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23046U - 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23046U
CN213323046U CN202022271513.XU CN202022271513U CN213323046U CN 213323046 U CN213323046 U CN 213323046U CN 202022271513 U CN202022271513 U CN 202022271513U CN 213323046 U CN213323046 U CN 2133230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liding
supporting seat
rotating shaft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7151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Wangjiang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Wangjiang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Wangjiang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Wangjiang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7151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230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23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230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包括支撑座、转轴和车轮;车轮设有两个;支撑座上开设有贯穿的通孔;转轴通过多个轴承与支撑座的通孔连接;两个车轮分别与转轴的两端同轴向中心线固定连接,还包括两套自制动机构和重力驱动机构;两套自制动机构均套设在转轴上;每套自制动机构分别位于两侧的车轮与支撑座之间;重力驱动机构分别与两套自制动机构连接;自制动机构包括联动组件和微调组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通过微调组件实现环形摩擦块与联动组件间的相对位置可调,大大提高了安装整个装置的效率,降低了长时间使用后更换环形摩擦块带来的成本支出,装置稳定可靠,造型新颖,操作简便。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炮牵引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
背景技术
按照运动方式划分,火炮分为牵引火炮和自行火炮。牵引火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造价低,维修方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使用汽车或拖拉机牵引火炮,以替代骡马驮载和挽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机械车辆牵引成为牵引火炮运动的基本方式。现代牵引火炮仍以手动操瞄方式为主,有的也安装了自动化火控系统和定位定向导航系统,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自主作战能力。
牵引火炮在机械车辆的牵引下上坡下坎,跋山涉水,常常经过斜度不同的陡坡,现有技术中在牵引火炮上设有自制动装置,但是安装时候环形摩擦块与车轮上的摩擦圆盘间相对距离调节效率低,其长时间的实用后环形摩擦块磨损后制动效果变差,需要更换环形摩擦块,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以提高牵引火炮自制动的可调性,提高安装自制动装置时候的效率,降低更换环形摩擦块带来的成本支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包括支撑座、转轴和车轮;所述车轮设有两个;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转轴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撑座的通孔;所述转轴通过多个轴承与所述支撑座的通孔连接;两个所述车轮分别与所述转轴的两端同轴向中心线固定连接,还包括两套自制动机构和重力驱动机构;两套所述自制动机构均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两套所述自制动机构对称布置;每套所述自制动机构分别位于两侧的车轮与支撑座之间;所述重力驱动机构分别与两套所述自制动机构连接;所述重力驱动机构位于所述支撑座的下方;
所述自制动机构包括联动组件和微调组件;
所述联动组件和所述微调组件均同轴向中心线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联动组件与所述重力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重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位于所述微调组件和支撑座之间;
所述微调组件包括滑动套筒、固定环圈、环形摩擦块、第一锥齿轮、连接圈、固定套筒和连接构件;
所述滑动套筒和所述固定环圈均同轴向中心线滑动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滑动套筒位于固定环圈和联动组件之间;所述固定环圈背滑动套筒的一面与所述环形摩擦块同轴向中心线连接;
所述环形摩擦块位于所述固定环圈和同侧的车轮之间;所述车轮靠环形摩擦块的一侧连接有同轴向中心线的摩擦圆盘;所述摩擦圆盘与所述环形摩擦块对应;
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第一锥齿轮均同轴向中心线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周与所述连接圈的内壁连接;带动连接圈的外周连接有两根第一限位杆;两根所述第一限位杆的轴向中心线均与所述转轴的轴向中心线垂直;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壁与所述联动组件的外周间隙配合;所述固定套筒上对应两根所述第一限位杆处均开设有沿其轴向的限位槽;两根所述第一限位杆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呈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构件设有两套;两套所述连接构件均位于所述固定套筒内;所述固定套筒与所述转轴同轴向中心线;所述固定套筒近支撑座的一端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控制固定套筒旋转;
每套连接构件与滑动套筒的连接方式相同;所述滑动套筒的外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圆形凹槽;每个所述圆形凹槽分别与一套所述连接构件连接;
所述连接构件包括直杆、第二锥齿轮、滑动块、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第二限位杆和拉杆;
所述滑动块上开设有贯穿的螺纹通孔;
所述直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对应的所述圆形凹槽连接,所述直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直杆与所述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所述直杆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对称布置在所述直杆的两侧;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块铰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环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块铰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中间通孔与所述联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杆设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一端均与所述联动组件连接;两根所述第二限位杆平行布置;所述直杆位于两根所述第二限位杆之间;两根所述第二限位杆位于滑动块和滑动套筒之间;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直杆近固定套筒的一端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T型块;所述拉杆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转轴的轴向中心平行;所述连接圈靠直杆的一面上对应限位T型块处开设有沿其周向的T型环形槽;所述T型环形槽首位连通;所述T型环形槽的截面为“T”字形;所述限位T型块与所述环形槽间隙配合。
优选地,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滑动圈、抵块和复位构件;
所述第一套管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第二套管同轴向中心线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上;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下方与所述重力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重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套管转动;所述滑动圈同轴向中心线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上;所述第一套管外壁上开设有两个相对其轴向中心线呈对称布置的滑动槽;两个所述滑动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套管的轴向相同;所述滑动圈的内壁上对应每个所述滑动槽处均设有与之配合的凸块;所述第一套管远支撑座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圈相抵;所述抵块布置有两块;两块所述抵块分别与所述滑动圈的外周侧壁连接;两块所述抵块相对转轴呈对称布置;两块所述抵块远所述滑动圈的一端均与所述复位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复位构件远两块所述抵块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两块所述抵块的外周分别与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复位构件用于驱动抵块靠近支撑座;所述滑动圈背支撑座的一端分别与两套连接构件的第二转动杆和两根第二限位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复位构件为拉簧;两块所述抵块远所述滑动圈的一端均与所述拉簧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簧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上;所述拉簧远两块所述抵块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重力摆动杆;所述重力摆动杆的两端通过连接杆与对应的第一套管下方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螺杆和连接在固定套筒外壁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贯穿的固定通孔;所述固定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通孔后与支撑座相抵;所述固定螺杆与所述固定通孔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通过微调组件实现环形摩擦块与联动组件间的相对位置可调,大大提高了安装整个装置的效率,降低了长时间使用后更换环形摩擦块带来的成本支出,装置稳定可靠,造型新颖,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构件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构件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的微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的第一锥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为图1所示的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的联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支撑座;
2、转轴;
3、车轮;
4、自制动机构;
41、联动组件;411、第一套管;411a、滑动槽;412、第二套管;413、滑动圈;413a、凸块;414、抵块;415、复位构件;
42、微调组件;421、滑动套筒;422、固定环圈;423、环形摩擦块;424、第一锥齿轮;425、连接圈;426、固定套筒;426a、限位槽;427、连接构件;427a、直杆;427b、第二锥齿轮;427c、滑动块;427d、第一转动杆;427e、第二转动杆;427f、第二限位杆;427g、拉杆;427h、限位T型块;427i、T型环形槽;428、第一限位杆;429、固定组件;429a、固定螺杆;429b、固定块;
5、重力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包括支撑座1、转轴2和车轮3,车轮3设有两个。支撑座1上开设有贯穿的通孔,转轴2的一端穿过支撑座1的通孔,转轴2通过多个轴承与支撑座1的通孔连接。两个车轮3分别与转轴2的两端同轴向中心线固定连接。还包括两套自制动机构4和重力驱动机构5,两套自制动机构4均套设在转轴2上。两套自制动机构4对称布置;每套自制动机构4分别位于两侧的车轮3与支撑座1之间。重力驱动机构5分别与两套自制动机构4连接。重力驱动机构5位于支撑座1的下方。
自制动机构4包括联动组件41和微调组件42;联动组件41和微调组件42均同轴向中心线套设在转轴2上。联动组件41与重力驱动机构5连接。重力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联动组件41。联动组件41位于微调组件42和支撑座1之间。
微调组件42包括滑动套筒421、固定环圈422、环形摩擦块423、第一锥齿轮424、连接圈425、固定套筒426和连接构件427。滑动套筒421和固定环圈422均同轴向中心线滑动套设在转轴2上;滑动套筒421位于固定环圈422和联动组件41之间。固定环圈422背滑动套筒421的一面与环形摩擦块423同轴向中心线连接。
环形摩擦块423位于固定环圈422和同侧的车轮3之间。车轮3靠环形摩擦块423的一侧连接有同轴向中心线的摩擦圆盘。摩擦圆盘与环形摩擦块423对应。
固定套筒426和第一锥齿轮424均同轴向中心线套设在转轴2上。第一锥齿轮424的外周与连接圈425的内壁连接。带动连接圈425的外周连接有两根第一限位杆428。两根第一限位杆428的轴向中心线均与转轴2的轴向中心线垂直。固定套筒426的内壁与联动组件41的外周间隙配合。固定套筒426上对应两根第一限位杆428处均开设有沿其轴向的限位槽426a。两根第一限位杆428与对应的限位槽426a呈滑动配合。连接构件427设有两套。两套连接构件427均位于固定套筒426内。固定套筒426与转轴2同轴向中心线。固定套筒426近支撑座1的一端连接有固定组件429。固定组件429用于控制固定套筒426旋转。
每套连接构件427与滑动套筒421的连接方式相同。滑动套筒421的外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圆形凹槽。每个圆形凹槽分别与一套连接构件427连接。连接构件427包括直杆427a、第二锥齿轮427b、滑动块427c、第一转动杆427d、第二转动杆427e、第二限位杆427f和拉杆427g。滑动块427c上开设有贯穿的螺纹通孔。直杆427a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对应的圆形凹槽连接,直杆427a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螺纹通孔和第二锥齿轮427b。直杆427a与螺纹通孔螺纹连接。直杆427a与第二锥齿轮427b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427b与第一锥齿轮424啮合。
第一转动杆427d和第二转动杆427e对称布置在直杆427a的两侧。第一转动杆427d的一端与滑动块427c铰接,第一转动杆427d的另一端与固定环圈422连接。第二转动杆427e的一端与滑动块427c铰接,第二转动杆427e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锥齿轮424的中间通孔与联动组件41连接。第二限位杆427f设有两根。两根第二限位杆427f的一端均与联动组件41连接。两根第二限位杆427f平行布置。直杆427a位于两根第二限位杆427f之间。两根第二限位杆427f位于滑动块427c和滑动套筒421之间。拉杆427g的一端与直杆427a近固定套筒426的一端连接,拉杆427g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T型块427h。拉杆427g的轴向中心线与转轴2的轴向中心平行。连接圈425靠直杆427a的一面上对应限位T型块427h处开设有沿其周向的T型环形槽427i。T型环形槽427i首位连通。T型环形槽427i的截面为“T”字形。限位T型块427h与环形槽间隙配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重力驱动组件驱动联动组件41进而带动环形摩擦块423与摩擦圆盘接触产生摩擦力使车轮3减速。在安装时候,环形摩擦块423与摩擦圆盘间的距离需要调整合适,或者经过长期使用需要人为的缩短固定环圈422与摩擦圆盘的距离以保证环形摩擦块423与摩擦圆盘的使用效果,需要对固定环圈422的位置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方式如下:
转动固定套筒426,第一锥齿轮424与固定套筒426同轴向中心线同步转动,第一锥齿轮424的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427b转动,为了保持第一锥齿轮424和第二锥齿轮427b的稳定啮合,通过拉杆427g和拉杆427g上的限位T型块427h,将连接圈425与直杆427a连接,当连接圈425转动时,限位T型块427h在连接圈425的T型环形槽427i内相对滑动。
第二锥齿轮427b的运动带动直杆427a转动,两根第二限位杆427f限制了直杆427a相对联动组件41只能沿转轴2的轴向运动和自身的转动。直杆427a的转动驱动与之螺纹连接的滑动块427c趋近或远离转轴2进而实现固定环圈422趋近或者远离联动组件41。在这个过程中,滑动套筒421会沿转轴2的轴向移动,因此与之相配合的,第一锥齿轮424通过第一限位杆428在固定套筒426内壁的限位槽426a内滑动。
详细的说,联动组件41包括第一套管411、第二套管412、滑动圈413、抵块414和复位构件415。
第一套管411套设在转轴2上,第一套管411的一端与支撑座1连接。第二套管412同轴向中心线套设在第一套管411上。第二套管412的内壁与第一套管411的外壁螺纹连接。第二套管412的下方与重力驱动机构5连接。重力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第一套管411转动。滑动圈413同轴向中心线滑动套设在第一套管411上。第一套管411外壁上开设有两个相对其轴向中心线呈对称布置的滑动槽411a。两个滑动槽411a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套管411的轴向相同。滑动圈413的内壁上对应每个滑动槽411a处均设有与之配合的凸块413a。第一套管411远支撑座1的一端与滑动圈413相抵。抵块414布置有两块。两块抵块414分别与滑动圈413的外周侧壁连接。两块抵块414相对转轴2呈对称布置。两块抵块414远滑动圈413的一端均与复位构件415的一端连接。复位构件415远两块抵块414的一端与支撑座1连接。两块抵块414的外周分别与固定套筒426的内壁间隙配合。复位构件415用于驱动抵块414靠近支撑座1。滑动圈413背支撑座1的一端分别与两套连接构件427的第二转动杆427e和两根第二限位杆427f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火炮设置在支撑座1上,当下陡坡时候,重力驱动机构5在重力的作用下绕转轴2转动进而带动第二套管412转动,第二套管412抵在滑动圈413上。当第二套管412转动时,滑动圈413上的凸块413a在第一套管411上的滑动槽411a内沿转轴2的轴向滑动,连接在滑动圈413上的第二限位杆427f带动滑动块427c趋近车轮3。当火炮上坡时,重力驱动机构5反方向运动,第二套管412靠近支撑座1,复位组件拉动抵块414实现滑动圈413靠近支撑座1,环形摩擦块423与车轮3的摩擦圆盘无接触。
具体的,复位构件415为拉簧;两块抵块414远滑动圈413的一端均与拉簧的一端连接;拉簧套设在第一套管411上;拉簧远两块抵块414的一端与支撑座1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上坡或者平路为了降低环形摩擦块423对摩擦圆盘的干扰,拉簧将滑动圈413进而实现环形摩擦块423远离摩擦圆盘。
而且,驱动机构包括重力摆动杆;重力摆动杆的两端通过连接杆与对应的第一套管411下方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重力驱动机构5在重力的因素下可驱动第二套管412转动,其质量足以驱动环形摩擦块423对摩擦圆盘产生足够的摩擦力。
还有,固定组件429包括固定螺杆429a和连接在固定套筒426外壁的固定块429b;固定块429b上开设有贯穿的固定通孔;固定螺杆429a的一端穿过固定通孔后与支撑座1相抵;固定螺杆429a与固定通孔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旋转固定螺杆429a,固定螺杆429a的一端抵在支撑座1上,固定套筒426实现锁止,无法转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构件分或者全构件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包括支撑座、转轴和车轮;所述车轮设有两个;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转轴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撑座的通孔;所述转轴通过多个轴承与所述支撑座的通孔连接;两个所述车轮分别与所述转轴的两端同轴向中心线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套自制动机构和重力驱动机构;两套所述自制动机构均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两套所述自制动机构对称布置;每套所述自制动机构分别位于两侧的车轮与支撑座之间;所述重力驱动机构分别与两套所述自制动机构连接;所述重力驱动机构位于所述支撑座的下方;
所述自制动机构包括联动组件和微调组件;
所述联动组件和所述微调组件均同轴向中心线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联动组件与所述重力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重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位于所述微调组件和支撑座之间;
所述微调组件包括滑动套筒、固定环圈、环形摩擦块、第一锥齿轮、连接圈、固定套筒和连接构件;
所述滑动套筒和所述固定环圈均同轴向中心线滑动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滑动套筒位于固定环圈和联动组件之间;所述固定环圈背滑动套筒的一面与所述环形摩擦块同轴向中心线连接;
所述环形摩擦块位于所述固定环圈和同侧的车轮之间;所述车轮靠环形摩擦块的一侧连接有同轴向中心线的摩擦圆盘;所述摩擦圆盘与所述环形摩擦块对应;
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第一锥齿轮均同轴向中心线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周与所述连接圈的内壁连接;带动连接圈的外周连接有两根第一限位杆;两根所述第一限位杆的轴向中心线均与所述转轴的轴向中心线垂直;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壁与所述联动组件的外周间隙配合;所述固定套筒上对应两根所述第一限位杆处均开设有沿其轴向的限位槽;两根所述第一限位杆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呈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构件设有两套;两套所述连接构件均位于所述固定套筒内;所述固定套筒与所述转轴同轴向中心线;所述固定套筒近支撑座的一端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控制固定套筒旋转;
每套连接构件与滑动套筒的连接方式相同;所述滑动套筒的外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圆形凹槽;每个所述圆形凹槽分别与一套所述连接构件连接;
所述连接构件包括直杆、第二锥齿轮、滑动块、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第二限位杆和拉杆;
所述滑动块上开设有贯穿的螺纹通孔;
所述直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对应的所述圆形凹槽连接,所述直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直杆与所述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所述直杆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对称布置在所述直杆的两侧;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块铰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环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块铰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中间通孔与所述联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杆设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一端均与所述联动组件连接;两根所述第二限位杆平行布置;所述直杆位于两根所述第二限位杆之间;两根所述第二限位杆位于滑动块和滑动套筒之间;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直杆近固定套筒的一端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T型块;所述拉杆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转轴的轴向中心平行;所述连接圈靠直杆的一面上对应限位T型块处开设有沿其周向的T型环形槽;所述T型环形槽首位连通;所述T型环形槽的截面为“T”字形;所述限位T型块与所述环形槽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滑动圈、抵块和复位构件;
所述第一套管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第二套管同轴向中心线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上;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下方与所述重力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重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套管转动;所述滑动圈同轴向中心线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上;所述第一套管外壁上开设有两个相对其轴向中心线呈对称布置的滑动槽;两个所述滑动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套管的轴向相同;所述滑动圈的内壁上对应每个所述滑动槽处均设有与之配合的凸块;所述第一套管远支撑座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圈相抵;所述抵块布置有两块;两块所述抵块分别与所述滑动圈的外周侧壁连接;两块所述抵块相对转轴呈对称布置;两块所述抵块远所述滑动圈的一端均与所述复位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复位构件远两块所述抵块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两块所述抵块的外周分别与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复位构件用于驱动抵块靠近支撑座;所述滑动圈背支撑座的一端分别与两套连接构件的第二转动杆和两根第二限位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构件为拉簧;两块所述抵块远所述滑动圈的一端均与所述拉簧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簧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上;所述拉簧远两块所述抵块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重力摆动杆;所述重力摆动杆的两端通过连接杆与对应的第一套管下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螺杆和连接在固定套筒外壁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贯穿的固定通孔;所述固定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通孔后与支撑座相抵;所述固定螺杆与所述固定通孔螺纹连接。
CN202022271513.XU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 Active CN2133230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71513.XU CN213323046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71513.XU CN213323046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23046U true CN213323046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71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71513.XU Active CN213323046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230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8200711B2 (en)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10160515B2 (en) Device for actuating the front derailleur of a bicycle
CN213323046U (zh) 一种可调的自制动牵引火炮
CN106080745B (zh) 自动和手动随时切换的转向装置
GB1411366A (en) Cable-controlled clutch assemblies
CN105836116B (zh) 冷却型无人机
CN105752321B (zh) 无人机起落装置及无人机
CN106030160A (zh) 拉-拉式换挡器组件
CN113335366B (zh) 一种水陆两栖车辆转向管柱自动对中与阻尼机构
US9682770B2 (en) Aircraft landing gear equipped with wheel driving means
CN213323053U (zh) 一种自制动牵引火炮机构
CN104033504B (zh) 一种具有变速换向功能的摩擦离合器装置
CN108515824B (zh) 一种基于汽车减震变软通过障碍物的机构
CN205327234U (zh) 重心前后偏移控速及车座旋转式电动自行车
GB2585823A (en) A landing gear drive system clutch assembly
CN212081122U (zh) 车灯afs旋转机构及车灯
CN218085580U (zh) 一种稳定型转向支架
CN220518441U (zh) 一种高承载拖挂车导向轮
CN219969990U (zh) 一种无人飞行器的舵面舵机联动结构
CN219619209U (zh) 一种可多向调节的雷达检测车
US20240010296A1 (en) Single pivot suspension device for front steering wheel, the device being provided with a torque link and a specific caliper support member for mounting standard elements
CN205327229U (zh) 车座旋转式电动自行车的脚蹬驱动机构
CN105752349B (zh) 无人直升机
CN205327236U (zh) 车座旋转式电动自行车的车座平衡支撑减震装置
CN205327313U (zh) 车座旋转式电动自行车的脚蹬式速度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