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12945U - 一种循环式污水脱氮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式污水脱氮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12945U
CN213112945U CN202021337456.4U CN202021337456U CN213112945U CN 213112945 U CN213112945 U CN 213112945U CN 202021337456 U CN202021337456 U CN 202021337456U CN 213112945 U CN213112945 U CN 213112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atment tank
pipe
sewage
biodegradable polymer
denitroge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3745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帆
刘晶晶
许世杰
李文涛
程学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133745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12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12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129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式污水脱氮处理设备,具体涉及污水脱氮技术领域,包括处理池,处理池内部转动连接有升运螺杆,升运螺杆位于输送圆管内部,输送圆管通过支柱固定在处理池内底端,且输送圆管顶部套接固定有导流板,处理池右下方通过连接管与硝化壳体相连接,硝化壳体内下部设置有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套接在进液管上,进液管上侧与回流管一端相连接,回流管另一端连接在处理池上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升运螺杆的转动便于带动污水上下移动,通过回流管实现了对污水进行循环流动,且便于通过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对污水进行快速脱氮处理,提高了脱氮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式污水脱氮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循环式污水脱氮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脱氮法是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而对废水进行除氮的过程。一般分为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脱氮两种。物理化学法有气体脱氮法、离子交换法、氯处理法等,通常很少采用。实践中多采用硝化-反硝化作用的生物脱氮法对废水进行处理。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污水在进行脱氮处理时,一般是将微生物放入处理池内,并通过静止沉淀的方式进行处理,导致了其脱氮效率较差,且处理时间长,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循环式污水脱氮处理设备,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污水脱氮处理设备脱氮效率低,工作时间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式污水脱氮处理设备,包括处理池,所述处理池内部转动连接有升运螺杆,所述升运螺杆位于输送圆管内部,所述输送圆管通过支柱固定在处理池内底端,且输送圆管顶部套接固定有导流板,所述升运螺杆上侧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分别固定连接在左框架以及右框架内部,所述左框架以及右框架均固定在密封板内侧面,所述密封板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处理池左侧以及右侧,所述处理池右下方通过连接管与硝化壳体相连接,所述硝化壳体内下部设置有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所述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套接在进液管上,所述进液管上侧与回流管一端相连接,所述回流管另一端连接在处理池上侧,所述处理池上侧面左部连接有进水管。
通过升运螺杆的转动便于带动污水进行吸收流动以及导流,扩大了污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对生物的繁殖效率,且通过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提高了对污水的脱氮效率,且环保效果好,而且通过进液管以及回流管实现了循环流动的目的,实现了循环往复脱氮处理的目的,操作简单,脱氮效率高。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网设有两块,所述左侧的过滤网右侧一体连接有V型凸起,所述右侧的过滤网左侧加工有V型槽,所述V型凸起匹配设置在V型槽内,便于将两块过滤网匹配设置在一起,方便对污水进行过滤。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过滤网上侧均设置有三角杆,所述三角杆分别固定在左框架以及右框架内部,方便对杂物进行垃圾以及汇聚。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池左上方以及右上方均加工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设置有填充板,所述填充板一体连接在密封板内侧面,提高了密封性,且便于对过滤网进行取出。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池下侧面固定连接有支座,且处理池下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上侧的输出轴与升运螺杆相连接,所述电动机位于支座内部,通过电动机的运行便于带动升运螺杆转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池下侧面固定连接有曝气机,所述曝气机上侧通过管道与曝气头相连接,所述曝气头位于处理池内部,所述曝气机位于支座内部,实现了向污水内进行充入氧气,提高了对微生物的培养效率。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硝化壳体右下方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硝化壳体上部通过螺栓与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盖板套接固定在进液管上,所述回流管连接在输送泵上,所述输送泵固定在处理池上侧,便于通过输送泵的运行来对污水进行回流以及循环流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液管下部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进液管上部卡接有卡簧,所述卡簧以及螺母分别位于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上侧以及下侧,便于对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进行拆装更换。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内的聚合物为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实现了生物降解的目的,方便对污水进行脱氮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升运螺杆、输送圆管、导流板、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回流管以及输送泵,通过升运螺杆的转动便于带动污水上下移动,并通过导流板进行导流,扩大了污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微生物的培养效率,通过回流管实现了对污水进行循环流动,且便于通过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对污水进行快速脱氮处理,操作简单,环保效果好,同时也提高了脱氮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过滤网、左框架、右框架、密封板以及三角杆,有利于对污水进行过滤,同时也便于对杂质进行拦截以及汇聚,且方便对杂质进行清理,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圆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左框架与右框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处理池;2、支座;3、输送圆管;4、电动机;5、曝气头;6、曝气机;7、硝化壳体;8、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9、出水管;10、连接管;11、进液管;12、盖板;13、回流管;14、输送泵;15、三角杆;16、升运螺杆;17、导流板;18、进水管;19、密封板;20、左框架;21、过滤网;22、右框架;23、卡簧;24、螺母;31、支柱;191、填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式污水脱氮处理设备,包括处理池1,处理池1内部转动连接有升运螺杆16,升运螺杆16位于输送圆管3内部,输送圆管3通过支柱31固定在处理池1内底端,且输送圆管3顶部套接固定有导流板17,升运螺杆16上侧设置有过滤网21,处理池1右下方通过连接管10与硝化壳体7相连接,硝化壳体7内下部设置有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8,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8套接在进液管11上,进液管11上侧与回流管13一端相连接,回流管13另一端连接在处理池1上侧,处理池1上侧面左部连接有进水管18。
处理池1下侧面固定连接有支座2,且处理池1下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4,电动机4上侧的输出轴与升运螺杆16相连接,电动机4位于支座2内部。
处理池1下侧面固定连接有曝气机6,曝气机6上侧通过管道与曝气头5相连接,曝气头5位于处理池1内部,曝气机6位于支座2内部。
硝化壳体7右下方连接有出水管9,硝化壳体7上部通过螺栓与盖板12固定连接,盖板12套接固定在进液管11上,回流管13连接在输送泵14上,输送泵14固定在处理池1上侧。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8内的聚合物为聚羟基脂肪酸酯PHA。
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人员同步带动电动机4以及曝气机6,曝气机6运行从而对氧气进行曝气,并通过曝气头5将氧气输送到处理池1内部,同时电动机4运行带动升运螺杆16转动,从而带动污水沿着输送圆管3向上移动,并通过导流板17向下流动,扩大了污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对污水中微生物的培养效率,实现了通过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初步脱氮处理的目的,随后污水通过连接管10输送到硝化壳体7内,并与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8相接触,实现了通过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对污水进行脱氮处理,脱氮效率高,同时并通过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8对污水进行渗流,并启动输送泵14,从而带动渗流后的污水通过进液管11以及回流管13回流到处理池1内,实现了对污水进行循环流动以及脱氮处理的目的,进而提高了脱氮效率,使用效果好。
过滤网21分别固定连接在左框架20以及右框架22内部,左框架20以及右框架22均固定在密封板19内侧面,密封板19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处理池1左侧以及右侧。
过滤网21设有两块,左侧的过滤网21右侧一体连接有V型凸起,右侧的过滤网21左侧加工有V型槽,V型凸起匹配设置在V型槽内。
两个过滤网21上侧均设置有三角杆15,三角杆15分别固定在左框架20以及右框架22内部。
处理池1左上方以及右上方均加工有通槽,通槽内部设置有填充板191,填充板191一体连接在密封板19内侧面。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进水管18实现了将污水输送到处理池1内,随后污水穿过过滤网21,此时过滤网21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过滤,并通过三角杆15、左框架20以及右框架22实现了对杂质进行拦截以及汇聚,然后使用人员将密封板19上的螺栓进行旋下,并向外移动密封板19,实现了带动左框架20、右框架22以及过滤网21沿着开口槽向外移动,从而方便对杂质进行移出处理池1,实现了方便对杂质进行清理的目的。
进液管11下部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24,进液管11上部卡接有卡簧23,卡簧23以及螺母24分别位于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8上侧以及下侧。
如图1和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人员先将进液管11以及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8从硝化壳体7内部移出,随后对螺母24进行转动,螺母24转动并在螺纹作用下向下移动,实现了螺母24与进液管11相分离,随后沿着进液管11向下移动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8,实现了方便对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8进行拆装的目的,而通过卡簧23卡接在进液管11上,则便于对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8进行限位。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循环式污水脱氮处理设备,包括处理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内部转动连接有升运螺杆(16),所述升运螺杆(16)位于输送圆管(3)内部,所述输送圆管(3)通过支柱(31)固定在处理池(1)内底端,且输送圆管(3)顶部套接固定有导流板(17),所述升运螺杆(16)上侧设置有过滤网(21),所述过滤网(21)分别固定连接在左框架(20)以及右框架(22)内部,所述左框架(20)以及右框架(22)均固定在密封板(19)内侧面,所述密封板(19)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处理池(1)左侧以及右侧,所述处理池(1)右下方通过连接管(10)与硝化壳体(7)相连接,所述硝化壳体(7)内下部设置有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8),所述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8)套接在进液管(11)上,所述进液管(11)上侧与回流管(13)一端相连接,所述回流管(13)另一端连接在处理池(1)上侧,所述处理池(1)上侧面左部连接有进水管(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污水脱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21)设有两块,所述左侧的过滤网(21)右侧一体连接有V型凸起,所述右侧的过滤网(21)左侧加工有V型槽,所述V型凸起匹配设置在V型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式污水脱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过滤网(21)上侧均设置有三角杆(15),所述三角杆(15)分别固定在左框架(20)以及右框架(22)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污水脱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左上方以及右上方均加工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设置有填充板(191),所述填充板(191)一体连接在密封板(19)内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污水脱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下侧面固定连接有支座(2),且处理池(1)下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4),所述电动机(4)上侧的输出轴与升运螺杆(16)相连接,所述电动机(4)位于支座(2)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循环式污水脱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下侧面固定连接有曝气机(6),所述曝气机(6)上侧通过管道与曝气头(5)相连接,所述曝气头(5)位于处理池(1)内部,所述曝气机(6)位于支座(2)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污水脱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壳体(7)右下方连接有出水管(9),所述硝化壳体(7)上部通过螺栓与盖板(12)固定连接,所述盖板(12)套接固定在进液管(11)上,所述回流管(13)连接在输送泵(14)上,所述输送泵(14)固定在处理池(1)上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污水脱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1)下部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24),所述进液管(11)上部卡接有卡簧(23),所述卡簧(23)以及螺母(24)分别位于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8)上侧以及下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污水脱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脱氮填料板(8)内的聚合物为聚羟基脂肪酸酯PHA。
CN202021337456.4U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循环式污水脱氮处理设备 Active CN213112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37456.4U CN213112945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循环式污水脱氮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37456.4U CN213112945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循环式污水脱氮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12945U true CN213112945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76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37456.4U Active CN213112945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循环式污水脱氮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129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85445U (zh) 一种铁碳微电解处理工业废水的装置
CN213112945U (zh) 一种循环式污水脱氮处理设备
CN213388211U (zh) 一种拥有自洁能力的mbr膜污水处理装置
CN211644998U (zh) 一种处理效率高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7677122U (zh) 一种工业废水二沉池辅助排泥装置
CN113800601B (zh) 一种管式超滤膜废水净化装置
CN110723794A (zh) 一种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系统
CN212954726U (zh) 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污水高效处理装置
CN113754153B (zh) 一种微波技术和膜技术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15928355A (zh) 织物印染工艺及废液处理设备
CN214457330U (zh) 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2833030U (zh) 一种往复旋转式膜过滤系统
CN212127817U (zh) 一种高效水处理设备
CN215559566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快速沉降分离装置
CN220393464U (zh) 一种废水处理池曝气装置
CN221071272U (zh) 一种加快反应速度的废水处理设备
CN219333361U (zh) 用于污水处理的多级过滤结构
CN213085553U (zh) 酸洗废水中和过滤循环再利用装置
CN214115188U (zh) 一种选矿废水处理系统
CN215288292U (zh) 一种节能型水处理反渗透设备
CN219425176U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辐流式二沉池自动除藻清洗装置
CN209442733U (zh) 一种一体式mbr磷化液处理设备
CN214528565U (zh) 一种场站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8608264U (zh) 一种印染废水高效处理装置
CN214496056U (zh) Baf曝气生物滤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