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55173U - 一种新型折叠式回收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折叠式回收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55173U
CN213355173U CN202022194340.6U CN202022194340U CN213355173U CN 213355173 U CN213355173 U CN 213355173U CN 202022194340 U CN202022194340 U CN 202022194340U CN 213355173 U CN213355173 U CN 213355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hinged
bottom plate
side frame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9434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迪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Longt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Longt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Longt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Longt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9434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55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55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55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折叠式回收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一侧框、第二侧框、第一U型杆、第二U型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相互之间转动设置,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固定于对应的底板之上,第一U型杆、第二U型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组合成铰接构件铰接于回收箱的左侧和右侧,在回收箱收拢时,各个杆件能够相互收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折叠式回收箱,便于回收箱的收折,减少回收箱收拢后的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折叠式回收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收箱,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折叠式回收箱。
背景技术
现在有许多的收纳、回收盒,都采用了纸质箱体来制成,这样箱子就需要胶带来进行粘合,大大降低了箱子的便利性也非常的不环保,箱体采用纸箱制成,纸的强度很低容易对箱体内部的物品产生损坏,且装置的结构复杂、设计不合理、使用困难、制成成本也较高。
为此,现有公开号为CN209667578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回收箱》,包括底板、前板、盖板、前板、前板卡舌、前板左侧板、前板右侧板、左位板、右位板、后板左护板、后板右护板、左位板卡舌、右位板卡舌、第一提手、第二提手,后板的一端与底板相连,盖板的一端与后板相连,前板的一端与底板相连,前板卡舌的一端与前板相连,前板左侧板的一端与前板相连,前板右侧板的一端与前板相连,左位板的一端与底板相连,右位板的一端与底板相连,后板左护板的一端与左位板相连,后板右护板的一端与右位板相连,左位板卡舌的一端左位板相连,右位板卡舌的一端与右位板相连,第一提手位于右位板上,第二提手位于左位板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新型折叠式回收箱,便于回收箱的收折,减少回收箱收拢后的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折叠式回收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一侧框、第二侧框、第一U型杆、第二U型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相互之间转动设置,第一侧框位于回收箱的前侧且固定竖立于第一底板的一侧边,第二侧框位于回收箱的后侧且固定竖立于第二底板的一侧边,第一U型杆的一端铰接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左侧的连接处,第一U型杆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右侧的连接处,第二U型杆的一端铰接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左侧的连接处,第二U型杆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右侧的连接处,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于第一底板的左前端,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的中部和第一U型杆的一侧杆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底板的左后端,第二连杆的中部和第二U型杆的一侧杆铰接,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于第一底板的右前端,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和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的中部和第一U型杆的一侧杆铰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底板的右后端,第四连杆的中部和第二U型杆的另一侧杆铰接。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U型杆的一侧杆铰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外端设置于第一侧框的一侧臂之上,第一U型杆的另一侧杆铰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外端设置于第一侧框的另一侧臂之上,第二U型杆的一侧杆铰接有第三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的外端设置于第二侧框的一侧臂之上,第二U型杆的另一侧杆铰接有第四支撑杆,第四支撑杆的外端设置于第二侧框的另一侧臂之上。通过设置四个支撑杆,在回收箱打开使用过程中,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支撑于第一侧框和第一U型杆之间,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分别支撑于第二侧框和第二U型杆之间,提高了回收箱打开状态下的稳固性。
再改进,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端铰接于第一侧框的一侧臂之上,第二支撑杆的外端铰接于第一侧框的另一侧臂之上,第三支撑杆的外端铰接于第二侧框的一侧臂之上,第四支撑杆的外端铰接于第二侧框的另一侧臂之上。
再改进,所述第一侧框的一侧臂上设置有第一卡柱,第一支撑杆的外端形成有用于卡合于第一卡柱之上的第一卡槽,第一侧框的另一侧臂上设置有第二卡柱,第二支撑杆的外端形成有用于卡合于第二卡柱之上的第二卡槽,第二侧框的一侧臂之上设置有第三卡柱,第三支撑杆的外端形成有用于卡合于第三卡柱之上的第三卡槽,第二侧框的另一侧臂上设置有第四卡柱,第四支撑杆的外端形成有用于卡合于第四卡柱之上的第四卡槽。
再改进,所述第一侧框的一侧臂下方转动设置有第一滚轮,第一侧框的另一侧臂下方转动设置有第二滚轮,第二侧框的一侧臂下方转动设置有第三滚轮,第二侧框的另一侧臂下方转动设置有第四滚轮。通过设置四个转动的滚轮,便于回收箱的移动。
再改进,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共用同一侧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回收箱打开状态下,第一U型杆的一侧杆、第二U型杆的一侧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形成相互铰接在一起的斜撑,形成回收箱左侧壁的同时,将第一侧框、第二侧框、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左侧撑开进行支撑,同理,在回收箱的右侧,第一U型杆的另一侧杆、第二U型杆的另一侧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形成相互铰接在一起的斜撑,形成回收箱右侧壁的同时,将第一侧框、第二侧框、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右侧撑开进行支撑,大大提高了回收箱打开状态下稳固性;而在需要将回收箱进行收折时,各个杆件之间可以相互靠拢,从而减少回收箱收拢后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折叠式回收箱的在收拢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折叠式回收箱的在打开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折叠式回收箱,包括第一底板11、第二底板12、第一侧框21、第二侧框22、第一U型杆31、第二U型杆32、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第三连杆43、第四连杆44、第一支撑杆51、第二支撑杆52、第三支撑杆53、第四支撑杆54、第一滚轮61、第二滚轮62、第三滚轮63和第四滚轮64。
其中,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12相互之间转动设置,优选地,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12可以共用同一侧杆,第一侧框21位于回收箱的前侧且固定竖立于第一底板11的一侧边,第二侧框22位于回收箱的后侧且固定竖立于第二底板12的一侧边,第一U型杆31的一端铰接于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12左侧的连接处,第一U型杆31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12右侧的连接处,第二U型杆32的一端铰接于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12左侧的连接处,第二U型杆32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12右侧的连接处,第一连杆41的一端铰接于第一底板11的左前端,第一连杆41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42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41的中部和第一U型杆31的一侧杆铰接,第二连杆42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底板12的左后端,第二连杆42的中部和第二U型杆32的一侧杆铰接,第三连杆43的一端铰接于第一底板11的右前端,第三连杆43的另一端和第四连杆44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43的中部和第一U型杆31的一侧杆铰接,第四连杆44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底板12的右后端,第四连杆44的中部和第二U型杆32的另一侧杆铰接。
另外,第一U型杆31的一侧杆铰接有第一支撑杆51,第一支撑杆51的外端设置于第一侧框21的一侧臂之上,第一U型杆31的另一侧杆铰接有第二支撑杆52,第二支撑杆52的外端设置于第一侧框21的另一侧臂之上,第二U型杆32的一侧杆铰接有第三支撑杆53,第三支撑杆53的外端设置于第二侧框22的一侧臂之上,第二U型杆32的另一侧杆铰接有第四支撑杆54,第四支撑杆54的外端设置于第二侧框22的另一侧臂之上。通过设置四个支撑杆,在回收箱打开使用过程中,第一支撑杆51和第二支撑杆52分别支撑于第一侧框21和第一U型杆31之间,第三支撑杆53和第四支撑杆54分别支撑于第二侧框22和第二U型杆32之间,提高了回收箱打开状态下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四个支撑杆和侧框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结构。第一种,采用铰接的方式,具体地,第一支撑杆51的外端铰接于第一侧框21的一侧臂之上,第二支撑杆52的外端铰接于第一侧框21的另一侧臂之上,第三支撑杆53的外端铰接于第二侧框22的一侧臂之上,第四支撑杆54的外端铰接于第二侧框22的另一侧臂之上。
第二种,采用卡接的方式,具体地,第一侧框21的一侧臂上设置有第一卡柱,第一支撑杆51的外端形成有用于卡合于第一卡柱之上的第一卡槽,第一侧框21的另一侧臂上设置有第二卡柱,第二支撑杆52的外端形成有用于卡合于第二卡柱之上的第二卡槽,第二侧框22的一侧臂之上设置有第三卡柱,第三支撑杆53的外端形成有用于卡合于第三卡柱之上的第三卡槽,第二侧框22的另一侧臂上设置有第四卡柱,第四支撑杆54的外端形成有用于卡合于第四卡柱之上的第四卡槽。
此外,第一侧框21的一侧臂下方转动设置有第一滚轮61,第一侧框21的另一侧臂下方转动设置有第二滚轮62,第二侧框22的一侧臂下方转动设置有第三滚轮63,第二侧框22的另一侧臂下方转动设置有第四滚轮64。通过设置四个转动的滚轮,便于回收箱的移动。
综上,在回收箱打开状态下,第一U型杆31的一侧杆、第二U型杆32的一侧杆、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形成相互铰接在一起的斜撑,形成回收箱左侧壁的同时,将第一侧框21、第二侧框22、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12的左侧撑开进行支撑,同理,在回收箱的右侧,第一U型杆31的另一侧杆、第二U型杆32的另一侧杆、第三连接杆43和第四连接杆44形成相互铰接在一起的斜撑,形成回收箱右侧壁的同时,将第一侧框21、第二侧框222、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12的右侧撑开进行支撑,大大提高了回收箱打开状态下稳固性;而在需要将回收箱进行收折时,各个杆件之间可以相互靠拢,从而减少回收箱收拢后的占用空间。

Claims (6)

1.一种新型折叠式回收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板(11)、第二底板(12)、第一侧框(21)、第二侧框(22)、第一U型杆(31)、第二U型杆(32)、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第三连杆(43)和第四连杆(44),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12)相互之间转动设置,第一侧框(21)位于回收箱的前侧且固定竖立于第一底板(11)的一侧边,第二侧框(22)位于回收箱的后侧且固定竖立于第二底板(12)的一侧边,第一U型杆(31)的一端铰接于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12)左侧的连接处,第一U型杆(31)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12)右侧的连接处,第二U型杆(32)的一端铰接于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12)左侧的连接处,第二U型杆(32)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12)右侧的连接处,第一连杆(41)的一端铰接于第一底板(11)的左前端,第一连杆(41)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42)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41)的中部和第一U型杆(31)的一侧杆铰接,第二连杆(42)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底板(12)的左后端,第二连杆(42)的中部和第二U型杆(32)的一侧杆铰接,第三连杆(43)的一端铰接于第一底板(11)的右前端,第三连杆(43)的另一端和第四连杆(44)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43)的中部和第一U型杆(31)的一侧杆铰接,第四连杆(44)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底板(12)的右后端,第四连杆(44)的中部和第二U型杆(32)的另一侧杆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叠式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杆(31)的一侧杆铰接有第一支撑杆(51),第一支撑杆(51)的外端设置于第一侧框(21)的一侧臂之上,第一U型杆(31)的另一侧杆铰接有第二支撑杆(52),第二支撑杆(52)的外端设置于第一侧框(21)的另一侧臂之上,第二U型杆(32)的一侧杆铰接有第三支撑杆(53),第三支撑杆(53)的外端设置于第二侧框(22)的一侧臂之上,第二U型杆(32)的另一侧杆铰接有第四支撑杆(54),第四支撑杆(54)的外端设置于第二侧框(22)的另一侧臂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折叠式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51)的外端铰接于第一侧框(21)的一侧臂之上,第二支撑杆(52)的外端铰接于第一侧框(21)的另一侧臂之上,第三支撑杆(53)的外端铰接于第二侧框(22)的一侧臂之上,第四支撑杆(54)的外端铰接于第二侧框(22)的另一侧臂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折叠式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框(21)的一侧臂上设置有第一卡柱,第一支撑杆(51)的外端形成有用于卡合于第一卡柱之上的第一卡槽,第一侧框(21)的另一侧臂上设置有第二卡柱,第二支撑杆(52)的外端形成有用于卡合于第二卡柱之上的第二卡槽,第二侧框(22)的一侧臂之上设置有第三卡柱,第三支撑杆(53)的外端形成有用于卡合于第三卡柱之上的第三卡槽,第二侧框(22)的另一侧臂上设置有第四卡柱,第四支撑杆(54)的外端形成有用于卡合于第四卡柱之上的第四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叠式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框(21)的一侧臂下方转动设置有第一滚轮(61),第一侧框(21)的另一侧臂下方转动设置有第二滚轮(62),第二侧框(22)的一侧臂下方转动设置有第三滚轮(63),第二侧框(22)的另一侧臂下方转动设置有第四滚轮(6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叠式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12)共用同一侧杆。
CN202022194340.6U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新型折叠式回收箱 Active CN213355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94340.6U CN213355173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新型折叠式回收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94340.6U CN213355173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新型折叠式回收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55173U true CN213355173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56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94340.6U Active CN213355173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新型折叠式回收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551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27295B1 (ko) 유모차
CN105539691A (zh) 一种轻型折叠车
CN213355173U (zh) 一种新型折叠式回收箱
CN217048693U (zh) 一种聚拢折叠野营推车
CN207984930U (zh) 婴儿车
CN212195610U (zh) 一种溜娃车折叠车架
CN211494335U (zh) 三轮车可折叠遮阳防雨棚
CN208915233U (zh) 婴儿推车
CN208498572U (zh) 儿童推车
CN217515315U (zh) 一种新型可折叠移动车
CN209535179U (zh) 一种可折叠推车车架
CN201324019Y (zh) 一种可折叠的餐车
CN207191117U (zh) 一种仪器手推车
CN207790803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108420224B (zh) 折叠床
CN207449995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8229044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手推车
CN219920572U (zh) 一种收纳柜
CN213159412U (zh) 木偶剧场框架
CN219339485U (zh) 一种双滑套拢聚拖车
CN219487504U (zh) 一种可拖行宠物推车
CN211167039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08630769U (zh) 一种电动车多连杆折叠主架
CN220114643U (zh) 同步收拢捆式野营拖车
CN217553949U (zh) 一种折叠手拉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