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64202U - 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64202U
CN213164202U CN202021655782.XU CN202021655782U CN213164202U CN 213164202 U CN213164202 U CN 213164202U CN 202021655782 U CN202021655782 U CN 202021655782U CN 213164202 U CN213164202 U CN 2131642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ted
plate
bearing
driving motor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5578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强
陈彩云
邱葛亮
张林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unho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unho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unho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unho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5578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642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642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642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正面栓接有盖板,所述盖板正面顶部的右侧栓接有控制开关,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箱体顶部的中心处横向开设有通槽,所述移动机构的顶部贯穿通槽并从左至右依次栓接有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驱动电机、正反螺纹杆、螺纹套和移动柱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轴承筒底座进行夹持固定,提高了该装置的夹持效果,通过第三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第一转动轴、第一旋转轴、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第二旋转轴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所夹持的轴承筒底座进行旋转调节,从而对轴承筒底座进行全方位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机器的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制成产品的全部过程,对机器生产而言包括原材料的运输和保存,生产的准备,毛坯的制造,零件的加工和热处理,产品的装配、及调试,油漆和包装等内容,生产过程的内容十分广泛,现代企业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组织生产和指导生产,将生产过程看成是一个具有输入和输出的生产系统。
在机械加工时需要使用到固定夹具,使用者在对轴承筒底座进行车削时,需要将轴承筒底座进行夹持固定,传统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的夹持效果差,导致轴承筒底座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偏移,从而影响轴承筒底座加工的精度,同时会导致轴承筒底座的损坏,提高了加工的成本,而且不能对轴承筒底座进行角度调节,需要使用者将轴承筒底座取下后重新夹持,影响使用者使用,降低了加工的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解决了传统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夹持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正面栓接有盖板,所述盖板正面顶部的右侧栓接有控制开关,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箱体顶部的中心处横向开设有通槽,所述移动机构的顶部贯穿通槽并从左至右依次栓接有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侧栓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侧栓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左侧栓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相向的一侧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箱体背面的中心处竖向栓接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的顶部栓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底部的正面栓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栓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车削刀。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正反螺纹杆、螺纹套和移动柱,所述箱体内腔左侧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正反螺纹杆,所述正反螺纹杆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右侧与箱体内腔的右侧栓接,所述正反螺纹杆的表面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顶部均竖向栓接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的顶部贯穿通槽并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底部栓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第一旋转轴、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左侧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内腔横向栓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固定板左侧顶部的中心处嵌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右侧贯穿第二轴承并栓接有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左侧栓接有第二夹持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正面的右侧与第一固定板左侧正面的底部栓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正面的左侧与第二固定板右侧正面的底部栓接有第二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分别与螺纹套的底部栓接。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中心处嵌设有观察窗,所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相向的一侧栓接有防滑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相向的一侧环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腔的四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相向的一侧贯穿第二滑槽并分别与第一夹持板的左侧和第二夹持板的两侧栓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驱动电机、正反螺纹杆、螺纹套和移动柱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轴承筒底座进行快速夹持限位,提高了固定夹具对轴承筒底座夹持时的稳定性,防止轴承筒底座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偏移,从而影响轴承筒底座的加工精度,进而提高了次品率,通过第三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第一旋转轴、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第二旋转轴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所夹持的零件进行全方位旋转调节,从而可对轴承筒底座进行旋转加工,进而可对轴承筒底座进行全方位加工,解决了传统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夹持效果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驱动电机、正反螺纹杆、螺纹套和移动柱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轴承筒底座进行夹持固定,提高了该装置的夹持效果,通过第三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第一旋转轴、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第二旋转轴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所夹持的轴承筒底座进行旋转调节,从而对轴承筒底座进行全方位加工,通过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的配合,提高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稳定性,防止对轴承筒底座夹持过程中发生偏离,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的配合,便于对螺纹套进行限位,使螺纹套进行平稳移动,防止螺纹套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转动,通过观察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箱体内部的情况进行观察,通过防滑橡胶垫的配合,防止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直接与轴承筒底座进行接触,从而对轴承筒底座造成磨损,通过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的配合,增强了第二夹持板的旋转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箱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第二固定板和第二夹持板的结构主视图。
图中标号:1、箱体;2、控制开关;3、盖板;4、移动机构;41、第二驱动电机;42、正反螺纹杆;43、螺纹套;44、移动柱;5、第一固定板;6、第二固定板;7、第二滑槽;8、第二滑块;9、旋转机构;91、第三驱动电机;92、主动轮;93、从动轮;94、第一旋转轴;95、第一夹持板;96、第二夹持板;97、第二旋转轴;10、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第一限位板;13、第二限位板;14、第一滑槽;15、第一滑块;16、支撑脚;17、第三固定板;18、气缸;19、第一驱动电机;20、车削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箱体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第二固定板和第二夹持板的结构主视图,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正面栓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正面顶部的右侧栓接有控制开关2,所述箱体1的内腔设置有移动机构4,所述箱体1顶部的中心处横向开设有通槽,所述移动机构4的顶部贯穿通槽并从左至右依次栓接有第一支撑板10与第二支撑板11,所述第一支撑板10的右侧栓接有第一固定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10的右侧栓接有第一固定板5,所述第二支撑板11的左侧栓接有第二固定板6,所述第一固定板5与第二固定板6相向的一侧设置有旋转机构9,所述箱体1背面的中心处竖向栓接有第三固定板17,所述第三固定板17的顶部栓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底部的正面栓接有气缸18,所述气缸18的活塞杆栓接有第一驱动电机19,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栓接有车削刀20。
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第二驱动电机41、正反螺纹杆42、螺纹套43和移动柱44,所述箱体1内腔左侧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二驱动电机4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栓接有正反螺纹杆42,所述正反螺纹杆42杆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右侧与箱体1内腔的右侧栓接,所述正反螺纹杆42的表面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螺纹套43,所述螺纹套43的顶部均竖向栓接有移动柱44,所述移动柱44的顶部贯穿通槽并分别与第一支撑板10和第二支撑板11的底部栓接,通过第二驱动电机41、正反螺纹杆42、螺纹套43和移动柱44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轴承筒底座进行夹持固定,提高了该装置的夹持效果。
所述旋转机构9包括第三驱动电机91、主动轮92、从动轮93、第一旋转轴94、第一夹持板95、第二夹持板96和第二旋转轴97,所述第一支撑板10顶部左侧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三驱动电机91,所述第三驱动电机91的输出轴栓接有主动轮92,所述主动轮92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93,所述从动轮93的内腔横向栓接有第一旋转轴94,所述第一固定板5左侧顶部的中心处嵌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旋转轴94的右侧贯穿第二轴承并栓接有第一夹持板95,所述第二旋转轴97的左侧栓接有第二夹持板96,通过第三驱动电机91、主动轮92、从动轮93、第一旋转轴94、第一旋转轴94、第一夹持板95、第二夹持板96和第二旋转轴97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所夹持的轴承筒底座进行旋转调节,从而对轴承筒底座进行全方位加工。
所述第一支撑板10顶部正面的右侧与第一固定板5左侧正面的底部栓接有第一限位板12,所述第二支撑板11顶部正面的左侧与第二固定板6右侧正面的底部栓接有第二限位板13,通过第一限位板12与第二限位板13的配合,提高了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的稳定性,防止对轴承筒底座夹持过程中发生偏离。
所述箱体1内腔底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滑槽14,所述第一滑槽14的内腔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5,所述第一滑块15的顶部分别与螺纹套43的底部栓接,通过第一滑槽14和第一滑块15的配合,便于对螺纹套43进行限位,使螺纹套43进行平稳移动,防止螺纹套43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转动。
所述盖板的中心处嵌设有观察窗3,所述第一夹持板95与第二夹持板96相向的一侧栓接有防滑橡胶垫,通过观察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箱体1内部的情况进行观察,通过防滑橡胶垫的配合,防止第一夹持板95和第二夹持板96直接与轴承筒底座进行接触,从而对轴承筒底座造成磨损。
所述第一固定板5与第二固定板6相向的一侧环形开设有第二滑槽7,所述第二滑槽7内腔的四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8,所述第二滑块8相向的一侧贯穿第二滑槽7并分别与第一夹持板95的左侧和第二夹持板96的两侧栓接,通过第二滑槽7和第二滑块8的配合,增强了第二夹持板96的旋转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使用者将轴承筒底座放置于第一夹持板95与第二夹持板96相向的一侧,随后使用者按动控制开关2相应按钮,此时第二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带动正反螺纹杆42进行正转,同时螺纹套43带动移动柱44在正反螺纹杆42的表面相向移动,此时第一滑块15在第一滑槽14内滑动,辅助移动柱44进行平稳的移动,随后移动柱44分别带动第一支撑板10和第二支撑板11在通槽内同时向内侧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相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夹持板95与第二夹持板96板相向移动,最后对轴承筒底座进行快速固定夹持,如需对轴承筒底座进行车削,此时,使用者按动控制开关2上的相应按钮,控制第三驱动电机91带动主动轮92进行旋转,同时主动轮92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93和第一旋转轴94进行转动,随后第一旋转轴94带动第一夹持板95旋转,从而带动轴承筒底座进行旋转,同时第二旋转轴97在轴承内转动,利用第二夹持板96辅助轴承筒底座进行快速旋转,随后使用者按动控制开关2上的相应按钮,控制气缸18通过活塞杆带动第一驱动电机19向下移动,同时第一驱动电机19的旋转轴带动车削刀20向下移动至轴承筒底座的表面,随后使用者调节好方位,然后对轴承筒底座进行车削,在使用者对轴承筒底座加工完成后,则需要取下轴承筒底座时,同理,第二驱动电机41进行反转,此时第一夹持板95与第二夹持板96向两侧移动,随后使用者将轴承筒底座取下。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驱动电机41、正反螺纹杆42、螺纹套43和移动柱44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轴承筒底座进行夹持固定,提高了该装置的夹持效果,通过第三驱动电机91、主动轮92、从动轮93、第一旋转轴94、第一夹持板95、第二夹持板96和第二旋转轴97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所夹持的轴承筒底座进行旋转调节,从而对轴承筒底座进行全方位加工,通过第一限位板12与第二限位板13的配合,提高了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的稳定性,防止对轴承筒底座夹持过程中发生偏离,通过第一滑槽14和第一滑块15的配合,便于对螺纹套43进行限位,使螺纹套43进行平稳移动,防止螺纹套43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转动,通过观察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箱体1内部的情况进行观察,通过防滑橡胶垫,增强支撑脚16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通过第二滑槽7和第二滑块8的配合,增强了第二夹持板96的旋转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正面栓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正面顶部的右侧栓接有控制开关(2),所述箱体(1)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支撑脚(16),所述箱体(1)的内腔设置有移动机构(4),所述箱体(1)顶部的中心处横向开设有通槽,所述移动机构(4)的顶部贯穿通槽并从左至右依次栓接有第一支撑板(10)与第二支撑板(11),所述第一支撑板(10)的右侧栓接有第一固定板(5),所述第二支撑板(11)的左侧栓接有第二固定板(6),所述第一固定板(5)与第二固定板(6)相向的一侧设置有旋转机构(9),所述箱体(1)背面的中心处竖向栓接有第三固定板(17),所述第三固定板(17)的顶部栓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底部的正面栓接有气缸(18),所述气缸(18)的活塞杆栓接有第一驱动电机(19),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栓接有车削刀(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第二驱动电机(41)、正反螺纹杆(42)、螺纹套(43)和移动柱(44),所述箱体(1)内腔左侧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二驱动电机(4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栓接有正反螺纹杆(42),所述正反螺纹杆(42)杆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右侧与箱体(1)内腔的右侧栓接,所述正反螺纹杆(42)的表面从左至右均依次螺纹有螺纹套(43),所述螺纹套(43)的顶部竖向栓接有移动柱(44),所述移动柱(44)的顶部贯穿通槽并分别与第一支撑板(10)和第二支撑板(11)的底部栓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9)包括第三驱动电机(91)、主动轮(92)、从动轮(93)、第一旋转轴(94)、第一夹持板(95)、第二夹持板(96)和第二旋转轴(97),所述第一支撑板(10)顶部左侧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三驱动电机(91),所述第三驱动电机(91)的输出轴栓接有主动轮(92),所述主动轮(92)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93),所述从动轮(93)的内腔横向栓接有第一旋转轴(94),所述第一固定板(5)左侧顶部的中心处嵌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旋转轴(94)的右侧贯穿第二轴承并栓接有第一夹持板(95),所述第二旋转轴(97)的左侧栓接有第二夹持板(9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0)顶部正面的右侧与第一固定板(5)左侧正面的底部栓接有第一限位板(12),所述第二支撑板(11)顶部正面的左侧与第二固定板(6)右侧正面的底部栓接有第二限位板(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底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滑槽(14),所述第一滑槽(14)的内腔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5),所述第一滑块(15)的顶部分别与螺纹套(43)的底部栓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的中心处嵌设有观察窗,所述第一夹持板(95)与第二夹持板(96)相向的一侧栓接有防滑橡胶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5)与第二固定板(6)相向的一侧环形开设有第二滑槽(7),所述第二滑槽(7)内腔的四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8),所述第二滑块(8)相向的一侧贯穿第二滑槽(7)并分别与第一夹持板(95)的左侧和第二夹持板(96)的两侧栓接。
CN202021655782.XU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 Active CN2131642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55782.XU CN213164202U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55782.XU CN213164202U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64202U true CN213164202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99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55782.XU Active CN213164202U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642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36337U (zh) 一种数控机床工作台用辅助夹具
CN107790822A (zh) 一种可调节钢结构切割位置的切割装置
CN111843882A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固定夹具
CN213164202U (zh) 一种轴承筒底座车削加工用夹具
CN111823086A (zh) 一种角度可调式机械加工用板材磨边装置
CN210588476U (zh) 滑块精密磨削夹具
CN210703727U (zh)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夹具
CN212653338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固定夹具
CN219542385U (zh) 一种汽车轮毂加工用定位夹具
CN218017466U (zh) 一种用于陶瓷件内加工的磨削设备
CN213439030U (zh) 金相抛光机
CN213004926U (zh) 一种用于精密五金配件加工用传送装置
CN213561499U (zh) 一种环类零件内外圈磨削加工专用机床
CN213352114U (zh) 悬臂式水切割设备的翻转架结构
CN213672600U (zh) 一种金属焊接用夹持装置
CN11262129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生产加工用快速锁紧定位机构
CN213615739U (zh) 一种压铸铝件加工用毛刺去除装置
CN212653165U (zh) 一种角度可调式机械加工用板材磨边装置
CN211661832U (zh) 一种磨床用磁力旋转夹具
CN210938627U (zh) 一种齿轮加工用打磨装置
CN111438406A (zh) 一种高精度的磨齿工装夹具
CN207495066U (zh) 一种旋转液压虎钳
CN220462936U (zh) 一种精密机械用旋转加工台
CN217194398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用表面毛刺处理装置
CN214641810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夹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