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17104U - 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17104U
CN213117104U CN202021201298.XU CN202021201298U CN213117104U CN 213117104 U CN213117104 U CN 213117104U CN 202021201298 U CN202021201298 U CN 202021201298U CN 213117104 U CN213117104 U CN 213117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combination
bearing
hole
traction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0129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林宗
陆凌云
刘喆
宁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heng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heng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heng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heng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0129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17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17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171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牵引丝、第二牵引丝、第三牵引丝、第四牵引丝、手柄组合、底壳以及固定在底壳上的底座组合,还包括位于底壳和底座组合之间、并分别与底座组合螺纹连接的第一调整组合、第二调整组合、第三调整组合和第四调整组合,第一牵引丝、第二牵引丝、第三牵引丝和第四牵引丝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手柄组合上、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一调整组合、第二调整组合、第三调整组合和第四调整组合后与内窥镜连接,第一调整组合、第二调整组合、第三调整组合和第四调整组合分别用于调整第一牵引丝、第二牵引丝、第三牵引丝和第四牵引丝的松紧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维修方便,维修的时间短、成本低。

Description

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内窥镜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内窥镜领域,要实现四个方向的弯曲,一般采用钢丝绳作为牵引丝进行牵引的方式对内窥镜的镜头进行调节,通过转动控制手柄拉动钢丝绳,再由钢丝绳拉动内窥镜向四方向弯曲,由于长时间的拉扯钢丝绳,引起钢丝绳的长度变长、松紧度降低,从而控制手柄操作的灵敏度降低,只能增大控制手柄转动的角度才能拉动内窥镜弯曲,由于控制手柄受到安装空间的限制、其转动角度不能无限制的增大,最终导致转动控制手柄无法通过钢丝绳拉动内窥镜弯曲,针对这个情况,目前采用的是将导向弯曲控制机构中的钢丝绳进行更换,由于钢丝绳是安装在旋转弯曲控制机构的内部、且两端分别与控制手柄和内窥镜相连,从而在更换钢丝绳时,需要对旋转弯曲控制机构进行拆装作业,导致维修复杂,并由于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维修,从而导致维修的时间长、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修简单、维修时间短和维修成本低的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包括底壳、第一牵引丝、第二牵引丝、第三牵引丝、第四牵引丝、底座组合和手柄组合,所述手柄组合用于拉动第一牵引丝、第二牵引丝、第三牵引丝和第四牵引丝带动内窥镜旋转,所述底壳用于底座组合的固定,所述底座组合用于第一牵引丝、第二牵引丝、第三牵引丝和第四牵引丝的变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整组合、第二调整组合、第三调整组合、第四调整组合、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所述底壳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调整组合、第二调整组合、第三调整组合和第四调整均位于底座组合和底壳之间,所述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分别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与第一调整组合、第二调整组合、第三调整组合、第四调整组合连接,所述第一牵引丝、第二牵引丝、第三牵引丝和第四牵引丝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手柄组合上、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一调整组合、第二调整组合、第三调整组合和第四调整组合后与内窥镜连接,所述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分别用于调整第一调整组合、第二调整组合、第三调整组合和第四调整组合与底座组合之间的距离,从而分别改变第一牵引丝、第二牵引丝、第三牵引丝和第四牵引丝的松紧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组合包括控制底座、第一转动单元、第二转动单元、第三转动单元和第四转动单元,所述控制底座上设有第一转动支架、第二转动支架、第三转动支架和第四转动支架,所述控制底座上开设有第一调整组合安装孔、第二调整组合安装槽、第三调整组合安装槽和第四调整组合安装槽,所述第二调整组合安装槽、第三调整组合安装槽和第四调整组合安装槽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和第四定位柱,所述第二调整组合安装槽、第三调整组合安装槽和第四调整组合安装槽的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过线孔、第二过线孔和第三过线孔,所述控制底座上还设有两个第一导轨,所述两个第一导轨分别位于第一调整组合安装孔的相对两侧、并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转动单元、第二转动单元、第三转动单元和第四转动单元分别安装在第一转动支架、第二转动支架、第三转动支架和第四转动支架上,所述第一调整组合安装孔、第二调整组合安装槽、第三调整组合安装槽和第四调整组合安装槽分别用于第一调整组合、第二调整组合、第三调整组合和第四调整组合的安装,所述第一导轨用于第一调整组合相对于底座组合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转动单元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一轴销,所述第一轴承通过第一轴销安装在第一转动支架上,所述第一轴承绕第一轴销在转动支架上转动,所述第二转动单元包括第二轴承和第二轴销,所述第二轴承通过第二轴销安装在第二转动支架上,所述第二轴承绕第二轴销在转动支架上转动,所述第三转动单元包括第三轴承和第三轴销,所述第三轴承通过第三轴销安装在第三转动支架上,所述第三轴承绕第三轴销在转动支架上转动,所述第四转动单元包括第四轴承和第四轴销,所述第四轴承通过第四轴销安装在第四转动支架上,所述第四轴承绕第四轴销在转动支架上转动,所述第一牵引丝、第二牵引丝、第三牵引丝和第四牵引丝分别绕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壳上设有两个第二导轨、两个第三导轨、两个第四导轨、两个第五导轨,所述两个第二导轨、两个第三导轨、两个第四导轨和两个第五导轨分别用于第一调整组合、第二调整组合、第三调整组合和第四调整组合相对于底座组合上下移动,所述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分别为第一紧固螺丝、第二紧固螺丝、第三紧固螺丝和第四紧固螺丝,所述第一紧固螺丝、第二紧固螺丝、第三紧固螺丝和第四紧固螺丝分别与第一调整组合、第二调整组合、第三调整组合、第四调整组合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调整组合包括第一调整块、第五轴承、第五轴销和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调整块的顶面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顶面上开设有第一U形槽,所述第一U形槽为一贯通槽,所述第一U形槽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为通孔,所述第一调整块上位于第一U形槽两侧的两个侧面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轨道槽,所述两个第一轨道槽均为贯通槽,所述第一轨道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一U形槽的开口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调整块安装在第一调整组合安装孔内时,所述凸块插入第一调整组合安装孔内,所述两个第一导轨分别嵌入两个第一轨道槽内,所述两个第二导轨分别嵌入两个第一轨道槽内、并位于第一U形槽的底部一侧,所述第一紧固螺丝穿过第一通孔拧入第一螺丝孔内,所述第五轴承通过第五轴销和第一轴套安装在第一U形槽内,所述第五轴承绕第五轴销在第一U形槽内转动,所述第一牵引丝从第一U形槽底部和第五轴承之间绕过第五轴承,当第一紧固螺丝向靠近控制底座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调整块在两个第一导轨和两个第二导轨上向远离控制底座方向移动,所述第五轴承推动第一牵引丝向第一调整块移动方向弯曲。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调整组合包括第二调整块、第六轴承、第六轴销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调整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丝孔和第二U形槽,所述第二螺丝孔为通孔,所述第二U形槽为一贯通槽,所述第二调整块上位于第二U 形槽两侧的侧面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轨道槽,所述第二轨道槽为贯通槽,所述第二轨道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螺丝孔的开孔方向一致,所述第二调整块安装在第二调整组合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定位柱嵌入第二螺丝孔内,所述两个第三导轨分别位于两个第二轨道槽内,所述第二紧固螺丝穿过第二通孔拧入第二螺丝孔内,所述第六轴承通过第六轴销和第二轴套安装在第二U形槽内,所述第六轴承绕第六轴销在第二U形槽内转动,所述第二牵引丝穿过第一过线孔、并从所述第二U形槽底部和第六轴承之间绕过第六轴承,当所述第二紧固螺丝向靠近控制底座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二调整块在两个第三导轨上向远离控制底座方向移动,所述第六轴承推动第二牵引丝向第二调整块移动方向弯曲。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三调整组合的结构和第二调整组合的结构相同、包括第三调整块、第七轴承、第七轴销和第三轴套,所述第二调整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螺丝孔和第三U形槽,所述第三螺丝孔为通孔,所述第三U形槽为一贯通槽,所述第三调整块上位于第三U形槽两侧的侧面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三轨道槽,所述第三轨道槽为贯通槽,所述第三轨道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三螺丝孔的开孔方向一致,所述第三调整块安装在调整组合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定位柱嵌入第三螺丝孔内,所述两个第四导轨分别位于两个第三轨道槽内,所述第三紧固螺丝穿过第三通孔拧入第三螺丝孔内,所述第七轴承通过第七轴销和第三轴套安装在第三U形槽内,所述第七轴承绕第七轴销在第三U形槽内转动,所述第三牵引丝穿过第二过线孔、并从所述第三U形槽底部和第七轴承之间绕过第七轴承,当所述第三紧固螺丝向靠近控制底座方向旋转时,第三紧固件带动第三调整块在两个第四导轨上向远离控制底座方向移动,所述第七轴承推动第三牵引丝向第三调整块移动方向弯曲。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四调整组合的结构和第二调整组合的结构相同、包括第四调整块、第八轴承、第八轴销和第四轴套,所述第四调整块的一侧开设有第四螺丝孔和第四U形槽,所述第四螺丝孔为通孔,所述第四U形槽为一贯通槽,所述第四调整块上位于第四U形槽两侧的侧面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四轨道槽,所述第四轨道槽为贯通槽,所述第四轨道槽的长度方向与第四螺丝孔的开孔方向一致,所述第四调整块安装在第四调整组合安装槽内,所述第三定位柱嵌入第四螺丝孔内,所述两个第五导轨分别位于两个第四轨道槽内,所述第四紧固螺丝穿过第四通孔拧入第四螺丝孔内,所述第八轴承通过第八轴销和第四轴套安装在第四U形槽内,所述第八轴承绕第八轴销在第四U形槽内转动,所述第四牵引丝穿过第三过线孔、并从所述第四U形槽底部和第八轴承之间绕过第八轴承,当所述第四紧固螺丝向靠近控制底座方向旋转时,所述第四调整块在两个第五导轨上向远离控制底座方向移动,所述第八轴承推动第四牵引丝向第四调整块移动方向弯曲。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壳还包括第五螺丝孔,所述手柄组合包括第五紧固件、顶杆、转动球座和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设置有牵引球,所述牵引球活动设置于转动球座内,所述牵引球与转动球座之间为球面配合,所述控制底座上开设有顶杆固定孔,所述顶杆的一端与转动球座相抵触、另一端穿过杆固定孔与第五螺丝孔对齐,所述第五紧固件安装在第五螺丝孔内后、其底端与顶杆抵触,所述第五紧固件用于调整顶杆对转动球座的顶力,从而实现调整所述转动球座与牵引球之间的接触力。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的有益效果是:当第一牵引丝、第二牵引丝、第三牵引丝、第四牵引丝因长时间使用长度被拉长时,将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向靠近底座组合移动时,第一调整组合、第二调整组合、第三调整组合和第四调整组合分别向远离底座组合方向移动,第一牵引丝、第二牵引丝、第三牵引丝和第四牵引丝分别在第一调整组合、第二调整组合、第三调整组合和第四调整组合的带动下向远离底座组合方向弯曲,当第一牵引丝、第二牵引丝、第三牵引丝和第四牵引丝弯曲的部分与其被拉长的长度正好相等时,第一牵引丝、第二牵引丝、第三牵引丝和第四牵引丝重新被拉紧,消除了因第一牵引丝、第二牵引丝、第三牵引丝和第四牵引丝因长度被拉长而引起的控制手柄转动的灵敏度降低的问题、以及控制手柄组合无法使内窥镜弯曲的问题,由于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位于底壳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中,所以可以在底壳的外部分别对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进行调整,而不需要将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拆开,由于分别调整第一牵引丝、第二牵引丝、第三牵引丝和第四牵引丝调整的松紧度消除了其被拉长引起的控制手柄转动的灵敏度降低的问题、以及控制手柄组合无法使内窥镜弯曲的问题,所以也不需要更换牵引丝,只需分别将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旋转到控制手柄能灵活控制内窥镜即可,所以维修简单,客户按说明书即可操作,而不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前来维修,从而节省了维修的时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的底壳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的底座组合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的第一调整组合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的第二调整组合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的第三调整组合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的第四调整组合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的手柄组合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一种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包括底壳10、第一调整组合20、第二调整组合30、第三调整组合40、第四调整组合50、底座组合60、手柄组合70、第一紧固螺丝80、第二紧固螺丝90、第三紧固螺丝100、第四紧固螺丝110、第一牵引丝120、第二牵引丝130、第三牵引丝140和第四牵引丝150,底壳1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第三通孔13和第四通孔 14、底座组合60固定在底壳10上,第一调整组合20、第二调整组合30、第三调整组合40和第四调整组合50均位于底壳10和底座组合60之间,第一紧固螺丝80、第二紧固螺丝90、第三紧固螺丝100、第四紧固螺丝110分别穿过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第三通孔13和第四通孔14后与第一调整组合20、第二调整组合30、第三调整组合40和第四调整组合50螺纹连接,故在底壳 10的外侧可以通过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第三通孔13和第四通孔14分别对第一紧固螺丝80、第二紧固螺丝90、第三紧固螺丝100和第四紧固螺丝 110进行调节。
请参考图1、图2和图4,底壳10上设有设有两个第二导轨15、两个第三导轨16、两个第四导轨17、两个第五导轨18,当分别旋转第一紧固螺丝80、第二紧固螺丝90、第三紧固螺丝100、第四紧固螺丝110向靠近控制底座61 的方向移动时,第一调整组合20、第二调整组合30、第三调整组合40和第四调整组合50分别沿第二导轨15、第三导轨16、第四导轨17和第五导轨18向远离控制底座61的方向移动。
请参考图1和5,底座组合60包括控制底座61和第一转动单元62、第二转动单元63、第三转动单元64和第四转动单元65,控制底座上61设有第一转动支架611、第二转动支架612、第三转动支架613和第四转动支架614,第一转动单元62包括第一轴承621和第一轴销622,第一轴承621通过第一轴销 622安装在第一转动支架611上,第一轴承621绕第一轴销622在第一转动支架611上转动,第二转动单元63包括第二轴承631和第二轴销632,第二轴承 631通过第二轴销632安装在第二转动支架612上,第二轴承631绕第二轴销 632在第二转动支架612上转动,第三转动单元64包括第三轴承641和第三轴销642,第三轴承641通过第三轴销642安装在第三转动支架613上,第三轴承641绕第三轴销642在第三转动支架613上转动,第四转动单元65包括第四轴承651和第四轴销652,第四轴承651通过第四轴销652安装在第四转动支架614上,第四轴承651绕第四轴销652在第四转动支架614上转动,第一牵引丝120、第二牵引丝130、第三牵引丝140和第四牵引丝150分别从第一轴承621、第二轴承631、第三轴承641和第四轴承651的上侧绕过,第一轴承621、第二轴承631、第三轴承641和第四轴承651分别用于第一牵引丝120、第二牵引丝130、第三牵引丝140和第四牵引丝150的变向。
控制底座61上开设有第一调整组合安装孔615、第二调整组合安装槽616、第三调整组合安装槽617和第四调整组合安装槽618,第二调整组合安装槽 616、第三调整组合安装槽617和第四调整组合安装槽618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柱619、第二定位柱620、第三定位柱621,第二调整组合安装槽616、第三调整组合安装槽617和第四调整组合安装槽618的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过线孔622、第二过线孔623、第三过线孔624。
请参考图1、图2、图4至图6,第一调整组合20包括第一调整块21、第五轴承22、第五轴销23和第一轴套24,第一调整块21的顶面上设有凸块211,凸块211顶面上开设有第一U形槽212,第一U形槽212为一贯通槽,第一U 形槽212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螺丝孔213,第一螺丝孔213为通孔,第一调整块 211的左右两侧面上对称开设有第一轨道槽214,两个第一轨道槽214均为贯通槽,两个第一轨道槽214的长度方向与第一U形槽212的开口方向一致,第五轴承22通过第五轴销23和第一轴套24安装在第一U形槽212内,第五轴承22绕第五轴销23在第一U形槽212内转动,第一调整块21安装在第一调整组合安装孔615时,凸块211插入第一调整组合安装孔615内,两个第一导轨616分别嵌入两个第一轨道槽213内,两个第一导轨616位于第一U形槽211 的开口一侧,当安装底壳10后,两个第二导轨15分别嵌入两个第一轨道槽213 内,两个第二导轨15位于位于第一U形槽212的底部一侧,第一牵引丝120 从第五轴承22与第一U形槽212的底部之间绕过,当第一调整块21沿两个第一导轨616向远离控制底座61方向移动时,第五轴承22推动第一牵引丝120 向远离控制底座61方向弯曲,第一牵引丝120被拉紧。
请参考图1、图2、图4、图5和图7,第二调整组合30包括第二调整块 31、第六轴承32、第六轴销33和第二轴套34,第二调整块3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丝孔311和第二U形槽312,第二螺丝孔311为通孔,第二U形槽312 为一贯通槽,第二调整块31上位于第二U形槽312两侧的侧面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轨道槽313,第二轨道槽313为贯通槽,第二轨道槽313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螺丝孔311的开孔方向一致,第六轴承32通过第六轴销33和第二轴套34安装在第二U形槽312内,第六轴承32绕第六轴销33在第二U形槽312 内转动,第二调整块31安装在第二调整组合安装槽616内时,第一定位柱619 嵌入第二螺丝孔311内,当安装底壳10后,两个第三导轨16分别嵌入两个第二轨道槽313内,第二牵引丝130穿过第一过线孔622后、从第六轴32与第二U形槽312的底部之间绕过,当第二调整块31沿两个第三导轨16向远离控制底座61方向移动时,第六轴承32推动第二牵引丝130向远离控制底座61 方向弯曲,第二牵引丝130被拉紧。
请参考图1、图4、图5和图8,第三调整组合40的结构和第二调整组合 30的结构一致,第三调整组合40包括第三调整块41、第七轴承42、第七轴销 43和第三轴套44,第二调整块41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螺丝孔411和第三U形槽 412,第三螺丝孔411为通孔,第三U形槽412为一贯通槽,第三调整块41上位于第三U形槽412两侧的侧面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三轨道槽413,第三轨道槽413为贯通槽,第三轨道槽413的长度方向与第三螺丝孔411的开孔方向一致,第七轴承42通过第七轴销43和第三轴套44安装在第三U形槽412内,第七轴承42绕第七轴销43在第三U形槽412内转动,第三调整块41安装在第三调整组合安装槽617内时,第二定位柱620嵌入第三螺丝孔411内,当安装底壳10后,两个第四导轨17分别嵌入两个第三轨道槽413内,第三牵引丝 140穿过第二过线孔623后、从第七轴承42与第三U形槽412的底部之间绕过,当第三调整块41沿两个第四导轨17向远离控制底座61方向移动时,第七轴承42推动第三牵引丝140向远离控制底座61方向弯曲,第三牵引丝140被拉紧。
请参考图1、图4、图5和图9,第四调整组合50的结构和第二调整组合30的结构一致,第四调整组合50包括第四调整块51、第八轴承52、第八轴销 53和第四轴套54,第四调整块51的一侧开设有第四螺丝孔511和第四U形槽 512,第四螺丝孔511为通孔,第四U形槽512为一贯通槽,第四调整块51上位于第四U形槽512两侧的侧面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四轨道槽513,第四轨道槽513为贯通槽,第四轨道槽513的长度方向与第四螺丝孔511的开孔方向一致,第八轴承52通过第八轴销53和第四轴套54安装在第四U形槽512内,第八轴承52绕第八轴销53在第四U形槽512内转动,第四调整块51安装在第四调整组合安装槽618内时,第三定位柱621嵌入第四螺丝孔511内,当安装底壳10后,两个第五导轨18分别嵌入两个第四轨道槽513内,第四牵引丝 150穿过第三过线孔624后、从第八轴承52与第四U形槽512的底部之间绕过,当第四调整块51沿两个第五导轨18向远离控制底座61方向移动时,第八轴承52推动第四牵引丝150向远离控制底座61方向弯曲,第四牵引丝150被拉紧。
请参考图1、图2和图10,手柄组合70包括第五紧固件71、顶杆72、转动球座73和手柄74,手柄74的一端设有牵引球741,牵引球741活动设置于转动球座73内,牵引球741与转动球座73之间为球面配合,顶杆72的一端与转动球座73相抵触、另一端穿过顶杆固定孔625与第五螺丝孔19对齐,第五紧固件71安装在第五螺丝孔19内后、其底端与顶杆72抵触,当将第五紧固件71向靠近顶杆72的方向旋转时,第五紧固件71推动顶杆72向转动球座73方向移动,转动球座73在顶杆72的推力下,转动球座73与牵引球741 之间挤压力增大,牵引球741在转动球座73中转动的阻力增大,操作人员在操作手柄74转动时使用的力气要增大,当将第五紧固件71向远离顶杆72的方向旋转时,第五紧固件71向远离顶杆72的方向移动,顶杆72向远离转动球座73方向移动,顶杆72对转动球座73的推力减小,转动球座73与牵引球741之间挤压力减小,牵引球741在转动球座73中转动的阻力减小,操作人员在操作手柄74转动时使用的力气要减小,从而可以在底壳10的外侧通过第五螺丝孔19对第五紧固件71进行调节,实现对手柄组合70操作灵活度的调节。
上述方案中,在底壳10的外侧通过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第三通孔13和第四通孔14分别向靠近底座组合60方向旋转第一紧固螺丝80、第二紧固螺丝90、第三紧固螺丝100和第四紧固螺丝110时,第一调整块21、第二调整块31、第三调整块41和第四调整块51分别向远离控制底座61方向移动,安装在第一调整块21、第二调整块31、第三调整块41和第四调整块51 上的第五轴承22、第六轴承32、第七轴承42和第八轴承52分别推动第一牵引丝120、第二牵引丝130、第三牵引丝140和第四牵引丝150向远离控制底座61方向弯曲,从而第一牵引丝120、第二牵引丝130、第三牵引丝140和第四牵引丝150均逐渐被拉紧,当第一牵引丝120、第二牵引丝130、第三牵引丝140和第四牵引丝150弯曲的长度与其被拉长的长度正好相等时,当第一牵引丝120、第二牵引丝130、第三牵引丝140和第四牵引丝150均被重新拉紧,从而就消除了牵引丝被拉长后引起的松紧度不足的问题,所以无需要拆开该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也不需要更换被拉长的牵引丝,只需用螺丝批在底壳10 的外侧分别旋转第一紧固螺丝80、第二紧固螺丝90、第三紧固螺丝100和第四紧固螺丝110就可以消除因牵引丝因长度被拉长而引起的控制手柄转动的灵敏度降低的问题、以及控制手柄组合无法使内窥镜弯曲的问题,所以该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具备了维修简单、维修时间短和维修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包括底壳、第一牵引丝、第二牵引丝、第三牵引丝、第四牵引丝、底座组合和手柄组合,所述手柄组合用于拉动第一牵引丝、第二牵引丝、第三牵引丝和第四牵引丝带动内窥镜旋转,所述底壳用于底座组合的固定,所述底座组合用于第一牵引丝、第二牵引丝、第三牵引丝和第四牵引丝的变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整组合、第二调整组合、第三调整组合、第四调整组合、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所述底壳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调整组合、第二调整组合、第三调整组合和第四调整均位于底座组合和底壳之间,所述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分别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与第一调整组合、第二调整组合、第三调整组合、第四调整组合连接,所述第一牵引丝、第二牵引丝、第三牵引丝和第四牵引丝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手柄组合上、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一调整组合、第二调整组合、第三调整组合和第四调整组合后与内窥镜连接,所述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分别用于调整第一调整组合、第二调整组合、第三调整组合和第四调整组合与底座组合之间的距离,从而分别改变第一牵引丝、第二牵引丝、第三牵引丝和第四牵引丝的松紧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合包括控制底座、第一转动单元、第二转动单元、第三转动单元和第四转动单元,所述控制底座上设有第一转动支架、第二转动支架、第三转动支架和第四转动支架,所述控制底座上开设有第一调整组合安装孔、第二调整组合安装槽、第三调整组合安装槽和第四调整组合安装槽,所述第二调整组合安装槽、第三调整组合安装槽和第四调整组合安装槽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和第四定位柱,所述第二调整组合安装槽、第三调整组合安装槽和第四调整组合安装槽的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过线孔、第二过线孔和第三过线孔,所述控制底座上还设有两个第一导轨,所述两个第一导轨分别位于第一调整组合安装孔的相对两侧、并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转动单元、第二转动单元、第三转动单元和第四转动单元分别安装在第一转动支架、第二转动支架、第三转动支架和第四转动支架上,所述第一调整组合安装孔、第二调整组合安装槽、第三调整组合安装槽和第四调整组合安装槽分别用于第一调整组合、第二调整组合、第三调整组合和第四调整组合的安装,所述第一导轨用于第一调整组合相对于底座组合上下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单元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一轴销,所述第一轴承通过第一轴销安装在第一转动支架上,所述第一轴承绕第一轴销在转动支架上转动,所述第二转动单元包括第二轴承和第二轴销,所述第二轴承通过第二轴销安装在第二转动支架上,所述第二轴承绕第二轴销在转动支架上转动,所述第三转动单元包括第三轴承和第三轴销,所述第三轴承通过第三轴销安装在第三转动支架上,所述第三轴承绕第三轴销在转动支架上转动,所述第四转动单元包括第四轴承和第四轴销,所述第四轴承通过第四轴销安装在第四转动支架上,所述第四轴承绕第四轴销在转动支架上转动,所述第一牵引丝、第二牵引丝、第三牵引丝和第四牵引丝分别绕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设有两个第二导轨、两个第三导轨、两个第四导轨、两个第五导轨,所述两个第二导轨、两个第三导轨、两个第四导轨和两个第五导轨分别用于第一调整组合、第二调整组合、第三调整组合和第四调整组合相对于底座组合上下移动,所述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分别为第一紧固螺丝、第二紧固螺丝、第三紧固螺丝和第四紧固螺丝,所述第一紧固螺丝、第二紧固螺丝、第三紧固螺丝和第四紧固螺丝分别与第一调整组合、第二调整组合、第三调整组合、第四调整组合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组合包括第一调整块、第五轴承、第五轴销和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调整块的顶面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顶面上开设有第一U形槽,所述第一U形槽为一贯通槽,所述第一U形槽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为通孔,所述第一调整块上位于第一U形槽两侧的两个侧面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轨道槽,所述两个第一轨道槽均为贯通槽,所述第一轨道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一U形槽的开口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调整块安装在第一调整组合安装孔内时,所述凸块插入第一调整组合安装孔内,所述两个第一导轨分别嵌入两个第一轨道槽内,所述两个第二导轨分别嵌入两个第一轨道槽内、并位于第一U形槽的底部一侧,所述第一紧固螺丝穿过第一通孔拧入第一螺丝孔内,所述第五轴承通过第五轴销和第一轴套安装在第一U形槽内,所述第五轴承绕第五轴销在第一U形槽内转动,所述第一牵引丝从第一U形槽底部和第五轴承之间绕过第五轴承,当第一紧固螺丝向靠近控制底座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调整块在两个第一导轨和两个第二导轨上向远离控制底座方向移动,所述第五轴承推动第一牵引丝向第一调整块移动方向弯曲。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整组合包括第二调整块、第六轴承、第六轴销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调整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丝孔和第二U形槽,所述第二螺丝孔为通孔,所述第二U形槽为一贯通槽,所述第二调整块上位于第二U形槽两侧的侧面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轨道槽,所述第二轨道槽为贯通槽,所述第二轨道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螺丝孔的开孔方向一致,所述第二调整块安装在第二调整组合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定位柱嵌入第二螺丝孔内,所述两个第三导轨分别位于两个第二轨道槽内,所述第二紧固螺丝穿过第二通孔拧入第二螺丝孔内,所述第六轴承通过第六轴销和第二轴套安装在第二U形槽内,所述第六轴承绕第六轴销在第二U形槽内转动,所述第二牵引丝穿过第一过线孔、并从所述第二U形槽底部和第六轴承之间绕过第六轴承,当所述第二紧固螺丝向靠近控制底座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二调整块在两个第三导轨上向远离控制底座方向移动,所述第六轴承推动第二牵引丝向第二调整块移动方向弯曲。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整组合的结构和第二调整组合的结构相同、包括第三调整块、第七轴承、第七轴销和第三轴套,所述第二调整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螺丝孔和第三U形槽,所述第三螺丝孔为通孔,所述第三U形槽为一贯通槽,所述第三调整块上位于第三U形槽两侧的侧面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三轨道槽,所述第三轨道槽为贯通槽,所述第三轨道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三螺丝孔的开孔方向一致,所述第三调整块安装在调整组合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定位柱嵌入第三螺丝孔内,所述两个第四导轨分别位于两个第三轨道槽内,所述第三紧固螺丝穿过第三通孔拧入第三螺丝孔内,所述第七轴承通过第七轴销和第三轴套安装在第三U形槽内,所述第七轴承绕第七轴销在第三U形槽内转动,所述第三牵引丝穿过第二过线孔、并从所述第三U形槽底部和第七轴承之间绕过第七轴承,当所述第三紧固螺丝向靠近控制底座方向旋转时,第三紧固件带动第三调整块在两个第四导轨上向远离控制底座方向移动,所述第七轴承推动第三牵引丝向第三调整块移动方向弯曲。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调整组合的结构和第二调整组合的结构相同、包括第四调整块、第八轴承、第八轴销和第四轴套,所述第四调整块的一侧开设有第四螺丝孔和第四U形槽,所述第四螺丝孔为通孔,所述第四U形槽为一贯通槽,所述第四调整块上位于第四U形槽两侧的侧面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四轨道槽,所述第四轨道槽为贯通槽,所述第四轨道槽的长度方向与第四螺丝孔的开孔方向一致,所述第四调整块安装在第四调整组合安装槽内,所述第三定位柱嵌入第四螺丝孔内,所述两个第五导轨分别位于两个第四轨道槽内,所述第四紧固螺丝穿过第四通孔拧入第四螺丝孔内,所述第八轴承通过第八轴销和第四轴套安装在第四U形槽内,所述第八轴承绕第八轴销在第四U形槽内转动,所述第四牵引丝穿过第三过线孔、并从所述第四U形槽底部和第八轴承之间绕过第八轴承,当所述第四紧固螺丝向靠近控制底座方向旋转时,所述第四调整块在两个第五导轨上向远离控制底座方向移动,所述第八轴承推动第四牵引丝向第四调整块移动方向弯曲。
9.如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还包括第五螺丝孔,所述手柄组合包括第五紧固件、顶杆、转动球座和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设置有牵引球,所述牵引球活动设置于转动球座内,所述牵引球与转动球座之间为球面配合,所述控制底座上开设有顶杆固定孔,所述顶杆的一端与转动球座相抵触、另一端穿过杆固定孔与第五螺丝孔对齐,所述第五紧固件安装在第五螺丝孔内后、其底端与顶杆抵触,所述第五紧固件用于调整顶杆对转动球座的顶力,从而实现调整所述转动球座与牵引球之间的接触力。
CN202021201298.XU 2020-06-27 2020-06-27 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 Active CN213117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1298.XU CN213117104U (zh) 2020-06-27 2020-06-27 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1298.XU CN213117104U (zh) 2020-06-27 2020-06-27 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17104U true CN213117104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73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01298.XU Active CN213117104U (zh) 2020-06-27 2020-06-27 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171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17104U (zh) 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
CN111623029A (zh) 内窥镜导向控制机构
CN2897916Y (zh) 长距离链条压紧装置
CN101368466A (zh) 一种汽车滑门驱动装置
CN212706499U (zh) 钢丝绳松紧调节机构
EP3677493A1 (en) Motorcycle windshield structure
CN216736965U (zh) 一种用于扁线立绕的排线装置
CN111099276A (zh) 倍速链输送线张紧机构及倍速链输送线
CN212958207U (zh) 一种自润滑式车用绳轮式玻璃升降器
CN110266151A (zh) 一种定子绑线设备
CN209176168U (zh) 缠绕装置
CN211397350U (zh) 一种侧方驱动式开门结构
CN211416918U (zh) 拉索安装支架、滑门传动机构及车辆
CN110274289B (zh) 一种拉绳传动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吸油烟机
CN219262092U (zh) 一种定位轮装置
CN112879668A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排水管定位装置
CN210095207U (zh) 一种快捷安装的电动推杆及采用该电动推杆的家具
CN100366860C (zh) 全方位定位门吸
CN216975022U (zh) 摆杆机构
CN221823612U (zh) 一种用于斜坡路面的门轮装置
CN220496165U (zh) 一种麻醉试剂调配器
CN218606084U (zh) 一种电动窗帘轨道结构
CN219409058U (zh) 一种电动葫芦压辊式排绳器
CN111493437B (zh) 口罩耳绳的自动夹耳绳装置
CN219366743U (zh) 一种新型过线导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