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37607U - 一种新型柴火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柴火灶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237607U CN213237607U CN202021835995.0U CN202021835995U CN213237607U CN 213237607 U CN213237607 U CN 213237607U CN 202021835995 U CN202021835995 U CN 202021835995U CN 213237607 U CN213237607 U CN 2132376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ove
- pot
- kitchen
- hearth
- 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柴火灶结构,包括烟囱、灶体外形和灶体的内外部结构,即灶体上大下小的外形以及烟囱、闸板、灶面、锅圈、灰槽等灶体外部的构、配件,以及灶体内的灶膛、烟道口和烟道、灶芯、沟槽、火膛、灶门、炉桥和灰膛。其中灶芯是核心构件,它包括位于灶体内呈非对称布设的非对称0形柱状体和其外壁与灶体内壁之间形成的非对称0形沟槽,该沟槽不仅仅能汇聚烟气、使火焰均匀的沿锅底四周辐射,还能使燃烧产生的烟气在最终排出之前,其热能能被再次利用,将锅底高效地维持在高温状态;在实际应用中,该结构所需要的时间明显缩短、耗柴显著减少,还无烟,真正实现了无烟、省柴、催锅,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火灶燃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各构配件之间关系相互协调的一种新型柴火灶结构。
背景技术
柴火灶,即用柴火等可燃物进行烧火加热的设备,早前多以条石、石灰、粘土、泡灰(稻草燃烧后的灰烬)构成,现多以红砖、水泥砂浆、轻质保温隔热材料成就。
柴火灶优劣的标准包括环保、节能、高效三大指标,即是否:无烟、省柴、催锅(快速)。一台柴火灶中这三大指标的关系为:催锅的不一定省柴,省柴的一定催锅;无烟的不一定催锅又省柴,催锅又省柴的一定无烟。一台柴火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总体性能上,不仅需要各构部件自身的性能优秀更需要各部件之间能高度协调,方能达到优秀性能。优秀的柴火灶省柴、催锅还无烟,这需要满足四个条件:1、柴火被充分燃烧;2、柴火在最短时间内被充分燃烧;3、柴火燃烧后释放的热能被锅体最快速、最大限度的吸收; 4、烟气被全面且有组织的排放。柴火充分燃烧的结果是释能最多,且烟量最少;柴火在最短时间被充分燃烧就需要火膛内供氧充足、供给及时,也就是灶体内空气流通顺畅有度,柴火热能通过燃烧方式方可快速充分的被释出来。另外,该热能还需要被锅体最快速、最大限度的快速吸收才能达到催锅的效果,这就必须要做到火焰自身的最高温部位接触锅体,这也是催锅的核心内容。烟气被及时有序的排放,不仅无烟了,而且保证了火膛内气体的适时更新,也就保障了燃烧所需要的充足氧气,这样即能保障柴火充分燃烧又能保障热能不会随被排放的烟气过多的带走;如果灶体冒烟,证明灶内气体排放无序,也就是说灶内空气流通无序不顺畅,柴火燃烧的充分程度不足,产生的烟气自然会更多更大。
现有其它技术的柴火灶结构,往往要么费柴,要么不催锅,甚至灶体冒烟。究其原因,就是灶体内、外的各构部件自身的性能欠佳且他们之间的协调性没处理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柴火灶结构,其性能:集催锅、省柴、无烟于一体!烧开一定量的水,相较其它结构柴火灶需要的时间明显较短、所用柴火明显减少柴、在使用上明显方便不累人,真正实现了无烟、省柴、催锅、好用,具有很好的性能和实用、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柴火灶结构,其包括灶体、灶膛、灶芯、火膛、炉桥和供排、盛灰的灰膛,灶膛位于灶体内的上部分并通过炉桥与位于灶体下部分的灰膛连通,灶膛将灶体的顶面连通并在连通处形成圆形的放置锅的锅圈,灶膛即为灶体内锅圈以下炉桥以上以及灶体内壁合围而成的空间部位,是包含火膛、灶芯所在的灶体内的上部空间,灶芯为灶膛成型后在灶膛内二次装填成型的实体部分,灶体的侧面的位置设置有连通火膛与灶体外部空间的灶门,灶芯的上部设置有0形柱状体,灶芯在0形柱状体及以下的环形围绕部分向外凹陷,使灶芯的下部合围而成的空间呈坛肚状,以锁住热量;0形柱状体的外壁与灶膛内壁之间形成0字形的沟槽,以汇聚灶膛内的烟气,烟道入口是沟槽通过烟道与烟囱连通的开口, 0形柱状体为非对称的偏心的椭圆形柱状体,0字形的沟槽为非对称的偏心的椭圆形,0形柱状体的顶面设置呈向内倾斜的弧形面,使得锅放置于锅圈时,锅背面与0形柱状体顶部表面之间具有缝隙,以将灶膛内燃烧的火焰沿锅底四周均匀外射、使锅体背部均衡受热,因0形柱状体为非对称椭圆状,则其上表面的向内倾斜的弧形面也为非对称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对应于烟道入口处的0形柱状体的顶部表面设有朝向烟道入口的局部塌陷,并在设置沟槽时使烟道处的沟槽宽度大于其他位置的沟槽宽度,且位于灶门处的沟槽宽度相比于整个沟槽宽度最窄,位于烟道入口处的沟槽深度大于其他位置的沟槽深度,且位于灶门处的沟槽深度相比于整个沟槽最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位于灶门处的沟槽和其对应灶门相对的0形柱状体,均在锅圈的边缘正下方或锅圈外,使得上述0形柱状体的位置和沟槽位置超出锅圈边缘或位于锅圈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靠近灶门的0形柱状体的弧度小于远离灶门的0 形柱状体的弧度,靠近灶门的0形柱状体自身的高度小于远离灶门的0形柱状体自身的高度,但靠近灶门的0形柱状体高度大于0形柱状体其他部分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新型柴火灶结构还包括灶面和设置在灶面的闸板,烟道为灶面下沟槽通向烟囱的通道,烟道上靠近烟囱的灶面处设置有能卡入闸板的闸缝,通过闸缝插入闸板,以闸板插入烟道的深浅来改变烟道的截面大小,从而改变烟道内的烟气流通量和流通速度,进而改变灶内柴火的燃烧状况。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炉桥所在板块,也是火膛的底部,呈半个睡卧鸡蛋壳状,以聚集灶膛内的热灰并堆积在炉桥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灶膛和灰膛之间通过设置炉桥连通,炉桥所在的位置的板块呈半个睡卧的鸡蛋壳状,并在上述位置通过设置一端断崖式下沉的炉桥连通上下空间,炉桥为沿灶门对直方向呈近高远低倾斜排布,使得靠近灶门处炉桥的高度大于远离灶门处炉桥的高度,炉桥由相互间隔有桥缝的多根条状不限于铁质材件的耐火材件制成,相邻铁质材件之间的桥缝根据锅的大小进行调节,铁质材件的方向设置使得桥缝方向朝向灶门,以便于通过桥缝勾、捅灶膛内的灰,改善外部空气通过炉桥进入火膛的状况以改变火膛内的供氧状况。上述板块包括炉桥的设置形状,其设置使得灶膛内柴火自然滚落至炉桥上方以及柴火燃烧后的灰烬也自然滚落至炉桥上,即保障了柴火在火膛中燃烧的主要位置相对固定也方便清空火膛内的灰烬。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灶体设置有用于向灶膛供氧的膛口,膛口位于灶门的正下方,膛口设置为正八字形的开口,同时也是灰膛的对外开口,在膛口的外围沿灶脚间隔设置有一道围挡,围挡与灶脚以及地面形成U形灰槽,以盛放灰膛内多余灰烬且使空气顺利进入火膛,同时减少灰烬的转运次数、将灰烬对外隔离从而避免意外烫伤或引燃柴火,以保障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新型柴火灶结构还包括烟囱,烟囱设置在灶体外部或内部,烟囱的一端对接烟道并通过烟道与灶体内连通,烟囱底部设置有能密闭的清灰门,开启时便于清理烟囱内积累的烟垢和烟油。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灶体的外形为上大下小的倒八字形或灶脚内收的形状,使得灶面外边缘所占宽度大于灶脚,以减少使用者身体前倾的幅度和频率、减缓使用者疲劳感,灶面为设置在灶体顶部的结构且位于水平面,灶面沿锅圈向四周延伸设置,以便于放置包括但不限于碗、瓢的饮食用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柴火灶结构,通过灶体形状及高矮的设置、灶膛、灶芯、0形柱状体的形状和位置、结构,利用沟槽的深度和宽度以及竖向高差的设置、0形柱状体结构的高低设置、0形柱状体顶部上表面弧形斜曲面设置、0形柱状体在灶膛中位置的偏心的设置,以及0形柱状体下部支撑体内凹形成的坛肚状火膛和炉桥板块的半个睡卧鸡蛋壳状的的设置,构成了独特的灶芯。该灶芯通过非对称的偏心椭圆形结构和布局,利用灶膛内形成的负压以及空气动力学原理,组织空气有序有度流通,并有效抵扣了灶体因进出风形成的火焰偏向问题,使火焰自动沿锅底四周均匀辐射保障锅体受热的均衡,还能自动提供充足的氧气、有序排放烟气,并且利用沟槽将燃烧后的烟气围绕在锅背一圈最终排出,以及坛肚状的火膛让该灶膛适时锁住热能而充分有效的利用了柴火燃烧释放的热量,将锅底高效地维持在高温状态;该结构催锅、省柴、无烟、好用!烧开一定量的水,相较其它结构柴火灶所需要的时间明显缩短、所耗用的柴火显著减少,真正实现了无烟、省柴、催锅的理想状态并且使用轻松方便不易疲劳,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使用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柴火灶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柴火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柴火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说明:在图2和图3中,0形柱状体表面处宽度保持一致,闸板对应地0形柱状体表面的塌陷是指表面有一定深度的向下凹陷,并不是宽度变窄;在闸板对应的沟槽位置,其宽度是预先设置的,并不是通过减少0形柱状体的宽度而减小。
图标:1-灶体;2-灶芯;21-0形柱状体;3-灶膛;4-灰膛;5-炉桥;6-灶面;7-闸板;8-烟囱;9-灶门;10-沟槽;11-清掏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柴火灶结构,其包括灶体1、位于灶体1中上部分的灶膛3、位于灶体1下部分的灰膛4,位于灶体1内的灶芯2,灶体1的侧面位置设置有连通外部空间与火膛的灶门9和位于灶体1内的排出烟的烟道入口,灶膛3连通灶体1 的顶部并形成开口状的锅圈,灶面6连接在锅圈并置于灶体1顶部用于放置食用器件,灶芯2位于灶体1内且形成有0形柱状体21,0形,即是数字“0”的形状,这里0形柱状体21为非标准的、非对称的类似数字“0”的形状,通过0形柱状体21的设置使得灶膛3 内的火焰均匀对锅底进行加热,并通过坛肚状的火膛和0形的沟槽10保持柴火燃烧产生的热量高效利用,0形柱状体21的0形的偏心非对称结构使得灶芯2在灶膛3内形成沟槽 10和火膛,火膛作为灶体1内柴火存放并燃烧的空间,该沟槽10作为汇聚灶内烟气并有序排放入烟道的设施,通过设置炉桥5所在板块的睡卧的半个鸡蛋壳形状和断崖式下沉的炉桥5将灶膛3和灰膛4连通,通过设置灶门9可以喂送或夹取柴火并调节火膛内的氧气供给状况从而控制火膛内的火势;该结构能够使灶体1内的各个部件有机联动,并可以根据各部件的结构和形状以及调整的难易程度来优选调整对象,以确保各构配件能够高度协调,从而保证柴火充分燃烧、短时间快速燃烧、所释放的热量被锅体最快、最大限度地被吸收,并使烟气有序地排放,达到了较好的无烟、省柴、催锅效果。
请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核心设计是灶芯2,其次是沟槽、火膛、以及炉桥所在板块,烟囱8可在灶体1外设置也可以在灶身上设置,灰槽是在灶体1外设置的,其余各部件都是在灶体1内的,烟道、火膛和灰膛4是其他构部件合围成的空间,灶膛3即有空间也包含有实体,是灶面6以下、炉桥5以上以及灶体1内壁合围成的部位的统称,是包括火膛、灶芯2以及灶芯2与锅圈之间的沟槽10和其上部空间在内的,也就是说灶芯2、火膛都是在灶膛3内设置的,其中灶芯2的形状、位置、高矮是影响整个灶体1性能优劣的最重要、最关键因素,灶芯2的性能不行,整台灶体1怎么样也行不了,但是,灶芯2 再好,如与其他构部件的协调性不够好,整台灶也会黯然失色的,以四水锅(口径约60 厘米)为例,各构部件的主要功能以及关联性和使用维护情况如下:
灶体1就是对整个灶的统称。其主要因素涉有整体造型和其长、宽、高的比例。灶体1外形做成上大下小的放射状,或灶脚处缩进的方体形状,具体为:灶脚比锅圈大5厘米左右,灶面6比锅圈大20厘米左右,即灶面6比灶脚宽出15厘米左右的定型尺寸,灶台总高度根据主要使用者的身高来设置,约为70到80厘米。灶面6的最终高度通常需要在成型前根据主要使用人的身高来衡量,以不欺手、使用方便为宜。灶身高度的具体调节是在灰膛4的高矮上进行的。灶台总体的长宽与在该台灶上设置的锅体数量的多少和锅体的大小相关。总之灶体1以使用方便、美观好看为佳。灶脚是指灶体1与地面接触的实体部位,通常包括地面至灰膛4以下这部分,是包含在灶体1内的。这部分是整个灶体1荷载的承受者和传递者。其大小高矮不仅决定了灶体1外形的美丑,还关乎着使用者的感受。灶脚的最外边沿尺寸的确定:以锅倒扣在地面画一个圈,在圈外加5厘米再画一个圈,沿此圈做一个外切的正方形,此正方形既是灶脚的最外边缘。灶面6比灶脚宽出15厘米,整个灶身,从侧面看自然就形成了一个上大下小的斜面;或者设置成在灶脚处往灶内收缩 15厘米左右的垂直面。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基于人体结构和使用习惯,以保障使用方便从而让使用者不易疲劳!因为在用锅炒菜做饭的时候,脚尖能够伸入灶面6的范围以内,使身体能更贴近于锅体,而不需要身体前倾,这样才不容易产生疲劳感,灶脚基础夯实即可,无需做其它处理。
灶门9是火膛对外联通的一道门,可设置成推拉门或外开门。设置成推拉门的,在灶门9下方应设置底板。其底板向火膛内倾斜,底板宜采用石材(或其他耐高温材料),此底板和炉桥5皆为微微倾斜状布局,此底板内端的最低部位高于炉桥5最高部位,此底板中部所在水平面为灶芯2的底部与炉桥5所在板块最上部位的交界平面。其在灶体1中的竖向位置的确定:根据使用者身高确定灶体1高度后,自灶面6起逐一扣减尺寸即为其竖向高度。如果灶门9过大,火膛散热快不利于灶体1节能;灶门9过小使用时喂柴火不方便。灶门9的门框宜采用石材制作(或其他耐高温的坚固材料),其外形不宜采用直角门,上口两个角宜设置成弧状或斜拉状。一是更美观,二也能避免受热后在直角处因受热产生应力集中而产生拉裂。灶门9的功能主要是向火膛内喂送、夹取柴火、人为调整灶内柴火位置、观察灶内火势以及通过开关灶门调剂火膛内的供氧状况的功能。开关灶门9,能改变火膛内氧气供给状况从而影响柴火燃烧状况,还能因进风而影响火焰的走向,进而影响锅底受火温度。如果火势过大,可以通过开关灶门来调剂,也可以用火钳通过灶门9取出灶内多余的柴火,以降低锅底受火温度。
灶面6不言而喻是指灶体1的最上表面,是裸露的平面,其中空出的圆圈位置为锅圈,其功能为放置锅体并承受锅体重量,灶面6为灶体1最顶部的结构,灶面6的中心处即为锅圈的中心,灶面6设置为比锅圈大20厘米左右,以便于放置包括但不限于碗、瓢的食用器具;灶面6的最外边缘离锅圈的距离,宜控制在20厘米左右,如果过大,会让使用者上半身前倾,容易产生疲劳感;过小,则不便于置放碗、瓢等必要的用器具。整个灶面 6的长宽控制,以方便使用同时视觉舒适为原则。锅圈是灶面6中间空出来的圆圈,其主要功能是搁置锅体并承受锅体重量。锅圈涉及三要素:一是大小,二是厚度,三是成型。锅圈的大小设置:锅座好后,锅沿高出灶面。锅沿外露过高即不方便使用也会减少锅体受热面积,从而降低催锅效果;锅沿与灶面距离过低,灶面6上的脏水或其他物体容易滚落锅内,不利于保障锅内的卫生。锅圈的厚度:以2.5厘米为宜。厚度过大,一是会减少锅体受热面积,影响催锅,二也会影响锅体的使用寿命。因为锅体最先被锈蚀的往往是与锅圈接触的部分。锅圈厚度过小,会影响锅圈自身的承载能力,于使用安全不利。锅圈的成型须设置成悬挑式结构,以增大灶膛3内的空间,从而扩大火膛的空间以利于火膛内放置更多的柴火进而方便使用。锅圈悬挑长度根据需要设定,悬臂下部与灶体1用内凹的弧面连接,可扩大灶膛3空间还能确保锅圈的承载力。
灶膛3通常是指锅圈以下炉桥5以上以及灶体1内壁之间合围而成的部位,包括火膛、灶芯2、以及其余的空间在内。灶膛3的最大尺寸处是在锅圈下的沟槽10上面一点,其横截面为圆形,直径比锅圈大。这多出来的部分就是锅圈下的灶体1内壁内凹所形成的。其具体大小是需要根据锅的大小来确定的,灶膛3的高度,也就是炉桥5至锅圈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围合成灶膛3的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最好还具有保温性能。火膛是指炉桥5以及炉桥5与0形柱状体21及其支撑部分围合成的空间部位。这个部位周边的实体部分,都应采用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材料成型。火膛四壁即0形柱状体21的支撑部分(不含灶门内壁)需要向灶体1的外部方向顺滑凹陷,使火膛形成“坛肚”状。火膛底部的炉桥5所在的位置,设置成睡卧的半个鸡蛋内壳状,即整个炉桥5所在板面不是一块平面而是凹陷状的曲面。炉桥5的设置:在炉桥5所在板面中非居中布置,即在锅圈中和 0形柱状体围城的圈中炉桥5都不是居中的,而是明显偏心的,明显靠近灶门并往灶门对直的前方倾斜状的且在这倾斜的末端是断崖式下沉布置的。最终使得整个火膛内腔呈坛肚状。因为整个火膛是由炉桥5及其所在板面、0形柱状体21及其支撑部分合围而成的,而 0形柱状体21在锅圈内是更靠近灶门的是偏心的,所以火膛在锅圈中的位置也是更靠近灶门的是偏心的。该坛肚状的最大尺寸处在火门底板板面中部所在的这一水平平面内。火门底板也是往灶门对直方向略微倾斜设置的。这一系列设置的优点:1、扩大了火膛空间,增大了柴火的容纳量;2、火膛内四周的柴火以及柴灰因重力影响更容易自行滚向炉桥5 上方以利于燃烧和清灰;3、坛肚状,能在一定程度上锁住热能;4、灶门9底板向灶内倾斜有利于灶门9处的柴火往灶内滚落,防止往外滚落引发意外。
灶芯2是指灶膛3成型后,在灶膛3内炉桥5以上装填而成的实体部分包括0形柱状体。灶芯2与炉桥5及其所在板块合围而成的空间叫火膛,通常所称的灶膛3都是包含灶芯2和火膛在内的。灶芯2是直接引导柴火燃烧时的火焰的走向的最关键部件,是灶体1 最核心的构件。灶芯2的形状、高矮、厚薄、位置直接影响:火膛的大小、柴火的容纳量、柴火充分燃烧的程度、火焰的走向、锅体的受火面积、锅体受火是否均匀、以及火焰自身的最高温部分是否直接接触锅体。所以灶芯2是影响省柴、催锅与否的最最最重要的因素。本实施例的技术的灶芯2特征为:A:在灶膛3内的位置是偏心的、由上部非对称的椭圆形柱状体,即为0形柱状体21和该柱状体下部的支撑部分构成。该支撑部分与灶壁紧密结合且呈向灶体1的外部方向内凹的形态,并延续至炉桥5所在板块位置;B:在0形柱状体21与灶膛3内壁之间形成一个与之高度贴合的沟槽10,该沟槽10与0形柱状体21 高度贴合,为偏心、非对称的0字形沟槽10,简称沟槽10,这个沟槽10也可以算是0形柱状体21的附件。本实施例的灶芯2主要由0形柱状体21和其下部的支撑结构以及沟槽下部的填充体构成,0形柱状体21为灶芯2的最上部结构,0形柱状体21及其下部的支撑部分形成的环形内壁向四周的灶壁方向凹陷呈坛肚状,以锁住热量;0形柱状体21的外壁与灶膛3凹陷的内壁之间形成0字形的沟槽10,此沟槽以汇聚灶膛3内的烟气同时协助灶膛内火焰沿锅底均匀四射。烟道入口通过烟道将烟囱8与沟槽10连通。0形柱状体21 为非对称的偏心的椭圆形柱状体,0字形的沟槽10为非对称的偏心的椭圆形圈环,0形柱状体21的上表面设置呈向火膛中心倾斜的弧形面,使得锅放置于锅圈后,锅底与0形柱状体21表面之间具有缝隙,火膛内燃烧的火焰沿该缝隙外射、通过沟槽10的不同宽度和深浅设置所产生的不同拉力使火焰让锅体均衡受热。也就是说,通过灶芯2的偏心布局和这一系列的异形设置抵消了灶内火焰因进风排烟导致的火焰、火力偏向,保障了锅体的受热均衡性。因0形柱状体21为非对称椭圆状,故向火膛中心倾斜的弧形面也为非对称形状;位于烟道入口对应处的0形柱状体21的上表面设有朝向烟道入口处的局部塌陷,且塌陷缺口是朝向烟道入口的,在0形柱状体21布局时让烟道入口处的沟槽10宽度大于其他位置的沟槽10宽度,且位于灶门9处的沟槽10宽度相比于整个沟槽10宽度是最窄的,位于烟道入口处的沟槽10自身深度大于其他位置的沟槽10深度,而烟道水平高度却是沟槽10一圈中最低的,且位于灶门9处的沟槽10自身深度相比于整个沟槽10是最浅的;位于灶门9处的沟槽10和灶门9相对的0形柱状体21自身的水平高度是沟槽10一圈中最高的,但他们的自身高度却是最小的,且均在锅圈的边缘正下方或锅圈以外,使得此处的0形柱状体21以及此处的沟槽10超过锅圈边缘或位于锅圈正下方;靠近灶门9处的0 形柱状体21的弧度小于远离灶门9处的0形柱状体21的弧度,靠近灶门9处的0形柱状体21的自身高度小于远离灶门9的0形柱状体21自身的高度,靠近灶门9处的0形柱状体21的最上表面的水平高度大于远离灶门9的0形柱状体21的高度,即整个0形柱状体 21在灶膛内是倾斜状的:在灶门处最高,在离灶门最远处最低。
具体形状和技术要点表述如下:
一、0形柱状体21自身形状
0形柱状体21是灶芯2的一部分,也是核心部分,可以算是灶芯2的标志,其在锅圈中的位置是偏心的、自身为非对称的椭圆形柱状体。为方便表述,故在灶体1上设定x、y、 z轴线来描述,xy轴建立在锅圈所在的灶面这个水平面上,通过灶门9以及锅圈中心的线为x轴线,通过锅圈中心点并垂直于x轴线的水平线为y轴线,通过xy交汇点的垂直竖向轴为z轴线。
1、0形柱状体21:在x轴线的两则大体上略呈对称状,但细部有差异,在临烟道入口处,其上表面的斜曲面有朝向烟道入口的局部塌陷;在y轴线的两则呈明显呈不对称状,其自身呈左(灶门9方向)小右大、左高右低之态;即0形柱状体21整体呈椭圆形,在锅圈中的位置是明显偏心的,是更靠近灶门一方的,且灶门一则明显更高。
2、以俯视的角度看,0形柱状体21在x轴线的左右两则大体呈对称状,但其上表面在临烟道入口处有局部塌陷,整个塌陷呈内小外大、内浅外深的楔形,且塌陷的缺口朝向烟道入口。楔形塌陷口并不一定贯穿0形柱状体21上表面,楔形塌陷口临沟槽一侧的尺寸:一般为宽度大于塌陷深度,其在0形柱状体21上表面中的长度与塌陷的深度并不固定,需要结合锅的大小、烟囱8的排烟能力和0形柱状体21与锅背面的距离来调整。这个塌陷是0形柱状体21发挥催锅效能的一个微调机关,需进行多次调试后方能达到最佳效果。另外,如在使用以后发现催锅效果不佳,可在此凹陷处对称于x轴线上的位置,再挖凿一个塌陷进行调整修复。(注:一口锅的烟道入口处只有一个,其位置是不固定的,是视烟囱布设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的。连接烟道入口处的烟道下表面须与沟槽10的表面同高)
3、在y轴线上,0形柱状体21自身左右两则是明显不对称的:总体上是左(临灶门 9方向)小右大、左高右低。具体如下:
上表面宽度不对称:左窄右宽,在灶门9处的上表面宽度较窄,而在离灶门9最远处的上表面宽度则较宽。最宽处与最窄处的连接是其自身在x轴线上的1/2处开始逐渐向灶门9处收缩变小的、中间部分是自然顺滑的。
表面形状不对称:0形柱状体21在灶门9处的上表面形状不固定,可做成非斜曲面状,而除此处之外的其余部位,需要做成与锅背面的弧面接近的内低外高的斜曲面弧状。其立体剖面图为外高内低中间呈自然顺滑的弧线,弧度与其对应的锅背面弧度接近。因0形柱状体21在锅圈内,不是居中布置,而是明显向灶门9方向偏心的,故0形柱状体21的上表面所对应的锅背面弧度也是不一样的,是非对称状的,自然这个上表面就呈非对称状。其上表面的内外边缘口与对应的锅背面的垂直距离也是不一样的并且需要严格控制,需要特别精准:精确度需用零点几毫米来计量!否则会影响催锅效果。同时,此距离随锅体大小以及灶体排烟能力的不同而不同,需要调整。因该距离要求的精确度较高且受影响的因素较多,实际操作中往往控制不好,在上表面设置的塌陷其功能就是对控制不到位的弥补,能发挥微调的作用。此距离和塌陷的长宽深度在新灶定型之前都需要进行多次调试。
竖向位置不对称:0形柱状体21自身在灶膛中总体呈左高右低状,其整个上表面离锅圈下口(锅圈下口是在同一水平面内的)的垂直距离是不一样的。最小距离是灶门9处。最大距离是离灶门9最远处。
0形柱状体21自身高出沟槽10底表面的距离不对称:0形柱状体21的外壁就是沟槽10的内壁,灶膛3的内壁是沟槽10的外壁。以沟槽10(沟槽10上表面不是一个水平的面,而是灶门9处最高、烟道入口处最低的倾斜曲面)为参照物,在整个沟槽10上来看, 0形柱状体21的外壁高出沟槽底表面的高度是不一样的:高出最多的是烟道入口处,高出最少的地方在灶门9处。其余部分呈自然顺滑布局。(注:实际制作时,是先成型0形柱状体21,沟槽10是随后依附柱状体而成型的。)
功能不对称:0形柱状体21在灶门9处的功能是让依附于它的沟槽10形成一个环形槽,辅助灶膛3内气体的流动、协助火焰沿锅底均匀四射并保障火焰的最高温部位与锅底接触;而其余部分是直接控制火焰的,故0形柱状体21在灶门9处的位置,可以在锅圈正下方,也可在正下方的外侧。通常情况下,从灶门处的灶面6往下看,是看不到这一部分的0形柱状体的,是被锅圈遮盖了的,即0形柱状体21的这一部分是在锅圈以外或者正下方的。
4、0形柱状体21的支撑部分:0形柱状体21的支撑部分严格意义上是包括灶门9的架体(灶门9架体往往用石材制作,也可以用其他耐高温材质),灶门9的架体是竖立在灶门9底板上的、是竖直的,它也可以算是整个0形柱状体21竖向支撑的一部分。这竖向支撑部分与炉桥5所在板面合围而成的空间叫火膛。也可以说火膛的四壁即为0形柱状体21的竖向支撑部分。这一部分的构造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0形柱状体21在灶膛3中的位置
0形柱状体21是灶芯2中竖向位置最高的部件,也是灶芯2的核心构件。整个灶芯2以及沟槽10都是跟随0形柱状体21而定的。0形柱状体21涉及到三要素:在灶膛3内的平面位置、竖向位置和其自身形状。
1、0形柱状体21在灶膛3中的平面位置:0形柱状体21在灶膛3中的平面位置是明显偏心的,不是居中布局的,而是偏向灶门9一则:除灶门9处外其余部分都是在锅圈内的。
①在x轴线上:0形柱状体21自身是以x轴线为中轴,两则基本呈对称状。其自身离x轴线最远的点共有两点,在其自身的中部位置对应的两外边缘处,在此处离它的最近的锅圈的水平距离是最大的;以此点为分界线,往灶门方向逐步收缩至0甚至是负距离(伸入锅圈下部),而往远离灶门方向的其余位置却基本一致。
②在y轴线上:在y轴线的两侧的方向上,0形柱状体21自身的最外边沿部位离锅圈的水平距离,是基本以其自身的中部为分界线的,远离灶门方向的大致相等,往灶门方向则逐步收缩至0甚至负距离。
③在z轴线上(即竖向位置):在z轴线上,在灶门处0形柱状体21自身的最外边沿的最高部位离锅圈下口水平距离为0甚至超过锅圈,自0形柱状体21自身中部起至离灶门最远处的这一段的上表面,距离其对应的锅圈下口竖向距离基本一致,水平距离也基本一致。
沟槽10
这个沟槽10是0形柱状体21外壁与灶膛3内壁凹陷形成的沟槽10,其与0形柱状体21的外壁高度贴合,可以算是灶芯2的附件。是汇聚灶膛3内烟气的装置,同时也是辅助 0形柱状体21保障火焰沿锅底四周均匀外射、保障锅体均衡受热的装置。0字形沟槽10 能协助0形柱状体21实现其功能。火膛内火焰因受灶体1内的进风与排烟形成的风力影响势必会造成火焰偏向于排风方向,从而造成锅底受火受热不均,0形柱状体21的这种异形设置的目的和功能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而0字形沟槽10是协助实现这一目的。0字形沟槽10加上0形柱状体21的设置,能使柴火燃烧时所产生的火焰以及气体的外排,沿着0字形柱状体四周的上表面与锅背面之间的缝隙(包括灶门9处)呈非均匀排布,但却能使锅体背面各方向的受火均衡、受热均匀不出现半边开现象。因为锅的背面是以锅底为中心呈对称排布的,而0字形柱状体四周的上表面却不是以锅底为中心的,相对于锅体背面来说也不是对称排布的,同时也保障了火焰的最高温部分能更长时间的与锅底0距离接触,从而达到催锅的效果,进而达到省柴的目的,也就是说这一特殊的设置恰恰抵扣掉了灶内进风与排风对火焰的影响。0字形沟槽10和0字形柱状体一样都涉及到平面位置、竖向位置以及其自身的形状、宽度和深度这些要素。
沟槽10的具体设置:
沟槽10宽度:整个沟槽10在宽度上是不一致的,呈逐步收缩状。于灶门9处最窄;最宽处在烟道入口处;具体宽窄需要视锅的大小进行调整。
沟槽10深度:其深度用与灶芯2外边沿的相对高差来控制。沟槽最深处在烟道入口处,比0字形柱状体外边沿低;最浅点在灶门9处。沟槽10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坡面呈自然顺滑状。
沟槽10是依附于0字形柱状体的,故其水平及竖向位置是随0字形柱状体依上述数据而确定的。
沟槽10的底表面和左右两则表面都需光滑顺畅。
0字型柱状体与沟槽10的关系
整体上看0字型柱状体和沟槽10,都是呈自然顺滑的收缩状的,于灶门9处都是最窄的尾部。0字型柱状体与沟槽10的最宽处不一定在同一位置。0字型柱状体和沟槽10的整体形状(包括其上表面形状)和位置以及各项控制数据,是催锅和省柴的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本实施例的烟囱8可设置在灶体1的外面亦可在灶体1内,烟囱8在离0形槽最近处开设一开口通过烟道与沟槽10连通。烟囱8是利用了热空气上升形成负压从而产生气流的自然现象,自动排出灶内烟气同时把外部空气从炉桥及灶门处拉进灶体1内的设施,无需其它动力。其排烟能力和与灶内各构部件的协调性是影响整台灶无烟、省柴和催锅这三大性能的重要因素。所谓协调性是指有效、适度。灶膛3内气体的进与出:灶内柴火燃烧后产生的热气通过烟囱外排形成气流,进而在灶膛3内形成负压,从而拉动灶外空气从炉桥及灶门处进入灶内。烟囱8的主要功能除了排烟外,就是保障火膛内空气的新鲜度、氧气的充足度,进而促进柴火快速、充分的燃烧,在最短时间内放出最多的热能,这是节能省柴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灶体1内气体的流经途径:灰膛4→炉桥5→火膛→0字型柱状体与锅背之间的缝隙→沟槽→烟道入口→烟道→闸板7处→烟囱8→室外。烟囱8排烟性能的涉及三要素:1、烟囱8净洞口的大小;2、烟囱8的高矮;3、烟囱8的排烟能力。这三者的关联性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为洞口的大小×烟囱8的高矮=排烟能力。也就是说烟囱8在保障排烟能力不变的情况下,烟囱8的净洞口大小与其高矮在一定幅度内是可变、可调的。一般而言:烟囱8越高,排烟能力越强;烟囱8越矮,排烟能力越弱。就一台柴火灶而言,并不是烟囱8的排烟能力越大越好,而是需要适度、需要结合灶膛3的大小来定,更需要与其他构部件的性能相协调,需要匹配。太强或太弱都不利于发挥整台灶的性能!评价排烟能力适度的标准为:火膛内,柴火燃烧时火焰明亮、自然、不偏向。如果排烟能力不适度,会直接影响灶台性能。烟囱自身的密闭性往往是影响排烟能力的潜在影响因素。在实际制作中,因往往无法一次性精准把握烟囱8的排烟能力,故在烟道上临近烟囱8的地方设置一道闸板7,用以调整排烟能力。在实际使用中,因长年累月的积累,烟囱内会沉积大量的烟垢烟油,故在烟囱底部便于操作的地方设置一道可以密闭并能开启的清掏门,以清掏烟垢烟油后予以封闭。
闸板7是设置在灶面6上的,是灶膛3内的烟气进入烟囱8的通道中的一个开关。在烟道上设置这道闸板7,可以有效调整排烟能力。也就是说闸板7的开闭程度能有效的影响灶膛3内空气的流通速度和流通量,从而影响火膛内氧气的饱有量,进而改变灶内柴火的燃烧状况,最终影响锅体的受火温度。本实施例的闸板7为板状且顶端设置有用于手持的手持杆,闸板7设置在烟道通过处对应的灶面6上,烟道是在灶面6下的烟气由沟槽10 通向烟囱8的一个隧道,在灶面6上烟道通过处设置一道缝,通过此缝能将闸板卡入并截断烟道。闸板7从闸缝插入,以对烟道内气体的流通量和流通速度进行调节,从而改变灶内柴火的燃烧状况。
烟道是灶膛3内柴火燃烧后产生的气体排向烟囱8的流经通道。其截面长宽尺寸要求不严,柴火燃烧后的烟气以及尾火,由沟槽汇聚后需要通过烟道入口处(即灶体1内烟气排向烟囱8的入口,其位置需据烟囱8的位置来确定,而烟囱8的位置需视现场情况而定,烟道底板与沟槽10底板同高)进入烟道再进入烟囱8后再行外排,烟囱8的底部连接至地面且在该地面上的连接处开设有清灰门,这样,在长时间使用后,方便打开清灰门而将烟囱8中的灰排出。因为这些气体和尾火都是高温,故在烟道上设置其他的锅体,可充分利用这些热能,对该锅体进行加热,从而达到更加节能的效果。一个灶台如果布设有几口锅,需要在每一口锅的烟道上设置闸板7,以免单独使用某一口锅时影响烟囱8的排烟能力从而影响灶体1的性能。
本实施例的炉桥5在灶膛3的底部,也是火膛的底部,其在所在的板块中呈断崖式下沉,以聚集灶膛3内的热灰并堆积在炉桥5上,炉桥5呈倾斜状排布,使得靠近灶门9处的炉桥5的高度大于远离灶门9处炉桥5的高度,火膛和灰膛4之间通过设置炉桥5相通,炉桥5为相互间隔有桥缝的多根条状铁质材件制成,相邻铁质材件之间的桥缝根据锅的大小进行调节,铁质材件的方向设置使得桥缝方向朝向灶门9,以便于通过桥缝勾、捅火膛内的柴和灰。
炉桥5是火膛下部板块中的部位最低的构件,通常是用废旧铁质材料制作的,是自火门下板的里端往火膛后壁方向布局的呈III字形状的部件,是灰膛4与火膛的连接构件,同时也是供给火膛氧气的主要通道,亦是掏取灶内灰烬保障柴火充分燃烧的重要设置。炉桥5是影响灶体1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涉及三要素:其自身形状、水平位置、竖向位置。
自身形状:炉桥5呈III字形状以四孔为佳。其长度和宽度都小于火膛尺寸。炉桥桥身中的每一条桥缝的净宽度相等。具体尺寸需视锅的大小进行微调。
平面位置:炉桥5,在锅圈和火膛中来看,其位置都不是居中的,而是更靠近火门的、是偏心的;但若以灶门中线为轴线来看左右是对称布置的,且在靠近灶门处,炉桥是与灶门底板相连的;炉桥5的桥缝不能平行于灶门9而应对直灶门9设置。平行设置的,勾、捅灶内柴灰会很不方便,效率也会很低。在灶膛3内,炉桥5的位置以离锅圈的距离描述:在灶门9处,炉桥头部离锅圈的水平距离较其尾部离最近的锅圈的距离较近。
竖向位置:以距锅底底部的垂直距离来确定。这一距离亦涉及到0形柱状体21的自身的高度。该距离基本是固定的,距离过小,自然就缩小了火膛空间,自然就会影响容纳柴火的量,既不利于使用也不利于柴火充分燃烧。过大,虽然增大了火膛空间,增加了容纳柴火的量,有利于柴火充分燃烧,但会使柴火燃烧时火焰中的最高温部位离锅底太远,从而影响催锅(燃烧产生的火焰分为三节,其中最高温部位是在火焰中部)。特别注意:1、炉桥5宜下倾布置,呈近高远低状,倾斜角度宜控制在5°左右;2、E:炉桥5在整个火膛的底板板面上断崖式下沉。该设置能确保火膛里的热灰堆积在炉桥5上从而聚集热能,也是省柴节能的辅助措施之一。3、炉桥所在板块整体上呈半个鸡蛋壳睡卧状。
灶体1设置有用于向灶膛3供氧的膛口,也是灰膛对外的呈正八字状的开口。膛口位于灶门9的下方,在膛口的外面离灶脚30-50厘米左右处可设置一道围栏,其与灶脚壁形成一个槽状体,叫灰槽。灰槽用以盛放灰膛4内多余灰烬,并可将灰烬对外隔离,从而避免烫伤或引燃灶外其它柴火引发意外,以保障安全,同时还可以减少清运柴灰的次数。灰膛4是炉桥5下方用于盛放柴火燃烧后的柴灰的空间。也是向灶内供氧的重要通道。其外形以正八字形为佳,即能增大供氧能力又美观还有利于灶体1结构安全。本实施例的新型柴火灶结构还包括火勾、火钳和火铲,火勾是用于从炉桥5和灶门9处勾、拨灶膛3内柴火及灰烬的;火钳是用于从灶门9处夹取、喂送柴火的;火钳和火勾都可以把灰烬从炉桥 5上勾、捅到下方的灰膛4里,还能调整灶内柴火的位置,从而有效调整灶内通风,以达到保障柴火充分燃烧的目的。火铲,是用于铲取灶内及灰膛4里的灰烬的。
柴火灶的保养及维护
柴火灶用久了以后,烟道和烟囱8内壁会集结烟垢、烟油等物质,会使整个通道变小减弱排烟能力,如果串火(火膛内火焰通过烟道进入烟囱8)就容易被引燃,因此隔一两年(视情况而定)需要对整个烟囱8内的集结物进行一次清理,平时,可三至五个月通过清掏门清除一次就行。烟道内的集结物清除比较方便,三至五个月清除一次即可。如果烟囱8被引燃了,可以合上烟道上的闸板7并关上灶门9,能让其缺氧而自动熄火。另外,锅用一定时间后锅底也容易结灰,俗称锅底灰,需要及时清理,否则也会影响催锅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例通过对灶芯等的异形设计和排布,成功抵消了灶内火焰因受灶体内进出风影响自然产生的火焰偏向,从而使锅体无法受热均衡的问题,同时成功地解决了灶内外各构部件的协调问题,使得灶体性能非常的优秀。具体为:通过灶芯的0形柱状体结构,沟槽的设置、沟槽深度和宽度设置以及0形柱状体结构的偏心的设置、高低设置、顶面弧形设置、局部塌陷设置,形成独特的灶芯,该灶芯通过这一系列的异形结构的设置,更便于空气流通、更利于灶膛内形成负压排放烟气和向灶内提供充足氧气,更能均匀地将火焰射向锅底四周,还能利用沟槽将燃烧后的烟气围绕在锅体背部一圈最终排出,有效利用了烟气的热量,再加上坛肚状的设置和半个睡卧鸡蛋壳的形状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既能锁住热量还能更方便使用,将锅体高效地维持在高温状态;该结构能够催锅、省柴、无烟!烧开一定量的水,需要的时间明显缩短、耗用的柴火明显减少,真正实现了方便使用还无烟、省柴、催锅,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本说明书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示例,并不意味着这些实施例说明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能形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柴火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灶体、灶膛、灶芯、火膛、炉桥和供排、盛灰的灰膛,所述灶膛位于灶体内的上部分并通过炉桥与位于灶体下部分的灰膛连通,所述灶膛将灶体的顶面连通并在连通处形成圆形的放置锅的锅圈,所述灶膛即为灶体内锅圈以下炉桥以上以及灶体内壁合围而成的空间部位,是包含火膛、灶芯所在的灶体内的上部空间,所述灶芯为灶膛成型后在灶膛内二次装填成型的实体部分,所述灶体的侧面的位置设置有连通火膛与灶体外部空间的灶门和位于灶体内的排出烟的烟道入口,所述灶芯的上部设置有0形柱状体,所述灶芯在0形柱状体及以下的环形围绕部分向外凹陷,使灶芯的下部合围而成的空间呈坛肚状,以锁住热量;所述0形柱状体的外壁与灶膛内壁之间形成0字形的沟槽,以汇聚灶膛内的烟气,所述烟道入口是沟槽通过烟道与烟囱连通的开口,所述0形柱状体为非对称的偏心的椭圆形柱状体,所述0字形的沟槽为非对称的偏心的椭圆形,所述0形柱状体的顶面设置呈向内倾斜的弧形面,使得锅放置于锅圈时,锅背面与0形柱状体顶部表面之间具有缝隙,以将灶膛内燃烧的火焰沿锅底四周均匀外射、使锅体背部均衡受热,因0形柱状体为非对称椭圆状,则其上表面的向内倾斜的弧形面也为非对称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柴火灶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应于烟道入口处的0形柱状体的顶部表面设有朝向烟道入口的局部塌陷,并在设置沟槽时使烟道处的沟槽宽度大于其他位置的沟槽宽度,且位于灶门处的沟槽宽度相比于整个沟槽宽度最窄,位于烟道入口处的沟槽深度大于其他位置的沟槽深度,且位于灶门处的沟槽深度相比于整个沟槽最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柴火灶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灶门处的沟槽和灶门相对的0形柱状体,均在锅圈的边缘正下方或锅圈外,使得上述0形柱状体的位置和沟槽位置超出锅圈边缘或位于锅圈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柴火灶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灶门的0形柱状体的弧度小于远离灶门的0形柱状体的弧度,靠近灶门的0形柱状体自身的高度小于远离灶门的0形柱状体自身的高度,但靠近灶门的0形柱状体高度大于0形柱状体其他部分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柴火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柴火灶结构还包括灶面和设置在灶面的闸板,所述烟道为灶面下沟槽通向烟囱的通道,所述烟道上的灶面处设置有能卡入闸板的闸缝,通过闸缝插入闸板,以闸板插入烟道的深浅来改变烟道的截面大小,从而改变烟道内的烟气流通量和流通速度,进而改变灶内柴火的燃烧状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柴火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桥所在板块,也是火膛的底部,呈半个睡卧鸡蛋壳状,以聚集灶膛内的热灰并堆积在炉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柴火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灶膛和灰膛之间通过设置炉桥连通,所述炉桥所在的位置的板块呈半个睡卧的鸡蛋壳状,并在上述位置通过设置一端断崖式下沉的炉桥连通上下空间,所述炉桥为沿灶门对直方向呈近高远低倾斜排布,使得靠近灶门处炉桥的高度大于远离灶门处炉桥的高度,所述炉桥由相互间隔有桥缝的多根条状不限于铁质材件的耐火材件制成,相邻所述铁质材件之间的桥缝根据锅的大小进行调节,所述铁质材件的方向设置使得桥缝方向朝向灶门,以便于通过桥缝勾、捅灶膛内的灰,改善外部空气通过炉桥进入火膛的状况以改变火膛内的供氧状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柴火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灶体设置有用于向灶膛供氧的膛口,所述膛口位于灶门的正下方,所述膛口设置为正八字形的开口,同时也是灰膛的对外开口,在所述膛口的外围沿灶脚间隔设置有一道围挡,所述围挡与灶脚以及地面形成凹形灰槽,以盛放灰膛内多余灰烬且使空气顺利进入火膛,同时减少灰烬的转运次数、将灰烬对外隔离从而避免意外烫伤或引燃柴火,以保障安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柴火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柴火灶结构还包括烟囱,所述烟囱设置在灶体外部或内部,所述烟囱的一端对接烟道并通过烟道与灶体内连通,所述烟囱底部设置有能密闭的清灰门,开启时便于清理烟囱内积累的烟垢和烟油。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柴火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灶体的外形为上大下小的倒八字形或灶脚内收的形状,使得灶面外边缘所占宽度大于灶脚,以减少使用者身体前倾的幅度和频率、减缓使用者疲劳感,所述灶面为设置在灶体顶部的结构且位于水平面,所述灶面沿锅圈向四周延伸设置,以便于放置包括但不限于碗、瓢的饮食用器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35995.0U CN213237607U (zh) | 2020-08-28 | 2020-08-28 | 一种新型柴火灶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35995.0U CN213237607U (zh) | 2020-08-28 | 2020-08-28 | 一种新型柴火灶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237607U true CN213237607U (zh) | 2021-05-18 |
Family
ID=75902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835995.0U Active CN213237607U (zh) | 2020-08-28 | 2020-08-28 | 一种新型柴火灶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237607U (zh) |
-
2020
- 2020-08-28 CN CN202021835995.0U patent/CN21323760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847726B1 (ko) | 연료 자동공급 구조를 갖는 휴대용 연소기 | |
KR200486674Y1 (ko) | 난로 | |
CN102853453A (zh) | 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 | |
CN213237607U (zh) | 一种新型柴火灶结构 | |
CN205783765U (zh) | 节能环保反烧锅炉 | |
WO1989005424A1 (en) | Burner for wood logs | |
CA2651538C (en) | Fireplace combustion system | |
CN202813386U (zh) | 无烟垃圾炉 | |
KR20170070425A (ko) | 콘트라f 형식의 화목 난로 | |
CN214791262U (zh) | 一种封闭式多次进气燃烧圆形火盆结构 | |
KR100766469B1 (ko) | 보일러 겸용 벽난로 | |
KR101289550B1 (ko) | 연탄 전용 착화 장치 | |
CN112963868A (zh) | 一种封闭式多次进气燃烧圆形火盆结构 | |
JP7242111B1 (ja) | 薪ストーブ | |
CN2641486Y (zh) | 存柴式烧柴民用炉 | |
CN213599426U (zh) | 一种二次燃烧壁炉 | |
KR20150006393A (ko) | 로스톨 | |
CN219063441U (zh) | 一种双层炉膛双燃料陶炉 | |
CN109579056A (zh) | 一种组合式全封闭祛烟尘节能柴火灶 | |
CN218379487U (zh) | 一种无烟柴火炉 | |
CN204901788U (zh) | 一种燃煤反烧锅炉的炉排设置结构 | |
CN218721676U (zh) | 燃薪炉中炉气化炉 | |
CN219995349U (zh) | 一种盆形生物质气化炉排、采暖炉及烤火餐桌 | |
CN202813447U (zh) | 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 | |
CN214856162U (zh) | 一种轻便可移动的炉体及烤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