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68505U - 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及船用推进器 - Google Patents

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及船用推进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68505U
CN213168505U CN202021924724.2U CN202021924724U CN213168505U CN 213168505 U CN213168505 U CN 213168505U CN 202021924724 U CN202021924724 U CN 202021924724U CN 213168505 U CN213168505 U CN 213168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marine propeller
control handle
side plate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247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师正
王海洋
黄伟明
汤星星
万小康
潘宗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Propul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Propul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Propul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Propul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247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68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68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68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及船用推进器。其中,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操控把手和转轴,操控把手通过转轴与固定支架可拆卸地连接;其中,固定支架和操控把手中的一者设有连接部、另一者设有安装滑槽,安装滑槽设有滑动件,滑动件通过转轴与连接部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兼具方便拆卸以及可折叠收存的功能,满足用户不同需求,同时操控把手可拆卸,可以避免船尾空间较小情况下因操控把手不可拆卸导致无法正向起翘船用推进器、正向起翘船用推进器易损坏操控把手的问题,还方便对操控把手进行维修。

Description

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及船用推进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及船用推进器。
背景技术
船用推进器是指安装在船体上的推进用发动机,因其集成度高、安装选购简单,成为个人休闲娱乐小艇的首选动力,也广泛应用于渔业、商业运营、政府执法领域。船用推进器根据其能源不同,主要分为燃油船用推进器和电动船用推进器。在使用船用推进器时,通常将船用推进器悬挂安装在船艉板,通过人为操作安装在船用推进器上的操控装置(舵杆),实现船用推进器相对船艉板转动,进而实现船只的转向控制。
现有的船用推进器,其操控装置通常固定于推进器本体,在无需使用时仅能够进行折叠收存,难以拆分与收纳,且因其不可拆卸,导致在船尾空间较小情况下,无法正向起翘船用推进器,否则容易损坏操控装置的操控把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及船用推进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操控把手和转轴,所述操控把手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支架可拆卸地连接;其中,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操控把手中的一者设有连接部、另一者设有安装滑槽,所述安装滑槽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使所述操控把手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操控把手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在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操控把手相对转动的方向上形成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操控把手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向下摆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摆动方向的前方,以对所述第二限位部形成阻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安装滑槽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在限位状态与脱离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安装滑槽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对所述滑动件施加弹力作用,以使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一者在所述滑动件的联带作用下与另一者处于限位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滑槽设于所述操控把手上,所述操控把手的侧面设有折叠限位凸台,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折叠滑槽,所述折叠滑槽的顶部形成有折叠限位凹槽,所述折叠限位凸台用于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脱离状态时,与所述折叠滑槽形成滑动配合,并与所述折叠限位凹槽卡接配合形成自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与所述转轴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滑槽设置在所述操控把手上、并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一轴孔,所述滑动件上设有第二轴孔,所述转轴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并与所述第二侧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径向延伸设置有轴向限位部和周向限位部,所述第一轴孔的内壁上轴向开设有供所述轴向限位部穿过的让位槽;所述第一侧板背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设有周向限位凸起,所述周向限位部与所述周向限位凸起周向卡接配合,所述轴向限位部与所述第一侧板朝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抵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控把手和所述固定支架中的一者上设有安装定位凸台、另一者上设有安装定位凹槽,所述安装定位凸台用于与所述安装定位凹槽抵触,以使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二轴孔同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朝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和/或所述第二侧板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操控把手的侧面轮廓刚性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用推进器,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及船用推进器,兼具操控把手方便拆卸、以及可对操控把手进行折叠收存的功能,满足用户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具体地,操控把手通过转轴与固定支架可拆卸地连接,使得操控把手可拆卸,既便于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的搬运和携带,又避免船尾空间较小情况下因操控把手不可拆卸导致无法正向起翘船用推进器的问题、以及船用推进器起翘导致操控把手刚性接触船底造成操控把手损坏的问题,还方便将操控把手拆下来进行维修;再者,现有技术中操控把手固定安装在船用推进器上,必须在船用推进器旁边操作操控把手,而本实用新型的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如操控把手内置无线控制模块时,把操控把手拆卸下来后可以将操控把手安装在任意位置,操控把手依然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给船用推进器发送油门信号来调节船用推进器输出功率的大小等,从而提高使用者操作操控把手的便利性和灵活性。滑动件通过转轴与连接部转动连接,使得操控把手能够相对固定支架转动,从而实现对操控把手进行折叠收存,方便搬运和收纳;同时,转轴未直接安装在操控把手(或固定支架)上,而是通过滑动件间接安装在操控把手(或固定支架)上,这样拆卸时只需要将转轴从滑动件上拆卸下来,就能够实现将转轴从操控把手(或固定支架)上拆卸下来,方便拆卸。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另一视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操控把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操控把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操控把手与固定支架的安装过程图,图中的箭头表示操控把手的安装方向;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转轴的安装过程图,图中的箭头表示转轴的安装方向。
其中,附图标记与各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固定支架;11-连接部;12-第一限位部;13-第一侧板;131-第一轴孔;132-让位槽;133-周向限位凸起;14-第二侧板;15-安装定位凸台;16-折叠滑槽,161-折叠限位凹槽;
2-操控把手;21-安装滑槽;22-滑动件;221-第二轴孔;23-弹性件;24-第二限位部;25-安装定位凹槽;26-折叠限位凸台;27-把手外罩;271-转轴滑槽;28-把手通信线;29-油门手柄;
3-转轴;31-轴向限位部;32-周向限位部;321-周向限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已经装配完成且操控把手处于中位(一般而言中位为水平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其包括固定支架1、操控把手2和转轴3,操控把手2通过转轴3与固定支架1可拆卸地连接。装配好后操控把手2能够绕转轴3相对于固定支架1转动,不使用时可以将操控把手2从固定支架1上拆下来便于搬运与携带。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固定支架1具体可以为船用推进器操舵系统安装件,一般状态下固定支架1固定在船用推进器的推进器本体上,将操控把手2从固定支架1上拆卸下来,也就实现了将操控把手2从推进器本体上拆卸下来。
上述实施例中,操控把手2通过转轴3与固定支架1可拆卸地连接,使得操控把手2可拆卸,如此既便于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的搬运和携带,又避免船尾空间较小情况下因操控把手不可拆卸导致无法正向起翘船用推进器的问题、以及船用推进器起翘导致操控把手刚性接触船底造成操控把手损坏的问题,还方便将操控把手2拆下来进行维修。
如图2所示,操控把手2通过把手通信线28与船用推进器(或者说船用推进器的推进器本体)有线连接,利用操控把手2控制船用推进器的启动、关闭、前进、后退与加减速,实现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的操控功能。为了方便操控把手2拆卸,此处的把手通信线28可采用插拔式连接方式。
为了便于操控把手2拆卸,操控把手2也可通过无线控制模块与船用推进器(或者说船用推进器的推进器本体)无线通信连接。如操控把手2内置无线控制模块时,把操控把手2拆卸下来后可以将操控把手2安装在任意位置,操控把手2依然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给船用推进器发送油门信号来调节船用推进器输出功率的大小等,从而提高使用者操作操控把手2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支架1设有连接部11,操控把手2设有安装滑槽21,安装滑槽21设有滑动件22,滑动件22通过转轴3与固定支架1的连接部11转动连接,以使操控把手2能够相对于固定支架1转动,从而能够实现对操控把手2进行折叠收存。如此,本实用新型的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及船用推进器兼具操控把手方便拆卸、以及可对操控把手进行折叠收存的功能,满足用户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同时,转轴3未直接安装在操控把手2上,而是通过滑动件22间接安装在操控把手2上,这样拆卸时只需要将转轴3从滑动件22上拆卸下来,就能够实现将转轴3从操控把手2上拆卸下来。
如图3和图5所示,固定支架1上设有第一限位部12,操控把手2上设有第二限位部24,第一限位部12和第二限位部24用于在固定支架1与操控把手2相对转动的方向上形成限位。一般而言,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时,操控把手2相对于固定支架1处于中位,操控把手2水平朝向用户以方便用户操控。当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利用第一限位部12和第二限位部24限位配合,形成操控把手2相对于固定支架1在某一高度的位置保持(如中位保持),满足使用者正常操舵的需求。
为了使操控把手2保持在中位,需限制操控把手2向下转动,在操控把手2相对于固定支架1向下摆动(或者说向下转动)的方向上,第一限位部12位于第二限位部24的摆动方向(或者说转动方向)的前方,以对第二限位部24形成阻挡,也即在中位位置下利用第一限位部12和第二限位部24的配合,限制操控把手2相对固定支架1从水平位置向下转动,从而使操控把手2保持在中位。
为了实现操控把手2可向下转动进行折叠收存,滑动件22与安装滑槽21滑动配合,以使第一限位部12与第二限位部24能够在限位状态与脱离状态之间切换,第一限位部12与第二限位部24处于限位状态时,可限制操控把手2向下转动;第一限位部12和第二限位部24处于脱离状态时,限位解除,可以实现操控把手2相对于固定支架1向下转动收折;具体地,可通过对操控把手2施加外力,使滑动件22在安装滑槽21内滑动,在滑动件22的联带作用下操控把手2上的第二限位部24与固定支架1上的第一限位部12从限位状态切换至脱离状态,此时对操控把手2在转动方向的限制撤销,使操控把手2能够相对固定支架1向下转动以进行折叠收存。外力撤销后,为使滑动件22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滑动件22与安装滑槽21之间连接有弹性件23,弹性件23的弹力作用使滑动件22在安装滑槽21内滑动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在滑动件22的联带作用下,操控把手2上的第二限位部24与固定支架1上的第一限位部12从脱离状态切换至限位状态,也即第二限位部24回到与第一限位部12限位的位置,第一限位部12与第二限位部24配合,对操控把手2相对固定支架1向下转动的方向上形成限位,使操控把手2不能向下转动,保持在中位。
在中位位置下,操控把手2相对于固定支架1从水平位置向下的转动被限制,操控把手2可以保持中位,操控把手2还能够相对于固定支架1从水平位置向上自由摆动,从而实现操控把手2向上自由摆动的功能。根据设计需求,可以在固定支架1上设置限制操控把手2向上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使得操控把手2能够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自由地向上摆动,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用户的需要,满足不同操舵者站立等姿势的使用;还能够通过操控把手2向上摆动有效防止船用推进器在起翘时,操控把手2刚性接触船底等造成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或船用推进器损坏。
在结束驾驶后需要对船用推进器操控把手2进行折叠收存,需要操控把手2能够相对于固定支架1从水平位置向下转动。首先对操控把手2施加水平方向的拉力,使操控把手2向远离固定支架1的方向运动,使滑动件22在安装滑槽21内滑动,进而带动转轴3在安装滑槽21内滑动,使第一限位部12和第二限位部24脱离,此时操控把手2能够相对于固定支架1从水平位置向下转动;然后将操控把手2从水平位置向下转动,使其处于折叠状态进行收存,使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的体积变小,搬运方便。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限位部12为设于固定支架1上的限位凸台,如图5所示,第二限位部24为设于操控把手2上的限位凹面。优选地,限位凹面设于操控把手2远离油门手柄29的一端部。受操控把手2重力影响,操控把手2从水平位置向下转动时会被限位凸台(即第一限位部12)卡住,使操控把手2不能绕转轴3相对于固定支架1向下转动。当然,第一限位部12和第二限位部24不限于上述具体限定,例如第一限位部12为设于固定支架1上的限位凹面,第二限位部24为设于操控把手2上的限位凸台,利用限位凸台抵住限位凹面,同样能够实现上述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滑槽21不限于设置在操控把手2上,相应地连接部11不限于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也可以在操控把手2上设置连接部11,在固定支架1上设置安装滑槽2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设计,同样能够达到上述目的,在此不再赘述。下面对安装滑槽21设置在操控把手2上,连接部11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安装滑槽21为长条形滑槽,滑动件22为滑块,弹性件23为弹簧,弹簧的一端部与安装滑槽21的槽壁连接,弹簧的另一端部与滑块连接,滑块可以在安装滑槽21内滑动,弹簧提供预紧力使滑块恢复到靠近油门手柄29一侧的极限位置。当然,安装滑槽21不限于为长条形滑槽,滑动件22不限于为滑块,弹性件23不限于为弹簧。例如弹性件23还可以为弹片、空气弹簧等其他具有弹性的结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操控把手2包括把手外罩27,把手外罩27罩设于安装滑槽21的外部,把手外罩27上设有与安装滑槽21对应、且供转轴3滑动的转轴滑槽271。优选地,转轴滑槽271为跑道形滑槽。为了便于对安装在把手外罩27内部的部件(如安装在安装滑槽21内的滑动件22和弹性件23)进行更换,把手外罩27可设计成分体式结构,即把手外罩27包括外罩本体和设于外罩本体前端的端罩,外罩本体与端罩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连接部11包括间隔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的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安装滑槽21设置在操控把手2上、并位于第一侧板13与第二侧板14之间。这样操控把手2和固定支架1装配完成后,操控把手2在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之间相对于固定支架1转动,有效确保操控把手2相对于固定支架1转动时的可靠性与平稳性。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支架1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由几个部件组装而成,采用几个部件组装而成的方式,可以降低固定支架1的制造成本及工艺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侧板13上设有第一轴孔131,如图4所示,滑动件22上设有第二轴孔221,转轴3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轴孔131和第二轴孔221、并与第二侧板14转动连接;如图6所示,转轴3径向延伸设置有轴向限位部31和周向限位部32,第一轴孔131的内壁上轴向开设有供轴向限位部31穿过的让位槽132;如图3所示,第一侧板13背向第二侧板14的一侧设有周向限位凸起133,周向限位部32用于与周向限位凸起133周向卡接配合形成周向限位,轴向限位部31与第一侧板13朝向第二侧板14的一侧抵靠形成轴向限位。
利用上述结构对转轴3进行轴向和周向限位,确保转轴3安装的牢固性。具体装配时,如图7所示,先将操控把手2的安装滑槽21部位装入固定支架1的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之间,使第一轴孔131和第二轴孔221对齐。如图8所示,然后将转轴3的轴向限位部31对准第一轴孔131的内壁上的让位槽132,将转轴3插入到第一轴孔131及第二轴孔221内,直至转轴3的插入端插入到第二侧板14上;转轴3插入到底后,旋转转轴3(图示中为逆时针旋转),使第一侧板13上的周向限位凸起133卡入转轴3上的周向限位部32,此时转轴3上的轴向限位部31与第一轴孔131的内壁上的让位槽132错开,转轴3上的轴向限位部31卡住第一侧板13朝向第二侧板14的一侧板面,使转轴3不能自由转动脱出,即可实现转轴3与操控把手2、转轴3与固定支架1的牢固安装,操控把手2即可绕转轴3相对于固定支架1转动。当需要拆卸操控把手2时,将转轴3反向旋转(图示中为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使转轴3上的周向限位部32脱离第一侧板13上的周向限位凸起133,当第一侧板13上的让位槽132与转轴3上的轴向限位部31对正后,拔出转轴3,即可将操控把手2拆卸下来,操作简单,拆装方便。
为了便于转轴3上的轴向限位部31顺利卡到第一侧板13上的周向限位凸起133上,如图6所示,周向限位部32朝向第一侧板13的一侧设有周向限位凹槽321,周向限位部32具有弹性,周向限位部32通过变形使周向限位凸起133卡入到周向限位凹槽321中。
为了实现操控把手2和固定支架1装配时的预定位,方便转轴3的插入,如图3所示,固定支架1上设有安装定位凸台15,如图5所示,操控把手2上设有安装定位凹槽25,安装定位凸台15用于与安装定位凹槽25抵触,以使第一轴孔131与第二轴孔221同轴。优选地,安装定位凸台15与安装定位凹槽25具有形状相适配的弧形轮廓面。如图7所示,操控把手2与固定支架1装配时,安装定位凸台15由安装定位凹槽25的开口插入到安装定位凹槽25中,随着操控把手2的装入,安装定位凸台15的弧形轮廓面沿着安装定位凹槽25的弧形轮廓面滑动,弧形轮廓面相互配合,使得操控把手2顺利装入固定支架1,并保证操控把手2装入后第一轴孔131和第二轴孔221能够更好地对齐。当然,为了实现固定支架1和操控把手2装配时的预定位,也可以在操控把手2上设置安装定位凸台15,相应的在固定支架1上设置安装定位凹槽25,利用安装定位凸台15与安装定位凹槽25的配合,同样能够实现预定位功能,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转轴3的安装固定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轴孔配合,转轴3还可通过其它多种形式固定,如采用螺纹、弹性卡扣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3朝向第二侧板14的一侧和/或第二侧板14朝向第一侧板13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与操控把手2的侧面轮廓刚性配合。具体地,限位凸起可以设置于第一限位部12的位置下方,当然也可根据需要设计在其他位置。上述操控把手2与固定支架1的连接结构,固定支架1的连接部11可能会因为使用环境或者时间导致变形,从而导致操控把手2在轴向方向上与连接部11的间隙比较大,可能导致操控把手2在轴向上可以左右晃动,在连接部11的第一侧板13和/或第二侧板14上设置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与操控把手2的侧面轮廓刚性配合,从而减小操控把手2在轴向方向上与连接部11之间的间隙量。
此外,除了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转轴3与滑动件22、转轴3与连接部11均可拆卸连接结构实现操控把手2可拆卸以外,也可以将转轴3先装配在滑动件22上,使转轴3和操控把手2先装配在一起,在固定支架1的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上均开设带有开口的卡槽、以及用于限制转轴3沿转轴3的径向脱出的限位结构,将与操控把手2装配在一起的转轴3沿转轴3的径向卡入卡槽中,并利用限位结构限制转轴3的脱出,操控把手2即可绕转轴3相对于固定支架1旋转。需要拆卸操控把手2时,只需要将转轴3从固定支架1的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上拆下,也即只需要转轴3与固定支架1的连接部11可拆卸连接,即可实现操控把手2的拆卸。
为了实现操控把手2折叠后自锁,如图3和图5所示,操控把手2的侧面设有折叠限位凸台26,固定支架1上设有折叠滑槽16(具体地,折叠滑槽16可设于固定支架1的第一侧板13和/或第二侧板14上),折叠滑槽16的顶部形成有折叠限位凹槽161,折叠限位凸台26能够在第一限位部12和第二限位部24处于脱离状态时、且向下转动操控把手2时,沿折叠滑槽16的槽壁滑动,并在弹性件23的弹力作用下卡入折叠限位凹槽161内形成自锁。这种利用弹性件23的弹力作用实现折叠后自锁的结构,对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的部件的磨损小,且操作起来更顺畅。
当需要折叠操控把手2时,向操控把手2施加一个向外的拉力,随之滑动件22压缩弹性件23,转轴3在操控把手2侧面的安装滑槽21内滑动,安装滑槽21限制了转轴3的极限滑动位置,当操控把手2上的第一限位部12与固定支架1的第二限位部24脱离,即可将操控把手2向下转动折叠。折叠过程中,操控把手2侧面的折叠限位凸台26与固定支架1的折叠滑槽16互相配合,伴随折叠角度加大,滑动件22不断向远离油门手柄29一侧移动,弹性件23的压缩量逐渐增大,至折叠极限位置时,弹性件23释放部分压缩量但仍保持一定的弹力,使操控把手2侧面的折叠限位凸台26卡入固定支架1上的折叠限位凹槽161中,这样由于弹性件23的弹力作用使操控把手2在重力及轻微拉力下不会脱出,从而保持安全折叠形态,使机器体积变小便于搬运。
当需要将操控把手2回到中位位置时,用力反向旋转(图示中为逆时针旋转)操控把手2,使操控把手2侧面的折叠限位凸台26脱离固定支架1的折叠限位凹槽161,再继续转动操控把手2即可使操控把手2回到中位位置并保持中位状态。
当需要拆卸操控把手2时,将转轴3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使转轴3上的轴向限位部31脱离固定支架1侧面的周向限位凸起133,当固定支架1上的让位槽132与转轴3上轴向限位部31对正后,拔出转轴3,即可拆下操控把手2,操作简单,拆卸方便。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操控把手2折叠后自锁,操控把手2上设有凸起,固定支架1上设有与凸起适配的凹陷,操控把手2折叠后,利用塑胶材质的操控把手2的变形,使操控把手2的凸起插入到固定支架1的凹陷处实现自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船用推进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及船用推进器,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兼具方便拆卸、可向上自由摆动、中位限位以及可向下折叠收存的功能,从而满足尽可能多的应用场景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船用推进器可以为船外机、船内机、船用马达等具有推进作用的船用推进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1)、操控把手(2)和转轴(3),所述操控把手(2)通过所述转轴(3)与所述固定支架(1)可拆卸地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支架(1)和所述操控把手(2)中的一者设有连接部(11)、另一者设有安装滑槽(21),所述安装滑槽(21)设有滑动件(22),所述滑动件(22)通过所述转轴(3)与所述连接部(11)转动连接,使所述操控把手(2)能够相对所述固定支架(1)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上设有第一限位部(12),所述操控把手(2)上设有第二限位部(24),所述第一限位部(12)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4)用于在所述固定支架(1)与所述操控把手(2)相对转动的方向上形成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控把手(2)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1)向下摆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限位部(12)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24)的摆动方向的前方,以对所述第二限位部(24)形成阻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22)与所述安装滑槽(21)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限位部(12)与所述第二限位部(24)能够在限位状态与脱离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滑动件(22)与所述安装滑槽(21)之间连接有弹性件(23),所述弹性件(23)用于对所述滑动件(22)施加弹力作用,以使所述第一限位部(12)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4)中的一者在所述滑动件(22)的联带作用下与另一者处于限位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滑槽(21)设于所述操控把手(2)上,所述操控把手(2)的侧面设有折叠限位凸台(26),所述固定支架(1)上设有折叠滑槽(16),所述折叠滑槽(16)的顶部形成有折叠限位凹槽(161),所述折叠限位凸台(26)用于与所述折叠滑槽(16)形成滑动配合,并与所述折叠限位凹槽(161)卡接配合形成自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1)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1)上的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所述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均与所述转轴(3)可拆卸连接;
所述安装滑槽(21)设置在所述操控把手(2)上、并位于所述第一侧板(13)与所述第二侧板(1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3)上设有第一轴孔(131),所述滑动件(22)上设有第二轴孔(221),所述转轴(3)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轴孔(131)和第二轴孔(221)、并与所述第二侧板(14)转动连接;
所述转轴(3)径向延伸设置有轴向限位部(31)和周向限位部(32),所述第一轴孔(131)的内壁上轴向开设有供所述轴向限位部(31)穿过的让位槽(132);
所述第一侧板(13)背向所述第二侧板(14)的一侧设有周向限位凸起(133),所述周向限位部(32)与所述周向限位凸起(133)周向卡接配合,所述轴向限位部(31)与所述第一侧板(13)朝向所述第二侧板(14)的一侧抵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把手(2)和所述固定支架(1)中的一者上设有安装定位凸台(15)、另一者上设有安装定位凹槽(25),所述安装定位凸台(15)用于与所述安装定位凹槽(25)抵触,以使所述第一轴孔(131)与所述第二轴孔(221)同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3)朝向所述第二侧板(14)的一侧和/或所述第二侧板(14)朝向所述第一侧板(13)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操控把手(2)的侧面轮廓刚性配合。
10.一种船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
CN202021924724.2U 2020-09-04 2020-09-04 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及船用推进器 Active CN213168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4724.2U CN213168505U (zh) 2020-09-04 2020-09-04 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及船用推进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4724.2U CN213168505U (zh) 2020-09-04 2020-09-04 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及船用推进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68505U true CN213168505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71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24724.2U Active CN213168505U (zh) 2020-09-04 2020-09-04 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及船用推进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6850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4368A (zh) * 2021-12-09 2022-03-18 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 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及船用推进器
CN116829453A (zh) * 2023-03-28 2023-09-29 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 舵柄、水域推进器、水域可移动设备及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6888043A (zh) * 2023-03-30 2023-10-13 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 限位保护方法、起翘装置、水域推进器、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4368A (zh) * 2021-12-09 2022-03-18 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 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及船用推进器
CN116829453A (zh) * 2023-03-28 2023-09-29 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 舵柄、水域推进器、水域可移动设备及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6888043A (zh) * 2023-03-30 2023-10-13 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 限位保护方法、起翘装置、水域推进器、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68505U (zh) 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及船用推进器
US20160001879A1 (en) Folding propellers system
CN102356007B (zh) 仪表板及用于仪表板的板单元
CN109665110A (zh) 伞舱装置及其无人机
US5338236A (en) Latch mechanism for outboard motor cowl assembly
CN107776867A (zh) 一种无人机机臂装置
CN216424716U (zh) 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及船用推进器
CN205168886U (zh) 一种可折叠的无人飞行器
CN206914198U (zh) 车辆用杯托夹持装置
CN114194368B (zh) 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及船用推进器
CN210440133U (zh) 一种侧盖卡接旋转结构的空滤器
EP4219289A1 (en) Marine drives having accessible cowling interior and battery
CN202247313U (zh) 一种缝纫机的机座结构
EP4219291A1 (en) Marine drives having accessible cowling interior and protective cover
CN110871881A (zh) 一种弹射式无人机用的螺旋桨折叠机构
CN217649623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机翼折叠机构
CN210283997U (zh) 一种坐垫翻转锁止装置
CN204903945U (zh)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CN213845434U (zh) 解锁组件、电池、供能套件及可移动平台
CN210667286U (zh) 一种可折叠的汽车驾驶模器
CN211809973U (zh) 新型坐垫锁
CN217705201U (zh) 一种运行稳定的便携式打印机
CN201021329Y (zh) 摩托车尾箱
CN205574260U (zh) 一种折叠式机臂及包括该折叠式机臂的无人机
CN214607964U (zh) 自动折叠智能皮划艇推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