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28969U - 走线结构及具有该走线结构的平衡车 - Google Patents

走线结构及具有该走线结构的平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28969U
CN213228969U CN202021717501.9U CN202021717501U CN213228969U CN 213228969 U CN213228969 U CN 213228969U CN 202021717501 U CN202021717501 U CN 202021717501U CN 213228969 U CN213228969 U CN 2132289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partition plate
cavity
connecting wir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1750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臧传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erl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erl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erl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erl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1750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289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289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289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走线结构及具有该走线结构的平衡车,该走线结构包括:壳体;隔板件,隔板件设于壳体,壳体通过隔板件隔离形成有安装腔与挡泥腔,隔板件开设有供连接线穿过的过线槽;及限位件,限位件设于壳体并形成有与过线槽对应设置的限位通道,限位件位于挡泥腔内,连接线可依次穿过限位通道及过线槽并穿入至安装腔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的壳体通过隔板件隔离形成了安装腔与挡泥腔,限位件设在壳体上并形成有供连接线穿过的限位通道,连接线可依次穿过限位通道、过线槽之后穿入至安装腔内,以基于限位通道与过线槽的协同配合对连接线进行限位固定,可有效避免连接线扭曲损坏、折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走线结构及具有该走线结构的平衡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平衡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走线结构及具有该走线结构的平衡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能源日益短缺,汽车排放污染以及城市拥堵等诸多社会问题日益呈现。电动平衡车作为新一代的代步工具,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电动平衡侧基于“动态稳定”的原理,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判断车身所处的姿势状态,通过精密且高速的中央微处理器计算适当的指令,驱动电机进行姿态调整,保持系统的平衡。
为了追求美观和实用性,现在平衡车体上常常会设置灯条、灯板等电子器件以提升平衡车的美观,以及提供平衡车的照明效果,但是其连接线在壳体上容易扭曲损坏甚至折断,严重地会造成平衡车的行车危险,引发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平衡车的走线结构,该走线结构的结构简单,便于对连接线进行限位固定,可有效避免连接线出现扭曲损坏、折断等问题,安全性较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走线结构,包括:
壳体;
隔板件,所述隔板件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通过所述隔板件隔离形成有安装腔与挡泥腔,且所述隔板件开设有供连接线穿过的过线槽;
及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壳体并形成有与所述过线槽对应设置的限位通道,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挡泥腔内,且所述连接线可依次穿过所述限位通道及所述过线槽并穿入至所述安装腔内。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内部中空的安装壳与挡泥板,所述隔板件设于所述安装壳的端部,所述隔板件与所述安装壳的内壁相围设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挡泥板设于所述安装壳的端部并与所述隔板件相连接,所述挡泥腔形成于所述隔板件背向所述安装腔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挡泥板呈倾斜设置;
所述隔板件与所述挡泥板一体成型;
及/或,所述安装壳、所述挡泥板与所述隔板件呈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开口;及/或所述连接线通过粘结件固定于所述限位通道内。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柱,各个所述限位柱的同侧端部均连接于所述挡泥板,且各个所述限位柱之间相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限位通道。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柱,各个所述限位柱的同侧端部均与所述隔板件面向所述挡泥腔的侧面相连接,且各个所述限位柱之间相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限位通道。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限位柱装设有阻隔件,用于阻止所述连接线脱离所述限位通道。
优选地,所述阻隔件螺接于所述限位柱的轴向端部,且所述阻隔件形成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阻止所述连接线脱离所述限位通道。
优选地,所述隔板件设有加强筋;
及/或所述隔板件轴向形成有轴孔。
一种平衡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走线结构。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一种走线结构及具有该走线结构的平衡车,其壳体通过隔板件隔离形成了安装腔与挡泥腔,限位件设在壳体上并形成有供连接线穿过的限位通道,灯条、灯板等器件上的连接线可依次穿过限位通道、过线槽之后穿入至安装腔内,以基于限位通道与过线槽的协同配合对连接线进行限位固定,能够有效避免连接线扭曲损坏、折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种所提供的一种走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走线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A区域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所提供的一种走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B区域的示意图。
图中,100、走线结构;10、壳体;11、安装壳;12、挡泥板;20、隔板件;21、过线槽;22、加强筋;23、轴孔;30、安装腔;40、挡泥腔;50、连接线;60、限位件;61、第一开口;62、限位柱;70、阻隔件;71、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平衡车的走线结构100,该走线结构100的结构简单,便于走线,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该走线结构100包括:壳体10、隔板件20与限位件60。其中,壳体10分别形成有安装腔30与挡泥腔40,安装腔30内部可用于安装主板等器件。隔板件20设置在壳体10上,以基于隔板件20将壳体10隔离形成了安装腔30与挡泥腔40;另外,在隔板件20上开设有供连接线50穿过的过线槽21,位于挡泥腔40内的连接线50可在穿过过线槽21之后与安装腔30内的主板进行电连接;限位件60设置在壳体10上并形成了供连接线50穿过的限位通道,同时限位件60位于挡泥腔40内,位于挡泥腔40内的连接线50可依次穿过限位通道、过线槽21之后穿入至安装腔30内,连接线50可基于限位通道对连接线50进行限位固定,以防止连接线50扭曲损坏。
其中,壳体10至少包括:内部中空的安装壳11与挡泥板12,隔板件20设置在安装壳11的端部位置处,隔板件20面向安装壳11的轴向端面与安装壳11的内壁之间相围设形成了安装腔30;挡泥板12设置在安装壳11的端部并与隔板件20相连接,即:壳体10以隔板件20为边界分割形成了安装壳11与挡泥板12两部分,安装壳11与隔板件20围成了安装腔30,挡泥板12与隔板件20围成了挡泥腔40。
其中,隔板件20与挡泥板12之间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灯条、灯板等电学器件设置在挡泥板12上,连接线50的一端与灯条、灯板等电学器件电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限位通道、过线槽21之后与安装腔30内的主板进行电连接,可基于限位件60对连接线50进行限位固定,防止连接线50扭曲损坏。作为优选的方式,隔板件20、挡泥板12与安装壳11之间呈一体成型式结构,减少组装步骤,省时省力。
其中,限位件60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柱62,各个限位柱62的同侧端部均连接在挡泥板12上,并且各个限位柱62之间相间隔设置,以在相邻两限位柱62之间形成供连接线50穿过的限位通道,以基于两相邻的限位柱62对连接线50进行限位固定,防止其扭曲损坏,甚至折断。
如图3所示,连接线50为排线,连接线50可纵向穿入两相邻限位柱62之间形成的间隙(即限位通道),可避免排线出现扭转缠绕现象;各个限位柱62均位于挡泥板12靠近隔板件20的位置处,并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如此设置,排线可纵向穿入至限位通道,之后排线纵向穿过过线槽21,以使排线无需扭曲或折叠即可依次穿过限位通道与过线槽21,也使得排线更加整齐美观。另外,各个限位柱62均靠近隔板件20设置,可便于排线沿隔板件20的边缘进行走线。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限位柱62除了可以设置在挡泥板12上之外,各个限位柱62的同侧端部也可均与隔板件20面向挡泥腔40的侧边相连接,并且各个限位柱62之间相互间隔形成了用于限位固定连接线50的限位通道。
其中,为了防止连接线50脱离限位通道,至少一个限位柱62上装设有阻隔件70,阻隔件70与挡泥板12、隔板件20均未接触,阻隔件70、挡泥板12与两相邻限位柱62之间围成供连接线50穿过的环形的通孔(即:环形的限位通道),以使连接线50稳定放置在限位通道内,如图3所示。另外,阻隔件70可以设置在限位柱62的轴向端部。
其中,阻隔件70与限位柱62相螺接。可以理解的,如图3所示,该阻隔件70为螺丝,限位柱62远离挡泥板12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螺丝螺接至该安装孔内,当连接线50穿过限位通道时,螺丝螺接至安装孔内,以对限位通道内的连接线50进行限位。
另外,如图3所示,在阻隔件70上形成了限位部71,该限位部71能够与另一相邻的限位柱62的轴向端部相接,以阻止位于限位通道内的连接线50脱离限位通道。例如:该阻隔件70为螺丝,限位部71为螺丝的头部,螺丝旋拧进任一限位柱62所开设的安装孔内,螺丝的头部边缘与另一相邻的限位柱62相接,以达到防止连接线50脱出限位通道的效果。
为了有效提高隔板件20与挡泥板12之前的结构强度,在隔板件20上还设有一个或多个加强筋22。
其中,在隔板件20上形成有轴孔23,该轴孔23可供平衡车的轮毂电机的轴穿过。
基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走线结构100,相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平衡车,该平衡车包括有走线结构100,其整体结构简单,便于走线,安全性较高。
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装设有该走线结构100的平衡车的走线过程可描述为:
灯条、灯板等电学器件设置在挡泥板12上,连接线50的一端电连接在灯条、灯板等电学器件上,另一端嵌入至两相邻限位柱62所形成的限位通道内,此时,阻隔件70螺接在限位柱62的轴向端部;之后,连接线50经由过线槽21穿入至安装腔30内并与安装腔30内部的主板进行电连接。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走线结构100的不同之处在于: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本实施例中的限位件60与挡泥板12之间呈倾斜设置,以在限位件60与挡泥板12之前形成供连接线50穿过的限位通道。
可以理解的是,限位通道可以为限位件60与壳体10侧面之间所形成的通道,也可以为限位件60上所开设的贯穿孔等。
为了防止限位件60脱离限位通道,连接线50可通过粘结件固定于限位通道内,该粘结件可以为密封胶。
另外,除了可以采用粘结件将连接线50固定限位在限位通道内之外,在限位件60上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开口61,连接线50可依次经过各个第一开口61进行走线,以有效避免连接线50脱离限位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该限位件呈板状设置。
基于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走线结构100,相应的,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走线结构100的平衡车,该平衡车的连接线50稳定,安全性高。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走线结构100与平衡车,其壳体10通过隔板件20隔离形成了安装腔30与挡泥腔40,限位件60设在壳体10上并形成有供连接线50穿过的限位通道,灯条、灯板等器件上的连接线50可依次穿过限位通道、过线槽21之后穿入至安装腔30内,以基于限位通道与过线槽21的协同配合对连接线50进行限位固定,能够有效避免连接线50扭曲损坏、折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
隔板件(20),所述壳体(10)通过所述隔板件(20)隔离形成有安装腔(30)与挡泥腔(40),且所述隔板件(20)开设有供连接线(50)穿过的过线槽(21);
及限位件(60),所述限位件(60)设于所述壳体(10)并形成有与所述过线槽(21)对应设置的限位通道,所述限位件(60)位于所述挡泥腔(40)内,且所述连接线(50)可依次穿过所述限位通道及所述过线槽(21)并穿入至所述安装腔(30)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内部中空的安装壳(11)与挡泥板(12),所述隔板件(20)设于所述安装壳(11)的端部,所述隔板件(20)与所述安装壳(11)的内壁相围设形成所述安装腔(30);所述挡泥板(12)设于所述安装壳(11)的端部并与所述隔板件(20)相连接,所述挡泥腔(40)形成于所述隔板件(20)背向所述安装腔(30)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60)与所述挡泥板(12)呈倾斜设置;
所述隔板件(20)与所述挡泥板(12)一体成型;
及/或,所述安装壳(11)、所述挡泥板(12)与所述隔板件(20)呈一体成型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60)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开口(61);及/或所述连接线(50)通过粘结件固定于所述限位通道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60)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柱(62),各个所述限位柱(62)的同侧端部均连接于所述挡泥板(12),且各个所述限位柱(62)之间相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限位通道。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60)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柱(62),各个所述限位柱(62)的同侧端部均与所述隔板件(20)面向所述挡泥腔(40)的侧面相连接,且各个所述限位柱(62)之间相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限位通道。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限位柱(62)装设有阻隔件(70),用于阻止所述连接线(50)脱离所述限位通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70)螺接于所述限位柱(62)的轴向端部,且所述阻隔件(70)形成有限位部(71),所述限位部(71)用于阻止所述连接线(50)脱离所述限位通道。
9.如权利要求1-3、5-6中任一项所述的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件(20)设有加强筋(22);
及/或所述隔板件(20)轴向形成有轴孔(23)。
10.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走线结构(100)。
CN202021717501.9U 2020-08-17 2020-08-17 走线结构及具有该走线结构的平衡车 Active CN2132289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7501.9U CN213228969U (zh) 2020-08-17 2020-08-17 走线结构及具有该走线结构的平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7501.9U CN213228969U (zh) 2020-08-17 2020-08-17 走线结构及具有该走线结构的平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28969U true CN213228969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95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17501.9U Active CN213228969U (zh) 2020-08-17 2020-08-17 走线结构及具有该走线结构的平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289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55418B2 (en) Noise reduction unit
US20190198842A1 (en) Connection module
US10991920B2 (en) Battery pack
JP5468163B2 (ja) 自動車のボディシェルに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を固定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
CN213228969U (zh) 走线结构及具有该走线结构的平衡车
CN106486625A (zh) 电池包
KR20200126759A (ko) 방수구조를 갖는 림 커버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인휠모터
JP2837249B2 (ja) 車両の三相交流発電機の整流装置
JP2015029411A (ja) 車両電気センター
KR101491323B1 (ko) 고전압 배터리의 안전 커넥터
KR101478214B1 (ko) 전원분배장치
CN213414093U (zh) 一种平衡车线路固定结构及平衡车
US10116010B2 (en) Insulating mother board, insulating harness mother board assembly and battery module
KR200411267Y1 (ko) 고전압 케이블용 접지브라켓의 고정구조
CN213109599U (zh) 走线结构及具有该走线结构的平衡车
KR102016349B1 (ko) 전기자동차용 배터리 케이스의 체결장치
CN213594214U (zh) 安装支架、线束安装总成及车辆
JP4139580B2 (ja) 電気接続箱
CN209843801U (zh) 电池壳体、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KR20200079915A (ko) 차량용 패널의 태양전지모듈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차량용 패널 어셈블리
CN213414110U (zh) 一种平衡车上壳体结构及平衡车
CN212434759U (zh) 电动车、电池包、壳体结构、下壳体及密封结构
CN214787782U (zh) 一种发动机的磁电机束线结构
CN211720249U (zh) 一种电缆用变迹通道
CN212851476U (zh) 一种平衡车电路板固定结构及平衡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