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27262U - 一种具有自动散热结构的电缆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自动散热结构的电缆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27262U
CN213027262U CN202021628466.3U CN202021628466U CN213027262U CN 213027262 U CN213027262 U CN 213027262U CN 202021628466 U CN202021628466 U CN 202021628466U CN 213027262 U CN213027262 U CN 213027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casing
support frame
net
cable
cas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284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文权
张贵生
曾礼平
刘博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ma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ma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ma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ma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284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27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27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27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散热结构的电缆槽,包括线槽盖、线槽支撑架、线槽隔网、进气口、出气口,线槽支撑架为两片,两片线槽支撑架分别可拆卸固定于线槽隔网的两侧,且线槽隔网位于线槽支撑架的下段,线槽支撑架的上段设置出气口,线槽支撑架的下段设置进气口,线槽盖与两片线槽支撑架的上端可开合连接,动力电缆位于线槽隔网上,且位于线槽隔网与线槽盖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自身结构特点,实现自动散热的电缆槽结构。其特点在于不需要增加额外成本,在现有电缆槽结构基础上简单改进即可实现明显效果,其改造成本低,结构简单,无实施条件限制,能有效解决实际中电缆温升过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自动散热结构的电缆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钻平台铺设动力电缆的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散热结构的电缆槽。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我国现有的钻井作业中,各油气钻井企业大力积极推进电能替代柴油“油改电”低碳钻井模式。使用电能替代柴油的比例超过50%。钻井平台的钻机“油改电”能极大地降低噪音,生产过程更加清洁环保绿色,提升效率,改善井场工作环境。
在实现钻机平台电动化的同时,受野外作业条件限制,动力电缆均需要铺设至电缆槽中以免电缆受损,避免安全事故。由于钻机特大功率的需求,动力电缆通常在较大电流工况下长时间不间断使用,造成电缆发热严重,加上电缆槽的密闭空间,使得热量发散困难,热交换效率低下,电缆温度上升影响正常作业。
在钻井平台上,通常使用2~3台1200Kw的电机作为动力源,动力电缆使用2x271mm2的三组动力电缆。由于现场条件限制,电缆长度通常维持在30m~50m左右。因为电流大,距离长等工况,在常温环境下,动力电缆温度时常上升至60℃左右。在高温环境下,甚至可能长时间维持在100℃。而动力电缆的正常额定使用温度一般为70℃,最高使用温度不超过120℃。所以,对电缆温升的控制非常有必要。实际工作中,由于电缆槽的封闭空间,阻碍了槽内高温气体与外界环境的有效热交换过程,不利于电缆散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散热结构的电缆槽。用于石油钻平台铺设动力电缆的专用线槽,通过其特殊的结构自动将槽内电缆产生的热量往外界扩散,减少电缆通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聚集,有效降低电缆温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线槽盖、线槽支撑架、线槽隔网、进气口、出气口,所述线槽支撑架为两片,两片所述线槽支撑架分别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线槽隔网的两侧,且所述线槽隔网位于所述线槽支撑架的下段,所述线槽支撑架的上段设置所述出气口,所述线槽支撑架的下段设置所述进气口,所述线槽盖与两片所述线槽支撑架的上端可开合连接,动力电缆位于所述线槽隔网上,且位于所述线槽隔网与所述线槽盖之间。
优选的,所述线槽隔网位于所述线槽支撑架下段三分之一处。
作为改进,所述线槽盖与两片所述线槽支撑架之间通过转轴和扣件实现可开合连接,所述线槽盖的一侧通过转轴与一侧的所述线槽支撑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线槽盖的另一侧通过所述扣件与另一侧的所述线槽支撑架之间扣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自动散热结构的电缆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自身结构特点,实现自动散热的电缆槽结构。其特点在于不需要增加额外成本,在现有电缆槽结构基础上简单改进即可实现明显效果,其改造成本低,结构简单,无实施条件限制,能有效解决实际中电缆温升过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槽盖、2-线槽支撑架、3-线槽隔网、4-动力电缆、5-进气口、6-出气口、7-转轴、8-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线槽盖1、线槽支撑架2、线槽隔网3、进气口5、出气口6,所述线槽支撑架2为两片,两片所述线槽支撑架2分别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线槽隔网3的两侧,且所述线槽隔网3位于所述线槽支撑架2的下段,所述线槽支撑架2的上段设置所述出气口6,所述线槽支撑架2的下段设置所述进气口5,所述线槽盖1与两片所述线槽支撑架2的上端可开合连接,动力电缆4位于所述线槽隔网3上,且位于所述线槽隔网3与所述线槽盖1之间。
优选的,所述线槽隔网3位于所述线槽支撑架2下段三分之一处。
作为改进,所述线槽盖1与两片所述线槽支撑架2之间通过转轴7和扣件8实现可开合连接,所述线槽盖1的一侧通过转轴7与一侧的所述线槽支撑架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线槽盖1的另一侧通过所述扣件8与另一侧的所述线槽支撑架2之间扣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电缆槽结构,形成自然风道,在电缆槽内,热空气上升通过上层侧面的排气孔排出。下方冷空气在流体物理规律作用下从下层进气口吸入环境低温空气,进入电缆槽后,流经电缆,将电缆温度带走,从排气孔排出。如此循环往复,在人为设计的流体风道作用下,循环作用更加剧烈。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方案,对比原普通通用电缆槽,对电缆温升抑制效果明显。在相同工况下,能有效将动力电缆温升降低10℃~2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具有自动散热结构的电缆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槽盖、线槽支撑架、线槽隔网、进气口、出气口,所述线槽支撑架为两片,两片所述线槽支撑架分别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线槽隔网的两侧,且所述线槽隔网位于所述线槽支撑架的下段,所述线槽支撑架的上段设置所述出气口,所述线槽支撑架的下段设置所述进气口,所述线槽盖与两片所述线槽支撑架的上端可开合连接,动力电缆位于所述线槽隔网上,且位于所述线槽隔网与所述线槽盖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散热结构的电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隔网位于所述线槽支撑架下段三分之一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散热结构的电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盖与两片所述线槽支撑架之间通过转轴和扣件实现可开合连接,所述线槽盖的一侧通过转轴与一侧的所述线槽支撑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线槽盖的另一侧通过所述扣件与另一侧的所述线槽支撑架之间扣接连接。
CN202021628466.3U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具有自动散热结构的电缆槽 Active CN213027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28466.3U CN213027262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具有自动散热结构的电缆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28466.3U CN213027262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具有自动散热结构的电缆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27262U true CN213027262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63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28466.3U Active CN213027262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具有自动散热结构的电缆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272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3225485B2 (en)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nd power generator and wind power generator set
CN102315597B (zh) 半埋式箱式变电站开关柜室的通风散热系统
CN102322341A (zh) 带新型散热系统的低噪声发电机组
CN205423085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机舱冷却装置
CN213027262U (zh) 一种具有自动散热结构的电缆槽
CN202768404U (zh) 用于罗茨鼓风机的隔音罩
CN205452884U (zh) 一种注塑机的配电柜冷却系统
CN205623051U (zh) 一种室外水循环散热电力输电设备箱
CN201868810U (zh) 散热型配电箱
CN204100475U (zh) 车间自动通风装置
CN204099239U (zh) 光伏屋顶排风扇
CN209001452U (zh) 一种便于通风散热的箱式变电站
CN202978066U (zh) 低碳节能降温箱式变电站
CN217979139U (zh) 采用无动力风机散热的空压机房
CN206469386U (zh) 多联空调的防雨室外机
CN216775319U (zh) 一种基于风电机组电气柜的温度控制系统
CN211556740U (zh) 一种装配式施工用线槽
CN204493228U (zh) 一种太阳能屋顶通风机
CN204857375U (zh) 采用片式散热器冷却的大容量整流变压器冷却系统结构
CN212210830U (zh) 一种热源厂变频器室零能耗降温装置
CN212413042U (zh) 一种抗震型电子式变压器整流器
CN204633184U (zh) 变电站自启动式无风叶换气装置
CN202718756U (zh) 高温、防雨型发电机组
CN207426513U (zh) 一种户外智能配电柜
CN220107355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配电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