括接线部(231)、插接部(232)、第一限位部(233)和第二限位部(234);所述插接部(232)与所述第四装配孔(230)的尺寸相匹配;所述插接部(232)设置在所述接线部(231)的顶端;所述第一限位部(233)和第二限位部(234)设置在所述接线部(231)侧边沿且靠近所述接线部(231)的顶部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220)包括第一延伸部(237)、第二延伸部(238)、第一弯折部(235)、和第二弯折部(236);所述第一弯折部(235)和第二弯折部(236)相连接且形成一V字形凹折结构;所述第一延伸部(237)和所述第二延伸部(238)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折部(235)和第二弯折部(236)的两端并具有向所述导体连接片凸出的弧度;所述第一翻折部(224)的端部设有第五装配孔(239);所述第二翻折部(225)的端部设有第六装配孔(240);所述第一延伸部(237)的端部设有第一弹性插片(241);所述第二延伸部(238)的端部设有第二弹性插片(242);所述第一弹性插片(241)插入到所述第五装配孔(239)中;所述第二弹性插片(242)插入到所述第六装配孔(240)中;所述第一延伸部(237)、第二延伸部(238)、第一弯折部(235)、和第二弯折部(236)为一体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第三接线柱(244);所述绝缘按压部(219)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一块状柱体结构(243);所述第三接线柱(244)为一片状结构;所述块状柱体结构(243)的底部设有第七装配孔;所述第七装配孔的形状与所述第三接线柱(244)相匹配;所述第三接线柱(244)一端自所述第七装配孔穿出到所述绝缘按压部(219)的顶部且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块状柱体结构(243)的底部;所述第三接线柱(244)的底部与V字形凹折结构相抵靠。
CN202021588289.0U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 Active CN213364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88289.0U CN213364976U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88289.0U CN213364976U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64976U true CN213364976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42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88289.0U Active CN213364976U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649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97405Y (zh) 电连接器
CN200959404Y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201029193Y (zh) 电连接器
JP2001332358A (ja) コネクタ装置
US6843673B1 (en) Coaxial connector structure
CN201340434Y (zh) 贴装式封装半导体功率器件的测试夹具
TW201401683A (zh) 電連接器
CN200997486Y (zh) 电连接器组件
US20020182915A1 (en) Socket for electrical parts
CN213364976U (zh) 一种设置有矩阵式开关的测试操作控制面板
US7572136B2 (en) Zero insertion force socket having improved actuator position
CN107968012B (zh) 旋转按压开关
CN201230107Y (zh) 电连接器
CN103579792A (zh) 电连接器组件
JP4502544B2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端子
CN110797690A (zh) 柔性线路板电连接器
CN107994385B (zh) 电连接器组件
US5971772A (en) Low profile clamping mechanism for connecting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to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CN218277539U (zh) 芯片卡固定结构及电子装置
US4397510A (en) Capsule connector
CN217280463U (zh) 一种接线便捷的辅助开关
TWI810592B (zh) 翹板開關及電子裝置
US20090140759A1 (en) IC socket having contact devices with low impedance
JP3535365B2 (ja) 半導体装置用ソケット
CN215184564U (zh) 一种改进的接线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