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00815U - 一种具有双轴压制的纳米红外加热隧道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双轴压制的纳米红外加热隧道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00815U
CN213300815U CN202021849925.0U CN202021849925U CN213300815U CN 213300815 U CN213300815 U CN 213300815U CN 202021849925 U CN202021849925 U CN 202021849925U CN 213300815 U CN213300815 U CN 213300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lock
conveyer belt
furnace body
heating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499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德智
范志伟
李伯灵
席伯前
张雅诗
欧阳业华
罗文辉
李业鸿
张志亮
陈智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aka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aka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aka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aka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499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00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00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008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nnel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零件加工领域的一种具有双轴压制的纳米红外加热隧道炉,包括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的两侧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前输送带滚轴和后输送带滚轴,所述前输送带滚轴和后输送带滚轴之间传动连接有网带,所述支撑支架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变频电机,所述变频电机转轴的表面通过皮带与前输送带滚轴传动连接,所述固定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加热炉体。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调节轮、连接块、第一螺杆、活动块和第二调节轮,能够调整原材料的压制间隙,提高原材料整体加热均匀和提高材料可成型性、降低能耗、降低传统设备类体积和重量等,有利于环保、降低劳动强度、降低设备投资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双轴压制的纳米红外加热隧道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双轴压制的纳米红外加热隧道炉。
背景技术
汽车隔热隔音吸音类零部件主要通过材料受热→复合/吸塑成型→冲裁或发泡冲裁等工艺,在材料加热源有导热、对流、辐射三种类型,其中目前生产线加热炉均采用导热传递方式,而该类设备能耗高、加热时间慢、材料受热不均匀导致材料偏厚、局部焦化等因素,导致原材料受热失效无法达到所需工艺要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具有双轴压制的纳米红外加热隧道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轴压制的纳米红外加热隧道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双轴压制的纳米红外加热隧道炉,包括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的两侧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前输送带滚轴和后输送带滚轴,所述前输送带滚轴和后输送带滚轴之间传动连接有网带,所述支撑支架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变频电机,所述变频电机转轴的表面通过皮带与前输送带滚轴传动连接,所述固定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加热炉体,所述加热炉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炉体内腔正面和背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纳米远红外电热板,所述加热炉体的顶部连通有风轮搅拌式无风道,所述固定块的内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调节轮,所述第一调节轮的表面与网带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正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位于第一调节轮顶部的第二调节轮,所述第一螺杆的顶端贯穿至连接块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支架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滚轮架,且滚轮架的内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壁与加热炉体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加热炉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的表面与支撑块的内壁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全光栅,所述安全光栅为长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炉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导块,所述导块的底部与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表面与导块的内部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炉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连接在加热炉体内腔顶部的四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调节轮、连接块、第一螺杆、活动块和第二调节轮,能够调整原材料的压制间隙,提高原材料整体加热均匀和提高材料可成型性、降低能耗、降低传统设备类体积和重量等,有利于环保、降低劳动强度、降低设备投资费用。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滚轮架和脚轮,使隧道炉便于移动,通过支撑块、连接架和导向轮,使加热炉体上下移动更稳定,通过安全光栅,保护人身安全,避免安全事故,通过导杆、导块和第二螺杆,便于调节加热炉体高度,通过隔热层,起到保温的作用,且避免对人体造成烫伤,通过四个温度传感器,能够使加热炉体内的温度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局部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加热炉体仰视图。
图中:1、支撑支架;2、固定块;3、前输送带滚轴;4、后输送带滚轴;5、网带;6、变频电机;7、加热炉体;8、温度传感器;9、红外电热板;10、风轮搅拌式无风道;11、第一调节轮;12、连接块;13、第一螺杆;14、活动块;15、第二调节轮;16、支撑块;17、连接架;18、导向轮;19、安全光栅;20、导杆;21、导块;22、第二螺杆;23、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双轴压制的纳米红外加热隧道炉,包括支撑支架1,支撑支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固定块2内部的两侧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前输送带滚轴3和后输送带滚轴4,前输送带滚轴3和后输送带滚轴4之间传动连接有网带5,支撑支架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变频电机6,变频电机6转轴的表面通过皮带与前输送带滚轴3传动连接,固定块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加热炉体7,加热炉体7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8,加热炉体7内腔正面和背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纳米远红外电热板9,加热炉体7的顶部连通有风轮搅拌式无风道10,固定块2的内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调节轮11,第一调节轮11的表面与网带5的表面活动连接,固定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螺杆13,第一螺杆1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块14,活动块14的正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位于第一调节轮11顶部的第二调节轮15,第一螺杆13的顶端贯穿至连接块12的外部。
通过第一调节轮11、连接块12、第一螺杆13、活动块14和第二调节轮15,能够调整原材料的压制间隙,提高原材料整体加热均匀和提高材料可成型性、降低能耗、降低传统设备类体积和重量等,有利于环保、降低劳动强度、降低设备投资费用。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支架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滚轮架,且滚轮架的内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脚轮。
通过滚轮架和脚轮,使隧道炉便于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6,支撑块16的内壁与加热炉体7的表面活动连接,加热炉体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7,连接架17的内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导向轮18,导向轮18的表面与支撑块16的内壁滑动连接。
通过支撑块16、连接架17和导向轮18,使加热炉体7上下移动更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块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全光栅19,安全光栅19为长方形。
通过安全光栅19,保护人身安全,避免安全事故。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炉体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导杆20,导杆20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导块21,导块21的底部与支撑块16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块1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螺杆22,第二螺杆22的表面与导块21的内部螺纹连接。
通过导杆20、导块21和第二螺杆22,便于调节加热炉体7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炉体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层23,隔热层23的厚度为10mm。
通过隔热层23,起到保温的作用,且避免对人体造成烫伤。
在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8的数量为四个,温度传感器8固定连接在加热炉体7内腔顶部的四角。
通过四个温度传感器8,能够使加热炉体7内的温度更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采用铝合金制成的支撑支架1作为整体设备支撑和承重作用,利用脚轮可移动设备位置,已便于不同场地使用,采用纳米远红外电热板9,通过电能转化为热能,使用风轮搅拌式无风道10,将炉腔内温度煽动空气移动,使其整体炉腔均匀受热,然后采用4个温度传感器8控制加热,即将室内空气加热到达设定温度值后,停止加热,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再进行加热,以此循环工作,输送分为前后两段输送,采用耐高温铁氟龙制成的网带5,变频电机6控制输送加热后样件速度,能够减少材料加热后,输送材料的时间,提高原材料加热及运输时间;将原材料输送到炉腔内进行受热,加热至设定时间后,通过网带5输出受热材料至下一工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双轴压制的纳米红外加热隧道炉,包括支撑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内部的两侧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前输送带滚轴(3)和后输送带滚轴(4),所述前输送带滚轴(3)和后输送带滚轴(4)之间传动连接有网带(5),所述支撑支架(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变频电机(6),所述变频电机(6)转轴的表面通过皮带与前输送带滚轴(3)传动连接,所述固定块(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加热炉体(7),所述加热炉体(7)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加热炉体(7)内腔正面和背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纳米远红外电热板(9),所述加热炉体(7)的顶部连通有风轮搅拌式无风道(10),所述固定块(2)的内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调节轮(11),所述第一调节轮(11)的表面与网带(5)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螺杆(13),所述第一螺杆(1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块(14),所述活动块(14)的正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位于第一调节轮(11)顶部的第二调节轮(15),所述第一螺杆(13)的顶端贯穿至连接块(12)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轴压制的纳米红外加热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滚轮架,且滚轮架的内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脚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轴压制的纳米红外加热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6),所述支撑块(16)的内壁与加热炉体(7)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加热炉体(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7),所述连接架(17)的内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导向轮(18),所述导向轮(18)的表面与支撑块(16)的内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轴压制的纳米红外加热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全光栅(19),所述安全光栅(19)为长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轴压制的纳米红外加热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体(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导杆(20),所述导杆(20)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导块(21),所述导块(21)的底部与支撑块(1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1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螺杆(22),所述第二螺杆(22)的表面与导块(21)的内部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轴压制的纳米红外加热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体(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层(23),所述隔热层(23)的厚度为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轴压制的纳米红外加热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8)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温度传感器(8)固定连接在加热炉体(7)内腔顶部的四角。
CN202021849925.0U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具有双轴压制的纳米红外加热隧道炉 Active CN213300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9925.0U CN213300815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具有双轴压制的纳米红外加热隧道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9925.0U CN213300815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具有双轴压制的纳米红外加热隧道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00815U true CN213300815U (zh) 2021-05-28

Family

ID=76027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49925.0U Active CN213300815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具有双轴压制的纳米红外加热隧道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008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80904U (zh) 全纤维平移压紧炉门结构及使用该炉门结构的热处理炉
CN206970462U (zh) 大巴夹胶前风挡11室连续热弯生产设备
CN213300815U (zh) 一种具有双轴压制的纳米红外加热隧道炉
CN103447198A (zh) 一种滚涂流平干燥一体机
CN106746529A (zh) 一种模具升降装置
CN104089485B (zh) 全纤维平移压紧炉门结构及使用该炉门结构的热处理炉
CN101987526A (zh) 汽车遮阳板前沿包边热压贴合机构
CN209415969U (zh) 一种电子塑胶生产用节能型烘箱
CN216129654U (zh) 一种铝型材生产用均温快热时效炉
CN214015718U (zh) 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食品加工用隧道炉
CN216192561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智能热处理炉
JP6592586B2 (ja) マイクロ波加熱ガラス屈曲プロセスおよび装置
CN209755857U (zh) 一种用于搪塑模具的升降翻转运动装置
CN209830204U (zh) 一种改进型的电动车车轮模具快速烘烤设备
CN204936300U (zh) 陶瓷、半金属刹车片热压模具预热烘箱
CN101954345A (zh) 烘箱托盘循环驱动加热定位机构
CN211226898U (zh) 一种玻璃生产用退火装置
CN220258597U (zh) 一种用于金属表面涂漆烘干的装置
CN103591801B (zh) 热风循环凝胶炉
CN203382645U (zh) 太阳能光热玻璃热弯炉
CN214270960U (zh)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高温加热装置
CN208936746U (zh) 一种升降式自助烘烤装置
CN203621400U (zh) 一种适合于大尺寸砂型烘干的微波烘干设备
CN208234759U (zh) 一种大尺寸曲面玻璃的制作模具及制作设备
CN106350650A (zh) 一种销轴卧式淬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