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57230U - 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罩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罩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057230U CN213057230U CN202021659184.XU CN202021659184U CN213057230U CN 213057230 U CN213057230 U CN 213057230U CN 202021659184 U CN202021659184 U CN 202021659184U CN 213057230 U CN213057230 U CN 2130572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od
- vehicle
- hole
- engine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罩总成及车辆,涉及车辆发动机罩领域。发动机罩总成包括与发动机罩内板连接的本体,以及由本体的至少部分端部向背离发动机罩内板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支架,支架远离发动机罩内板的一端与发动机罩外板连接,支架上开设有贯穿孔,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利用贯穿孔诱导支架变形,从而吸收碰撞能量。本实用新型既能够确保支架支撑发动机罩外板的强度,又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通过贯穿孔诱导支架变形,从而吸收碰撞能量,以减轻对行人的伤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发动机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罩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市场的保有量提高,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汽车本身质量的可靠性以及耐用性、坚固性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了。其中,发动机罩盖作为整车的重要开闭件系统,它用于遮盖发动机舱,具有重要的外观作用,同时发动机罩也是车辆使用人员经常接触的区域,在发动机罩盖的后端及两侧由于受密封胶条的安装影响,发动机罩内板不能支撑到发动机罩外板,从而导致发动机罩盖密封胶条上方周边区域的外板表面刚度差,其中就包括发动机罩盖的后端及两侧位置,表面刚度差,按压容易产生大变形及屈曲同时伴随着“咚咚”异响,这样会使顾客觉得发动机罩不坚固,甚至怀疑整车的性能,但是发动机罩表面不能做的太坚硬,这样不利于行人碰撞到发动机罩时变形能量的吸收,在行人碰撞后头部容易造成较大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罩总成,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发动机罩总成的加强板不能溃缩吸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个目的是要在满足加强板强度的同时将加强板轻量化。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发动机罩总成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罩总成,包括设置在发动机罩内板和发动机罩外板之间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包括:
本体,与发动机罩内板连接;
由所述本体的至少部分端部向背离所述发动机罩内板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支架,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发动机罩内板的一端与发动机罩外板连接,所述支架上开设有贯穿孔,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利用所述贯穿孔诱导所述支架变形,从而吸收碰撞能量。
可选地,所述支架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之间的角度为范围在10°~60°之间的任意数值。
可选地,所述支架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之间的角度为50°。
可选地,所述贯穿孔为方形,所述贯穿孔靠近所述本体端部的边与所述本体的端部对齐。
可选地,所述本体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本体定位在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上的至少一个定位孔。
可选地,所述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减轻所述本体重量的弱化孔。
可选地,所述本体呈阶梯状,以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孔,以通过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上的第二螺栓孔,从而将所述本体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架与所述发动机罩外板连接的一端设有用于放置涂胶的胶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安装有上述的发动机罩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罩总成包括与发动机罩内板连接的本体,以及由本体的至少部分端部向背离发动机罩内板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支架,支架远离发动机罩内板的一端与发动机罩外板连接,支架上开设有贯穿孔,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利用贯穿孔诱导支架变形,从而吸收碰撞能量。本实用新型既能够确保支架支撑发动机罩外板的强度,又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通过贯穿孔诱导支架变形,从而吸收碰撞能量,以减轻对行人的伤害。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加强板的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减轻本体重量的弱化孔,从而可以在满足加强板强度的同时将加强板轻量化。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罩总成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发动机罩总成的A部件的示意性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发动机罩总成中加强板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罩总成10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发动机罩总成100的A部件的示意性放大图,图3是图1所示发动机罩总成100中加强板1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发动机罩总成100一般性地可包括设置在发动机罩内板2和发动机罩外板(图中未示出)之间的加强板1,加强板1包括与发动机罩内板2连接的本体11、以及由本体11的至少部分端部向背离发动机罩内板2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支架12,支架12远离发动机罩内板2的一端与发动机罩外板连接,支架12上开设有贯穿孔121,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利用贯穿孔121诱导支架12变形,从而吸收碰撞能量。
本实用新型既能够确保支架12支撑发动机罩外板的强度,又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通过贯穿孔121诱导支架12变形,从而吸收碰撞能量,以减轻对行人的伤害。
进一步地,支架12与发动机罩内板2之间的角度为范围在10°~60°之间的任意数值。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支架12与发动机罩内板2之间的角度,从而在车辆受到撞击时更利于支架12的溃缩吸能。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支架12与发动机罩内板2之间的角度为50°,这是支架12溃缩吸能最佳的一个角度。
进一步地,贯穿孔121为方形,贯穿孔121靠近本体11端部的边与本体11的端部对齐。在车辆受到撞击时,该位置在变形时最容易发生应力集中,支架12更容易溃缩变形。进一步地,贯穿孔121设置在支架12的中间位置,贯穿孔121的宽度与支架12两侧宽度大小一致,即将支架12三等分,中间区域为贯穿孔121。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体11呈阶梯状,以与发动机罩内板2相贴合。进一步地,本体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面114、第一侧面115和第二平面116。
进一步地,本体11上设有用于将本体11定位在发动机罩内板2上的至少一个定位孔111。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孔111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定位孔111设置在本体11的第一平面114上,另一个定位孔111设置在第二平面116上。另外,定位孔111的数量还可以根据本体11大小或者其他影响因素具体设定。
进一步地,本体11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减轻本体11重量的弱化孔112。在一个实施例中,弱化孔11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弱化孔112按照预设距离设置在第一侧面115上。本实用新型的加强板1在保证发动机罩安装刚度的情况下,将本体11的第一侧面115弱化,从而起到轻量化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贯穿孔121的布置位置以及弱化孔112的大小(弱化孔112太大会导致支架12刚度不足无法满足抗凹性能,弱化孔112太小会导致在行人头部碰撞的过程中支架12的压溃量不足,无法达到降低行人保护头部碰撞伤害值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满足发动机罩外板抗凹性的基础上,同时降低头部碰撞伤害值,提高头部碰撞保护性能。
进一步地,本体11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孔113,以通过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螺栓孔113、发动机罩内板2上的第二螺栓孔(图中未示出),从而将本体11与发动机罩内板2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该螺栓将加强板1的本体11与发动机铰链连接,同时通过点焊的方式与发动机罩内板2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螺栓孔1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螺栓孔113均设置在第一平面114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架12与发动机罩外板连接的一端设有用于放置涂胶的胶槽122。也就是说,支架12与发动机罩外板是通过胶粘的方式连接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安装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发动机罩总成100。对于发动机罩总成100,这里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综合考虑发动机铰链安装刚度、发动机罩外板抗凹性能,合理设计的加强板1结构,在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行人头部撞击发动机罩后端铰链区域时,加强板1的支架12能够压溃变形从而吸收行人头部撞击能量,减轻行人所受到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在2018版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行人保护头部撞击试验中能够得到较高的分数,显著提高该区域点的碰撞得分,碰撞安全性能良好,提升了整车的安全评价星级。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9)
1.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罩总成,包括设置在发动机罩内板(2)和发动机罩外板之间的加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包括:
本体(11),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2)连接;
由所述本体(11)的至少部分端部向背离所述发动机罩内板(2)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支架(12),所述支架(12)远离所述发动机罩内板(2)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罩外板连接,所述支架(12)上开设有贯穿孔(121),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利用所述贯穿孔(121)诱导所述支架(12)变形,从而吸收碰撞能量;
所述支架(12)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2)之间的角度为范围在10°~60°之间的任意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12)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2)之间的角度为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穿孔(121)为方形,所述贯穿孔(121)靠近所述本体(11)端部的边与所述本体(11)的端部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11)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本体(11)定位在所述发动机罩内板(2)上的至少一个定位孔(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11)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减轻所述本体(11)重量的弱化孔(1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11)呈阶梯状,以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2)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11)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孔(113),以通过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113)、所述发动机罩内板(2)上的第二螺栓孔,从而将所述本体(11)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12)与所述发动机罩外板连接的一端设有用于放置涂胶的胶槽(122)。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罩总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59184.XU CN213057230U (zh) | 2020-08-11 | 2020-08-11 | 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罩总成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59184.XU CN213057230U (zh) | 2020-08-11 | 2020-08-11 | 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罩总成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057230U true CN213057230U (zh) | 2021-04-27 |
Family
ID=75582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659184.XU Active CN213057230U (zh) | 2020-08-11 | 2020-08-11 | 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罩总成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05723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84056A (zh) * | 2021-06-18 | 2021-07-30 | 吉林大学 | 一种外板内向凹陷的新型发动机罩 |
CN113428240A (zh) * | 2021-07-09 | 2021-09-24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主动式车辆前盖系统及车辆 |
-
2020
- 2020-08-11 CN CN202021659184.XU patent/CN21305723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84056A (zh) * | 2021-06-18 | 2021-07-30 | 吉林大学 | 一种外板内向凹陷的新型发动机罩 |
CN113184056B (zh) * | 2021-06-18 | 2023-03-24 | 吉林大学 | 一种外板内向凹陷的新型发动机罩 |
CN113428240A (zh) * | 2021-07-09 | 2021-09-24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主动式车辆前盖系统及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80185871A1 (en) | Vehicle hood apparatus | |
CN213057230U (zh) | 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罩总成及车辆 | |
JP4736609B2 (ja) | 自動車のフェンダーパネル取付構造 | |
US6612644B2 (en) | Fender for automobiles | |
CN111845951B (zh) | 一种发动机舱盖结构及车辆 | |
JPH07285466A (ja) | 自動車のフード構造 | |
CN105946983A (zh) | 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 | |
CN211442500U (zh) | 发动机盖及汽车 | |
JP2010000881A (ja) |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グリルの取付部構造 | |
US6923496B1 (en) | Anti-flutter bumper for hood mounted grilles | |
US9221421B2 (en) | Bonnet arrangement | |
CN216580437U (zh) | 前罩抗凹支架及前罩结构 | |
CN211809872U (zh) | 汽车前盖的支架结构 | |
JP3680310B2 (ja) | 車両用前部構造 | |
CN112590700A (zh) | 一种集成式多级缓冲汽车下护板装置及防护方法 | |
CN221340813U (zh) | 汽车后围板总成及汽车 | |
CN211598163U (zh) | 铰链及包括其的机盖连接结构 | |
CN205273626U (zh) | 汽车发动机罩外板加强件 | |
CN212148656U (zh) | 门饰板地图袋结构及包括该结构的门饰板和车辆 | |
Clemo et al. | The practicalities of pedestrian protection | |
CN219406629U (zh) | 发动机罩内板总成及车辆 | |
US12116041B2 (en) | Front face structural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 |
CN220905094U (zh) | 汽车底盘 | |
EP2133246A1 (en) | Cross member and vehicle | |
KR101340854B1 (ko) | 세이프티후크와 세이프티캐처의 장착구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