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17261U - 顶升装置、铆合机和流水线 - Google Patents

顶升装置、铆合机和流水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17261U
CN213317261U CN202021497979.5U CN202021497979U CN213317261U CN 213317261 U CN213317261 U CN 213317261U CN 202021497979 U CN202021497979 U CN 202021497979U CN 213317261 U CN213317261 U CN 213317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jacking
protrusion
groove
jack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979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鑫
李若阳
赖永练
范昆亮
龚彪
陈智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uju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uju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uju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uju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979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17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17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17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升装置、铆合机和流水线。顶升装置包括移动部,移动部包括第一侧壁,所述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动部相对第一侧壁的另一侧侧壁用于与机架接触。顶升件能够相对移动部移动,顶升件包括顶升面,顶升件相对顶升面的另一侧为第二侧壁,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一凸起,第一凹槽能够容纳第一凸起,移动部移动至设定位置时,退出第一凹槽的第一凸起抵持于第一侧壁,顶升面用于抵持物料,能够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顶升装置、铆合机和流水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铆合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顶升装置、铆合机和流水线。
背景技术
铆合机作为一种常见的加工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生产线中,当物料流转到铆合工位时,铆合头运动,对物料进行铆合,但是由于铆合过程中的力较大,直接作用在物料上时,悬空为物料支撑的架体无法给物料提供足够的支持力,不仅使得铆合工序无法正常完成,也容易给铆合机机体本身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顶升装置、铆合机和流水线,能够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顶升装置,包括:
移动部,移动部包括第一侧壁,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移动部相对第一侧壁的另一侧侧壁用于与机架接触;
顶升件,顶升件能够相对移动部移动,顶升件包括顶升面,顶升件相对顶升面的另一侧为第二侧壁,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一凸起,第一凹槽能够容纳第一凸起,移动部移动至设定位置时,退出第一凹槽的第一凸起抵持于第一侧壁,顶升面用于抵持物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升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顶升件对物料进行顶升时,移动部一侧与机架连接,一侧用于对顶升件进行支撑,使得物料间接与机架进行连接,使得机架可以给物料提铆合过程中所需要的力,不仅能够完成铆合动作,还能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顶升装置,第一凹槽的内壁设置有导向面,导向面自第一凹槽的底部向第一侧壁倾斜延伸,形成开口扩大的第一凹槽;第一凸起能够抵靠于导向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顶升装置,第一侧壁上还包括第二凹槽,第二侧壁上还包括第二凸起,第二凸起能够位于第二凹槽内,移动部设置为,当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均抵持在第一侧壁上时,顶升面用于抵持物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顶升装置,第一凸起包括第一抵持面,第二凸起包括第二抵持面,第一抵持面和第二抵持面为平面结构,移动部设置为,当顶升面用于抵持物料时,第一抵持面和第二抵持面均能够与第一侧壁相抵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顶升装置,第一凹槽的内壁和第二凹槽的内壁均设有导向面,分别为位于第一凹槽内的第五侧壁和位于第二凹槽内的第七侧壁,第一凸起包括第四侧壁,第四侧壁和第五侧壁相邻设置,第四侧壁和第五侧壁均为平面结构,且第四侧壁和第五侧壁均从移动部向顶升件的方向倾斜设置,第二凸起上临近第一凸起的侧壁为第六侧壁,第六侧壁接触和第七侧壁相邻设置,第六侧壁和第七侧壁均为平面结构,且第六侧壁和第七侧壁均从移动部向顶升件的方向倾斜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顶升装置,还包括固定部,固定部包括第一面,第一面用于与机架相连接;移动部能够在顶升件和固定部之间移动,移动部包括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第三侧壁用于与固定部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顶升装置,还包括复位结构,复位结构的一端与固定部相连接,复位结构的另一端与顶升件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铆合机,包括顶升装置,还包括铆合头,铆合机上还设有第一工位,铆合头设置为,顶升装置用于对移动到第一工位的物料进行支撑,铆合头用于对位于第一工位的物料铆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铆合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物料转动到第一工位时,顶升装置在铆合头工作时可以伸入第一孔中为物料提供支撑力,减轻转盘承受的力的作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铆合机,还包括转盘,转盘上包括数个第三孔,每个第三孔均用于搭接载具,第一工位位于铆合头的下方,每个第三孔转动到第一工位时,顶升件能够伸入第三孔,用于对物料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流水线,包括铆合机。
附图说明
图1是顶升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视图;
图3是图2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顶升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图1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A-A向的剖面图;
图7是铆合机一个实施例部分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铆合机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顶升装置101、固定部102、顶升件103、移动部104、导向件105、驱动件107、第一复位弹簧108、第一凸起201、第二凸起202、顶升面203凸台204、第一侧壁205、第二侧壁206、第三侧壁207、第一面208、第一凹槽301、第二凹槽302、第一抵持面306、第二抵持面307、第四侧壁308、第五侧壁309、第六侧壁310、第七侧壁311、抵持杆602、第二复位弹簧603、第二孔604、台阶605、第一孔606、铆合机701、转盘702、载具704、机架705、第三孔801和铆合头90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作为顶升装置的一种实施例,顶升装置包括顶升件和移动部,顶升件能过相对移动部移动,从而对物料进行抵持,如图1至图4所示,移动部10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207和第一侧壁205,第一侧壁205上设有第一凹槽301,第三侧壁207用于与机架接触,顶升件103上包括顶升面203,顶升件103上相对顶升面203的侧壁为第二侧壁206,第二侧壁206上设有以第一凸起201,当顶升件103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凸起201位于第一凹槽301内,当顶升件103为抵持状态时,第一凸起201抵持在第一侧壁205上,此时顶升面203对物料进行抵持。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凹槽301内设有导向面,导向面自第一凹槽301的底部向第一侧壁205方向延伸,使得第一凹槽301为从下向上开口逐渐扩大的凹槽,当第一凸起201退出第一凹槽301的过程中,第一凸起201能够在导向面上滑动,使得第一凸起201较为顺海的移动至与第一侧壁205抵持。
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顶升件103和移动部104均为块状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顶升件103和移动部104的形状不受限制,可以为板状,条状或其他任何形状,只要能满足上述的移动条件即可。如图1和图2所示,顶升件103在相对移动部104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沿着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移动,从而通过位于顶升件103上的顶升面对物料进行抵持。在其他实施例中,顶升件103和固定部102的相对移动方向不受限制,只要能够满足对物料的抵持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顶升件103相对移动部104的另一侧上设有凸台204,顶升面203位于凸台204上。在其他实施例中,顶升面203也可以位于其他位置,只要能过满足对物料的抵持即可。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如图2所示,第二侧壁206上设有第一凸起201和第二凸起202,第一凸起201能够位于第一凹槽301内,第二凸起202能够位于第二凹槽302内,此时顶升件103处于初始状态,顶升面203不会对物料进行抵持。当移动部104向如图2所示的左侧移动到设定位置时,顶升装置101转变到如图3所示的状态,此时第一凸起201和第二凸起202均抵持在第一侧壁205上(此时顶升件103为抵持状态),当顶升件103移动至抵持状态时,通过第一凸起201和第二凸起202均抵持在第一侧壁205上,使得顶升面203向如图3所示的上方移动,从而使得顶升面203能够对位于顶升面203上方的物料进行抵持。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凸起201和第二凸起202之间可以还设有数个凸起,在移动部上还设有数个对应的凹槽,当顶升件103处于初始状态时,数个凸起分别位于对应的凹槽内,当顶升件103处于抵持状态时,所有凸起均抵持在第一侧壁205上,使得顶升件103对向如图2所示的上方移动,对物料进行抵持。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如图3所示,第一凸起201上设有第一抵持面306,第二凸起202上设有第二抵持面307,当顶升件103处于抵持状态时,第一抵持面306和第二抵持面307均与第一侧壁205抵持,上述结构使得当顶升件103处于抵持状态时,顶升件103的抵持状态能够更加的平稳。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第一凹槽301和第二凹槽302的内壁上均设有导向面,第一凹槽301的导向面设为第五侧壁309,第二凹槽302的导向面设为第七侧壁311。第一凸起201包含有倾斜设置的第四侧壁308,第一凹槽301内设置有倾斜设置的第五侧壁309,如图2和图3所示,第四侧壁308和第五侧壁309均从移动部104向顶升件103方向倾斜向上设置,且当顶升件103位于初始状态时,第四侧壁308和第五侧壁309为相邻设置或相互接触。第二凸起202上包含第六侧壁310,第二凹槽302内包含有第七侧壁311,第六侧壁310为第二凸起202上临近第一凸起201的侧壁,第六侧壁310和第七侧壁311均从移动部104向顶升件103方向倾斜向上设置,且当顶升件103位于初始状态时,第六侧壁310和第七侧壁311为相邻设置或相互接触。在上述结构中第四侧壁308、第五侧壁309、第六侧壁310和第七侧壁311的倾斜方向一致,当顶升件103从初始状态向抵持状态转变的过程中,首先移动部104向如图2所示的左侧移动,在此已从过程中,第四侧壁308和第五侧壁309相互接触且相对滑动,第六侧壁310和第七侧壁311相互接触且相对滑动,使得顶升件103能够逐渐向如图2所示的上方移动,直至顶升件103到达抵持状态(即如图3所示的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中,移动部104为向左移动,使得顶升件103向如图2所示的上方移动,所以第一凸起201右侧的第四侧壁308和第二凸起202右侧的第六侧壁310为与移动部104接触的侧壁,所以第四侧壁308和第六侧壁310需要为倾斜的平面结构,且第一凹槽301的第五侧壁309和第二凹槽302的第七侧壁311也需为倾斜平面结构时,上述结构能够使得顶升件103的移动能够更加顺畅。容易想到的时,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移动部104为向向右移动使得顶升件103向上移动时,第一凸起201和第二凸起202的左侧壁则需要为斜置平面,此时,第一凹槽301和第二凹槽302内与第一凸起201和第二凸起202接触的侧壁也能过做相应的调整。
作为一种实施例,顶升装置101还包括驱动件107,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件107的输出端连接于移动部104上,使得通过驱动件107的驱动,移动部104能够在如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移动。
如图4所示,作为顶升装置101的另一种实施例,第一侧壁205上包含有第一凹槽301,顶升件103临近移动部104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凸起201,当第一凸起201位于第一凹槽301中时,顶升件103处于初始装置,当移动部104向如图4所示的左侧移动至第一凸起201抵持在第一侧壁205上时,顶升件103处于抵持状态,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凸起201位于顶升面203的正下方。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凸起201在如图4所示的右侧的侧壁为第四侧壁308,第一凹槽301在如图4所示的右侧的侧壁为第五侧壁309,第四侧壁308和第五侧壁309均为从移动部104向顶升件103的方向倾斜设置,当顶升件103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凸起201位于第一凹槽301内,当移动部104向如图4所示的左侧移动的过程中,第四侧壁308和第五侧壁309相互接触并相对滑动。
顶升装置还包括固定部102,固定部102上包括第一面208,固定部通过第一面208与机架相连接,移动部104的第三侧侧壁207用于与固定部102接触,使得移动部104可以间接的与机架接触。固定部102通过第一面208与机架接触,然后通过移动部104给顶升件103提供支持力,使得顶升件103在支撑物料时,可以给予物料足够的力,相比于通过悬空结构给物料提供支撑力的方式,通过固定部102和移动部104间接给顶升件103提供支撑力,并对物料进行的方式更能够给予物料足够的支撑力,并与此同时保证了机体的使用寿命。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如图1、图5和图6所示,顶升装置101还包括导向件105,导向件105的一端与固定部102相连接,顶升件103上包括有贯穿的第一孔606,导向件105能够穿过第一孔606并向如图6所示的上方延伸,当顶升件103向如图6所示的上方移动时,导向件105能够对顶升件103的移动方向起引导作用。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顶升装置101还包括复位结构,复位结构的一端与固定部102相连接,复位结构另一端与顶升件103相连接。作为一种实施例,复位结构包括第一复位弹簧108,当顶升件103处于处置状态时,第一复位弹簧108处于非形变状态,当顶升件103处于抵持状态时,第一复位弹簧108处于弹性拉伸形变状态,当移动部104向如图2所示的右侧移动时,顶升件103从抵持状态向初始状态转变,此时第一复位弹簧108恢复形变的力能够使得顶升件103快速复位。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复位结构还包括抵持杆602,抵持杆602的一端与顶升件103固定连接,另一端可移动的连接于位于固定部102上的第二孔604中,第二孔604固定开口位于固定部102相对顶升件103的另一侧,第二孔604临近顶升件103的一端设有台阶605,抵持杆602上还套接有第二复位弹簧603,第二复位弹簧603的第一端抵持在台阶605上,另一端与抵持杆602固定连接。当顶升件103从初始状态向抵持状态转变时(即顶升件103向如图6所示的上方移动时),抵持在在第二孔604中向如图6所示的上方移动,使得第二复位弹簧603被压缩,当顶升件103从抵持状态向初始状态转变时(即顶升件103向如图6所示的下方移动时),第二复位弹簧603恢复形变的力能够使得顶升件103快速复位。
作为一种实施例,复位结构既包括第一复位弹簧108,也包括抵持杆602和第二复位弹簧603,两种结构的同时使用的有益效果为,当其中一种结构失效时,另一种结构可以保证顶升件103可以快速复位。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铆合机701,如图7、图8和图9所示,在铆合机701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机架705、转盘702、铆合头901和如上述描述的顶升装置101,顶升装置101的固定部102与机架705相连,机架705上设有第一工位,铆合头901位于第一工位的上方,转盘702可以相对机架705转动,使得转盘702上的物料可以依次经过第一工位,并在第一工位处被铆合头901加工。
在上述实施例中,转盘702上包括数个贯穿的第三通孔,每个第三孔801上均可以设有载具704,载具704用于存放物料,如图7所示,载具704的边缘搭接在第三孔801的边缘处,使得载具704可以位于第三孔801的上方,当转盘702上的物料转动到第一工位处,顶升装置101开始运动,顶升件103向如图9所示的上方移动,并使得凸台204深入到第三孔801中,对载具704进行抵持,然后铆合头901向如图9所示的下方移动,完成动作。
在上述加工过程中,由于铆合头901对物料加工的过程中,顶升装置101一直对物料进行抵持,且顶升装置101与机架705连接,所以即使铆合过程中对物料施加的力较大,通过机架705的抵持,顶升装置101也可以对物料提供加工过程中所需的力,从而不会对转盘702和其他设备造成较大的影响,相较于通过转盘702或悬空结构为物料提供铆合过程中提供力的结构,本方案中不会对铆合机701的机体造成较大的损伤,能够有效的延长铆合机701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流水线,在该流水线中包括上述铆合机,作为第一种实施例,该流水线可以用于喇叭生产,流水线包括上料工位、涂胶机、组装工位、铆合机和检测装置,通过传送带传送到上料工位的盆架在上料工位被放置于转盘的载具中,然后,经过涂胶机时,对盆架的部分位置进行涂胶,涂胶后的盆架流转到组装工位,在组装工位上,通过人工操作在涂胶后的盆架上安装华司,形成安装后结构,此安装后结构在转盘上转动到第一工位后,经过铆合头的铆合后被固定,再经过检测装置检测合格后,即可被发送到后续工位进行加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部,所述移动部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移动部相对所述第一侧壁的另一侧侧壁用于与机架接触;
顶升件,所述顶升件能够相对所述移动部移动,所述顶升件包括顶升面,所述顶升件相对所述顶升面的另一侧为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凹槽能够容纳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移动部移动至设定位置时,退出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第一凸起抵持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顶升面用于抵持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自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向所述第一侧壁倾斜延伸,形成开口扩大的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能够抵靠于所述导向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上还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二侧壁上还包括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能够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移动部设置为,当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均抵持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时,所述顶升面用于抵持物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包括第一抵持面,所述第二凸起包括第二抵持面,所述第一抵持面和所述第二抵持面为平面结构,所述移动部设置为,当所述顶升面用于抵持物料时,所述第一抵持面和所述第二抵持面均能够与所述第一侧壁相抵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均设有导向面,分别为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五侧壁和位于第二凹槽内的第七侧壁,所述第一凸起包括第四侧壁,所述第四侧壁和所述第五侧壁相邻设置,所述第四侧壁和所述第五侧壁均为平面结构,且所述第四侧壁和所述第五侧壁均从所述移动部向所述顶升件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凸起上临近所述第一凸起的侧壁为第六侧壁,所述第六侧壁和所述第七侧壁相邻设置或相互接触,所述第六侧壁和所述第七侧壁均为平面结构,且所述第六侧壁和所述第七侧壁均从所述移动部向所述顶升件的方向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一面用于与机架相连接;所述移动部能够在所述顶升件和所述固定部之间移动,所述移动部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用于与所述固定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所述复位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顶升件相连接。
8.一种铆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顶升装置,还包括铆合头,所述铆合机上还设有第一工位,所述顶升装置用于对移动到所述第一工位的物料进行支撑,所述铆合头用于对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物料铆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铆合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盘,所述转盘上包括数个第三孔,每个第三孔均用于搭接载具,所述第一工位位于所述铆合头的下方,每个所述第三孔转动到所述第一工位时,顶升件能够伸入所述第三孔,用于对物料进行支撑。
10.一种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铆合机。
CN202021497979.5U 2020-07-24 2020-07-24 顶升装置、铆合机和流水线 Active CN213317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7979.5U CN213317261U (zh) 2020-07-24 2020-07-24 顶升装置、铆合机和流水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7979.5U CN213317261U (zh) 2020-07-24 2020-07-24 顶升装置、铆合机和流水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17261U true CN213317261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90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97979.5U Active CN213317261U (zh) 2020-07-24 2020-07-24 顶升装置、铆合机和流水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172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08091B (zh) 一种转盘式自动送料、缝纫、卸料工装
CN209953994U (zh) 铝合金电池托盘边框底板摩擦搅拌焊接固定工装
CN113466665A (zh) 一种全自动晶圆测试探针台
CN213317261U (zh) 顶升装置、铆合机和流水线
CN216670050U (zh) 一种用于芯片检测的芯片夹持装置
CN209008130U (zh) 上料撕膜机构
CN217349498U (zh) 一种气缸移载平台
CN209439241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壳体修复的气动压合装置
CN217639162U (zh) 电池自动充放电测试夹具
CN108132411B (zh) 用于扩展坞的高效检测仪
CN212851020U (zh) 铆合机和扬声器装配系统
CN211291341U (zh) 一种车辆冲压孔位置检测装置
CN214934183U (zh) 一种机器人利用重力上下料设备
CN212502268U (zh) 下料承载机构
CN212449610U (zh) 内嵌式筒料取料装置
CN212917216U (zh) 一种铝单板冲孔装置
CN212352081U (zh) 夹具及搬运装置
CN219380706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用搬运夹具
CN210724962U (zh) 手机屏幕检测冶具
CN210504655U (zh) 一种液晶屏取料装置
CN207645274U (zh) 一种按键xy方向变距设备
CN209364434U (zh) 一种机械键盘的治具夹具
CN101596973A (zh) 料架结构
CN215343328U (zh) 一种铁壳撑开装置
CN211251740U (zh) 一种彩盒印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