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33859U - 涂布垫片和涂布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涂布垫片和涂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33859U
CN213133859U CN202021291482.8U CN202021291482U CN213133859U CN 213133859 U CN213133859 U CN 213133859U CN 202021291482 U CN202021291482 U CN 202021291482U CN 213133859 U CN213133859 U CN 213133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iler
blocking portion
blocking part
blocking
gas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9148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9148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33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33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33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布垫片和涂布装置。一种涂布垫片包括垫片本体、第一扰流板及第二扰流板。垫片本体包括第一阻挡部、第二阻挡部及第三阻挡部,第一阻挡部、第二阻挡部和第三阻挡部共同围成第一导流槽和与第一导流槽相连通的第一浆料开口;第一扰流板收容于第一导流槽中,并与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固定连接,第一扰流板具有与第一阻挡部连接的第一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一阻挡部的延伸方向的角度为20°~30°;第二扰流板收容于第一导流槽中,并与第一阻挡部和第三阻挡部固定连接,第二扰流板具有与第一阻挡部连接的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一阻挡部的延伸方向的角度为20°~30°。上述涂布垫片的涂布面密度的一致性较好。

Description

涂布垫片和涂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涂布垫片和涂布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电动汽车对锂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锂电池涂布工序对电池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挤压涂布具有优良的涂布面密度一致性、浆料粘度适用范围广、陶瓷涂布兼容性好等特点使其成为现在锂电池涂布的主要方式。挤压涂布设备一般包括上模头、下模头及夹设在上模头和下模头之间的涂布垫片。但传统的涂布垫片存在涂布面密度一致性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涂布面密度一致性较好的涂布垫片。
此外,还提供了一种涂布装置。
一种涂布垫片,包括:
所述垫片本体包括第一阻挡部、第二阻挡部及第三阻挡部,所述第二阻挡部和所述第三阻挡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阻挡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阻挡部、所述第二阻挡部和所述第三阻挡部共同围成第一导流槽和与所述第一导流槽相连通的第一浆料开口;
第一扰流板,收容于所述第一导流槽中,并与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扰流板具有与所述第一阻挡部连接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阻挡部的延伸方向的角度为20°~30°,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垫片本体所在的平面垂直;
第二扰流板,收容于所述第一导流槽中,并与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三阻挡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扰流板具有与所述第一阻挡部连接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阻挡部的延伸方向的角度为20°~30°,其中,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垫片本体所在的平面垂直。
上述涂布垫片的第一扰流板收容于所述第一导流槽中,并与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扰流板具有与所述第一阻挡部连接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阻挡部的延伸方向的角度为20°~30°;第二扰流板收容于所述第一导流槽中,并与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三阻挡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扰流板具有与所述第一阻挡部连接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阻挡部的延伸方向的角度为20°~30°,而使第一导流槽中的活性浆料沿着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向两侧疏导,然后向第一浆料开口处汇集流出,提高涂布面密度的一致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扰流板靠近所述第二阻挡部的一侧边缘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扰流板的第一扰流槽,所述第一扰流槽从所述第一扰流板远离所述第一阻挡部的一侧向靠近所述第一阻挡部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扰流板靠近所述第三阻挡部的一侧边缘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扰流板的第二扰流槽,所述第二扰流槽从所述第二扰流板远离所述第一阻挡部的一侧向靠近所述第一阻挡部的一侧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扰流板还具有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的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垫片本体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一挡板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扰流板还具有与所述第二侧面连接的第四侧面,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垫片本体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一挡板的延伸方向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扰流板还具有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的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垫片本体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一挡板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扰流板的所述第三侧面靠近所述第二阻挡部的一侧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扰流板的第一扰流槽,所述第一扰流槽从所述第三侧面向靠近所述第一阻挡部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扰流板还具有与所述第二侧面连接的第四侧面,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垫片本体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一挡板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扰流板的所述第四侧面靠近所述第三阻挡部的一侧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扰流板的第二扰流槽,所述第一扰流槽从所述第四侧面向靠近所述第一阻挡部的一侧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阻流板,所述阻流板收容于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一浆料开口,并与所述垫片本体的第一阻挡部固定连接,所述阻流板具有相对的固定端和出料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垫片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阻流板上开设有第一浆料流道和均与所述第一浆料流道连通的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间隔设置在所述出料端,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均在所述阻流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阻流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流板远离所述第一阻挡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阻挡部远离所述第一阻挡部的一侧和所述第三阻挡部远离所述第一阻挡部的一侧均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阻挡部上开设有第二浆料流道和与所述第二浆料流道相连通的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三出料口在所述第二阻挡部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三出料口靠近所述第二浆料流道的一侧的侧壁轮廓呈圆弧形;所述第三阻挡部上开设有第三浆料流道和与所述第三浆料流道相连通的第四出料口,所述第四出料口在所述第三阻挡部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三阻挡部,所述第四出料口靠近所述第三浆料流道的一侧的侧壁轮廓呈圆弧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浆料流道的深度为所述第二阻挡部的厚度为20%~90%;第三浆料流道的深度为所述第三阻挡部的厚度为20%~9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出料口和所述第四出料口的宽度均为0.2mm~0.6mm。
一种涂布装置,包括上模头、下模头及夹设在所述上模头和所述下模头之间的上述的涂布垫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下模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涂布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涂布垫片的A部的放大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涂布垫片的B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一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包括上模头(图未示)、下模头100及夹设在上模头和下模头100之间的涂布垫片200。下模头100具有主料腔110和副料腔120,以及与主料腔相连通的活性浆料进料口130。
进一步地,涂布垫片200为片状结构。更进一步地,涂布垫片200的厚度为0.3~1.2mm。具体地,涂布垫片200包括垫片本体(图未标)、第一扰流板220及第二扰流板230。
垫片本体包括第一阻挡部211、第二阻挡部212及第三阻挡部213,第二阻挡部212和第三阻挡部213分别与第一阻挡部211的两端固定连接,第一阻挡部211、第二阻挡部212和第三阻挡部213共同围成第一导流槽201和与第一导流槽201相连通的第一浆料开口202。其中,第一导流槽201为活性浆料导流槽;第一浆料开口202为活性浆料开口。具体地,活性浆料一般为正极浆料或负极浆料。具体地,第一阻挡部211为条形板状结构。
其中,第二阻挡部212先朝远离第一阻挡部211的一侧延伸,再朝靠近第三阻挡部213的一侧延伸;第三阻挡部213朝远离第一阻挡部211的一侧延伸,再朝靠近第二阻挡部212的一侧延伸。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第二阻挡部212上开设有第二浆料流道212a和与第二浆料流道212a相连通的第三出料口212b,第三出料口212b在第二阻挡部212的厚度方向上贯穿第二阻挡部212,第三出料口212b靠近第二浆料流道212a的一侧的侧壁轮廓呈圆弧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出料口212b靠近第二浆料流道212a的一侧的侧壁轮廓的弧长为第三出料口212b靠近第二浆料流道212a的一侧的侧壁的弦长的1.5倍。具体地,第二浆料流道212a为绝缘浆料流道。其中,绝缘浆料流道一般流淌的是陶瓷浆料。
第二浆料流道212a的深度为第二阻挡部212的厚度为20%~90%。同时,第三出料口212b在第二阻挡部212的厚度方向上贯穿第二阻挡部212,以增加绝缘浆料的流量,降低第二浆料流道212a的局部压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浆料流道212a的深度为第二阻挡部212的厚度为50%。具体地,第二浆料流道212a为条形凹槽。
具体地,第三出料口212b在出料方向上的末端宽度逐渐增大,以提升涂布质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出料口212b在出料方向上的末端宽度为0.2mm~0.6mm。
进一步地,第三阻挡部213上开设有第三浆料流道213a和与第三浆料流道213a相连通的第四出料口213b,第四出料口213b在第三阻挡部213的厚度方向上贯穿第三阻挡部213,第四出料口213b靠近第三浆料流道213a的一侧的侧壁轮廓呈圆弧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四出料口213b靠近第三浆料流道213a的一侧的侧壁轮廓的弧长为第四出料口213b靠近第三浆料流道213a的一侧的侧壁的弦长的1.5倍。具体地,第三浆料流道213a为绝缘浆料流道。
其中,第三浆料流道213a的深度为第三阻挡部213的厚度为20%~90%。同时,第四出料口213b在第三阻挡部213的厚度方向上贯穿第三阻挡部213,以增加绝缘浆料的流量,降低第三浆料流道213a的局部压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浆料流道213a的深度为第一阻挡部211的厚度为50%。具体地,第三浆料流道213a为条形凹槽。
具体地,第四出料口213b在出料方向上的末端宽度逐渐增大,以缓解出料压力,提升涂布质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四出料口213b在出料方向上的末端宽度为0.2mm~0.6mm。
第一扰流板220收容于第一导流槽201中,并与第一阻挡部211和第二阻挡部212固定连接,第一扰流板220具有与第一阻挡部211连接的第一侧面221,第一侧面221与第一阻挡部211的延伸方向的角度为20°~30°,其中,第一侧面221与垫片本体所在的平面垂直。进一步地,第一扰流板220还具有与第一侧面221连接的第三侧面222,第三侧面222与垫片本体所在的平面垂直,第三侧面222与第一阻挡部211的延伸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第一扰流板220靠近第二阻挡部212的一侧边缘开设有贯穿第一扰流板220的第一扰流槽223,第一扰流槽223从第一扰流板220远离第一阻挡部211的一侧向靠近第一阻挡部211的一侧延伸。其中,第一扰流槽223与第一导流槽201连通。其中,第一扰流槽223与主料腔110连通。
更进一步地,第一扰流槽223位于第一扰流板220的第三侧面222靠近第二阻挡部212的一侧,第一扰流槽223从第三侧面222向靠近第一阻挡部211的一侧延伸。
第二扰流板230收容于第一导流槽201中,并与第一阻挡部211和第三阻挡部213固定连接,第二扰流板230具有与第一阻挡部211连接的第二侧面231,第一侧面221与第一阻挡部211的延伸方向的角度为20°~30°,其中,第二侧面231与垫片本体所在的平面垂直。进一步地,第二扰流板230还具有与第二侧面231连接的第四侧面232,第四侧面232与垫片本体所在的平面垂直,第四侧面232与第一挡板的延伸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第二扰流板230靠近第三阻挡部213的一侧边缘开设有贯穿第二扰流板230的第二扰流槽233,第二扰流槽233从第二扰流板230远离第一阻挡部211的一侧向靠近第一阻挡部211的一侧延伸。其中,第二扰流槽233与第一导流槽201连通。其中,第二扰流槽233与主料腔110连通。
更进一步地,第二扰流槽233位于第二扰流板230的第四侧面232靠近第三阻挡部213的一侧,第一扰流槽223从第四侧面232向靠近第一阻挡部211的一侧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阅图4,涂布垫片200还包括阻流板240,阻流板240收容于第一导流槽201和第一浆料开口202,并与垫片本体的第一阻挡部211固定连接,阻流板240具有相对的固定端和出料端,固定端与垫片本体固定连接,阻流板240上开设有第一浆料流道241和均与第一浆料流道241连通的第一出料口242和第二出料口243,第一出料口242和第二出料口243间隔设置在出料端,第一出料口242和第二出料口243均在阻流板240的厚度方向上贯穿阻流板240。具体地,第一浆料流道241为绝缘浆料流道。
阻流板240远离第一阻挡部211的一侧与第二阻挡部212远离第一阻挡部211的一侧和第三阻挡部213远离第一阻挡部211的一侧均平齐。
进一步地,阻流板240为多个,多个阻流板240间隔设置在第一阻挡部211上。多个阻挡部240将第一导流槽201和第一浆料开口202分隔。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阻流板240为两个。
上述涂布垫片200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传统的涂布垫片常出现的面密度重量分布中间重、两边轻及中间流速过快的问题。上述涂布垫片200的第一扰流板220收容于所述第一导流槽201中,并与所述第一阻挡部211和所述第二阻挡部2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扰流板220具有与所述第一阻挡部211连接的第一侧面221,所述第一侧面221与所述第一阻挡部211的延伸方向的角度为20°~30°;第二扰流板230,收容于所述第一导流槽201中,并与所述第一阻挡部211和所述第三阻挡部2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扰流板230具有与所述第一阻挡部211连接的第二侧面231,所述第一侧面221与所述第一阻挡部211的延伸方向的角度为20°~30°,而使第一导流槽201中的活性浆料沿着第一侧面221和第二侧面231向两侧疏导,然后向第一浆料开口202处汇集流出,提高涂布面密度的一致性。
2)第一扰流板220靠近第二阻挡部212的一侧边缘开设有贯穿第一扰流板220的第一扰流槽223,第一扰流槽223从第一扰流板220远离第一阻挡部211的一侧向靠近第一阻挡部211的一侧延伸;第二扰流板230靠近第三阻挡部213的一侧边缘开设有贯穿第二扰流板230的第二扰流槽233,第二扰流槽233从第二扰流板230远离第一阻挡部211的一侧向靠近第一阻挡部211的一侧延伸。第一导流槽201中的边缘少量活性浆料在压力的作用下从第一扰流槽223和第二扰流槽233流出,防止活性浆料在边缘无压力的条件下造成浆料死角,提高涂布面密度一致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涂布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垫片本体包括第一阻挡部、第二阻挡部及第三阻挡部,所述第二阻挡部和所述第三阻挡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阻挡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阻挡部、所述第二阻挡部和所述第三阻挡部共同围成第一导流槽和与所述第一导流槽相连通的第一浆料开口;
第一扰流板,收容于所述第一导流槽中,并与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扰流板具有与所述第一阻挡部连接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阻挡部的延伸方向的角度为20°~30°,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垫片本体所在的平面垂直;
第二扰流板,收容于所述第一导流槽中,并与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三阻挡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扰流板具有与所述第一阻挡部连接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阻挡部的延伸方向的角度为20°~30°,其中,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垫片本体所在的平面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流板靠近所述第二阻挡部的一侧边缘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扰流板的第一扰流槽,所述第一扰流槽从所述第一扰流板远离所述第一阻挡部的一侧向靠近所述第一阻挡部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扰流板靠近所述第三阻挡部的一侧边缘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扰流板的第二扰流槽,所述第二扰流槽从所述第二扰流板远离所述第一阻挡部的一侧向靠近所述第一阻挡部的一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流板还具有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的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垫片本体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一阻挡部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扰流板还具有与所述第二侧面连接的第四侧面,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垫片本体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一阻挡部的延伸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流板还具有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的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垫片本体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一阻挡部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扰流板的所述第三侧面靠近所述第二阻挡部的一侧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扰流板的第一扰流槽,所述第一扰流槽从所述第三侧面向靠近所述第一阻挡部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扰流板还具有与所述第二侧面连接的第四侧面,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垫片本体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一阻挡部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扰流板的所述第四侧面靠近所述第三阻挡部的一侧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扰流板的第二扰流槽,所述第一扰流槽从所述第四侧面向靠近所述第一阻挡部的一侧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垫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流板,所述阻流板收容于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一浆料开口,并与所述垫片本体的第一阻挡部固定连接,所述阻流板具有相对的固定端和出料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垫片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阻流板上开设有第一浆料流道和均与所述第一浆料流道连通的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间隔设置在所述出料端,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均在所述阻流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阻流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涂布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板远离所述第一阻挡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阻挡部远离所述第一阻挡部的一侧和所述第三阻挡部远离所述第一阻挡部的一侧均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挡部上开设有第二浆料流道和与所述第二浆料流道相连通的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三出料口在所述第二阻挡部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三出料口靠近所述第二浆料流道的一侧的侧壁轮廓呈圆弧形;所述第三阻挡部上开设有第三浆料流道和与所述第三浆料流道相连通的第四出料口,所述第四出料口在所述第三阻挡部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三阻挡部,所述第四出料口靠近所述第三浆料流道的一侧的侧壁轮廓呈圆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涂布垫片,其特征在于,第二浆料流道的深度为所述第二阻挡部的厚度为20%~90%;第三浆料流道的深度为所述第三阻挡部的厚度为20%~9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涂布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出料口和所述第四出料口的宽度均为0.2mm~0.6mm。
10.一种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头、下模头及夹设在所述上模头和所述下模头之间的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涂布垫片。
CN202021291482.8U 2020-07-02 2020-07-02 涂布垫片和涂布装置 Active CN213133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91482.8U CN213133859U (zh) 2020-07-02 2020-07-02 涂布垫片和涂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91482.8U CN213133859U (zh) 2020-07-02 2020-07-02 涂布垫片和涂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33859U true CN213133859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29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91482.8U Active CN213133859U (zh) 2020-07-02 2020-07-02 涂布垫片和涂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338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33858U (zh) 涂布垫片
CA2477467A1 (en) Fuel cell flow field plate
US11476472B2 (en) Separator plate for an electrochemical system
WO2023174232A1 (zh) 涂布模头和电池极片的涂布装置
CN213133859U (zh) 涂布垫片和涂布装置
CN114192346B (zh) 涂布垫片及涂布模头
CN217569429U (zh) 一种涂布垫片、模头、极片料带及电池
US11975355B2 (en) Coating shim and coating device
CN212113924U (zh) 垫片和狭缝涂布机
CN214021747U (zh) 涂布垫片及涂布装置
CN212943768U (zh) 涂布装置
CN211538417U (zh) 一种挤压涂布垫片及挤压涂布机
CN115041368B (zh) 涂布装置
CN209709083U (zh) 一种用于对锂电池极片涂敷浆料的新型垫片
CN210628415U (zh) 铅炭电池
CN221245843U (zh) 一种实现宽幅涂布的模头垫片
CN213409262U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涂布用垫片
CN114614062B (zh) 燃料电池极板、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和交通工具
CN214132510U (zh) 一种挤压涂布垫片及挤压涂布机
CN101807679B (zh) 燃料电池结构及在其中使用的分隔板
CN212943822U (zh) 涂布垫片和涂布装置
CN217664306U (zh) 涂布垫片及涂布模头
CN218963109U (zh) 挤压涂布垫片及涂布模头
CN217740634U (zh) 液冷板及电池模组
CN219260217U (zh) 双极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18, Tangjia south,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