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18838U - 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 - Google Patents

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18838U
CN213318838U CN202022100048.3U CN202022100048U CN213318838U CN 213318838 U CN213318838 U CN 213318838U CN 202022100048 U CN202022100048 U CN 202022100048U CN 213318838 U CN213318838 U CN 213318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ar motor
motion
plate
fixe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000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商宇游
肖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bert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bert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bert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bert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000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18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18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188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包括:运动底座、第一运动模组、第二运动模组和顶部运动模组;所述第一运动模组固定在所述运动底座上,所述第一运动模组包括固定在运动底座上的第一支撑座、第一框架、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内的第一直线电机定子、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配合的第一直线电机动子和被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动子驱动的第一运动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底部的两个运动模组和顶部运动模组都是由直线电机定子和与所述直线电机定子配合的直线电机动子实现,控制方便。

Description

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运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
背景技术
龙门架是根据中、小工厂日常生产需要搬运设备、仓库进出货,起吊维修重型设备及材料运输的需要,开发出来的设备。适用于制造模具、汽修工厂、矿山、土建施工工地及需要起重场合。常见的在建筑施工中兼作材料运输和施工人员的上下使用,实现起重机械化。可减少人力,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龙门架各运动部分控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各运动部分控制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包括:运动底座、第一运动模组、第二运动模组和顶部运动模组;
所述第一运动模组固定在所述运动底座上,所述第一运动模组包括固定在运动底座上的第一支撑座、第一框架、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内的第一直线电机定子、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配合的第一直线电机动子和被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动子驱动的第一运动板;
所述第二运动模组固定在所述运动底座上,所述第二运动模组包括固定在运动底座上的第二支撑座、第二框架、固定在所述第二框架内的第二直线电机定子、与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定子配合的第二直线电机动子和被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动子驱动的第二运动板;
所述顶部运动模组,所述顶部运动模组包括顶部框架、固定在所述顶部框架内的顶部直线电机定子、与所述顶部直线电机定子配合的顶部直线电机动子和被所述顶部直线电机动子驱动的顶部运动板;
其中,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和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定子互相平行;所述顶部框架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运动板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运动板上,所述顶部直线电机定子和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底部的两个运动模组和顶部运动模组都是由直线电机定子和与所述直线电机定子配合的直线电机动子实现,控制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左侧板和第一右侧板;所述第一左侧板和所述第一右侧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底板的两端;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左侧板和所述第一右侧板成匚型设置;所述第一运动板和所述第一框架之间设置第一风琴式防尘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琴式防尘罩包括第一左侧罩和第一右侧罩;所述第一运动板的一端固定第一左侧罩的一端,所述第一运动板的另一端固定第一右侧罩的一端,所述第一左侧罩远离所述第一运动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左侧板上,所述第一右侧罩远离所述第一运动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右侧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运动模组还包括第一支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左滑轨、第一右滑轨、第一左滑块和第一右滑块;所述第一左滑轨和所述第一右滑轨互相平行,所述第一左滑轨和所述第一右滑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的两侧;所述第一左滑块和所述第一左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左滑块和所述第一运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右滑块和所述第一右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右滑块和所述第一运动板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运动模组还包括第一光栅尺和第一光栅读数头,所述第一光栅尺和所述第一光栅读数头互相配合,所述第一光栅尺和所述第一左滑轨互相平行,所述第一光栅读数头固定在所述第一运动板的底面;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两端设有第一光电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定子两端设有第一缓冲棒,所述第一缓冲棒通过第一支撑座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第一缓冲棒的材料是橡胶,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动子的两端设有第一防撞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框架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左侧板和第二右侧板;所述第二左侧板和所述第二右侧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底板的两端;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左侧板和所述第二右侧板成匚型设置;所述第二运动板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设置第二风琴式防尘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琴式防尘罩包括第二左侧罩和第二右侧罩;所述第二运动板的一端固定第二左侧罩的一端,所述第二运动板的另一端固定第二右侧罩的一端,所述第二左侧罩远离所述第二运动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左侧板上,所述第二右侧罩远离所述第二运动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右侧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运动模组还包括第二支撑装置;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二左滑轨、第二右滑轨、第二左滑块和第二右滑块;所述第二左滑轨和所述第二右滑轨互相平行,所述第二左滑轨和所述第二右滑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定子的两侧;所述第二左滑块和所述第二左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左滑块和所述第二运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右滑块和所述第二右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右滑块和所述第二运动板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运动模组还包括第二光栅尺和第二光栅读数头,所述第二光栅尺和所述第二光栅读数头互相配合,所述第二光栅尺和所述第二左滑轨互相平行,所述第二光栅读数头固定在所述第二运动板的底面;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定子两端设有第二光电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直线定子两端设有第二缓冲棒,所述第二缓冲棒通过第二支撑座固定在所述第二框架上,所述第二缓冲棒的材料是橡胶,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动子的两端设有第二防撞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部框架包括顶部底板、顶部左侧板和顶部右侧板;所述顶部左侧板和所述顶部右侧板分别固定在所述顶部底板的两端;所述顶部底板、所述顶部左侧板和所述顶部右侧板成匚型设置;所述顶部运动板和所述顶部框架之间设置顶部风琴式防尘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部风琴式防尘罩包括顶部左侧罩和顶部右侧罩;所述顶部运动板的一端固定顶部左侧罩的一端,所述顶部运动板的另一端固定顶部右侧罩的一端,所述顶部左侧罩远离所述顶部运动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顶部左侧板上,所述顶部右侧罩远离所述顶部运动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顶部右侧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部运动模组还包括顶部支撑装置;所述顶部支撑装置包括顶部左滑轨、顶部右滑轨、顶部左滑块和顶部右滑块;所述顶部左滑轨和所述顶部右滑轨互相平行,所述顶部左滑轨和所述顶部右滑轨分别位于所述顶部直线电机定子的两侧;所述顶部左滑块和所述顶部左滑轨滑动配合,所述顶部左滑块和所述顶部运动板固定连接;所述顶部右滑块和所述顶部右滑轨滑动配合,所述顶部右滑块和所述顶部运动板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部运动模组还包括顶部光栅尺和顶部光栅读数头,所述顶部光栅尺和所述顶部光栅读数头互相配合,所述顶部光栅尺和所述顶部左滑轨互相平行,所述顶部光栅读数头固定在所述顶部运动板的底面;所述顶部直线电机定子两端设有顶部光电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部直线定子两端设有顶部缓冲棒,所述顶部缓冲棒通过顶部支撑座固定在所述顶部框架上,所述顶部缓冲棒的材料是橡胶,所述顶部直线电机动子的两端设有顶部防撞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中的第一运动模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阅图1和图2,一种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包括:运动底座100、第一运动模组200、第二运动模组300和顶部运动模组400。
所述第一运动模组固定在所述运动底座上,所述第一运动模组包括固定在运动底座上的第一支撑座210、第一框架220、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内的第一直线电机定子230、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配合的第一直线电机动子240和被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动子驱动的第一运动板250。
为了防止第一运动模组长期使用后灰尘造成第一直线电机定子和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配合的第一直线电机动子的污染,可以设置相关风琴式防尘罩,具体结构如下:
具体地,所述第一框架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左侧板和第一右侧板;所述第一左侧板和所述第一右侧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底板的两端;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左侧板和所述第一右侧板成匚型设置;所述第一运动板和所述第一框架之间设置第一风琴式防尘罩260。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风琴式防尘罩包括第一左侧罩和第一右侧罩;所述第一运动板的一端固定第一左侧罩的一端,所述第一运动板的另一端固定第一右侧罩的一端,所述第一左侧罩远离所述第一运动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左侧板上,所述第一右侧罩远离所述第一运动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右侧板上。
可以理解,采用风琴式防尘罩的原因是运动板和框架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风琴式防尘罩可伸缩式的结构设计适应了上述变化。
为了方便支撑第一运动板,所述第一运动模组还包括第一支撑装置。
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左滑轨271、第一右滑轨272、第一左滑块和第一右滑块;所述第一左滑轨和所述第一右滑轨互相平行,所述第一左滑轨和所述第一右滑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的两侧;所述第一左滑块和所述第一左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左滑块和所述第一运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右滑块和所述第一右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右滑块和所述第一运动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运动模组还包括第一光栅尺281和第一光栅读数头282,所述第一光栅尺和所述第一光栅读数头互相配合,所述第一光栅尺和所述第一左滑轨互相平行,所述第一光栅读数头固定在所述第一运动板的底面;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两端设有第一光电开关。
设置第一光栅尺和第一光栅读数头,可以提高第一运动模组的控制精度。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两端设有第一光电开关,这样第一直线电机动子在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上运动时,就不会超出第一直线电机定子两端的界限。
通过第一缓冲棒的设计,第一直线电机动子运动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的两端的时候可以方便地减速,具体如下:
所述第一直线定子两端设有第一缓冲棒290,所述第一缓冲棒通过第一支撑座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第一缓冲棒的材料是橡胶,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动子的两端设有第一防撞块。
所述第二运动模组固定在所述运动底座上,所述第二运动模组包括固定在运动底座上的第二支撑座、第二框架、固定在所述第二框架内的第二直线电机定子、与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定子配合的第二直线电机动子和被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动子驱动的第二运动板。
为了防止第二运动模组长期使用后灰尘造成第二直线电机定子和与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定子配合的第二直线电机动子的污染,可以设置相关风琴式防尘罩,具体结构如下:
具体地,所述第二框架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左侧板和第二右侧板;所述第二左侧板和所述第二右侧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底板的两端;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左侧板和所述第二右侧板成匚型设置;所述第二运动板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设置第二风琴式防尘罩。
更具体地,所述第二风琴式防尘罩包括第二左侧罩和第二右侧罩;所述第二运动板的一端固定第二左侧罩的一端,所述第二运动板的另一端固定第二右侧罩的一端,所述第二左侧罩远离所述第二运动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左侧板上,所述第二右侧罩远离所述第二运动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右侧板上。
可以理解,采用风琴式防尘罩的原因是运动板和框架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风琴式防尘罩可伸缩式的结构设计适应了上述变化。
为了方便支撑第二运动板,所述第二运动模组还包括第二支撑装置。
具体地,所述第二运动模组还包括第二支撑装置;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二左滑轨、第二右滑轨、第二左滑块和第二右滑块;所述第二左滑轨和所述第二右滑轨互相平行,所述第二左滑轨和所述第二右滑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定子的两侧;所述第二左滑块和所述第二左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左滑块和所述第二运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右滑块和所述第二右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右滑块和所述第二运动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运动模组还包括第二光栅尺和第二光栅读数头,所述第二光栅尺和所述第二光栅读数头互相配合,所述第二光栅尺和所述第二左滑轨互相平行,所述第二光栅读数头固定在所述第二运动板的底面;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定子两端设有第二光电开关。
设置第二光栅尺和第二光栅读数头,可以提高第二运动模组的控制精度。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定子两端设有第二光电开关,这样第二直线电机动子在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定子上运动时,就不会超出第二直线电机定子两端的界限。
通过第二缓冲棒的设计,第二直线电机动子运动到第二直线电机定子的两端的时候可以方便地减速,具体如下:
所述第二直线定子两端设有第二缓冲棒,所述第二缓冲棒通过第二支撑座固定在所述第二框架上,所述第二缓冲棒的材料是橡胶,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动子的两端设有第二防撞块。
所述顶部运动模组,所述顶部运动模组包括顶部框架、固定在所述顶部框架内的顶部直线电机定子、与所述顶部直线电机定子配合的顶部直线电机动子和被所述顶部直线电机动子驱动的顶部运动板。
为了防止顶部运动模组长期使用后灰尘造成顶部直线电机定子和与所述顶部直线电机定子配合的顶部直线电机动子的污染,可以设置相关风琴式防尘罩,具体结构如下:
具体地,所述顶部框架包括顶部底板、顶部左侧板和顶部右侧板;所述顶部左侧板和所述顶部右侧板分别固定在所述顶部底板的两端;所述顶部底板、所述顶部左侧板和所述顶部右侧板成匚型设置;所述顶部运动板和所述顶部框架之间设置顶部风琴式防尘罩。
更具体地,所述顶部风琴式防尘罩包括顶部左侧罩和顶部右侧罩;所述顶部运动板的一端固定顶部左侧罩的一端,所述顶部运动板的另一端固定顶部右侧罩的一端,所述顶部左侧罩远离所述顶部运动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顶部左侧板上,所述顶部右侧罩远离所述顶部运动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顶部右侧板上。
可以理解,采用风琴式防尘罩的原因是运动板和框架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风琴式防尘罩可伸缩式的结构设计适应了上述变化。
为了方便支撑顶部运动板,所述顶部运动模组还包括顶部支撑装置。
具体地,所述顶部支撑装置包括顶部左滑轨、顶部右滑轨、顶部左滑块和顶部右滑块;所述顶部左滑轨和所述顶部右滑轨互相平行,所述顶部左滑轨和所述顶部右滑轨分别位于所述顶部直线电机定子的两侧;所述顶部左滑块和所述顶部左滑轨滑动配合,所述顶部左滑块和所述顶部运动板固定连接;所述顶部右滑块和所述顶部右滑轨滑动配合,所述顶部右滑块和所述顶部运动板固定连接。
所述顶部运动模组还包括顶部光栅尺和顶部光栅读数头,所述顶部光栅尺和所述顶部光栅读数头互相配合,所述顶部光栅尺和所述顶部左滑轨互相平行,所述顶部光栅读数头固定在所述顶部运动板的底面;所述顶部直线电机定子两端设有顶部光电开关。
设置顶部光栅尺和顶部光栅读数头,可以提高顶部运动模组的控制精度。所述顶部直线电机定子两端设有顶部光电开关,这样顶部直线电机动子在所述顶部直线电机定子上运动时,就不会超出顶部直线电机定子两端的界限。
通过顶部缓冲棒的设计,顶部直线电机动子运动到顶部直线电机定子的两端的时候可以方便地减速,具体如下:
所述顶部直线定子两端设有顶部缓冲棒,所述顶部缓冲棒通过顶部支撑座固定在所述顶部框架上,所述顶部缓冲棒的材料是橡胶,所述顶部直线电机动子的两端设有顶部防撞块。
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和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定子互相平行;所述顶部框架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运动板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运动板上,所述顶部直线电机定子和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垂直。
底部的两个运动模组和顶部运动模组都是由直线电机定子和与所述直线电机定子配合的直线电机动子实现,控制方便。也就是说,顶部运动模组、第一运动模组和第二运动模组都是采用电磁控制方式进行运动控制方便。
可以理解,由于顶部运动模组、第一运动模组和第二运动模组结构相似,为了制图的简洁,附图没有标注的部件,可以相互参考。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运动底座、第一运动模组、第二运动模组和顶部运动模组;
所述第一运动模组固定在所述运动底座上,所述第一运动模组包括固定在运动底座上的第一支撑座、第一框架、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内的第一直线电机定子、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配合的第一直线电机动子和被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动子驱动的第一运动板;
所述第二运动模组固定在所述运动底座上,所述第二运动模组包括固定在运动底座上的第二支撑座、第二框架、固定在所述第二框架内的第二直线电机定子、与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定子配合的第二直线电机动子和被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动子驱动的第二运动板;
所述顶部运动模组,所述顶部运动模组包括顶部框架、固定在所述顶部框架内的顶部直线电机定子、与所述顶部直线电机定子配合的顶部直线电机动子和被所述顶部直线电机动子驱动的顶部运动板;
其中,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和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定子互相平行;所述顶部框架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运动板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运动板上,所述顶部直线电机定子和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左侧板和第一右侧板;所述第一左侧板和所述第一右侧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底板的两端;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左侧板和所述第一右侧板成匚型设置;所述第一运动板和所述第一框架之间设置第一风琴式防尘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模组还包括第一支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左滑轨、第一右滑轨、第一左滑块和第一右滑块;所述第一左滑轨和所述第一右滑轨互相平行,所述第一左滑轨和所述第一右滑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的两侧;所述第一左滑块和所述第一左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左滑块和所述第一运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右滑块和所述第一右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右滑块和所述第一运动板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模组还包括第一光栅尺和第一光栅读数头,所述第一光栅尺和所述第一光栅读数头互相配合,所述第一光栅尺和所述第一左滑轨互相平行,所述第一光栅读数头固定在所述第一运动板的底面;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定子两端设有第一光电开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左侧板和第二右侧板;所述第二左侧板和所述第二右侧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底板的两端;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左侧板和所述第二右侧板成匚型设置;所述第二运动板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设置第二风琴式防尘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动模组还包括第二支撑装置;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二左滑轨、第二右滑轨、第二左滑块和第二右滑块;所述第二左滑轨和所述第二右滑轨互相平行,所述第二左滑轨和所述第二右滑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定子的两侧;所述第二左滑块和所述第二左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左滑块和所述第二运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右滑块和所述第二右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右滑块和所述第二运动板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动模组还包括第二光栅尺和第二光栅读数头,所述第二光栅尺和所述第二光栅读数头互相配合,所述第二光栅尺和所述第二左滑轨互相平行,所述第二光栅读数头固定在所述第二运动板的底面;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定子两端设有第二光电开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框架包括顶部底板、顶部左侧板和顶部右侧板;所述顶部左侧板和所述顶部右侧板分别固定在所述顶部底板的两端;所述顶部底板、所述顶部左侧板和所述顶部右侧板成匚型设置;所述顶部运动板和所述顶部框架之间设置顶部风琴式防尘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运动模组还包括顶部支撑装置;所述顶部支撑装置包括顶部左滑轨、顶部右滑轨、顶部左滑块和顶部右滑块;所述顶部左滑轨和所述顶部右滑轨互相平行,所述顶部左滑轨和所述顶部右滑轨分别位于所述顶部直线电机定子的两侧;所述顶部左滑块和所述顶部左滑轨滑动配合,所述顶部左滑块和所述顶部运动板固定连接;所述顶部右滑块和所述顶部右滑轨滑动配合,所述顶部右滑块和所述顶部运动板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运动模组还包括顶部光栅尺和顶部光栅读数头,所述顶部光栅尺和所述顶部光栅读数头互相配合,所述顶部光栅尺和所述顶部左滑轨互相平行,所述顶部光栅读数头固定在所述顶部运动板的底面;所述顶部直线电机定子两端设有顶部光电开关。
CN202022100048.3U 2020-09-22 2020-09-22 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 Active CN213318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00048.3U CN213318838U (zh) 2020-09-22 2020-09-22 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00048.3U CN213318838U (zh) 2020-09-22 2020-09-22 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18838U true CN213318838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66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00048.3U Active CN213318838U (zh) 2020-09-22 2020-09-22 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188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9012A (zh) * 2021-09-03 2021-10-01 徐州京安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性高的机械加工用限位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9012A (zh) * 2021-09-03 2021-10-01 徐州京安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性高的机械加工用限位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06338U (zh) 一种板材激光切割组件
CN213318838U (zh) 双驱动龙门运动平台
CN205601470U (zh) 一种多功能雕刻机
CN105880974A (zh) 限位开关部分组装机的隔水垫上料机构
CN105290805A (zh) 并联x-y工作台
CN213563238U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构件工业化生产用建筑3d打印装置
CN205166401U (zh) 一种并联x-y工作台
CN202028928U (zh) 一种低载荷的高速xy工作台
CN110729230A (zh) 一种超高精度平面气浮工件台
CN111370746A (zh) 模组电池的端面压紧装置
CN113029837A (zh) 一种反复弯曲试验机
CN112719574A (zh) 一种特殊的龙门架构的多轴联动平台
CN211681927U (zh) 基于直线电机控制龙门双驱检测设备
CN212012406U (zh) 经济型龙门直线电机双驱动装置
CN213470276U (zh) 十字叠加运动平台
CN208746951U (zh) 一种复合运动对位平台
CN208197954U (zh) 一种立式雕刻机
CN215241444U (zh) 一种生产建筑用户外重竹地板的高精度切割机
CN218809975U (zh) 门架式板材自动上料机构
CN221058665U (zh) 一种屏幕返修设备
CN219061725U (zh) 一种侧推机构
CN219310788U (zh) 一种金属板材钻孔工装
CN212179847U (zh) 一种汽车零件测试装置
CN220993506U (zh) 一种具有防尘磁驱移动系统的龙门平台
CN209844813U (zh) 一种线性马达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