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06999U - 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06999U
CN213306999U CN202021689524.3U CN202021689524U CN213306999U CN 213306999 U CN213306999 U CN 213306999U CN 202021689524 U CN202021689524 U CN 202021689524U CN 213306999 U CN213306999 U CN 213306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nel
trapping
flying insects
trapping devic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8952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玉洁
高爱华
赛思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Xinan Sinogree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Xinan Sinogree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Xinan Sinogree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Xinan Sinogree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8952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06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06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069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包括:顶盖、诱芯、第一漏斗件以及收集件,还包括第二漏斗件和连接件,所述第二漏斗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漏斗件和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收集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漏斗件、所述第二漏斗件和所述连接件相互连通以使所述飞行昆虫通过,所述连接件又与所述收集件连通,以使所述飞行昆虫进入所述收集件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能够使被捕获的昆虫不再逃逸飞出,易于拆卸和安装,方便运输也便于在田间布置,省时省力,节省经济成本。

Description

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领域,较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背景进行说明,但这些说明并不一定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
众所周知,害虫是食品生产的一大主要限制因素,粮食生产中必须要防治害虫。一般而言,对农业生产威胁最大的害虫是飞行昆虫,其中包括鳞翅目害虫,如蛾类;鞘翅目害虫,如甲虫类;以及双翅目害虫,如蝇类。现有技术中,害虫的防治工作一般都通过对农作物进行大面积喷洒农药来进行。这种防治方法的缺点在于,喷洒农药可能会导致作业人员中毒,此外,还势必会造成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进入市场的农产品可能存在农药残留,而且长期使用农药会使昆虫产生抗药性,影响防治效率。
为了减少农药的使用,人们开始研发并使用害虫诱捕器来捕捉害虫。现有技术中的诱捕器一般包括一个漏斗和一个收容器,收容器用于存储捕获的害虫。然而,这种诱捕器的漏斗口径一般都较大,害虫从进虫口飞进来也很容易顺着进虫口飞出去逃逸。但是,如果将漏斗口设计得较小,则不易使害虫进入,因而,最终捕获的害虫量一般,影响防治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发明人团队研发了一种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该装置能够解决已被捕获的害虫再次飞出逃逸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装置的诱捕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包括:顶盖、诱芯、第一漏斗件以及收集件,还包括第二漏斗件和连接件,所述第二漏斗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漏斗件和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收集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漏斗件、所述第二漏斗件和所述连接件相互连通以使所述飞行昆虫通过,所述连接件又与所述收集件连通,以使所述飞行昆虫进入所述收集件内。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件,用于将所述诱捕装置布置在田间。
优选地,所述收集件为袋状或桶状并且由透明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收集件设置有排水孔。
优选地,所述第二漏斗件上设置有排气孔。
优选地,所述顶盖通过支柱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漏斗件上方。
优选地,所述顶盖通过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漏斗件上方。
优选地,所述诱芯布置在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一漏斗件之间的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漏斗件包括第一小开口、第一大开口和下部开口,所述第二漏斗件包括第二小开口和第二大开口,所述第一漏斗件的所述第一大开口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二漏斗件的所述第二大开口,所述第一漏斗件的所述下部开口连通所述第二漏斗件内。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中央开口,所述第二漏斗件的所述第二小开口固定连接到所述连接件的所述中央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能够使被捕获的昆虫不再逃逸飞出,而且易于拆卸和安装,方便运输。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通过设置固定件,也非常便于在田间布置,省时省力,节省经济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的第一漏斗件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的第二漏斗件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的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
附图标记:
1.顶盖; 11.支柱;
2.诱芯; 3.第一漏斗件;
30.下部; 31.第一小开口;32.第一大开口;33.下部开口;
4.第二漏斗件; 41.排气孔;42.第二小开口;43.第二大开口;
5.连接件; 51.中央开口;
6.收集件;
7.固定件;
8.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示范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的第一漏斗件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的第二漏斗件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的连接件的示意图;图 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
如图1-4中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包括顶盖1、诱芯2、第一漏斗件3、第二漏斗件4、连接件5以及收集件6。
顶盖1通过例如为支柱11的部件支撑在第一漏斗件3上,并与第一漏斗件3相隔一段距离。支柱11的数量为多个且等间距隔开,例如3个,以使顶盖1能够稳固地支撑在第一漏斗件3上。优选地,支柱11以可拆卸的方式分别连接到顶盖1和第一漏斗件3,以在需要时,例如,清洗维护时,能够将支柱11拆卸下来,也能够将顶盖1与第一漏斗件3分开。顶盖1能够遮挡雨水,防止雨水进入到第一漏斗件3内。
诱芯2布置在顶盖1的下方,并且置于第一漏斗件3的上方,即,诱芯 2布置在顶盖1与第一漏斗件3之间相隔的空间内,以便向外散发引诱剂的气味。诱芯2以例如悬挂在顶盖1下方的方式布置在顶盖1与第一漏斗件3 之间相隔的空间内。顶盖1的作用除了用于为下方的诱芯2和第一漏斗件3 遮挡雨水之外,还便于布置诱芯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诱芯2可以通过例如诱芯笼的方式布置在顶盖1下方,即,将诱芯2置于笼状体内,由此可避免诱芯2受到物理损伤,同时又能够保证引诱剂气味的散发。需要说明的是,以橡皮头、小胶管、PVC毛细管以及潜水艇等形式存在的昆虫性信息素或食诱剂缓释载体诱芯均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诱捕装置。这些诱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桃蛀螟、绿盲蝽、桃红颈天牛、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草地贪夜蛾、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大螟等的性信息素诱芯、性迷向产品。
第一漏斗件3优选为倒置的漏斗状并具有伸出并缩窄的下部30。第一漏斗件3具有第一小开口31、第一大开口32以及下部开口33,如图2中所示。第一小开口31用作昆虫引诱口,即,飞行昆虫被引诱剂吸引到第一小开口 31内,然后通过第一小开口31向下移动到下部开口33,下部开口33伸入并连通下一容器内,因而,下部开口33可称为昆虫进入口。也就是,第一漏斗件3的带有下部开口33的下部30伸入到下一容器内。下部开口33的面积要小于第一小开口31的面积和第一大开口32的面积。由于采用了倒置的漏斗状且下部开口33面积较小,因而昆虫从下部开口33进入后,不易逃逸飞出。由于第一小开口31和下部开口33均能够通过顶盖1遮挡雨水,所以顶盖1的面积必须大于第一小开口31的面积和下部开口33的面积。
如前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还包括第二漏斗件4、连接件5以及收集件6,如图1、3和4中所示。第二漏斗件4以例如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到第一漏斗件3上,并且与第一漏斗件3连通,由此从第一漏斗件3的第一小开口31和下部开口 33引诱进入的昆虫也进入到第二漏斗件4内。具体地,第二漏斗件4包括第二小开口42和第二大开口43,如图3中所示。第二漏斗件4通过其第二大开口43与第一漏斗件3的第一大开口32的配合连接来实现到第一漏斗件3 的固定连接。
优选地,第二漏斗件4的下部可设置有多个排气孔41,以便于其内的空气流通,由此也会有利于引诱剂气味的散发。连接件5例如也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到第二漏斗件4的下端处,即连接到第二漏斗件4的第二小开口42处,用于连接收集件。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连接件5可以为大致平板状,中间具有与第二漏斗件4的第二小开口42能够配合连接的中央开口51以便于与第二漏斗件4连接,如图4中所示。但不限于此,连接件5 可以是任何形式,只要能固定连接收集件即可。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件5与第二漏斗件4连通,以方便昆虫从第二漏斗件4通过并进入到收集件内。
收集件6可以是桶状或袋状等,用于收集被捕获的飞行昆虫。由此,收集件6固定连接到连接件5上并且与其连通,以使昆虫从第一漏斗件3的下部开口33进入后,再经过第二漏斗件4及连接件5进入到收集件6内,被最终捕获收集。收集件6的底部可设置有多个排水孔(图中未示出),以便于在田间长期应用时有雨水进入后可排出。可以理解,排水孔的直径要非常小,以避免被捕获的昆虫从排水孔飞出。优选地,收集件6为透明材料,以方便观察其内捕获的昆虫的量。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用于诱捕各种鳞翅目、鞘翅目害虫时,收集件可以为袋状,其成本较低,也方便拆卸。但收集件设置为桶状的优点在于,可重复使用且存储空间大。
需要说明的是,收集件6为桶状时,其数量可以为多个且以相互上下连通的方式布置,其更便于在田间应用。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还可包括固定件7,用于使整个诱捕装置更容易布置在田间。作为一种示例,该固定件7可以是支撑杆等等,但不限于此,只要能将整个诱捕装置固定在田间的任何部件均可使用。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在顶盖1与第一漏斗件3之间的空间间隔部分还设置有面板8,其作用在于当昆虫被引诱剂散发的气味引诱飞行到此时,会撞到面板8上,之后直接落入第一漏斗件3的第一小开口31并下移到下部开口 33内。由于设置了面板8,可直接以面板8作为顶盖1与第一漏斗件3之间的间隔支撑件,由此可省去设置支柱11。优选地,面板8也是以可拆卸地方式设置,以在需要时,从顶盖上拆卸下来。设置有面板8的诱捕装置特别适用于鞘翅目害虫,例如天牛和金龟子。这是因为该类飞行昆虫在撞到障碍物上之后会出现假死现象,由此直接掉落到第一漏斗件3的第一小开口31中并下滑到下部开口33内被捕获。在该实施方式中,除了面板8的设置之外,其他部分与前一实施方式均相同,由此,不再对其他各部分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当昆虫通过第一漏斗件3的第一小开口31和下部开口33被捕获后,即再通过第二漏斗件4,连接件5后进入收集件6中,由此使被捕获的昆虫很难再逃逸飞出。实验设计如下:
在一个约30平方米的房间内,放入1000只例如为斜纹夜蛾的成虫,布置现有技术中的3个市售诱捕器和3个本实用新型的诱捕装置,该装置包括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芯。静置24小时后,观察统计每个诱捕装置捕获到的虫量,统计结果如下表1。
表1.本实用新型的诱捕装置与现有技术市售诱捕器的比较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002807690000061
实验证明,本实用新型的诱捕装置在捕获昆虫后的稳定数量是现有技术市售诱捕器诱捕装置的3倍多,捕获效率远高于现有技术市售诱捕器。
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诱捕装置的收集件为透明材料,还非常容易观察被捕获的昆虫量,更方便人员管理。进一步地,通过将第一漏斗件3、第二漏斗件4、连接件5以及收集件6设置为依次由上而下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因而,利于装置的清洗和维护,还非常方便运输。更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固定件7,能够使该装置非常容易地在田间布置使用,减少布置时间和劳力,节约经济成本。
尽管前面介绍的是该诱捕装置用于诱捕飞行昆虫,但是,可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还可依据诱捕的昆虫量来监测害虫,并能够用于防治害虫。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变。这些改变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包括:顶盖(1)、诱芯(2)、第一漏斗件(3)以及收集件(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漏斗件(4)和连接件(5),所述第二漏斗件(4)分别与所述第一漏斗件(3)和所述连接件(5)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收集件(6)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漏斗件(3)、所述第二漏斗件(4)和所述连接件(5)相互连通以使所述飞行昆虫通过,所述连接件(5)又与所述收集件(6)连通,以使所述飞行昆虫进入所述收集件(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7),用于将所述诱捕装置布置在田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件(6)为袋状或桶状并且由透明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件(6)设置有排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漏斗件(4)上设置有排气孔(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通过支柱(11)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漏斗件(3)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通过面板(8)设置在所述第一漏斗件(3)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芯布置在所述顶盖(1)与所述第一漏斗件(3)之间的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漏斗件(3)包括第一小开口(31)、第一大开口(32)和下部开口(33),所述第二漏斗件(4)包括第二小开口(42)和第二大开口(43),所述第一漏斗件(3)的所述第一大开口(32)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二漏斗件(4)的所述第二大开口(43),所述第一漏斗件(3)的所述下部开口(33)连通所述第二漏斗件(4)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包括中央开口(51),所述第二漏斗件(4)的所述第二小开口(42)固定连接到所述连接件(5)的所述中央开口(51)。
CN202021689524.3U 2020-08-13 2020-08-13 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 Active CN213306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9524.3U CN213306999U (zh) 2020-08-13 2020-08-13 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9524.3U CN213306999U (zh) 2020-08-13 2020-08-13 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06999U true CN213306999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96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89524.3U Active CN213306999U (zh) 2020-08-13 2020-08-13 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069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3303A (zh) * 2021-07-15 2021-08-27 陈继恩 林区昆虫诱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3303A (zh) * 2021-07-15 2021-08-27 陈继恩 林区昆虫诱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ooper et al. Arthropod sampling methods in ornithology
KR101765576B1 (ko) 해충 포획기
KR101322341B1 (ko) 해충 포획용 다용도 콘트랩 장치
CN210642093U (zh) 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
KR102029064B1 (ko) 말벌유인포획기가 구비된 양봉장
CN111955438B (zh) 一种应用于无人农场的巡逻捕虫无人机
CN213306999U (zh) 用于诱捕飞行昆虫的诱捕装置
CN110881448A (zh) 一种农业大棚内用双吸引灭虫装置
CN110352929A (zh) 一种储粮害虫诱捕器
CN214546687U (zh) 一种多用型的害虫诱捕装置
CN218184838U (zh) 一种植物保护用杀虫装置
CN103858842B (zh) 一种多功能昆虫捕捉器
CN213095645U (zh) 诱捕器
CN209983380U (zh) 太阳能灭蝇灭蚊灯
EP3772277B1 (en) Device and process for massive capture of olive flies - electrocutor trap
KR102052989B1 (ko) 말벌유인포획기가 구비된 양봉관리시스템
CN111567489A (zh) 一种昆虫诱捕器
CN217591866U (zh) 害虫高空诱控捕杀装置
CN110622933A (zh) 一种智能螟蛾性诱监测装置
CN209218983U (zh) 用于蛾类害虫的诱捕装置
CN217308873U (zh) 一种农业种植害虫灭杀装置
CN207665851U (zh) 一种害虫诱捕装置
CN212414426U (zh) 一种昆虫诱捕器
CN218164057U (zh) 一种用于嗜尸性昆虫演替规律研究的蝇类昆虫诱捕装置
JP2002000154A (ja) フェロモントラップを利用した飛翔性害虫の計数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