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08264U - 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08264U
CN213208264U CN202021393511.1U CN202021393511U CN213208264U CN 213208264 U CN213208264 U CN 213208264U CN 202021393511 U CN202021393511 U CN 202021393511U CN 213208264 U CN213208264 U CN 2132082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pipeline
water pump
water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935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德莉
王作忠
吴正茂
李秋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ngshan Songyang Refrigerator System Dal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Appliances Refrigeration System Dali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Appliances Refrigeration System Dali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Appliances Refrigeration System Dali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9351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082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082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082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系统,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和冷水循环系统,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部、制冷部、储液部、换热部,冷水循环系统包括水泵部、储水部、供液结构和回液结构,冷水循环系统通过换热部和制冷循环系统相连,并联压缩机组通过管路Ⅰ与风冷冷凝器相连,风冷冷凝器通过管路Ⅱ与储液器相连,储液器通过管路Ⅲ与板式换热器相连,板式换热器通过管路Ⅳ与并联压缩机组相连;并联水泵组通过管路Ⅴ与板式换热器相连,板式换热器通过管路Ⅵ与供液迅速接头相连,并联水泵组通过管路Ⅶ与储水箱相连,储水箱通过管路Ⅷ与回液迅速接头相连,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水冷系统和制冷循环系统并联设置,从而起到提高充冷站的充冷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于储存蔬果、肉类等食品的蓄冷型冷冻冷藏车厢使用量逐年增加。当蓄冷型冷冻冷藏车厢不运送食品时,需要在充冷站对其内部的蓄冷板进行快速、高效的充冷,以满足运送食品时的保冷要求。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系统。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水冷系统和制冷循环系统并联设置,从而起到提高充冷站的充冷效率。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和冷水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部、制冷部、储液部、换热部,所述冷水循环系统包括水泵部、储水部、供液结构和回液结构,所述冷水循环系统通过所述换热部和制冷循环系统相连,所述压缩部为并联压缩机组,所述制冷部为风冷冷凝器,所述并联压缩机组的压缩机出气口通过管路Ⅰ与所述风冷冷凝器的冷凝器进气口相连,所述储液部为储液器,所述风冷冷凝器的冷凝器出气口通过管路Ⅱ与所述储液器的储液器进气口相连,所述换热部为板式换热器,所述储液器的出液口通过管路Ⅲ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换热输入口Ⅰ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的换热输出口Ⅰ通过管路Ⅳ与所述并联压缩机组的压缩机进气口相连;所述水泵部为并联水泵组,所述并联水泵组的水泵出水口通过管路Ⅴ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换热输入口Ⅱ相连,所述供液结构为供液迅速接头,所述板式换热器的换热输出口Ⅱ通过管路Ⅵ与所述供液迅速接头相连,所述储水部为储水箱,所述并联水泵组的水泵进水口通过管路Ⅶ与所述储水箱的储水箱出液口相连,所述回液结构为回液迅速接头,所述储水箱的进液口通过管路Ⅷ与所述回液迅速接头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内还设有回油装置,所述回油装置为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设置在所述管路Ⅰ上,所述油分离器通过管路Ⅸ与所述并联压缩机组的机械油平衡装置相连,所述管路Ⅸ上设有油路过滤器、油路视液镜和油路压差阀。
进一步地,所述管路Ⅲ上自所述出液口依次设有供液干燥过滤器、液路视液镜、液路电磁阀和电子膨胀阀;所述管路Ⅳ上自所述换热输出口Ⅰ依次设有电子膨胀阀温度传感器、电子膨胀阀压力传感器、回气过滤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管路Ⅵ上设有水路温度传感器,所述管路Ⅶ上设有水路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供液干燥过滤器和所述液路视液镜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制冷液支管,所述制冷液支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并联压缩机组的喷液电磁阀上;所述储液器上设有储液器安全阀。
进一步地,所述并联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Ⅰ、压缩机Ⅱ和压缩机Ⅲ,所述压缩机Ⅰ、所述压缩机Ⅱ和所述压缩机Ⅲ之间相互并联;所述并联水泵组包括水泵Ⅰ和水泵Ⅱ,所述水泵Ⅰ和所述水泵Ⅱ并联,所述水泵Ⅰ和所述水泵Ⅱ的出水口端依次设有水泵避震管、水路单向阀和水路截止阀,所述水泵Ⅰ和所述水泵Ⅱ的进水口处依次设有所述水泵避震管和所述水路截止阀;所述供液迅速接头包括供液迅速接头Ⅰ、供液迅速接头Ⅱ和供液迅速接头Ⅲ,所述供液迅速接头Ⅰ、所述供液迅速接头Ⅱ和所述供液迅速接头Ⅲ相互并联;所述回液迅速接头包括回液迅速接头Ⅰ、回液迅速接头Ⅱ和回液迅速接头Ⅲ,所述回液迅速接头Ⅰ、所述回液迅速接头Ⅱ和所述回液迅速接头Ⅲ相互并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系统通过将三个压缩机并联提高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系统通过将两个水泵并联,提高了水冷部的充冷效率。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系统设有多组供液结构和回液结构增加了水冷系统的充冷效率。
基于上述理由本实用新型可在制冷系统技术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系统的制冷循环系统图。
图中:1、压缩机Ⅰ;2、压缩机Ⅱ;3、压缩机Ⅲ;4、机械油平衡Ⅰ;5、机械油平衡Ⅱ;6、机械油平衡Ⅲ;7、喷液电磁阀Ⅰ;8、喷液电磁阀Ⅱ;9、喷液电磁阀Ⅲ;10、油分离器;11、风冷冷凝器;12、储液器;13、储液器安全阀;14、供液干燥过滤器;15、液路视液镜;16、液路电磁阀;17、电子膨胀阀;18、板式换热器;19、电子膨胀阀温度传感器;20、电子膨胀阀压力传感器;21、回气过滤器;22、气液分离器;23、油路过滤器;24、油路视液镜;25、油路压差阀;26、水路截止阀;27、水泵避震管;28、水泵;29、水路单向阀;30、水路温度传感器;31、供液迅速接头Ⅰ;32、供液迅速接头Ⅱ;33、供液迅速接头Ⅲ;34、回液迅速接头Ⅰ;35、回液迅速接头Ⅱ;36、回液迅速接头Ⅲ;37、储水箱;38、水路过滤器;39、管路Ⅰ;40、管路Ⅱ;41、管路Ⅲ;42、管路Ⅳ;43、管路Ⅴ;44、管路Ⅵ;45、管路Ⅶ;46、管路Ⅷ;47、管路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系统,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和冷水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部、制冷部、储液部、换热部,所述冷水循环系统包括水泵部、储水部、供液结构和回液结构,所述冷水循环系统通过所述换热部和制冷循环系统相连,所述压缩部为并联压缩机组,所述并联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Ⅰ1、压缩机Ⅱ2和压缩机Ⅲ3,所述压缩机Ⅰ1、所述压缩机Ⅱ2和所述压缩机Ⅲ3之间相互并联,所述制冷部为风冷冷凝器11,所述并联压缩机组的压缩机出气口通过管路Ⅰ39与所述风冷冷凝器11的冷凝器进气口相连,所述储液部为储液器12,所述储液器12上设有储液器12安全阀13,所述风冷冷凝器11的冷凝器出气口通过管路Ⅱ40与所述储液器12的储液器12进气口相连,所述换热部为板式换热器18,所述储液器12的出液口通过管路Ⅲ41与所述板式换热器18的换热输入口Ⅰ相连,所述管路Ⅲ41上自所述出液口依次设有供液干燥过滤器14、液路视液镜15、液路电磁阀16和电子膨胀阀17,所述供液干燥过滤器14和所述液路视液镜15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制冷液支管,所述制冷液支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并联压缩机组的喷液电磁阀上,所述板式换热器18的换热输出口Ⅰ通过管路Ⅳ42与所述并联压缩机组的压缩机进气口相连,所述管路Ⅳ42上自所述换热输出口Ⅰ依次设有电子膨胀阀温度传感器19、电子膨胀阀压力传感器20、回气过滤器21和气液分离器22;所述水泵部为并联水泵组,所述并联水泵组包括水泵Ⅰ和水泵Ⅱ,所述水泵Ⅰ和所述水泵Ⅱ并联,所述水泵Ⅰ和所述水泵Ⅱ的出水口端依次设有水泵避震管27、水路单向阀29和水路截止阀26,所述水泵Ⅰ和所述水泵Ⅱ的进水口处依次设有所述水泵避震管27和所述水路截止阀26,所述并联水泵组的水泵出水口通过管路Ⅴ43与所述板式换热器18的换热输入口Ⅱ相连,所述供液结构为供液迅速接头,所述供液迅速接头包括供液迅速接头Ⅰ31、供液迅速接头Ⅱ32和供液迅速接头Ⅲ33,所述供液迅速接头Ⅰ31、所述供液迅速接头Ⅱ32和所述供液迅速接头Ⅲ33相互并联,所述板式换热器18的换热输出口Ⅱ通过管路Ⅵ44与所述供液迅速接头相连,所述管路Ⅵ44上设有水路温度传感器30,所述储水部为储水箱37,所述并联水泵组的水泵28进水口通过管路Ⅶ45与所述储水箱37的储水箱37出液口相连,所述管路Ⅶ45上设有水路过滤器38,所述回液结构为回液迅速接头,所述回液迅速接头包括回液迅速接头Ⅰ34、回液迅速接头Ⅱ35和回液迅速接头Ⅲ36,所述回液迅速接头Ⅰ34、所述回液迅速接头Ⅱ35和所述回液迅速接头Ⅲ36相互并联,所述储水箱37的进液口通过管路Ⅷ46与所述回液迅速接头相连,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内还设有回油装置,所述回油装置为油分离器10,所述油分离器10设置在所述管路Ⅰ39上,所述油分离器10通过管路Ⅸ47与所述并联压缩机组的机械油平衡装置相连,所述管路Ⅸ47上设有油路过滤器23、油路视液镜24和油路压差阀25。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系统,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和冷水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部、制冷部、储液部、换热部,所述冷水循环系统包括水泵部、储水部、供液结构和回液结构,所述冷水循环系统通过所述换热部和制冷循环系统相连,所述压缩部为并联压缩机组,所述并联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Ⅰ1、压缩机Ⅱ2和压缩机Ⅲ3,所述压缩机Ⅰ1、所述压缩机Ⅱ2和所述压缩机Ⅲ3之间相互并联,所述制冷部为风冷冷凝器11,所述并联压缩机组的压缩机出气口通过管路Ⅰ39与所述风冷冷凝器11的冷凝器进气口相连,所述储液部为储液器12,所述储液器12上设有储液器12安全阀13,所述风冷冷凝器11的冷凝器出气口通过管路Ⅱ40与所述储液器12的储液器12进气口相连,所述换热部为板式换热器18,所述储液器12的出液口通过管路Ⅲ41与所述板式换热器18的换热输入口Ⅰ相连,所述管路Ⅲ41上自所述出液口依次设有供液干燥过滤器14、液路视液镜15、液路电磁阀16和电子膨胀阀17,所述供液干燥过滤器14和所述液路视液镜15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制冷液支管,所述制冷液支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并联压缩机组的喷液电磁阀上,所述喷液电磁阀包括喷液电磁阀Ⅰ7、喷液电磁阀Ⅱ8和喷液电磁阀Ⅲ9,所述喷液电磁阀Ⅰ7、所述喷液电磁阀Ⅱ8和所述喷液电磁阀Ⅲ9分别安装在所述压缩机Ⅰ1、所述压缩机Ⅱ2和所述压缩机Ⅲ3上,所述板式换热器18的换热输出口Ⅰ通过管路Ⅳ42与所述并联压缩机组的压缩机进气口相连,所述管路Ⅳ42上自所述换热输出口Ⅰ依次设有电子膨胀阀温度传感器19、电子膨胀阀压力传感器20、回气过滤器21和气液分离器22;所述水泵部为并联水泵组,所述并联水泵组包括水泵Ⅰ和水泵Ⅱ,所述水泵Ⅰ和所述水泵Ⅱ并联,所述水泵Ⅰ和所述水泵Ⅱ的出水口端依次设有水泵避震管27、水路单向阀29和水路截止阀26,所述水泵Ⅰ和所述水泵Ⅱ的进水口处依次设有所述水泵避震管27和所述水路截止阀26,所述并联水泵组的水泵出水口通过管路Ⅴ43与所述板式换热器18的换热输入口Ⅱ相连,所述供液结构为供液迅速接头,所述供液迅速接头包括供液迅速接头Ⅰ31、供液迅速接头Ⅱ32和供液迅速接头Ⅲ33,所述供液迅速接头Ⅰ31、所述供液迅速接头Ⅱ32和所述供液迅速接头Ⅲ33相互并联,所述板式换热器18的换热输出口Ⅱ通过管路Ⅵ44与所述供液迅速接头相连,所述管路Ⅵ44上设有水路温度传感器30,所述储水部为储水箱37,所述并联水泵组的水泵28进水口通过管路Ⅶ45与所述储水箱37的储水箱37出液口相连,所述管路Ⅶ45上设有水路过滤器38,所述回液结构为回液迅速接头,所述回液迅速接头包括回液迅速接头Ⅰ34、回液迅速接头Ⅱ35和回液迅速接头Ⅲ36,所述回液迅速接头Ⅰ34、所述回液迅速接头Ⅱ35和所述回液迅速接头Ⅲ36相互并联,所述储水箱37的进液口通过管路Ⅷ46与所述回液迅速接头相连,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内还设有回油装置,所述回油装置为油分离器10,所述油分离器10设置在所述管路Ⅰ39上,所述油分离器10通过管路Ⅸ47与所述并联压缩机组的机械油平衡装置相连,所述机械油平衡装置包括机械油平衡Ⅰ4、机械油平衡Ⅱ5和机械油平衡Ⅲ6,所述机械油平衡Ⅰ4、所述机械油平衡Ⅱ5和所述机械油平衡Ⅲ6安装在所述压缩机Ⅰ1、所述压缩机Ⅱ2和所述压缩机Ⅲ3上,所述管路Ⅸ47上设有油路过滤器23、油路视液镜24和油路压差阀25。
工作时,需要外接蓄冷型冷冻冷藏车厢换热器。所述压缩机Ⅰ1、所述压缩机Ⅱ2和所述压缩机Ⅲ3将由所述气液分离器22返回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压缩成高温高压后的制冷剂气体,进入所述油分离器10实现油气分离。分离后的制冷剂气体,进入所述风冷冷凝器11冷却后,变成液态制冷剂,然后进入所述储液器12。所述储液器12内液态制冷剂,经过所述供液干燥过滤器14、所述液路视液镜15、所述液路电磁阀16、所述电子膨胀阀17,进入所述板式换热器18蒸发制冷。然后制冷剂经过所述电子膨胀阀温度传感器19、所述电子膨胀阀压力传感器20、所述回气过滤器21、所述气液分离器22,进入所述压缩机Ⅰ1、所述压缩机Ⅱ2和所述压缩机Ⅲ3进行压缩。所述油分离器10内分离的润滑油,经过所述油路过滤器23、所述油路视液镜24、所述油路压差阀25、所述机械油平衡Ⅰ4、所述机械油平衡Ⅱ5和所述机械油平衡Ⅲ6进入各个压缩机进行润滑。所述供液干燥过滤器14出口制冷剂分出一部分,经过所述喷液电磁阀Ⅰ7、所述喷液电磁阀Ⅱ8和所述喷液电磁阀Ⅲ9,进入各个压缩机进行冷却。
所述储水箱37内的乙二醇溶液,经过所述水路过滤器38、所述水路截止阀26、所述水泵避震管27、所述水泵28、所述水路单向阀29,进入所述板式换热器18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降温后的乙二醇溶液,经过所述水路温度传感器30,进入管路Ⅵ44,沿着所述供液迅速接头Ⅰ31、所述供液迅速接头Ⅱ32和所述供液迅速接头Ⅲ33进入外部连接的蓄冷型冷冻冷藏车厢换热器。低温乙二醇在蓄冷型冷冻冷藏车厢换热器内完成热交换后,沿着,所述回液迅速接头Ⅰ34、所述回液迅速接头Ⅱ35和所述回液迅速接头Ⅲ36,进入所述管路Ⅷ46汇总后进入储水箱。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和冷水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部、制冷部、储液部、换热部,所述冷水循环系统包括水泵部、储水部、供液结构和回液结构,所述冷水循环系统通过所述换热部和制冷循环系统相连,所述压缩部为并联压缩机组,所述制冷部为风冷冷凝器,所述并联压缩机组的压缩机出气口通过管路Ⅰ与所述风冷冷凝器的冷凝器进气口相连,所述储液部为储液器,所述风冷冷凝器的冷凝器出气口通过管路Ⅱ与所述储液器的储液器进气口相连,所述换热部为板式换热器,所述储液器的出液口通过管路Ⅲ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换热输入口Ⅰ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的换热输出口Ⅰ通过管路Ⅳ与所述并联压缩机组的压缩机进气口相连;所述水泵部为并联水泵组,所述并联水泵组的水泵出水口通过管路Ⅴ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换热输入口Ⅱ相连,所述供液结构为供液迅速接头,所述板式换热器的换热输出口Ⅱ通过管路Ⅵ与所述供液迅速接头相连,所述储水部为储水箱,所述并联水泵组的水泵进水口通过管路Ⅶ与所述储水箱的储水箱出液口相连,所述回液结构为回液迅速接头,所述储水箱的进液口通过管路Ⅷ与所述回液迅速接头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内还设有回油装置,所述回油装置为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设置在所述管路Ⅰ上,所述油分离器通过管路Ⅸ与所述并联压缩机组的机械油平衡装置相连,所述管路Ⅸ上设有油路过滤器、油路视液镜和油路压差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Ⅲ上自所述出液口依次设有供液干燥过滤器、液路视液镜、液路电磁阀和电子膨胀阀;所述管路Ⅳ上自所述换热输出口Ⅰ依次设有电子膨胀阀温度传感器、电子膨胀阀压力传感器、回气过滤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管路Ⅵ上设有水路温度传感器,所述管路Ⅶ上设有水路过滤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干燥过滤器和所述液路视液镜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制冷液支管,所述制冷液支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并联压缩机组的喷液电磁阀上;所述储液器上设有储液器安全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Ⅰ、压缩机Ⅱ和压缩机Ⅲ,所述压缩机Ⅰ、所述压缩机Ⅱ和所述压缩机Ⅲ之间相互并联;所述并联水泵组包括水泵Ⅰ和水泵Ⅱ,所述水泵Ⅰ和所述水泵Ⅱ并联,所述水泵Ⅰ和所述水泵Ⅱ的出水口端依次设有水泵避震管、水路单向阀和水路截止阀,所述水泵Ⅰ和所述水泵Ⅱ的进水口处依次设有所述水泵避震管和所述水路截止阀;所述供液迅速接头包括供液迅速接头Ⅰ、供液迅速接头Ⅱ和供液迅速接头Ⅲ,所述供液迅速接头Ⅰ、所述供液迅速接头Ⅱ和所述供液迅速接头Ⅲ相互并联;所述回液迅速接头包括回液迅速接头Ⅰ、回液迅速接头Ⅱ和回液迅速接头Ⅲ,所述回液迅速接头Ⅰ、所述回液迅速接头Ⅱ和所述回液迅速接头Ⅲ相互并联。
CN202021393511.1U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系统 Active CN2132082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3511.1U CN213208264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3511.1U CN213208264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08264U true CN213208264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33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93511.1U Active CN213208264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082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4517248A (ja) 冷却装置用凝縮・蒸発装置とその方法
CN213208264U (zh) 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系统
CN213040784U (zh) 一种高压低温型跨临界co2并联制冷机组
CN212778015U (zh) 一种充冷站用直膨式活塞并联制冷系统
CN202209744U (zh) 一种带有自然冷却制冷功能的模块化冷水机组
CN220269725U (zh) 带经济器运行的桶泵供液式并联制冷系统
CN211400153U (zh) 一种水冷式动力热管多联空调系统
CN102494429A (zh) 双级压缩一体化低温制冷机组
CN213273262U (zh) 一种充冷站用活塞并联制冷冷水机组
CN213066609U (zh) 集成不同温区的制冷系统及冷库
CN213873292U (zh) 一种适用于双冷源机组的新型节流转换装置
CN210688817U (zh) 一种气悬浮中深层二次利用地源热泵机组
CN210220275U (zh) 一种纯co2溜冰场制冷系统
CN202470524U (zh) 一体化冷源机组
CN210861811U (zh) 一体式压缩机油虹吸油冷并联机组
CN214371036U (zh) 压缩制冷系统及冷水机组
CN202675720U (zh) 喷液降温模块式风冷冷热水机组
CN219713701U (zh) 梯级回收润滑介质余热的换热装置及热泵系统
CN212778016U (zh) 一种充冷站用直膨式活塞并联制冷机组
CN219868580U (zh) 一种具有满液式低压循环桶的并联螺杆制冷系统
CN215983335U (zh) 一种低温制冷系统回油热回收加热装置
CN213208266U (zh) 一种低温型跨临界co2并联制冷机组
CN213040783U (zh) 一种中温型跨临界co2并联制冷机组
CN212673542U (zh) 一种组合式制冷系统
CN211854510U (zh) 一种多蒸发温度的压缩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16600 No. 8 Songlan Street, Dal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ingshan Songyang Refrigerator System (Dalian) Co.,Ltd.

Address before: 116000 No.8 Songlan street, Jinzhou new district,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REFRIGERATOR SYSTEM (DALIAN)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