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55660U - 尘盒和扫地机 - Google Patents

尘盒和扫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55660U
CN213155660U CN202020978235.9U CN202020978235U CN213155660U CN 213155660 U CN213155660 U CN 213155660U CN 202020978235 U CN202020978235 U CN 202020978235U CN 213155660 U CN213155660 U CN 213155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plate
cavity
housing
di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782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h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h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h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h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782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55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55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556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尘盒和扫地机,该尘盒应用于扫地机,所述尘盒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容腔以及连通所述容腔的进尘口和出尘口;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于所述容腔内,并与所述外壳围合为集尘腔,所述进尘口和所述出尘口连通所述集尘腔;底盖,所述底盖活动设置于所述出尘口处,用于打开或盖合所述出尘口。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方便倒尘的尘盒,该尘盒有效减少用户接触尘盒内的垃圾,实现方便快捷的倒尘。

Description

尘盒和扫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地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尘盒以及应用该尘盒的扫地机。
背景技术
扫地机用于对地面进行自动清洁,例如,对地面进行扫地清洁等。扫地机设有尘盒,尘盒用于收集扫地机清扫地面的灰尘等杂物。相关技术中扫地机在清理尘盒内的灰尘时,通常需要打开上盖拆除滤网,然后倾倒灰尘等,这样不仅造成步骤繁琐,不卫生,还会造成滤网等部件的二次污染。
上述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为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尘盒和扫地机,旨在提供一种方便倒尘的尘盒,该尘盒有效减少用户接触尘盒内的垃圾,实现方便快捷的倒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尘盒,应用于扫地机,所述尘盒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设有容腔以及连通所述容腔的进尘口和出尘口;
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于所述容腔内,并与所述外壳围合为集尘腔,所述进尘口和所述出尘口连通所述集尘腔;及
底盖,所述底盖活动设置于所述出尘口处,用于打开或盖合所述出尘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盖的一端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尘盒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的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用于卡合或释放所述底盖的另一端,以使所述底盖盖合所述出尘口或转动打开所述出尘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结构包括:
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和
卡板,所述卡板设于所述转动板邻近所述出尘口的一端;
其中,所述转动板带动所述卡板卡合或释放所述底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结构还包括弹性板,所述弹性板设于所述转动板远离所述卡板的一端,所述弹性板背离所述转动板的一端朝向所述外壳延伸,并与所述外壳弹性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结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转动板面向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支撑板邻近所述卡板设置,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转动板的一端与所述外壳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外壁凹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设置轴孔,所述转动板对应所述轴孔设有转轴,所述转动板通过所述转轴和所述轴孔的配合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弹性板和所述支撑板容纳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弹性板和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转动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盖的周缘凸设有卡凸,所述底盖盖合所述出尘口时,所述卡凸与所述卡板卡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盖对应所述卡板设有避让槽,所述卡凸凸设于所述避让槽内,所述卡凸与所述卡板卡合时,且所述卡板位于所述避让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卡凸面向所述出尘口的一侧形成有导向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邻近所述出尘口设有滑槽,所述底盖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槽内,以打开或盖合所述出尘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底盖中二者之一设有卡接件,二者之另一设有扣接件,所述底盖通过所述卡接件和所述扣接件的卡接配合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以打开或盖合所述出尘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还设有连通所述容腔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出尘口相对设置,所述尘盒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活动设置于所述开口处,用于打开或盖合所述开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顶盖的一端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顶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卡扣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还设有连通所述容腔的出风口,所述顶盖与所述外壳和所述过滤组件围合形成通风腔,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通风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内壁凸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筋;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
隔板支架,所述隔板支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容腔内,并与多个所述支撑筋抵接,所述隔板支架将所述容腔分隔为所述集尘腔和所述通风腔,所述隔板支架开设有连通所述集尘腔和所述通风腔的安装腔;
滤芯支架,所述滤芯支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滤芯支架设有容置腔;及
滤芯,所述滤芯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容置腔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尘盒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隔板支架和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
且/或,所述集尘腔具有长度方向,所述进尘口和所述安装腔位于所述集尘腔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尘盒还包括设于所述容腔内的围板,所述围板与所述容腔的内壁围合形成风道,所述风道连通所述出风口和所述通风腔,所述隔板支架的周缘与所述围板抵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扫地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上述所述的尘盒,所述尘盒可拆卸地连接于述机器人主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尘盒通过在外壳上设置容腔以及连通容腔的进尘口和出尘口,过滤组件设于外壳的容腔内,并与外壳围合为连通进尘口和出尘口的集尘腔,利用底盖活动设置于出尘口处,以打开或盖合出尘口,如此在倾倒外壳内的灰尘或垃圾时,只需要将底盖打开出尘口,底盖和灰尘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使底盖打开出尘口,从而方便灰尘或垃圾因重力从出尘口直接倒出,无需拆除外壳内的其他部件,也不用将外壳翻转,就能实现倒尘,如此有效减少用户接触外壳内的垃圾,实现方便快捷的倒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尘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尘盒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尘盒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尘盒打开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尘盒打开底盖和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尘盒另一视角打开底盖和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锁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尘盒 23 导向面
1 外壳 3 锁紧结构
1a 容腔 31 转动板
1b 集尘腔 311 转轴
11 安装槽 32 卡板
12 轴孔 33 弹性板
13 出尘口 34 支撑板
14 开口 4 顶盖
15 卡扣 41 卡孔
16 进尘口 5 过滤组件
17 出风口 51 隔板支架
18 支撑筋 511 安装腔
19 围板 52 滤芯支架
191 风道 521 容置腔
2 底盖 53 滤芯
21 避让槽 6 密封圈
22 卡凸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扫地机设置有尘盒,该尘盒用于在扫地机清扫地面的过程中收集灰尘或垃圾等杂物。相关技术中扫地机在清理尘盒内的灰尘时,通常需要打开尘盒的上盖,并拆除尘盒内的滤网等结构,然后将尘盒翻转后才能倾倒灰尘,这样不仅造成用户倾倒灰尘的过程较为繁琐,且在倾倒过程中很容易使得用户接触到灰尘,造成不卫生。同时,倒尘结束后将滤网等部件重新安装后,使得倾倒过程中残留的灰尘对滤网等部件造成二次污染。
基于上述构思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方便、快捷实现倒尘的尘盒100,该尘盒100应用于扫地机。可以理解的,扫地机可以是扫地机器人、拖地机器人、智能吸尘器或智能拖把等,在此不做限定。
请结合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尘盒100包括外壳1、过滤组件5及底盖2,其中,外壳1设有容腔1a以及连通容腔1a的进尘口16和出尘口13;过滤组件5设于容腔1a内,并与外壳1围合为集尘腔1b,进尘口16和出尘口13连通集尘腔1b;底盖2活动设置于出尘口13处,用于打开或盖合出尘口13。
在本实施例中,尘盒100的外壳1具有安装过滤组件5,以及容纳和收容灰尘或垃圾的容腔1a或腔体,外壳1的出尘口13连通容纳和收容灰尘或垃圾的容腔1a或腔体。可以理解的,外壳1用于安装、固定和保护尘盒100的滤网及其他部件等,外壳1的结构可以是具体腔体结构的壳体、盒体或箱体等,在此不做限定。
为了使得尘盒100实现方便、快捷的倒尘,出尘口13设于外壳1的底部,底盖2安装于外壳1底部的出尘口13。底盖2活动设置于出尘口13处,从而方便打开出尘口13,实现倒尘。
在一实施例中,底盖2可滑动连接于外壳1,以通过抽拉的方式实现打开或盖合出尘口13。具体为,外壳1邻近出尘口13设有滑槽,也即外壳1在容纳1a的内壁设置有滑槽,底盖2可滑动地设于滑槽内,以打开或盖合出尘口13。可以理解的,外壳1具有缺口,从而方便底盖2从缺口滑入或滑出外壳1的滑槽,以实现打开或盖合出尘口13。
在另一实施例中,底盖2与外壳1可采用可拆卸连接结构,实现打开或盖合出尘口13。具体为,外壳1和底盖2中二者之一设有卡接件,二者之另一设有扣接件,底盖2通过卡接件和扣接件的卡接配合与外壳1可拆卸连接,以打开或盖合出尘口13。可以理解的,外壳1邻近出尘口13(也即外壳1相对靠近于出尘口13的位置)设置有卡接件,底盖2设有扣接件,从而使得底盖2通过卡接件和扣接件的卡接配合与外壳1可拆卸连接,以打开或盖合出尘口13。可选地,卡接件和扣接件可以是卡扣连接、插接配合、螺钉连接或销钉连接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又一实施例中,底盖2的一端与外壳1转动连接,底盖2的另一端与外壳1采用可拆卸连接结构,实现打开或盖合出尘口13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底盖2可以是板状或片状结构。当然,为了使得底盖2处于闭合位置时,放置外壳1容腔内的灰尘或垃圾泄漏,底盖2盖合出尘口13是,底盖2与外壳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结构,例如密封垫或密封圈等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通过将过滤组件5可拆卸地设于容腔1a内,从而与容腔1a的内壁围合形成集尘腔1b,使得进尘口16和进尘口16连通集尘腔1b,如此使得尘盒100通过进尘口16将灰尘或垃圾收集到集尘腔1b内,并进行暂时的储存或存放。当集尘腔1b内的灰尘或垃圾收到满或收集到一定量时,通过打开或拆除底盖2,以打开出尘口13,从而方便将集尘腔1b内的灰尘或垃圾倒出,使得尘盒100可以继续使用。在本实施例中,尘盒100依靠负压吸收灰尘或垃圾后,带灰尘的气流经过过滤组件5过滤,然后将过滤后的气流排出尘盒100,从而实现气压平衡。
本实用新型的尘盒100通过在外壳1上设置容腔1a以及连通容腔1a的进尘口16和出尘口13,过滤组件5设于外壳1的容腔1a内,并与外壳1围合为连通进尘口16和出尘口13的集尘腔1b,利用底盖2活动设置于出尘口13处,以打开或盖合出尘口13,如此在倾倒外壳1内的灰尘或垃圾时,只需要将底盖2打开出尘口13,底盖2和灰尘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使底盖2打开出尘口13,从而方便灰尘或垃圾因重力从出尘口13直接倒出,无需拆除外壳1内的其他部件,也不用将外壳1翻转,就能实现倒尘,如此有效减少用户接触外壳1内的垃圾,实现方便快捷的倒尘。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底盖2的一端与外壳1转动连接,尘盒100还包括设于外壳1的锁紧结构3,锁紧结构3用于卡合或释放底盖2的另一端,以使底盖2盖合出尘口13或转动打开出尘口13。
可以理解的,底盖2具有盖合出尘口13的闭合位置以及相对出尘口13打开的打开位置,底盖2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切换时,底盖2的一端与外壳1转动连接;锁紧结构3用于在底盖2处于闭合位置时,卡合或释放底盖2的另一端。
当底盖2处于闭合位置时,锁紧结构3卡合底盖2的另一端(该另一端是与底盖2与外壳1转动连接的一端相对或相邻的一端),使得底盖2盖合并密封出尘口13,从而防止外壳1容腔内的灰尘或垃圾泄漏;当锁紧结构3释放底盖2的另一端时,底盖2因自身重力作用,使得底盖2被锁紧结构3释放的一端绕底盖2与外壳1转动连接的一端而转动打开出尘口13,也即底盖2从闭合位置变换到打开位置,此时外壳1容腔内的灰尘或垃圾因重力作用,从出尘口13直接掉落而实现倒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尘盒100通过在外壳1上设置出尘口13和锁紧结构3,并将底盖2安装于出尘口13处,使得底盖2的一端与外壳1转动连接,利用锁紧结构3卡合或释放底盖2的另一端,实现底盖2盖合或打开出尘口13,如此在倾倒外壳1内的灰尘或垃圾时,只需要通过控制锁紧结构3,使得锁紧结构3释放底盖2的另一端,底盖2和灰尘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使底盖2打开出尘口13,从而方便灰尘或垃圾因重力从出尘口13直接倒出,无需拆除外壳1内的其他部件,也不用将外壳1翻转,就能实现倒尘,如此有效减少用户接触外壳1内的垃圾,实现方便快捷的倒尘。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7所示,锁紧结构3包括转动板31和卡板32,其中,转动板31与外壳1转动连接;卡板32设于转动板31邻近出尘口13的一端。转动板31带动卡板32卡合或释放底盖2。
可以理解的,转动板31可选为板状或片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板31与外壳1可通过轴孔配合、铰接或枢接等连接方式实现转动连接。卡板32连接于转动板31邻近出尘口13的一端,也即卡板32设置在转动板31相对靠近出尘口13的一端,且卡板32与转动板31呈夹角设置。可选地,卡板32与转动板31呈垂直设置,使得卡板32位于转动板31面向外壳1的一侧,如此可利用卡板32对底盖2实现卡合限位。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7所示,锁紧结构3还包括弹性板33,弹性板33设于转动板31远离卡板32的一端,弹性板33背离转动板31的一端朝向外壳1延伸,并与外壳1弹性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板33背离转动板31的一端朝向远离转动板31的方向延伸,并与外壳1弹性抵接。底盖2在闭合位置时,卡板32与底盖2的另一端卡合;当需要倾倒灰尘时,转动板31相对于外壳1转动以压缩弹性板33,使卡板32脱离并释放底盖2的另一端,以使底盖2处于打开位置,从而方便灰尘从出尘口13掉落倒出。
可以理解的,弹性板33连接于转动板31远离卡板23的一端,也即卡板23和弹性板33分别位于转动板31的相对两端,且弹性板33与转动板31呈夹角设置,此时弹性板33远离转动板31的一端朝向背离转动板31的方向延伸,并与外壳1弹性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板33具有弹性,能够发生变形。可选地,弹性板33可以是弹片或弹簧等结构,在此不做限定。底盖2在闭合位置时,弹性板33处于原始或初始状态,且弹性板33远离转动板31的一端与外壳1弹性抵接,如此使得卡板32与底盖2卡合,也即底盖2盖合并密封出尘口13。当需要倾倒灰尘或垃圾时,通过按压转动板31,使得转动板31相对于外壳1转动以压缩弹性板33,从而使得卡板32脱离并释放底盖2的另一端,如此底盖2因重力作用从闭合位置变换到打开位置,以打开出尘口13,从而方便灰尘从出尘口13掉落倒出。当按压转动板31的力消失时,弹性板33因压缩而储备的弹性势能推动转动板31复位。
可以理解的,卡板32和弹性板33位于转动板31的同一侧,也即卡板32和弹性板33设于转动板31面向外壳1的一侧,且卡板32和弹性板33位于转动板31的两端,如此可方便卡板32与底盖2实现卡合,且方便用户按压省力。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7所示,锁紧结构3还包括支撑板34,支撑板34设于转动板31面向外壳1的一侧,支撑板34邻近卡板32设置,支撑板34背离转动板31的一端与外壳1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支撑板34,利用支撑板34对转动板31实现支撑作用,使得卡板32与外壳1之间形成卡合间隙,从而保证底盖2方便与卡板32卡合。可以理解的,支撑板34邻近卡板32设置,且支撑板34位于卡板32和转动板31与外壳1转动连接处之间,如此使得弹性板33因压缩而储备的弹性势能推动转动板31复位时,支撑板34与外壳1抵接,从而避免转动板31复位过渡。
可以理解的,在倾倒完灰尘或垃圾后,将底盖2盖合出尘口13,并推动底盖2至与卡板32卡合。
在一实施例中,外壳1的外壁凹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的侧壁设置轴孔12,转动板31对应轴孔12设有转轴311,转动板31通过转轴311和轴孔12的配合可转动地设于安装槽11内,弹性板33和支撑板34容纳于安装槽11内,且弹性板33和支撑板34远离转动板31的一端与安装槽11的底壁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外壳1的外壁设置安装槽11,从而利用安装槽11对锁紧结构3实现容纳和安装,使得锁紧结构3的转动板31背向卡板32的一侧与外壳1的外壁齐平,从而提高尘盒100的外观美观度的同时,方便尘盒100安装于其他结构中,避免锁紧结构3对其他安装结构产生干涉。
可以理解的,安装槽11朝向出尘口13的方向延伸,如此使得转动板31的延长方向与出尘口13所在平面呈垂直设置。安装槽11邻近出尘口13的一端呈开口设置,也即转动板31设置卡板32的一端伸出安装槽11的开口,且卡板32朝向出尘口13延伸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1的相对两侧壁设有轴孔12,转动板31对应两个轴孔12设有转轴311,如此使得每一转轴311可转动伸入轴孔12,从而使得转动板31通过转轴311和轴孔12的孔轴配合与安装槽11的槽壁实现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转轴311位于转动板31的相对两侧边,并位于卡板32和弹性板33之间。轴孔12位于安装槽11延伸方向的中间,转轴311位于转动板31延长方向的中间。
可以理解的,转动板31背向卡板32的一侧与外壳1的外壁齐平,也即弹性板33和支撑板34均位于转动板31和安装槽11的底壁之间,且弹性板33和支撑板34远离转动板31的一端与安装槽11的底壁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底盖2的周缘凸设有卡凸22,底盖2盖合出尘口13时,卡凸22与卡板32卡合。可以理解的,底盖2的周缘凸设有卡凸22,利用卡凸22与卡板32卡合,从而将底盖2锁合在出尘口13处。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底盖2对应卡板32设有避让槽21,卡凸22凸设于避让槽21内,卡凸22与卡板32卡合时,且卡板32位于避让槽21内。
可以理解的,为了方便锁紧结构3的转动板31和卡板32与底盖2的周缘紧密配合,底盖2对应卡板32设有避让槽21,使得卡凸22位于避让槽21内,也即避让槽21的槽壁凸设有卡凸22。如此在底盖2盖合出尘口13时,也即底盖2在闭合位置时,卡凸22与卡板32卡合,且卡板32位于避让槽21内,且转动板31位于避让槽21的槽口处。
为了方便底盖2的卡凸22顺利与卡板32卡合,如图3、图4、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卡凸22面向出尘口13的一侧形成有导向面23。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卡凸22上设置导向面23,从而在底盖2盖合出尘口13时,卡板32沿导向面23滑动至卡凸22背向导向面23的一侧,如此使得卡板32与卡凸22卡合。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板32设有配合面,如此在卡板32与卡凸22卡合的过程中,导向面23与卡板32的配合面相互滑动,从而实现顺利卡合。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外壳1还设有连通容腔1a的开口14,开口14与出尘口13相对设置,尘盒100还包括顶盖4,顶盖4活动设置于开口14处,用于打开或盖合开口14。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呈两端开口的盒体或箱体结构,开口14与出尘口13相对设置,且位于同一轴向上。通过设置顶盖4,从而方便通过顶盖4打开或闭合开口14,如此方便尘盒100的过滤组件5通过开口14安装于外壳1的容腔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顶盖4的一端与外壳1转动连接,顶盖4的另一端与外壳1卡扣连接。
可以理解的,顶盖4的一端与外壳1通过轴孔配合、铰接或枢接等连接结构实现转动连接。为了方便顶盖4打开或闭合开口14,顶盖4的另一端与外壳1卡扣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顶盖4远离转动连接的一端设有卡孔41,外壳1对应卡孔41设有卡扣15,如此使得顶盖4通过卡扣15和卡孔41的卡扣配合与外壳1实现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顶盖4可选为板状或片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尘盒100应用于尘盒100,通过将顶盖4的一端与外壳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外壳1卡扣连接,从而方便顶盖4打开或闭合开口14的同时,方便尘盒100的滤网等其他部件从开口14处安装、拆卸、更换或维修等,避免造成二次污染。通过将底盖2的一端与外壳1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锁紧结构3的卡板卡合或释放,从而方便通过按压锁紧结构3的转动板31,实现一键倒尘,实现方便快捷的倒尘,提高使用便利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外壳1还设有连通容腔1a的出风口17,顶盖4与外壳1和过滤组件5围合形成通风腔,出风口17连通通风腔。
可以理解的,通过将过滤组件5可拆卸地设于容腔1a内,从而将容腔1a分隔为集尘腔1b和通风腔,使得进尘口16和进尘口16连通集尘腔1b,出风口17连通通风腔。如此尘盒100依靠负压吸收灰尘或垃圾后,使得尘盒100通过进尘口16将灰尘或垃圾收集到集尘腔1b内,并进行暂时的储存或存放。而带灰尘的气流经过过滤组件5过滤,然后将过滤后的气流通过通风腔和出风口17排出尘盒100,从而实现气压平衡。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外壳1的内壁凸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筋18。过滤组件5包括隔板支架51、滤芯支架52及滤芯53,其中,隔板支架51可拆卸地设于容腔1a内,并与多个支撑筋18抵接,隔板支架51将容腔1a分隔为集尘腔1b和通风腔,隔板支架51开设有连通集尘腔1b和通风腔的安装腔511;滤芯支架52可拆卸地设于安装腔511内,滤芯支架52设有容置腔521;滤芯53可拆卸地设于容置腔521内。
在本实施例中,隔板支架51用于分隔容腔1a的同时,实现滤芯支架52和滤芯53的安装固定。外壳1内壁的多个支撑筋18环绕外壳1的内壁设置,使得多个支撑筋18能够实现支撑和安装隔板支架51,确保隔板支架51的安装稳定性。当然,为了提高安装稳定性,隔板支架51与支撑筋18可采用卡扣连接、插接配合、螺钉连接或销钉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在此不作限定。可以理解的,外壳1与多个支撑筋18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可提高支撑筋18的结构强度。
可以理解的,隔板支架51的安装腔511是由隔板支架51围合形成的框体结构,通过在安装腔511的内壁凸设凸台或支撑台,从而方便对滤芯支架52实现稳定安装。滤芯支架52用于安装和固定滤芯53,可以理解的,滤芯支架52包括支架和纱网,支架呈框体结构,纱网设于框体结构内,从而使得支架与纱网配合形成容置腔521,如此可利用容置腔521对滤芯53实现限位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滤芯53可拆卸地安装于滤芯支架52的容置腔521内,从而方便对滤芯53实现拆装、更换、清洗或维修,提高便利性的同时,降低尘盒100的成本。通过将滤芯支架52可拆卸地安装于隔板支架51的安装腔511内,从而方便对滤芯支架52实现拆装、更换、清洗或维修,提高便利性的同时,降低尘盒100的成本。通过将隔板支架51可拆卸地安装于外壳1的容腔1a内,从而方便对隔板支架51实现拆装、更换、清洗或维修,提高便利性的同时,降低尘盒100的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尘盒100还包括密封圈6,密封圈6设于隔板支架51和外壳1的内壁之间。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密封圈6,从而利用密封圈6对隔板支架51的周缘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实现密封,避免集尘腔1b内带灰尘的气流通过隔板支架51的周缘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的缝隙进入通风腔,并经由出风口17排出尘盒100,从而对外界空气实现二次污染。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集尘腔1b具有长度方向,进尘口16和安装腔511位于集尘腔1b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可以理解的,如此设置,从而对集尘腔1b实现有效利用,使得尘盒100的集尘腔1b通过进尘口16收集的灰尘,经由安装腔511处滤芯53的气流引导,将集尘腔1b内进尘口16处的灰尘带到滤芯53一端,使得集尘腔1b内容纳更多的灰尘或垃圾。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尘盒100还包括设于容腔1a内的围板19,围板19与容腔1a的内壁围合形成风道191,风道191连通出风口17和通风腔,隔板支架51的周缘与围板19抵接。
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围板19,从而使得围板19与容腔1a的内壁围合形成风道191,方便利用风道191将通过滤芯53过滤后的气流经由通风腔引导至风道191内,并经由出风口17排出尘盒100外。在本实施例中,围板19背向外壳1内壁的一侧设有支撑筋18,如此使得隔板支架51安装于容腔1a内时,隔板支架51的周缘与围板19限位抵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扫地机,该扫地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上述的尘盒100,该尘盒100的具体结构参照前述实施例,由于本扫地机采用了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机器人主体设有容纳腔,尘盒100可拆卸地设于容纳腔内,如此可利用尘盒100在扫地机清扫过程中收集灰尘或垃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尘盒,应用于扫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尘盒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设有容腔以及连通所述容腔的进尘口和出尘口;
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于所述容腔内,并与所述外壳围合为集尘腔,所述进尘口和所述出尘口连通所述集尘腔;及
底盖,所述底盖活动设置于所述出尘口处,用于打开或盖合所述出尘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的一端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尘盒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的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用于卡合或释放所述底盖的另一端,以使所述底盖盖合所述出尘口或转动打开所述出尘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包括:
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和
卡板,所述卡板设于所述转动板邻近所述出尘口的一端;
其中,所述转动板带动所述卡板卡合或释放所述底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还包括弹性板,所述弹性板设于所述转动板远离所述卡板的一端,所述弹性板背离所述转动板的一端朝向所述外壳延伸,并与所述外壳弹性抵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转动板面向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支撑板邻近所述卡板设置,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转动板的一端与所述外壳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壁凹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设置轴孔,所述转动板对应所述轴孔设有转轴,所述转动板通过所述转轴和所述轴孔的配合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弹性板和所述支撑板容纳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弹性板和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转动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抵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的周缘凸设有卡凸,所述底盖盖合所述出尘口时,所述卡凸与所述卡板卡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对应所述卡板设有避让槽,所述卡凸凸设于所述避让槽内,所述卡凸与所述卡板卡合时,且所述卡板位于所述避让槽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凸面向所述出尘口的一侧形成有导向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邻近所述出尘口设有滑槽,所述底盖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槽内,以打开或盖合所述出尘口。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底盖中二者之一设有卡接件,二者之另一设有扣接件,所述底盖通过所述卡接件和所述扣接件的卡接配合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以打开或盖合所述出尘口。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设有连通所述容腔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出尘口相对设置,所述尘盒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活动设置于所述开口处,用于打开或盖合所述开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一端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顶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卡扣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设有连通所述容腔的出风口,所述顶盖与所述外壳和所述过滤组件围合形成通风腔,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通风腔。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壁凸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筋;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
隔板支架,所述隔板支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容腔内,并与多个所述支撑筋抵接,所述隔板支架将所述容腔分隔为所述集尘腔和所述通风腔,所述隔板支架开设有连通所述集尘腔和所述通风腔的安装腔;
滤芯支架,所述滤芯支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滤芯支架设有容置腔;及
滤芯,所述滤芯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容置腔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尘盒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隔板支架和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
且/或,所述集尘腔具有长度方向,所述进尘口和所述安装腔位于所述集尘腔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尘盒还包括设于所述容腔内的围板,所述围板与所述容腔的内壁围合形成风道,所述风道连通所述出风口和所述通风腔,所述隔板支架的周缘与所述围板抵接。
18.一种扫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尘盒,所述尘盒可拆卸地连接于述机器人主体。
CN202020978235.9U 2020-06-01 2020-06-01 尘盒和扫地机 Active CN213155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8235.9U CN213155660U (zh) 2020-06-01 2020-06-01 尘盒和扫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8235.9U CN213155660U (zh) 2020-06-01 2020-06-01 尘盒和扫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55660U true CN213155660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86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78235.9U Active CN213155660U (zh) 2020-06-01 2020-06-01 尘盒和扫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556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45794A (en) Vacuum cleaner
EP3741280B1 (en) Dust box and cleaning robot
EP3741278B1 (en) Dust collection box and sweeping robot
EP3741279B1 (en) Dust collecting bin and sweeping robot
JP2008154801A (ja) 集塵容器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CN213155660U (zh) 尘盒和扫地机
CN210871323U (zh) 一种主动闭合式扫地机尘盒
CN218899335U (zh) 集尘盒以及清洁设备
CN215424421U (zh) 尘盒组件与扫地机器人
CN210871311U (zh) 一种集尘盒及其扫地机器人
CN211187047U (zh) 吸尘盒及吸尘器
CN215838843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基站的集污箱及基站
CN215838735U (zh) 清洁模块和清洁机器人
JP3809600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19479971U (zh) 污水收集箱、基站和清洁设备
CN217137888U (zh) 一种尘盒弹出结构
CN213721743U (zh) 扫地机器人和扫地机系统
CN213488622U (zh) 集尘盒和扫地机器人
CN220860009U (zh) 清洁机器人设备
CN219905550U (zh) 一种便于倒出垃圾的集尘基站垃圾箱及扫地机集尘基站
CN211582929U (zh) 一次性集尘盒组件及扫地机
CN218186696U (zh) 尘盒组件及清洁设备
CN217885935U (zh) 一种集尘装置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214549292U (zh) 一种扫地机的集尘装置
CN218792117U (zh) 清洁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