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70550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70550U
CN207370550U CN201720386152.9U CN201720386152U CN207370550U CN 207370550 U CN207370550 U CN 207370550U CN 201720386152 U CN201720386152 U CN 201720386152U CN 207370550 U CN207370550 U CN 207370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up
sensing
sensitive
l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8615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巍
王亚健
杨飞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8615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705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70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705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包括煲体以及设置在煲体内的内锅,内锅用以烹饪待烹饪的食物;加热装置,设置在煲体内以对内锅进行加热;感温装置,用以检测内锅底部的温度,感温装置包括杯底朝上抵靠于内锅底部用以快速导热的感温杯、部分设置于感温杯内的感温杯座以及夹设在感温杯与感温杯座之间的感温元件,感温杯上设有向感温杯内侧延伸的突出结构,突出结构卡于感温杯座上;控制装置,与感温元件电性连接。应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感温装置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感温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压力锅或者电饭煲等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上一般设置有感知内锅温度的感温装置,当感温装置测得的温度大于预定温度时,感温装置内部的热敏电阻熔断。热敏电阻的熔断给控制板信号,控制板接收到上述信号后响应于上述信号控制烹饪器具做相应的操作。一般传统的感温装置包括外部铝壳、内部铝壳以及夹设在外部铝壳、内部铝壳之间的热敏电阻,两个铝壳通过焊接连接。上述结构虽然能够起到固定热敏电阻的作用,但是两个铝壳之间的焊接空间小,工艺复杂,使得成本较高。此外,在安装时,通常需要先将内部铝壳与接地线连接,然后再将内部铝壳与外部铝壳焊在一起,当内部铝壳受到接地线向下的抻拉时,内部铝壳与外部铝壳易松脱,使得感温装置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感温装置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包括煲体以及设置在煲体内的内锅,内锅用以烹饪待烹饪的食物;加热装置,设置在煲体内以对内锅进行加热;感温装置,用以检测内锅底部的温度,感温装置包括杯底朝上并抵靠于内锅底部用以快速导热的感温杯、部分设置于感温杯内的感温杯座以及夹设在感温杯与感温杯座之间的感温元件,感温杯上设有向内延伸的突出结构,突出结构卡于感温杯座上;控制装置,与感温元件电性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烹饪器具包括用以检测内锅底部的温度的感温装置,感温装置包括杯底朝上抵靠于内锅底部用以快速导热的感温杯、部分设置于感温杯内的感温杯座以及夹设在感温杯与感温杯座之间的感温元件,感温杯上设有向感温杯内侧延伸的突出结构,突出结构卡于感温杯座上。上述结构通过将感温杯卡在感温杯座上实现感温元件的夹紧,在能够固定感温元件的同时避免了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焊接操作,从而降低了工艺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感温装置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进一步地,感温杯与感温杯座插接连接。
进一步地,突出结构设置在感温杯的底部,突出结构为支脚,感温杯座上设置有避让支脚的避让口,在支脚伸入避让口后,弯折支脚,以使支脚卡住感温杯座。
进一步地,感温杯座包括第一筒体段、第二筒体段以及连接第一筒体段与第二筒体段的连接段,第二筒体段的直径大于第一筒体段的直径,避让口设置在连接段上并位于第一筒体段与连接段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感温杯座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筒体段内的安装台,安装台的上部设置有用以容纳感温元件的容纳槽,感温元件夹设在容纳槽与杯底之间。
进一步地,感温装置还包括弹簧,弹簧的一端抵接在连接段的底部,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加热装置上,以使感温杯以及感温杯座可移动地设置在加热装置上。
进一步地,第二筒体段的侧壁上设置有止转切面。
进一步地,支脚为多个,多个支脚沿感温杯的周向间隔布置,避让口为与支脚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至少一个支脚与地线连接。
进一步地,感温杯座由塑料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感温元件与控制装置通过多根连接线电性连接,多根连接线通过防松结构固定在一起。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局部放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感温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感温装置的一个角度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的感温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感温装置的支脚在弯折前的纵剖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1的感温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加热装置;20、感温装置;21、感温杯;211、杯壁;2111、支脚;212、杯底;22、感温杯座;221、第一筒体段;222、第二筒体段;223、连接段;224、安装台;2241、容纳槽;2231、避让口;23、感温元件;24、弹簧;30、地线;40、连接线;50、防松结构;60、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加热装置10、感温装置20以及控制装置。其中,锅体包括煲体以及设置在煲体内的内锅,内锅用以烹饪待烹饪的食物。加热装置10设置在煲体内以对内锅进行加热。感温装置20用以检测内锅底部的温度,感温装置20包括杯底212朝上并抵靠于内锅底部用以快速导热的感温杯21、部分设置于感温杯内的感温杯座22以及夹设在感温杯21与感温杯座22之间的感温元件23,感温杯21上设有向内延伸的突出结构,突出结构卡于感温杯座22上。控制装置与感温元件23电性连接。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烹饪器具包括用以检测内锅底部的温度的感温装置20,感温装置20包括杯底朝上抵靠于内锅底部用以快速导热的感温杯21、部分设置于感温杯21内的感温杯21座以及夹设在感温杯21与感温杯21座之间的感温元件23,感温杯21上设有向感温杯21内侧延伸的突出结构,突出结构卡于感温杯21座上。上述结构通过将感温杯21卡在感温杯21座上实现感温元件23的夹紧,在能够固定感温元件23的同时避免了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焊接操作,从而降低了工艺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感温装置20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感温杯21与感温杯座22插接连接。上述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感温杯21与感温杯座22不一定为插接连接,还有可能是感温杯座22与感温杯21之间通过旋转连接。具体地,在感温杯21的内壁上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多条第一弧形凸筋,相邻的两条第一弧形凸筋之间具有间隙。在感温杯座22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弧形凸筋配合的第二弧形凸筋,第二弧形凸筋的长度小于间隙的长度。安装时,将第二弧形凸筋对准间隙部位,然后将第二弧形凸筋旋至第一弧形凸筋上方即可。
如图2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突出结构设置在感温杯21的底部,突出结构为支脚2111,感温杯座22上设置有避让支脚2111的避让口2231,在支脚2111伸入避让口2231后,弯折支脚2111,以使支脚2111卡住感温杯座22。具体地,在安装时,将支脚2111对准避让口2231,然后将支脚2111向下插入避让口2231内。当插入到位后,向内弯折支脚2111。弯折后的支脚2111能够钩住感温杯座22,使得感温杯21无法从感温杯座22上脱出。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感温杯21与支脚2111为一体结构,且由较软的铝材料制成,便于安装人员进行弯折。
如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脚2111为多个,多个支脚2111沿感温杯21的周向间隔布置,避让口2231为与支脚2111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上述结构使得,感温杯21与感温杯座22的安装更加稳定,保证感温元件23能够牢固地夹设在感温杯21与感温杯座22之间。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烹饪器具的安全,在感温杯21上设有地线30。优选地,至少一个支脚2111与地线30连接。上述结构能够提高烹饪器具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弯折后的支脚2111钩住感温杯座22,以使感温杯21无法从感温杯座22上脱出,除了安装方便的优点以外还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地线30设置在支脚2111上,因此即使地线30被人工或其他外力向下拉扯的话,也会使感温杯21与感温杯座22之间越拉越紧,保证感温元件23能够牢固地夹设在感温杯21与感温杯座22之间。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地线30从感温杯21的内部铆接在支脚2111上。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地线30还可以以其他的方式连接在支脚2111上。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感温杯21包括杯底212以及位于杯底212下方的杯壁211,支脚2111设置在杯壁211的底部。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感温杯座22包括第一筒体段221、第二筒体段222以及连接第一筒体段221与第二筒体段222的连接段223,第二筒体段222的直径大于第一筒体段221的直径,避让口2231设置在连接段223上并位于第一筒体段221与连接段223的连接处。上述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提高装配效率以及装配质量。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感温杯座22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筒体段221内的安装台224,安装台224的上部设置有用以容纳感温元件23的容纳槽2241,感温元件23夹设在容纳槽2241与杯底212之间。上述结构使得感温元件23能够限位在容纳槽2241内,进一步保证感温元件23不会在感温杯21与感温杯座22之间窜动。
如图2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感温元件23包括热敏电阻与热熔断体,其中当内锅的温度过高时,热熔断体会熔断。熔断后产生触发信号,控制装置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响应于触发信号,控制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从而达到过热保护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容纳槽2241包括用以容纳热敏电阻的第一容纳凹槽以及容纳热熔断体的第二容纳凹槽。第一容纳凹槽的形状与热敏电阻的形状适配,第二容纳凹槽的形状与热熔断体的形状适配。第一容纳凹槽与第二容纳凹槽并列排放。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感温杯21与热敏电阻、热熔断体接触的表面上涂有导热材料,以增加感温元件的检测的准确性。进一步优选地,导热材料为导热硅脂。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感温装置20还包括弹簧24,弹簧24的一端抵接在连接段223的底部,弹簧24的另一端抵接在加热装置10上。上述结构使得感温杯21以及感温杯座22可移动地设置在加热装置10上,一方面使得内锅放置时存在一定的缓冲,保证感温杯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得感温杯与内锅之间接触更好,从而保证加热效果。此外,连接段223能够固定弹簧24的外型,从而防止弹簧脱出。
优选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盖体60,所述盖体60可拆卸地设置在加热装置10上,弹簧24的另一端抵接在盖体60上。
由于安装人员在安装时,有可能会扭动感温杯座22,而扭动感温杯座22可能会导致与感温元件23连接的多根连接线40被拉扯,最终导致感温元件23松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筒体段222的侧壁上设置有止转切面。上述结构能够防止感温杯座22转动,从而解决感温元件23容易松脱的问题。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筒体段222的横截面呈腰型或方形。
在本实施例中,感温杯座22由塑料材料制成。上述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感温元件23与控制装置通过多根连接线40电性连接,多根连接线40通过防松结构50固定在一起。上述结构能够防止连接线40散开,从而能够保证弹簧24能够正常工作。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防松结构50包括热缩套以及扎带。具体地,连接线40与地线30一起用热缩套套在一起,并用扎带紧固在出线根部。
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包括煲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煲体内的内锅,所述内锅用以烹饪待烹饪的食物;
加热装置(10),设置在所述煲体内以对所述内锅进行加热;
感温装置(20),用以检测所述内锅底部的温度,所述感温装置(20)包括杯底(212)朝上并抵靠于所述内锅底部用以快速导热的感温杯(21)、部分设置于感温杯内的感温杯座(22)以及夹设在所述感温杯(21)与所述感温杯座(22)之间的感温元件(23),所述感温杯(21)上设有向内延伸的突出结构,所述突出结构卡于所述感温杯座(22)上;
控制装置,与所述感温元件(23)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杯(21)与所述感温杯座(22)插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结构设置在所述感温杯(21)的底部,所述突出结构为支脚(2111),所述感温杯座(22)上设置有避让所述支脚(2111)的避让口(2231),在所述支脚(2111)伸入所述避让口(2231)后,弯折所述支脚(2111),以使所述支脚(2111)卡住所述感温杯座(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杯座(22)包括第一筒体段(221)、第二筒体段(22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筒体段(221)与所述第二筒体段(222)的连接段(223),所述第二筒体段(22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筒体段(221)的直径,所述避让口(2231)设置在所述连接段(223)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筒体段(221)与所述连接段(223)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杯座(2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段(221)内的安装台(224),所述安装台(224)的上部设置有用以容纳所述感温元件(23)的容纳槽(2241),所述感温元件(23)夹设在所述容纳槽(2241)与所述杯底(21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装置(20)还包括弹簧(24),所述弹簧(24)的一端抵接在所述连接段(223)的底部,所述弹簧(24)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加热装置(10)上,以使所述感温杯(21)以及所述感温杯座(2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段(222)的侧壁上设置有止转切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2111)为多个,多个所述支脚(2111)沿所述感温杯(21)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避让口(2231)为与所述支脚(2111)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至少一个所述支脚(2111)与地线(3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杯座(22)由塑料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元件(23)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多根连接线(40)电性连接,所述多根连接线(40)通过防松结构(50)固定在一起。
CN201720386152.9U 2017-04-13 2017-04-13 烹饪器具 Active CN2073705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86152.9U CN207370550U (zh) 2017-04-13 2017-04-13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86152.9U CN207370550U (zh) 2017-04-13 2017-04-13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70550U true CN207370550U (zh) 2018-05-18

Family

ID=62297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86152.9U Active CN207370550U (zh) 2017-04-13 2017-04-13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705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4538A (zh) * 2018-12-27 2020-07-07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感温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4538A (zh) * 2018-12-27 2020-07-07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感温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19969U (zh) 一种多功能锅
CN105902144A (zh) 一种多功能锅
US6686569B2 (en) Roasting oven with dual heating elements
US20040188412A1 (en) Roasting oven with dual heating elements
CN107411540A (zh) 锅具、电磁炉、炉具总成和信息指示方法
US6509550B1 (en) Roasting oven with dual heating elements
US20040159649A1 (en) Slow cooker with dual heating elements
US6867394B2 (en) Roasting oven with dual heating elements
CN207370550U (zh) 烹饪器具
US11116042B1 (en) Method of forming cooking plate with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CN109744899B (zh)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食品加工机
US6759634B2 (en) Electric fryer
CN206191717U (zh) 具有安全保护装置的取暖器
US10893776B1 (en) Cooking plate with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CN202858805U (zh) 直接感温式电饭锅
CN205942478U (zh) 一种电热炊具控温装置及其电热炊具
CN207804046U (zh) 烹饪器具
CN205493531U (zh) 烹饪器具
CN211831203U (zh) 一种农产品检测用电热板
JP2009125356A (ja) 電気ケトル
US2445086A (en) Ceramic heating plate construction
CN207804019U (zh) 料理杯组件及料理机
CN207379625U (zh) 锅具、电磁炉和炉具总成
CN205748701U (zh) 一种用于ih 电饭煲的温度传感器
CN213248332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