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94512U - 一种防止余热烫伤的电热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余热烫伤的电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94512U
CN213094512U CN202021553829.1U CN202021553829U CN213094512U CN 213094512 U CN213094512 U CN 213094512U CN 202021553829 U CN202021553829 U CN 202021553829U CN 213094512 U CN213094512 U CN 2130945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electrothermal tube
base
tub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538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兰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jiang Daquan Changjiang Power Sign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jiang Daquan Changjiang Power Sign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jiang Daquan Changjiang Power Sign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jiang Daquan Changjiang Power Sign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538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945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945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945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管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防止余热烫伤的电热管,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管,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管,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主体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合页,所述支架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隔板的底部插接有底座。本实用新型通过隔板、漏孔、底座和风扇的作用,使得加热管在被使用完成后,其离开需要加热的容器后,可以在此装置的保护下,快速的降温,同时将带有余热的电热管可以被阻隔在内,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余热烫伤的电热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余热烫伤的电热管。
背景技术
电热管在工业生产中是一种具有优良的整体性能,还有超长寿命,容易维修的特点的装置,电热管在工业生产中适用于加热空气、油、水、化学介质、热压模,熔化盐、碱及低熔点合金。
但是现有的电热管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电热管,在加热管对需要加热的介质进行加热完成后,其装置在取出后,可能会出现余热对人体造成烫伤的情况,从而大大增加了工人工作时的危险性。
2、现有的电热管,当加热管在对介质进行加热时,其加热管不易对介质进行搅动,从而使得容器内的介质会出现加热缓慢的情况,从而降低加热管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余热烫伤的电热管,解决了加热管的余热可能对工人烫伤和不易对容器内的介质进行边加热边搅拌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余热烫伤的电热管,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管,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管,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主体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合页,所述支架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隔板的底部插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插槽,所述隔板通过插槽与底座插接,所述底座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和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吸风孔,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弧形管在第二弧形管的内侧,所述第一弧形管比第二弧形管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叶在第一弧形管的内侧,所述搅拌叶为轻薄型不锈钢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板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隔板上均开设有漏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柱,所述底柱的数量为四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风扇大小均相同。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余热烫伤的电热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防止余热烫伤的电热管,通过隔板、漏孔、底座和风扇的作用,使得加热管在被使用完成后,其离开需要加热的容器后,可以在此装置的保护下,快速的降温,同时将带有余热的电热管可以被阻隔在内,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2、该防止余热烫伤的电热管,通过电机、转轴和搅拌叶的作用,使得加热管在对容器内的介质进行加热时,可以同时对容器内的介质进行搅拌,使得容器内的介质可以被快速的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第一弧形管;3、第二弧形管;4、电机;5、转轴;6、搅拌叶;7、支架;8、合页;9、隔板;10、漏孔;11、第一螺纹孔;12、底座;13、插槽;14、第二螺纹孔;15、螺钉;16、凹槽;17、风扇;18、吸风孔;19、底柱;20、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余热烫伤的电热管,包括主体1,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管2,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管3,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穿过主体1固定连接有转轴5,转轴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6,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7,支架7上固定连接有合页8,支架7通过合页8转动连接有隔板9,隔板9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1,隔板9的底部插接有底座12,底座12上开设有插槽13,隔板9通过插槽13与底座12插接,底座12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4,第二螺纹孔14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钉15,螺钉15和第一螺纹孔11螺纹连接,底座12上开设有凹槽16,凹槽16上固定连接有风扇17,凹槽16的底部开设有吸风孔18,支架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手20。
本实施方案中,支架7位于主体1的顶部,主要起到支撑隔板9的作用,当需要移动隔板9时,转动隔板9,使得隔板9在合页8的作用下上转,此时便可以对电热管进行使用,底座12位于第一弧形管2和第二弧形管3的正下方,当隔板9和插槽13插接时,插槽13和第一螺纹孔11贯通,当螺钉15和插槽13螺纹连接时,螺钉15便也可以和第一螺纹孔11螺纹连接,当螺钉15和第一螺纹孔11与插槽13都螺纹连接了,此时便可以对隔板9进行固定,当风扇17在转动时,风扇17从吸风孔18吸风,在将吸进的风传递给主体1和第一弧形管2,便可以对主体1和第一弧形管2起到快速降温的作用。
具体的,第一弧形管2在第二弧形管3的内侧,第一弧形管2比第二弧形管3小。
本实施例中,第一弧形管2和第二弧形管3的作用均为对介质进行加热,两者在不同的位置,可以使得介质可以更加快速的被加热。
具体的,搅拌叶6在第一弧形管2的内侧,搅拌叶6为轻薄型不锈钢材质。
本实施例中,搅拌叶6在转动时可以对第一弧形管2和第二弧形管3周围的介质进行搅拌,使得其可以更多面积的和第一弧形管2与第二弧形管3接触,从而加速介质的加热。
具体的,隔板9的数量为四个,每个隔板9上均开设有漏孔10。
本实施例中,隔板9位于主体1的四周,可以将第一弧形管2和第二弧形管3包裹在内。
具体的,底座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柱19,底柱19的数量为四个。
本实施例中,底柱19主要起到支撑装置的作用,四个底柱19可以使得装置在放置时更加稳定。
具体的,风扇1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风扇17大小均相同。
本实施例中,两个风扇17同时运动,可以加入对第一弧形管2和第二弧形管3进行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启动电热管装置时,通过主体1和第一弧形管2可以对容器内的介质进行加热,当其在加热的过程中,通过启动电机4,电机4带动转轴5转动,转轴5在转动的同时带动搅拌叶6转动,搅拌叶6在转动的同时便可以带动容器内的介质可以循环运动,使得其可以更多面积的和主体1与第一弧形管2接触,从而加快的整体的加热速度,当加热完成以后,将装置从容器上取下,此时转动隔板9,使得隔板9和装置平时,再将隔板9的底端和底座12插接,再通过转动螺钉15,使得螺钉15和底座12与第一螺纹孔11螺纹连接,此时便达到对隔板9固定的作用,当隔板9被固定以后,第二弧形管3和第一弧形管2便可以隔绝在内,达到对余热隔绝的问题,在启动风扇17,使得风扇17向着第一弧形管2和第二弧形管3吹风,此时在风扇17的作用下,便可以对第一弧形管2和第二弧形管3进行快速降温,更加有效的避免了余热造成的伤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防止余热烫伤的电热管,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管(2),所述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管(3),所述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穿过主体(1)固定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6),所述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7),所述支架(7)上固定连接有合页(8),所述支架(7)通过合页(8)转动连接有隔板(9),所述隔板(9)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1),所述隔板(9)的底部插接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上开设有插槽(13),所述隔板(9)通过插槽(13)与底座(12)插接,所述底座(12)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4),所述第二螺纹孔(14)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钉(15),所述螺钉(15)和第一螺纹孔(11)螺纹连接,所述底座(12)上开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上固定连接有风扇(17),所述凹槽(16)的底部开设有吸风孔(18),所述支架(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手(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余热烫伤的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管(2)在第二弧形管(3)的内侧,所述第一弧形管(2)比第二弧形管(3)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余热烫伤的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6)在第一弧形管(2)的内侧,所述搅拌叶(6)为轻薄型不锈钢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余热烫伤的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9)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隔板(9)上均开设有漏孔(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余热烫伤的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柱(19),所述底柱(19)的数量为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余热烫伤的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1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风扇(17)大小均相同。
CN202021553829.1U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防止余热烫伤的电热管 Active CN2130945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3829.1U CN213094512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防止余热烫伤的电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3829.1U CN213094512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防止余热烫伤的电热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94512U true CN213094512U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28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53829.1U Active CN213094512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防止余热烫伤的电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945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08423B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永磁同步电机
CN213094512U (zh) 一种防止余热烫伤的电热管
CN215772783U (zh) 一种正压式高散热电机护罩
CN212328078U (zh) 一种高效调配搅拌罐
CN210406035U (zh) 一种新型机电设备的散热保护装置
CN116617692A (zh) 一种硅烷偶联剂的多级低沸蒸馏提纯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CN214344458U (zh) 一种新型冬凌草刮板浓缩器
CN214850855U (zh) 一种带散热结构的电机
CN211748777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快速蒸煮装置
CN214645237U (zh) 一种便于成型的井盖生产用浇筑装置
CN211082294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水泵
CN210231493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电机铸件模具
CN203939779U (zh) 易散热的旋涡式气泵
CN214944535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高效水泵
CN218485693U (zh) 一种全季型丙纶纺丝油剂料混合装置
CN217388465U (zh) 一种自动保护单相异步电动机
CN218071235U (zh) 一种家用风扇电机冷却机构
CN213729271U (zh) 一种散热式绿色铸件浇注装置
CN215765772U (zh) 一种润滑脂加工用具备节能效果的锅炉
CN220850050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离心泵
CN212581953U (zh) 一种转炉废钢烘烤装置
CN220304116U (zh) 一种药物提取用干燥设备
CN218266418U (zh) 一种带冷却装置的离心式鼓风机
CN211573926U (zh) 一种液压冷却系统驱动装置
CN214182600U (zh) 一种可冷凝回流的捏合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