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284Y - 脚踏式麦稻收割机 - Google Patents

脚踏式麦稻收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284Y
CN2131284Y CN 92228002 CN92228002U CN2131284Y CN 2131284 Y CN2131284 Y CN 2131284Y CN 92228002 CN92228002 CN 92228002 CN 92228002 U CN92228002 U CN 92228002U CN 2131284 Y CN2131284 Y CN 213128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shaft
wheat
gear
fa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222800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旭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222800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28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28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28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Root Crops (AREA)

Abstract

一种脚踏式麦稻收割机,由动力传动机构、方向 控制机构、支承行进机构、收割机构、倒麦机构、收拢 机构等组成。它利用类似于自行车的脚踏车进行驱 动和转向,通过传动系统带动刀体进行收割。该收割 机使用方便,动力传动机构将动力同步传递给各运动 机构,因此,各机构间运动配合协调,无漏割现象,驱 动容易,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农业上收获用的脚踏式麦稻收割机。
目前,大型农场都采用各种机引收割机进行收获,因其体积大、一次性投资高,能源消耗高,掉穗多,损耗大,割下的麦稻不整齐,不利于捆绑和运输等缺点而不适于小面积农田,因此在小面积农田进行收获,多数依然用镰刀,这种收割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收割周期也长,遇到自然灾害,使农业收成损失严重,少数小型收割器,由于其设计中驱动机构和收割机构运动配合不协调,会出现漏割现象,而且驱动及前行费力,不宜用于实际农业生产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机构和收割机构运动配合协调,驱动前行省力,劳动强度小,可适用于小面积农田收获用的收割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利用类似于自行车的脚踏车进行驱动和转向,通过传动系统带动刀体进行收割。该脚踏式麦稻收割机由包含位于机身下方的与现有自行车一致的脚踏部件和链传动部件的动力传动机构、包含位于机身上方的与现有自行车一致的车把的方向控制机构、包含位于机身中部的与现有自行车一致的支承架及位于机身底部的行进轮和方向轮的支承行进机构、收割机构、倒麦机构、提升机构、位于整机上前方(以前进方向为准)的收拢机构等组成。动力传动机构中链传动部件的从动链轮转轴上还安装有一主动圆锥齿轮,另一与之啮合的从动圆锥齿轮安装在轴线与从动链轮转轴轴线垂直的齿轮轴上,从动链轮转轴轴线与齿轮轴轴线均平行于地面,齿轮轴通过动力脱接部件和与之具有同一轴线的主传动轴连接,通过动力脱接部件主传动轴可与齿轮轴实现动力的传递或脱开,动力脱接部件的作用是在该机不进行切割而行走时将动力脱开以避免不必要的机械磨损,主传动轴位于整机的前方,主传动轴前部设计成曲轴,曲轴轴线亦平行于地面,曲轴上安装有两个同步运动且运动方向相反的连杆构成曲柄连杆机构,连杆外侧端运动轨迹平行于地面,连杆外侧端距地面高度约等于收割后作物根茬的高度;在方向控制机构中,车把转轴与方向传递连杆组件一连杆的前端固装在一起,方向传递连杆组件中与固装在车把转轴上的连杆转动方向一致的另一连杆后端与位于整机尾部的方向轮支杆上端固装在一起,方向传递连杆组件使车把与方向轮的转动方向一致,方向轮支杆下端与方向轮轴安装在一起,方向轮的最低点与地面相接,以控制整机的方向,为增加方向轮支杆的稳定性,方向轮支杆还支承行进机构中的支承架后斜梁通过方向轮固定架固装在一起;支承行进机构中,位于车把下的行进轮支杆上端与支承架固装在一起,行进轮支杆下端与从动链轮转轴安装在一起,行进轮固装在从动链轮转轴上,为增加整机稳定性,行进轮设有两个,两个行进轮位于机身两侧并分别固装在从动链轮转轴的两端,行进轮的最低点与地面,它与方向轮一起对整机起支承行进作用;收割机构中,两长条形刀片上下相互重叠并平行于地面,其长度方向上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通过刀架分别固装在动力传动机构的曲柄连杆机构中连杆的外侧端,上下刀片随连杆的运动可相互错动,连杆运动到极限位置时,两刀片仍要保持一定长度的重叠,刀片长边即前侧边和后侧边垂直于主传动轴轴线,刀片刃口开在刀片的前侧边并设计成齿状,以便于对作物根茎的切割;倒麦机构中,在主传动轴上曲轴段后部开有一段螺旋齿以形成蜗杆,与蜗杆啮合的蜗轮安装在轴线垂直于地面的主动倒麦传轴上,主动倒麦转轴安装在蜗轮密封箱外壳上,另有两个与主动倒麦转轴轴线相互平行的从动倒麦转轴位于主动倒麦转轴前方并安装在位于传动机构底部的底板的前端,两从动倒麦转轴轴心连线在水平投影面上平行于切割机构中的刀片前侧边,两从动倒麦转轴之间的距离大于刀片运动到极限位置时两刀片外侧端之间的长度,主动和从动倒麦转轴上固装有皮带轮,通过皮带将三者连为一体,皮带外侧固装有数根等长、相互平行并同时平行于地面的倒麦杆,倒麦杆外端与刀片前侧边平齐,在主传动轴带动下,通过蜗轮蜗杆部件使主动倒麦转轴转动,又通过皮带传动部件,使两根从动倒麦转轴同步同向转动,当皮带在皮带轮中运动时,其上的倒麦杆亦向同一方向运动,将割好的作物拨向一边,以便捆绑;在提升机构中,支承动力传动机构的底板一边与从动链轮转轴铰接,与底板成一体的蜗轮密封箱外壳上安装有底板提升杆,当主传动轴动力脱开行走时或遇到田埂、石块以避免该机底板受到破坏,操纵提升杆操作手柄,使底板绕从动链轮转轴向上转动,实现提升功能,底板前端与刀片前侧边平齐的一边设计成齿状即麦根固定牙齿,它将要收割部分的作物根部压住,以防在收割时将作物连根拔出,影响收割效果。
为了使整机前进时,作物收割效果更好,在整机上前方设有一个作物收拢机构,该收拢机构由后端分别活套在两从动倒麦转轴上端的两支承杆、两端分别安装在两支承杆前端的轴线与刀片前侧边平行的收拢转轴、安装在收拢转轴上且沿收拢转轴周向等距分布的数片收拢叶片、安装在收拢转轴一端的从动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该从动皮带轮成一体的且安装在从动链轮转轴上的主动皮带轮组成。当整机前进时,通过皮带传动装置,使从动链轮转轴的运动同步同向传递给收拢转轴和收拢叶片,由于它处于整机上前方,叶片对作物上部起一个收拢作用,增加作物根部收割时的刚性,使收割效果更佳。
该实用新型利用类似自行车的脚踏车进行驱动和转向,符合传统骑自行车的习惯,使用简便易行;通过动力传动机构将动力同步传递给行进部件、收割机构、倒麦机构、收拢机构,各机构运动配合协调,无漏割现象,设计提升机构和动力脱接部件,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传动轴与齿轮轴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动力脱接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方向传递连杆组件连杆间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5为倒麦换向蜗轮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附图4的俯视图。
图7为倒麦换向拨叉提升杆定位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底板提升杆定位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侧视图。
图10为收拢机构结构示意图。
如图示,动力传动机构中,脚蹬部件由脚蹬(10)与脚蹬(10)固装在一起的脚蹬杆(11)、与脚蹬杆(11)另一端固装在一起的中轴(12)组成;链传动部件由安装在中轴(12)上的主动链轮(9)、位于主动链轮(9)前方且其轴心连线平行于地面的从动链轮(16)及与链轮(9)和(16)啮合的链条(15)组成;上述结构与现有自行车一致,考虑收割机在不平整的农田里行走,为了前进、转向时省力,将方向轮设计在机尾,行进轮设计在前方,故从动链轮(16)位于主动链轮(9)的前方;从动链轮转轴(19)上还安装有一主动圆锥齿轮(17),另一与之啮合的从动圆锥齿轮(21)安装在轴线与从动链轮转轴(19)轴线垂直的齿轮轴(30)上,从动链轮转轴(19)轴线与齿轮轴(30)轴线均平行于地面,齿轮轴(30)通过动力脱接部件(27)和与之具有同一轴线的主传动轴(26)连接,主传动轴(26)位于整机的前方,主传动轴(26)前部设计成曲轴(28),曲轴(28)轴线亦平行于地面,曲轴(28)上安装有两个同步运动且运动方向相反的连杆(29)和(35)构成曲柄连杆机构,连杆(29)和(35)外侧端运动轨迹平行于地面,连杆(29)和(35)外侧端距地面高度约等于收割后作物根茬的高度;动力脱接部件(27)为一由一段方轴(48)和两段分别位于其两侧直径均小于方轴(48)外接圆直径且与方轴(48)具有同一轴线的圆轴(49)和(50)组成的阶梯轴,在一侧圆轴(49)外表面上固装有凸起的动力脱接把手(51),在齿轮轴(30)上与主传动轴(26)相接端开有与齿轮轴(30)具有同一轴线的圆阶梯孔,其中大直径孔(52)位于前部,其直径略大于方轴(48)外接圆直径,其长度略大于方轴(48)长度,小直径孔(53)位于后部,其直径略大于装有动力脱接把手(51)的那一段圆轴(49)的直径,其长度略大于圆轴(49)的长度,在齿轮轴(30)外表开有一沿其轴向的长槽(54),长槽(54)与小直径孔(53)相通,把手(51)穿过长槽(54)其一部分裸露于齿轮轴(30)外,把手(51)可在长槽(54)中轴向滑移,长槽(54)一侧边开有两个动力脱接把手卡槽(55)和(56),两卡槽间距略大于方轴(48)的长度;在主传动轴(26)上与齿轮轴(30)相接端开有一与之具有同一轴线的由一段方孔(57)和一段圆孔(58)组成的阶梯孔,方孔(57)位于后部,其外接圆直径略大于方轴(48)外接圆直径,方孔(57)的边和棱与方轴(48)的边和棱相对应,方孔(57)长度等于方轴(48)的长度,圆孔(58)位于前部,圆孔(58)的直径略大于未装动力脱接把手(51)的一侧圆轴(50)的直径,其长度略大于圆轴(50)的长度;在进行动力传递时(即将齿轮轴(30)转动传递给主传动轴(26)),拉动把手(51)沿齿轮轴(30)轴向在长槽(54)中向前运动,使方轴(48)位于方孔(57)中,把手(51)卡在前部的卡槽(55)中,由于方轴(48)和方孔(57)之间不能形成相对转动,因而实现动力传递;在动力脱开时,拉动把手(51)沿齿轮轴(30)轴向在长槽(54)中向后运动,使方轴(48)位于圆孔(52)中并完全退出方孔(57),把手(51)卡在后部的卡槽(56)中,此时,由于圆轴(50)与主传动轴的阶梯孔形成相对转动,因而实现动力的脱开。
在方向控制机构中包含与现有自行车一致的车把(1),车把转轴安装在支承架(8)上,方向传递连杆组件(2)由相互铰接的沿支承架(8)横梁前后分布的三根连杆(62)、(59)、(61)组成,中间一根连杆(59)中部与支承架横梁通过销轴(60)安装在一起,该连杆(59)可绕销轴(60)转动;后面一根连杆(61)中部与位于整机后部上方的机座(3)的支承轴安装在一起,该连杆(61)可绕机座(3)的支承轴转动;前面的一根连杆(62)前端与车把转轴固装在一起,后面的一根连杆(61)的后端与方向轮支杆(4)的上端固装在一起,当车把向某方向转动时,通过连杆组件(2)的三根连杆,使方向轮(6)也向同方向转动,实现方向控制功能,车把转轴、销轴(60)、机座支承轴及方向轮支杆(4)的轴线都近似垂直于地面,考虑在方向转动时,连杆组件(2)运动过程中三根连杆(62)、(59)、(61)的总长度也在变化,在两两连杆铰接处,一连杆端部开设长孔(63),另一连杆端部固装可在长孔(63)中滑移的销轴(64),在正向前行时,销轴(64)在长孔(63)中的位置使连杆组件(2)的三根连杆总长为最小,这样便能满足连杆运动过程中长度变化的要求;方向轮支杆(4)下端与方向轮轴(7)安装在一起,方向轮(6)的最低点与地面相接,方向轮支杆(4)还与支承架(8)后斜梁通过方向轮固定架(45)固装在一起。
支承行进机构中,位于车把(1)下的行进轮支杆(20)上端的横杆与支承架(8)固装在一起,行进轮支杆(20)下端与从动链轮转轴(19)安装在一起,两个行进轮(18)位于机身两侧并分别固装在从动链轮转轴(19)的两端,它们与方向轮(6)、支承架(8)共同起支承行进作用。
收割机构中,两长条形刀片(32)和(34)上下相互重叠并平行于地面,其长度方向上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通过刀架(31)和(36)分别固装在动力传动机构的连杆(29)和(35)的外侧端,上下刀片(32)和(34)随连杆(29)和(35)的运动可相互错动,连杆(29)和(35)运动到极限位置时,两刀片(32)和(34)仍保持一定长度的重叠,刀片(32)和(34)前侧边垂直于主传动轴(26)轴线,其刃口开在刀片的前侧边并设计成齿状,以便刀片横向及纵向运动时,加强对作物根茎的切割力。
倒麦机构中,在主传动轴(26)上曲轴(28)后部开有一段螺旋齿形成蜗杆(46),与蜗杆(46)啮合的蜗轮安装在轴线垂直于地面的主动倒麦转轴(43)上,主动倒麦转轴(43)安装在蜗轮密封箱(44)外壳上,另有两个与主动倒麦转轴(43)轴线相互平行的从动倒麦转轴(42)位于主动倒麦转轴(43)前方并安装在位于传动机构底部的底板(47)的前端,两从动倒麦转轴轴心连线在水平投影面上平行于切割机构中刀片的前侧边,两从动倒麦转轴(42)之间的距离大于刀片(32)和(34)运动到极限位置时两刀片外侧端之间的长度,主动倒麦转轴(43)和从动倒麦转轴(42)上固装有皮带轮(41),通过皮带(40)将三者连为一体,皮带(40)外侧固装有数根等长、相互平行并平行于地面的倒麦杆(39),倒麦杆(39)外端与刀片(32)和(34)前侧边平齐,为保证将割下的作物全部倒向茬地,皮带传动装置可平行安装两套或数套。为使整掉头时,被割作物倒向一致,便于捆绑,与蜗杆(46)啮合的蜗轮由两个蜗轮(25)和(24)构成,其中蜗轮(25)安装在主动倒麦转轴(43)上,蜗轮(24)安装在与主动倒麦转轴(43)轴线平行的转轴(65)上,转轴(65)安装在蜗轮密封箱(44)外壳上,主动倒麦转轴(43)和转轴(65)上还分别安装有齿轮(81)和(82),齿轮(81)和(82)为常啮合齿轮,以实现两转轴(43)和(65)的动力传递,齿轮(81)和蜗轮(25)之间的距离与齿轮(82)和蜗轮(24)之间的距离不等,两蜗轮(25)和(24)上下交错,当其中一只蜗轮与蜗杆(46)啮合时,另一只与蜗杆(46)脱开而随其转轴空转,齿轮(81)与蜗轮(25)之间通过安装在主动倒麦转轴(43)上的且可与转轴(43)形成轴向运动的套筒(66)连为一体,齿轮(82)与蜗轮(24)之间通过安装在转轴(65)上的且可与转轴(65)形成轴向运动的套筒(67)连为一体,套筒(66)和(67)又与倒麦换向拨叉(23)固装在一起,齿轮(81)、蜗轮(25)和齿轮(82)、蜗轮(24)分别通过键槽安装在主动倒麦转轴(43)和转轴(65)上,并可通过上述键槽可沿各自的转轴轴向进行上下运动,倒麦换向拨叉(23)又与拨叉提升杆下端安装在一起。当在某个方向进行收割时,一蜗轮与蜗杆(46)啮合,带动倒麦转轴及倒麦杆使割下的作物向茬地倒去,若向相反方向收割时,若不改变倒麦转轴及倒麦杆的转动方向,使割下的作物倒向相反方向,给捆绑带来不便。这时操纵拨叉提升杆操作手柄,通过拨叉(23)使蜗轮沿其转轴轴向向上或向下运动,使原与蜗杆(46)啮合的蜗轮脱开,而使另一转轴上的蜗轮与蜗杆(46)啮合,这样,便带动倒麦机构向相反方向转动,使割下的作物仍倒向茬地,反之亦然。
提升机构中,支承动力传动机构的底板(47)一边与从动链轮转轴(19)铰接,与底板(47)成一体的蜗轮密封箱(44)外壳上安装有底板提升杆,底板(47)前端与刀片前侧边相平齐的一边设计成齿状,做为作物根茬固定器(33)。
底板提升杆由竖杆(38)和做为操纵手柄的横杆(13)组成,竖杆(38)下端与蜗轮密封箱(44)外壳安装在一起,其上端与横杆(13)的前端铰接在一起,横杆(13)的中后部与行进轮支杆(20)的横梁上固装的支承件(68)铰接在一起,在支承架(8)的横梁和前斜梁之间固装有一竖直的定位杆(69),该定位杆(69)与横杆(13)相接处开有数个卡齿(70),在横杆(13)上固装有一个可与卡齿(70)相啮合的卡爪(71),卡齿(70)啮合面向下并平行于地面。向下压横杜(13)的后端,使卡爪(71)与某一卡齿(70)啮合,从而实现底板的提升与定位。
倒麦换向拨叉(23)的提升杆由竖杆(22)和做为操纵手柄的横杆(14)组成,竖杆(22)的下端与倒麦换向拨叉(23)安装在一起,其上端与横杆(14)的前端铰接在一起,横杆(14)的中后部与行进轮支杆(20)的横梁上固装的定位件(72)的前端铰接,定位件(72)的后端与横杆(14)相接侧面开有上、下两个与横杆(14)相配合的卡槽(73)和(74),抬起或压下横杆(14)的后端,当横杆(14)卡在上卡槽(73)中时,蜗轮(25)和(24)中,位于上方的一蜗轮与蜗杆(46)啮合,当横杆(14)卡在下卡槽(74)中时,位于下方的一蜗轮与蜗杆(46)啮合。
作物收拢机构由后端分别活套在两从动倒麦转轴(42)上端的两支承杆(75)和(76)、两端分别安装在两支承杆(75)和(76)前端的轴线与刀片(32)和(34)前侧边平行的收拢转轴(77)、安装在转轴(77)上且沿转轴(77)周向等距分布的数片收拢叶片(78)、安装在收拢转轴(77)一端的从动皮带轮(79),通过传动皮带(80)与从动皮带轮(79)成一体的且安装在从动链轮转轴(19)上的主动皮带轮(83)组成。

Claims (6)

1、一种脚踏式麦稻收割机,由包含位于机身下方的与现有自行车一致的脚蹬部件和链传动部件的动力传动机构、包含位于机身上方的与现有自行车一致的车把(1)的方向控制机构、包含位于机身中部的与现有自行车一致的支承架(8)及位于机身底部的行进轮(18)和方向轮(6)的支承行进机构、收割机构、倒麦机构、提升机构、安装在整机上前方(以前进方向为准)的收拢机构等组成,其特征在于:
(1)动力传动机构中链传动部件的从动链轮转轴(19)上还安装有一主动圆锥齿轮(17),另一与之啮合的从动圆锥齿轮(21)安装在轴线与从动链轮转轴(19)轴线垂直的齿轮轴(30)上,从动链轮转轴(19)轴线与齿轮轴(30)轴线均平行于地面,齿轮轴(30)通过动力脱接部件(27)和与之具有同一轴线的主传动轴(26)连接,主传动轴(26)位于整机的前方,主传动轴前部设计成曲轴(28),曲轴(28)轴线亦平行于地面,曲轴(28)上安装有两个同步运动且运动方向相反的连杆(29)和(35)构成曲柄连杆机构,连杆(29)和(35)外侧端运动轨迹平行于地面,连杆(29)和(35)外侧端距地面高度约等于收割后作物根茬的高度;
(2)方向控制机构中,车把(1)的转轴与方向传递连杆组件(2)一连杆的前端固装在一起,方向传递连杆组件(2)中与固装在车把转轴上的连杆转动方向一致的另一连杆后端与位于整机尾部的方向轮支杆(4)的上端固装在一起,方向轮支杆(4)下端与方向轮轴(7)安装在一起,方向轮的最低点与地面相接,方向轮支杆(4)还与支承行进机构中的支承架(8)后斜梁通过方向轮固定架(45)固装在一起;
(3)支承行进机构中,位于车把(1)下的行进轮支杆(20)上端与支承架(8)固装在一起,行进轮支杆(20)下端与从动链轮转轴(19)安装在一起,两个行进轮(18)位于机身两侧并分别固装在从动链轮转轴(19)的两端;
(4)收割机构中,两长条形刀片(32)和(34)上下相互重叠并平行于地面,其长度方向上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通过刀架(31)和(36)分别固装在动力传动机构的曲柄连杆机构中连杆(29)和(35)的外侧端,上下刀片(32)和(34)随连杆(29)和(35)的运动可相互错动,连杆(29)和(35)运动到极限位置时,两刀片(32)和(34)仍要保持一定长度的重叠,刀片长达即前侧边和后侧边垂直于主传动轴(26)轴线,刀片刃口开在刀片的前侧边并设计成齿状;
(5)倒麦机构中,在主传动轴(26)上曲轴(28)后部开有一段螺旋齿形成蜗杆(46),与蜗杆(46)啮合的蜗轮安装在轴线垂直于地面的主动倒麦转轴(43)上,主动倒麦转轴(43)安装在蜗轮密封箱(44)外壳上,另有两个与主动倒麦转轴(43)轴线相互平行的从动倒麦转轴(42)位于主动倒麦转轴(43)前方并安装在位于传动机构底部的底板(47)的前端,两从动倒麦转轴轴心连线在水平投影面上平行于切割机构中的刀片(32)和(34)的前侧边,两从动倒麦转轴(42)之间的距离大于刀片(32)和(34)运动到极限位置时两刀片外侧端之间的长度,主动倒麦转轴(43)和从动倒麦转轴(42)上固装有皮带轮(41),通过皮带(40)将三者连为一体,皮带(40)外侧固装有数根等长、相互平行并同时平行于地面的倒麦杆(39),倒麦杆(39)外端与刀片(32)和(34)前侧边平齐;
(6)提升机构中,支承动力传动机构的底板(47)一边与从动链轮转轴(19)铰接,与底板成一体的蜗轮密封箱(44)外壳上安装有底板提升杆,底板(47)前端与刀片(32)和(34)前侧边相平齐的一边设计成齿状;
(7)收拢机构由后端分别活套在两从动倒麦转轴(42)上端的两支承杆(75)和(76)、两端分别安装在两支承杆(75)和(76)前端的轴线与刀片(32)和(34)前侧边平行的收拢转轴(77)、安装在转轴(77)上且沿转轴(77)周向等距分布的数片收拢叶片(78)、安装在收拢转轴(77)一端的从动皮带轮(79)、通过传动皮带(80)与从动皮带轮(79)成一体的且安装在从动链轮转轴(19)上的主动皮带轮(80)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动力脱接部件(27)为一由一段方轴(48)和两段分别位于其两侧直径均小于方轴(48)外接圆直径且与方轴(48)具有同一轴线的圆轴(49)和(50)组成的阶梯轴,在一侧圆轴(49)外表面上固装有凸起的动力脱接把手(51);在齿轮轴(30)上与主传动轴(26)相接端开有与齿轮轴(30)具有同一轴线的圆阶梯孔,其中大直径孔(52)位于前部,其直径略大于方轴(48)外接圆直径,其长度略大于方轴(48)长度,小直径孔(53)位于后部,其直径略大于装有动力脱接把手(51)的那一段圆轴(49)的直径,其长度略大于圆轴(49)的长度,在齿轮轴(30)外表开有一沿其轴线方向的长槽(54),长槽(54)与小直径孔(53)相通,动力脱接把手(51)穿过长槽(54)其一部分裸露于齿轮轴(30)外,把手(51)可在长槽中轴向滑移,长槽(54)一侧边开有两个动力脱接把手卡槽(55)和(56),两卡槽间距略大于方轴(48)的长度;在主动传动轴(26)上与齿轮轴(30)相接端开有一与之具有同一轴线的由一段方孔(57)和一段圆孔(58)组成的阶梯孔,方孔(57)位于后部,其外接圆直径略大于方轴(48)外接圆直径,方孔(57)的边和棱与方轴(48)的边和棱相对应,方孔(57)长度等于方轴(48)的长度,圆孔(58)位于前部,圆孔(58)的直径略大于未装动力脱接把手(51)的一侧圆轴(50)的直径,其长度略大于圆轴(50)的长度;在进行动力传递时,方轴(48)位于方孔(57)中,把手(51)卡在前部的卡槽(55)中,在动力脱开时,方轴(48)位于圆孔(52)中并完全退出方孔(57),把手(51)卡在后部的卡槽(56)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方向传递连杆组件(2)由相互铰接的沿支承架(8)横梁前后分布的三根连杆(62)、(59)、(61)组成,中间一根连杆(59)中部与支承架横梁通过销轴(60)安装在一起,连杆(59)可绕销轴(60)转动;后面一连杆(61)中部与位于整机后部上方的机座(3)的支承轴安装在一起,连杆(61)可绕机座(3)的支承轴转动;前面一根连杆(62)前端与车把转轴固装在一起,后面一根连杆(61)的后端与方向轮支杆(4)的上端固装在一起,车把转轴、销轴(60)、机座支承轴及方向轴支杆(4)的轴线都近似垂直于地面;在两两连杆铰接处,一连杆端部开设长孔(63),另一连杆端部固装可在长孔(63)中滑移的销轴(64),在正向前行时,销轴(64)在长孔(63)中的位置使连杆组件(2)的三根连杆总长为最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与蜗杆(46)啮合的蜗轮由两个蜗轮(25)和(24)构成,其中蜗轮(25)安装在主动倒麦转轴(43)上,蜗轮(24)安装在与主动倒麦转轴(43)轴线平行的转轴(65)上,转轴(65)安装在蜗轮密封箱(44)外壳上,主动倒麦转轴(43)和转轴(65)上还分别安装有齿轮(81)和(82),齿轮(81)和(82)为常啮合齿轮,齿轮(81)和蜗轮(25)之间的距离与齿轮(82)和蜗轮(24)之间的距离不等,两蜗轮(25)和(24)上下交错,当其中一只蜗轮与蜗杆(46)啮合时,另一只与蜗杆(46)脱开而随其转轴空转,齿轮(81)与蜗轮(25)之间通过安装在主动倒麦转轴(43)上的且可与转轴(43)形成轴向运动的套筒(66)连为一体,齿轮(82)与蜗轮(24)之间通过安装在转轴(65)上的且可与转轴(65)形成轴向运动的套筒(67)连为一体,套筒(66)和(67)又与倒麦换向拨叉(23)固装在一起,齿轮(81)、蜗轮(25)和齿轮(82)、蜗轮(24)分别通过键槽安装在主动倒麦转轴(43)和转轴(65)上,并可通过上述键槽可沿各自的转轴轴向进行上下运动,倒麦换向拨叉(23)又与拨叉提升杆下端安装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底板提升杆由竖杆(38)和作为操纵手柄的横杆(13)组成,竖杆(38)下端与蜗轮密封箱(44)外壳安装在一起,其上端与横杆(13)的前端铰接在一起,横杆(13)的中后部与行进轮支杆(20)的横梁上固装的支承件(68)铰接在一起,在支承架(8)的横梁和前斜梁之间固装有一竖直的定位杆(69),该定位杆(69)与横杆(13)相接处开有数个卡齿(70),在横杆(13)上固装有一个可卡齿(70)相啮合的卡爪(71),卡齿(70)啮合面向下并平行于地面。
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倒麦换向拨叉(23)的提升杆由竖杆(22)和作为操作手柄的横杆(14)组成,竖杆(22)的下端与倒麦换向拨叉(23)安装在一起,其上端与横杆(14)的前端铰接在一起,横杆(14)的中后部与行进轮支杆(20)的横梁上固装的定位件(72)的前端铰接,定位件(72)的后端与横杆(14)相接侧面开有上、下两个与横杆(14)相配合的卡槽(73)和(74),当横杆(14)卡在上卡槽(73)中,蜗轮(25)和(24)中,位于上方的一蜗轮与蜗杆(46)啮合,当横杆(14)卡在下卡槽(74)中时,位于下方的一蜗轮与蜗杆(46)啮合。
CN 92228002 1992-07-15 1992-07-15 脚踏式麦稻收割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128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2228002 CN2131284Y (zh) 1992-07-15 1992-07-15 脚踏式麦稻收割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2228002 CN2131284Y (zh) 1992-07-15 1992-07-15 脚踏式麦稻收割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284Y true CN2131284Y (zh) 1993-05-05

Family

ID=33771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222800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1284Y (zh) 1992-07-15 1992-07-15 脚踏式麦稻收割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284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6721A (zh) * 2005-12-02 2012-02-22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6721A (zh) * 2005-12-02 2012-02-22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
CN102356721B (zh) * 2005-12-02 2016-01-27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14942Y (zh) 双圆盘玉米秸秆收割机
CN2131284Y (zh) 脚踏式麦稻收割机
CN208581527U (zh) 一种玉米秸秆粉碎铺条机构
CN2340169Y (zh) 芦苇收割机
CN2614426Y (zh) 履带式微型收割机
CN2781747Y (zh) 芦苇收割机
CN2549711Y (zh) 轴传动前悬挂旋转割草机
CN204948655U (zh) 单组对行起膜收膜机
CN200941750Y (zh) 块状根茎收获机
CN206472485U (zh) 一种甘蔗中耕施肥机
CN205694093U (zh) 土豆收获机的后接残膜收集装置
CN2741339Y (zh) 手推式转盘割草机
CN205567113U (zh) 一种收割向日葵盘和杆的收割机
CN2277627Y (zh) 大豆收割机
CN2279775Y (zh) 梳刷式谷物收获机
CN2810148Y (zh) 玉米秸杆割晒机
CN2708624Y (zh) 多功能收割机
CN2621397Y (zh) 甘蔗割铺机
CN216721961U (zh) 一种葡萄埋藤机
CN201898724U (zh) 一种自走式秸秆收割机
CN215912581U (zh) 一种装配式油菜割晒台
CN2456456Y (zh) 棉秸收拔机
CN201563381U (zh) 多功能割晒机割台
CN210381933U (zh) 静液压驱动型履带式玉米收获机
CN202998857U (zh) 人力割麦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