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62857U - 一种串油闷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串油闷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62857U
CN213262857U CN202021627042.5U CN202021627042U CN213262857U CN 213262857 U CN213262857 U CN 213262857U CN 202021627042 U CN202021627042 U CN 202021627042U CN 213262857 U CN213262857 U CN 213262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driving
main body
rod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2704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惠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xi Shipya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xi Shipya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xi Shipya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xi Shipya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2704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628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62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628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串油闷板,包括主体、若干个夹持机构和若干个垫高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均匀分布在主体的下方,所述主体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均设有自上而下均匀分布的若干第二开口,所述垫高机构与第一开口一一对应,所述垫高机构包括垫高块、第一驱动块和第一连接杆,所述垫高块竖向设置在第一开口内,所述垫高块的两侧均设有自上而下均匀分布的若干插销,所述插销与垫高块固定连接,所述插销与第二开口一一对应,所述插销设置在第二开口内,所述垫高块和插销均设置在开口内,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在最上方的插销上,所述插销的表面涂有防腐涂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串油闷板的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串油闷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主机串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串油闷板。
背景技术
船舶主机滑油系统投油串洗第二阶段,需将主机内主轴承、十字头轴承等处滑油接管断开,并将轴承进油口封堵好,以保证串洗油液能从管路中喷出但不能进入轴承。现有的闷板是在钢板上加工出凹槽,封堵后油液从凹槽泄出,流量小影响串油效率,而且,这种加工方式的油液流量较为固定,无法适用不同规格的轴承,同时,闷板在使用时,由于固定方式仅靠压力,固定方式单一,而滑油存在使闷板滑动的可能,可能会使十字头轴承处发生漏油,导致滑油进入轴承,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流量可调节、稳定性高的串油闷板,这种串油闷板的目的是减少闷板本身的滑动,扩大适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的串油闷板。该串油闷板具有操作简单、串洗效率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串油闷板,包括主体、若干个夹持机构和若干个垫高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均匀分布在主体的下方,所述主体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均设有自上而下均匀分布的若干第二开口,所述垫高机构与第一开口一一对应;
所述垫高机构包括垫高块、第一驱动块和第一连接杆,所述垫高块竖向设置在第一开口内,所述垫高块的两侧均设有自上而下均匀分布的若干插销,所述插销与垫高块固定连接,所述插销与第二开口一一对应,所述插销设置在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在最上方的插销上,所述插销的表面涂有防腐涂料。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体上还设有若干个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垫高机构一一对应,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限位部件,两个限位部件分别设置在第一开口的两侧,所述限位部件包括限位块、拉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二驱动块,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均设有条形口,所述限位块设置在第一开口内,所述拉杆横向设置在条形口内,所述拉杆的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过条形口与拉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块与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驱动部件和夹持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设置在主体上,所述夹持部件设置在主体的下方,所述驱动部件与夹持部件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第三驱动块、驱动杆、第三连接杆和两个第一导向块,两个第一导向块均设置在主体上,所述第一导向块与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横向设置在两个第一导向块之间,所述第三驱动块与驱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与驱动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夹持部件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部件包括滑块、两个第二导向块、凸块、固定杆、转动块、转动板、导轨、若干个第四连接杆、两个第五连接杆和两个夹持块,两个第二导向块均竖向设置在主体上,所述第二导向块与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滑块横向设置在两个第二导向块之间,所述滑块与第二导向块抵靠,所述滑块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杆的远离驱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转动块套设在滑块的另一端,所述滑块上设有条形通孔,所述凸块设置在条形通孔内,所述固定杆竖向设置,所述凸块通过固定杆与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导轨水平设置,所述导轨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第四连接杆竖向设置在主体的下方,所述导轨通过第四连接杆与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横向设置,所述转动板的两端均设置在导轨内,所述夹持块与转动板铰接,所述夹持块的一端与第五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夹持块的另一端与转动块铰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块的内部设有环形槽,所述滑块上设有与环形槽相匹配的限位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驱动块的厚度大于两个第一导向块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拉杆的宽度小于条形口的宽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垫高机构包括摇柄、第一转动轴、驱动轮、传动带、从动轮、第二转动轴和凸轮,所述第一转动轴横向固定在主体上,所述驱动轮套设在第一转动轴上,所述摇柄固定在驱动轮上,所述第二转动轴穿设于主体内,所述从动轮和凸轮均套设在第二转动轴上,所述驱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从动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垫高机构能够调节垫高的高度,使得串油流量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从而使得该串油闷板能够适用于更多规格的轴承,扩大了串油闷板的适用范围,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夹持机构对主体起到稳定效果,减少主体在使用过程中的滑动,提高了该串油闷板的稳定性,使用该串油闷板操作便捷、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垫高机构与主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
图3是垫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
图4是限位机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
图5是图4的A部放大图(实施例一);
图6是主体和夹持机构的正视图;
图7是主体和夹持机构的侧视图;
图8是滑块、转动块和限位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垫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二);
图中:1、主体;2、垫高块;3、第一驱动块;4、第一连接杆;5、插销;6、限位块;7、拉杆;8、第二连接杆;9、第二驱动块;10、第三驱动块;11、驱动杆;12、第三连接杆;13、第一导向块;14、滑块;15、第二导向块;16、凸块;17、固定杆;18、转动块;19、转动板;20、导轨;21、第四连接杆;22、第五连接杆;23、夹持块;24、限位条;25、摇柄;26、第一转动轴;27、驱动轮;28、传动带;29、从动轮;30、第二转动轴;31、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1-图5所示,一种串油闷板,包括主体1、若干个夹持机构和若干个垫高机构,夹持机构均匀分布在主体1的下方,主体1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两侧均设有自上而下均匀分布的若干第二开口,垫高机构与第一开口一一对应;
垫高机构包括垫高块2、第一驱动块3和第一连接杆4,垫高块2竖向设置在第一开口内,垫高块2的两侧均设有自上而下均匀分布的若干插销5,插销5与垫高块2固定连接,插销5与第二开口一一对应,插销5设置在第二开口内,第一连接杆4固定在最上方的插销5上,插销5的表面涂有防腐涂料。
主体1上还设有若干个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与垫高机构一一对应,限位机构包括两个限位部件,两个限位部件分别设置在第一开口的两侧,限位部件包括限位块6、拉杆7、第二连接杆8和第二驱动块9,第一开口的两侧均设有条形口,限位块6设置在第一开口内,拉杆7横向设置在条形口内,拉杆7的一端与限位块6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8穿过条形口与拉杆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驱动块9与第二连接杆8固定连接。
拉杆7的宽度小于条形口的宽度。
将主体1放置在十字头轴承处,手动将垫高块2和插销5对准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根据需要的高度,可以将插销5插入不同高度的第二开口,从而调节垫高块2超出主体1的高度,使得十字头漏油口与主体1之间的高度不同,从而实现调节串油流量的目的,将插销5和垫高块2插入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后,拉动第二驱动块9,使得第二连接杆8沿着条形口滑动,通过拉杆7带动限位块6滑动,将限位块6滑动至垫高块2的外侧,对垫高块2起到限位作用,通过夹持机构在主体1放置完毕后,对主体1下方的轴承处进行夹持,减少主体1的滑动,提高该串油闷板的稳定性。
如图6-图8所示,夹持机构包括驱动部件和夹持部件,驱动部件设置在主体1上,夹持部件设置在主体1的下方,驱动部件与夹持部件连接。
驱动部件包括第三驱动块10、驱动杆11、第三连接杆12和两个第一导向块13,两个第一导向块13均设置在主体1上,第一导向块13与主体1固定连接,驱动杆11横向设置在两个第一导向块13之间,第三驱动块10与驱动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杆12的一端与驱动杆11的另一端铰接,第三连接杆12的另一端与夹持部件连接。
夹持部件包括滑块14、两个第二导向块15、凸块16、固定杆17、转动块18、转动板19、导轨20、若干个第四连接杆21、两个第五连接杆22和两个夹持块23,两个第二导向块15均竖向设置在主体1上,第二导向块15与主体1固定连接,滑块14横向设置在两个第二导向块15之间,滑块14与第二导向块15抵靠,滑块14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杆12的远离驱动杆11的一端铰接,转动块18套设在滑块14的另一端,滑块14上设有条形通孔,凸块16设置在条形通孔内,固定杆17竖向设置,凸块16通过固定杆17与主体1固定连接,导轨20水平设置,导轨20的形状为圆环形,第四连接杆21竖向设置在主体1的下方,导轨20通过第四连接杆21与主体1固定连接,转动板19横向设置,转动板19的两端均设置在导轨20内,夹持块23与转动板19铰接,夹持块23的一端与第五连接杆22的一端铰接,夹持块23的另一端与转动块18铰接。
转动块18的内部设有环形槽,滑块14上设有与环形槽相匹配的限位条24。
第三驱动块10的厚度大于两个第一导向块13之间的距离。
当主体1放置在十字头轴承处后,推动第三驱动块10,使得驱动杆11沿着两个第一导向块13滑动,使得第三连接杆12趋向于竖直状态,此时第三连接杆12带动滑块14沿着两个第二导向块15向下滑动,凸块16在条形通孔内滑动,对滑块14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滑块14脱离两个第二导向块15,滑块14带动转动块18向下移动,此时,两个第五连接杆22转动,且趋向于水平状态,带动两个夹持块23转动,两个夹持块23的底端相互靠近,从而能够夹住十字头轴承处,在主体1被压住后对主体1进一步限位,减少主体1的滑动,此外,通过转动转动块23,使得转动板19在导轨20内转动的同时,带动夹持块23转动,从而能够调节夹持的角度,更便于寻找稳定夹持的位置。
实施例二:如图9所示,垫高机构包括摇柄25、第一转动轴26、驱动轮27、传动带28、从动轮29、第二转动轴30和凸轮31,第一转动轴26横向固定在主体1上,驱动轮27套设在第一转动轴26上,摇柄25固定在驱动轮27上,第二转动轴30穿设于主体内,从动轮29和凸轮31均套设在第二转动轴30上,驱动轮27通过传动带28与从动轮29连接。
通过转动摇柄25,使得驱动轮27绕着第一转动轴26转动,通过传动带28带动从动轮29转动,由于从动轮29通过第二转动轴30与凸轮31同轴设置,所以凸轮31转动,使得凸轮31与十字头漏油口的高度能够调节,从而调节流量大小。
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一中的垫高块2和插销5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使得实施例一中的垫高块2在承受压力时更稳定,实施例二的凸轮31承受压力时,需要保持摇柄25不动,因此,实施例一更便捷省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串油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若干个夹持机构和若干个垫高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均匀分布在主体(1)的下方,所述主体(1)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均设有自上而下均匀分布的若干第二开口,所述垫高机构与第一开口一一对应;
所述垫高机构包括垫高块(2)、第一驱动块(3)和第一连接杆(4),所述垫高块(2)竖向设置在第一开口内,所述垫高块(2)的两侧均设有自上而下均匀分布的若干插销(5),所述插销(5)与垫高块(2)固定连接,所述插销(5)与第二开口一一对应,所述插销(5)设置在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一连接杆(4)固定在最上方的插销(5)上,所述插销(5)的表面涂有防腐涂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油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上还设有若干个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垫高机构一一对应,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限位部件,两个限位部件分别设置在第一开口的两侧,所述限位部件包括限位块(6)、拉杆(7)、第二连接杆(8)和第二驱动块(9),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均设有条形口,所述限位块(6)设置在第一开口内,所述拉杆(7)横向设置在条形口内,所述拉杆(7)的一端与限位块(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8)穿过条形口与拉杆(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块(9)与第二连接杆(8)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油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驱动部件和夹持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设置在主体(1)上,所述夹持部件设置在主体(1)的下方,所述驱动部件与夹持部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串油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第三驱动块(10)、驱动杆(11)、第三连接杆(12)和两个第一导向块(13),两个第一导向块(13)均设置在主体(1)上,所述第一导向块(13)与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11)横向设置在两个第一导向块(13)之间,所述第三驱动块(10)与驱动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12)的一端与驱动杆(11)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12)的另一端与夹持部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串油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包括滑块(14)、两个第二导向块(15)、凸块(16)、固定杆(17)、转动块(18)、转动板(19)、导轨(20)、若干个第四连接杆(21)、两个第五连接杆(22)和两个夹持块(23),两个第二导向块(15)均竖向设置在主体(1)上,所述第二导向块(15)与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4)横向设置在两个第二导向块(15)之间,所述滑块(14)与第二导向块(15)抵靠,所述滑块(14)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杆(12)的远离驱动杆(11)的一端铰接,所述转动块(18)套设在滑块(14)的另一端,所述滑块(14)上设有条形通孔,所述凸块(16)设置在条形通孔内,所述固定杆(17)竖向设置,所述凸块(16)通过固定杆(17)与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导轨(20)水平设置,所述导轨(20)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第四连接杆(21)竖向设置在主体(1)的下方,所述导轨(20)通过第四连接杆(21)与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19)横向设置,所述转动板(19)的两端均设置在导轨(20)内,所述夹持块(23)与转动板(19)铰接,所述夹持块(23)的一端与第五连接杆(22)的一端铰接,所述夹持块(23)的另一端与转动块(18)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串油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18)的内部设有环形槽,所述滑块(14)上设有与环形槽相匹配的限位条(2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串油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块(10)的厚度大于两个第一导向块(13)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串油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7)的宽度小于条形口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油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垫高机构包括摇柄(25)、第一转动轴(26)、驱动轮(27)、传动带(28)、从动轮(29)、第二转动轴(30)和凸轮(31),所述第一转动轴(26)横向固定在主体(1)上,所述驱动轮(27)套设在第一转动轴(26)上,所述摇柄(25)固定在驱动轮(27)上,所述第二转动轴(30)穿设于主体内,所述从动轮(29)和凸轮(31)均套设在第二转动轴(30)上,所述驱动轮(27)通过传动带(28)与从动轮(29)连接。
CN202021627042.5U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串油闷板 Active CN2132628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27042.5U CN213262857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串油闷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27042.5U CN213262857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串油闷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62857U true CN213262857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69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27042.5U Active CN213262857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串油闷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628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16570U (zh) 一种用于机械配件生产的清洗装置
CN204689066U (zh) 一种轮胎对中装置
CN203901068U (zh) 一种新型的钻杆钢管除锈机
CN213262857U (zh) 一种串油闷板
CN204433765U (zh) 气动旋转台
CN217295748U (zh) 一种定量供液装置
CN110433994B (zh) 一种适用于管件内圆孔的内壁喷涂的涂装设备
CN208503653U (zh) 一种管道支撑机构
CN205701305U (zh) 一种自动圆胶机
CN209362764U (zh) 一种微型电机生产用零部件涂覆装置
CN112061338B (zh) 一种串油闷板
CN113634408A (zh) 一种船舶加工厂重型工件用旋转式喷涂设备
CN106592937B (zh) 一种墙面喷漆装置
CN107650070A (zh) 一种柴油机的凸轮轴衬套拆装工具
CN201664652U (zh) 轮毂自动涂装设备
CN112049588A (zh) 一种旋扣器结构
CN106735444B (zh) 一种新型的气缸式刀架翻转装置
CN207696354U (zh) 一种用于加工航天设备的转塔式水切割机
CN206882311U (zh) 一种曲轴清洗机
CN212120525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自动喷漆装置
CN211359289U (zh) 一种用于儿童车的水性涂料静电喷涂装置
CN114423171A (zh) 一种用于电路板镀铜的电路板紧固装置
CN201031262Y (zh) 立式流镀机
CN113682817A (zh) 一种玻璃生产制造加工夹具
CN209466179U (zh) 一种风机叶轮轮毂拆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