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28188U -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28188U
CN213028188U CN202022441568.0U CN202022441568U CN213028188U CN 213028188 U CN213028188 U CN 213028188U CN 202022441568 U CN202022441568 U CN 202022441568U CN 213028188 U CN213028188 U CN 213028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arm
circuit board
key assembly
flexible circuit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415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415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28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28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281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所述按键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中部设置有指纹感应区的键帽、弹性臂和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弹性臂包括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分别设置于所述键帽两侧,所述键帽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中框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连接;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从所述键帽的中部引出,所述按键组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组件通过将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从所述键帽的中部引出,避免了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对所述弹性臂按压变形的影响,提高了所述按键组件的使用准确率。

Description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也出现了越来越多样化的功能,指纹识别技术便是近几年普遍应用在电子设备上的技术。
以手机为例,手机上的指纹识别技术一般用于手机解锁、手机支付等功能。而指纹识别的按键大多位于手机正面,这便占据了较大的屏幕显示位置。现在逐渐出现了较多的侧面指纹识别按键,如图1所示,这些侧面指纹识别按键一般包括指纹感应区域、指纹FPC、电源开关及其弹性臂等组件。其中,指纹FPC设置于指纹感应区域和弹性臂之间,所以在用户按压指纹感应区域时,弹性臂的变形会受到指纹FPC的影响,降低了电源开关的使用准确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指纹识别按键组件使用准确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
键帽,所述键帽的中部设置有指纹感应区;
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包括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分别设置于所述键帽两侧,所述键帽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中框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连接;
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从所述键帽的中部引出,所述按键组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中框和第一方面所述的按键组件;
所述按键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中框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中部设置有指纹感应区的键帽、弹性臂和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弹性臂包括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分别设置于所述键帽两侧,所述键帽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中框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连接;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从所述键帽的中部引出,所述按键组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组件通过将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从所述键帽的中部引出,避免了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对所述弹性臂按压变形的影响,提高了所述按键组件的使用准确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传统侧面按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组件的剖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按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组件的连接部与中框的固定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按键组件的连接部与中框的固定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按键组件的连接部与中框的固定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按键组件的连接部与中框的固定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共用中框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指纹感应区;11-凸起;2-弹性臂;21-导电基;22-连接部;3-第一柔性电路板;31-第一连接段;32-弯折段;321-通孔;322-第一弯折段;323-第二弯折段;4-第二柔性电路板;41-弹片;100-中框;101-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图1给出了一种传统侧面指纹按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该侧面指纹按键组件包括指纹感应区域、指纹FPC、电源开关及其弹性臂等组件。其中,指纹FPC的一端设置于指纹感应区域和弹性臂之间,而且指纹FPC从弹性臂设置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出来。为用户在按压指纹感应区域时,由于指纹FPC设置于指纹感应区域和弹性臂之间,而指纹FPC又较难产生变形,会造成指纹FPC将弹性臂的一侧遮挡,导致弹性臂的一侧难以变形,而另一侧正常产生形变,造成弹性臂两侧受力不均匀,可能导致指纹按键组件卡顿、凸出量不均匀以及指纹按键组件被拉扯的问题,弹性臂的变形不均匀必然会降低电源开关的使用准确率。
参见图2至图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具体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的侧面,所述按键组件包括:
中部设置有指纹感应区1的键帽、弹性臂2和第一柔性电路板3,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3具体可以为指纹FPC、传输线和导电膜中的一种,均可以利用其较好的形变性能达到灵活传输指纹信息的作用。
所述弹性臂2包括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分别设置于所述键帽两侧,所述键帽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中框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连接。所述弹性臂2用于触发所述按键组件的电源开关,具体地,所述弹性臂2在受压变形后可以接通所述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接通后可以控制电子设备的亮屏、灭屏和开关机等操作。
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3的一端从所述键帽的中部引出,所述按键组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3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3包括设置于所述指纹感应区1和所述弹性臂2之间的第一连接段31,所述第一连接段31与所述指纹感应区1电连接。由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3的载体材料一般为较硬的TPU材料,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3的结构强度大于所述弹性臂2的结构强度,所以在用户按压指指纹感应区1时,所述弹性臂2的变形会受到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3的影响,所述结构强度具体包括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所述第一连接段31从所述键帽的中部引出后,可以避免对所述弹性臂2在变形时造成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组件通过将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3的一端从所述键帽的中部引出,避免了用户在按压指纹感应区1时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3对弹性臂2的变形造成影响,在保证了第一柔性电路板3高效指纹识别的基础上,提高了所述按键组件的使用准确率,具体包括电源开关的使用准确率。
可选地,参见图3,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3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段31连接的弯折段32,所述弯折段32内设置有通孔321。
具体地,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3沿所述键帽的中部引出后需要从电子设备的侧面弯折到电子设备的背面,而所述弯折段32便延续了所述第一连接段31的设置,处在了电子设备侧面至背面的弯折处。由于所述弯折段32在弯折后会产生较大的内部应力,这一应力长期积聚可能造成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3的损坏甚至断裂。而所述通孔321的设置可以将所述弯折段32的内部集中的应力进行分散,达到释放应力的目的,提高了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3的使用寿命的传输稳定性。
另外,所述弯折段32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3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可以将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3从所述指纹感应区1获取指纹信息传输至电子设备的控制组件,比如主板,该主板可以进一步对指纹信息进行识别和控制。
可选地,参见图3,所述弯折段32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弯折段322和第二弯折段323,所述第一弯折段322和第二弯折段323可以平行设置。
具体地,由于所述弯折段32在弯折后会产生较大的内部应力,这一应力长期积聚可能造成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3的损坏甚至断裂。而将所述弯折段32设置成相互分离的第一弯折段322和第二弯折段323后,由于所述第一弯折段322和第二弯折段323的尺寸较小,便于弯折,在所述第一弯折段322和第二弯折段323内部不会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所述第一弯折段322和第二弯折段323的设置可以避免设置所述通孔321。所述第一弯折段322和第二弯折段323同样可以在保证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3指纹信息传输的基础上,提高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3的使用寿命的传输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可以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弹性臂远离所述第二弹性臂的端部位于所述键帽的一侧,所述第二弹性臂远离所述第一弹性臂的端部位于所述键帽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也可以是相互分离,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分别独立设置于所述键帽的两侧。
可选地,参见图2,所述按键组件还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4,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4具体可以为电源开关FPC、电源开关导线和电源开关导电膜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4上设置有弹片41,所述弹性臂2上设置有与所述弹片41相对的导电基21,所述弹性臂2在受压变形的情况下,所述弹片41与所述导电基21连通。
具体地,所述电源开关可以是控制电子设备亮屏、灭屏和开关机等操作的开关。所述弹性臂2在受压变形的情况下,所述弹片41与所述导电基21连通,也就是所述电源开关接通,这时用户可以通过所述弹性臂2变形的程度和时长来实现所述电源开关的不同功能。比如所述弹片41与所述导电基21的短暂连通可以实现电子设备亮屏或灭屏的操作,所述弹片41与所述导电基21的较长时间的连通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开关机操作。另外,为了实现弹性臂2上导电基21的变形最大化,可以将所述导电基21设置于所述弹片41的中部。
参见图2至图9,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中框100和所述的按键组件;
所述按键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中框100连接。
具体地,所述按键组件通过将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3的一端从所述键帽的中部引出,避免了用户在按压指纹感应区1时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3对所述弹性臂2的变形造成影响,保证第一柔性电路板3指纹识别效率和所述按键组件的使用准确率,提升了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上均设置有连接部22,所述中框100内侧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22连接的固定部101。
具体地,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固定部101之间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所述弹性臂2在变形过大时更换所述弹性臂2。而为了提高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固定部101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固定部101之间也可以是固定连接。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5,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固定部101可以采用挂台式连接,具体为所述弹性臂2两端的连接部22均具有止挡槽,所述止挡槽位于所述弹性臂2远离所述键帽的一侧,所述连接部22为固定在所述中框100内的第一凸块,两个所述第一凸块分别与两个所述止挡槽相抵;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6,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固定部101还可以采用挂钩式连接,具体为所述弹性臂2两端的连接部22均具有环形槽,所述连接部22为固定在所述中框100内的第二凸块,两个所述第二凸块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环形槽内;在又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7,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固定部101还可以采用侧壁挂钩式,具体为所述弹性臂2两端的连接部22均具有连接孔,所述连接部22为固定在所述中框100内的卡勾,两个所述卡勾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孔连接并固定;在再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8,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固定部101还可以采用热熔连接,具体为所述弹性臂2两端的连接部22均具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部22为柱状结构,两个所述柱状结构受热融化后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通孔一体连接并将所述弹性臂2固定在所述中框100内侧。另外,参见图9,所述固定部101还可以作为同时固定所述弹性臂2和其他按键组件的共享固定部,达到简化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结构的目的。
可选地,参见图4,所述指纹感应区1上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3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中框100配合的凸起11,所述凸起11具体可以设置在所述指纹感应区1的侧面。
具体地,所述指纹感应区1与所述中框连接时,为了避免杂质进入到所述按键组件内,所述指纹感应区1的周围一般设置有裙边结构,但这一裙边结构占据了所述第一连接段31与所述中框之间较大的距离空间。而所述凸起11可以与所述中框配合,减小第一连接段31与电子设备中框100之间的间隙,降低了所述弯折段32的弯折程度,提高了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使用寿命和传输稳定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按键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键帽,所述键帽的中部设置有指纹感应区;
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包括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分别设置于所述键帽两侧,所述键帽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中框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连接;
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从所述键帽的中部引出,所述按键组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结构强度大于所述弹性臂的结构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还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弹片,所述弹性臂上设置有与所述弹片相对的导电基,所述弹性臂在受压变形的情况下,所述弹片与所述导电基连通。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和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组件;
所述按键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中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上均设置有连接部,所述中框内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固定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止挡槽,所述止挡槽位于所述弹性臂远离所述键帽的一侧,所述固定部为与所述止挡槽相抵的第一凸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环形槽,所述固定部为穿设于所述环形槽内的第二凸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连接孔,所述固定部为与所述连接孔扣接的卡勾。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连接通孔,所述固定部为与所述连接通孔连接的柱状结构。
CN202022441568.0U 2020-10-28 2020-10-28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3028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41568.0U CN213028188U (zh) 2020-10-28 2020-10-28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41568.0U CN213028188U (zh) 2020-10-28 2020-10-28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28188U true CN213028188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82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41568.0U Active CN213028188U (zh) 2020-10-28 2020-10-28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281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9722A (zh) * 2021-07-14 2021-10-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6439715A (zh) * 2023-06-13 2023-07-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导电弹片和可穿戴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9722A (zh) * 2021-07-14 2021-10-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6439715A (zh) * 2023-06-13 2023-07-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导电弹片和可穿戴设备
CN116439715B (zh) * 2023-06-13 2024-03-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导电弹片和可穿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28188U (zh)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1294932U (zh) 弹性件、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CN105072220B (zh) 电子设备及按键安装结构
EP3128723B1 (en) Sim card holder and terminal mobile having sim card holder
CN104618551B (zh) 侧按键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4477088U (zh)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174961A (zh) 移动终端
CN210672321U (zh) 表带、具有扬声器的表带、智能手表
CN105072234A (zh) 移动终端按键结构、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N110188740A (zh) 指纹识别模组的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2675455U (zh) 电子设备
CN210986143U (zh) 移动终端
CN211531089U (zh) 电子装置
CN113178695B (zh) 电子设备
CN214312987U (zh)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0840214U (zh) 电路板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0238518A1 (zh) 移动终端
CN211743016U (zh) 电子设备
CN106131258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9066661U (zh) 一种侧按键连接装置及智能手机
CN106298301B (zh) 一种弹性按键及其终端设备
CN112817224A (zh) 可穿戴设备
US2015013121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set, tablet computer and smart watch
CN207518640U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带有按键功能的触摸指纹组件
CN211957511U (zh) 便装式按键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