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9722A - 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39722A
CN113539722A CN202110794569.XA CN202110794569A CN113539722A CN 113539722 A CN113539722 A CN 113539722A CN 202110794569 A CN202110794569 A CN 202110794569A CN 113539722 A CN113539722 A CN 1135397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cantilever plate
gap
circuit substrat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945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9456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397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39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972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4381 priority patent/WO2023284622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属于按键技术领域。该按键模组包括:按键支架,所述按键支架具有凹槽;按键体,所述按键体的部分延伸进入所述凹槽内;可形变的悬臂板,所述悬臂板设于所述凹槽内,其与所述凹槽的底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与所述按键体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其中,所述悬臂板的一端与所述凹槽固定,所述悬臂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按键体延伸进入所述凹槽内的部分抵接;检测结构,与所述悬臂板连接;当外力作用于所述按键体时,所述按键体带动所述悬臂板在所述第一间隙和/或所述第二间隙之间发生形变,触发所述检测结构检测所述悬臂板的形变量。

Description

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按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中,按键作为必要的交互输入方式,随着手机形态的发展,当前按键主要以侧边按键为主,具体的按键实现方式通常是按键帽顶压按键锅仔片,并通过基板和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把按压信号传递到系统中,其实现功能一般是电源开关、音量调节等,对应的操作方式也较为单一,一般是单击按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电子设备上的按键由于其硬件设计导致其操作方式单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按键模组,包括:
按键支架,所述按键支架具有凹槽;
按键体,所述按键体的部分延伸进入所述凹槽内;
可形变的悬臂板,所述悬臂板设于所述凹槽内,,其与所述凹槽的底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与所述按键体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其中,所述悬臂板的一端与所述凹槽固定,所述悬臂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按键体延伸进入所述凹槽内的部分抵接;
检测结构,与所述悬臂板连接;。
当外力作用于所述按键体时,所述按键体带动所述悬臂板在所述第一间隙和/或所述第二间隙之间发生形变,触发所述检测结构检测所述悬臂板的形变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按键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具有凹槽的按键支架,按键体的部分延伸进入该凹槽内;可形变的悬臂板设于该凹槽内,其与该凹槽的底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与按键体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其中,悬臂板的一端与凹槽固定,另一端与按键体延伸进入凹槽内的部分抵接;检测结构,与悬臂板连接;当外力作用于按键体时,按键体带动悬臂版在所述第一间隙和/或所述第二间隙之间发生形变,触发所述检测结构检测所述悬臂板的形变量,使得该按键模组能够实现不同方式的按压输入,带来按键模组的操作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后续应用到电子设备上能够调用更多的功能,提升用户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如图1~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该按键模组包括:按键支架1,所述按键支架1具有凹槽2;按键体3,所述按键体3的部分延伸进入所述凹槽2内;可形变的悬臂板4,所述悬臂板4设于所述凹槽2内,其与所述凹槽2的底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200,与所述按键体3之间具有第二间隙100,其中,所述悬臂板4的一端与凹槽2固定,所述悬臂板4的另一端与所述按键体3延伸进入所述凹槽2内的部分抵接;检测结构,与所述悬臂板4连接。
当外力作用于所述按键体3时,所述按键体3带动所述悬臂板4在所述第一间隙200和/或所述第二间隙100之间发生形变,触发所述检测结构检测所述悬臂板4的形变量。
这里,当用户按压按键体3时,按压力通过按键体3传递到悬臂板4,使得悬臂板4发生弓曲形变,与悬臂板4连接的检测结构能够检测到悬臂板4的形变量。由于悬臂板4的形变量与按压力度正相关,因此通过检测结构的信号便可检测到按压力度,进而根据按压力度调用相应的功能,比如,轻按(按压力度小于预设阈值)实现屏幕的开与关,重按(按压力度大于预设阈值)快捷打开微信等。连续的按压输入,可以用于无级的调整,比如,根据按压力度缩放照片,或者根据按压力度控制赛车游戏中的车速等。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按键模组的结构,使得该按键模组能够实现不同方式的按压输入,带来按键模组的操作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后续应用到电子设备上能够调用更多的功能,提升用户操作体验。
另外,该按键模组能够实现连续压感输入,即实现细腻的无级连续操作,相较于现有的锅仔按键的开关输入,操作更为细腻顺滑。通过检测悬臂板4的形变量来实现按压输入,相较于现有的锅仔按键的机械形变,使用寿命更长,而且,相较于现有的锅仔按键的触点导通,电气防水性能更好。
可选地,所述按键体3与所述悬臂板4的第一表面的其中一部分抵压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悬臂板4的第一表面为悬臂板4面向按键体3的表面。这里,按键体3与悬臂板4的第一表面的其中一部分抵压连接,一方面是为了实现用户按压按键体3时,按压力的传递;另一方面,按键体3未与悬臂板4抵压连接的悬臂板4的第一表面的另一部分用于与按键体3形成第二间隙100,提供悬臂板4形变时的空间。
具体的,所述按键体3朝向所述悬臂板4的表面形成有阶梯面,第一阶梯面5与所述第一表面抵压连接,第二阶梯面6与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所述第二间隙100。
作为一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按键体3包括:键帽31和支撑支架32;其中,所述支撑支架32设置于所述键帽31下方,且所述支撑支架32延伸进入所述凹槽2内的部分与所述悬臂板4的另一端抵接。
具体的,键帽31可通过胶水粘合到支撑支架32上。支撑支架32延伸进入所述凹槽2内的部分的一端通过胶水粘合到悬臂板4的另一端,支撑支架32的另一端悬空。
具体的,支撑支架32朝向所述悬臂板4的表面形成有所述阶梯面,第一阶梯面5与所述第一表面抵压连接,第二阶梯面6与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所述第二间隙100。
可选地,悬臂板4与凹槽2固定的一端与按键支架1焊接连接,也就说,悬臂板4与凹槽2固定的一端通过焊接工艺焊接到按键支架1上,悬臂板4的另一端悬空。
需要说明的是,悬臂板4的悬空端与支撑支架32的悬空端不在同一侧,目的是为了确保按压行程的平衡。
可选地,所述凹槽2的底部表面形成有阶梯面,第三阶梯面7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的所述悬臂板4的第二表面抵压连接,第四阶梯面8与所述第二表面形成所述第一间隙200。
换言之,凹槽2的底部与凹槽2的第一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一限位台阶(由第三阶梯面7和第四阶梯面8形成),悬臂板4与凹槽2固定的一端所对应的第二表面与第一限位台阶抵压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键帽31、支撑支架32、悬臂板4和按键支架1属于结构件,通过CNC加工或模具的方式制作。
作为一可选的实现方式,如图1~图3所示,所述检测结构包括:应变片9和电路基板10,其中,所述应变片9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10上,且与所述悬臂板4连接。
可选地,所述应变片9以及所述电路基板1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间隙200或所述第二间隙100。
如图3所示,应变片9以及电路基板10的一部分位于第二间隙100,其中,应变片9与悬臂板4的第一表面可通过胶水贴合,并通过热压焊接的方式连接到电路基板10。
可选地,电路基板10为柔性电路板。
如图1和图2所示,应变片9以及电路基板10的一部分位于第一间隙200,其中,应变片9与悬臂板4的第二表面可通过胶水贴合,并通过热压焊接的方式连接到电路基板10。
可选地,所述按键支架1开设有通孔,所述电路基板10的另一部分通过所述通孔穿出所述按键支架1外。
需要说明的是,通孔可以开设在按键支架1的凹槽2的底部或者侧壁,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按键支架1上也可不设通孔,凹槽2内预留避让空间,以使电路基板10的另一部分通过避让空间移出至按键支架1外。
作为另一可选的实现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应变片9包括第一应变片11和第二应变片12,所述电路基板10包括第一电路基板13和第二电路基板14;其中,所述第一应变片11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13上,且与所述悬臂板4连接,所述第一应变片11以及所述第一电路基板13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间隙100内,所述第一电路基板13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按键支架1外;所述第二应变片12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基板14,且与所述悬臂板4连接,所述第二应变片12以及所述第二电路基板14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间隙200内,所述第二电路基板14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按键支架1外。
具体的,第一应变片11设置于第一电路基板13上,且与悬臂板4的第一表面连接;第二应变片12设置于第二电路基板14,且与悬臂板4的第二表面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使第一电路基板13的另一部分位于按键支架1外的方式,以及使第二电路基板14的另一部分位于按键支架1外的方式,可参见上述实现方式,即在按键支架1的凹槽2的底部开设通孔,或者,在凹槽2中预留避让空间,这里不再赘述。
这里,在悬臂板4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设置应变片,能够提升灵敏度,降低偏载对压感精度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的按键模组,通过具有凹槽的按键支架,按键体的部分延伸进入该凹槽内;可形变的悬臂板设于该凹槽内,其与该凹槽的底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与按键体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其中,悬臂板的一端与凹槽固定,另一端与按键体延伸进入凹槽内的部分抵接;检测结构,与悬臂板连接;当外力作用于按键体时,按键体带动悬臂版在所述第一间隙和/或所述第二间隙之间发生形变,触发所述检测结构检测所述悬臂板的形变量,使得该按键模组能够实现不同方式的按压输入,带来按键模组的操作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后续应用到电子设备上能够调用更多的功能,提升用户操作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按键模组,如图1所示。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还包括:中框15,所述按键模组嵌入所述中框15中;其中,所述中框15设有开口16,所述按键体通过所述开口16部分外露在中框15外。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还包括:主板,所述检测结构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按键模组的检测结构的电路基板连接到主板,通过主板上的数字信号分析系统,可以计算应变片所检测到悬臂板形变,从而测量到用户按压该按压模组的按压力度。
将上述实施例中的按键模组应用于电子设备,由于该按键模组中按键体的部分延伸进入按键支架的凹槽内,按键支架和按键体悬臂板提供的间隙以及与悬臂板连接,检测悬臂板的形变量的检测结构,使得该按键模组能够实现不同方式的按压输入,带来按键模组的操作方式的多样化,进而使得电子设备上能够调用更多的功能,提升用户操作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键支架,所述按键支架具有凹槽;
按键体,所述按键体的部分延伸进入所述凹槽内;
可形变的悬臂板,所述悬臂板设于所述凹槽内,其与所述凹槽的底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与所述按键体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其中,所述悬臂板的一端与所述凹槽固定,所述悬臂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按键体延伸进入所述凹槽内的部分抵接;
检测结构,与所述悬臂板连接;
当外力作用于所述按键体时,所述按键体带动所述悬臂板在所述第一间隙和/或所述第二间隙之间发生形变,触发所述检测结构检测所述悬臂板的形变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体与所述悬臂板的第一表面的其中一部分抵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体朝向所述悬臂板的表面形成有阶梯面,第一阶梯面与所述第一表面抵压连接,第二阶梯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体包括:键帽和支撑支架;
其中,所述支撑支架设置于所述键帽下方,且所述支撑支架延伸进入所述凹槽内的部分与所述悬臂板的另一端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部表面形成有阶梯面,第三阶梯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的所述悬臂板的第二表面抵压连接,第四阶梯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形成所述第一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结构包括:应变片和电路基板,其中,所述应变片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上,且与所述悬臂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片以及所述电路基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间隙或所述第二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支架开设有通孔,所述电路基板的另一部分通过所述通孔穿出所述按键支架外。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片包括第一应变片和第二应变片,所述电路基板包括第一电路基板和第二电路基板;
其中,所述第一应变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上,且与所述悬臂板连接,所述第一应变片以及所述第一电路基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间隙内,所述第一电路基板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按键支架外;
所述第二应变片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基板,且与所述悬臂板连接,所述第二应变片以及所述第二电路基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第二电路基板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按键支架外。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按键模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中框,所述按键模组嵌入所述中框中;
其中,所述中框设有开口,所述按键体通过所述开口部分外露在中框外。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板,所述检测结构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CN202110794569.XA 2021-07-14 2021-07-14 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35397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4569.XA CN113539722A (zh) 2021-07-14 2021-07-14 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PCT/CN2022/104381 WO2023284622A1 (zh) 2021-07-14 2022-07-07 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4569.XA CN113539722A (zh) 2021-07-14 2021-07-14 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9722A true CN113539722A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27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94569.XA Pending CN113539722A (zh) 2021-07-14 2021-07-14 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39722A (zh)
WO (1) WO202328462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4622A1 (zh) * 2021-07-14 2023-0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65805A1 (en) * 1999-04-28 2000-11-02 Ericsson, Inc. Miniature piezo-ceramic vibrator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cellular telephones
US7692521B1 (en) * 2005-05-12 2010-04-06 Microassembly Technologies, Inc. High force MEMS device
CN202025665U (zh) * 2011-01-13 2011-11-02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悬臂及开关
KR20120036298A (ko) * 2011-10-13 2012-04-17 김성수 내구성이 강하며 터치감을 주는 기계식 키의 구조
CN106301324A (zh) * 2015-06-05 2017-01-04 深圳纽迪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压力感应按键结构及具有该压力感应按键结构的终端设备
CN206864356U (zh) * 2017-06-27 2018-01-09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及电子设备
CN111725018A (zh) * 2020-06-22 2020-09-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2725102U (zh) * 2020-09-01 2021-03-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侧边按键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3028188U (zh) * 2020-10-28 2021-04-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1082696A1 (zh) * 2019-10-28 2021-05-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71079B2 (ja) * 2005-05-16 2009-11-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機構及び電子機器
TWM474242U (zh) * 2013-08-19 2014-03-1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按鍵及其鍵盤
CN110174961B (zh) * 2019-05-31 2021-11-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3539722A (zh) * 2021-07-14 2021-10-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65805A1 (en) * 1999-04-28 2000-11-02 Ericsson, Inc. Miniature piezo-ceramic vibrator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cellular telephones
US7692521B1 (en) * 2005-05-12 2010-04-06 Microassembly Technologies, Inc. High force MEMS device
CN202025665U (zh) * 2011-01-13 2011-11-02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悬臂及开关
KR20120036298A (ko) * 2011-10-13 2012-04-17 김성수 내구성이 강하며 터치감을 주는 기계식 키의 구조
CN106301324A (zh) * 2015-06-05 2017-01-04 深圳纽迪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压力感应按键结构及具有该压力感应按键结构的终端设备
CN206864356U (zh) * 2017-06-27 2018-01-09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及电子设备
WO2021082696A1 (zh) * 2019-10-28 2021-05-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725018A (zh) * 2020-06-22 2020-09-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2725102U (zh) * 2020-09-01 2021-03-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侧边按键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3028188U (zh) * 2020-10-28 2021-04-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4622A1 (zh) * 2021-07-14 2023-0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84622A1 (zh) 2023-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5951B (zh) 压力感应装置及具有该压力感应装置的电子设备
KR100809088B1 (ko) 터치 감지 슬라이드를 갖는 전자 디바이스
CN107710115B (zh) 触控响应模组、键盘、触控装置、具反馈功能的触控设备
EP1873622A2 (en) A keypad touch user interface method and a mobile terminal using the same
WO2020238456A1 (zh) 移动终端
CN110837320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EP2302486A2 (en) Keyboard
CN111459330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压力按键操作方法
CN211403397U (zh) 触摸板结构
CN107229354B (zh) 鼠标键盘、移动终端及其光标定位方法
CN106254631A (zh) 一种按键模组及手机
CN108646948B (zh) 触控按键灵敏度的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7911533B (zh) 一种全面屏下移动终端功能键实现方法
CN113539722A (zh) 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130528A (zh) 压力传感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262985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14720B (zh) 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0672262B (zh) 压力按键阈值校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207115373U (zh) 电子设备
CN103135804A (zh) 鼠标装置
KR100667527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전면커버
CN211981916U (zh) 压力检测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14063824A (zh) 压感模组、压感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1321319U (zh) 压力传感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0492261C (zh) 一种感应开关式用户界面装置及其便携式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