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31321U - 一种进气过滤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气过滤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31321U
CN213331321U CN202021805904.9U CN202021805904U CN213331321U CN 213331321 U CN213331321 U CN 213331321U CN 202021805904 U CN202021805904 U CN 202021805904U CN 213331321 U CN213331321 U CN 213331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air
inlet pipeline
pipe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0590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晓强
陈燕迪
付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180590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31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31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31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公开了一种进气过滤机构,包括空气滤清器和管路组件。管路组件包括均沿水平方向布置的进气管路及进气过滤管,进气过滤管套接于进气管路进气口;空气滤清器进气口与呈扩口喇叭状的进气管路出气口连通,出气口与发动机进气口连通。固定于进气过滤管内的排水叶轮正对位于进气管路进气口处,排水叶轮与进气管路同轴,进气管路进气口的外沿与进气过滤管的内壁间隔,进气过滤管的套接于进气管路的一端配合进气管路的外侧壁形成排液腔室,排液腔室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液口。其优点为进气管路及进气过滤管水平布置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能清除吸入的空气中的雨水,且扩口喇叭状的进气管路进气口有利于减少雨水流入进气管路。

Description

一种进气过滤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气过滤机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进气管路通常设置进气过滤机构来过滤清除进气中的水分和颗粒污染物,进而保证为发动机提供清洁干净的空气,以提高发动机运行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但是,现有的进气过滤机构存在设计结构复杂,布置占用空间大的问题,而且当发动机工作吸气时,进气过滤机构对于吸入的空气中的雨水的除水效果不佳。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进气过滤机构,其结构简单,布置占用空间小且能够清除吸入的空气中的雨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进气过滤机构,其结构简单,布置占用空间小且能够清除吸入的空气中的雨水。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进气过滤机构,包括:
空气滤清器,其出气口与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
管路组件,其包括均沿水平方向布置的进气管路以及进气过滤管,所述进气过滤管套接于所述进气管路的进气口的一端,所述进气管路的出气口与所述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连通;
其中,所述进气管路的进气口的一端呈扩口喇叭状,所述进气过滤管内固定设置有排水叶轮,且所述排水叶轮正对位于所述进气管路的进气口处,所述排水叶轮与所述进气管路的进气口同轴,所述进气管路的进气口的外沿与所述进气过滤管的内壁间隔设置,所述进气过滤管的套接于所述进气管路的一端配合所述进气管路的外侧壁形成排液腔室,所述排液腔室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液口。
可选地,所述排水叶轮的外周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气过滤管的内壁上。
可选地,所述排水叶轮包括:
中轴柱,所述中轴柱为空心柱体结构,所述中轴柱与所述进气管路的进气口同轴,且所述中轴柱的外径不小于所述进气管路的进气口的外径;
多个螺旋叶片,各所述螺旋叶片呈圆形矩阵状螺旋环布于所述中轴柱的周侧,各所述螺旋叶片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中轴柱的侧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气过滤管的内壁上。
可选地,所述螺旋叶片共有十二个,所述螺旋叶片的螺旋角为30°。
可选地,沿所述进气管路的径向方向,所述进气管路的进气口的外沿与所述进气过滤管的内壁的间隔距离为5-10mm。
可选地,所述排液口开设于所述进气过滤管的用于形成所述排液腔室的底部侧壁的位置处。
可选地,所述进气过滤管包括顺次连通的进气管段、变径管段、排水管段,所述进气管段和所述排水管段呈圆柱筒状,所述进气管段的直径小于所述排水管段的直径,所述变径管段的连接所述进气管段的一端的直径与所述进气管段的直径相等,所述变径管段的连接所述排水管段的一端的直径与所述排水管段的直径相等,所述排水叶轮设置于所述进气管段内,所述排水管段套接于所述进气管路的进气口的一端,所述排液口开设于所述排水管段的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进气管路的进气口的一端插入到所述进气管段内,沿所述进气管路的轴向,所述排水叶轮与所述进气管路的进气口的一端的间隔为10-15mm。
可选地,所述进气过滤管的未连接所述进气管路的一端设置有防尘栅组件。
可选地,所述防尘栅组件包括:
环状本体,呈空心环筒状结构,所述环状本体的一端套接于所述进气过滤管的未连接所述进气管路的一端;
多个防尘栅板,各所述防尘栅板相互间隔的排布设置于所述环状本体的未套接所述进气过滤管的一端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路的进气口呈扩口喇叭状,进气过滤管内固定有排水叶轮,排水叶轮沿水平方向与进气管路相间隔的正对布置于进气管路的进气口处,排水叶轮与进气管路同轴,进气管路的进气口的外沿与进气过滤管的内壁间隔,进气过滤管的套接于进气管路的一端配合进气管路的外侧壁共同形成排液腔室,排液腔室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液口。发动机通过进气过滤机构吸入空气时,在吸入空气的带动下,带有雨水的空气会在排水叶轮处形成旋流,使得落在排水叶轮上的雨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到进气过滤管的内壁上,并沿着进气过滤管的内壁排入到排液腔室的排液口,实现雨水的清除分离,而去除雨水的空气则通过进气管路被吸入到空气滤清器内,最终进入发动机。而且,进气管路的进气口呈扩口喇叭状,有利于使落入到进气管路的进气口的外壁上的雨水沿着扩口喇叭状的进气管路的进气口外侧壁导流到进气管路的远离进气口的侧壁处,并最终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排液腔室的排液口排出。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路及进气过滤管均沿水平方向延伸,布置占用空间小,可适用于主流乘用车型,应用范围广,其不同于沿竖直方向布置进气管路和进气过滤管的设计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进气管路及进气过滤管竖直布置时雨水在重力作用下容易在排水叶轮上汇聚形成流柱形水滴,进而无法被甩到进气过滤管的内壁上,而直接通过进气管路流入到空气滤清器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进气过滤机构的结构简单,设计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气过滤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气过滤机构的排水叶轮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空气滤清器;2-发动机;3-进气管路;4-进气过滤管;41-进气管段;42-变径管段;43-排水管段;5-排水叶轮;51-中轴柱;52-螺旋叶片;6-排液口;7-防尘栅组件;71-环状本体;72-防尘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进气过滤机构,进气过滤机构包括空气滤清器1和管路组件。其中,空气滤清器1的出气口与发动机2的进气口连通。管路组件包括均沿水平方向布置的进气管路3以及进气过滤管4,进气过滤管4套接于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的一端,进气管路3的出气口与空气滤清器1的进气口连通;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的一端呈扩口喇叭状,进气过滤管4内固定设置有排水叶轮5,且排水叶轮5沿水平方向正对位于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处,排水叶轮5与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同轴,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的外沿与进气过滤管4的内壁间隔设置,进气过滤管4的套接于进气管路3的一端配合进气管路3的外侧壁形成排液腔室,排液腔室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液口6。具体的,排液口6开设于进气过滤管4的用于形成排液腔室的底部侧壁的位置处,进而使得排液腔室内的雨水在重力作用下从排液口6自然排出。其中,图1中的箭头方向为空气的进气方向,图2中的箭头方向为雨水在排水叶轮5上的离心甩出方向。
本实施例的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呈扩口喇叭状,进气过滤管4内固定有排水叶轮5,排水叶轮5沿水平方向与进气管路3相间隔的正对布置于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处,排水叶轮5与进气管路3同轴,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的外沿与进气过滤管4的内壁间隔,进气过滤管4的套接于进气管路3的一端配合进气管路3的外侧壁共同形成排液腔室,排液腔室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液口6。发动机2通过进气过滤机构吸入空气时,在吸入空气的带动下,带有雨水的空气会在排水叶轮5处形成旋流,使得落在排水叶轮5上的雨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到进气过滤管4的内壁上,并沿着进气过滤管4的内壁排入到排液腔室的排液口,实现雨水的清除分离,而去除雨水的空气则通过进气管路3被吸入到空气滤清器1内,最终进入发动机2。而且,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呈扩口喇叭状,有利于使落入到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的外壁上的雨水沿着扩口喇叭状的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外侧壁导流到进气管路3的远离进气口的侧壁处,并最终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排液腔室的排液口6排出。此外,本实施例的进气管路3及进气过滤管4均沿水平方向延伸,布置占用空间小,可适用于主流乘用车型,应用范围广,其不同于沿竖直方向布置进气管路3和进气过滤管4的设计结构,解决了进气管路3及进气过滤管4竖直布置时雨水在重力作用下容易在排水叶轮5上汇聚形成流柱形水滴,进而无法被甩到进气过滤管4的内壁上,而直接通过进气管路3流入到空气滤清器1的问题;而且,本实施例的进气过滤机构的结构简单,设计成本低。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排水叶轮5的外周固定连接于进气过滤管4的内壁上,有利于雨水直接被导流甩到进气过滤管4的内壁上。具体而言,排水叶轮5包括中轴柱51和多个螺旋叶片52。中轴柱51为空心柱体结构,有利于减轻自身重量,中轴柱51与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同轴,且中轴柱51的外径不小于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的外径,本实施例的中轴柱51的外径等于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的外径。各螺旋叶片52呈圆形矩阵状螺旋环布于中轴柱51的周侧,各螺旋叶片5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中轴柱51的侧壁上,各螺旋叶片5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进气过滤管4的内壁上,进而通过螺旋叶片52的螺旋结构实现将雨水离心导流到进气过滤管4的内壁上。更具体地,螺旋叶片52共有十二个,螺旋叶片52的螺旋角为30°,螺旋角是指螺旋叶片与进气过滤管4的轴线的夹角,螺旋角为30°有利于雨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到进气过滤管4的内壁上。
为了保证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的外沿与进气过滤管4的内壁的间隔距离充分,使得进气过滤管4的内壁上的雨水不至于淹没进入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最终导流到排液口6处。具体而言,沿进气管路3的径向方向,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的外沿与进气过滤管4的内壁的间隔距离为5-10mm。本实施例中,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的外沿与进气过滤管4的内壁的间隔距离为7mm,间隔充分,有利于雨水沿进气过滤管4的内壁流到排液口6处。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进气过滤管4包括顺次连通的进气管段41、变径管段42和排水管段43。进气管段41和排水管段43呈圆柱筒状,进气管段41的直径小于排水管段43的直径,变径管段42的连接进气管段41的一端的直径与进气管段41的直径相等,变径管段42的连接排水管段43的一端的直径与排水管段43的直径相等,排水叶轮5设置于进气管段41内,排水管段43套接于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的一端,排液口6开设于排水管段43的侧壁上。变径管段42和排水管段43的设计结构一方面增大了形成的排液腔室的体积,有利于提高排液腔室的雨水容纳能力;另一方面,变径管段42的管壁的倾斜设置有利于雨水快速汇聚到排水管段43并通过排液口6排出,进而提高排水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尽量减少雨水流入到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如图1-2所示,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的一端插入到进气管段41内,且沿进气管路3的轴向,排水叶轮5的中轴柱51与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的一端的间隔为10-15mm。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中轴柱51与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的一端的间隔为10mm,缩短排水叶轮5与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的间隔,有利于避免进气管段41的内壁上的雨水流动过程中滴落进入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从而尽量减少雨水流入到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
此外,为了初步隔离空气中的大颗粒灰尘。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进气过滤管4的未连接进气管路3的一端设置有防尘栅组件7,防尘栅组件7在保证通气的情况下,有利于初步隔离空气中的大颗粒灰尘。具体而言,防尘栅组件7包括环状本体71和多个防尘栅板72。环状本体71呈空心环筒状结构,环状本体71的一端套接于进气过滤管4的未连接进气管路3的一端;各防尘栅板72相互间隔的排布设置于环状本体71的未套接进气过滤管4的一端上。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进气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气滤清器(1),其出气口与发动机(2)的进气口连通;
管路组件,其包括均沿水平方向布置的进气管路(3)以及进气过滤管(4),所述进气过滤管(4)套接于所述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的一端,所述进气管路(3)的出气口与所述空气滤清器(1)的进气口连通;
其中,所述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的一端呈扩口喇叭状,所述进气过滤管(4)内固定设置有排水叶轮(5),且所述排水叶轮(5)正对位于所述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处,所述排水叶轮(5)与所述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同轴,所述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的外沿与所述进气过滤管(4)的内壁间隔设置,所述进气过滤管(4)的套接于所述进气管路(3)的一端配合所述进气管路(3)的外侧壁形成排液腔室,所述排液腔室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液口(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叶轮(5)的外周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气过滤管(4)的内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叶轮(5)包括:
中轴柱(51),所述中轴柱(51)为空心柱体结构,所述中轴柱(51)与所述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同轴,且所述中轴柱(51)的外径不小于所述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的外径;
多个螺旋叶片(52),各所述螺旋叶片(52)呈圆形矩阵状螺旋环布于所述中轴柱(51)的周侧,各所述螺旋叶片(5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中轴柱(51)的侧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气过滤管(4)的内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气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52)共有十二个,所述螺旋叶片(52)的螺旋角为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进气管路(3)的径向方向,所述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的外沿与所述进气过滤管(4)的内壁的间隔距离为5-1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口(6)开设于所述进气过滤管(4)的用于形成所述排液腔室的底部侧壁的位置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过滤管(4)包括顺次连通的进气管段(41)、变径管段(42)、排水管段(43),所述进气管段(41)和所述排水管段(43)呈圆柱筒状,所述进气管段(41)的直径小于所述排水管段(43)的直径,所述变径管段(42)的连接所述进气管段(41)的一端的直径与所述进气管段(41)的直径相等,所述变径管段(42)的连接所述排水管段(43)的一端的直径与所述排水管段(43)的直径相等,所述排水叶轮(5)设置于所述进气管段(41)内,所述排水管段(43)套接于所述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的一端,所述排液口(6)开设于所述排水管段(43)的侧壁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进气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的一端插入到所述进气管段(41)内,沿所述进气管路(3)的轴向,所述排水叶轮(5)与所述进气管路(3)的进气口的一端的间隔为10-15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过滤管(4)的未连接所述进气管路(3)的一端设置有防尘栅组件(7)。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进气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栅组件(7)包括:
环状本体(71),呈空心环筒状结构,所述环状本体(71)的一端套接于所述进气过滤管(4)的未连接所述进气管路(3)的一端;
多个防尘栅板(72),各所述防尘栅板(72)相互间隔的排布设置于所述环状本体(71)的未套接所述进气过滤管(4)的一端上。
CN202021805904.9U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进气过滤机构 Active CN213331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05904.9U CN213331321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进气过滤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05904.9U CN213331321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进气过滤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31321U true CN213331321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100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05904.9U Active CN213331321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进气过滤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313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5445A (zh) * 2021-08-16 2021-12-10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防水结构的引气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5445A (zh) * 2021-08-16 2021-12-10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防水结构的引气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2851B (zh) 真空吸尘器的多旋风器灰尘分离设备
CN201371017Y (zh) 压缩空气净化装置
CN105854425B (zh) 一种深度除尘除雾装置
JP2007275867A (ja) サイクロン、サイクロン空気清浄機及びその空気清浄方法
CN102655797A (zh) 电动吸尘器
CN101612024B (zh) 吸尘器的尘杯装置
CN101779935B (zh) 一种旋风式水过滤集尘装置
CN213331321U (zh) 一种进气过滤机构
US9149166B2 (en) Low energy centrifugal liquid-solid separator system
CN110037615A (zh) 一种具有多级旋风分离结构的吸尘器及其工作方法
US11649791B2 (en) Precleaner
CN206001608U (zh) 一种厨房空气净化装置
KR100912712B1 (ko) 원심력을 이용한 여과장치
CN101669801B (zh) 旋风式水过滤集尘装置
CN206473922U (zh) 水气分离器
CN113975917B (zh) 一种气液分离过滤器
JPH048981Y2 (zh)
CN208918624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CN205672674U (zh) 一种深度除尘除雾装置
CN213131122U (zh) 一种内科引流装置
CN201341850Y (zh) 一种旋风式水过滤集尘装置
CN113289414A (zh) 汽水分离装置
CN109097129A (zh) 一种撬装式天然气净化装置
KR102368528B1 (ko) 이물질 제거용 팬 블레이드
CN209584133U (zh) 一种撬装式天然气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