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63292U - 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 - Google Patents

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63292U
CN213263292U CN202021910016.3U CN202021910016U CN213263292U CN 213263292 U CN213263292 U CN 213263292U CN 202021910016 U CN202021910016 U CN 202021910016U CN 213263292 U CN213263292 U CN 213263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x
folding
bottom plate
fol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100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阳春
王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Hengrui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Hengrui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Hengrui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Hengrui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100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63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63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632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包括棱柱体或棱台体结构的箱体、上摇盖和箱底,所述箱体由通过柔性件依次连接的多个侧板组成;所述箱底由与多个侧板底部分别通过柔性件连接的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组成;所述折叠箱具有:箱体和箱底收拢的折叠状态;箱体和箱底展开的使用状态;以及初始状态;在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互不重叠。本实用新型的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使用过程中无需胶带,绿色环保,并且可回收循环使用;在不使用时,可以快速方便的实现折叠。

Description

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箱体设计和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是设计一种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
背景技术
纸箱、塑料箱等主要用于包装、收纳或者运输物品,使用量巨大。按照材质不同,主要包括纸箱、塑料箱等。纸箱由于成本低、加工方便,为目前主要使用的包装箱结构。一般自锁底纸箱都需要折叠成型后进行粘贴,然后才能使用,如果事先粘贴成型后又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
现有纸箱自锁底结构大多是箱底强度不够,锁合结构欠科学,使用欠方便,适用范围狭窄。
由于纸质本身的材质受限,传统的纸箱在运输和使用后,由于磨损或者挤压,变形较为严重,很难被重复利用,一般作为废品回收。
塑料箱机械强度较好,能够多次回收利用。但是目前存在的塑料箱,基本都是一次成型的结构,不能折叠,一旦加工完成,即为最终的使用状态。为了减小塑料箱在存放时占用的空间,目前多采用将多个塑料箱上下叠放的方式收纳。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存放时,取放塑料箱不方便,而且容易导致最下方的塑料箱由于受到重压作用,导致损坏。
授权公告号为CN 204161730 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全折叠塑料箱体,由箱底,箱底的四周有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箱盖组成,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靠近箱底的一端和箱底四周设置有铰链,相邻的侧板之间设置有耦合结构。该技术方案中需要在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与箱底之间加工铰链,增加了箱体制作难度。
授权公告号为CN208715733 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塑料折叠箱,包括底座、长折叠板和短折叠板;所述底座呈长方形,且两长边各设有一板条;所述板条和底座的两短边均设有多个连接槽;所述长折叠板有两个,且通过底部固接的多个折叠连接杆组与连接槽的配合分别连接于两个板条上;所述短折叠板有两个,且通过底部固接的多个折叠连接杆组与连接槽的配合分别连接于底座的两短边;所述长折叠板左右两侧边各设有多个卡扣,且长折叠板和短折叠板通过卡扣首尾相连形成矩形框体。该技术方案,折叠连接杆结构复杂,且容易损坏,大大影响了塑料箱的整体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利用模具注塑即可完成塑料箱的加工制作,同时保证了箱体的整体强度,且收放折叠方便,占用空间体积小,使用过程中无需胶带,绿色环保,并且可回收循环使用,大大降低了箱体的运输、回收使用成本和存放空间。
本方案克服了原来一直沿用的,只能采用片材,才能生产的自锁底纸箱生产方法。片材生产过程工艺复杂,程序多,生产速度慢且原料浪费大。
一种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包括棱柱体或棱台体结构的箱体、以及设于箱体顶部的上摇盖和设于箱体底部的箱底,所述箱体由通过柔性件依次连接的多个侧板组成;所述箱底由与多个侧板底部分别通过柔性件连接的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组成;
所述折叠箱具有:箱体和箱底收拢的折叠状态;箱体和箱底展开的使用状态;以及初始状态;
在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能重叠。
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为棱柱体或棱台体结构,即侧板的侧棱平行且相等或梯形状,侧板顶端和底端构成平行四边形或梯形。所述第一折板、第二折板以及对应的柔性件使得所述箱子具有可折叠功能,所述的柔性件由比箱体其它部分更柔软的柔性材料制成。或者也可以采用与箱体相同的材质,加工时可以适当减小柔性件的厚度,以满足折叠和弯折要求,或者也可以直接采用更柔软的材料制作所述柔性件。
在所述初始状态时,箱体底部处于菱形状态,相邻侧板之间形成一定的α角度,符合所述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能重叠的情况下,有利于实现产品的成型,是优选的必要成型条件。从另一种角度讲,投影不能重叠,也就是说外底板和内底板顶端投影线的距离A等于零,为临界点,大于零是成型折叠箱的必要条件。
所述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平铺时形成完成的箱底。初始状态一般为加工完成的状态,由初始状态可以向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自由转化,当从所述初始状态向折叠状态转化时,第一折板、第二折板相互收拢,侧板随之收拢;当从所述初始状态向使用状态转化时,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平铺,侧板随之展开。
在正常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平铺设置,与对应的侧板垂直设置,且两个折板相互对接或部分重叠形成完整的箱体底板结构。在不使用时,第一折板、第二折板相互收拢,同时对应的侧板相互收拢,形成侧板、折板相互折叠的结构。当采用注塑工艺制作所述塑料箱时,可以直接按照所述初始状态设计对应的模具,直接浇注对应的塑料材料,即可实现对所述塑料箱的加工制造。
本实用新型采用通过柔性件实现对多个侧板与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的柔性连接,保证了侧板与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的折叠性能。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采用注塑工艺加工成型,方便简洁,大大降低了箱体的制造成本。
侧板的数量一般与箱体的整体形状有关,可以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比如可以为3~8个等等。采用不同数量的侧板,需要对应选择不同结构的折板结构,以保证箱体的折叠和打开。
作为优选,所述侧板为四个;在所述使用状态时,箱体和箱底形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结构;在所述折叠状态时,箱体和箱底形成板状折叠结构;在所述初始状态时,侧板构成棱柱体(比如平行六面体)或者棱台体结构,且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向箱体内翻折。所述第一折板由通过柔性件相互连接的右底板和内底板组成,所述第二折板由通过柔性件相互连接的左底板和外底板组成,右底板、内底板、左底板和外底板分别与其中一个侧板底部通过柔性件连接。
进一步讲,在正常使用时,箱子包括箱体和箱底形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结构,便于物品的收纳;在运输回收等状态时,箱子包括箱体和箱底及上摇盖等形成板状折叠结构。在所述初始状态时,箱子的箱底形成菱形状态。且箱底的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向箱体内翻折。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箱底与所述水平面平行。
作为优先,本方案所描述的棱柱体结构,也完全适合棱台体结构。在所述为棱台体结构时,侧板均为梯形状。
作为优选,在所述初始状态时,相对的两个侧板相互平行,水平方向的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且侧板与水平面垂直。在使用状态时,侧边在水平方向的横截面为四方形或者长方形。且相邻的两个侧板相互垂直,相对的两个侧板相互平行。在折叠状态时,侧板和折板相互收拢形成板状的折叠件。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板状不仅仅限定为严格的平板结构,仅为描述折叠后箱体的大致形状呈板状。
作为优选,所述侧板均为矩形板结构,既可以是正方形板也可以采用长方形板。
作为优选,所述侧板、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均为整体结构。
右底板、内底板、左底板和外底板的具体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以满足折叠和铺展后形成完整箱底结构的需要。为了加工方便,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右底板和左底板为相对设置的三角板或近似三角板;所述内底板和外底板为相对设置的梯形板或近似梯形板。
加工完成后,右底板一侧侧楞(对应三角板的一侧侧边)与内底板一侧梯形斜边(或者梯形腰)对应的侧楞通过柔性件相连,右底板另一侧侧楞(对应三角板的另一侧侧边)为自由边,不与外底板相连;右底板底侧(对应三角板的底侧边)与对应的侧板通过柔性件相连。内底板一侧梯形斜边与所述右底板连接,另外一侧梯形斜边为自由边,不与左底板相连。内底板底端(对应梯形底边)与对应的侧板通过柔性件连接。左底板一侧侧楞(对应三角板的一侧侧边)与外底板一侧梯形斜边侧楞通过柔性件相连,左底板另一侧侧楞(对应三角板的另一侧侧边)为自由边,不与其他底板相连;左底板底侧(对应三角板的底侧边)与对应的侧板通过柔性件相连。外底板一侧梯形斜边与所述左底板连接,另外一侧梯形斜边为自由边,不与其他底板相连。
在箱体处于使用状态时,右底板、内底板、左底板、外底板与对应的侧板垂直设置,且对应的侧楞对接或部分重叠形成完整的箱底结构。当需要进行折叠时,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向箱体内部翻折收拢,同时侧板发生偏移,实现收拢,折叠完成后,右底板、内底板、左底板和外底板分别折叠于箱体内部,并与相连的侧板内侧壁贴合,形成板状折叠结构。
作为优选,在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内底板的梯形顶端与相对设置的侧板底部相抵。采用该技术方案,一方面保证了箱体底部的机械强度,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设置上述结构的内底板,在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铺展到位后,通过内底板与相对的侧板相抵,避免侧板的进一步移动,同时对使用状态的箱体侧板起到了一定的定位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外底板的梯形高度为箱底宽度的二分之一;所述内底板的梯形高度为箱底宽度;或所述内底板的梯形高度为箱底宽度的二分之一与箱底宽度之间。所述右底板和左底板为等腰三角板。本文中,梯形高度是指对应的梯形板上底(长度较短的底边)和下底(长度较长的底边)之间的垂直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侧板、第一折板或第二折板上设有将折叠箱维持在使用状态的限位件。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限位件可以为对应设置的一个或多个限位凸台结构,也可以是与内底板配合的插孔或压板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种或者多种。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限位件包括以下A~C结构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A、所述内底板底侧面设有在折叠箱处于使用状态时与外底板顶端相抵的限位凸台I;
B、所述内底板底侧面设有在折叠箱处于使用状态时与所述左底板侧楞相抵的限位凸台II;
C、所述外底板一侧侧楞与所述左底板侧楞柔性连接,另外一侧底侧面设有在折叠箱处于使用状态时与右底板侧楞相抵的限位凸台 III。
或者,所述限位件为设置在侧板底部与所述内底板配合可将其固定在使用状态的压板或者插孔;
棱柱体自锁底折叠箱维持使用状态时,通过多种限位凸台的组合,使得内底板和外底板在底部处于同一平面。
作为优选,在所述初始状态时,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顶端均向箱体内翻折,且内底板顶端高度大于外底板顶端高度。即内底板顶端更靠近上摇盖设置,且在水平面的投影互不重叠。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件同时包括上述A~C方案。在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铺展到位后,内底板顶端与其相对的侧板底端相抵,实现折板和侧板的初步相互定位;且此时内底板靠近顶端的部分压在所述外底板朝向箱体开口的一侧侧面,同时内底板的限位凸台I 抵接在外底板梯形顶端上,进一步实现对外底板的限位。同样的,内底板的限位凸台II与左底板一侧侧楞相抵,并部分抵压在左底板朝向上摇盖的一侧侧面,实现对左底板的定位。外底板的限位凸台III与右底板侧楞相抵,并抵压在右底板朝向上摇盖的一侧侧面实现对右底板的定位。
作为另外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板底部的插孔,该插孔与内底板顶端某一部分配合,在使用状态时,内底板顶端对应的部分插入到所述插孔内,实现定位;所述某一部分可以为一体设置的凸起结构;或者所述限位件为设置在侧板底部且能够与使用状态下内底板顶端配合的压板。在使用状态时,所述插板插入到插孔或者压板底部,实现对第一折板、第二折板以及侧板的锁定。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件为连续的柔性楞或者间隔设置的柔性带。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件与相连的侧板或底板(包括左底板、右底板、内底板和外底板)或者上摇盖为一体结构。
作为优选,还包括与所述侧板顶端通过柔性件连接的上摇盖;所述上摇盖与所述侧板之间设有锁件;以实现上摇盖相对箱体的锁定。作为优选,所述上摇盖底面设有与多个侧板顶端配合的U型固定挡条,进一步提高上摇盖的密封强度和密封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上摇盖、侧板、右底板、内底板、左底板、外底板以及柔性件为一体成型结构。加工时可以直接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件、侧板、折板、上摇盖的一侧或者两侧的部分或者全部敷设有弹性防碰撞保护层;通过柔性件即实现了相邻侧板或底板或上摇盖连接的同时,也保证了连接强度和最终箱体的使用寿命,同时柔性件可以选择与侧板或者底板或者上摇盖相同的材料,加工时可以一次注塑成型,或者柔性件采用与弹性防碰撞保护层相同的材料。加工时,当选择与箱体相同的材料时,可以适当减小柔性件的厚度(相对于侧板、底板或上摇盖的厚度来讲),以满足柔性要求。通过设置弹性防碰撞保护层,可以进一步增强连接层的韧性,提高柔性件的整体柔韧性。弹性防碰撞保护层可以选择韧性更好的高分子材料。同时也可以避免因碰撞产生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中,侧板、底板、上摇盖可以选择常规的硬塑料材料,比如PE(聚乙烯)、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PC(聚碳酸酯树脂)、PS(聚苯乙烯) 等常规的高分子材料。所述柔性件或弹性防碰撞保护层可以选择常规的橡塑材质,包括常见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比如TPE、TPR、TPV、 TPU等。当然,柔性件也可以选择与箱体相同的材料,此时柔性件的厚度较薄,可以由PE,PP等塑料一次成型。当然也可以(也包括)由柔性材料,通过注塑、发泡等更多制造工艺一次成型。
作为优先,在棱台体使用状态时,也完全适合棱柱体使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的制造方法,采用注塑工艺制造所述折叠塑料箱。可以采用一次注塑或者多次注塑工艺。
作为优选,一种折叠塑料箱的制造方法,包括:
(1)选择对应的注塑模具I,浇注塑料箱的侧板、第一折板、第二折板、上摇盖和柔性带;
(2)成型后得到一次注塑成型件;
(3)将得到的一次注塑成型件置于注塑模具II中浇注塑料箱的弹性防碰撞保护层部分,得到所述初始状态下的塑料箱结构;
步骤(3)也可以替换为:将得到的一次注塑成型件置于注塑模具III中同时浇注塑料箱的柔性件及弹性防碰撞保护层部分,得到所述初始状态下的折叠塑料箱结构;
以上工艺也可以采用双色注塑方法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的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使用时开合操作简便,满足于各种场合存放物品需要,使用过程中无胶带,绿色环保,并且可回收循环利用;
同时在不使用时,可以快速方便的实现折叠,大大节约了折叠箱存放和运输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一体设置的柔性件可以实现各部件之间的连接。通过设置限位件,可以简单快速的实现对使用状态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所有部件可以一次成型的一体结构,也可以采用简单的二次或者多次注塑工艺直接加工制成,制作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处于某一个初始状态的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2为图1另外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5分别为图1所示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的俯视图、仰视图和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附图的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使用状态下去掉上摇盖后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处于某一初始状态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所示附图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图9所示附图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加工时的第一次注塑成型件。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的弹性防碰撞保护层处于初始状态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加工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敷设整个箱体外壁的弹性防碰撞保护层的结构图。
图16为采用图15所示弹性防碰撞保护层结构的最终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省略上摇盖和底板的箱体的一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临界初始状态下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相对关系的示意图 (省略限位凸台结构等,仅为简单的示意图)。
图20为图19的侧面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包括:棱柱体或棱台体结构的箱体和箱底,所述箱体由通过柔性件108依次连接的多个侧板102组成;所述箱底由与多个侧板底部分别通过柔性件107连接的第一折板201和第二折板202组成,该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平铺时形成完成的水平设置的箱底;与其中一个侧板顶端通过柔性件103连接的上摇盖104。
本实施例中,所述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具有:所述折叠箱具有:箱体和箱底收拢的折叠状态(如图17所示);箱体和箱底展开的使用状态(如图6所示);以及初始状态(图14和图16所示);在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互不重叠。图19为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处于极限加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去了其他结构,仅为简单示意图,以说明两者之间的相对关系。图20为图19的侧面正视图,由该图可直观的看出,内底板303向内倾斜的高度大于外底板305高度,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能重叠。此时,内底板303和外底板305顶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距离约大于0,等于0为加工极限位置。
初始状态一般为加工完成时的状态,由初始状态可以向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自由转化,当从所述初始状态向折叠状态转化时,第一折板、第二折板相互收拢,侧板随之收拢,最终形成板状的折叠状态;当从所述初始状态向使用状态转化时,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平铺,侧板随之展开,最终形成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结构的使用状态。
本实施例中,侧板102有四个,均为矩形板,分别为右侧板102a、前侧板102b、左侧板102c、后侧板102d。其中上摇盖104通过柔性件103与后侧板102d顶端柔性连接。上摇盖104与前侧板102b顶端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锁定机构106,该锁定结构可以是常见的锁件,比如卡合、卡扣结构、一次性锁扣、机械锁或者密码锁以及配合的锁定组件;用于实现上摇盖与箱体侧板之间的定位和锁定。图2中,在所述上摇盖104设置插片203,在插片203上设置锁孔204,在前侧板102b上设有锁舌205。在盛放物品完成后,可以将上摇盖104翻转至密封位置,此时锁舌205伸入到锁孔204内,实现对上摇盖的锁定。
上摇盖104底面设有与右侧板102a、前侧板102b、左侧板102c 顶端配合的U型固定挡条105,进一步提高上摇盖的密封强度和密封稳定性。
如图2~5所示,第一折板201由通过柔性件301a相互连接的右底板302和内底板303组成,所述第二折板202由通过柔性件301b 相互连接的左底板304和外底板305组成,右底板302与右侧板102a 底端通过柔性件306a柔性连接;内底板303通过柔性件与前侧板102b 底部柔性连接;左底板304通过柔性件与左侧板102c底部柔性连接;外底板305通过柔性件与后侧板102d底部柔性连接。
图18中示出柔性件的另一实施例,柔性件可折弯处200也可以形成较薄的可折弯部分,以满足折弯、折叠的功能。连接处较薄情况下,可以由PE,PP等塑料一次成型。当然也可以由更软的柔性材料,比如可以采用与防撞弹性防护层采用相同的材料,一次成型得到。其他位置的柔性件的结构也可以参考此处的可折弯连接结构。
右底板302、内底板303、左底板304和外底板305的具体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以满足折叠需要以及铺展后形成完整箱底结构的需要。本实施例中,右底板302和左底板304为相对设置的三角板或近似三角板结构;所述内底板303和外底板305为相对设置的梯形板或近似梯形板结构。
参见图6、图7和图8,在箱体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一折板201 和第二折板202平铺形成完整的箱底703,此时右底板302和左底板 304顶端相互对正,且位于箱体底部中心线位置,底边相互平行(见图7)。内底板303顶点高端大于外底板305,在箱体处于使用状态时,内底板303部分盖设在外底板305(见图8)。
见图8,在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内底板303的梯形顶端与相对设置的侧板(即后侧板102d)底部相抵。采用该技术方案,一方面保证了箱体底部的机械强度,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设置上述结构的内底板,在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铺展到位后,通过内底板与相对的侧板相抵,避免侧板的进一步移动,同时对使用状态的箱体侧板起到了一定的定位作用。作为一种实施方案,如图8,在后侧板102d设置压板801,在内底板303铺展到位后,内底板303顶端会伸入到压板801 底侧,利用压板801实现对内底板303的进一步限位固定。当然,作为另外一种替换方案,也可以在内底板303顶端一体设置一个凸起的插板,然后在后侧板102d底端加工插孔,在内底板303铺展到位后,内底板303顶端的插板会伸入到后侧板102d的插孔内,进而实现对内底板的定位。
本实施例中,外底板305的梯形高度为内底板303的梯形高度的二分之一,即为箱底宽度的一半,内底板303的梯形高度为箱底宽度;或底板的梯形高度为箱底宽度的二分之一与箱底宽度之间。以满足铺展需要;右底板302和左底板304为等腰三角板,等腰三角板底边的尺寸与前侧板底端的尺寸相同,即为箱底长度方向的尺寸。等腰三角板侧边的尺寸与对应的梯形板结构的侧楞结构一致,且通过对应的柔性件连接。
参考图7和图8,内底板303底侧面设有在折叠箱处于使用状态时与外底板305顶端305a相抵的限位凸台I307;内底板303底侧面同时设有在折叠箱处于使用状态时与所述左底板304侧楞304a相抵的限位凸台II 308;外底板305一侧侧楞与所述左底板304侧楞柔性连接,另外一侧底侧面设有在折叠箱处于使用状态时与右底板302的侧楞302a相抵的限位凸台III 309。限位凸台I307和限位凸台II 308 为连续结构,加工时可以一次压制成型或者注塑成型。限位凸台I307 和限位凸台II 308所形成的折线L1同时将内底板303分别为两部分。在折叠箱处于使用状态时,上述折线L1与内底板303底端(即前侧板102b底端相连的一端)以及与右底板连接侧楞之间围成的部分701,在箱体外部可见;内底板303的剩余部分,即上述折线L1与内底板 303顶端以及自由侧楞之间围成的部分802位于箱体内,即从箱体外部看不到这部分,这部分被对应的左底板和外底板遮挡并相互贴牢。同样的,限位凸台III 309所在的直线L2将外底板305分为两部分:在折叠箱处于使用状态时,该直线与外底板305自由侧楞以及顶端 (部分)围成的部分803,位于箱体内,外部不可见;其余部分,即该直线外底板305顶端(剩余部分)、与左底板连接侧楞以及外底板 305底端(即与后侧板102d底端相连的一端)围成的部分702,于箱体外部可见。
在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铺展到位后,内底板顶端与其相对的侧板底端相抵,实现底侧板和侧板的相互定位;且此时内底板靠近顶端的部分压在所述外底板朝向箱体开口的一侧,同时内底板的限位凸台I 抵接在外底板梯形顶端上,进一步实现对外底板的限位。同样的,内底板的限位凸台II与左底板一侧侧楞相抵,实现对左底板的定位。并且,外底板的限位凸台III与右底板侧楞相抵,实现对右底板的定位。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折叠箱在正常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折板201、第二折板202平铺设置,与对应的侧板垂直设置,且两个折板相互对接或部分重叠形成完整的箱体底板结构。在不使用时,第一折板201、第二折板相互收拢,同时对应的侧板102相互收拢(或者是先收拢对应的侧板,此时第一折板、第二折板随之相互收拢),形成侧板、折板相互折叠的结构(如图17所示)。当采用注塑工艺制作所述塑料箱时,可以直接根据所述初始状态设计对应的模具,直接浇注对应的塑料材料,即可实现对所述塑料箱的加工制造。
可以在各侧板、底板、摇盖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薄片)柔性带,主要是实现侧板、底板、摇盖第一次成型后的相互连接,方便二次成型。柔性带一般选择与侧板、底板、摇盖相同的材料,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柔性件可以采用连续的柔性楞。本实施例中,柔性件外侧增加一层弹性防碰撞保护层,两者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一次加工成型。柔性带和柔性件作为一个整体折叠件,实现侧板、底板、摇盖相应的折叠功能。
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在箱体外壁(即使用状态能在外部可见的侧板、底板或者上摇盖部分)均增加一层弹性防碰撞保护层101,在增强箱体整体强度的同时,避免碰撞等产生的磨损等。弹性防碰撞保护层可以采用二次注塑工艺直接敷设在一次注塑成型的箱体上。当然根据弹性防碰撞保护层设置的层数不同,可以采用三次注塑工艺等。
如图9~图11,在棱柱体作为初始状态下的折叠箱的结构图和剖视图。在初始状态下,右侧板102a、前侧板102b、左侧板102c、后侧板102d均垂直设置,且相互之间呈一定角度呈平行四边形布置,两两之间通过柔性件连接,可折叠和铺展。其中内底板303顶端向上摇盖方向倾斜,且该端(靠近上摇盖一端)高于外底板305顶端的高度。右底板302、左底板304随内底板303、外底板305同步倾斜和铺展。同时在图10中,能够清楚的看出限位凸台II308和限位凸台 III309。在该状态下,上摇盖位于箱体的一侧,侧板、左底板、外底板、右底板、内底板、上摇盖互不干涉,且在水平面(即侧板底端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所在的平面)的投影互不重叠,以上条件下可以采用注塑一次成型。
图12~14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二次注塑成型的方法制作所述折叠塑料箱,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对应的注塑模具I,浇注塑料箱的四个侧板、四个底板 (左底板、外底板、右底板、内底板)、上摇盖和柔性带;
(2)成型后得到图12所示结构的一次注塑件;
(3)将得到的一次注塑件置于注塑模具II中浇注塑料箱的柔性件、弹性防碰撞保护层部分(见图13),得到所述初始状态下的塑料箱结构,见图13。
一次注塑件加工完成后,右底板一侧侧楞(对应三角板的一侧侧边)与内底板一侧梯形斜边侧楞通过柔性件相连,右底板另一侧侧楞 (对应三角板的另一侧侧边)为自由边,不与其他底板相连;右底板底侧(对应三角板的底侧边)与右侧板通过柔性件相连。内底板一侧梯形斜边与所述右底板连接,另外一侧梯形斜边为自由边,不与其他底板相连。内底板底侧边通过柔性件与前侧板底部连接。左底板一侧侧楞(对应三角板的一侧侧边)与外底板一侧梯形斜边侧楞通过柔性件相连,左底板另一侧侧楞(对应三角板的另一侧侧边)为自由边,不与其他底板相连;左底板底侧(对应三角板的底侧边)与左侧板通过柔性件相连。外底板一侧梯形斜边与所述左底板连接,另外一侧梯形斜边为自由边,不与其他底板相连,外底板底侧边与后侧板底部通过柔性件连接。二次注塑结束后,完成弹性防碰撞保护层对各柔性件的包覆,进一步增强了柔性件的机械强度和耐磨强度。
实际使用时,当需要使用所述折叠箱进行收纳物品时,向下按压翻转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侧板随之翻转至侧板与侧板垂直设置,且两个折板对接部分重叠形成完整的箱底结构,参见图6~8。此时限位凸台I~III分别与对于的底板的楞或者端相抵,内底板顶端与后侧板底部相抵,实现使用状态的固定。当需要进行折叠时,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向箱体内部翻折收拢,同时侧板发生偏移,实现收拢,折叠完成后,右底板、内底板、左底板和外底板分别折叠于箱体内部,并与相连的侧板内侧壁贴合,参见图17。
图15和图16是另外一种折叠箱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箱体结构同上述实施例,区别在于弹性防碰撞保护层覆盖使用状态下的箱体的所有外壁,图15为省略下侧板、柔性件、底板、上摇盖后仅留弹性防碰撞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其结构与使用状态下箱体外部可见的侧板、底板、上摇盖部分对应。
本实用新型中,侧板、底板、上摇盖、柔性件(加工时厚度较薄,满足可折叠要求)的连接层可以选择常规的塑料材料,比如PE(聚乙烯)、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PC(聚碳酸酯树脂)、PS(聚苯乙烯)等常规的高分子材料。所述弹性防碰撞保护层可以选择常规的橡塑材质,包括常见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比如TPE、TPR、TPU等。

Claims (10)

1.一种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包括棱柱体或棱台体结构的箱体、以及设于箱体顶部的上摇盖和设于箱体底部的箱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由通过柔性件依次连接的多个侧板组成;所述箱底由与多个侧板底部分别通过柔性件连接的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组成;
所述折叠箱具有:箱体和箱底收拢的折叠状态;箱体和箱底展开的使用状态;以及初始状态;
在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能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为四个;在所述使用状态时,箱体和箱底形成长方体、正方体或棱台体结构;在所述折叠状态时,箱体和箱底形成板状折叠结构;在所述初始状态时,底面构成菱形结构,且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向箱体内翻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板由通过柔性件相互连接的右底板和内底板组成,所述第二折板由通过柔性件相互连接的左底板和外底板组成,右底板、内底板、左底板和外底板分别与其中一个侧板底部通过柔性件连接。
4.如权利要求1、2、3任一项所述的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的结构特征为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底板和左底板为相对设置的三角板或近似三角板;所述内底板和外底板为相对设置的梯形板或近似梯形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底板的梯形高度为箱底宽度的二分之一;所述内底板的梯形高度为箱底宽度;或所述内底板的梯形高度为箱底宽度的二分之一与箱底宽度之间;所述右底板和左底板为等腰三角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内底板的梯形顶端与相对设置的侧板底部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底板或外底板上设有将棱柱体自锁底折叠箱维持在使用状态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以下结构的限位凸台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A、所述内底板底侧面设有在折叠箱处于使用状态时与外底板顶端相抵的限位凸台I;
B、所述内底板底侧面设有在折叠箱处于使用状态时与所述左底板侧楞相抵的限位凸台II;
C、所述外底板一侧侧楞与所述左底板侧楞柔性连接,另外一侧底侧面设有在折叠箱处于使用状态时与右底板侧楞相抵的限位凸台III;
或者,所述限位件为设置在侧板底部与所述内底板配合可将其固定在使用状态的压板或者插孔;
棱柱体自锁底折叠箱维持使用状态时,通过多种限位凸台的组合,使得内底板和外底板在底部处于同一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摇盖与所述侧板之间设有锁件;所述上摇盖上同时设有U型固定挡条,对折叠箱起到固定和防尘的作用。
10.根据权利要求1~3、5~9任一项所述的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为连续的柔性楞或者间隔设置的柔性带;所述柔性件与相连的侧板、第一折板、第二折板为一体结构;所述柔性件、侧板、第一折板、第二折板一侧或者两侧的部分或者全部敷设有弹性防碰撞保护层。
CN202021910016.3U 2020-09-03 2020-09-03 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 Active CN213263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0016.3U CN213263292U (zh) 2020-09-03 2020-09-03 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0016.3U CN213263292U (zh) 2020-09-03 2020-09-03 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63292U true CN213263292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37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10016.3U Active CN213263292U (zh) 2020-09-03 2020-09-03 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632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99212B2 (en) Collapsible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11994416A (zh) 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及制造方法
US5529173A (en) Convertible container and frame
US5544751A (en) Stacking connector for storage container
US3381880A (en) Carton blank
US20150298895A1 (en) Dispensers for holding sachets
US5779841A (en) Container having ear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9969532A (zh) 围板箱
CN213263292U (zh) 棱柱体或棱台体自锁底折叠箱
CN209023331U (zh) 简易组装的周转箱
JP4217030B2 (ja) インモールド容器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CN212951926U (zh) 一种包装胶盒
KR20020052909A (ko) 자동차의 러기지 보드
CN201058722Y (zh) 笔记本电脑及其配件纸塑包装容器
JP4669332B2 (ja) 合成樹脂製の収納容器
KR102188221B1 (ko) 플라스틱 양면도마의 제조방법
JP4184655B2 (ja) 複合容器
CN211568689U (zh)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防护吸塑装置
JP2002370727A (ja) 梱包箱
JP7503606B2 (ja) 仕切板部材
CN114955158B (zh) 基于改性塑料材料的全折叠循环复用快递包装箱及其制造方法
KR200277630Y1 (ko) 파일용 시트
JPH04201844A (ja) 折畳通箱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634876B2 (ja) 合成樹脂製の折り畳み箱
CN215972995U (zh) 一种轻型可回收包装盖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Prism or prismatic self-locking bottom folding box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5

Pledgee: Bank of Taizhou Co.,Ltd. Huangyan Juxiang Avenue sub branch

Pledgor: Taizhou Hengrui Plastic Product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330003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