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58643U - 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58643U
CN213058643U CN202021084228.0U CN202021084228U CN213058643U CN 213058643 U CN213058643 U CN 213058643U CN 202021084228 U CN202021084228 U CN 202021084228U CN 213058643 U CN213058643 U CN 213058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olid
box
wall
work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842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柏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Zhongs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Zhongs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Zhongs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Zhongs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842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58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58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58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包括箱体和排水管,所述箱体两侧内壁的顶部均焊接有挂环,且两个挂环的底部均挂接有挂钩,两个所述挂钩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拉索,且两个拉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料箱,所述料箱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网,且箱体一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偏心轮。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垃圾倒入料箱的内部,液体向下流动,从滤网的网孔落至箱体的底部空间,电动机带动偏心轮转动,并通过偏心轮拨动料箱抖动,加快垃圾中的液体与固体的分离进度,提高垃圾处理的工作效率,节省时间成本,箱体内部的废水从排水管流出。

Description

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卫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垃圾以回收、掩埋、焚烧等方式进行处理,垃圾中的含水量一定不能过高,控制含水率是垃圾处理的关键,传统方法对垃圾进行烘干等的预处理,不仅大幅增加了处理垃圾所需人工和处理成本,而且烘干中易产生恶臭气体,工作环境恶略长期工作影响身体健康。
更为健康环保的固液垃圾分离方式是采用静置的方法,通过长时间的静置使垃圾中的液体部分受重力作用向下流动,再分别对固体和液体的垃圾进行处理,现有技术的垃圾处理效率低下,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的分离速度无法匹配垃圾的产生速度,亟需设计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包括箱体和排水管,所述箱体两侧内壁的顶部均焊接有挂环,且两个挂环的底部均挂接有挂钩,两个所述挂钩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拉索,且两个拉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料箱,所述料箱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网,且箱体一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偏心轮,且料箱一侧的底部设置为与偏心轮相适配的凹陷。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一侧的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架,且电动机固定连接于电机架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料箱靠近偏心轮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插销,且插销的底部套接有套环,套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一侧的底部插接有过滤仓,且过滤仓的一侧焊接有卡板,卡板卡接于箱体底部的外壁,过滤仓的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远离卡板一侧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且过滤仓的一侧支撑于第一支架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架替换为第二支架,且第二支架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辊筒,辊筒的顶部与过滤仓底部的外壁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电动机、料箱和偏心轮,垃圾倒入料箱的内部,液体向下流动,从滤网的网孔落至箱体的底部空间,电动机带动偏心轮转动,并通过偏心轮拨动料箱抖动,加快垃圾中的液体与固体的分离进度,提高垃圾处理的工作效率,节省时间成本,箱体内部的废水从排水管流出;
2.通过设置挡板和插销,倒入垃圾时,挡板对垃圾的下落进行导向,避免垃圾堆积在料箱凹陷处的顶部,防止垃圾的固液分离进程受到干扰,挡板通过套环和插销固定在料箱中,在料箱容量不足时,可以通过把手对挡板进行拆卸;
3.通过设置第二支架和辊筒,通过第二支架对过滤仓进行支撑固定,辊筒将过滤仓与第二支架顶部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缓解二者之间的磨损,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的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的第二支架剖视图。
图中:1箱体、2过滤仓、3卡板、4滤网、5挂环、6挂钩、7拉索、8料箱、9挡板、10把手、11插销、12套环、13偏心轮、14排水管、15第一支架、16通孔、17电机架、18电动机、19第二支架、20凹槽、21辊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包括箱体1和排水管14,箱体1两侧内壁的顶部均焊接有挂环5,且两个挂环5的底部均挂接有挂钩6,两个挂钩6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拉索7,且两个拉索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料箱8,料箱8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网4,且箱体1一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8,电动机18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偏心轮13,且料箱8一侧的底部设置为与偏心轮13相适配的凹陷。
其中,箱体1一侧的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架17,且电动机18固定连接于电机架17的顶部,通过电机架17对电动机18进行固定。
其中,料箱8靠近偏心轮13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插销11,且插销11的底部套接有套环12,套环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挡板9。
其中,挡板9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0。
其中,箱体1一侧的底部插接有过滤仓2,且过滤仓2的一侧焊接有卡板3,卡板3卡接于箱体1底部的外壁,过滤仓2的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16。
其中,箱体1远离卡板3一侧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15,且过滤仓2的一侧支撑于第一支架15的顶部,通过第一支架15对过滤仓2进行支撑固定。
工作原理:垃圾倒入料箱8的内部,挡板9对垃圾的下落进行导向,避免垃圾堆积在料箱8凹陷处的顶部,防止垃圾的固液分离进程受到干扰,挡板9通过套环12和插销11固定在料箱8中,在料箱8容量不足时,可以通过把手10对挡板9进行拆卸,垃圾中的液体向下流动,通过滤网4的液体落入过滤仓2中,利用过滤仓2和通孔16对这一部分液体进一步过滤,可以通过卡板3将过滤仓2拉出箱体1,便于对过滤物进行清理,电动机18带动偏心轮13转动,并通过偏心轮13拨动料箱8抖动,加快垃圾中的液体与固体的分离进度,箱体1内部的废水从排水管14流出。
实施例2
参照图4,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第一支架15替换为第二支架19,且第二支架19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20,凹槽20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辊筒21,辊筒21的顶部与过滤仓2底部的外壁相接触。
工作原理:通过第二支架19对过滤仓2进行支撑固定,辊筒21将过滤仓2与第二支架19顶部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缓解二者之间的磨损,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包括箱体(1)和排水管(1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两侧内壁的顶部均焊接有挂环(5),且两个挂环(5)的底部均挂接有挂钩(6),两个所述挂钩(6)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拉索(7),且两个拉索(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料箱(8),所述料箱(8)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网(4),且箱体(1)一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8),所述电动机(18)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偏心轮(13),且料箱(8)一侧的底部设置为与偏心轮(13)相适配的凹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一侧的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架(17),且电动机(18)固定连接于电机架(17)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箱(8)靠近偏心轮(13)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插销(11),且插销(11)的底部套接有套环(12),套环(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挡板(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9)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一侧的底部插接有过滤仓(2),且过滤仓(2)的一侧焊接有卡板(3),卡板(3)卡接于箱体(1)底部的外壁,过滤仓(2)的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远离卡板(3)一侧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15),且过滤仓(2)的一侧支撑于第一支架(15)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5)替换为第二支架(19),且第二支架(19)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20),凹槽(20)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辊筒(21),辊筒(21)的顶部与过滤仓(2)底部的外壁相接触。
CN202021084228.0U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 Active CN213058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84228.0U CN213058643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84228.0U CN213058643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58643U true CN213058643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66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84228.0U Active CN213058643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586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54254A (zh) 一种废水池漂浮垃圾打捞装置
CN213058643U (zh) 一种环保机械用固液垃圾分离装置
CN210883842U (zh) 一种固废处理用固体废料输料架
CN207615348U (zh) 一种建筑垃圾用回收装置
CN211302304U (zh) 一种化工固液垃圾分离装置
CN212525400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垃圾处理装置
CN201632427U (zh) 弹跳分选皮带机
CN213701191U (zh) 一种炉渣综合利用系统
CN214886935U (zh) 一种钻井废液岩屑分离装置
CN213564504U (zh) 一种带有挤压功能的生活垃圾处理设备
CN212708180U (zh) 一种渗滤液预处理装置
CN213611976U (zh) 一种垃圾分类用金属和非金属筛选装置
CN211419789U (zh) 一种城市建设用污水除杂收集装置
CN211808035U (zh) 一种垃圾处理用废铁回收压缩装置
CN211799057U (zh) 污水处理系统
CN210146248U (zh)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处理装置
CN1104958C (zh) 自动连续离心下卸料过滤离心机
CN218014010U (zh) 一种带有滤水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
CN214763579U (zh) 一种工业厂房废弃物分离碾压装置
CN218011488U (zh) 一种餐厨和厨余垃圾的沼液处理装置
CN211328426U (zh) 一种餐饮垃圾处理机
CN215541673U (zh) 一种组合式垃圾处理设备
CN216271206U (zh) 一种适用于餐厨垃圾提升进料的上料翻斗机
CN110883059A (zh) 一种环保固体废料处理方法
CN211273727U (zh) 一种固液垃圾分类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