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79428U - 电动致动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动致动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279428U CN213279428U CN202022089132.XU CN202022089132U CN213279428U CN 213279428 U CN213279428 U CN 213279428U CN 202022089132 U CN202022089132 U CN 202022089132U CN 213279428 U CN213279428 U CN 2132794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xial direction
- output shaft
- sensor magnet
- electric actuator
- peripheral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82 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致动器,能够抑制磁性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下降。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的一个实施例包括:马达,具有能以中心轴为中心而旋转的马达轴;减速机构,连结于马达轴的轴向其中一侧的部分;输出轴,在马达轴的轴向其中一侧沿马达轴的轴向延伸,经由减速机构来传递马达轴的旋转;传感器磁体,被安装于输出轴;磁性传感器,能检测传感器磁体的磁场;以及防脱构件,被安装于输出轴。在输出轴的外周面,设有具有朝向轴向其中一侧的阶差面的阶差部。传感器磁体为在阶差面的轴向其中一侧包围输出轴的环状。防脱构件是与传感器磁体的轴向其中一侧相向地配置,且与阶差面之间沿轴向夹着传感器磁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致动器。
背景技术
已知有包括马达与减速机构的电动致动器。例如,作为此种电动致动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旋转式致动器,其被适用作为对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档位进行切换的线控换档(shift by wire)系统的驱动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3-24779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有时在电动致动器设置安装于输出轴的传感器磁体与能检测传感器磁体的磁场的磁性传感器。此时,例如考虑将传感器磁体通过粘接剂而固定于输出轴的结构。然而,此结构中,有可能因经年劣化等导致粘接剂发生剥离,从而导致传感器磁体相对于输出轴朝轴向偏离。因此,磁性传感器对传感器磁体的磁场的检测精度有可能下降。
鉴于所述状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抑制磁性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下降的结构的电动致动器。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的第一实施例包括:马达,具有能以中心轴为中心而旋转的马达轴;减速机构,连结于所述马达轴的轴向其中一侧的部分;输出轴,在所述马达轴的轴向其中一侧沿所述马达轴的轴向延伸,经由所述减速机构来传递所述马达轴的旋转;传感器磁体,被安装于所述输出轴;磁性传感器,能检测所述传感器磁体的磁场;以及防脱构件,被安装于所述输出轴。在所述输出轴的外周面,设有具有朝向轴向其中一侧的阶差面的阶差部。所述传感器磁体为在所述阶差面的轴向其中一侧包围所述输出轴的环状。所述防脱构件是与所述传感器磁体的轴向其中一侧相向地配置,且与所述阶差面之间沿轴向夹着所述传感器磁体。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的第二实施例是根据所述第一实施例的电动致动器,其中所述输出轴具有:大径部,具有向轴向其中一侧凹陷的收容凹部;以及小径部,与所述大径部的轴向其中一侧相连,且外径小于所述大径部,所述马达轴的轴向其中一侧的端部被收容在所述收容凹部的内部,所述阶差部设在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小径部的轴向之间,所述传感器磁体较所述收容凹部而在轴向其中一侧包围所述小径部。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的第三实施例是根据所述第二实施例的电动致动器,其中所述输出轴中的被所述传感器磁体包围的部分的材料为磁性体。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的第四实施例是根据所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的电动致动器,其中所述传感器磁体接触至所述阶差面。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的第五实施例是根据所述第一实施例的电动致动器,其中所述防脱构件接触至所述传感器磁体。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的第六实施例是根据所述第一实施例的电动致动器,其中所述防脱构件是利用螺钉而安装在所述输出轴的外周面的螺帽。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的第七实施例是根据所述第一实施例的电动致动器,其中所述防脱构件为卡环。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的第八实施例是根据所述第一实施例的电动致动器,其中所述防脱构件通过卡扣配合而固定于所述输出轴。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的第九实施例是根据所述第七实施例的电动致动器,其中所述防脱构件具有从轴向其中一侧卡在所述输出轴的外周面的爪部。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的第十实施例是根据所述第一实施例的电动致动器,其中所述防脱构件的材料为非磁性体。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的第十一实施例是根据所述第一实施例的电动致动器,其中在所述传感器磁体的内周面与所述输出轴的外周面的其中一者,设有凹部,在所述传感器磁体的内周面与所述输出轴的外周面的另一者,设有插入所述凹部的凸部。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电动致动器中,能够抑制磁性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一部分的剖面图,且是图1中的II-II剖面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一部分的剖面图,且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磁体及输出轴的剖面图,且是图3中的IV-IV剖面图。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防脱构件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输出轴的一部分及防脱构件的剖面图。
[符号的说明]
10、210:电动致动器
20:马达
21:马达轴
30:减速机构
41、241、341、441:输出轴
41a:大径部
41b、241b、341b、441b:小径部
41f:阶差部
41g:阶差面
41h:凸部
43:收容凹部
61:磁性传感器
63:传感器磁体
63a:凹部
67、267、367、467:防脱构件
367b、467c:爪部
J1:中心轴
Z: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各图中,Z轴方向为以正侧为上侧且以负侧为下侧的上下方向。各图中适当表示的中心轴J1的轴向与Z轴方向、即上下方向平行。以下的说明中,将与中心轴J1的轴向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Z”。而且,各图中适当表示的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为与轴向Z正交的水平方向,且为彼此正交的方向。以下的说明中,将与X轴方向平行的方向称为“第一方向X”,将与Y轴方向平行的方向称为“第二方向Y”。
而且,将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本实施方式中,下侧相当于轴向其中一侧。此外,所谓上下方向、水平方向、上侧及下侧,仅为用于说明各部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名称,实际的配置关系等也可为这些名称所示的配置关系等以外的配置关系等。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10被安装于车辆。更详细而言,电动致动器10被搭载于基于车辆的驾驶员的换档操作来驱动的线控换档方式的致动器装置。如图1所示,电动致动器10具备壳体11、轴承座100、具有沿中心轴J1的轴向Z延伸的马达轴21的马达20、控制部70、连接器部80、减速机构30、输出部40、配线构件90、旋转检测装置60、配线构件90、第一轴承51、第二轴承52、第三轴承53及衬套54。第一轴承51、第二轴承52及第三轴承53例如为滚珠轴承(ball bearing)。
壳体11收容马达20及减速机构30。壳体11具有收容马达20的马达壳体12、及收容减速机构30的减速机构壳体13。马达壳体12具有壳体筒部12a、壁部12b、控制基板收容部12f、上盖部12c、端子保持部12d及第一配线保持部14。马达壳体12的各部除了后述的金属构件110以外为树脂制。
壳体筒部12a为以中心轴J1为中心沿轴向Z延伸的圆筒状。壳体筒部12a在轴向Z的两侧开口。壳体筒部12a具有在下侧开口的第一开口部12g。即,马达壳体12具有第一开口部12g。壳体筒部12a包围马达20的径向外侧。
壁部12b为从壳体筒部12a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扩展的圆环状。壁部12b覆盖马达20的后述的定子23的上侧。壁部12b具有将壁部12b沿轴向Z贯穿的贯穿孔12h。本实施方式中,贯穿孔12h为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圆形状。贯穿孔12h的内径大于后述的座筒部101的外径。壁部12b具有树脂制的壁部本体12i、及金属制的金属构件110。壁部本体12i为从壳体筒部12a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扩展的圆环状的部分。
金属构件110为圆环状,在内周面具有内螺纹部。金属构件110例如为螺帽。金属构件110埋入壁部本体12i。更详细而言,金属构件110埋入壁部本体12i中的径向内缘部。金属构件110位于较贯穿孔12h的径向内侧面更向径向外侧远离的位置。金属构件110的上侧的面位于较壁部本体12i的上侧的面更靠上侧。金属构件110的上侧的面为与轴向Z正交的平坦面。虽图示省略,但本实施方式中,金属构件110设有多个。多个金属构件110沿周向而等间隔地配置于一周。金属构件110例如设有三个。
控制基板收容部12f为收容后述的控制基板71的部分。控制基板收容部12f构成于壳体筒部12a的上侧部分的径向内侧。控制基板收容部12f的底面为壁部12b的上表面。控制基板收容部12f在上侧开口。上盖部12c为将控制基板收容部12f的上端开口堵塞的板状的盖。端子保持部12d从壳体筒部12a向径向外侧突出。端子保持部12d为在径向外侧开口的圆筒状。端子保持部12d保持后述的端子81。
第一配线保持部14从壳体筒部12a向径向外侧突出。图1中,第一配线保持部14从壳体筒部12a向第一方向X的负侧突出。第一配线保持部14沿轴向Z延伸。第一配线保持部14的上端部的轴向位置与壁部12b的轴向位置大致相同。第一配线保持部14的周向位置例如与连接器部80的周向位置不同。
减速机构壳体13位于马达壳体12的下侧。减速机构壳体13具有减速机构壳体本体13i及圆筒构件16。减速机构壳体本体13i为树脂制。减速机构壳体本体13i具有底壁部13a、筒部13b、突出筒部13c、伸出部13d及第二配线保持部15。底壁部13a为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圆环状。底壁部13a覆盖减速机构30的下侧。
筒部13b为从底壁部13a的径向外缘部向上侧突出的圆筒状。筒部13b在上侧开口。筒部13b的上端部与壳体筒部12a的下端部接触并固定。突出筒部13c为从底壁部13a的径向内缘部向下侧突出的圆筒状。突出筒部13c在轴向两侧开口。伸出部13d从突出筒部13c中的靠下侧的部分的内周面朝径向内侧突出。伸出部13d是板面朝向轴向Z的圆环板状。
第二配线保持部15从筒部13b向径向外侧突出。图1中,第二配线保持部15从筒部13b向第一方向X的负侧、即与第一配线保持部14突出的一侧相同的一侧突出。第二配线保持部15配置于第一配线保持部14的下侧。第二配线保持部15例如为中空且在上侧开口的箱状。第二配线保持部15的内部与筒部13b的内部相连。第二配线保持部15具有底壁部15a及侧壁部15b。底壁部15a从底壁部13a向径向外侧延伸。图1中,底壁部15a从底壁部13a向第一方向X的负侧延伸。侧壁部15b从底壁部15a的外缘部向上侧延伸。本实施方式中,减速机构壳体本体13i的底部13j包括底壁部13a及底壁部15a。
圆筒构件16为沿轴向Z延伸的圆筒状。更详细而言,圆筒构件16为以中心轴J1为中心且在轴向两侧开口的多段的圆筒状。圆筒构件16为金属制。本实施方式中,圆筒构件16为金属薄板制。因此,能够通过将金属板进行加压加工而制作圆筒构件16,从而能够降低圆筒构件16的制造成本。本实施方式中,圆筒构件16为非磁性材料。
圆筒构件16埋入减速机构壳体本体13i。圆筒构件16具有大径筒部16a、圆环部16b及小径筒部16c。大径筒部16a为圆筒构件16的上侧部分。大径筒部16a埋入筒部13b。大径筒部16a的内周面中上侧的端部在减速机构壳体13的内部露出。如图2所示,大径筒部16a在内周面具有向径向外侧凹陷的定位凹部16d。此外,图2中,省略减速机构壳体本体13i的图示。
如图1所示,圆环部16b为从大径筒部16a的下侧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圆环状的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圆环部16b为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圆环板状。圆环部16b配置于底壁部13a。本实施方式中,圆环部16b位于底壁部13a的上侧的面。圆环部16b的径向外缘部埋入筒部13b。圆环部16b的上表面中靠径向内侧的部分在减速机构壳体13的内部露出。圆环部16b的上表面为与轴向Z正交的平坦面。
小径筒部16c为圆筒构件16的下侧部分。小径筒部16c从圆环部16b的径向内缘部向下侧延伸。小径筒部16c的外径及内径小于大径筒部16a的外径及内径。小径筒部16c嵌合于突出筒部13c的径向内侧。在小径筒部16c的内部配置有沿轴向Z延伸的圆筒状的衬套54。衬套54嵌合于小径筒部16c,固定于突出筒部13c内。衬套54在上端部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衬套凸缘部54a。衬套凸缘部54a与圆环部16b的上表面接触。由此,抑制衬套54从小径筒部16c的内部向下侧脱落。
减速机构壳体13具有在上侧开口的第二开口部13h。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开口部13h包括筒部13b上侧的开口及第二配线保持部15上侧的开口。马达壳体12与减速机构壳体13以第一开口部12g与第二开口部13h在轴向Z上相向的状态而彼此固定。在马达壳体12与减速机构壳体13彼此固定的状态下,第一开口部12g的内部与第二开口部13h的内部彼此相连。
本实施方式中,马达壳体12及减速机构壳体13例如分别由嵌入成形而制作。马达壳体12是通过将金属构件110与配线构件90中后述的第一配线构件91作为嵌插构件的嵌入成形而制作。减速机构壳体13是通过将圆筒构件16与配线构件90中后述的第二配线构件92作为嵌插构件的嵌入成形而制作。
轴承座100固定于马达壳体12。轴承座100为金属制。本实施方式中,轴承座100为金属薄板制。因而,能够通过将金属板进行加压加工而制作轴承座100,从而能够降低轴承座100的制造成本。轴承座100具有筒状的座筒部101及座凸缘部102。本实施方式中,座筒部101为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圆筒状。座筒部101在径向内侧保持第一轴承51。座筒部101插入贯穿孔12h。座筒部101从控制基板收容部12f的内部经由贯穿孔12h而较壁部12b更向下侧突出。
座筒部101的外径小于贯穿孔12h的内径。因此,座筒部101的径向外侧面中周向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从贯穿孔12h的径向内侧面朝向径向内侧远离的位置。图1所示的示例中,座筒部101的径向外侧面遍及全周而位于从贯穿孔12h的径向内侧面朝向径向内侧远离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座筒部101具有外侧筒部101a及内侧筒部101b。外侧筒部101a为从座凸缘部102的径向内缘部向下侧延伸的圆筒状。外侧筒部101a的径向外侧面为座筒部101的径向外侧面。内侧筒部101b为在外侧筒部101a的径向内侧从外侧筒部101a的下侧端部向上侧延伸的圆筒状。内侧筒部101b的径向外侧面与外侧筒部101a的径向内侧面接触。通过这样将两个筒部在径向上重叠而构成座筒部101,能够提高座筒部101的强度。在内侧筒部101b的径向内侧保持第一轴承51。内侧筒部101b的上侧端部位于较第一轴承51更靠上侧。内侧筒部101b的上侧端部位于较外侧筒部101a的上侧端部略靠下侧。
座凸缘部102从座筒部101向径向外侧延伸。本实施方式中,座凸缘部102从座筒部101的上侧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座凸缘部102为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圆环板状。座凸缘部102位于壁部12b的上侧。座凸缘部102固定于壁部12b。由此,轴承座100固定于马达壳体12。
本实施方式中,座凸缘部102通过沿轴向Z拧入壁部12b的多个螺钉构件而固定于壁部12b。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座凸缘部102的螺钉构件拧入壁部12b中金属构件110的内螺纹部。虽图示省略,但固定座凸缘部102的螺钉构件例如设有三个。
由螺钉构件固定的座凸缘部102与金属构件110的上侧的面接触。更详细而言,座凸缘部102的下侧的面中由螺钉构件所贯穿的贯穿部的周缘部与金属构件110的上侧的面接触。座凸缘部102位于从壁部本体12i向上侧远离的位置。因此,能够利用金属构件110将座凸缘部102高精度地在轴向Z上定位。而且,能够抑制座凸缘部102相对于轴向Z而倾斜。而且,座凸缘部102不与壁部本体12i直接接触。因此,即便因线膨胀系数的差异而在树脂制的壁部本体12i与金属制的金属构件110之间产生了热变形量的差时,也能够抑制对壁部本体12i施加应力。由此,能够抑制壁部本体12i破损及金属构件110从壁部本体12i脱落等。
马达20具有马达轴21、转子本体22及定子23。马达轴21能以中心轴J1为中心而旋转。马达轴21由第一轴承51及第二轴承52绕中心轴J1可旋转地支撑。第一轴承51保持于轴承座100,可旋转地支撑马达轴21中较转子本体22更靠上侧的部分。第二轴承52相对于减速机构壳体13而可旋转地支撑马达轴21中较转子本体22更靠下侧的部分。
马达轴21的上端部穿过贯穿孔12h而较壁部12b更向上侧突出。马达轴21具有以相对于中心轴J1而偏心的偏心轴J2为中心的偏心轴部21a。偏心轴部21a位于较转子本体22更靠下侧。在偏心轴部21a,嵌合而固定有第三轴承53的内轮。
转子本体22固定于马达轴21。虽图示省略,但转子本体22具有固定于马达轴21的外周面的圆筒状的转子铁芯、及固定于转子铁芯的磁体。定子23与转子本体22隔开间隙而在径向上相向。定子23在转子本体22的径向外侧包围转子本体22。定子23具有包围转子本体22的径向外侧的环状的定子铁芯24、安装于定子铁芯24的绝缘体(insulator)25、及经由绝缘体25而安装于定子铁芯24的多个线圈26。定子铁芯24固定于壳体筒部12a的内周面。由此,马达20保持于马达壳体12。
控制部70具有控制基板71、第二安装构件73、第二磁体74及第二旋转传感器72。即,电动致动器10具有控制基板71、第二安装构件73、第二磁体74及第二旋转传感器72。
控制基板71为沿与轴向Z正交的平面扩展的板状。控制基板71收容于马达壳体12。更详细而言,控制基板71收容于控制基板收容部12f内,从壁部12b向上侧远离地配置。控制基板71为与马达20电连接的基板。控制基板71上电连接有定子23的线圈26。控制基板71例如控制供给至马达20的电流。即,控制基板71上例如搭载有反相器电路。
第二安装构件73为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圆环状。第二安装构件73的内周面固定于马达轴21的上端部。第二安装构件73配置于第一轴承51及轴承座100的上侧。第二安装构件73例如为非磁性材料。此外,第二安装构件73也可为磁性材料。
第二磁体74为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圆环状。第二磁体74固定于第二安装构件73的径向外缘部的上端面。第二磁体74向第二安装构件73的固定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为利用粘接剂的粘接。第二安装构件73及第二磁体74与马达轴21一起旋转。第二磁体74配置于第一轴承51及座筒部101的上侧。第二磁体74具有沿周向交替配置的N极及S极。
第二旋转传感器72为检测马达20的旋转的传感器。第二旋转传感器72安装于控制基板71的下表面。第二旋转传感器72与第二磁体74隔开间隙而在轴向Z上相向。第二旋转传感器72检测由第二磁体74所产生的磁场。第二旋转传感器72例如为霍尔元件。虽图示省略,但第二旋转传感器72沿周向而设有多个、例如三个。第二旋转传感器72检测由与马达轴21一起旋转的第二磁体74所产生的磁场的变化,由此能够检测马达轴21的旋转。
连接器部80为与壳体11外的电气配线进行连接的部分。连接器部80设于马达壳体12。连接器部80具有上文所述的端子保持部12d、及端子81。端子81埋入端子保持部12d而被保持。端子81的一端固定于控制基板71。端子81的另一端经由端子保持部12d的内部而在壳体11的外部露出。本实施方式中,端子81例如为汇流条(bus bar)。
在连接器部80,经由未图示的电气配线而连接有外部电源。更详细而言,在端子保持部12d安装有外部电源,外部电源所具有的电气配线与在端子保持部12d内突出的端子81的部分电连接。由此,端子81将控制基板71与电气配线电连接。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经由端子81及控制基板71从外部电源对定子23的线圈26供给电源。
减速机构30配置于马达轴21的下侧部分的径向外侧。减速机构30收容于减速机构壳体13的内部。减速机构30配置于底壁部13a与马达20的轴向Z之间及圆环部16b与马达20的轴向Z之间。减速机构30具有外齿轮31、多个突出部32、内齿轮33及输出凸缘部42。
外齿轮31为以偏心轴部21a的偏心轴J2为中心且沿与轴向Z正交的平面扩展的大致圆环板状。如图2所示,在外齿轮31的径向外侧面设有齿轮部。外齿轮31经由第三轴承53而连结于偏心轴部21a。由此,减速机构30连结于马达轴21的下侧部分。外齿轮31从径向外侧嵌合于第三轴承53的外轮。由此,第三轴承53将马达轴21与外齿轮31绕偏心轴J2相对可旋转地连结。
如图1所示,多个突出部32从外齿轮31向输出凸缘部42沿轴向Z突出。突出部32为向下侧突出的圆柱状。如图2所示,多个突出部32沿周向配置。更详细而言,多个突出部32沿以偏心轴J2为中心的周向而等间隔地配置于一周。
内齿轮33包围外齿轮31的径向外侧而固定,与外齿轮31啮合。内齿轮33为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圆环状。如图1所示,内齿轮33位于圆筒构件16的上侧端部的径向内侧。内齿轮33固定于金属制的圆筒构件16的内周面。因此,能够将减速机构壳体本体13i设为树脂制,并且将内齿轮33牢固地固定于减速机构壳体13。由此,能够抑制内齿轮33相对于减速机构壳体13而移动,从而能够抑制内齿轮33的位置偏移。本实施方式中,内齿轮33通过压入而固定于大径筒部16a的内周面。这样,减速机构30固定于圆筒构件16的内周面,保持于减速机构壳体13。如图2所示,在内齿轮33的内周面设有齿轮部。内齿轮33的齿轮部与外齿轮31的齿轮部啮合。更详细而言,内齿轮33的齿轮部与外齿轮31的齿轮部在一部分啮合。
内齿轮33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定位凸部33a。定位凸部33a嵌合于设于大径筒部16a的定位凹部16d。由此,定位凸部33a卡在定位凹部16d中,而能够抑制内齿轮33相对于圆筒构件16在周向上相对旋转。
输出凸缘部42为输出部40的一部分。输出凸缘部42位于外齿轮31的下侧。输出凸缘部42为以中心轴J1为中心沿径向扩展的圆环板状。输出凸缘部42从后述的输出轴41的上侧端部向径向外侧扩展。如图1所示,输出凸缘部42从上侧与衬套凸缘部54a接触。
输出凸缘部42具有多个孔部42a。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孔部42a将输出凸缘部42沿轴向Z贯穿。如图2所示,孔部42a的沿轴向Z观看的形状为圆形状。孔部42a的内径大于突出部32的外径。在多个孔部42a各自中,分别插入设于外齿轮31的多个突出部32。突出部32的外周面与孔部42a的内周面内接。孔部42a的内周面经由突出部32而绕中心轴J1可摇动地支撑外齿轮31。换言之,多个突出部32经由孔部42a的内侧面而绕中心轴J1可摇动地支撑外齿轮31。
输出部40为输出电动致动器10的驱动力的部分。如图1所示,输出部40收容于减速机构壳体13。输出部40具有输出轴41及输出凸缘部42。即,电动致动器10具备输出轴41及输出凸缘部42。本实施方式中,输出部40为单一的构件。输出轴41的材料及输出凸缘部42的材料为磁性体。输出轴41的材料及输出凸缘部42的材料例如为铁。
输出轴41在马达轴21的下侧沿马达轴21的轴向Z延伸。输出轴41具有大径部41a及小径部41b。大径部41a为从输出凸缘部42的内缘向下侧延伸的圆筒状。大径部41a为在下侧具有底部且在上侧开口的圆筒状。由此,大径部41a具有向下侧凹陷的收容凹部43。即,输出轴41具有收容凹部43。收容凹部43的内部为圆筒状的大径部41a的内部。大径部41a以中心轴J1为中心。
大径部41a嵌合于衬套54的径向内侧。由此,输出轴41经由衬套54而可旋转地支撑于圆筒构件16。如上文所述,在圆筒构件16固定有减速机构30。因此,能够利用金属制的圆筒构件16来一起支撑减速机构30与输出轴41。由此,能够以良好的轴精度来配置减速机构30与输出轴41。
在大径部41a的内部,即收容凹部43的内部,收容有第二轴承52。第二轴承52的外轮嵌合于大径部41a的内部。由此,第二轴承52将马达轴21与输出轴41彼此可相对旋转地连结。马达轴21的下侧的端部被收容在大径部41a的内部,即收容凹部43的内部。马达轴21的下端面与大径部41a的底部的上表面隔开间隙而相向。
小径部41b与大径部41a的下侧相连。小径部41b从大径部41a的底部向下侧延伸。本实施方式中,小径部41b为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圆柱状。小径部41b的外径小于大径部41a的外径及内径。小径部41b经由伸出部13d的径向内侧,较突出筒部13c更向下侧突出。在小径部41b的下端部,安装有输出电动致动器10的驱动力的其他构件。
如图3所示,小径部41b具有第一小径部41c与第二小径部41d。第一小径部41c为与大径部41a的底部相连的部分。第一小径部41c为小径部41b的上侧的端部。如图4所示,在第一小径部41c的外周面,设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部41h。即,在输出轴41的外周面,设有凸部41h。
如图3所示,第二小径部41d与第一小径部41c的下侧相连。第二小径部41d从第一小径部41c向下侧延伸。第二小径部41d经由伸出部13d的径向内侧,较突出筒部13c更向下侧突出。第二小径部41d的下侧的端部为小径部41b的下侧的端部。第二小径部41d的外径小于第一小径部41c的外径。在第一小径部41c与第二小径部41d的轴向Z之间,设有阶差部。
第二小径部41d在外周面具有外螺纹部41e。本实施方式中,外螺纹部41e仅设在第二小径部41d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外螺纹部41e设在第二小径部41d的外周面中的上侧的端部。外螺纹部41e较伸出部13d位于上侧。
在大径部41a与小径部41b的轴向Z之间,设有阶差部41f。阶差部41f具有朝向下侧的阶差面41g。即,本实施方式中,在输出轴41的外周面,设有具有朝向下侧的阶差面41g的阶差部41f。阶差面41g为大径部41a的下侧的面,为从下侧观看包围小径部41b的圆环状的面。阶差面41g例如为与轴向Z正交的平坦的面。
当马达轴21绕中心轴J1旋转时,偏心轴部21a以中心轴J1为中心在周向上公转。偏心轴部21a的公转经由第三轴承53而传递至外齿轮31,外齿轮31在孔部42a的内周面与突出部32的外周面内接的位置变化的同时摇动。由此,外齿轮31的齿轮部与内齿轮33的齿轮部啮合的位置在周向上变化。因此,经由外齿轮31将马达轴21的旋转力传递至内齿轮33。
此处,本实施方式中,内齿轮33经固定因而不旋转。因此,由于传递至内齿轮33的旋转力的反作用力,外齿轮31绕偏心轴J2旋转。此时,外齿轮31的旋转方向与马达轴21的旋转方向成为反向。外齿轮31的绕偏心轴J2的旋转经由孔部42a及突出部32而传递至输出凸缘部42。由此,输出轴41绕中心轴J1旋转。这样,马达轴21的旋转经由减速机构30而传递至输出轴41。输出轴41的旋转通过减速机构30,相对于马达轴21的旋转而减速。
图1所示的配线构件90电连接于后述的磁性传感器61。本实施方式中,配线构件90为用于将旋转检测装置60的磁性传感器61与控制部70的控制基板71相连的构件。本实施方式中,配线构件90为细长且板状的汇流条。虽图示省略,但本实施方式中,配线构件90设有三个。各配线构件90各自是将第一配线构件91与第二配线构件92连接而构成。
第一配线构件91从第二配线保持部15的内部延伸至控制基板收容部12f的内部。第一配线构件91的一部分埋入第一配线保持部14、壳体筒部12a及壁部本体12i。由此,第一配线构件91保持于马达壳体12。
第一配线构件91的下端部91a从第一配线保持部14向下侧突出,位于第二配线保持部15的内部。第一配线构件91的上端部91b从壁部本体12i向上侧突出,连接于控制基板71。由此,第一配线构件91电连接于控制基板71,经由连接器部80而与壳体11外的电气配线电连接。
第二配线构件92的一部分被埋入减速机构壳体13。由此,第二配线构件92被保持在减速机构壳体13中。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配线构件92除了上端部92a以外被埋入减速机构壳体13。第二配线构件92的上端部92a从底壁部15a向上侧突出。第二配线构件92的上端部92a与第一配线构件91的下端部91a连接。
第二配线构件92中的除了上端部92a以外的部分跨及底壁部15a、底壁部13a、突出筒部13c及伸出部13d而埋入。第二配线构件92的下端部92b被埋入伸出部13d。
旋转检测装置60检测输出部40的旋转。如图3所示,旋转检测装置60具有传感器磁体63、磁性传感器61及防脱构件67。即,电动致动器10包括传感器磁体63、磁性传感器61及防脱构件67。
传感器磁体63被安装于输出轴41。传感器磁体63为包围输出轴41的环状。如图4所示,传感器磁体63例如为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圆环状。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磁体63嵌合于第一小径部41c。即,传感器磁体63包围小径部41b。传感器磁体63例如松动配合于第一小径部41c。传感器磁体63的内周面与第一小径部41c的外周面相接触。即,传感器磁体63的内周面接触至输出轴41的外周面。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谓“传感器磁体的内周面接触至输出轴的外周面”,只要传感器磁体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至输出轴的外周面即可。即,图4中表示了传感器磁体63的内周面与第一小径部41c的外周面遍及周向的一整周而接触的状态,但并不限于此。传感器磁体63的内周面与第一小径部41c的外周面也可在周向的一部分接触,而在周向的另一部分隔开微小的间隙而相向。在传感器磁体63相对于输出轴41而松动配合的情况下,传感器磁体63的内周面与输出轴41的外周面在周向的一部分隔开微小的间隙而相向。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输出轴41的材料为磁性体,因此输出轴41中的被传感器磁体63包围的部分即第一小径部41c的材料也为磁性体。因此,传感器磁体63通过磁力而吸附于第一小径部41c的外周面。
如图3所示,传感器磁体63位于收容凹部43的下侧。即,传感器磁体63为较收容凹部43而在下侧包围输出轴41的环状。传感器磁体63与阶差面41g的下侧相向地配置。即,传感器磁体63为在阶差面41g的下侧包围输出轴41的环状。因此,通过阶差面41g,能够抑制传感器磁体63向上侧移动,从而能够抑制传感器磁体63沿轴向Z偏离。传感器磁体63接触至阶差面41g。因此,通过阶差面41g,能够沿轴向Z对传感器磁体63进行定位。
传感器磁体63例如位于衬套54的下端部的径向内侧。传感器磁体63的外径小于大径部41a的外径。传感器磁体63的外径例如与大径部41a的内径即收容凹部43的内径大致相同。传感器磁体63的轴向Z的尺寸与第一小径部41c的轴向Z的尺寸大致相同。
如图4所示,在传感器磁体63的内周面,设有凹部63a。凸部41h被插入至凹部63a。因此,凸部41h在周向上卡在凹部63a,能够抑制传感器磁体63相对于输出轴41而沿周向相对旋转。由此,能够抑制磁性传感器61的检测精度下降。凸部41h被嵌合于凹部63a。
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磁体63为两个磁极63N、63S沿周向配置的两极的磁体。磁极63N为N极的磁极。磁极63S为S极的磁极。
图3所示的磁性传感器61为能检测传感器磁体63的磁场的传感器。磁性传感器61例如为霍尔元件。磁性传感器61对由与输出轴41一同旋转的传感器磁体63产生的磁场的变化进行检测,由此,能够检测输出轴41的旋转。本实施方式中,磁性传感器61被配置在伸出部13d的上侧的面。磁性传感器61位于传感器磁体63的下侧。
磁性传感器61具有:磁性传感器本体61a,被配置在伸出部13d的上侧的面;以及传感器端子61b,从磁性传感器本体61a向下侧突出。传感器端子61b例如被埋入伸出部13d,且与第二配线构件92的下端部92b连接。由此,磁性传感器61与配线构件90的一端部连接。
防脱构件67被安装于输出轴41。防脱构件67是与传感器磁体63的下侧相向地配置,且与阶差面41g之间沿轴向Z夹着传感器磁体63。因此,不需要利用粘接剂来固定传感器磁体63,便能够抑制传感器磁体63相对于输出轴41而沿轴向Z移动。由此,不会因经年劣化等导致粘接剂发生剥离,因此能够较佳地抑制传感器磁体63相对于输出轴41而沿轴向Z偏离。因此,能够抑制磁性传感器61对传感器磁体63的磁场的检测精度下降。
本实施方式中,防脱构件67接触至传感器磁体63。因此,通过防脱构件67,能够沿轴向Z对传感器磁体63进行定位。此处,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磁体63接触至阶差面41g。因此,能够在接触至防脱构件67和阶差面41g这两者的状态下沿轴向Z夹着传感器磁体63。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传感器磁体63相对于输出轴41而沿轴向Z偏离。
本实施方式中,防脱构件67为包围输出轴41的环状。防脱构件67包围小径部41b的第二小径部41d。防脱构件67在内周面具有内螺纹部67a。内螺纹部67a与外螺纹部41e啮合。由此,防脱构件67利用螺钉而安装于第二小径部41d的外周面。即,本实施方式中,防脱构件67为利用螺钉而安装于输出轴41的外周面的螺帽。因此,通过使防脱构件67绕中心轴J1旋转且从下侧朝向上侧拧入,从而能够通过防脱构件67将传感器磁体63按压至阶差面41g。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传感器磁体63相对于输出轴41而沿轴向Z偏离。
防脱构件67的一部分位于传感器磁体63与磁性传感器61的轴向Z之间。防脱构件67的一部分隔开间隙而与磁性传感器本体61a的上侧相向。本实施方式中,防脱构件67的材料为非磁性体。因此,能够抑制防脱构件67对传感器磁体63的磁场造成影响。由此,即使设置防脱构件67,也能够抑制磁性传感器61的检测精度下降。非磁性体例如为不锈钢、铝、树脂等。防脱构件67例如为树脂制的螺帽。
例如,在传感器磁体在收容凹部43的径向外侧被安装于输出轴41的情况下,收容凹部43内的空间位于环状的传感器磁体的径向内侧。因此,磁通难以流至传感器磁体的径向内侧,传感器磁体的磁场容易发生紊乱。由此,难以通过磁性传感器61来高精度地检测传感器磁体的磁场的变化,磁性传感器61的检测精度有可能下降。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传感器磁体63为较收容凹部43而在下侧包围输出轴41的环状。因此,能够抑制在传感器磁体63的径向内侧设置空间。由此,能够抑制磁通难以流至传感器磁体63的径向内侧的现象,从而能够抑制传感器磁体63的磁场发生紊乱。因此,能够抑制磁性传感器61的检测精度下降。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输出轴41中的被传感器磁体63包围的部分的材料为磁性体。因此,磁通容易流至位于传感器磁体63的径向内侧的输出轴41的部分。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传感器磁体63的磁场发生紊乱。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磁性传感器61的检测精度下降。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传感器磁体63的内周面接触至输出轴41的外周面。因此,能够使磁通更容易在传感器磁体63与输出轴41之间流动。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传感器磁体63的磁场发生紊乱,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磁性传感器61的检测精度下降。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传感器磁体63包围小径部41b。因此,容易使传感器磁体63所包围的输出轴41的部分相对较细。由此,能够使传感器磁体63的磁通中的流至输出轴41的磁通相对较少,并能够使流至磁性传感器61的磁通相对较多。因此,能够容易地通过磁性传感器61来检测传感器磁体63的磁场的变化,从而能够提高磁性传感器61的检测精度。而且,能够减小传感器磁体63的内径及外径。因此,能够抑制电动致动器10大型化。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传感器磁体63为两个磁极沿周向而配置的两极的磁体。因此,与四极以上的磁极沿周向而配置的磁体相比,容易扩大由磁性传感器61所检测的磁场相对于传感器磁体63的旋转角度的变化成为线性的旋转角度范围。由此,在不使输出轴41旋转一圈的范围内,容易使由磁性传感器61所检测的磁场的变化成为线性,容易提高磁性传感器61的检测精度。尤其,像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10那样搭载于线控换档方式的致动器装置的电动致动器容易在输出轴41不旋转一圈的范围内使用。因此,在使用电动致动器10的输出轴41的旋转角度范围内,容易使由磁性传感器61所检测的磁场的变化成为线性,从而容易提高磁性传感器61的检测精度。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贯穿孔12h的内径大于座筒部101的外径,座筒部101的径向外侧面中周向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从贯穿孔12h的径向内侧面朝向径向内侧远离的位置。因此,在轴承座100固定于壁部12b前,能够使轴承座100以贯穿孔12h的径向内侧面与座筒部101的径向外侧面的间隙的程度在径向上移动。由此,能够相对于马达壳体12而调整第一轴承51的径向位置。因此,即便因例如组装误差等而第二轴承52相对于马达壳体12的径向位置偏移时,也能够将第一轴承51的径向位置与第二轴承52的径向位置对准,从而能够以良好的轴精度来配置第一轴承51与第二轴承52。因此,能够抑制由第一轴承51及第二轴承52支撑的马达轴21倾斜,从而能够提高马达轴21的轴精度。由此,能够抑制由电动致动器10产生的噪音及振动增大。
此外,各图中表示了座筒部101的中心与贯穿孔12h的中心均与中心轴J1一致,座筒部101的径向外侧面的全周从贯穿孔12h的径向内侧面朝向径向内侧远离的结构,但不限于此。视轴承座100的径向位置的调整量不同,也可能存在贯穿孔12h的中心与中心轴J1不一致的情况。而且,座筒部101的径向外侧面的一部分也可能与贯穿孔12h的径向内侧面接触。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二轴承52将马达轴21与输出轴41彼此可相对旋转地连结。因此,能够提高第一轴承51与第二轴承52的轴精度,由此能够提高马达轴21与输出轴41的轴精度。
而且,当利用第二轴承52将马达轴21与输出轴41连结时,第二轴承52相对于减速机构壳体13而经由输出轴41间接地受到支撑。因此,与第二轴承52相对于减速机构壳体13而直接受到支撑的情况相比,第二轴承52的位置容易变得不稳定,马达轴21的轴容易晃动。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文所述那样能够提高马达轴21的轴精度,因此能够抑制马达轴21的轴晃动。即,当利用第二轴承52将马达轴21与输出轴41连结时,可更有用地获得本实施方式的能够提高马达轴21的轴精度的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210的输出轴241中,小径部241b的第二小径部241d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小径部41d,不具有外螺纹部41e。第二小径部241d具有槽部241i。槽部241i设在第二小径部241d的上侧的端部。槽部241i为包围第二小径部241d的圆环状。
本实施方式中防脱构件267为卡环。因此,与防脱构件267为螺帽的情况不同,无须使防脱构件267绕中心轴J1旋转,便能够将防脱构件267安装至输出轴241。因此,容易将防脱构件267安装至输出轴241。而且,与防脱构件267为螺帽的情况不同,螺钉不会松动,因此能够抑制防脱构件267沿轴向Z偏离。本实施方式中,防脱构件267例如为C形卡环。另外,防脱构件267也可为E形卡环等。防脱构件267例如为不锈钢制。
防脱构件267将径向内缘部埋入至槽部241i而安装于第二小径部241d。防脱构件267从第二小径部241d向径向外侧突出,从下侧支撑传感器磁体63。防脱构件267的外径例如小于传感器磁体63的外径。另外,防脱构件267的外径也可与传感器磁体63的外径相同,还可大于传感器磁体63的外径。
<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中防脱构件367为卡环。防脱构件367例如为不锈钢制。防脱构件367具有本体部367a与爪部367b。本体部367a为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圆环状。本体部367a为板面朝向轴向Z的板状。本体部367a包围输出轴341中的小径部341b的第二小径部341d。本体部367a的内径大于第二小径部341d。本体部367a的内缘部较第二小径部341d的外周面更向径向外侧远离而配置。
爪部367b从本体部367a的内缘部朝向径向内侧而向斜下方突出。爪部367b为板状。爪部367b沿着周向设有多个。多个爪部367b遍及周向的一周而等间隔地配置。爪部367b例如设有八个。爪部367b从上侧卡在第二小径部341d的外周面。即,爪部367b从上侧卡在输出轴341的外周面。由此,能够抑制防脱构件367相对于输出轴341而向下侧移动。因此,无须在输出轴341设置槽部等,便能够将防脱构件367安装于输出轴341。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小径部341d,无论是外螺纹部还是槽部均未设置。
<第四实施方式>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输出轴441中,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小径部41d,小径部441b的第二小径部441d不具有外螺纹部41e。第二小径部441d在外周面具有槽部441j。槽部441j为包围第二小径部441d的圆环状。
本实施方式的防脱构件467例如为树脂制。防脱构件467具有本体部467a与多个爪部467c。本体部467a为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圆筒状。本体部467a包围第二小径部441d,且嵌合于第二小径部441d。本体部467a的内周面与第二小径部441d的外周面相接触。本体部467a具有从本体部467a的内周面向径向外侧凹陷的孔部467b。孔部467b为在径向外侧具有底部的孔。孔部467b在上侧开口。孔部467b沿着周向而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
多个爪部467c分别从多个孔部467b的内侧面中的位于下侧的面的径向内端部向上侧延伸。爪部467c具有:延伸部467d,从孔部467b的下侧的面向上侧延伸;以及爪部本体467e,从延伸部467d的上侧的端部向径向内侧突出。爪部本体467e被插入至槽部441j,从上侧卡在槽部441j的下侧的面。由此,爪部467c从上侧卡在输出轴441的外周面。爪部本体467e的径向内端部较第二小径部441d的外周面而位于径向内侧。
当使防脱构件467从第二小径部441d的下侧嵌合时,爪部本体467e被第二小径部441d的外周面推向径向外侧,爪部467c在孔部467b内朝径向外侧弹性变形。若在此状态下使防脱构件467相对于第二小径部441d而向上侧移动,则当爪部本体467e到达与槽部441j相向的位置时,爪部467c向径向内侧复原变形,爪部本体467e插入槽部441j。由此,爪部本体467e卡在槽部441j,能够抑制防脱构件467相对于第二小径部441d而向下侧移动。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防脱构件467通过卡扣配合而固定于输出轴441。因此,能够容易且牢固地将防脱构件467安装于输出轴441。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也能够采用其他结构。传感器磁体的结构只要是在设在输出轴外周面的朝向轴向其中一侧(下侧)的阶差面的轴向其中一侧包围输出轴的环状,则并无特别限定。传感器磁体的内周面也可不接触至输出轴的外周面。传感器磁体也可不接触至设在输出轴的阶差部的阶差面。传感器磁体也可为沿着周向具有四极以上的磁极的磁体。
传感器磁体所包围的输出轴的部分只要是较阶差面为轴向其中一侧(下侧),则无论为哪个部分皆可。例如,传感器磁体也可包围输出轴中的设有收容凹部的部分。即,传感器磁体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也可被安装在大径部41a的径向外侧。此时,阶差面例如也可为输出凸缘部42的下侧的面。传感器磁体所包围的输出轴的部分的材料也可为非磁性体。
也可不在传感器磁体的内周面设置凹部。也可不在输出轴的外周面设置凸部。而且,也可在输出轴的外周面设有凹部,而在传感器磁体的内周面设有插入至凹部的凸部。
防脱构件的结构只要与传感器磁体的轴向其中一侧相向地配置,且与阶差面之间沿轴向夹着传感器磁体,则并无特别限定。防脱构件也可不接触至传感器磁体。防脱构件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定。防脱构件的材料也可为磁性体。
磁性传感器的结构只要能够检测传感器磁体的磁场,则并无特别限定。磁性传感器也可为磁阻元件。磁性传感器只要能够检测传感器磁体的磁场,则也可相对于传感器磁体而配置在任何位置。
减速机构并无特别限定。所述实施方式中,多个突出部32构成为从外齿轮31向输出凸缘部42沿轴向Z突出,但不限于此。多个突出部也可从输出凸缘部向外齿轮沿轴向Z突出。此时,外齿轮具有多个孔部。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用途并无限定,所述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可搭载于任何机器。所述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例如也可搭载于车辆以外的设备。而且,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结构能够在不相互矛盾的范围内适当组合。
Claims (11)
1.一种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马达,具有能以中心轴为中心而旋转的马达轴;
减速机构,连结于所述马达轴的轴向其中一侧的部分;
输出轴,在所述马达轴的轴向其中一侧沿所述马达轴的轴向延伸,经由所述减速机构来传递所述马达轴的旋转;
传感器磁体,被安装于所述输出轴;
磁性传感器,能检测所述传感器磁体的磁场;以及
防脱构件,被安装于所述输出轴,
在所述输出轴的外周面,设有阶差部,所述阶差部具有朝向轴向其中一侧的阶差面,
所述传感器磁体为在所述阶差面的轴向其中一侧包围所述输出轴的环状,
所述防脱构件是与所述传感器磁体的轴向其中一侧相向地配置,且与所述阶差面之间沿轴向夹着所述传感器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轴具有:
大径部,具有向轴向其中一侧凹陷的收容凹部;以及
小径部,与所述大径部的轴向其中一侧相连,且外径小于所述大径部,
所述马达轴的轴向其中一侧的端部被收容在所述收容凹部的内部,
所述阶差部设在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小径部的轴向之间,
所述传感器磁体较所述收容凹部而在轴向其中一侧包围所述小径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轴中的被所述传感器磁体包围的部分的材料为磁性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磁体接触至所述阶差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脱构件接触至所述传感器磁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脱构件是利用螺钉而安装在所述输出轴的外周面的螺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脱构件为卡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脱构件通过卡扣配合而固定于所述输出轴。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脱构件具有从轴向其中一侧卡在所述输出轴的外周面的爪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脱构件的材料为非磁性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传感器磁体的内周面与所述输出轴的外周面的其中一者,设有凹部,
在所述传感器磁体的内周面与所述输出轴的外周面的另一者,设有插入所述凹部的凸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75878 | 2019-09-26 | ||
JP2019175878A JP2021052565A (ja) | 2019-09-26 | 2019-09-26 |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279428U true CN213279428U (zh) | 2021-05-25 |
Family
ID=75158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08913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79428U (zh) | 2019-09-26 | 2020-09-22 | 电动致动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21052565A (zh) |
CN (1) | CN213279428U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71305Y2 (ja) * | 1992-09-07 | 1998-05-18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小型モータの回転数検知装置 |
JP2007321879A (ja) * | 2006-06-01 | 2007-12-13 | Harmonic Drive Syst Ind Co Ltd | 回転位置センサ付き減速機ユニット |
JP5433208B2 (ja) * | 2008-11-05 | 2014-03-05 |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 ギヤボックスの駆動機構 |
JP2016127709A (ja) * | 2015-01-05 | 2016-07-11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センサマグネット固定構造及びその固定構造を備えたモータ並びにそれを搭載し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及び車両 |
JP6673142B2 (ja) * | 2015-11-30 | 2020-03-25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回転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シフトバイワイヤシステム |
-
2019
- 2019-09-26 JP JP2019175878A patent/JP2021052565A/ja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09-22 CN CN202022089132.XU patent/CN21327942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1052565A (ja) | 2021-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982207U (zh) | 定子单元以及电动致动器 | |
CN209767318U (zh) | 电动致动器 | |
US20150222156A1 (en) | Driver apparatus | |
US10837521B2 (en) | Electric actuator | |
CN211557024U (zh) | 电动致动器 | |
CN211557069U (zh) | 电动致动器 | |
CN209805579U (zh) | 电动致动器 | |
US20190346023A1 (en) | Electric actuator | |
JP2019030035A (ja) |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 |
JP6789000B2 (ja) | 回転電機 | |
US10686348B2 (en) | Electric actuator | |
CN213279428U (zh) | 电动致动器 | |
CN213279427U (zh) | 电动致动器 | |
US11133727B2 (en) | Electric actuator | |
CN210273735U (zh) | 电动致动器 | |
CN210273734U (zh) | 电动致动器 | |
CN114337088A (zh) | 电动致动器 | |
CN114337089A (zh) | 电动致动器 | |
US11190082B2 (en) | Electric actuator | |
US10637332B2 (en) | Electric actuator | |
CN215596313U (zh) | 电动致动器 | |
CN215580780U (zh) | 旋转角检测装置及电动致动器 | |
CN215596312U (zh) | 电动致动器 | |
CN213279405U (zh) | 电动致动器 | |
CN211530946U (zh) | 电动致动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