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09141U - 一种炒菜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炒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09141U
CN213309141U CN202021320440.2U CN202021320440U CN213309141U CN 213309141 U CN213309141 U CN 213309141U CN 202021320440 U CN202021320440 U CN 202021320440U CN 213309141 U CN213309141 U CN 213309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eat
heating plate
dish
fuse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204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林敏勇
宋旭然
王国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204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09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09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091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炒菜机,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炒菜机容易烧机的缺陷。炒菜机包括锅体和盖设在锅体上的锅盖,所述锅体包括保温罩和安装在所述保温罩内的发热盘,以及内锅和用于检测所述内锅温度的第一测温元件,所述发热盘通过热传导对所述内锅加热,所述发热盘上设置第二测温元件以检测所述发热盘的温度,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和炒菜机的控制器电连接。第二测温元件直接检测发热盘的温度,这样对发热盘的实时温度的检测更加准确,减少温度检测的滞后性,有利于控制器及时降低发热盘功率或停止发热盘加热,降低烧机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炒菜机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炒菜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炒菜机。
背景技术
炒菜机基于烹饪需要,工作温度比较高。例如,用炒菜机进行爆炒,需要炒菜机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热量,这就需要较大功率的发热盘。当炒菜机工作异常,发热盘持续发热使得炒菜机温度不断升高,就容易出现烧机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通过测量内锅温度的测温元件来检测炒菜机温度是否过高,如果过高,则由控制器控制发热盘停止加热,这样降低了炒菜机的安全隐患。但是发热盘将热量传递至测量内锅温度的测温元件需要经过内锅,测温元件检测发热盘的温度存在较大的滞后性,使得炒菜机依然容易出现烧机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炒菜机,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炒菜机容易烧机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炒菜机,包括锅体和盖设在锅体上的锅盖,所述锅体包括保温罩和安装在所述保温罩内的发热盘,以及内锅和用于检测所述内锅温度的第一测温元件,所述发热盘通过热传导对所述内锅加热,所述发热盘上设置第二测温元件以检测所述发热盘的温度,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和炒菜机的控制器电连接。第二测温元件直接检测发热盘的温度,这样对发热盘的实时温度的检测更加准确,减少温度检测的滞后性,有利于控制器及时降低发热盘功率或停止发热盘加热,降低烧机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炒菜机使用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发热盘上设置导热件,所述第二测温元件通过导热件和所述发热盘连接,所述导热件穿过所述保温罩,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和所述发热盘分别位于所述保温罩的两侧。保温罩位于第二测温元件和发热盘之间,保温罩能够阻隔发热盘产生的热量辐射到第二测温元件上,使得第二测温元件受到发热盘热辐射的影响大大减小,第二测温元件主要通过导热件获取发热盘的温度状态,减少热辐射等不稳定传热因素影响,提高了第二测温元件检测发热盘温度的精准度。
优选的,所述导热件和所述发热盘一体或分体固定连接。导热件一体成型于所述发热盘时,加工简单、安装方便,且一体连接的方式使得导热件和发热盘的连接更加紧密,导热效率更高。
优选的,所述发热盘上可拆卸设置连接件,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这样便于导热件和第二测温元件的安装,便于第二测温元件的更换。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具有安装孔,所述发热盘上具有螺孔,所述第一安装部通过穿过所述安装孔并旋入所述螺孔的螺钉固定在所述发热盘上,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这样便于将第二测温元件固定在连接件上后,再将连接件固定到导热件上。
优选的,所述发热盘上设置导热柱,所述导热柱向下穿过所述保温罩,所述导热柱的下端设置熔断体,所述熔断体连接在所述发热盘的供电回路上。熔断体能够为炒菜机提供第二重防护,当炒菜机出现异常,通过第二测温元件和控制器不能停止发热盘加热时,熔断体可以熔断以断开发热盘的电路,包装炒菜机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导热柱上可拆卸设有支架,所述熔断体固定在所述支架上。这样便于导热柱和熔断体的安装,便于熔断体的更换。
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第二安装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导热柱上,所述固定部具有包边,所述包边包住所述熔断体。包边能够增加支架和熔断体的接触面,提高传热效率,提高熔断体检测发热盘温度的精准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均为热敏电阻。热敏电阻测温灵敏度较高,工作温度范围宽,体积小,阻值可选范围大,生产加工成本低。
优选的,所述熔断体包括第一熔断体和第二熔断体,所述支架包括第二安装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两端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熔断体和所述第二熔断体固定在同一支架上的两个第二固定部上。将两件熔断体安装在同一支架上的结构较为简单,安装也较为简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炒菜机,第二测温元件直接检测发热盘的温度,这样对发热盘的实时温度的检测更加准确,减少温度检测的滞后性,有利于控制器及时降低发热盘功率或停止发热盘加热,降低烧机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炒菜机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炒菜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3为炒菜机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4为炒菜机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5为发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100、保温罩;200、发热盘;210、导热件;220、导热柱;300、内锅;400、连接件;410、第一安装部;420、第一固定部;500、支架;510、第二安装部;520、第二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炒菜机,包括锅体和盖设在锅体上的锅盖,如图1-4所示,所述锅体包括保温罩100和安装在所述保温罩100内的发热盘200,以及内锅300和用于检测所述内锅300温度的第一测温元件,所述发热盘200通电产生热量通过热传导对所述内锅300加热,从而对内锅300中的食物加热烹饪。炒菜机内设置控制器,控制器和第一测温元件连接,第一测温元件将内锅300的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根据第一测温元件反馈的温度信息控制发热盘200的开断和功率,实现不同的烹饪功能。
发热盘200上设置第二测温元件以检测所述发热盘200的温度,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和炒菜机的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测温元件检测的是内锅300的温度,发热盘200和第一测温元件之间隔着内锅300,尽管内锅300的温度会随着发热盘200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是具有滞后性,如果通过第一测温元件来向控制器反馈发热盘200的温度,就存在滞后,基于炒菜机的发热盘200功率较大,其滞后性很容易导致烧机。此外,由于内锅300中通常盛装食物,内锅300的温度受食物影响较大,也不能准确反映发热盘200的温度,所以通过第一测温元件难以准确检测发热盘200的温度。第二测温元件直接检测发热盘200的温度,这样对发热盘200的实时温度的检测更加准确,减少温度检测的滞后性,有利于控制器及时降低发热盘200功率或停止发热盘200加热,降低烧机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炒菜机使用的安全性。
在正常的烹饪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加热后,发热盘200的温度会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热传导的效果最好,且发热盘200也会处于一个安全的状态。当炒菜机发生异常时,第二测温元件和控制器可以形成一个温控系统,将发热盘200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温升过高,当温度超过预设的温度再停止发热盘200加热,避免因温冲现象导致发热盘200停止加热。例如,在烹饪过程中,发热盘200温度维持在260度左右,将控制温度提高5度作为容差,当第二测温元件检测到发热盘200温度大于265度时,此时控制器将发热盘200的功率调节为300瓦,当温度达到270度时,控制器控制发热盘200停止加热,当温度恢复到260度以下时,控制器恢复发热盘200的原始功率。这样第二测温元件和控制器形成的温控系统既保证了炒菜机的安全性,又避免了轻微异常导致炒菜机停止工作的情况发生。
如图2、5所示,所述发热盘200上设置导热件210,所述第二测温元件通过导热件210和所述发热盘200连接,所述导热件210穿过所述保温罩100,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和所述发热盘200分别位于所述保温罩100的两侧。保温罩100位于第二测温元件和发热盘200之间,保温罩100能够阻隔发热盘200产生的热量辐射到第二测温元件上,使得第二测温元件受到发热盘200热辐射的影响大大减小,第二测温元件主要通过导热件210获取发热盘200的温度状态,减少热辐射等不稳定传热因素影响,提高了第二测温元件检测发热盘200温度的精准度。
发热盘200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通过传导热和辐射热往外导热,辐射热在传热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而传导热由传递材质决定,其中材质不易变化,传导热的传递过程较为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小。如果第二测温元件受到的不稳定传热因素影响越大,其温升把握难度就越大,就容易导致检测温度和发热盘200的温度难以准确对应,使得温度检测不精准。保温罩100位于第二测温元件和发热盘200之间,保温罩100能够阻隔发热盘200产生的热量辐射到第二测温元件上,使得第二测温元件受到发热盘200热辐射的影响大大减小。第二测温元件主要通过导热件210以热传导的方式获取发热盘200的温度状态,减少热辐射等不稳定传热因素影响,提高了第二测温元件检测发热盘200温度的精准度。由于炒菜机的发热盘200功率较大,在发热盘200达到预设温度时第二测温元件能够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及时停止发热盘200加热,避免较大功率的发热盘200短时间能产生的大量热量损坏炒菜机内的元器件,降低火灾及用户触电的可能,提高炒菜机使用的安全性。
如图5所示,所述导热件210和所述发热盘200一体连接。导热件210一体成型于所述发热盘200时,加工简单、安装方便,且一体连接的方式使得导热件210和发热盘200的连接更加紧密,导热效率更高。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导热件210也可以和发热盘200分体连接,导热件210通过卡接或螺钉连接等方式固定到发热盘200上。
发热盘200上可拆卸设置连接件400,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固定在所述连接件400上。这样便于导热件210和第二测温元件的安装,便于第二测温元件的更换。
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件400包括第一安装部410和第一固定部420,所述第一安装部410上具有安装孔,所述发热盘200上具有螺孔,所述第一安装部410通过穿过所述安装孔并旋入所述螺孔的螺钉固定在所述发热盘200上,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420上。这样便于将第二测温元件固定在连接件400上后,再将连接件400固定到导热件210上。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件400可以固定在保温罩100的外壁上,第二测温元件固定在连接件400上,第二测温元件和导热件210相抵接。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发热盘200上设置导热柱220,所述导热柱220向下穿过所述保温罩100,所述导热柱220的下端设置熔断体,所述熔断体连接在所述发热盘200的供电回路上。熔断体能够为炒菜机提供第二重防护,当炒菜机出现异常,通过第二测温元件和控制器不能停止发热盘200加热时,熔断体可以熔断以断开发热盘200的电路,包装炒菜机的安全性。
导热柱220上可拆卸设有支架500,所述熔断体固定在所述支架500上。这样便于导热柱220和熔断体的安装,便于熔断体的更换。所述支架500包括第二安装部510和第二固定部520,所述第二安装部510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导热柱220上,所述固定部具有包边,所述包边包住所述熔断体。包边能够增加支架500和熔断体的接触面,提高传热效率,提高熔断体检测发热盘200温度的精准度。所述熔断体包括第一熔断体和第二熔断体,所述支架500包括第二安装部510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510两端第二固定部520,所述第一熔断体和所述第二熔断体固定在同一支架500上的两个第二固定部520上。将两件熔断体安装在同一支架500上的结构较为简单,安装也较为简便。
家庭所用的市电通常为交流电,市电包括火线和零线,发热盘200的两级分别同火线和零线连接。当熔断体熔断的是零线和发热盘200的连接,火线依然和发热盘200处于连接状态,当发热盘200原来与零线连接的一端通过其他导电件接地时,发热盘200依然会通电发热,依然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用户也依然存在较大的触电危险。家庭插座两个插孔连接零线、火线较为随意,所以难以提前预知发热盘200的哪一极连接火线。本实施例分别在发热盘200的两极都设置熔断体,这样在熔断体发生熔断时,能够保证发热盘200和火线断开连接,确保发热盘200不再发热,也减少用户触电风险。
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均为热敏电阻。热敏电阻测温灵敏度较高,工作温度范围宽,体积小,阻值可选范围大,生产加工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虽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任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炒菜机,包括锅体和盖设在锅体上的锅盖,所述锅体包括保温罩和安装在所述保温罩内的发热盘,以及内锅和用于检测所述内锅温度的第一测温元件,所述发热盘通过热传导对所述内锅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上设置第二测温元件以检测所述发热盘的温度,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和炒菜机的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上设置导热件,所述第二测温元件通过导热件和所述发热盘连接,所述导热件穿过所述保温罩,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和所述发热盘分别位于所述保温罩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和所述发热盘一体或分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上可拆卸设置连接件,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具有安装孔,所述发热盘上具有螺孔,所述第一安装部通过穿过所述安装孔并旋入所述螺孔的螺钉固定在所述发热盘上,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上设置导热柱,所述导热柱向下穿过所述保温罩,所述导热柱的下端设置熔断体,所述熔断体连接在所述发热盘的供电回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柱上可拆卸设有支架,所述熔断体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二安装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导热柱上,所述固定部具有包边,所述包边包住所述熔断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均为热敏电阻。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体包括第一熔断体和第二熔断体,所述支架包括第二安装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两端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熔断体和所述第二熔断体固定在同一支架上的两个第二固定部上。
CN202021320440.2U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炒菜机 Active CN213309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0440.2U CN213309141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炒菜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0440.2U CN213309141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炒菜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09141U true CN213309141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82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20440.2U Active CN213309141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炒菜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091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248020A1 (en) Electromagnetic oven for barbecue
US1172582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cooking appliance
US10132504B1 (en) Dual coil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CN208404266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US20210348767A1 (en) Dual coil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CN106610038B (zh) 电磁炉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磁炉
US3678246A (en) Liquid heating vessel
CN213309141U (zh) 一种炒菜机
EP3327368B1 (en) Cordless liquid heating apparatus
CN208192971U (zh) 一种安全的膜加热食品加工机
CN109744899A (zh)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食品加工机
CN208192783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用电加热装置及食品加工机
CN212939358U (zh) 一种烹饪装置及烹饪设备
CN104864450B (zh) 取暖器
CN205493531U (zh) 烹饪器具
CN208192972U (zh) 一种不易糊底的食品加工机
CN212438220U (zh) 一种炒菜机
CN207370550U (zh) 烹饪器具
CN209863518U (zh) 一种带有控温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JP2004509682A (ja) 液体加熱装置及び液体加熱装置を有する揚げ物調理用容器
CN213097457U (zh) 烹饪器具
CN218009296U (zh) 分体式烹饪器具及其烹饪装置
US11929220B2 (en) Dual coil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WO2020096623A1 (en) Dual coil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CN203132732U (zh) 电热电器及其热敏电阻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4

Address after: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