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64499U - 一种螺旋转子泵的耦合齿轮传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旋转子泵的耦合齿轮传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64499U
CN213064499U CN202021525580.3U CN202021525580U CN213064499U CN 213064499 U CN213064499 U CN 213064499U CN 202021525580 U CN202021525580 U CN 202021525580U CN 213064499 U CN213064499 U CN 2130644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motor
wall surface
groove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255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杨伟
竺柏康
朱根民
张仁坤
相玉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eilong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eilong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eilong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eilong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255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644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644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644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螺旋转子泵的耦合齿轮传动机构,属于转子泵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台,支撑台为梯形结构,且支撑台的顶部后侧固定安装有电机箱,电机箱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转轴,驱动装置的电机转轴向前贯穿电机箱的内部壁面延伸到电机箱的前侧,支撑台的顶部前端固定安装有泵箱,泵箱的下壁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进管,泵箱的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出管,本实用新型当主转轴与副转轴之间啮合旋转时,主转轴与副转轴上对应转齿相互啮挤压时,前后两侧转球相互挤压对应转齿外壁面,将主转轴与副转轴之间前后相互推力加速主转轴与副转轴的旋转,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螺旋转子泵的耦合齿轮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转子泵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螺旋转子泵的耦合齿轮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转子泵按其结构和原理,可分为齿轮泵、螺杆泵、旋转活塞泵凸轮泵、罗茨泵、挠性叶轮泵、滑片泵、软管泵等。转子泵是一种旋转的容积式泵,具有正排量性质,其流量不随背压变化而变化,是由旋转的转子与静止的泵体组成,它没有吸入、排出阀,通过转子与泵体间的相对运动来改变工作容积,并借旋转转子的挤压作用排出液体,同时在另一侧留出空间,形成低压,使液体连续地吸入。
现有转子泵在长时间使用后,转子齿轮相互啮合磨损严重,经常需要将转子泵停机进行更换转子齿轮,不仅提高工厂使用成本,同时耽误转子泵工作效率,为此提出一种螺旋转子泵的耦合齿轮传动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螺旋转子泵的耦合齿轮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螺旋转子泵的耦合齿轮传动机构,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为梯形结构,且支撑台的顶部后侧固定安装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转轴,所述驱动装置的电机转轴向前贯穿电机箱的内部壁面延伸到电机箱的前侧,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前端固定安装有泵箱,所述泵箱的下壁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进管,所述泵箱的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出管,所述泵箱的后侧壁面开设有调节孔,所述泵箱的内部设置有主转轴,所述主转轴为圆柱结构,且主转轴的内部中空,所述主转轴套接在驱动装置的电机转轴上,所述主转轴的下方设置有副转轴,所述主转轴与副转轴的外壁面上均固定安装有转齿,所述转齿为半圆柱状。
所述转齿的外壁面上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前后对应壁面上固定安装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杆上均套接有转球,所述副转轴的内轴处活动安装有联动杆,所述泵箱的内部前后两侧壁面对称开设有联动槽,且联动槽的内部均设置有轴承,所述联动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卡块,所述联动槽的内部下侧壁面开设有挤压孔,所述挤压孔为圆形的槽,且挤压孔的内部底面均固定安装有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槽为半环形的槽。
作为优选,所述卡块为半圆环形的卡块,且卡块的上侧内轴壁面与轴承的外壁面对应固定连接在一起,弹簧向上延伸到联动槽内部与卡块的下侧外壁面对应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主转轴与副转轴通过转齿啮合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联动杆贯穿对应副转轴的前后壁面,所述联动槽为两端呈圆弧形的长条状槽。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轴承的内轴壁面与联动杆前后两端远离一端壁面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轴承将联动杆活动安装在联动槽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该螺旋转子泵的耦合齿轮传动机构,通过设置活动槽与转球,当主转轴与副转轴之间通过转齿啮合旋转时,转球在活动杆上转动挤压对应转齿的外壁面,避免主转轴与副转轴之间旋转转动造成表面磨损,同时转球上活动杆上旋转与转齿外壁面滚动,减少了主转轴与副转轴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提高了主转轴与副转轴之间的使用寿命。
2、该螺旋转子泵的耦合齿轮传动机构,当主转轴与副转轴之间啮合旋转时,主转轴与副转轴上对应转齿相互啮挤压时,前后两侧转球相互挤压对应转齿外壁面,将主转轴与副转轴之间前后相互推力加速主转轴与副转轴的旋转,提高了工作效率。
3、该螺旋转子泵的耦合齿轮传动机构,当主转轴与副转轴之间啮合旋转过长时,转齿的外壁面出现磨损时,主转轴与副转轴之间产生间隙,当主转轴与副转轴通过转齿啮合旋转时,主转轴挤压副转轴向下时,副转轴调动联动杆向下移动,联动杆带动轴承向下移动,轴承带动卡块向下移动,卡块带动弹簧向下移动,弹簧发现形变,当主转轴与副转轴通过活动槽啮合之间分离瞬间,挤压孔恢复形变,挤压孔带动卡块向上移动,卡块带动轴承向上移动,轴承通过联动杆带动副转轴向上微调移动,联动杆、轴承、卡块、挤压孔之间协同配合,使得主转轴与副转轴之间紧密上下贴合,避免出现齿轮磨损导致主转轴与副转轴之间产生间隙导致齿轮之间运转效率低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螺旋转子泵正面半剖拆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支撑台;2、电机箱;3、驱动装置;4、泵箱;5、进管;6、出管;7、调节孔;8、主转轴;9、副转轴;10、转齿;11、活动槽;12、活动杆;13、转球;14、联动杆;15、联动槽;16、轴承;17、卡块;18、挤压孔;1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螺旋转子泵的耦合齿轮传动机构,如图1-图3所示,一种螺旋转子泵的耦合齿轮传动机构,包括支撑台1,支撑台1为梯形结构,且支撑台1的顶部后侧固定安装有电机箱2,电机箱2为矩形结构且电机箱2的内部中空,电机箱2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与电机箱2内部之间电性连接,驱动装置3包括电机、电机转轴,驱动装置3的电机转轴向前贯穿电机箱2的内部壁面延伸到电机箱2的前侧,支撑台1的顶部前端固定安装有泵箱4,泵箱4为矩形结构,且泵箱4的内部中空,泵箱4的下壁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进管5,进管5为圆柱中空管,泵箱4的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出管6,出管6为圆柱中空管,且溶液从进管5通过输送管到注入泵箱4的内部,然后从出管6排出。
泵箱4的后侧壁面开设有调节孔7,调节孔7为圆形的通孔,且驱动装置3的电机转轴向前贯穿对应调节孔7到泵箱4的内部,且调节孔7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环,泵箱4的内部设置有主转轴8,主转轴8为圆柱结构,且主转轴8的内部中空,主转轴8套接在驱动装置3的电机转轴上,主转轴8的下方设置有副转轴9,主转轴8与副转轴9大小形状相同,主转轴8与副转轴9的外壁面上均固定安装有转齿10,转齿10为半圆柱状,且转齿10的数量根据主转轴8与副转轴9的大小进行设置,且主转轴8与副转轴9通过转齿10啮合连接在一起。
转齿10的外壁面上均开设有活动槽11,活动槽11为半环形的槽,活动槽11的内部前后对应壁面上固定安装有活动杆12,活动杆12为表面光滑的圆柱杆,且活动杆12的杆上均套接有转球13,转球13为弹性球,且转球13的外壁面上开设有圆形通孔,转球13的圆形通孔内部套接在活动杆12上。
副转轴9的内轴处活动安装有联动杆14,联动杆14贯穿对应副转轴9的前后壁面,泵箱4的内部前后两侧壁面对称开设有联动槽15,联动槽15为两端呈圆弧形的长条状槽,且联动槽15的内部均设置有轴承16,轴承16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两个轴承16的内轴壁面与联动杆14前后两端远离一端壁面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轴承16将联动杆14活动安装在联动槽15的内部,联动槽15的内部均设置有卡块17,所述卡块17为半圆环形的卡块,且卡块17的上侧内轴壁面与轴承16的外壁面对应固定连接在一起,联动槽15的内部下侧壁面开设有挤压孔18,挤压孔18为圆形的槽,且挤压孔18的内部底面均固定安装有弹簧19,弹簧19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弹簧19向上延伸到联动槽15内部与卡块17的下侧外壁面对应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活动槽11与转球13,当主转轴8与副转轴9之间通过转齿10啮合旋转时,转球13在活动杆12上转动挤压对应转齿10的外壁面,避免主转轴8与副转轴9之间旋转转动造成表面磨损,同时转球13上活动杆12上旋转与转齿10外壁面滚动,减少了主转轴8与副转轴9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提高了主转轴8与副转轴9之间的使用寿命。
当主转轴8与副转轴9之间啮合旋转时,主转轴8与副转轴9上对应转齿10相互啮挤压时,前后两侧转球13相互挤压对应转齿10外壁面,将主转轴8与副转轴9之间前后相互推力加速主转轴8与副转轴9的旋转,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主转轴8与副转轴9之间啮合旋转过长时,转齿10的外壁面出现磨损时,主转轴8与副转轴9之间产生间隙,当主转轴8与副转轴9通过转齿10啮合旋转时,主转轴8挤压副转轴9向下时,副转轴9调动联动杆14向下移动,联动杆14带动轴承16向下移动,轴承16带动卡块17向下移动,卡块17带动弹簧19向下移动,弹簧19发现形变,当主转轴8与副转轴9通过活动槽11啮合之间分离瞬间,挤压孔18恢复形变,挤压孔18带动卡块17向上移动,卡块17带动轴承16向上移动,轴承16通过联动杆14带动副转轴9向上微调移动,联动杆14、轴承16、卡块17、挤压孔18之间协同配合,使得主转轴8与副转轴9之间紧密上下贴合,避免出现齿轮磨损导致主转轴8与副转轴9之间产生间隙导致齿轮之间运转效率低的情况发生。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螺旋转子泵的耦合齿轮传动机构,包括支撑台(1),所述支撑台(1)为梯形结构,且支撑台(1)的顶部后侧固定安装有电机箱(2),所述电机箱(2)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电机、电机转轴,所述驱动装置(3)的电机转轴向前贯穿电机箱(2)的内部壁面延伸到电机箱(2)的前侧,所述支撑台(1)的顶部前端固定安装有泵箱(4),所述泵箱(4)的下壁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进管(5),所述泵箱(4)的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出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箱(4)的后侧壁面开设有调节孔(7),所述泵箱(4)的内部设置有主转轴(8),所述主转轴(8)套接在驱动装置(3)的电机转轴上,所述主转轴(8)的下方设置有副转轴(9),所述主转轴(8)与副转轴(9)的外壁面上均固定安装有转齿(10);
所述转齿(10)的外壁面上均开设有活动槽(11),所述活动槽(11)的内部前后对应壁面上固定安装有活动杆(12),且活动杆(12)的杆上均套接有转球(13),所述副转轴(9)的内轴处活动安装有联动杆(14),所述泵箱(4)的内部前后两侧壁面对称开设有联动槽(15),且联动槽(15)的内部均设置有轴承(16),所述联动槽(15)的内部均设置有卡块(17),所述联动槽(15)的内部下侧壁面开设有挤压孔(18),挤压孔(18)的内部底面均固定安装有弹簧(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转子泵的耦合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11)为半环形的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转子泵的耦合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7)为半圆环形的卡块,且卡块(17)的上侧内轴壁面与轴承(16)的外壁面对应固定连接在一起,弹簧(19)向上延伸到联动槽(15)内部与卡块(17)的下侧外壁面对应固定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转子泵的耦合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轴(8)与副转轴(9)通过转齿(10)啮合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转子泵的耦合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14)贯穿对应副转轴(9)的前后壁面,所述联动槽(15)为两端呈圆弧形的长条状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转子泵的耦合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轴承(16)的内轴壁面与联动杆(14)前后两端远离一端壁面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轴承(16)将联动杆(14)活动安装在联动槽(15)的内部。
CN202021525580.3U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螺旋转子泵的耦合齿轮传动机构 Active CN2130644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25580.3U CN213064499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螺旋转子泵的耦合齿轮传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25580.3U CN213064499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螺旋转子泵的耦合齿轮传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64499U true CN213064499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78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25580.3U Active CN213064499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螺旋转子泵的耦合齿轮传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644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1609B (zh) 双轴谐波式齿轮泵
CN113446205A (zh) 高精度低流量蠕动泵
CN213064499U (zh) 一种螺旋转子泵的耦合齿轮传动机构
CN201041151Y (zh) 螺旋转子泵
CN208138133U (zh) 一种双驱动人字齿齿轮泵装置
CN202215918U (zh) 一种螺杆式电动加脂桶泵
CN215409128U (zh) 高精度低流量蠕动泵
CN201661461U (zh) 恒定方向供油的内啮合油泵
CN100357605C (zh) 一种针齿摆线齿轮液压泵
CN201318283Y (zh) 一种单螺杆泵
CN109737052B (zh) 一种齿轮泵
CN108194333B (zh) 一种利用凸起消除脉动的蠕动泵
CN219865461U (zh) 配备变频功能的凸轮式双转子泵
CN201381969Y (zh) 一种软管泵
CN221033090U (zh) 一种内外圈封闭推力补偿的齿轮泵
CN201206544Y (zh) 行星周转轮系式多角形转子泵
CN219101583U (zh) 一种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CN201964128U (zh) 双向润滑泵
CN220015840U (zh) 一种大型蜗杆蜗轮轴承
CN114635849B (zh) 一种四转子容积泵及流量调节方法
CN217107415U (zh) 一种提高自吸能力的敷胶双螺杆泵
CN220667734U (zh) 一种插装式二维活塞电机泵
CN115306667B (zh) 一种平稳输出液压油的油压气动泵
CN211692804U (zh) 一种齿轮泵
CN218882513U (zh) 一种无油空气压缩机转子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