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17017U - 传感器组件和血糖检测仪 - Google Patents

传感器组件和血糖检测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17017U
CN213217017U CN202021579870.6U CN202021579870U CN213217017U CN 213217017 U CN213217017 U CN 213217017U CN 202021579870 U CN202021579870 U CN 202021579870U CN 213217017 U CN213217017 U CN 213217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conductive rubber
groove
hole
senso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798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辉
林晓楷
王宜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ICT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IC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ICT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TE IC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798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17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17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17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组件和血糖检测仪,其中,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密封件;正极导电橡胶连接于传感器的输出端的正极;负极导电橡胶连接于传感器的输出端的负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感器组件,采集到的血项信息通过连接于输出端正极和负极的正极导电橡胶和负极导电橡胶导出。由于正极导电橡胶和负极导电橡胶具有一定的柔性,具备良好的缓存性,能够随着动物或人体运动而运动,能够降低正极导电橡胶和负极导电橡胶与传感器脱离的概率,确保了采集器能够稳定、连续的获取到传感器采集到的血项信息,进一步地,传感器为软针式检测元件,测量过程中植入在人体内基本可以给患者实现无感佩戴。

Description

传感器组件和血糖检测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传感器组件和一种血糖检测仪。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将传感器组件刺入动物或人体皮下,然后在皮上设置采集器,通过预埋传感器组件以获取一定时间段的动物或人体的血项信息,(血项信息可以包括血糖、血脂、血压等其他能够通过血液获取到的监测信息),能够起到更好地监测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传感器组件由于动物或人体的运动或移动导致传感器的输出端与采集器连接不稳定,导致传感器的信号传输不稳定。
例如现有技术中连续式血糖监测仪中使用的传感器组件,该传感器组件可以持续检测人体的血糖信息,但是由于现有传感器组件信息输送不稳定,会导致血糖信息获取的缺失,导致连续式血糖监测仪的监测效果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感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血糖检测仪。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密封件,密封件套设在传感器上;正极导电橡胶,连接于传感器的输出端的正极;负极导电橡胶,连接于传感器的输出端的负极;其中,部分正极导电橡胶和部分负极导电橡胶穿过密封件,设置在密封件背离于输出端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感器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弹射器弹射传感器组件,将传感器刺入动物或人体的皮下,通过传感器采集动物或人体的血项信息,传感器采集到的血项信息通过连接于输出端正极和负极的正极导电橡胶和负极导电橡胶导出。由于正极导电橡胶和负极导电橡胶具有一定的柔性,具备良好的缓冲性,能够随着动物或人体运动而运动,能够降低正极导电橡胶和负极导电橡胶与传感器脱离的概率,确保了采集器能够稳定、连续的获取到传感器采集到的血项信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感器组件,通过密封件的设置,一方面为正极导电橡胶和负极导电橡胶提供了安装位置,起到稳固正极导电橡胶和负极导电橡胶的作用,进一步避免了正极导电橡胶和负极导电橡胶与传感器产生相对的位移;另一方面通过密封件的设置,可以对传感器刺入人体或动物表皮处进行密封,避免了外部空气、水分、灰尘或细菌与刺入皮下的传感器相接触,避免动物或人体因细菌的进入而引发感染,同时保障了传感器获取血项信息的准确性。
可以理解的是,传感器可以为血糖传感器、血脂传感器、血压传感器等其他用于采集动物或人体血项信息的传感器。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传感器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密封件包括:硅胶密封垫,硅胶密封垫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正极导电橡胶上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通过第一通孔穿过硅胶密封垫;其中,负极导电橡胶上设置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通过第二通过穿过硅胶密封垫。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提供了密封件的结构,密封件包括了硅胶密封垫,硅胶密封垫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通过硅胶密封垫能够更好地贴合动物或人体的表皮,同时兼具一定的柔性,能够为传感器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形成,通过在正极导电橡胶上设置第一凸起,在负极导电橡胶上设置第二凸起,第一凸起穿过第一通孔伸出硅胶密封垫,第二凸起穿过第二通孔审查硅胶密封垫。一方面便于正极导电橡胶和负极导电橡胶的安装与定位;另一方面便于采集器与正极导电橡胶和负极导电橡胶连接,便于采集器获取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传感器组件还包括:引导针,密封件套设在引导针上;固定套,引导针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固定套;其中,传感器为软针式检测元件,软针式检测元件的检测部分设置在引导针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包括了引导针和固定套。固定套套设在引导针上,起到对引导针固定的作用,避免在传感器组件运输或移动的过程中因引导针晃动而导致设置在引导针内的软针式检测元件于引导针发生相对位移甚至是脱落,起到了固定引导针的作用。通过引导针的设置,在传感器组件使用过程中,通过弹射器弹射传感器组件,传感器组件中的引导针携带软针式检测元件刺入动物或人体皮下,随后取下引导针即可将软针式检测元件留在皮下,通过软针式检测元件的选用,软针式检测元件具备一定的柔性,能够实现无感式佩戴,使得传感器组件的使用更为舒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引导针包括:肩部;针部,针部连接于肩部,针部上形成有第一凹槽,软针式检测元件设置在第一凹槽内;圆台部,连接于肩部,位于肩部背离于针部的一侧;固定套包括:端部;第三通孔,开设在端部上,引导针的圆台部卡接于第三通孔,肩部抵接于端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提供了引导针和固定套的具体结构。引导针包括了肩部、针部和圆台部;固定套包括了端部和第三通孔。引导针通过针部的设置,便于刺入动物或人体的表皮;通过在针部上形成第一凹槽便于针部对软针式检测元件进行容纳;引导针通过肩部的设置,便于弹射器击打引导针以将引导针刺入到动物或人体皮下。引导针的圆台部于固定套端部上的第三通孔相配合能,避免在传感器组件运输或移动的过程中因引导针晃动而导致设置在引导针内的软针式检测元件于引导针发生相对位移甚至是脱落,起到了固定引导针的作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传感器组件还包括:基座,基座包括:座体、第二凹槽和第四通孔,第二凹槽设置在座体上,第四通孔开设在座体上,位于第二凹槽内;其中,密封件卡接在第二凹槽内,传感器通过第四通孔穿过座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包括了基座,通过基座的设置,能够容纳传感器、密封件、正极导电橡胶和负极导电橡胶,便于传感器组件的存储与运输。通过第二凹槽的设置,能够容纳密封件,在使用过程中,基座可以贴合在动物或人体的表皮,传感器刺入皮下,与传感器相适配的采集器可以设置在基座上,以便于采集器的安装与定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传感器组件还包括:第三凹槽,开设在座体背离于第二凹槽的一侧;胶粘层,设置在座体背离于第二凹槽的一侧,覆盖在第三凹槽上;保护膜,设置在胶粘层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包括了第三凹槽、胶粘层和保护膜,在使用过程中,将传感器组件连接于弹射器,通过弹射器带动胶粘层与保护膜分离,通过弹射器将传感器组件取出的部分射出,传感器组件的传感器通过引导针刺入到动物或人体皮下,胶粘层粘贴在表皮上,采集器设置在座体上,连接于正极导电橡胶和负极导电橡胶即可进行血项信息的采集。通过胶粘层的设置能够使得基座贴合在表皮上,使得传感器组件稳固固定,通过第三凹槽的设置能够存储过多的胶液,能够避免胶粘层的胶液外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基座还包括:第一卡扣,设置在座体上,用于卡接采集器;定位孔,开设在座体上;第二卡扣,开设在座体上,位于第二凹槽内;密封件还包括:槽位,开设在密封件的硅胶密封垫上,在密封件设置在第二凹槽内的情况下,第二卡扣卡接于槽位。
在该技术方案中,基座上进一步设置了第一卡扣,通过第一卡扣的设置能够卡接采集器,便于采集器的安装于定位。基座上的第二凹槽内进一步包括了第二卡扣,通过第二卡扣的设置能够卡接密封件上的槽位,便于密封件的卡接定位,确保了采集器能够与伸出密封件的正极导电橡胶和负极导电橡胶形成连接,确保了传感器数据的稳定采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传感器组件还包括:外壳,外壳包括:壳体、定位柱和盲孔,壳体内形成有容纳空间,盲孔形成在壳体上,定位柱设置在壳体内;其中,基座设置在壳体内,定位柱穿过基座的定位孔,传感器收纳在盲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包括了外壳,通过外壳的设置能够对基座进行容纳,通过盲孔的形成能够收纳传感器和引导针,便于传感器组件的存储于运输,避免了传感器组件在运输过程中传感器、密封件、正极导电橡胶或负极导电橡胶与其他部件发生因此而降低传感器组件的精确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传感器组件还包括:封口片,壳体上形成有端口平台,封口片连接于端口平台;和/或外壳还包括:环形凹槽,设置在壳体上,位于盲孔的周侧;第四凹槽,开设在壳体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封口片的设置,封口片连接于壳体上的端口平台,能够对外壳进行密封,避免杂质或灰尘与传感器、密封件、正极导电橡胶或负极导电橡胶发送接触。封口片可以通过胶粘连接于端口平台,保护膜可以通过胶粘连接于壳体,通过在盲的周侧形成环形凹槽和第四凹槽的形成,避免了胶粘用的胶液进入到盲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血糖检测仪,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传感器组件;采集器,采集器连接于传感器组件的正极导电橡胶和负极导电橡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糖检测仪,因血糖检测仪包括了上述的传感器组件,因此血糖检测仪具备传感器组件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糖检测仪,通过弹射器将传感器组件中的传感器刺入人体皮下,通过传感器持续获取人体的血糖信息,采集器通过正极导电橡胶和负极导电橡胶连接于传感器的输出端,实现血糖信息的数据材料,能够在监控人体一段时间内的血糖信息,较比传统指尖采血测量血糖的方式,根据代表性,采取的血糖信息更为准确的代表人体的血糖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组件隐去封口片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组件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组件的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组件的引导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组件的密封件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组件的密封件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组件的基座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组件的基座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组件的外壳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组件的外壳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血糖检测仪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血糖检测仪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传感器组件,200血糖检测仪;
2密封件,4传感器,6正极导电橡胶,8负极导电橡胶,10引导针,12固定套,14基座,16第三凹槽,18胶粘层,20保护膜,22外壳,24封口片,26采集器;
202硅胶密封垫,204第一通孔,206第二通孔,208槽位,210容纳凹槽,102肩部,104针部,106圆台部,122端部,124第三通孔,142座体,144第二凹槽,146第四通孔,148第一卡扣,150定位孔,152第二卡扣,222壳体,224定位柱,226盲孔,228环形凹槽,230第四凹槽,232端口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和血糖检测仪。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组件100,包括:传感器4、密封件2、正极导电橡胶6和负极导电橡胶8。
其中,密封件2套设在传感器4上;正极导电橡胶6连接于传感器4的输出端的正极;负极导电橡胶8连接于传感器4的输出端的负极;部分正极导电橡胶6和部分负极导电橡胶8穿过密封件2,设置在密封件2背离于输出端的一侧。
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组件100,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弹射器弹射传感器组件100,将传感器4刺入动物或人体的皮下,通过传感器4采集动物或人体的血项信息,传感器4采集到的血项信息通过连接于输出端正极和负极的正极导电橡胶6和负极导电橡胶8导出。由于正极导电橡胶6和负极导电橡胶8具有一定的柔性,具备良好的缓冲性,能够随着动物或人体运动而运动,能够降低正极导电橡胶6和负极导电橡胶8与传感器4脱离的概率,确保了采集器26能够稳定、连续的获取到传感器4采集到的血项信息。
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组件100,通过密封件2的设置,一方面为正极导电橡胶6和负极导电橡胶8提供了安装位置,起到稳固正极导电橡胶6和负极导电橡胶8的作用,进一步避免了正极导电橡胶6和负极导电橡胶8与传感器4产生相对的位移;另一方面通过密封件2的设置,可以对传感器4刺入人体或动物表皮处进行密封,避免了外部空气、水分、灰尘或细菌与刺入皮下的传感器4相接触,避免动物或人体因细菌的进入而引发感染,同时保障了传感器4获取血项信息的准确性。
可以理解的是,传感器4可以为血糖传感器、血脂传感器、血压传感器等其他用于采集动物或人体血项信息的传感器。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组件100,包括:传感器4、密封件2、正极导电橡胶6和负极导电橡胶8。
其中,密封件2套设在传感器4上;正极导电橡胶6连接于传感器4的输出端的正极;负极导电橡胶8连接于传感器4的输出端的负极;部分正极导电橡胶6和部分负极导电橡胶8穿过密封件2,设置在密封件2背离于输出端的一侧。
如图5和图6所示,进一步地,密封件2包括:硅胶密封垫202,硅胶密封垫20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04和第二通孔206;其中,正极导电橡胶6上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通过第一通孔204穿过硅胶密封垫202;其中,负极导电橡胶8上设置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通过第二通过穿过硅胶密封垫202。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提供了密封件2的结构,密封件2包括了硅胶密封垫202,硅胶密封垫20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04和第二通孔206。通过硅胶密封垫202能够更好地贴合动物或人体的表皮,同时兼具一定的柔性,能够为传感器4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通过第一通孔204和第二通孔206的形成,通过在正极导电橡胶6上设置第一凸起,在负极导电橡胶8上设置第二凸起,第一凸起穿过第一通孔204伸出硅胶密封垫202,第二凸起穿过第二通孔206审查硅胶密封垫202。一方面便于正极导电橡胶6和负极导电橡胶8的安装与定位;另一方面便于采集器26与正极导电橡胶6和负极导电橡胶8连接,便于采集器26获取传感器4采集到的信号。
实施例三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组件100,包括:传感器4、密封件2、正极导电橡胶6和负极导电橡胶8。
其中,密封件2套设在传感器4上;正极导电橡胶6连接于传感器4的输出端的正极;负极导电橡胶8连接于传感器4的输出端的负极;部分正极导电橡胶6和部分负极导电橡胶8穿过密封件2,设置在密封件2背离于输出端的一侧。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传感器组件100还包括:引导针10,密封件2套设在引导针10上;固定套12,引导针10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固定套12;其中,传感器4为软针式检测元件,软针式检测元件的检测部分设置在引导针10内。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了引导针10和固定套12。固定套12套设在引导针10上,起到对引导针10固定的作用,避免在传感器组件100运输或移动的过程中因引导针10晃动而导致设置在引导针10内的软针式检测元件于引导针10发生相对位移甚至是脱落,起到了固定引导针10的作用。通过引导针10的设置,在传感器组件100使用过程中,通过弹射器弹射传感器组件,传感器组件中的引导针10携带着软针式检测元件刺入动物或人体皮下,随后取下引导针10即可将软针式检测元件留在皮下,通过软针式检测元件的选用,软针式检测元件具备一定的柔性,能够实现无感式佩戴,使得传感器组件100的使用更为舒适。
实施例四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组件100,包括:传感器4、密封件2、正极导电橡胶6和负极导电橡胶8。
其中,密封件2套设在传感器4上;正极导电橡胶6连接于传感器4的输出端的正极;负极导电橡胶8连接于传感器4的输出端的负极;部分正极导电橡胶6和部分负极导电橡胶8穿过密封件2,设置在密封件2背离于输出端的一侧。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传感器组件100还包括:引导针10,密封件2套设在引导针10上;固定套12,引导针10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固定套12;其中,传感器4为软针式检测元件,设置在引导针10内。
如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引导针10包括:肩部102;针部104,针部104连接于肩部102,针部104上形成有第一凹槽,软针式检测元件设置在第一凹槽内;圆台部106,连接于肩部102,位于肩部102背离于针部104的一侧;固定套12包括:端部122;第三通孔124,开设在端部122上,引导针10的圆台部106卡接于第三通孔124,肩部102抵接于端部122。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提供了引导针10和固定套12的具体结构。引导针10包括了肩部102、针部104和圆台部106;固定套12包括了端部122和第三通孔124。引导针10通过针部104的设置,便于刺入动物或人体的表皮;通过在针部104上形成第一凹槽便于针部104对软针式检测元件进行容纳;引导针10通过肩部102的设置,便于弹射器击打引导针10以将引导针10刺入到动物或人体皮下。引导针10的圆台部106于固定套12端部122上的第三通孔124相配合能,避免在传感器组件100运输或移动的过程中因引导针10晃动而导致设置在引导针10内的软针式检测元件于引导针10发生相对位移甚至是脱落,起到了固定引导针10的作用。
实施例五
如图1至图10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传感器组件100还包括:基座14,基座14包括:座体142、第二凹槽144和第四通孔146,第二凹槽144设置在座体142上,第四通孔146开设在座体142上,位于第二凹槽144内;其中,密封件2卡接在第二凹槽144内,传感器4通过第四通孔146穿过座体142。
如图7和图8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了基座14,通过基座14的设置,能够容纳传感器4、密封件2、正极导电橡胶6和负极导电橡胶8,便于传感器组件100的存储与运输。通过第二凹槽144的设置,能够容纳密封件2,在使用过程中,基座14可以贴合在动物或人体的表皮,传感器4刺入皮下,与传感器4相适配的采集器26可以设置在基座14上,以便于采集器26的安装与定位。
实施例六
如图1至图10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传感器组件100还包括:第三凹槽16,开设在座体142背离于第二凹槽144的一侧;胶粘层18,设置在座体142背离于第二凹槽144的一侧,覆盖在第三凹槽16上;保护膜20,设置在胶粘层18上。
如图7和图8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了第三凹槽16、胶粘层18和保护膜20,在使用过程中,将传感器组件100连接于弹射器,通过弹射器带动胶粘层18与保护膜20分离,通过弹射器将传感器组件100取出的部分射出,传感器组件100的传感器4通过引导针10刺入到动物或人体皮下,胶粘层18粘贴在表皮上,采集器26设置在座体142上,连接于正极导电橡胶6和负极导电橡胶8即可进行血项信息的采集。通过胶粘层18的设置能够使得基座14贴合在表皮上,使得传感器组件100稳固固定,通过第三凹槽16的设置能够存储过多的胶液,能够避免胶粘层18的胶液外溢。
实施例七
如图1至图10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基座14还包括:第一卡扣148,设置在座体142上,用于卡接采集器26;定位孔150,开设在座体142上;第二卡扣152,开设在座体142上,位于第二凹槽144内;密封件2还包括:槽位208,开设在密封件2的硅胶密封垫202上,在密封件2设置在第二凹槽144内的情况下,第二卡扣152卡接于槽位208。
如图7和图8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基座14上进一步设置了第一卡扣148,通过第一卡扣148的设置能够卡接采集器26,便于采集器26的安装于定位。基座14上的第二凹槽144内进一步包括了第二卡扣152,通过第二卡扣152的设置能够卡接密封件2上的槽位208,便于密封件2的卡接定位,确保了采集器26能够与伸出密封件2的正极导电橡胶6和负极导电橡胶8形成连接,确保了传感器4数据的稳定采集。
如图9和图10所示,进一步地,传感器组件100还包括:外壳22,外壳22包括:壳体222、定位柱224和盲孔226,壳体222内形成有容纳空间,盲孔226形成在壳体222上,定位柱224设置在壳体222内;其中,基座14设置在壳体222内,定位柱224穿过基座14的定位孔150,传感器4收纳在盲孔226内。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了外壳22,通过外壳22的设置能够对基座14进行容纳,通过盲孔226的形成能够收纳传感器4和引导针10,便于传感器组件100的存储于运输,避免了传感器组件100在运输过程中传感器4、密封件2、正极导电橡胶6或负极导电橡胶8与其他部件发生因此而降低传感器组件100的精确度。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传感器组件100还包括:封口片24,壳体222上形成有端口平台232,封口片24连接于端口平台232;和/或外壳22还包括:环形凹槽228,设置在壳体222上,位于盲孔226的周侧;第四凹槽230,开设在壳体222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封口片24的设置,封口片24连接于壳体222上的端口平台232,能够对外壳22进行密封,避免杂质或灰尘与传感器4、密封件2、正极导电橡胶6或负极导电橡胶8发送接触。封口片24可以通过胶粘连接于端口平台232,保护膜20可以通过胶粘连接于壳体222,通过在盲的周侧形成环形凹槽228和第四凹槽230的形成,避免了胶粘用的胶液进入到盲孔226内。
实施例八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糖检测仪2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100和采集器26。
其中,采集器26连接于传感器组件100的正极导电橡胶6和负极导电橡胶8。
该实施例提供的血糖检测仪200,因血糖检测仪200包括了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100,因此血糖检测仪200具备传感器组件100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
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血糖检测仪200,通过弹射器将传感器组件100中的传感器4刺入人体皮下,通过传感器4持续获取人体的血糖信息,采集器26通过正极导电橡胶6和负极导电橡胶8连接于传感器4的输出端,实现血糖信息的数据材料,能够在监控人体一段时间内的血糖信息,较比传统指尖采血测量血糖的方式,根据代表性,采取的血糖信息更为准确的代表人体的血糖状态。
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糖检测仪200,包括了传感器组件100和采集器26。
如图2所示,其中,传感器组件100包括:封口片24、固定套12、引导针10、密封件2、软针式检测元件、正极导电橡胶6、负极导电橡胶8、基座14、胶粘层18、保护膜20和外壳22。
如图2所示,其中,封口片24与外壳22连接,起密封作用,并可用于丝印相关技术参数指标,封口片24与外壳22之间封存固定套12、引导针10、密封件2、上导电橡胶、软针式检测元件、正极导电橡胶6、负极导电橡胶8、基座14、胶粘层18和保护膜20。
如图3所示,其中,固定套12固定引导针10,防止在运动过程中设置在引导针10内的传感器4松动脱落。
如图4所示,其中,引导针10在弹射器作用下,带动软针式检测元件植入到体内,并可以随弹射器脱离人体。
如图5所示,其中,密封件2限位软针式检测元件、正极导电橡胶6和负极导电橡胶8,并对其起到密封防水作用。
如图2所示,其中,正极导电橡胶6和负极导电橡胶8,充当软针式检测元件和采集器PCB的导体,将软针式检测元件的采集的信号传导到采集器26。
如图2所示,其中,软针式检测元件,随引导针10一致植入人体,并在测试寿命周期内在人体采集血糖信号。
如图7和图8所示,其中,基座14用于容纳固定套12、引导针10、密封件2、软针式检测元件、正极导电橡胶6和负极导电橡胶8,并在传感器4植入人体后与采集器26装配到一起。
如图2所示,其中,胶粘层18,一面与基座14固定,一面贴于人体皮肤,使整个采集装置贴住在人体上。
如图2所示,其中,保护膜20,一面与基座14贴住,一面与安装器外壳22粘牢,当弹射器从安装器中引导针10时,基座14上的胶粘层18与保护膜20分离。
如图2所示,其中,外壳22与封口片24连接,起密封作用,同时对基座14进行定位。
具体地,该传感器组件100的组装与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如下:
如图2和图9所示,封口片24与杀菌后的外壳22上的端口平台232块,通过塑封或粘胶等工艺起到密封的作用。
如图3所示,固定套12的通孔第三通孔124用来限位引导针10的圆台部106,端部122用来压住引导针10的肩部102,防止设置在针部104内的传感器4在运输过程中松动脱落。
如图4所示,引导针10底部的第一凹槽用来装载软针式检测元件,并将软针式检测元件植入人体内;圆台部106被弹射器的卡扣固定,弹射后随弹射器离开人体。
如图5和图6所示,密封件2的第一通孔204和第二通孔206分别对正极导电橡胶6和负极导电橡胶8起限位固定作用,让正极导电橡胶6和负极导电橡胶8通过第一通孔204和第二通孔206传导信号到采集器26上,第一通孔204和第二通孔206之间的容纳凹槽210用来放置和限位软针式检测元件的输出端。
如图7所示,基座14的第一卡扣148用来固定采集器26,第二凹槽144用来限位密封件2,第二卡扣152与密封件2的槽位208配合,用来固定密封件2,第四通孔146用于穿过装配好软针式检测元件的引导针10,并对其限位,定位孔150与外壳22的定位柱224配合进行定位,第三凹槽16用来基座14与胶粘层18固定时,起到溢胶槽作用。
如图9所示,外壳22的盲孔226用来放置装配好软针式检测元件的引导针10,第四凹槽230在保护膜20于外壳22粘胶固定时,起到溢胶槽作用,环形凹槽228防止胶水流到盲孔226中。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感器;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套设在所述传感器上;
正极导电橡胶,连接于所述传感器的输出端的正极;
负极导电橡胶,连接于所述传感器的输出端的负极;
其中,部分所述正极导电橡胶和部分所述负极导电橡胶穿过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密封件背离于所述输出端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包括:硅胶密封垫,所述硅胶密封垫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其中,所述正极导电橡胶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通过所述第一通孔穿过所述硅胶密封垫;
其中,所述负极导电橡胶上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通过所述第二通过穿过所述硅胶密封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引导针,所述密封件套设在所述引导针上;
固定套,所述引导针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固定套;
其中,所述传感器为软针式检测元件,所述软针式检测元件的检测部分设置在所述引导针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针包括:
肩部;
针部,所述针部连接于所述肩部,所述针部上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软针式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圆台部,连接于所述肩部,位于所述肩部背离于所述针部的一侧;
所述固定套包括:
端部;
第三通孔,开设在所述端部上,所述引导针的圆台部卡接于所述第三通孔,所述肩部抵接于所述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座体、第二凹槽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座体上,所述第四通孔开设在所述座体上,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其中,所述密封件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第四通孔穿过所述座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凹槽,开设在所述座体背离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
胶粘层,设置在所述座体背离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覆盖在所述第三凹槽上;
保护膜,设置在所述胶粘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还包括:
第一卡扣,设置在所述座体上,用于卡接采集器;
定位孔,开设在所述座体上;
第二卡扣,开设在所述座体上,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所述密封件还包括:
槽位,开设在所述密封件的硅胶密封垫上,在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卡扣卡接于所述槽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定位柱和盲孔,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盲孔形成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其中,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基座的定位孔,所述传感器收纳在所述盲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封口片,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端口平台,所述封口片连接于所述端口平台;和/或
所述外壳还包括:
环形凹槽,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盲孔的周侧;
第四凹槽,开设在所述壳体上。
10.一种血糖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组件;
采集器,所述采集器连接于所述传感器组件的所述正极导电橡胶和所述负极导电橡胶。
CN202021579870.6U 2020-08-03 2020-08-03 传感器组件和血糖检测仪 Active CN213217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9870.6U CN213217017U (zh) 2020-08-03 2020-08-03 传感器组件和血糖检测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9870.6U CN213217017U (zh) 2020-08-03 2020-08-03 传感器组件和血糖检测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17017U true CN213217017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92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79870.6U Active CN213217017U (zh) 2020-08-03 2020-08-03 传感器组件和血糖检测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170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9067A (zh) * 2021-06-28 2021-10-15 苏州百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分离式传感器电极固定结构
WO2023046154A1 (zh) * 2021-09-27 2023-03-30 上海移宇科技有限公司 分析物传感器固定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9067A (zh) * 2021-06-28 2021-10-15 苏州百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分离式传感器电极固定结构
WO2023273083A1 (zh) * 2021-06-28 2023-01-05 苏州百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分离式传感器电极固定结构
CN113499067B (zh) * 2021-06-28 2024-03-01 苏州百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分离式传感器电极固定结构
WO2023046154A1 (zh) * 2021-09-27 2023-03-30 上海移宇科技有限公司 分析物传感器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217017U (zh) 传感器组件和血糖检测仪
CN213371986U (zh) 生理讯号监测装置
CN109998555B (zh) 一种受体生理参数测量系统
KR102164791B1 (ko) 연속 혈당 측정기용 센서 어플리케이터 조립체
EP3439556B1 (en) Analyte sensor
JP4576624B2 (ja) 針一体型バイオセンサー
US20170231574A1 (en) Glucose monitoring device in a protective smartphone case
US6248067B1 (en) Analyte sensor and holter-type monitor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KR20170045236A (ko) 피하 센서 삽입기 및 방법
CN108784711A (zh) 一种血糖检测仪
KR20070115915A (ko) 니들 일체형 바이오센서
CN113499067B (zh) 分离式传感器电极固定结构
CN113164047B (zh) 具有可分离连接件的身体监测系统
CA3189667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enabling coupling of an electronics unit to a base unit of a continuous analyte monitoring device
CN210354701U (zh) 一种受体生理参数测量系统
US9211087B2 (en) Self-contained hand-held test device for single-use
CN111781368B (zh) 一种便携式血糖计及其使用方法
CN117897091A (zh) 分析物传感器固定装置
CN220212920U (zh) 一种辅助装置及血糖仪设备
CN215261825U (zh) 传感器底座
CN213345653U (zh) 采集器和血糖检测仪
KR102592776B1 (ko) 경피성 센서를 삽입하기 위한 니들 및 니들 어셈블리
CN215839065U (zh) 一种指夹式脉搏血氧仪
CN215227657U (zh) 电极组件转移装置
CN214342335U (zh) 一次性采血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