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30915U - 一种绣花线复合并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绣花线复合并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30915U
CN213230915U CN202021817899.3U CN202021817899U CN213230915U CN 213230915 U CN213230915 U CN 213230915U CN 202021817899 U CN202021817899 U CN 202021817899U CN 213230915 U CN213230915 U CN 213230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frame
doubling
wheel
thread
adjus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1789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e Wi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x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1789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30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30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30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绣花线复合并线装置,包括外框架,外框架的内壁之间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中心处设有轴承,轴承的内圈连接有活动筒,活动筒顶部设有转盘,转盘的外圈设有轮齿,外框架的一侧通过开口设有与轮齿啮合的传动轮,传动轮的一侧通过传动杆连接有驱动电机一,转盘上对称设有副输线轮,外框架中心处通设有并线张力调节装置,并线张力调节装置的两侧通过L形杆与转盘连接,并线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设有导线轮二,外壳体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螺纹杆,活动轴底端活动设有调节轮,有益效果:这样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的对丝线的张力进行调节,放置并线时出现质量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绣花线复合并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绣花线复合并线装置。
背景技术
绣花线是用真丝或人造丝制成,大都用于绸缎绣花,绣品色泽鲜艳,光彩夺目,是一种装饰佳品,但强力低,不耐洗、晒。毛绣花线用羊毛或毛混纺纱线制成,一般绣于呢绒、麻织物和羊毛衫上,绣品色彩柔和,质地松软,富于立体感,俗称绒绣,但光泽较差,易褪色,不耐洗。棉绣花线是用精梳棉纱制成,强力高,条干均匀,色泽鲜艳,色谱齐全,光泽好,耐晒,耐洗,不起毛,绣于棉布、麻布、人造纤维织物上,美观大方,应用较为广泛。
现有的并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缺乏对丝线的张力进行调节的结构,容易导致两侧的丝线出现张力不同的情况,从而在并线的过程中,导致出现质量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绣花线复合并线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绣花线复合并线装置,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底部内层对称设有固定侧板,所述固定侧板之间活动连接有主输线轮,所述固定侧板的顶端内侧均设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顶端活动设有导线轮一,所述外框架的内壁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心处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连接有活动筒,所述活动筒顶部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圈设有轮齿,所述外框架的一侧通过开口设有与所述轮齿啮合的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一侧通过传动杆连接有驱动电机一,所述转盘上对称设有副输线轮,所述外框架中心处通设有并线张力调节装置,所述并线张力调节装置的两侧通过L形杆与所述转盘连接,所述并线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有导线轮二,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通过连接轴承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底端活动设有调节轮。
进一步的,所述副输线轮的顶端可拆卸设有限位盖。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架远离所述主输线轮的一端设有收线辊,所述收线辊的两端通过传动杆连接有连接套,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二。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顶端之间设有转动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架下方对称设有安装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绣花线复合并线装置,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在外框架的内壁之间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中心处设有轴承,轴承的内圈连接有活动筒,活动筒顶部设有转盘,转盘的外圈设有轮齿,外框架的一侧通过开口设有与轮齿啮合的传动轮,传动轮的一侧通过传动杆连接有驱动电机一,转盘上对称设有副输线轮,外框架中心处通设有并线张力调节装置,并线张力调节装置的两侧通过L形杆与转盘连接,并线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设有导线轮二,外壳体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底端通过连接轴承连接有活动轴,活动轴底端活动设有调节轮,在使用时,启动驱动电机一,使其配合传动轮和轮齿使转盘旋转,从而使副输线轮可以在放线时进行旋转,达到并线的作用,利用螺纹孔与螺纹杆的作用,可以调节螺纹杆,使调节轮对两侧的丝线进行张力调节,利用连接轴承的作用,放置调节轮旋转,同时,在转盘旋转时,利用L形杆的作用,使并线张力调节装置跟随旋转,这样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的对丝线的张力进行调节,放置并线时出现质量问题。
(2)、在副输线轮的顶端可拆卸设有限位盖,便于副输线轮的安装拆卸。
(3)、在外框架远离所述主输线轮的一端设有收线辊,所述收线辊的两端通过传动杆连接有连接套,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二,便于设备的收线。
(4)、在螺纹杆的顶端之间设有转动把手,便于螺纹杆的转动。
(5)、在外框架下方对称设有安装块,便于外框架的安装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绣花线复合并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绣花线复合并线装置中并线张力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外框架;2、固定侧板;3、主输线轮;4、延伸杆;5、导线轮一;6、固定板;7、轴承;8、活动筒;9、转盘;10、轮齿;11、传动轮;12、驱动电机一;13、副输线轮;14、并线张力调节装置;15、L形杆;16、外壳体;17、导线轮二;18、螺纹孔;19、螺纹杆;20、连接轴承;21、活动轴;22、调节轮;23、限位盖;24、收线辊;25、连接套;26、传动杆;27、驱动电机二;28、转动把手;29、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绣花线复合并线装置,包括外框架1,所述外框架1的底部内层对称设有固定侧板2,所述固定侧板2之间活动连接有主输线轮3,所述固定侧板2的顶端内侧均设有延伸杆4,所述延伸杆4的顶端活动设有导线轮一5,所述外框架1的内壁之间设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中心处设有轴承7,所述轴承7的内圈连接有活动筒8,所述活动筒8顶部设有转盘9,所述转盘9的外圈设有轮齿10,所述外框架1的一侧通过开口设有与所述轮齿10啮合的传动轮11,所述传动轮11的一侧通过传动杆连接有驱动电机一12,所述转盘9上对称设有副输线轮13,所述外框架1中心处通设有并线张力调节装置14,所述并线张力调节装置14的两侧通过L形杆与所述转盘9连接,所述并线张力调节装置14包括外壳体16,所述外壳体16内设有导线轮二17,所述外壳体16上开设有螺纹孔18,所述螺纹孔18内设有螺纹杆19,所述螺纹杆19的底端通过连接轴承20连接有活动轴21,所述活动轴21底端活动设有调节轮22。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通过在活动筒8顶部设有转盘9,所述转盘9的外圈设有轮齿10,所述外框架1的一侧通过开口设有与所述轮齿10啮合的传动轮11,所述传动轮11的一侧通过传动杆连接有驱动电机一12,所述转盘9上对称设有副输线轮13,所述外框架1中心处通设有并线张力调节装置14,所述并线张力调节装置14的两侧通过L形杆与所述转盘9连接,所述并线张力调节装置14包括外壳体16,所述外壳体16内设有导线轮二17,所述外壳体16上开设有螺纹孔18,所述螺纹孔18内设有螺纹杆19,所述螺纹杆19的底端通过连接轴承20连接有活动轴21,所述活动轴21底端活动设有调节轮22,在使用时,启动驱动电机一12,使其配合传动轮11和轮齿10使转盘9旋转,从而使副输线轮13可以在放线时进行旋转,达到并线的作用,利用螺纹孔18与螺纹杆19的作用,可以调节螺纹杆19,使调节轮22对两侧的丝线进行张力调节,利用连接轴承20的作用,放置调节轮22旋转,同时,在转盘9旋转时,利用L形杆15的作用,使并线张力调节装置14跟随旋转,这样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的对丝线的张力进行调节,放置并线时出现质量问题。
实施例二:
如图1-2所示,在副输线轮13的顶端可拆卸设有限位盖23,便于副输线轮13的安装拆卸;在外框架1远离所述主输线轮3的一端设有收线辊24,所述收线辊24的两端通过传动杆26连接有连接套25,所述传动杆26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二27,便于设备的收线;在螺纹杆19的顶端之间设有转动把手28,便于螺纹杆19的转动;外框架1下方对称设有安装块29,便于外框架的安装。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在使用时,启动驱动电机一12,使其配合传动轮11和轮齿10使转盘9旋转,从而使副输线轮13可以在放线时进行旋转,达到并线的作用,利用螺纹孔18与螺纹杆19的作用,可以调节螺纹杆19,使调节轮22对两侧的丝线进行张力调节,利用连接轴承20的作用,放置调节轮22旋转,同时,在转盘9旋转时,利用L形杆15的作用,使并线张力调节装置14跟随旋转,这样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的对丝线的张力进行调节,放置并线时出现质量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绣花线复合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1),所述外框架(1)的底部内层对称设有固定侧板(2),所述固定侧板(2)之间活动连接有主输线轮(3),所述固定侧板(2)的顶端内侧均设有延伸杆(4),所述延伸杆(4)的顶端活动设有导线轮一(5),所述外框架(1)的内壁之间设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中心处设有轴承(7),所述轴承(7)的内圈连接有活动筒(8),所述活动筒(8)顶部设有转盘(9),所述转盘(9)的外圈设有轮齿(10),所述外框架(1)的一侧通过开口设有与所述轮齿(10)啮合的传动轮(11),所述传动轮(11)的一侧通过传动杆连接有驱动电机一(12),所述转盘(9)上对称设有副输线轮(13),所述外框架(1)中心处通设有并线张力调节装置(14),所述并线张力调节装置(14)的两侧通过L形杆(15)与所述转盘(9)连接,所述并线张力调节装置(14)包括外壳体(16),所述外壳体(16)内设有导线轮二(17),所述外壳体(16)上开设有螺纹孔(18),所述螺纹孔(18)内设有螺纹杆(19),所述螺纹杆(19)的底端通过连接轴承(20)连接有活动轴(21),所述活动轴(21)底端活动设有调节轮(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绣花线复合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输线轮(13)的顶端可拆卸设有限位盖(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绣花线复合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远离所述主输线轮(3)的一端设有收线辊(24),所述收线辊(24)的两端通过传动杆(26)连接有连接套(25),所述传动杆(26)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二(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绣花线复合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9)的顶端之间设有转动把手(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绣花线复合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下方对称设有安装块(29)。
CN202021817899.3U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绣花线复合并线装置 Active CN213230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7899.3U CN213230915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绣花线复合并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7899.3U CN213230915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绣花线复合并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30915U true CN213230915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902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17899.3U Active CN213230915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绣花线复合并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309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42492U (zh) 一种纺织加工用纱线染色装置
CN210048288U (zh) 一种纱线传送卷绕机构
CN211945684U (zh) 一种纺织用丝线卷绕装置
CN213230915U (zh) 一种绣花线复合并线装置
CN110791890A (zh) 一种便于纺织面料边料收卷缝合的装置
CN211036298U (zh) 一种针织毛线服装用电脑横机
CN208965121U (zh) 一种段彩纱加工装置
CN213037906U (zh) 一种服装生产样衣制作用花式线纺纱机
CN213066940U (zh) 一种用于棉织烘干设备
CN113005578B (zh) 一种制备对位芳纶纱线的多线层梳理装置
CN207713865U (zh) 一种清弹机针布包卷器
CN213387224U (zh) 一种防磨损纱线错位卷绕装置
CN212687073U (zh) 一种服装生产用布料双面除尘装置
CN108315842A (zh) 一种用于不同纱线的牵伸装置
CN114232163A (zh) 一种高中空度包芯纱的成纱系统及其工艺
CN208023149U (zh) 一种用于不同纱线的牵伸装置
CN112678612A (zh) 一种纺织用的纱线收卷装置
CN216765373U (zh) 一种纺织生产用纺织面料除毛装置
CN212292328U (zh) 一种可防缠绕的纺织服装用绕线机
CN112210885B (zh) 一种混纺纤维功能性绣花线及其加工装置
CN201358339Y (zh) 氨纶包芯粒子纱
CN211339945U (zh) 一种纺织厂用缝纫线分线装置
CN214572543U (zh) 一种自动整线的服装加工纺织机
CN203212751U (zh) 一种织机折入边装置集中动力分配机构
CN212639455U (zh) 一种具备供料装置的纺织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22 Xingsheng Road, Xin'an Town, Deq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320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anhe Wir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3200 workshop 1, No.83 Kaixuan Road, Xin'an Town, Deq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anxia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