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52595U - 旋铆机及其铆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铆机及其铆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52595U
CN213052595U CN202022063992.6U CN202022063992U CN213052595U CN 213052595 U CN213052595 U CN 213052595U CN 202022063992 U CN202022063992 U CN 202022063992U CN 213052595 U CN213052595 U CN 213052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riveting
sliding table
plate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639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玉活
林伟健
黄艳
龙裕嘉
张树林
许煊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Li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20639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52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52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525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铆机及其铆接装置,其中铆接装置包括底座、滑台、水平驱动件、铆接头及旋转驱动件,滑台与底座滑动连接,水平驱动件装设于底座上并与滑台连接,以驱动滑台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铆接头转动地装设于滑台上,旋转驱动件装设于滑台上并与铆接头连接,以驱动铆接头绕与水平方向平行的轴线自转;水平驱动件、铆接头及旋转驱动件沿竖向间隔分布。该铆接装置能够减占用空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铆接装置的旋铆机。

Description

旋铆机及其铆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铆机及其铆接装置。
背景技术
旋铆机是工件铆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铆接设备,其是依靠冷辗原理,通过旋转和压力实现工件的铆合。现阶段旋铆机通常包括铆接装置及与用于压紧工件的抵接装置,其中,铆接装置通常包括铆接头、驱动铆接头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气缸或油缸及驱动铆接头转动的电机,而大多数铆接装置采用了铆接头、气缸或油缸的缸体以及电机三者沿水平方向同轴布置或将铆接头与电机沿水平方向电机同轴布置的形式,例如,公告号为CN209867248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的高效双铆头卧式液压旋铆机,其采用的是铆接机、液压油缸和ABB驱动电机三者沿水平方向同轴布置的结构,该设计使旋铆机长度过长无法合理有效地利用空间。当需要对水平方向的铆钉横向旋铆时,旋铆机水平放置不仅会增加机床所占用的空间,还可能会与机床周围的其它机构干涉,增加了机床生产的研发成本和机床的设计难度,使旋铆机的使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铆接装置,其能够减占用空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铆接装置,包括底座、滑台、水平驱动件、铆接头及旋转驱动件,滑台与底座滑动连接,水平驱动件装设于底座上并与滑台连接,以驱动滑台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铆接头转动地装设于滑台上,旋转驱动件装设于滑台上并与铆接头连接,以驱动铆接头绕与水平方向平行的轴线自转;水平驱动件、铆接头及旋转驱动件沿竖向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及第二底座,第二底座滑动嵌套于第一底座内,并通过锁紧螺栓与第一底座锁定,在锁紧螺栓处于松动状态下,第二底座受力能够相对第一底座沿竖向运动;滑台与第二底座滑动连接;水平驱动件装设于第二底座上。
进一步地,第一底座及第二底座均包括底板及分别垂直连接于底板相对两端的两个侧板,两个底板相互平行,第二底座的底板位于第一底座的底板上方,第二底座的两块侧板均位于第一底座的两个侧板之间且分别与第一底座的两块侧板滑动接触;第一底座的侧板上沿竖向贯通开设有高度调节孔;锁紧螺栓穿过高度调节孔及第二底座的侧板,以将第一底座的侧板与对应侧第二底座的侧板连接在一起;滑台与第二底座的两个侧板滑动连接;水平驱动件装设于第二底座的底板上。
进一步地,侧板的相对两侧均设有连接块,每一连接块与第二底座的侧板连接,每一连接块上沿竖向贯通开设有长条形的连接孔;每一连接块对应设有一连接螺钉,连接螺钉穿过对应的连接孔并与对应侧第一底座的侧板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每一连接块还对应设有一高度调节螺杆,高度调节螺杆竖向设置并穿过连接块,高度调节螺杆与连接块螺纹连接,高度调节螺杆的底端与第一底座的底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底座侧板背向第二底座的一侧还设有第一限位块及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与滑台连接;第二限位块装设于第一底座的侧板上,第二限位块还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杆,限位螺杆与滑台的运动方向平行并能够与第一限位块相抵。
进一步地,旋转驱动件上连接有第一带轮,铆接头上连接有第二带轮,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上套接有传动带,以将旋转驱动件与铆接头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铆接头通过轴承组件与滑台转动连接,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座及装设于轴承座内的轴承,轴承座装设于滑台上,铆接头包括铆接轴及连接于铆接轴一端上并位于轴承座外的作动部,铆接轴转动穿过轴承座并与轴承连接,铆接轴的自由末端与旋转驱动件连接。
进一步地,轴承座包括座体及两个端盖,座体装设于滑台上,座体上贯通开设有固定孔,轴承装设于固定孔内;两个端盖分别位于固定孔的相对两端,且均与座体连接;铆接轴转动穿设固定孔及两个端盖。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任一铆接装置的旋铆机。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上述铆接装置改变了传统的布置方案,将铆接头、水平驱动件及旋转驱动件三者上下布置,能够减小铆接装置的轴向长度,使铆接装置横向旋铆时更加稳定,同时也提高了铆接装置的空间利用率,减小了水平铆接装置的占用空间。
2、上述铆接装置,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及第二底座,第二底座滑动嵌套于第一底座内,实现了对铆接头上下位置的调整,提高了铆接装置的通用性;并在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侧板上增加了连接块与高度调节螺杆,提高了底座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转动高度调节螺杆即可调节对铆接头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降低了调试的难度。
3、上述铆接装置,通过第一限位块及第二限位块的配合来调节水平驱动件的行程,以实现对旋铆距离的调整,便于后期调试;且铆接装置采用了限位螺杆作为刚性限位,保证了铆接压力不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旋铆机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旋铆机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旋铆机中铆接装置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铆接装置去掉外罩后的结构图。
图6为图4所示铆接装置中底座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的旋铆机在水平驱动件与滑台连接处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的旋铆机中铆接头与轴承组件的分解图。
图9为图3所示旋铆机中抵接装置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0为图9所示抵接装置去掉连接板、盖板及抵压件后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旋铆机;2、铆接装置;20、底座;21、滑台;211、滑板;213、固定板;215、导向槽;216、肋板;217、滑动孔;22、水平驱动件;23、铆接头;231、铆接轴;233、作动部;24、旋转驱动件;241、电机本体;245、电机轴;25、第一底座;26、第二底座;201、底板;203、侧板;205、高度调节孔;206、导向轨;27、连接块;271、连接孔;273、高度调节螺杆;281、第一限位块;282、第二限位块;283、限位螺杆;29、外罩;291、避位孔;4、抵接装置;41、支座;411、支撑台;413、盖板;415、连接板;416、横向凹槽;417、纵向凹槽;42、抵接杆;43、第一锁紧块;431、第一斜面;435、第一抵接面;44、抵接驱动件;45、第二锁紧块;451、第二斜面;453、第二抵接面;455、T型槽;46、抵压件;461、抵压驱动件;463、抵压块;47、复位弹簧;48、T型块;5、连接件;51、第一安装板;511、卡槽;513、板体;515、安装条;53、第二安装板;531、卡块;533、安装孔;6、轴承组件;61、轴承座;611、座体;613、端盖;615、固定孔;63、轴承;71、第一带轮;73、第二带轮;75、传动带;20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旋铆机100,包括间隔设置的铆接装置2及抵接装置4,铆接装置2能够与抵接装置4配合,以将铆钉(未示出)铆合于工件200上。
请一并参见图4,铆接装置2包括底座20、滑台21、水平驱动件22、铆接头23及旋转驱动件24。滑台21与底座20滑动连接;水平驱动件22装设于底座20上并与滑台21连接,以驱动滑台21沿第一方向X往复运动,第一方向X为水平方向;铆接头23转动地装设于滑台21上;旋转驱动件24装设于滑台21上并与铆接头23连接,以驱动铆接头23绕与第一方向X平行的水平轴线自转;水平驱动件22、铆接头23及旋转驱动件24沿竖向间隔分布,在本实施方式中,水平驱动件22、铆接头23及旋转驱动件24沿从上到下的方向间隔分布。可以理解,也可以根据需要将水平驱动件22、铆接头23及旋转驱动件24设置为沿从下到上的方向间隔分布。
请一并参见图6,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20包括第一底座25及第二底座26,第二底座26滑动嵌套于第一底座25内,并通过锁紧螺栓(未示出)与第一底座25锁定。第一底座25及第二底座26均包括底板201及分别垂直连接于底板201相对两端的两个侧板203。两个底板201相互平行,第二底座26的底板201位于第一底座25的底板201上方,第二底座26的两块侧板203均位于第一底座25的两块侧板203之间并分别与第一底座25的两块侧板203滑动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底座26的侧板203与对应第一底座25的侧板203通过锁紧螺栓连接,具体为:第一底座25的侧板203上沿竖向贯通开设有长条形的高度调节孔205;锁紧螺栓穿过高度调节孔205及第二底座26的侧板203,以将第一底座25的侧板203与对应第二底座26的侧板203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在锁紧螺栓处于松动状态下,第二底座26受力能够相对第一底座25沿第三方向Z运动,以调节第二底座26的高度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方向Z为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竖直方向。
为了避免工作中第二底座26下移导致位置改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底座20还包括两对连接块27。两对连接块27沿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间隔分布,每对连接块27中的两个连接块27沿第一方向X间隔分布于侧板203的相对两侧,从而将第一底座25的侧板203及第二底座26的侧板203夹设于对应侧的一对连接块27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方向Y为与第一方向X及第三方向Z均垂直的水平方向。每一连接块27与第二底座26的侧板203通过螺接或焊接等方式连接,每一连接块27上沿竖向贯通开设有长条形的连接孔271;每一连接块27对应设有一连接螺钉(未示出),连接螺钉穿过对应的连接孔271并与对应侧第一底座25的侧板203螺纹连接。长条形连接孔271与连接螺钉的设置,便于将第二底座26锁定在不同的高度位置。通过连接螺钉与锁紧螺栓的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底座20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工作中第二底座26下移导致位置改变。
由于第二底座26上零件较多且重量较重,为了减轻第二底座26高度调试时的难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在每一连接块27上对应设有一高度调节螺杆273。高度调节螺杆273竖向设置并穿过连接块27,高度调节螺杆273与连接块27螺纹连接,高度调节螺杆273的底端与第一底座25的底板201转动连接。使用时,可通过旋拧高度调节螺杆273实现对第二底座26上下位置的调节。
请一并参见图5,滑台21与第二底座26的两个侧板203滑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台21包括滑板211及固定板213,滑板211与底板201平行,并与两个侧板203滑动连接,具体为:第二底座26的两个侧板203顶面上固定有导向轨206(图4),导向轨206与第一方向X平行,滑板211的底面上对应固定有两个导向槽215,两个导向槽215分别与两个侧板203上的导向轨206滑动连接,以将滑板211与第二底座26的两个侧板203滑动连接在一起。通过导向槽215与导向轨206的配合,能够对滑台21的运动导向。固定板213垂直连接于滑板211背向底板201的侧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台21还包括两块肋板216,两块肋板216均位于滑板211背向底板201的侧面,并且分别位于固定板213的相对两侧,每一肋板216均连接滑板211与固定板213。通过设置肋板216,能够进一步提高滑台21结构的稳定性。
水平驱动件22装设于第二底座26的底板201上并与滑台21连接,以驱动滑台21沿第一方向X往复运动。请一并参见图7,在本实施方式中,水平驱动件22为三轴气缸,其位于两个导向轨206之间,水平驱动件22的缸体与第二底座26的底板201连接,水平驱动件22与滑台21通过连接件5连接,具体为:连接件5包括第一安装板51及第二安装板53,第一安装板51与水平驱动件22的活塞杆连接,第一安装板51上凹设有卡槽511,第二安装板53与滑台21的滑板211连接,第二安装板53上设有卡块531,卡块531与卡槽511卡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槽511为T型槽,卡块531为与T型槽卡接的T型块。通过卡槽511与卡块531的结构连接滑台21与水平驱动件22,能够防止气缸憋死现象的出现。将卡槽511设为T型槽,卡块531设为与T型槽卡接的T型块,能够进一步降低连接件5的加工难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板51包括板体513及安装条515,板体513大致呈方形板状,其装设于水平驱动件22活塞杆的自由末端,并位于第二底座26的两个侧板203之间;安装条515大致呈长条形板状,安装条515位于水平驱动件22的活塞杆上方,其装设于板体513面向水平驱动件22的侧面并与板体513垂直。卡槽511凹设于安装条515背向板体513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板53与滑台21通过安装螺栓(图未示)连接,具体为:滑台21的滑板211上贯通开设有长条形的滑动孔217,滑动孔217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X平行;第二安装板53上贯通开设有安装孔533;第二安装板53位于滑板211下方,安装螺栓穿过安装孔533及滑动孔217,以将第二安装板53与滑台21连接在一起。
铆接头23通过轴承组件6与滑台21转动连接,并位于两个肋板216之间。请一并参见图8,在本实施方式中,铆接头23装设于滑台21的滑板211上,并位于滑板211背向水平驱动件22的一侧。轴承组件6包括轴承座61及装设于轴承座61内的轴承63。轴承座61装设于滑台21的滑板211上。铆接头23包括铆接轴231及连接于铆接轴231一端上并位于轴承座61外的作动部233,铆接轴231转动穿过轴承座61并与轴承63连接,作动部233用于将铆钉铆合于工件200的铆接孔中。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座61包括座体611及两个端盖613,座体611装设于滑板211背向水平驱动件22的侧面上,座体611上沿第一方向X贯通开设有固定孔615;轴承6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轴承63分别装设于固定孔615内的相对两端;两个端盖613分别位于固定孔615的相对两端,且均与座体611连接,以将轴承63限位于固定孔615中;铆接轴231可转动地穿设固定孔615及两个端盖613。可以理解,轴承63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数目。
旋转驱动件24与铆接轴231的自由末端连接,具体为:旋转驱动件24装设于固定板213上,旋转驱动件24上连接有第一带轮71,铆接轴231远离作动部233的一端套接有第二带轮73,第一带轮71与第二带轮73上套接有传动带75,以将旋转驱动件24与铆接头23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驱动件24为电机,其包括电机本体241及与电机本体241转动连接的电机轴245,旋转驱动件24的电机本体241装设于固定板213背向铆接头23的一侧,旋转驱动件24的电机轴245转动穿设固定板213,第一带轮71套接于旋转驱动件24的电机轴245上。
请再次参见图3至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底座25侧板203背向第二底座26侧板203的一侧还设有第一限位块281,第一限位块281与滑台21的滑板211可通过螺接等连接方式进行连接。第一底座25侧板203背向第二底座26侧板203的一侧还设有第二限位块282。第二限位块282装设于第一底座25侧板203上,第二限位块282上还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杆283,限位螺杆283与第一方向X平行并能够与第一限位块281相抵。
在本实施方式中,铆接装置2还包括外罩29,外罩29与滑板211及固定板213均连接,并罩设于肋板216、轴承组件6、第一带轮71、第二带轮73及传动带75外,以避免传动部分暴露在外,防止灰尘落入传动机构中及防止工人在旋铆机100工作时误触。外罩29上开设有供铆接轴231进出的避位孔291。
请一并参见图9及图10,抵接装置4包括支座41、抵接杆42、第一锁紧块43、抵接驱动件44、第二锁紧块45及抵压件46。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座41包括支撑台411、盖板413及连接板415,支撑台411的顶面上凹设有横向凹槽416及纵向凹槽417,横向凹槽416沿第二方向Y延伸,纵向凹槽417沿第一方向X延伸,纵向凹槽417与横向凹槽416的一端连通。盖板413与支撑台411连接并覆盖横向凹槽416的顶部槽口及纵向凹槽417的顶部槽口。连接板415与盖板413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板415垂直连接于盖板413的一端,并朝盖板413远离支撑台411的一侧延伸。
抵接杆42与铆接装置2相对设置,抵接杆42装设于支座41上并能够受力沿第一方向X靠近或远离铆接装置2。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抵接杆42滑动穿设支座41的支撑台411并且抵接杆42的一端伸入纵向凹槽417中。第一锁紧块43位于支座41的支撑台411上并与纵向凹槽417滑动连接,第一锁紧块43的一侧与抵接杆42位于纵向凹槽417内的一端连接。第一锁紧块43背向抵接杆42的一端设有第一斜面431及与第一斜面431连接的第一抵接面435,第一抵接面435与第二方向Y平行。抵接装置4还包括复位弹簧47,复位弹簧47收容于纵向凹槽417中,套接于抵接杆42上,且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锁紧块43及支座41的支撑台411相抵。
抵接驱动件44装设于支座41的支撑台411上,并位于盖板413远离连接板415的一端。抵接驱动件44与第二锁紧块45连接,第二锁紧块45位于支座41的支撑台411上并与横向凹槽416滑动连接。第二锁紧块45上设有第二斜面451及与第二斜面451连接的第二抵接面453,第二抵接面453与第一抵接面435平行间隔。初始状态下,第二斜面451与第一斜面431滑动接触,且第二抵接面453较第一抵接面435靠近抵接杆42。抵接驱动件44能够驱动第二锁紧块45沿第二方向Y运动,并通过第二斜面451与第一斜面431的配合,带动第一锁紧块43及与第一锁紧块43连接的抵接杆42沿第一方向X运动,直至第二抵接面453与第一抵接面435抵靠。
在本实施方式中,抵接驱动件44为气缸,抵接驱动件44的缸体装设于支撑台411上,抵接驱动件44的活塞杆与第二锁紧块45远离第二斜面451的一端连接,具体为:抵接驱动件44的活塞杆自由末端上连接有T型块48,第二锁紧块45的一端凹设有T型槽455,T型块48卡接于T型槽455中,以将第二锁紧块45与抵接驱动件44连接在一起。通过T型块48与T型槽455的结构连接抵接驱动件44与第二锁紧块45,能够防止气缸憋死现象的出现,且能够降低零件的加工难度。
抵压件46包括抵压驱动件461及抵压块463,抵压驱动件461装设于支座41上并与抵压块463连接,以驱动抵压块463沿第三方向Z运动进而与待铆接的工件200相抵。在本实施方式中,抵压驱动件461为气缸,抵压驱动件461的缸体装设于连接板415背向抵接驱动件44的一侧,抵压块463与抵压驱动件461的活塞杆自由末端连接。
如图1及图2所示,以工件200为液压铰链的旋铆为例,旋铆机100使用时,抵接装置4与铆接装置2分别布置在工件200两侧,调节铆接头23的高度位置,使铆接轴231与抵接杆42同轴。铆接头23高度位置的调节具体为:拧松锁紧螺栓及连接螺钉,或将锁紧螺栓及连接螺钉从侧板203上取下,然后,转动高度调节螺杆273,使连接块27沿高度调节螺杆273运动,进而带动第二底座26随之运动,当第二底座26上的铆接轴231与抵接杆42同轴后,将锁紧螺栓及连接螺钉拧紧,以防止第二底座26相对第一底座25移动。
旋铆过程中抵接装置4首先工作,具体地,抵接驱动件44推动第二锁紧块45沿第二方向Y朝向第一锁紧块43运动,通过第二斜面451与第一斜面431的配合,带动第一锁紧块43及抵接杆42沿第一方向X朝向工件200运动,直至第一锁紧块43的第一抵接面435与第二锁紧块45的第二抵接面453相抵靠,从而实现自锁,以防止抵接杆42受到压力后移,使抵接杆42压紧工件200铆接孔内的铆钉;抵压驱动件461推动抵压块463沿竖向运动以从工件200的上侧压紧工件200。
随后,铆接装置2开始工作,铆接装置2的水平驱动件22驱动滑台21及与滑台21连接的铆接头23朝工件200运动,旋转驱动件24驱动铆接头23转动,以将铆钉铆合于工件200上。铆合完成后,水平驱动件22驱动铆接头23朝远离工件200的方向后退复位,在抵接驱动件44和复位弹簧47的共同作用下,抵接杆42朝远离工件200的方向运动以复位,在抵压驱动件461的驱动下,抵压块463朝远离工件200的方向运动以复位,以待下一次旋铆。
旋铆机100使用前,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铆接头23的旋铆距离,具体为:可通过转动限位螺杆283,调节限位螺杆283与第一限位块281之间的距离,从而对水平驱动件22的行程进行调节,进而实现对铆接头23旋铆距离的调整;还可拧松安装螺栓或将安装螺栓从滑板211及第二安装板53上拆下,沿第一方向X移动滑台21,通过调节铆接头23与水平驱动件22的相对位置来对铆接头23的旋铆距离进行调整。
上述旋铆机100改变了传统的布置方案,将铆接头23、水平驱动件22及旋转驱动件24三者上下布置,同市场上大多数的旋铆机相比,改变了布局形式和传动方式,能够减小旋铆机100的轴向长度,使旋铆机100横向旋铆时更加稳定,同时也提高了旋铆机100的空间利用率,减小了水平旋铆机100的占用空间。
上述旋铆机100,通过第一限位块281及第二限位块282的配合来调节水平驱动件22的行程,还在滑台21与卡块531连接处设置了长条形的滑动孔217以调整铆接头23的前后位置,通过两者结合来实现对旋铆距离的调整,便于后期调试;且旋铆机100采用了限位螺杆283作为刚性限位,保证了铆接压力不变。
上述旋铆机100,底座20包括第一底座25及第二底座26,第二底座26滑动嵌套于第一底座25内,实现了对铆接头23上下位置的调整,提高了旋铆机100的通用性;并在第一底座25与第二底座26侧板203上增加了连接块27与高度调节螺杆273,提高了底座20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转动高度调节螺杆273即可对铆接头23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降低了调试的难度,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上述旋铆机100,其抵接装置4包括抵接杆42及抵压件46,抵接杆42与铆接装置2相对设置,其能够沿水平方向运动并与待铆接工件200上的铆钉相抵,以防止旋铆时铆钉从工件200的铆钉孔中推出;抵压件46能够沿竖向运动并与待铆接的工件200相抵,以避免旋铆时工件200发生晃动影响旋铆效果,提高了旋铆质量和机构稳定性。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大缸径气缸来解决抵接时推力不够的问题,然而,采用大缸径气缸会导致设备成本大幅度增加,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旋铆机100,其抵接装置4包括第一锁紧块43、第二锁紧块45及抵接驱动件44,第一锁紧块43与第二锁紧块45通过第二斜面451与第一斜面431滑动接触,抵接驱动件44能够驱动第二锁紧块45沿第二方向Y运动,并通过第二斜面451与第一斜面431的配合,带动抵接杆42沿第一方向X运动,直至第一锁紧块43的第一抵接面435与第二锁紧块45的第二抵接面453相抵,从而实现了自锁,既实现了抵接杆42的伸缩运动,同时能够使抵接杆42承受更大的轴向载荷,以解决抵接时推力不够的问题;且通过自锁的方式能够避免使用大缸径气缸,节省了生产成本。
可以理解,抵接装置4安装时需要确保抵接杆42能够压紧铆钉,抵压块463与工件200贴合;铆接装置2安装时确保铆接头23与铆钉处于同一水平方向上即可,可后续调整铆接头23高度使铆接头23与工件200上的铆钉同轴。
可以理解,抵接装置4高度可根据工件200上的铆钉高度进行设计,以确保抵接杆42与工件200上的铆钉同轴;抵压块463形状可根据实际工件200的外形设计,铆接头23采用标准件,其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长度和半径。
可以理解,滑台21上的长条形的滑动孔217可用圆孔代替,此时,铆接头23旋铆距离的可调节范围降低。可以理解,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装置中零件的厚度和结构尺寸以提高机构性能。
可以理解,可省去铆接头23的上下调节功能,将底座20设置为一体结构,以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采用了带传动作为旋转驱动件24与铆接头23的传动方式,结构简单且传动平稳。在气缸连接处采用了T形块与T形槽配合的形式连接,可有效降低零件的加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设计了轴承座61,与轴承63配合时不仅可以对铆接轴231进行支撑还可承受铆接轴231所受的轴向载荷。
本实用新型大部分采用螺栓或螺钉连接固定,与大多数一体式的旋铆机100相比实用性更强、更便于维护保养也便于修改和设计。本实用新型大部分采用螺栓或螺钉作为调节装置,成本低廉且安装调整容易。
可以理解,水平驱动件22不限为推进气缸,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油缸等其他线性驱动装置。同理,旋转驱动件24不限为电机,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结构的旋转驱动装置;抵接驱动件44不限为气缸,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油缸等其他线性驱动装置;抵压驱动件461不限为气缸,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油缸等其他线性驱动装置。
可以理解,横向凹槽416和纵向凹槽417可以省略,此时,可在支撑台411上设置对第一锁紧块43、第二锁紧块45进行导向的凸轨结构。
可以理解,抵接装置4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结构的抵接装置。
可以理解,支座41的结构和形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其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为其他结构,抵接杆42、第一锁紧块43、抵接驱动件44、第二锁紧块45及抵压件46设置于支座41上即可。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铆接装置(2),其特征在于,铆接装置(2)包括底座(20)、滑台(21)、水平驱动件(22)、铆接头(23)及旋转驱动件(24),滑台(21)与底座(20)滑动连接,水平驱动件(22)装设于底座(20)上并与滑台(21)连接,以驱动滑台(21)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铆接头(23)转动地装设于滑台(21)上,旋转驱动件(24)装设于滑台(21)上并与铆接头(23)连接,以驱动铆接头(23)绕与水平方向平行的轴线自转;水平驱动件(22)、铆接头(23)及旋转驱动件(24)沿竖向间隔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接装置(2),其特征在于,底座(20)包括第一底座(25)及第二底座(26),第二底座(26)滑动嵌套于第一底座(25)内,并通过锁紧螺栓与第一底座(25)锁定,在锁紧螺栓处于松动状态下,第二底座(26)受力能够相对第一底座(25)沿竖向运动;滑台(21)与第二底座(26)滑动连接;水平驱动件(22)装设于第二底座(26)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接装置(2),其特征在于,第一底座(25)及第二底座(26)均包括底板(201)及分别垂直连接于底板(201)相对两端的两个侧板(203),两个底板(201)相互平行,第二底座(26)的底板(201)位于第一底座(25)的底板(201)上方,第二底座(26)的两块侧板(203)均位于第一底座(25)的两个侧板(203)之间且分别与第一底座(25)的两块侧板(203)滑动接触;第一底座(25)的侧板(203)上沿竖向贯通开设有高度调节孔(205);锁紧螺栓穿过高度调节孔(205)及第二底座(26)的侧板(203),以将第一底座(25)的侧板(203)与对应侧第二底座(26)的侧板(203)连接在一起;滑台(21)与第二底座(26)的两个侧板(203)滑动连接;水平驱动件(22)装设于第二底座(26)的底板(201)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铆接装置(2),其特征在于,侧板(203)的相对两侧均设有连接块(27),每一连接块(27)与第二底座(26)的侧板(203)连接,每一连接块(27)上沿竖向贯通开设有长条形的连接孔(271);每一连接块(27)对应设有一连接螺钉,连接螺钉穿过对应的连接孔(271)并与对应侧第一底座(25)的侧板(203)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铆接装置(2),其特征在于,每一连接块(27)还对应设有一高度调节螺杆(273),高度调节螺杆(273)竖向设置并穿过连接块(27),高度调节螺杆(273)与连接块(27)螺纹连接,高度调节螺杆(273)的底端与第一底座(25)的底板(201)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铆接装置(2),其特征在于,第一底座(25)侧板(203)背向第二底座(26)的一侧还设有第一限位块(281)及第二限位块(282),第一限位块(281) 与滑台(21)连接;第二限位块(282)装设于第一底座(25)的侧板(203)上,第二限位块(282)还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杆(283),限位螺杆(283)与滑台(21)的运动方向平行并能够与第一限位块(281)相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接装置(2),其特征在于,旋转驱动件(24)上连接有第一带轮(71),铆接头(23)上连接有第二带轮(73),第一带轮(71)与第二带轮(73)上套接有传动带(75),以将旋转驱动件(24)与铆接头(23)连接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接装置(2),其特征在于,铆接头(23)通过轴承组件(6)与滑台(21)转动连接,轴承组件(6)包括轴承座(61)及装设于轴承座(61)内的轴承(63),轴承座(61)装设于滑台(21)上,铆接头(23)包括铆接轴(231)及连接于铆接轴(231)一端上并位于轴承座(61)外的作动部(233),铆接轴(231)转动穿过轴承座(61)并与轴承(63)连接,铆接轴(231)的自由末端与旋转驱动件(24)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铆接装置(2),其特征在于,轴承座(61)包括座体(611)及两个端盖(613),座体(611)装设于滑台(21)上,座体(611)上贯通开设有固定孔(615),轴承(63)装设于固定孔(615)内;两个端盖(613)分别位于固定孔(615)的相对两端,且均与座体(611)连接;铆接轴(231)转动穿设固定孔(615)及两个端盖(613)。
10.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铆接装置(2)的旋铆机(100)。
CN202022063992.6U 2020-09-18 2020-09-18 旋铆机及其铆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052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63992.6U CN213052595U (zh) 2020-09-18 2020-09-18 旋铆机及其铆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63992.6U CN213052595U (zh) 2020-09-18 2020-09-18 旋铆机及其铆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52595U true CN213052595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60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6399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052595U (zh) 2020-09-18 2020-09-18 旋铆机及其铆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525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30314A (zh) 机械加工用安装有定位防异动结构的压装设备
CN112170765A (zh) 旋铆机及其抵接装置
CN213052595U (zh) 旋铆机及其铆接装置
CN210172558U (zh) 一种机床尾座
CN210757110U (zh) 一种轴承超精机压轮压紧装置
CN116586493A (zh) 一种二级齿轮传动的偏心曲轴闭式单点冲床
CN113954906B (zh) 一种轨道导向装置以及apm轨道检测装置
CN216503538U (zh) 一种工件夹具
CN108732497B (zh) 一种直线电机的安装测试设备
CN209319220U (zh) 一种减震器安装结构
CN114346835A (zh) 一种多向通用型齿轮轴的开槽加工设备
CN210189123U (zh) 一种斜切自动夹紧松开工装
CN113695938A (zh) 一种铸造领蹄加工的多点夹紧组件
CN112676752A (zh) 一种臂架固定焊接设备
CN116079390B (zh) 用于压紧装载机轮毂螺栓的装置
CN219562665U (zh) 一种曲轴磨床中心托架
CN221019845U (zh) 一种桁架式异形件夹持装置
CN219650134U (zh) 可调节的出榫机锯片装置
CN216728894U (zh) 一种薄壁筒体撑圆机构
CN111589965B (zh) 一种方便更换工装的压力机以及方法
CN212398310U (zh) 一种剪板机间隙调整机构
CN215845493U (zh) 龙门式铆接机
CN210587286U (zh) 一种变速箱壳体轴承孔加工装置
CN215545507U (zh) 一种开槽机
CN220145180U (zh) 一种转向节轴套压装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