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88337U - 一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88337U
CN213188337U CN202022645454.8U CN202022645454U CN213188337U CN 213188337 U CN213188337 U CN 213188337U CN 202022645454 U CN202022645454 U CN 202022645454U CN 213188337 U CN213188337 U CN 213188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main body
groov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454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善义
王春霞
刘霞
姚春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Runlin Fir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64545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88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88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88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电气工程施工用的安全防护帽在使用的时候,保护效果较差,没有缓冲冲击力的结构,若是遇到撞击,依旧容易对人体头部产生较大影响的问题,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安全防护帽,且主体的内部顶端为平面;所述排气孔设在主体的外侧,且排气孔呈环状排列。顶件是用来设在支撑件顶端的,进而通过弹簧与主体的内部顶端接触,使得主体遇到撞击的时候,可以通过弹簧辅助缓冲冲击力,避免人体头部受到较大的影响,且顶件的顶端外侧为倾斜状结构,是为了使得主体遇到冲击的时候,顶件的顶端可以密切的与主体的内部顶端接触,使其内部可以产生气压,进而增强缓冲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防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时候,通常需要用到安全防护帽,来将人体头部进行防护。
例如申请号:CN201921817251.3中涉及一种电气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安全帽,所述安全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柔性太阳能发电板,所述安全帽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安全帽的正面且位于蓄电池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照明灯,所述安全帽的正面且位于照明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腔的背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柔性太阳能发电板、蓄电池、照明灯、安装盒、电路板、处理器、存储模块、GPS定位模块、照明灯管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配合使用,能够为工作人员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提供自救的功能,更好的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适合推广使用。
基于现有技术中发现,现有的电气工程施工用的安全防护帽在使用的时候,透气性较差,长时间佩戴之后头部容易出汗,且开设透气孔之后容易影响安全帽的保温效果,且现有的电气工程施工用的安全防护帽在使用的时候,保护效果较差,没有缓冲冲击力的结构,若是遇到撞击,依旧容易对人体头部产生较大影响。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电气工程施工用的安全防护帽在使用的时候,透气性较差,长时间佩戴之后头部容易出汗,且开设透气孔之后容易影响安全帽的保温效果,且现有的电气工程施工用的安全防护帽在使用的时候,保护效果较差,没有缓冲冲击力的结构,若是遇到撞击,依旧容易对人体头部产生较大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主体,排气孔,支撑件和顶件;所述主体为安全防护帽,且主体的内部顶端为平面;所述排气孔设在主体的外侧,且排气孔呈环状排列,并且排气孔的外侧顶端设有挡件;所述支撑件安装在主体的内部,且支撑件通过连接件与主体的内部边缘位置相连接;所述顶件设在支撑件的顶端中间位置,且顶件的内槽通过弹簧与主体的内部顶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有安装板,嵌入槽,吸附块,所述主体的前端侧边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外侧设有嵌入槽,且嵌入槽为圆形结构;所述嵌入槽的内部设有吸附块,且吸附块为圆形板状结构,并且吸附块为磁铁材质;所述嵌入槽的内部嵌入安装有警示灯的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孔包括有挡块,所述排气孔为圆柱形结构,且排气孔的内部底端设有挡块,并且挡块为楔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有支撑头,所述支撑件为十字形结构,且支撑件的外端底部设有连接件,并且支撑件为弹力布材质;所述支撑件的内部底端设有支撑头,且支撑头为硅胶材质,并且支撑头为喇叭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顶件包括有内槽和侧槽,所述顶件的底部为硬性塑料材质,且顶件的顶端为橡胶材质;所述顶件的顶端外侧为倾斜状结构,且顶件的内部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顶件的底部底端设有内槽,且内槽的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顶件的内部外侧设有侧槽,且侧槽为环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本装置中,设置了排气孔,排气孔是用来设在主体外侧的,使得主体在佩戴的时候,可以通过排气孔进行散热通风,避免长时间佩戴之后,头部容易出汗,且排气孔的外端设有挡件,是为了在雨天的时候,雨水也不会通过排气孔进入到主体的内部,使其防水效果更好,而排气孔内部底端的挡块,则是用来辅助挡住冷气流的,进而辅助保温,避免在冬天使用的时候,热量快速流失;
2、在本装置中,设置了顶件,顶件是用来设在支撑件顶端的,使得顶件可以处于支撑件的顶端,进而通过弹簧与主体的内部顶端接触,使得主体遇到撞击的时候,可以通过弹簧辅助缓冲冲击力,避免人体头部受到较大的影响,且顶件的顶端外侧为倾斜状结构,是为了使得主体遇到冲击的时候,顶件的顶端可以密切的与主体的内部顶端接触,进而将顶件的内部密封起来,使其内部可以产生气压,进而增强缓冲效果,而内槽则是用来固定安装弹簧的底端的,而侧槽则是在顶件内部产生气压的时候,空气可以在侧槽的内部向外冲击,使得气压不易产生泄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截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截面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顶件局部截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主体;101、安装板;102、嵌入槽;103、吸附块;2、排气孔;201、挡块;3、支撑件;301、支撑头;4、顶件;401、内槽;402、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主体1,排气孔2,支撑件3和顶件4;主体1为安全防护帽,且主体1的内部顶端为平面;排气孔2设在主体1的外侧,且排气孔2呈环状排列,并且排气孔2的外侧顶端设有挡件;支撑件3安装在主体1的内部,且支撑件3通过连接件与主体1的内部边缘位置相连接;顶件4设在支撑件3的顶端中间位置,且顶件4的内槽401通过弹簧与主体1的内部顶端相连接。
其中,主体1包括有安装板101,嵌入槽102,吸附块103,主体1的前端侧边设有安装板101,且安装板101为矩形板状结构;安装板101的顶端外侧设有嵌入槽102,且嵌入槽102为圆形结构;嵌入槽102的内部设有吸附块103,且吸附块103为圆形板状结构,并且吸附块103为磁铁材质;嵌入槽102的内部嵌入安装有警示灯的底端,且警示灯的型号为LTD-5088,主体1的内部顶端为平面,是为了可以更好的与弹簧的顶端接触,使得主体1下压的时候,弹簧不会出现偏移,而安装板101则是用来设在主体1前端的,使得警示灯可以安装在安装板101的嵌入槽102的内部,使得警示灯可以便捷的安装使用,而吸附块103则是用来与警示灯底部的强磁吸附接触的,使得警示灯可以稳固安装使用。
其中,排气孔2包括有挡块201,排气孔2为圆柱形结构,且排气孔2的内部底端设有挡块201,并且挡块201为楔形结构,排气孔2是用来设在主体1外侧的,使得主体1在佩戴的时候,可以通过排气孔2进行散热通风,避免长时间佩戴之后,头部容易出汗,且排气孔2的外端设有挡件,是为了在雨天的时候,雨水也不会通过排气孔2进入到主体1的内部,使其防水效果更好,而排气孔2内部底端的挡块201,则是用来辅助挡住冷气流的,进而辅助保温,避免在冬天使用的时候,热量快速流失。
其中,支撑件3包括有支撑头301,支撑件3为十字形结构,且支撑件3的外端底部设有连接件,并且支撑件3为弹力布材质;支撑件3的内部底端设有支撑头301,且支撑头301为硅胶材质,并且支撑头301为喇叭状结构,支撑件3为弹力材质,是为了使得本装置在正常佩戴的时候,可以通过支撑件3与头部接触,避免主体1硌到头部,且支撑件3为弹力材质,使得主体1遇到撞击的时候,支撑件3可以辅助受力,起到辅助防护的作用,而支撑头301则是用来直接与人体头顶接触的,使得人体头部顶端遇到冲击的时候,支撑头301可以第一时间保护头部。
其中,顶件4包括有内槽401和侧槽402,顶件4的底部为硬性塑料材质,且顶件4的顶端为橡胶材质;顶件4的顶端外侧为倾斜状结构,且顶件4的内部为圆柱形结构;顶件4的底部底端设有内槽401,且内槽401的内部安装有弹簧;顶件4的内部外侧设有侧槽402,且侧槽402为环状结构,顶件4是用来设在支撑件3顶端的,使得顶件4可以处于支撑件3的顶端,进而通过弹簧与主体1的内部顶端接触,使得主体1遇到撞击的时候,可以通过弹簧辅助缓冲冲击力,避免人体头部受到较大的影响,且顶件4的顶端外侧为倾斜状结构,是为了使得主体1遇到冲击的时候,顶件4的顶端可以密切的与主体1的内部顶端接触,进而将顶件4的内部密封起来,使其内部可以产生气压,进而增强缓冲效果,而内槽401则是用来固定安装弹簧的底端的,而侧槽402则是在顶件4内部产生气压的时候,空气可以在侧槽402的内部向外冲击,使得气压不易产生泄露。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使用本装置的时候,可以通过人力将本装置佩戴在人体头部使用,然后将警示灯安装,使得警示灯可以嵌入到嵌入槽102的内部,使得警示灯的底部可以与吸附块103底部吸附,使得警示灯可以稳固的安装使用,使得本装置佩戴之后,可以通过支撑头301以及支撑件3与人体接触,避免人体头部直接接触到主体1的内部,避免硌到人体,也避免主体1遇到撞击的时候,直接将冲击力传递到人体头部,当主体1遇到撞击的时候,主体1受力向下移动,使得支撑件3可以被拉动,进而辅助缓冲冲击力,然后弹簧被压缩,使得顶件4的顶端可以与主体1的内部顶端接触,使得顶件4的内部可以被密闭起来,使顶件4内部可以产生气压,进而增强防护效果,避免人体头部受到较大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5)

1.一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排气孔(2),支撑件(3)和顶件(4);所述主体(1)为安全防护帽,且主体(1)的内部顶端为平面;所述排气孔(2)设在主体(1)的外侧,且排气孔(2)呈环状排列,并且排气孔(2)的外侧顶端设有挡件;所述支撑件(3)安装在主体(1)的内部,且支撑件(3)通过连接件与主体(1)的内部边缘位置相连接;所述顶件(4)设在支撑件(3)的顶端中间位置,且顶件(4)的内槽(401)通过弹簧与主体(1)的内部顶端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有安装板(101),嵌入槽(102),吸附块(103),所述主体(1)的前端侧边设有安装板(101),且安装板(101)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安装板(101)的顶端外侧设有嵌入槽(102),且嵌入槽(102)为圆形结构;所述嵌入槽(102)的内部设有吸附块(103),且吸附块(103)为圆形板状结构,并且吸附块(103)为磁铁材质;所述嵌入槽(102)的内部嵌入安装有警示灯的底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2)包括有挡块(201),所述排气孔(2)为圆柱形结构,且排气孔(2)的内部底端设有挡块(201),并且挡块(201)为楔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包括有支撑头(301),所述支撑件(3)为十字形结构,且支撑件(3)的外端底部设有连接件,并且支撑件(3)为弹力布材质;所述支撑件(3)的内部底端设有支撑头(301),且支撑头(301)为硅胶材质,并且支撑头(301)为喇叭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件(4)包括有内槽(401)和侧槽(402),所述顶件(4)的底部为硬性塑料材质,且顶件(4)的顶端为橡胶材质;所述顶件(4)的顶端外侧为倾斜状结构,且顶件(4)的内部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顶件(4)的底部底端设有内槽(401),且内槽(401)的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顶件(4)的内部外侧设有侧槽(402),且侧槽(402)为环状结构。
CN202022645454.8U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 Active CN213188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45454.8U CN213188337U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45454.8U CN213188337U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88337U true CN213188337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28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45454.8U Active CN213188337U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883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87546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保护装置
CN210609372U (zh) 一种防止撞击的监控摄像头
CN106803559B (zh) 一种汽车用电池的智能防护方法
CN213188337U (zh) 一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04978197U (zh) 新型多功能充气式汽车保护罩
CN203618853U (zh) 头戴式微型高清摄像头
CN204809288U (zh) 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电动车电池放置结构
CN104214635A (zh) 机场停机坪灯
CN201082672Y (zh) 汽车遮阳防护罩
CN214955944U (zh) 一种防水防尘式智能多媒体广播装置
CN213906753U (zh) 一种车载摄像头pcb板缓冲保护结构
CN212414907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帽
CN210404242U (zh) 防气安装架
CN109026839B (zh) 一种可拆卸式防水防尘罩装置
CN203339235U (zh) 箱体与箱盖的密封结构及使用该密封结构的电池箱
CN219206051U (zh) 一种改良型智能安全帽
CN107507943B (zh) 一种防爆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固定装置
CN202259369U (zh) 一种太阳能接线盒盖
CN201435858Y (zh) 一种led路灯电源
CN111817473A (zh) 一种电力控制装置的车载构造
CN217405630U (zh) 一种柱形锂离子电池防爆结构
CN212085063U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锂电池存储装置
CN214984661U (zh) 一种方便安装传感器的智能轮胎
CN220381771U (zh) 高压警示牌
CN110783507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避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1

Address after: Room 1-1304-1308, Sijian Meilin Building, No. 48-15, Wuyingshan Middle Road, Tianqiao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0000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Runlin Fire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306, East Tower, Meilin building, Tianqiao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ue Sh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