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61825U - 传感器底座 - Google Patents

传感器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61825U
CN215261825U CN202121442356.2U CN202121442356U CN215261825U CN 215261825 U CN215261825 U CN 215261825U CN 202121442356 U CN202121442356 U CN 202121442356U CN 215261825 U CN215261825 U CN 215261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edge
sensor base
emitter
transmi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4235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ascience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ascience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ascience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ascience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4235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61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61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618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感器底座,该传感器底座上配置有发射器,所述传感器底座包括传感器底座,所述传感器底座的边缘至少配置有一个以操作方式转动至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的锁扣以及至少一个卡扣部;所述发射器经锁扣和卡扣部耦接到传感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传感器底座与发射器安装和分离过程中的操作不便和体验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传感器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的传感器的底座结构。
背景技术
一些生理性的疾病,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需要实时地对宿主的某些生理参数进行监测,以能更好的跟踪治疗。比如糖尿病,需要对宿主血糖进行实时的监测。准确的血糖自我监测,是实现良好血糖控制的关键,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降糖方案,同时反映降糖治疗效果并指导对治疗方案的调整。
目前,市面上使用最多的是指血血糖仪,患者需要自行采集手指末梢血来测量该时刻的血糖水平。但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陷:一、无法获知两次测量之间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患者可能会遗漏血糖峰值和谷值,从而引起一些并发症,对患者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二、每日多次的指尖穿刺采血,给糖尿病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楚。为克服上述缺陷,需要提供一种能够进行连续监测患者血糖的方法,方便患者实时了解自己的血糖状况,并据此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有效地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以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
针对上述需求,技术人员开发了可以植入皮下组织进行持续监测皮下血糖的监测技术,该技术通过在皮下组织刺入一个传感器电极,传感器电极在患者的组织间液与体内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反应时会形成电信号,通过发射器将电信号转换为血糖读数,并每隔1~5分钟将血糖读数传输到无线接收器上,在无线接收器上显示相应的血糖数据以及形成图谱,供患者及医生参考。
现有的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的传感器,其大致由可分离的传感器底座和发射器组成,如美国发明专利US9044199B2公开了一种经皮分析物传感器,通过将电子单元(即发射器)通过卡扣耦接到安装单元(即传感器底座),当需要取下电子单元时,需要通过按压安装单元上的释放闩锁将电子单元从安装单元上解耦,这种结构需要手动解耦,且在解耦时需要持续按压住释放闩锁并向远离安装单元的方向拉动发射器,操作繁琐,用户体验不佳。又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9998560A公开了一种分离供电动态血糖监测发射器、系统及信号采样方法,其公共了在传感器底座装置上通过卡扣耦接发射器,具体为在传感器底座的两侧的内表面上设置弹性卡扣,在发射器的两侧设置有延伸到传感器底座中的卡槽,弹性卡扣扣入卡槽中,在日常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较大力气分别按压发射器上对应两个卡槽的位置,并根据“咔哒”的声音来确认卡扣是否成功卡入卡槽中,一方面容易引起佩戴过程的不适,另一方面容易引起佩戴者的心理压力,并且该发射器在取下时需要借助取出设备插入卡槽中将弹性卡扣从卡槽中脱扣,操作相当繁琐,且取出设备容易丢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传感器底座,以解决现有传感器底座与发射器安装和分离过程中的操作不便和体验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传感器底座,该传感器底座上配置有发射器,所述传感器底座包括传感器底座,所述传感器底座的边缘至少配置有一个以操作方式转动至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的锁扣以及至少一个卡扣部;
所述发射器经锁扣和卡扣部耦接到传感器底座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感器底座的边缘配置有两个锁扣,两个所述锁扣以沿传感器底座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镜像对称。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扣经枢轴转动连接到传感器底座的边缘,所述枢轴的轴向垂直于传感器底座的下表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感器底座的边缘形成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被配置为容纳锁扣以使得锁扣位于第一凹部中时其外侧边缘与传感器底座的边缘形成完整且平滑的弧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射器的边缘配置有等同于锁扣数量的锁头,所述锁扣上形成有供锁头穿过的锁孔,所述锁扣与锁头配合锁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感器底座的边缘配置有两个卡扣部,两个所述卡扣部以沿传感器底座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镜像对称。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扣部包括形成于传感器底座的边缘并向上延伸的立柱,所述立柱的内表面形成有卡槽,所述卡槽的远离锁扣的一端封闭;
所述发射器的边缘形成有等同于卡扣部数量的舌片,所述舌片被配置为以滑动方式配合卡入卡槽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射器的边缘形成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被配置为容纳舌片以使得舌片位于第二凹部中时所述立柱的外侧边缘与发射器的边缘形成完整且平滑的弧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立柱的上表面与发射器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扣的上表面不低于发射器的上表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感器底座上设置转动的锁扣配合卡扣部对发射器进行固定,尤其是通过转动锁扣就能实现对发射器的锁定和解锁,操作简单方便;
2、本实用新型在对发射器进行解锁时,只需转动打开锁扣即可,无需长时间对锁扣施力,降低了操作难度;
3、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发射器沿平行于传感器底座的方向安装的方式,相比于垂直安装的方式,减轻了佩戴者的痛苦和心理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与发射器装配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与发射器装配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极座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极座的爆炸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射器的爆炸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射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射器的分离示意图。
其中:100、宿主;200、传感器;210、传感器电极;211、第一端部;212、第二端部;220、传感器底座;221、第一凹部;222、枢轴;223、锁扣;224、锁孔;225、卡扣部;2251、立柱;2252、卡槽;230、粘合剂贴片;240、离型层;250、电极安装槽;260、电极座;261、上壳体;262、下壳体;263、柔性导电片;264、电极端子;265、第二密封圈;270、电池模块;271、电池安装槽;272、电池;273、电池盖;274、供电端子;280、第一密封圈;300、接收器;400、发射器;410、发射器外壳;420、集成电路模块;430、数据接收端子;440、受电端子;450、锁头;460、舌片;470、第二凹部;500、植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例子详细说明了所公开的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实用新型存在由其范围包括的许多变化和修改。因此,某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连续血糖监测系统
请参见图1所示,是附接到宿主100上的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包括皮肤上传感器200的连续血糖监测系统,其通过一次性传感器底座(未示出)固定到宿主100的皮肤。系统包括传感器200和用于将传感器200监测到的血糖信息发送到接收器300的发射器400,接收器300通常可以为智能电话、智能手表、专用设备和类似物。在使用过程中,传感器电极210部分位于宿主100皮肤的下方,并且传感器电极210电性连接至发射器400。发射器400与传感器底座220接合,该传感器底座220附接到粘合剂贴片230,并通过粘合剂贴片230固定到宿主100的皮肤。
传感器200可以用植入器500附接到宿主100皮肤,该植入器500适于提供便利和安全的植入操作。这样的植入器500还可以用于穿过宿主100的皮肤将传感器电极210插入。一旦传感器电极210已经插入,植入器500就从传感器200脱开。
传感器
请参见图2至5所示,示出了一种传感器的结构,其包括一次性的传感器底座220、配置在传感器底座220上的电极组件和接合到传感器底座220上的发射器400,传感器底座220的下表面附接有粘合剂贴片230,并通过粘合剂贴片230固定到宿主100的皮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发射器400扣合到传感器底座220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粘合剂贴片230上预先附接有离型层240,当需要使用传感器200时,先撕去离型层240,再将传感器底座220通过粘合剂贴片230贴附在宿主100皮肤即可。
请继续参见图4所示,传感器底座220的上表面配置有电极安装槽250,所述电极组件可操作地耦接在电极安装槽250中。具体为,当电极组件处于植入初始状态时,电极组件与传感器底座220分离;当电极组件处于植入完成状态时,电极组件耦接在传感器底座220的电极安装槽250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耦接的方式可以通过卡扣扣合实现。
请继续参见图4所示,传感器电极210的一端穿过传感器底座220并部分露出于传感器底座220的下表面,另一端位于传感器底座220中,此处定义传感器电极210的一端为第一端部211,另一端为第二端部212,在此前提下,第一端部211进入宿主100皮肤到达皮下组织间液与体内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并产生电信号。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见图6和7所示,传感器电极210的第二端部212上附接有电极座260,应当理解的是,此处附接具体表现为,电极座260包括上壳体261和下壳体262,上壳体261与下壳体262耦接,并将传感器电极210的第二端部212夹持在上壳体261与下壳体262之间,电极座260中配置有两个柔性导电片263,两个柔性导电片263分别与传感器电极210的第二端部212的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电性连接,电极座260上还配置有两个电极端子264,两个电极端子264配置在电极座260的上壳体261上并分别与两个柔性导电片263电性连接,传感器电极210通过电极端子264将监测到的血糖数据传输到发射器400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器电极210是被预先封装在电极座260中的,即,传感器电极210的第二端部212与两个柔性导电片263是预连接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传感器200结构,本实施方式中的柔性导电片263无需被插管贯穿,因而柔性导电片263能够更加紧密地包裹在传感器电极210上,使得传感器电极210被牢牢固定住,不易从电极座260上脱落,且传感器电极210与柔性导电片263的电性连接更加可靠。此外,该种结构的传感器200,能够在工厂内部完成电性连接可靠性的检验。具体操作为,将传感器电极210的第一端部211浸入葡萄糖溶液中,再测量两个电极端子264之间的通断即可。
请继续参见图6和7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电极座260的上壳体261上还配置有第二密封圈265,两个电极端子264被限定在第二密封圈265中,以使得发射器400装配到传感器底座220上时,电极座260的上壳体261、第二密封圈265和发射器400的下表面之间形成一密封的腔体,起到对电极端子264防水的作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传感器电极210采用斜向植入的方式,例如传感器电极210被折弯固定在电极座260中,具体为折弯后的传感器电极210的第一端部211的延长线与第二端部212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30~60°。优选地,该夹角为45°。通过采用该种植入方式,能够增大传感器电极210与皮下组织间液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传感器电极210的稳定检测。
请继续参见图3和8所示,发射器400包括发射器外壳410和配置在发射器外壳410内的集成电路模块420,通过集成电路模块420对接收到的血糖数据进行处理并无线发送到接收器300。发射器外壳410的下表面配置有两个数据接收端子430,数据接收端子430电连接到集成电路模块420并作为集成电路模块420的数据输入端,当发射器400接合到传感器底座220上时,两个数据接收端子430分别与两个电极端子264电性连接,构成数据传输通路。
请继续参见图4和8所示,传感器200还包括给发射器400的集成电路模块420供电的电池模块27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池模块270被配置在传感器底座220中,其包括电池安装槽271、嵌入在电池安装槽271中的电池272和配置在电池安装槽271上以封闭电池272的电池盖273,电池安装槽271上位于电池盖273的边缘配置有两个供电端子274,两个供电端子274分别电性连接到电池272的正极和负极,电池272模块270通过两个供电端子274将电能输出,与之对应地,在发射器外壳410的下表面还配置有两个受电端子440,受电端子440电连接到集成电路模块420并作为集成电路模块420的电能输入端,当发射器400接合到传感器底座220上时,两个受电端子440分别与两个供电端子274电性连接,构成电能供应通路。
请继续参见图3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池272模块270的上表面还配置有第一密封圈280,两个供电端子274被限定在第一密封圈280中。以使得发射器400装配到传感器底座220上时,电池盖273、第一密封圈280和发射器400的下表面之间形成一密封的腔体,起到对供电端子274防水的作用。
请继续参见图2、4和5所示,传感器底座220的两侧边缘镜像对称形成有第一凹部221,在第一凹部221内经枢轴222转动连接有锁扣223,在锁扣223上形成有锁孔224,其中,枢轴222的轴向垂直于传感器底座220的下表面,当锁扣223位于第一凹部221中时,锁扣223的外侧边缘与传感器底座220的边缘形成完整且平滑的弧面,从而保证传感器底座220外观的完整性。发射器400的边缘配置有等同于锁扣223数量的锁头450,锁头450穿过锁孔224以与锁扣223配合锁定。传感器底座220的两侧边缘还镜像对称配置有两个卡扣部225,卡扣部225包括形成于传感器底座220的边缘并向上延伸的立柱2251,立柱2251的内表面形成有卡槽2252,卡槽2252的远离锁扣223的一端封闭,发射器400的边缘形成有等同于卡扣部225数量的舌片460,舌片460被配置为以滑动方式配合卡入卡槽2252中,通过将卡槽2252的远离锁扣223的一端封闭,使得舌片460被限定在卡槽2252中。发射器400的边缘形成有用于容纳舌片460的第二凹部470,当舌片460位于第二凹部470中时,立柱2251的外侧边缘与发射器400的边缘形成完整且平滑的弧面,从而保证发射器400外观的完整性。并且,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立柱2251的上表面与发射器400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从而保证传感器底座220与发射器400耦接成的整体的完整性。为方便波动锁扣223,锁扣223的上表面不低于发射器400的上表面。
请参见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底座220与发射器400安装时,转动打开锁扣223,然后将发射器400的舌片460滑动卡入卡槽2252中,再转动锁扣223至锁孔224扣到锁头450上即可。请参见图10所示,当需要将传感器底座220与发射器400分离时,只需转动打开锁扣223,逆着安装方向将舌片460从卡槽2252中抽出即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感器底座220上设置转动的锁扣223配合卡扣部225对发射器400进行固定,尤其是通过转动锁扣223就能实现对发射器400的锁定和解锁,相比于使用专门的取出设备,操作简单方便,且在对发射器400进行解锁时,只需转动打开锁扣223即可,无需长时间对锁扣223施力,降低了操作难度,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舌片460滑动插入卡槽2252中,实现了发射器400沿平行于传感器底座220的方向安装的方式,相比于垂直安装的方式,减轻了佩戴者的痛苦和心理压力。
上述说明以这样完全、清楚、简明且准确的措辞提供了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能想到的最佳模式,以及制造和使用的方式和过程,以便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制造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然而,本实用新型易于做出对上述说明进行完全等同的修改和替换构造。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相反,在大致由以下的权利要求表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覆盖所有的修改和替换构造,以下的权利要求特别指出且区分地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主题。虽然在附图和前面的说明中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图示和描述,但此类图示和描述应视为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所有的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取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普通且习惯的意义,并且并不用来限制特定或专门的意义,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限定。应该指出的是,当描述公开的某些特征或方面时使用特定术语不应当暗指该术语在本文中被重新定义而被限制为包括与该术语相关的任何公开的特定特征或方面。本申请中所用的术语和短语及其变型,尤其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除非另外明确表明,否则应当构成为开放式的而非限制性的。作为前述的例子,术语“包括”应当指的是“包括但不限于”或类似意义。
此外,尽管为了简明和理解的目的已经借助于图示和例子详细描述了前述内容,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明显的是,可以实施某些变化和改变。因此,描述和例子不应当看作是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为本文所述的特定的实施例和例子,而是还涵盖符合本实用新型的真实范围和精神的所有修改和替代形式。

Claims (10)

1.一种传感器底座,该传感器底座上配置有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底座的边缘至少配置有一个以操作方式转动至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的锁扣以及至少一个卡扣部;
所述发射器经锁扣和卡扣部耦接到传感器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底座的边缘配置有两个锁扣,两个所述锁扣以沿传感器底座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镜像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经枢轴转动连接到传感器底座的边缘,所述枢轴的轴向垂直于传感器底座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底座的边缘形成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被配置为容纳锁扣以使得锁扣位于第一凹部中时其外侧边缘与传感器底座的边缘形成完整且平滑的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的边缘配置有等同于锁扣数量的锁头,所述锁扣上形成有供锁头穿过的锁孔,所述锁扣与锁头配合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底座的边缘配置有两个卡扣部,两个所述卡扣部以沿传感器底座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镜像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感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包括形成于传感器底座的边缘并向上延伸的立柱,所述立柱的内表面形成有卡槽,所述卡槽的远离锁扣的一端封闭;
所述发射器的边缘形成有等同于卡扣部数量的舌片,所述舌片被配置为以滑动方式配合卡入卡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感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的边缘形成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被配置为容纳舌片以使得舌片位于第二凹部中时所述立柱的外侧边缘与发射器的边缘形成完整且平滑的弧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感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上表面与发射器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的上表面不低于发射器的上表面。
CN202121442356.2U 2021-06-28 2021-06-28 传感器底座 Active CN215261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2356.2U CN215261825U (zh) 2021-06-28 2021-06-28 传感器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2356.2U CN215261825U (zh) 2021-06-28 2021-06-28 传感器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61825U true CN215261825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84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42356.2U Active CN215261825U (zh) 2021-06-28 2021-06-28 传感器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618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273062A1 (zh) 植入器及植入方法
CN109998555B (zh) 一种受体生理参数测量系统
CN113499067B (zh) 分离式传感器电极固定结构
US20210236027A1 (en) Dynamic blood glucose data acquiring device and host
EP1148808B1 (en) Holter-type monitor system comprising an analyte sensor
CN113499127B (zh) 传感器底座的固定结构及取下传感器底座的方法
CA2291105A1 (en) Insertion set for a transcutaneous sensor
CN114431855A (zh) 经皮分析物传感器系统及使用方法
JP2023519513A (ja) 連続血糖測定装置
CN114391838A (zh) 植入器及其使用方法
WO2023092912A1 (zh) 体表附接单元
CN112236079B (zh) 人体装配型传感器装置、传感器插入装置以及传感器插入方法
CN215261825U (zh) 传感器底座
CN216167443U (zh) 传感器
CN210354701U (zh) 一种受体生理参数测量系统
CN215227657U (zh) 电极组件转移装置
CN117897091A (zh) 分析物传感器固定装置
CN215227656U (zh) 传感器
CN114432536A (zh) 一种动态血糖监测融合胰岛素注射的一体设备及方法
CN114391835A (zh) 经皮分析物传感器系统
CN217090725U (zh) 传感器电极的安装结构
CN217090726U (zh) 体表附接单元的密封结构
CN216167445U (zh) 连续血糖监测系统
CN114831634B (zh) 持续分析物监测系统
CN215227655U (zh) 触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