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3328U - 一种铁壳撑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铁壳撑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3328U
CN215343328U CN202120727458.2U CN202120727458U CN215343328U CN 215343328 U CN215343328 U CN 215343328U CN 202120727458 U CN202120727458 U CN 202120727458U CN 215343328 U CN215343328 U CN 2153433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opening
iron
iron shell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2745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靓
李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yot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yot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yot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yot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2745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433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3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33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铁壳撑开装置,包括机体、固定治具、撑开机构以及升降机构,所述固定治具和所述升降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固定治具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铁壳的固定工位,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撑开机构升降,所述撑开机构用于撑开所述固定治具所固定的多个铁壳。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治具一次性固定多个铁壳,并通过升降机构驱动撑开机构下降以实现一次性对多个铁壳进行撑开的动作,从而提升了撑开效率,满足产能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铁壳撑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铁壳撑开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USB、U盘等接电用的产品,其一般设置有铁壳用于进行信号的屏蔽,而这类铁壳在生产出来以后,还需要进行撑开的动作才便于进行后续的组装。目前对于铁壳的撑开动作,常采用专利号为“CN202021291997.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结构来实现,这类结构虽然便于实现自动化的组装,但是只能够一次性实现对于一个铁壳的撑开,对于需要撑开铁壳后额外进行其他操作的加工方式,这类撑开的结构显然无法满足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铁壳撑开装置,能够一次性撑开多个铁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铁壳撑开装置,包括机体、固定治具、撑开机构以及升降机构,所述固定治具和所述升降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固定治具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铁壳的固定工位,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撑开机构升降,所述撑开机构用于撑开所述固定治具所固定的多个铁壳。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设置有凹槽与限位件,所述固定治具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限位件用于与所述固定治具的顶部抵触。
进一步的,固定工位包括固定件以及容槽,固定件的顶部设置有夹槽,固定件装设于固定治具内,容槽用于容设铁壳,夹槽用于对铁壳进行限位。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治具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的侧边连通有第一固定孔,固定件设置有第二固定孔,固定件于安装孔一一对应装配,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连通后通过插销进行固定。
更进一步的,多个固定件成矩阵阵列分布于所述固定治具,每条容槽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夹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治具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撑开机构包括固定板、活动板、若干个弹性件以及多个撑开件,若干个弹性件均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活动板之间,所述活动板设置有多个撑开孔,多个撑开件均设置于所述固定板,多个撑开件与多个撑开孔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撑开件与多个固定工位一一正对设置,撑开件经撑开孔突伸至所述活动板的底部;活动板用于下压铁壳进行定位,撑开件用于插入并撑开铁壳;撑开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铁壳进行让位的弧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抵触件,撑开件位于相邻的两个抵触件之间;抵触件用于与所述固定工位的侧边抵触进行限位。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活动设置有多根限位柱,限位柱的顶部突伸出所述固定板的顶部,限位柱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卡块,限位柱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设置有支架,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装设于所述支架的升降气缸,所述撑开机构设置于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治具一次性固定多个铁壳,并通过升降机构驱动撑开机构下降以实现一次性对多个铁壳进行撑开的动作,从而提升了撑开效率,满足产能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治具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撑开治具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体,2—固定治具,3—撑开机构,4—升降机构,5—固定工位,11—凹槽,12—限位件,13—支架,21—安装孔,22—第一固定孔,23—把手,31—固定板,32—活动板,33—弹性件,34—撑开件,51—固定件,52—容槽,53—夹槽,54—第二固定孔,312—限位柱,313—限位卡块,321—撑开孔,322—抵触件,341—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铁壳撑开装置,包括机体1、固定治具2、撑开机构3以及升降机构4,所述固定治具2和所述升降机构4均设置于所述机体1,所述固定治具2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铁壳的固定工位5,所述升降机构4用于驱动所述撑开机构3升降,所述撑开机构3用于撑开所述固定治具2所固定的多个铁壳。
工作时,先于固定治具2的各固定工位5分别装入铁壳进行固定,然后由升降机构4驱动撑开机构3下降,让撑开机构3对各固定工位5内的铁壳同时进行撑开,并在撑开以后由升降机构4驱动撑开机构3上升,以便于自固定治具2中取出铁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了一次性对于多个铁壳的撑开,提升了效率,满足了产能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设置有凹槽11与限位件12,所述固定治具2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凹槽11内,所述限位件12用于与所述固定治具2的顶部抵触。即固定治具2可在外界进行铁壳的装配,然后放入凹槽11内,凹槽11的形状与固定治具2的形状相适应,用于固定治具2的侧边进行限位;而在固定治具2滑入凹槽11时,限位件12恰好与固定治具2的顶部抵触,使得固定治具2不会发生起翘,以保证撑开铁壳的稳定进行;在撑开以后,可把该固定治具2取出后再进行铁壳的下料,同时把另一装有铁壳的固定治具2放入凹槽11,使得在下料的同时能够进行撑开铁壳,进一步提升了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工位5包括固定件51以及容槽52,固定件51的顶部设置有夹槽53,固定件51装设于固定治具2内,容槽52用于容设铁壳,夹槽53用于对铁壳进行限位。夹槽53用于对铁壳进行限位,容槽52用于放置铁壳,使得铁壳在被撑开时不会发生偏移,从而保证了撑开动作的稳定进行。
具体的,所述固定治具2设置有多个安装孔21,安装孔21的侧边连通有第一固定孔22,固定件51设置有第二固定孔54,固定件51于安装孔21一一对应装配,第一固定孔22与第二固定孔54连通后通过插销进行固定。即工作人员可根据需要,更换适合规格的固定件51来对铁壳进行固定,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更广;同时通过插销实现固定治具2与固定件51之间的装配,也便于对固定件51进行更换,使得更换效率更高。
具体的,多个固定件51成矩阵阵列分布于所述固定治具2,每条容槽5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夹槽53。即固定件51呈2*n的方式进行分布。
具体的,所述固定治具2设置有把手23,便于工作人员通过人工或者控制机械手的方式实现对于固定治具2的拾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撑开机构3包括固定板31、活动板32、若干个弹性件33以及多个撑开件34,若干个弹性件33均设置于所述固定板31与所述活动板32之间,所述活动板32设置有多个撑开孔321,多个撑开件34均设置于所述固定板31,多个撑开件34与多个撑开孔321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撑开件34与多个固定工位5一一正对设置,撑开件34经撑开孔321突伸至所述活动板32的底部;活动板32用于下压铁壳进行定位,撑开件34用于插入并撑开铁壳;撑开件34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铁壳进行让位的弧面341。
实际工作时,升降机构4驱动整个撑开机构3下降,直至活动板32与固定件51抵触后停止下降,促使固定板31下降会使得弹性件33被挤压以及撑开件34继续下降,使得撑开件34能够插入铁壳内实现对于铁壳的撑开,该弧面341用于给铁壳被撑开的部分进行让位,避免对该部分挤压过度而导致铁壳损坏;而在撑开完成以后,升降机构4驱动撑开机构3上升,此时固定板31先上升而使得弹性件33逐渐恢复形变,同时带动撑开件34上升,此时可能撑开件34会带动铁壳上升,但由于活动板32还处于未上升状态,因此会阻挡铁壳而避免铁壳脱离固定件51;直到弹性件33恢复形变时,活动板32才会与固定板31一并上升,从而起到了对于铁壳的阻挡效果。
具体的,所述活动板3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抵触件322,撑开件34位于相邻的两个抵触件322之间;抵触件322用于与所述固定工位5的侧边抵触进行限位。抵触件322用于与固定工位5的侧边进行抵触,具体为抵触件322插入两个固定工位5之间的间隙以实现定位导向,实现对于活动板32的限位,以避免在固定板31继续下降时活动板32发生偏移,保证了撑开件34经撑开孔321以后能够顺利插入铁壳内进行撑开。
具体的,所述固定板31活动设置有多根限位柱312,限位柱的顶部突伸出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限位柱312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卡块313,限位柱312与所述活动板32固定连接。即在平常状态下,通过限位卡块313的设置,使得限位柱312不会脱离固定板31,以保证活动板32能够悬空,从而减轻了弹性件33所受到的拉力;在撑开时,活动板32因与固定件51抵触而不再下降,使得限位柱312也不再下降,此时固定板31继续下降而让限位柱312能够相对固定板31进行上升,从而起到了让位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设置有支架13,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装设于所述支架13的升降气缸,所述撑开机构3设置于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支架13的设置,使得升降机构4能够位于固定治具2的正上方,便于对撑开机构3进行升降驱动,合理利用了空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铁壳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固定治具、撑开机构以及升降机构,所述固定治具和所述升降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固定治具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铁壳的固定工位,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撑开机构升降,所述撑开机构用于撑开所述固定治具所固定的多个铁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壳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设置有凹槽与限位件,所述固定治具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限位件用于与所述固定治具的顶部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壳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治具设置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壳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工位包括固定件以及容槽,固定件的顶部设置有夹槽,固定件装设于固定治具内,容槽用于容设铁壳,夹槽用于对铁壳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壳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治具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的侧边连通有第一固定孔,固定件设置有第二固定孔,固定件于安装孔一一对应装配,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连通后通过插销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壳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固定件成矩阵阵列分布于所述固定治具,每条容槽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壳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机构包括固定板、活动板、若干个弹性件以及多个撑开件,若干个弹性件均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活动板之间,所述活动板设置有多个撑开孔,多个撑开件均设置于所述固定板,多个撑开件与多个撑开孔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撑开件与多个固定工位一一正对设置,撑开件经撑开孔突伸至所述活动板的底部;活动板用于下压铁壳进行定位,撑开件用于插入并撑开铁壳;撑开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铁壳进行让位的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铁壳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抵触件,撑开件位于相邻的两个抵触件之间;抵触件用于与所述固定工位的侧边抵触进行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铁壳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活动设置有多根限位柱,限位柱的顶部突伸出所述固定板的顶部,限位柱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卡块,限位柱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壳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设置有支架,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装设于所述支架的升降气缸,所述撑开机构设置于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
CN202120727458.2U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铁壳撑开装置 Active CN2153433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27458.2U CN215343328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铁壳撑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27458.2U CN215343328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铁壳撑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3328U true CN215343328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93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27458.2U Active CN215343328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铁壳撑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433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57792B (zh) 铝型材框架生产线的装配角码装置
CN215343328U (zh) 一种铁壳撑开装置
CN107089511B (zh) 一种柔性放料的夹取机构
CN108145479B (zh) 用于装卡工件的固定治具
CN108461800B (zh) 电池入壳机
CN210817254U (zh) 伺服铆压平台
CN209902741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缸体加工用定位夹具
CN110253484A (zh) 一种按响组装工装及其工作方法
US4930206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ixing and positioning a nut plate
CN213079804U (zh) 一种电梯固定板组件用铆压装置
CN217832815U (zh) 一种减震器零件数车加工用的定位装置
CN213988749U (zh) 电动操作机构的中间板装配生产线
CN213005374U (zh) 一种可变间距夹爪装置
CN216229081U (zh) 治具、治具组装机构及治具拆卸机构
CN218518020U (zh) 一种机器人工作站夹具快换装置
CN218856072U (zh) 平板类产品定位工装
CN221185409U (zh) 自动化装配调试螺杆结构
CN217444308U (zh) 一种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CN216830480U (zh) 一种斜卧式治具
CN220970480U (zh) 一种活塞部件加工冲压机
CN217513811U (zh) 一种弹簧组件的自动压缩搬运结构
CN218801763U (zh) 一种工件定位夹具
CN216030297U (zh) 顶紧机构
CN220534123U (zh) 弹性线圈组装装置
CN114310109B (zh) 一种加强筋夹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