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71036U - 压缩制冷系统及冷水机组 - Google Patents

压缩制冷系统及冷水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71036U
CN214371036U CN202023084483.8U CN202023084483U CN214371036U CN 214371036 U CN214371036 U CN 214371036U CN 202023084483 U CN202023084483 U CN 202023084483U CN 214371036 U CN214371036 U CN 214371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ion module
compression
compressors
refrigeration system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844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忠铿
练浩民
孟俣
周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30844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71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71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710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制冷系统及冷水机组,涉及制冷系统技术领域,采用将多台压缩机先并联再串联,使前端压缩机数量减小,减少冷媒分流。该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模块一和压缩模块二,其中,所述压缩模块一和所述压缩模块二串联连接且所述压缩模块一排出的冷媒能流向所述压缩模块二,所述压缩模块一包括至少两个压缩机且所述压缩模块一中的压缩机并联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改善了压缩机并联过多造成的吸气分气不均问题,且提高了系统的COP、降低系统功率。

Description

压缩制冷系统及冷水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制冷系统及出水温度为0℃以下、冷冻水为低温乙二醇或盐水的冷水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已有的并联螺杆式压缩机制冷系统中,存在随着并联压缩机数量增多,为保证每台压缩机吸气量均匀,一般压缩机前需要安装集气罐,增加了成本。并在安装集气罐后导致集气罐进口连接管处冷媒气体产生涡流,影响了每台压缩机的分气均匀性,无法发挥每台压缩机运行时的最佳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制冷系统及冷水机组,采用将多台压缩机先并联再串联,使前端压缩机数量减小,减少冷媒分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模块一和压缩模块二,其中,所述压缩模块一和所述压缩模块二串联连接且所述压缩模块一排出的冷媒能流向所述压缩模块二,所述压缩模块一包括至少两个压缩机且所述压缩模块一中的压缩机并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模块二中压缩机的个数为一个;或者,所述压缩模块二中压缩机的个数为两个以上,且所述压缩模块二中的压缩机并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模块一中所有的压缩机相同;所述压缩模块二中所有的压缩机相同;所述压缩模块一中的压缩机与所述压缩模块二中的压缩机相同或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模块一中的压缩机均为螺杆式压缩机;所述压缩模块二中的压缩机均为螺杆式压缩机。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蒸发器,经过所述蒸发器的冷媒能直接排向所述压缩模块一,或者,经过所述蒸发器的冷媒流向干燥过滤器后能再排向所述压缩模块一。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储液器,所述储液器的气体排出口与所述压缩模块一和所述压缩模块二之间的管路通过补压管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补压管路上设置有膨胀阀。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模块一出口侧的管路上和所述压缩模块二出口侧的管路上均连接有油液分离器。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均为管壳式换热器。
一种冷水机组,包括所述的压缩制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制冷系统,将并联螺杆低温制冷系统改为压缩机采用“先并联再串联的工作方式”,即将前端并联的压缩机称为压缩模块一,将后端与压缩模块一串联的压缩机称为压缩模块二,压缩模块一排出的冷媒能流向压缩模块二。在系统中减少了前端压缩机数量,改善了前端压缩机过多造成的吸气分气不均问题;采用“先并联再串联的工作方式”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压缩机全并联的方式,在同样吸气量下,系统中压缩机的总功率低。另外,由于流向压缩模块二的冷媒是具有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强的冷媒,提高了压缩模块二中压缩机的压缩效率,提高了系统的COP。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至少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将多台压缩机先并联再串联,使前端压缩机数量减小,冷媒分流减少,每台并联的压缩机吸气端分气相对均匀,可取消集气罐,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制冷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制冷系统的制冷循环压焓图。
图中1-第一螺杆压缩机;2-第一立式油分离器;3-第二立式油分离器;4-第三螺杆压缩机;5-冷凝器;6-经济器;7-第一电子膨胀阀;8-调节阀;9-干燥过滤器;10-安全阀;11-截止阀;12-储液器;13-截止阀;14-第二电子膨胀阀;15-蒸发器;16-第二干燥过滤器;17-第二螺杆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模块一和压缩模块二,其中,压缩模块一和压缩模块二串联连接且压缩模块一排出的冷媒能流向压缩模块二,压缩模块一包括至少两个压缩机且压缩模块一中的压缩机并联连接。在现有的螺杆式压缩机制冷系统中,随着制冷量的需求增大,系统并联的螺杆压缩机数量增多,为尽量保证每台压缩机吸气量均匀,一般螺杆压缩机前需要安装集气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制冷系统,将并联螺杆低温制冷系统改为压缩机采用“先并联再串联的工作方式”,即将前端并联的压缩机称为压缩模块一,将后端与压缩模块一串联的压缩机称为压缩模块二,压缩模块一排出的冷媒能流向压缩模块二。在系统中减少了前端压缩机数量,改善了前端压缩机过多造成的吸气分气不均问题。采用“先并联再串联的工作方式”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压缩机全并联的方式,在同样吸气量下,系统中压缩机的总功率低。另外,由于流向压缩模块二的冷媒是具有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强的冷媒,提高了压缩模块二中压缩机的压缩效率,提高了系统的COP。参见图2,压缩模块二吸气压力、温度较大,增大了图2中C-D过程的等熵压缩效率,从而提高了压缩制冷系统的COP。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压缩模块二中压缩机的个数为一个;或者,压缩模块二中压缩机的个数为两个以上,且压缩模块二中的压缩机并联连接。参见图1,示意出了压缩模块二中压缩机的个数为一个。关于压缩模块一中压缩机的数量情况以及压缩模块二中压缩机的数量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置压缩模块一和压缩模块二的数量。
压缩模块一中所有的压缩机相同;压缩模块二中所有的压缩机相同;压缩模块一中的压缩机与压缩模块二中的压缩机相同或不同;压缩模块一中的压缩机均为螺杆式压缩机,压缩模块二中的压缩机均为螺杆式压缩机,参见图1,压缩模块一中的压缩机与压缩模块二中的压缩机相同,压缩制冷系统中的。当然,压缩模块一中的压缩机以及压缩模块二中的压缩机中的压缩机也可以是除螺杆压缩机以外的其他压缩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蒸发器1,经过蒸发器1的冷媒能直接排向压缩模块一,或者,经过蒸发器1的冷媒流向干燥过滤器后能再排向压缩模块一。将多台压缩机先并联再串联,使前端压缩机数量减小,冷媒分流减少,每台并联的压缩机吸气端分气相对均匀,可取消集气罐,降低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储液器12,储液器12的气体排出口与压缩模块一和压缩模块二之间的管路通过补压管路相连接。补压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子膨胀阀7。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7,可以调节储液器12的气体排出口流向压缩模块二的气体流量,调节补入进入压缩模块二冷媒的压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压缩模块一出口侧的管路上和压缩模块二出口侧的管路上均连接有油液分离器。参见图1,压缩模块一出口侧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立式油分离器2,压缩模块二出口侧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立式油分离器3。油分离器的作用是将制冷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蒸汽中的润滑油进行分离,以保证装置安全高效地运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蒸发器1和冷凝器5,蒸发器1和冷凝器5均为管壳式换热器。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压缩制冷系统,第一螺杆压缩机1与第二螺杆压缩机17并联连接,且两者共用一个第一立式油分离器2,冷媒从第一立式油分离器2回气口出来与支路的高压中温的冷媒气体(来自储液器12)汇合进入第三螺杆压缩机4,第三螺杆压缩机4排气口接有第二立式油分离器3,冷媒经过第二立式油分离器3进入冷凝器5(壳管式冷凝器),经过经济器6、调节阀8和截止阀11流向储液器12,在储液器12中,上方安装有安全阀10,液体冷媒出口与蒸发器15(壳管式蒸发器)进口连接,且两者之间装有截止阀13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4,储液器12气态冷媒经过干燥过滤器9以及第一电子膨胀阀7进入第三螺杆压缩机4,蒸发器15的冷媒经过干燥过滤器16后流向第一螺杆压缩机1和第二螺杆压缩机17。
实施例2:
一种冷水机组,包括实施例1描述的压缩制冷系统。冷水机组中的冷冻水主要是出水温度为0℃以下的低温乙二醇或盐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模块一和压缩模块二,其中,
所述压缩模块一和所述压缩模块二串联连接且所述压缩模块一排出的冷媒能流向所述压缩模块二,所述压缩模块一包括至少两个压缩机且所述压缩模块一中的压缩机并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模块二中压缩机的个数为一个;或者,所述压缩模块二中压缩机的个数为两个以上,且所述压缩模块二中的压缩机并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模块一中所有的压缩机相同;所述压缩模块二中所有的压缩机相同;
所述压缩模块一中的压缩机与所述压缩模块二中的压缩机相同或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模块一中的压缩机均为螺杆式压缩机;所述压缩模块二中的压缩机均为螺杆式压缩机。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蒸发器(1),经过所述蒸发器(1)的冷媒能直接排向所述压缩模块一,或者,经过所述蒸发器(1)的冷媒流向干燥过滤器后能再排向所述压缩模块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储液器(12),所述储液器(12)的气体排出口与所述压缩模块一和所述压缩模块二之间的管路通过补压管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压管路上设置有膨胀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模块一出口侧的管路上和所述压缩模块二出口侧的管路上均连接有油液分离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蒸发器(1)和冷凝器(5),所述蒸发器(1)和所述冷凝器(5)均为管壳式换热器。
10.一种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制冷系统。
CN202023084483.8U 2020-12-17 2020-12-17 压缩制冷系统及冷水机组 Active CN214371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84483.8U CN214371036U (zh) 2020-12-17 2020-12-17 压缩制冷系统及冷水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84483.8U CN214371036U (zh) 2020-12-17 2020-12-17 压缩制冷系统及冷水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71036U true CN214371036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86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84483.8U Active CN214371036U (zh) 2020-12-17 2020-12-17 压缩制冷系统及冷水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710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40784U (zh) 一种高压低温型跨临界co2并联制冷机组
CN220269725U (zh) 带经济器运行的桶泵供液式并联制冷系统
CN214371036U (zh) 压缩制冷系统及冷水机组
CN112484351A (zh) 试验箱用大跨度低温制冷系统
CN104864621A (zh) 一种四管制双蒸发器制冷系统
CN207570149U (zh) 间接制冷系统
CN112556223A (zh) 压缩制冷系统及冷水机组
CN212778015U (zh) 一种充冷站用直膨式活塞并联制冷系统
CN210861811U (zh) 一体式压缩机油虹吸油冷并联机组
CN103557622A (zh) 水源双螺杆式热泵机组
CN201983539U (zh) 一种低温冷水机组
CN210035929U (zh) 室外型带补气增焓的低温涡旋并联风冷冷凝压缩机组
CN210070283U (zh) 冷媒循环系统和空调器
CN203533947U (zh) 一种低温冷水系统
CN201953396U (zh) 矿用低温乙二醇空调机组
CN215983335U (zh) 一种低温制冷系统回油热回收加热装置
CN213208266U (zh) 一种低温型跨临界co2并联制冷机组
CN214249788U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
CN210374140U (zh) 一体式蒸发工业冷水机组
CN215216753U (zh) 一种复叠式制冷机组
CN204648756U (zh) 并联式制冷压缩机组
CN209459256U (zh) 离心水冷冷水机组
CN220417715U (zh) 一种低温活塞并联压缩冷凝机组
CN212179270U (zh) 一种新型制冷装置
CN204757428U (zh) 四管制双蒸发器制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