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08578U - 一种烘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烘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08578U
CN213208578U CN202022274404.3U CN202022274404U CN213208578U CN 213208578 U CN213208578 U CN 213208578U CN 202022274404 U CN202022274404 U CN 202022274404U CN 213208578 U CN213208578 U CN 2132085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ing holes
flat plate
reinforcing column
fla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744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武龙
王国君
张言
吴振飞
陈涛
黄佳敏
王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engxin Pharm & Chem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engxin Pharm & Chem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engxin Pharm & Chem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engxin Pharm & Chem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744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085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085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085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烘板,属于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烘板强度不够的问题。本烘板包括上平板和下平板,上平板和下平板之间具有容置空间,上平板上具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一固定孔,下平板上具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对应设置,容置空间中设置有若干个塞块,塞块两端的端面上分别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一加强柱和第二加强柱,第一加强柱和第二加强柱的外径均小于塞块的外径,第一加强柱嵌入到第一固定孔中且第一加强柱与上平板焊接固连,第二加强柱嵌入到对应的第二固定孔中且第二加强柱与下平板焊接固连。本烘板具有强度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烘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干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烘板。
背景技术
管式真空烘箱内部为采用管子加工成蛇管型布置在箱体内,管子通热水、蒸气等热媒来加热,蛇管上放烘盘,烘盘内装物料。热媒热量传递给蛇管再传递给烘盘并到达物料,使得物料中溶剂蒸发达到干燥效果。由于蛇管与烘盘接触面为线型接触,接触面少,故烘干效率低、时间长。后来对其进行改进,将线接触修改为面接触,故出现板式真空烘箱,采用烘箱板代替蛇管,效率大大提高。
现有的真空烘箱的烘箱板,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集加热及加湿功能为一体的气垫式蒸汽烘板[申请号:201420526573.3;授权公告号:CN204097796U],其包括烘板本体,装设在烘板本体上部的上平板及装设在烘板本体下部的下平板,在上平板与下平板之间的容置空间内装设有若干条加湿蒸汽流道,上平板上设有若干个与加湿蒸汽流道相连通的加湿蒸汽喷孔,下平板上装设有若干个加湿蒸汽进口,加湿蒸汽进口与加湿蒸汽流道相连通,在上平板与下平板之间的空腔内形成蒸汽加热空间,下平板上至少设有一个加热蒸汽进气口及至少设有一个加热蒸汽排气口,加热蒸汽进气口、加热蒸汽排气口分别与烘板本体内的蒸汽加热空间相连通。
该种结构的烘板,为了提高上平板与下平板之间的强度,在上平板与下平板之间设置加强柱,但上平板与下平板之间的容置空间是通入蒸汽的,蒸汽产生的力是朝外的,即蒸汽产生的力是将上平板与下平板向外顶出的,该种结构的加强柱起到加强的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烘板,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烘板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烘板,包括上平板和下平板,所述上平板和下平板之间具有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板上具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一固定孔,所述下平板上具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对应设置,所述容置空间中设置有若干个塞块,所述塞块两端的端面上分别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一加强柱和第二加强柱,所述第一加强柱和第二加强柱的外径均小于塞块的外径,所述第一加强柱嵌入到第一固定孔中且所述第一加强柱与上平板焊接固连,所述第二加强柱嵌入到对应的第二固定孔中且所述第二加强柱与下平板焊接固连。
第一加强柱穿设且焊接固定在上平板中,第二加强柱穿设且焊接固定在下平板中,通过塞块可以更好的将上平板和下平板拉紧,从而提高烘板的强度。第一加强柱和第二加强柱的外径均小于塞块的外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孔径相应的可以减少,方便安装,防止焊接变形,保证上平板和下平板外侧壁的平整度,使烘板能与烘盘充分接触,达到热量传递最大化。
在上述的一种烘板中,所述第一加强柱与塞块之间具有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抵靠在上平板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加强柱与塞块之间具有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抵靠在下平板的内侧壁上。该种结构,使上平板和下平板安装时可以直接压紧焊接,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的设置可以控制上平板和下平板之间的间距,防止焊接变形,保证上平板和下平板的平整度。
在上述的一种烘板中,所述塞块、第一加强柱和第二加强柱均呈圆柱状。加强方便,安装焊接方便。
在上述的一种烘板中,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内侧壁均呈锥形,所述第一固定孔内端的孔径小于第一固定孔外端的孔径,所述第二固定孔内端的孔径小于第二固定孔外端的孔径。该种结构,方便焊接,使焊渣可以更好的嵌入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中,提高焊接的牢固程度。
在上述的一种烘板中,所述容置空间中设置有若干根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将容置空间隔成呈蛇形的流通通道,所述烘板上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分别与流通通道的两端相连。折流板的设置,提高流体在容置空间中的时间,提高流体的流速,使流体成湍流状,增强传热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烘板中,每个所述折流板均贴靠在其中的若干个塞块的侧部设置。该种结构,提高折流板的安装牢固程度,从而提高烘板的牢固程度。
在上述的一种烘板中,所述烘板还包括若干根侧板,所述侧板位于上平板和下平板之间的边沿处,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均位于侧板上,所述进气口外界进气接头,所述排气口外界排气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烘板具有以下优点:
1、本烘板通过塞块、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使上平板和下平板相固连,固连的牢固程度高,从而提高烘板的强度。
2、本烘板第一加强柱和第二加强柱的外径均小于塞块的外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内侧壁均呈锥形,提高焊接的牢固程度,防止焊接变形,同时提高上平板和下平板外侧壁的平整度,使烘板能与烘盘充分接触,达到热量传递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烘板的整体结构内部透视图示意图。
图2是本烘板塞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烘板侧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平板;2、下平板;3、容置空间;4、第一固定孔;5、第二固定孔;6、塞块;7、第一加强柱;8、第二加强柱;9、第一台阶面;10、第二台阶面;11、折流板;12、流通通道;13、进气口;14、排气口;15、侧板;16、进气接头;17、排气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烘板包括上平板1、下平板2、塞块6、折流板11和侧板15。
如图3所示,上平板1和下平板2均呈长方体状,侧板15的数量为四根,侧板15位于上平板1和下平板2之间的边沿处,上平板1、下平板2和侧板15之间具有容置空间3。
本实施例中,上平板1上具有165个贯穿的第一固定孔4,下平板2上具有165个贯穿的第二固定孔5,第一固定孔4和第二固定孔5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固定孔4和第二固定孔5每行均11个,分成15行排列,容置空间3中设置有165个塞块6,如图2所示,每个塞块6两端的端面上分别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一加强柱7和第二加强柱8,塞块6、第一加强柱7和第二加强柱8均呈圆柱状,第一加强柱7和第二加强柱8的外径均小于塞块6的外径,第一加强柱7与塞块6之间具有第一台阶面9,第一加强柱7嵌入到第一固定孔4中且第一加强柱7与上平板1焊接固连,第一台阶面9抵靠在上平板1的内侧壁上,第二加强柱8与塞块6之间具有第二台阶面10,第二加强柱8嵌入到对应的第二固定孔5中且第二加强柱8与下平板2焊接固连,第二台阶面10抵靠在下平板2的内侧壁上,在实际生产中,第一固定孔4的数量可以为100个或者200个,第二固定孔5的数量可以为100个或者200个,塞块6、第一加强柱7和第二加强柱8的数量可以为100个或者200个。
本实施例中,容置空间3中设置有七根折流板11,折流板11将容置空间3隔成呈蛇形的流通通道12,每个折流板11均贴靠在其中的九个塞块6的侧部设置,在实际生产中,折流板11的数量可以为五根或者九根,每个折流板11均贴靠在其中的六个或者十个塞块6的侧部设置。
第一固定孔4和第二固定孔5的内侧壁均呈锥形,第一固定孔4内端的孔径小于第一固定孔4外端的孔径,第二固定孔5内端的孔径小于第二固定孔5外端的孔径。
烘板上具有进气口13和排气口14,具体来说,进气口13和排气口14均位于侧板15上,进气口13和排气口14分别与流通通道12的两端相连,进气口13外界进气接头16,排气口14外界排气接头17。
组装时,先将侧板15焊接固定在下平板2的四周,再将第二加强柱8嵌入到第二固定孔5中,使第二台阶面10抵靠在下平板2的内侧壁上,焊接挡板,然后盖上上平板1,使第一加强柱7嵌入到对应的第一固定孔4中,第一台阶面9抵靠在上平板1的内侧壁上,将第一加强柱7与上平板1焊接固连,将侧板15与上平板1焊接固连,最后翻转烘板,将第二加强柱8与下平板2焊机固连。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上平板1、下平板2、容置空间3、第一固定孔4、第二固定孔5、塞块6、第一加强柱7、第二加强柱8、第一台阶面9、第二台阶面10、折流板11、流通通道12、进气口13、排气口14、侧板15、进气接头16、排气接头1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7)

1.一种烘板,包括上平板(1)和下平板(2),所述上平板(1)和下平板(2)之间具有容置空间(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板(1)上具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一固定孔(4),所述下平板(2)上具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二固定孔(5),所述第一固定孔(4)和第二固定孔(5)对应设置,所述容置空间(3)中设置有若干个塞块(6),所述塞块(6)两端的端面上分别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一加强柱(7)和第二加强柱(8),所述第一加强柱(7)和第二加强柱(8)的外径均小于塞块(6)的外径,所述第一加强柱(7)嵌入到第一固定孔(4)中且所述第一加强柱(7)与上平板(1)焊接固连,所述第二加强柱(8)嵌入到对应的第二固定孔(5)中且所述第二加强柱(8)与下平板(2)焊接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柱(7)与塞块(6)之间具有第一台阶面(9),所述第一台阶面(9)抵靠在上平板(1)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加强柱(8)与塞块(6)之间具有第二台阶面(10),所述第二台阶面(10)抵靠在下平板(2)的内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块(6)、第一加强柱(7)和第二加强柱(8)均呈圆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4)和第二固定孔(5)的内侧壁均呈锥形,所述第一固定孔(4)内端的孔径小于第一固定孔(4)外端的孔径,所述第二固定孔(5)内端的孔径小于第二固定孔(5)外端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3)中设置有若干根折流板(11),所述折流板(11)将容置空间(3)隔成呈蛇形的流通通道(12),所述烘板上具有进气口(13)和排气口(14),所述进气口(13)和排气口(14)分别与流通通道(12)的两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烘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折流板(11)均贴靠在其中的若干个塞块(6)的侧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烘板还包括若干根侧板(15),所述侧板(15)位于上平板(1)和下平板(2)之间的边沿处,所述进气口(13)和排气口(14)均位于侧板(15)上,所述进气口(13)外界进气接头(16),所述排气口(14)外界排气接头(17)。
CN202022274404.3U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烘板 Active CN2132085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74404.3U CN213208578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烘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74404.3U CN213208578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烘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08578U true CN213208578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25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74404.3U Active CN213208578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烘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085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38562A1 (en) Tubular heat exchanger
CN213208578U (zh) 一种烘板
US6766796B2 (en) Heat exchanger for forced air circulation ovens, particularly for baking food
CN216244335U (zh) 一种紧凑型催化燃烧床
CN217503972U (zh) 一种容积式热水器
CN214270978U (zh) 一种回火炉用余热回收装置
EP0950853A2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fuel/air pre-mixed burners
CN111979584B (zh) 一种立式联苯炉
CN212457375U (zh) 一种新型燃气热水器
CN211407662U (zh) 陶瓷芯雾化器和应用该陶瓷芯雾化器的电子烟
CN220689858U (zh) 一种组合式空气预热器
CN207400655U (zh) 一种节能式蒸汽笼
CN220731614U (zh) 一种电池化成热循环系统
CN218410800U (zh) 一种工业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0097650U (zh) 一种反应釜夹套结构
CN213067194U (zh) 一种垃圾干燥器“w”形下夹套结构
CN209926913U (zh) 一种紧凑型微通道换热器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
CN211234069U (zh) 一种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20369829U (zh) 一种无沸翻滚烹饪用结构
CN110160028B (zh) 高效节能环保蒸汽发生器
CN213120220U (zh) 一种节能v型烟气热水机
CN214949797U (zh) 一种高效气体均匀加热器
CN211476794U (zh) 一种制备氟化氢时加热回转炉后的余热换热器
CN216620287U (zh) 一种水浴加热装置
CN216716587U (zh) 一种消音集烟腔体及燃气热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