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38974U - 一种立体停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停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38974U
CN213038974U CN202021454127.8U CN202021454127U CN213038974U CN 213038974 U CN213038974 U CN 213038974U CN 202021454127 U CN202021454127 U CN 202021454127U CN 213038974 U CN213038974 U CN 2130389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king
plate
slide rail
sliding plate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541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雨
张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ngshiyuan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ngshiyuan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ngshiyuan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ngshiyuan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541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389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389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389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立体停车装置,涉及停车装置技术领域。该立体停车装置,包括停车框架、停车板、滑轨、滑行板、升降装置、连接组件和移动组件;停车板吊设于停车框架内;滑轨与汽车行进方向平行;升降装置设置于停车框架上并能使停车板沿停车框架上下移动;滑行板的一端通过连接组件与停车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滑行板的另一端通过移动组件与滑轨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滑行板,使得处于上层的汽车无需等下层汽车开出,即可驶出或驶入停车位。

Description

一种立体停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立体车库是人们目前用来最大量存取储放车辆的最有效的装置,也是广大专业车场管理公司提高停车场容量、提高收益、降低单辆车辆停车费收入的有效工具。立体车库实质上分为几个大类,包括升降横移类、简易升降类、垂直循环类、水平循环类、多层循环类、平面移动类、巷道堆垛类和垂直升降类等。立体车库具有如下优点,可以配套设置高科技方便智能化的管理系统、结构性能稳定、传输速度快、准确地区分自有车辆、外来车辆和特殊车辆、独特的车牌号录入和显示系统等,自用可降低车位成本,企业或停车场使用可大大提高停车场防盗措施、进出效率并降低车库成本,因此,立体停车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生活中,随着家用汽车越来越多,人们外出也愈加便捷。但正因为家用汽车越来越多,很多地方停车越来越困难,因此,针对于家用、商用的立体车库也越来越多。立体车库与目前常用的地下车库相比,能更有效地保证人身和车辆的安全,但对于某些停车技术欠佳的车主而言,立体停车库比目前常用的地下车库更难停车,尤其是第二层、第三层等上层停车区域。
现有的立体停车大多是支撑板与升降机构连接,使得汽车能够停放在支撑板上,同时,支撑板的下方也可以停放其它的汽车,从而实现汽车的立体停放。但是,现有的立体停车车库存在以下缺陷:
现有的立体停车车库,其实是只对下层的汽车有利,停在下层的汽车可以随时开走,而停在上层的汽车的停入和开出都会受限。因为如果停在下层的汽车还在车位上,而上层的汽车需要开走,则停在上层的汽车必须要等下面的汽车开走之后,通过升降机构将上面的汽车降下来,最后才能将上面的汽车开走,效率很低,这对于上层使用者而言,费时费力。这一缺陷严重影响着立体停车装置的推广应用,也影响着设置立体停车装置的商家的收益。对于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所有的停车装置均未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因此,如果能制备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将为现有使用立体停车装置的个人、商家和企业等提供极大的便利,节约成本,便于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其能够在下层车辆在位的时候将上层车辆开出停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包括停车框架、停车板、滑轨、滑行板、升降装置、连接组件和移动组件;停车板吊设于停车框架内;滑轨与汽车行进方向平行;升降装置设置于停车框架上并能使停车板沿停车框架上下移动;滑行板的一端通过连接组件与停车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滑行板的另一端通过移动组件与滑轨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滑行板,使得处于上层的汽车无需等下层汽车开出,即可驶出停车位。具体情况为,当下层车位的汽车在位时,通过升降装置调整停车板的高度,使其刚好位于下层汽车的上方一点,调整升降装置的同时调整移动组件的位置,使移动组件带动滑行板向前移动,最终使滑行板倾斜设置在滑轨上,此时上层的汽车可以经过滑行板驶出车位;当上层汽车驶出车位后,再将停车板调整回原位即可;如果下层的汽车在上层汽车在位时需要开出,沿着滑行板的反方向驶出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横梁和第一转动套,停车框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一组前支撑柱和一组后支撑柱,第一横梁设置于停车板上与滑行板连接的一端,第一转动套设置于滑行板上与停车板连接的一端,第一转动套套设于第一横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还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二横梁和第二转动套,第二横梁设置于移动组件上,第二转动套设置于滑行板上与移动组件连接的一端,第二转动套套设于第二横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气缸,支撑气缸的固定端转动设置于移动组件上,支撑气缸的输出端与滑行板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支撑气缸,支撑气缸随着滑行板从竖直到倾斜状态,逐渐伸长,减少移动组件的受力,使整个装置稳定性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移动箱和第二移动箱,滑轨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第一移动箱设置于第一滑轨上,第二移动箱设置于第二滑轨上。通过设置多个移动箱,减少滑行板从竖直到倾斜状态的时间,便于快速驶出上层汽车,减少使用车驶出车位的时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气缸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上。通过设置两个支撑气缸,能进一步增加滑行板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横梁,第三横梁上设置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固定端设置于第三横梁上,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与滑行板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三横梁和伸缩气缸,当滑行板从竖直到倾斜状态时,伸缩气缸一边绕第三横梁转动,一边逐渐伸长,提高滑行板的稳定性,进而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停车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棱。通过设置防滑棱,增加上层汽车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升降装置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有一组前支撑柱和一组后支撑柱上。通过设置四个升降装置,可以进一步提升停车板的升降效率和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前支撑柱和后支撑柱的内测均设置有防撞海绵。防止汽车和周围的支撑柱摩擦,减少汽车损伤。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停车装置,通过设置滑行板,使得处于上层的汽车无需等下层汽车开出,即可驶出停车位。具体情况为,当下层车位的汽车在位时,通过升降装置调整停车板的高度,使其刚好位于下层汽车的上方一点,调整升降装置的同时调整移动组件的位置,使移动组件带动滑行板向前移动,最终使滑行板倾斜设置在滑轨上,此时上层的汽车可以经过滑行板驶出车位;当上层汽车驶出车位后,再将停车板调整回原位即可;如果下层的汽车在上层汽车在位时需要开出,沿着滑行板的反方向驶出即可。同时,增设三个横梁和两个气缸,极大程度的增加的滑行板滑动的效率和上层汽车驶出时滑行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停车装置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停车装置的停车板和滑行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停车装置的滑行板和滑行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停车装置的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停车框架;11-前支撑柱;12-后支撑柱;2-停车板;3-滑轨;31-第一滑轨;32-第二滑轨;4-滑行板;5-升降装置;6-连接组件;61-第一横梁;62-第一转动套;63-第二横梁;64-第二转动套;65-第三横梁;7-移动组件;71-第一移动箱;72-第二移动箱;8-支撑气缸;9-伸缩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3,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停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包括停车框架1、停车板2、滑轨3、滑行板4、升降装置5、连接组件6和移动组件7;停车板2吊设于停车框架1内;滑轨3与汽车行进方向平行;升降装置5设置于停车框架1上并能使停车板2沿停车框架1上下移动;滑行板4的一端通过连接组件6与停车板2的一端转动连接,滑行板4的另一端通过移动组件7与滑轨3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滑行板4,使得处于上层的汽车无需等下层汽车开出,即可驶出停车位,同时,下层汽车也不会受到上层汽车的影响,此外,上层汽车需要停至车位上时,也可以直接沿着滑行板4开至停车板2上,去除了下层汽车对于上层汽车进出的干扰,真正实现了立体停车。
具体而言,连接组件6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横梁61和第一转动套62,转动连接的第二横梁63和第二转动套64,停车框架1包括对称设置的一组前支撑柱11和一组后支撑柱12,第一横梁61设置于停车板2上与滑行板4连接的一端,第一转动套62设置于滑行板4上与停车板2连接的一端,第一转动套62套设于第一横梁61上。第二横梁63设置于移动组件7上,第二转动套64设置于滑行板4上与移动组件7连接的一端,第二转动套64套设于第二横梁63上。通过两端设置横梁,一方面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便于滑行板4的两端分别与停车板2和移动组件7转动连接,便于上层汽车进出时,滑行板4从竖直状态快速转换成倾斜状态。
此外,整个装置还包括第三横梁65,第三横梁65上设置有伸缩气缸9,伸缩气缸9的固定端设置于第三横梁65上,伸缩气缸9的输出端与滑行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增加滑行板4的稳定性和减少状态转换的时间。此外,为了防止汽车在上层停车位打滑出现事故,停车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棱。升降装置5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有一组前支撑柱11和一组后支撑柱12上。前支撑柱11和后支撑柱12的内测均设置有防撞海绵。移动组件7包括第一移动箱71和第二移动箱72,滑轨3包括第一滑轨31和第二滑轨32,第一移动箱71设置于第一滑轨31上,第二移动箱72设置于第二滑轨32上。可以增加滑行板4变形的速度,节约使用者的时间,使汽车快速驶出或驶入。
本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停车装置的使用原理如下:
(1)当下层车位的汽车在位时,通过升降装置5调整停车板2的高度,使其刚好位于下层汽车的上方一点,调整升降装置5的同时调整移动组件7的位置,使移动组件7带动滑行板4向前移动,最终使滑行板4倾斜设置在滑轨3上,此时上层的汽车可以经过滑行板4驶出车位;当上层汽车驶出车位后,再将停车板2调整回原位即可;
(2)如果下层的汽车在上层汽车在位时需要开出或开进,沿着滑行板4的反方向驶出或驶进即可;
(3)当下层汽车在位且上层汽车需要驶入车位时,通过升降装置5调整停车板2的高度,使其刚好位于下层汽车的上方一点,调整升降装置5的同时调整移动组件7的位置,使移动组件7带动滑行板4向前移动,最终使滑行板4倾斜设置在滑轨3上,此时上层的汽车可以经过滑行板4驶进车位;当上层汽车停好后,再将停车板2调整回原位,同时调整移动组件7的位置使滑行板4由竖直转为倾斜。
实施例2
请参照图2和4,图2和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停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停车装置,与实施例1中提供的立体停车装置的大体结构相似,但具有如下区别:
本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停车装置还包括支撑气缸8,支撑气缸8的固定端转动设置于移动组件7上,支撑气缸8的输出端与滑行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支撑气缸8,减少滑行板4变形时移动组件7的受力,使整个装置稳定性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立体停车装置不含有第二横梁63和第二转动套64,移动组件7和滑行板4之间是通过支撑气缸8连接,使用时,调整移动组件7的位置,同时调整支撑气缸8的高度,可实现上层汽车和下层汽车的同向驶入和驶出,进一步减少用地面积。此外,也不包含第三横梁65和伸缩气缸9,只需要两个支撑气缸8即可实现滑行板4的支撑。
本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停车装置的使用原理如下:
(1)当下层车位的汽车在位时,通过升降装置5调整停车板2的高度,使其刚好位于下层汽车的上方一点,调整升降装置5的同时调整移动组件7的位置,使移动组件7带动滑行板4向前移动,由于支撑气缸8与移动组件7是转动连接,移动组件7也可以随滑行板4的倾斜而倾斜,并随时调整其长度和角度使其支撑滑行板4,最终使滑行板4倾斜设置在滑轨3上,此时上层的汽车可以经过滑行板4驶出车位;当上层汽车驶出车位后,再将停车板2调整回原位即可;
(2)如果下层的汽车在上层汽车在位时需要开出或开进,调整移动组件7的位置,并使支撑气缸8伸长,将滑行板4向上支起一定距离,使其高度便于下层汽车驶出即可;
(3)当下层汽车在位且上层汽车需要驶入车位时,通过升降装置5调整停车板2的高度,使其刚好位于下层汽车的上方一点,调整升降装置5的同时调整移动组件7的位置,使移动组件7带动滑行板4向前移动,最终使滑行板4倾斜设置在滑轨3上,由于支撑气缸8与移动组件7是转动连接,移动组件7也可以随滑行板4的倾斜而倾斜,并随时调整其长度和角度使其支撑滑行板4,此时上层的汽车可以经过滑行板4驶进车位;当上层汽车停好后,再将停车板2调整回原位,同时调整移动组件7的位置使滑行板4由竖直转为倾斜。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停车装置,通过设置滑行板4,使得处于上层的汽车无需等下层汽车开出,即可驶出停车位。具体情况为,当下层车位的汽车在位时,通过升降装置5调整停车板2的高度,使其刚好位于下层汽车的上方一点,调整升降装置5的同时调整移动组件7的位置,使移动组件7带动滑行板4向前移动,最终使滑行板4倾斜设置在滑轨3上,此时上层的汽车可以经过滑行板4驶出车位;当上层汽车驶出车位后,再将停车板2调整回原位即可;如果下层的汽车在上层汽车在位时需要开出,沿着滑行板4的反方向驶出即可。同时,增设三个横梁和两个气缸,极大程度的增加的滑行板4滑动的效率和上层汽车驶出时滑行板4的稳定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停车框架、停车板、滑轨、滑行板、升降装置、连接组件和移动组件;
所述停车板吊设于所述停车框架内;所述滑轨与汽车行进方向平行;
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停车框架上并能使所述停车板沿所述停车框架上下移动;
所述滑行板的一端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停车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滑行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横梁和第一转动套,所述停车框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一组前支撑柱和一组后支撑柱,所述第一横梁设置于所述停车板上与所述滑行板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套设置于所述滑行板上与所述停车板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套套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二横梁和第二转动套,所述第二横梁设置于所述移动组件上,所述第二转动套设置于所述滑行板上与所述移动组件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动套套设于所述第二横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气缸,所述支撑气缸的固定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移动组件上,所述支撑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滑行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移动箱和第二移动箱,所述滑轨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移动箱设置于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二移动箱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气缸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上。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上设置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第三横梁上,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滑行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棱。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有一组前支撑柱和一组后支撑柱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柱和后支撑柱的内测均设置有防撞海绵。
CN202021454127.8U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立体停车装置 Active CN2130389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54127.8U CN213038974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立体停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54127.8U CN213038974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立体停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38974U true CN213038974U (zh) 2021-04-23

Family

ID=75528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54127.8U Active CN213038974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立体停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389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3072A (zh) * 2021-08-17 2021-10-15 安徽春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停车位用双层升降式停车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3072A (zh) * 2021-08-17 2021-10-15 安徽春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停车位用双层升降式停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27745U (zh) 一种单轴式立体停车装置
CN213038974U (zh) 一种立体停车装置
CN205531525U (zh) 一种停车机器
CN102733630A (zh) 箱式立体车库及车辆的存取方法
CN213115701U (zh) 一种小区机械停车装置
CN201272422Y (zh) 带轮孔和转轴的自行车停车设备
CN201970977U (zh) 汽车横向移动泊车装置
CN204728769U (zh) 一种简易立体停车装置
CN202596224U (zh) 能量回收式太阳能多层立体停车装置
CN201991278U (zh) 箱式立体车库
CN213869158U (zh) 立体停车库
CN210768025U (zh) 一种双层立体侧停车库设备
CN2913138Y (zh) 双层单列直下型二轮车停车装置
CN210947933U (zh) 一种双层立体停车库
CN209195111U (zh) 自行车立体停车装置及系统
CN209855323U (zh) 自行车立体停车装置
CN108222578B (zh) 可移动式立体停车场
CN215331777U (zh) 平面移动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CN108590271B (zh) 一种三层车辆停车库
CN207960086U (zh) 一种双存取车装置的立体车库
CN206468071U (zh) 一种无避让移动升降旋转双层四车位装置
CN209817541U (zh) 旋转式斜置停车装置
CN217760304U (zh) 一种双层立体车库轿厢
CN110857597A (zh) 一种立体车库的车辆升降装置
CN2913139Y (zh) 双层单列斜下型二轮车停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