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95100U -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95100U
CN213295100U CN202021781817.4U CN202021781817U CN213295100U CN 213295100 U CN213295100 U CN 213295100U CN 202021781817 U CN202021781817 U CN 202021781817U CN 213295100 U CN213295100 U CN 213295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sewage
anaerobic
aerobic
sedi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818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Kui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Kui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Kui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Kui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818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95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95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95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固体悬浮物进行净化过滤后再排放,包括:有机物净化机构,包括厌氧池和好氧池,污水在厌氧池和好氧池中净化有机物;固液分离机构,用于过滤污水中的悬浮固态物质,包括沉淀池、调节池和砂滤池,污水依次经过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调节池和砂滤池后排出。本申请通过利用有一体化的机物净化机构和固液分离机构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两者结合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净化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如今,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的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对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要求越来越高。污水处理是为了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过程主要针对污水中漂浮和悬浮的固体颗粒、胶装和凝胶状的扩散物以及对环境有害的溶解性有机物或无机物等等。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存在小型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步骤简单,难以使处理后的污水达到较高的排放标准,大型污水处理设备分散设置,依靠管道泵站等机构连接,增加维护成本,且一体化程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小型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效果差,大型污水处理系统一体化程度低,对管道设备依赖度高等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固体悬浮物进行净化过滤后再排放,包括:有机物净化机构,包括厌氧池和好氧池,污水在厌氧池和好氧池中净化有机物;固液分离机构,用于过滤污水中的悬浮固态物质,包括沉淀池、调节池和砂滤池,污水依次经过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调节池和砂滤池后排出。
本方案中的污水处理系统使污水经过厌氧反应、好氧反应、沉淀和二次固液分离等步骤来净化污水,通过厌氧和好氧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微生物菌群种类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提高污水净化处理的效率和净化能力。同时,净化污水中的有机物后,通过沉淀去除污水中的固态颗粒物,为了保证污水中悬浮物质的净化程度,使用砂滤池对污水中的悬浮物进行截留。
进一步的,所述厌氧池上部靠近好氧池的一侧设有第一整流槽,所述第一整流槽底部设有多个第一管道连接好氧池底部;所述厌氧池上部远离好氧池的一侧设有第二整流槽,所述第二整流槽底部设有多个第二管道连接厌氧池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厌氧池顶部设有第一入水管和第二入水管分别一一对应与第一整流槽和第二整流槽连通。本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整流槽、第二整流槽以及设置在整流槽底部的管道使污水通过整流槽后以相对均匀的流量和较低的流速从厌氧池和好氧池的底部进入。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下部设有第一提升管和第二提升管分别一一对应连接第一整流槽和第二整流槽。污水在好氧池完成净化后直接进入沉淀池,为了防止污水在厌氧池和好氧池中有机物净化不充分,经过沉淀池沉淀去除污水中的部分固态物质后,将污水再次回流至厌氧池和好氧池进行有机物净化处理,使得污水经过再一次净化,确保污水净化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第一污泥斗和第二污泥斗,所述第一污泥斗与第一提升管连通,所述第二污泥斗与第二提升管连通;所述第一污泥斗和第二污泥斗底部分别设有一一对应的第一排泥管和第二排泥管。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中部设有斜板。斜板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由于沉淀池的截留速度是指沉淀池中能够全部去除最小颗粒的沉淀速度,对于增加斜板的沉淀池来说,它的沉淀面积比平流沉淀池的面积大得多。如果说,要去除同样大小的颗粒,也即截留速度(或沉淀速度)相同时,处理水量增加的倍数,相当于沉淀面积增加的倍数。由于斜板增加了沉淀面积,因此相应地、也就增加了水处理量,并达到同样的处理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上部设有溢流口与调节池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取样机构,所述取样机构分别对第一提升管内部、第二提升管内部、调节池内部和沉淀池上层的液体进行取样。本方案中的取样机构使得使用者可以随时对污水处理系统中各个位置的污水进行取样检测,从而获取污水的水质状态,便于根据获取的信息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厌氧池底部设有第一曝气机构,所述好氧池底部设有第二曝气机构。
额外在厌氧池中设置第一曝气机构,当处理污水时,需要厌氧反应和好氧反应共同净化时,则关闭第一曝气机构。当不需要厌氧反应时,则开启第一曝气机构,使厌氧池充当好氧池的作用。此外,由于池底的曝气机构释放的溶解氧自下而上运动,使得进入好氧池的污水首先与溶解氧接触后再向上运动,保证了污水中的有机物充分与氧反应被氧化,提高曝气处理效率。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利用有一体化的机物净化机构和固液分离机构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两者结合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净化效果。同时,有机物净化机构中的厌氧池和好氧池结合,使污水中的有机物经过厌氧和好氧反应得到充分净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内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第一曝气池和第二曝气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中沉淀池、调节池、砂滤池和澄清池的布局示意图;
图中:1-厌氧池;2-好氧池;3-沉淀池;4-调节池;5-砂滤池;6-澄清池; 7-第一曝气机构;8-第二曝气机构;9-第一整流槽;10-第一入水管;11-第二入水管;12-第二整流槽;13-排水管;14-砂滤装置;15-斜板;16-斗型底;17- 第一污泥斗;18-第二污泥斗;19-第一排泥管;20-第二排泥管;21-溢流口; 22-第一管道;23-第二管道;24-第一提升管;25-第二提升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和4所示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固体悬浮物进行净化过滤后再排放,包括:有机物净化机构,包括厌氧池1和好氧池2,污水在厌氧池1和好氧池2中净化有机物;固液分离机构,用于过滤污水中的悬浮固态物质,包括沉淀池3、调节池4和砂滤池5,污水依次经过厌氧池1、好氧池2、沉淀池3、调节池4和砂滤池5后排出。
工作原理如下:
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1中,厌氧池1中的厌氧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通过厌氧反应使之净化,厌氧反应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包括水解阶段、酸化阶段、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然后,经过厌氧反应后的污水进入好氧池2中,利用好氧池2中的好氧微生物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生物代谢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水中的氨氮进行硝化反应生成硝酸根,同时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供给吸磷微生物以能量,微生物从水中吸收磷,磷进入细胞组织,富集在微生物内,经沉淀分离后形成富磷污泥。厌氧和好氧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微生物菌群种类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提高污水净化处理的效率和净化能力。
经过上述有机物净化处理流程后的污水再进入沉淀池3,使污水中的固态物质沉淀,实现第一次固液分离,然后进入调节池4对水质进行调节后再进入砂滤池5,使污水中残余的悬浮物质再次沉淀,进一步净化污水使之达到排放标准,不对自然环境造成损坏,最终通过图4中右侧的排水管13排出。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调节池4不仅限于用于对污水进行均质均量调节,调节池4的作用取决于污水进入调节池4之间的处理效果,例如,由于调节池4设置在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后端,当污水在沉淀池3中的固液分离效果较差,导致污水进入调节池4时依然含有大量的固态悬浮物,仅仅依靠砂滤池 5难以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去除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则可以在调节池4的污水中添加絮凝剂,使污水进入砂滤池5后,悬浮物质在絮凝剂的作用下交联聚集,快速沉淀,以强化砂滤池5中污水的净化效果。此外,污水处理流程中常常需要添加各种药剂来提高处理效率或减少污水对设备的损害等,本实施例中添加的药剂包括但不仅限于絮凝剂,还有调节剂或PH调整剂等。絮凝剂可以有效的将顽固物质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强化污水的悬浮物质沉淀效果;调节剂对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PH调整剂根据污水的酸碱度进行调节,以减少后续污水处理的负荷,调高处理效率并减少污水对处理设备的损害。
值得说明的是,砂滤池5是利用石英砂、锰砂或无烟煤等滤料的水过滤处理工艺,其作用是截留水中的大分子固体颗粒和胶体,使水澄清。如图9所示,砂滤池5中设有砂滤装置14,底部设有斗型底16用于盛放滤料。此外,为了保证从污水处理系统中排出的净化后的水足够澄清,还尅一直设置澄清池6,使经过砂滤装置14处理,位于砂滤池5上层的水进入澄清池6,在澄清池6中再次静置形成澄清液体后再排放。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与限定。
如图5-9所示,所述厌氧池1上部靠近好氧池2的一侧设有第一整流槽9,所述第一整流槽9底部设有多个第一管道22连接好氧池2底部;所述厌氧池1 上部远离好氧池2的一侧设有第二整流槽12,所述第二整流槽12底部设有多个第二管道23连接厌氧池1底部。所述厌氧池1顶部设有第一入水管10和第二入水管11分别一一对应与第一整流槽9和第二整流槽12连通。
工作原理如下:
污水从第一入水管10和第二入水管11进入本申请中的污水处理系统,向厌氧池1和好氧池2排入污水时,污水首先经过第二整流槽12和第一整流槽9,两者起到降低流速的作用,使污水缓慢进入池中。而第一整流槽9和第二整流槽12底分别连接的多个第一入水管10和第二入水管11使得污水从好氧池2和厌氧池1的底部进入,且均匀水流,避免新加入的污水影响池内水体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整流槽9设置在厌氧池1的上部,厌氧池1和好氧池2实质是通过第一整流槽9连通,当厌氧池1的液面高于第一整流槽9的高度时,则厌氧池1上层的污水依次经过第一整流槽9和设置在第一整流槽9 底部的第一管道22进入好氧池2的顶部,从而形成污水进入厌氧池1底部,随着水量增加和不断的厌氧反应,污水运动到上层进入好氧池2的底部,再次在好氧反应中随着水量增加向上运动的完整运动过程,使得污水净化处理过程中能依次进行厌氧和好氧反应,保证污水中有机物的净化程度。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与限定。
所述沉淀池3下部设有第一提升管24和第二提升管25分别一一对应连接第一整流槽9和第二整流槽12。
污水在好氧池2完成净化后直接进入沉淀池3,为了防止污水在厌氧池1 和好氧池2中有机物净化不充分,经过沉淀池3沉淀去除污水中的部分固态物质后,将污水再次回流至厌氧池1和好氧池2进行有机物净化处理,使得污水经过再一次净化,确保污水净化效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与限定。
如图9所示,所述沉淀池3底部设有第一污泥斗17和第二污泥斗18,所述第一污泥斗17与第一提升管24连通,所述第二污泥斗18与第二提升管25 连通;所述第一污泥斗17和第二污泥斗18底部分别设有一一对应的第一排泥管19和第二排泥管20。
在沉淀池3中,污水中的悬浮物质逐渐向下运动沉积在第一污泥斗17和第二污泥斗18中,斗状的侧壁更有利于污泥沉积聚集,同时污泥斗的底部连接排泥管将沉积后的污泥完全排出,能有效避免排出污泥时,污泥的含水率过高而增加后续污泥处理的负担。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污水从沉淀池3的一侧进入沉淀池3,会距离沉淀池3 中的其中一个污泥斗更近,则第一污泥斗17和第二污泥斗18内沉淀的污泥量不同,为了便于分别处理,将第一提升管24与第一污泥斗17连通,第二提升管25与第二污泥斗18连通,将两个污泥斗中的污泥排出后,再利用第一提升管24和第二提升管25将污水分别回流至厌氧池1和好氧池2中,这种设置方法有利于优化污水的净化效果。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3中部设有斜板15,斜板15增加沉淀池3的沉淀面积,由于沉淀池3的截留速度,它是指沉淀池3中能够全部去除最小颗粒的沉淀速度,对于增加斜板15的沉淀池3来说,它的沉淀面积比平流沉淀池3的面积大得多。如果说,要去除同样大小的颗粒,也即截留速度(或沉淀速度)相同时,处理水量增加的倍数,相当于沉淀面积增加的倍数。由于斜板15增加了沉淀面积,因此相应地、也就增加了水处理量,并达到同样的处理效果。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3上部设有溢流口21与调节池4连通,使污水沉淀后,在沉淀池3上层的较为澄清的液体进入调节池4。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与限定。
还包括取样机构,所述取样机构分别对第一提升管24内部、第二提升管 25内部、调节池4内部和沉淀池3上层的液体进行取样。
本实施例中的取样机构使得使用者可以随时对污水处理系统中各个位置的污水进行取样检测,从而获取污水的水质状态,便于根据获取的信息对污水处理流程进行调整,例如,当取样沉淀池3上层的液体发现其中有机物含量依然较高时,可以利用第一提升管24和第二提升管25将沉淀池3中的污水重新排入到厌氧池1和好氧池2中进行再次的有机物净化;取样调节池4内部的污水实时检测水质,根据水质情况决定是否向调节池4内添加药剂以及添加药剂的种类。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与限定。
如图5-7所示,所述厌氧池1底部设有第一曝气机构7,所述好氧池2底部设有第二曝气机构8。
本实施例中在好氧池2中设置第二曝气机构8,使第二曝气机构8向好氧池2中均匀输入氧气,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为好氧微生物的代谢生存提供条件。此外,额外在厌氧池1中设置第一曝气机构7,当处理污水时,需要厌氧反应和好氧反应共同净化时,则关闭第一曝气机构7。当不需要厌氧反应时,则开启第一曝气机构7,使厌氧池1充当好氧池2的作用。
值得说明的是,配合实施例2中污水经过整流槽和管道从厌氧池1和好氧池2的底部进入,池底的曝气机构释放的溶解氧也自下而上运动,使得进入曝气池的污水首先与溶解氧接触后再向上运动,保证了污水中的有机物充分与氧反应被氧化,提高曝气处理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固体悬浮物进行净化过滤后再排放,其特征在于:包括:
有机物净化机构,包括厌氧池(1)和好氧池(2),污水在厌氧池(1)和好氧池(2)中净化有机物;
固液分离机构,用于过滤污水中的悬浮固态物质,包括沉淀池(3)、调节池(4)和砂滤池(5),污水依次经过厌氧池(1)、好氧池(2)、沉淀池(3)、调节池(4)和砂滤池(5)后排出;
所述厌氧池(1)上部靠近好氧池(2)的一侧设有第一整流槽(9),所述第一整流槽(9)底部设有多个第一管道(22)连接好氧池(2)底部;
所述厌氧池(1)上部远离好氧池(2)的一侧设有第二整流槽(12),所述第二整流槽(12)底部设有多个第二管道(23)连接厌氧池(1)底部;
所述厌氧池(1)顶部设有第一入水管(10)和第二入水管(11)分别一一对应与第一整流槽(9)和第二整流槽(12)连通;
所述沉淀池(3)下部设有第一提升管(24)和第二提升管(25)分别一一对应连接第一整流槽(9)和第二整流槽(12);
所述沉淀池(3)底部设有第一污泥斗(17)和第二污泥斗(18),所述第一污泥斗(17)与第一提升管(24)连通,所述第二污泥斗(18)与第二提升管(25)连通;
所述第一污泥斗(17)和第二污泥斗(18)底部分别设有一一对应的第一排泥管(19)和第二排泥管(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3)中部设有斜板(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3)上部设有溢流口(21)与调节池(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取样机构,所述取样机构分别对第一提升管(24)内部、第二提升管(25)内部、调节池(4)内部和沉淀池(3)上层的液体进行取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1)底部设有第一曝气机构(7),所述好氧池(2)底部设有第二曝气机构(8)。
CN202021781817.4U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3295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81817.4U CN213295100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81817.4U CN213295100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95100U true CN213295100U (zh) 2021-05-28

Family

ID=76026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81817.4U Active CN213295100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951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16553A (zh) 高效厌氧脱氮生物反应器
CN2481711Y (zh) 焦化污水的深度处理装置
CN201746432U (zh) 一种强化处理焦化废水的装置
CN107585972A (zh) 油脂加工废水处理工艺及装置
CN213295100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N207512032U (zh) 用于高cod高氨氮含油废水的处理装置
CN207210064U (zh) 内循环式生物滤池厌氧反应器
CN206955883U (zh) 一种高度处理化粪池
CN214299758U (zh) 高效絮凝沉淀池强化氨氮处理mbbr系统
KR101378871B1 (ko) 액상 유기성 폐수의 고효율 혐기소화 반응기
CN112537887B (zh) 高效絮凝沉淀池强化氨氮处理mbbr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14400158U (zh) 絮凝沉淀池强化氨氮处理mbbr系统
CN214400152U (zh) 一种景观水处理系统
CN211999015U (zh) 一种针对黑臭水体的改良型uct耦合生物转盘污水处理系统
CN209567877U (zh) 一种有机废水反硝化脱氮处理装置
CN209411877U (zh) 高效厌氧脱氮生物反应器
KR200189492Y1 (ko) 미생물 접촉에 의한 하수처리장치의 경사판침전조
CN202063770U (zh) 一种新型生物膜反应器
CN110697930A (zh) 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一体化黑臭水体处理设备
CN104860469A (zh) 炼油污水一体化组合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4193113A (zh) 豆制品废水处理系统
CN204607805U (zh) 炼油污水一体化组合处理系统
CN213012496U (zh) 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
CN209778583U (zh) 一种糯米粉加工污水处理系统
CN210885677U (zh) 一种纳米磁分离净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