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00475U - 车间自动通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间自动通风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100475U CN204100475U CN201420422954.7U CN201420422954U CN204100475U CN 204100475 U CN204100475 U CN 204100475U CN 201420422954 U CN201420422954 U CN 201420422954U CN 204100475 U CN204100475 U CN 2041004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rkshop
- oxygen concentration
- concentration sensor
- ventilating fan
- servo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车间自动通风装置,属于车间配套设施领域,主要解决目前传统车间排风扇控温系统主要靠人为开关的粗放式控制存在电能浪费的问题,氧气浓度传感器通过螺钉连接方式固定在车间墙壁上,伺服电动机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驱动排风扇旋转,所述排风扇选型为离心式,排风扇出口连接导气管直通车间屋顶,所述导气管上部端口高于车间屋顶,伺服电动机与氧气浓度传感器通过电缆与计算机实现连接,伺服电动机与氧气浓度传感器为并联关系,所述计算机含有氧气浓度传感器信号分析模块。本实用新型在保证车间舒适度的前提下,在室外温度降低时减小排排风扇的频率,达到节电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间自动通风装置,属于车间配套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在印染,服装,针织等领域,近年来为了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在车间都加装了通风装置,该装置由若干排风扇组成,功率为每台排风扇350瓦到1500瓦不等,虽然单个排风扇功率不大,但是每个工厂加起来就有几十台甚至上百台排风扇,运行功率可以达到几百千瓦。现在的控制方式是根据车间空气质量工人自己去开关排风扇,由于人为因素,该排风扇基本处于开机状态,很少有人会根据空气质量去控制排风扇的开关,从而电能浪费巨大。随着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以及伺服电机的发展,借助计算机系统对工厂车间通风实施智能化控制显得格外有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传统车间通风中排风扇主要靠人为开关的粗放式控制存在电能浪费的问题,设计了车间自动通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车间自动通风装置,其结构包括:氧气浓度传感器、伺服电动机、导气管、排风扇、电缆、计算机;氧气浓度传感器通过螺钉连接方式固定在车间墙壁上,伺服电动机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驱动排风扇旋转,所述排风扇选型为离心式,排风扇出口连接导气管直通车间屋顶,所述导气管上部端口高于车间屋顶,伺服电动机与氧气浓度传感器通过电缆与计算机实现连接,伺服电动机与氧气浓度传感器为并联关系,所述计算机含有氧气浓度传感器信号分析模块。
所述伺服电动机和排风扇通过螺栓固连于底座钢架上,所述底座钢架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车间地面上。
所述电缆为双信号通道电缆,其中一个信号通道与伺服电动机信号传输配套,另一个信号通道与氧气浓度传感器信号传输配套。
所述氧气浓度传感器为两行排布,底部一行氧气浓度传感器位于车间墙壁高度中心位置,顶部一行氧气浓度传感器位于车间墙壁顶部高度位置。
所述导气管为方形铁质管材,导气管端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排风扇出口实现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保证车间舒适度的前提下,在氧气浓度较高时减小排风扇的频率,达到节电的目的。
2.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应用性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车间应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车间应用俯视图。
图中:1氧气浓度传感器、2伺服电动机、3导气管、4排风扇、5车间墙壁、6车间门、7电缆、8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3、4、5所示:车间自动通风装置,其结构包括:氧气浓度传感器1、伺服电动机2、导气管3、排风扇4、电缆7、计算机8;氧气浓度传感器1通过螺钉连接方式固定在车间墙壁5上,伺服电动机2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驱动排风扇4旋转,所述排风扇4选型为离心式,排风扇4出口连接导气管3直通车间屋顶,所述导气管3上部端口高于车间屋顶,伺服电动机2与氧气浓度传感器1通过电缆7与计算机8实现连接,伺服电动机2与氧气浓度传感器1为并联关系,所述计算机8含有氧气浓度传感器1信号分析模块;伺服电动机2和排风扇4通过螺栓固连于底座钢架上,所述底座钢架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车间地面上;电缆7为双信号通道电缆,其中一个信号通道与伺服电动机2信号传输配套,另一个信号通道与氧气浓度传感器1信号传输配套;氧气浓度传感器1为两行排布,底部一行氧气浓度传感器1位于车间墙壁5高度中心位置,顶部一行氧气浓度传感器1位于车间墙壁5顶部高度位置;导气管3为方形铁质管材,导气管3端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排风扇4出口实现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车间自动通风装置,使用时,利用螺栓将伺服电动机2和排风扇4固连于底座钢架上,通过地脚螺栓将底座钢架固定在车间地面上,将导气管3安装在排风扇4出口处并直通车间屋顶外,电缆7实现计算机8与氧气浓度传感器1和伺服电动机2的连接与数据传输,氧气浓度传感器1根据车间内部的温度产生电信号,通过电缆7输送至计算机8,所述计算机8通过内部的信号分析模块产生指令信号,所述指令信号通过电缆7的与伺服电动机2信号传输配套的信号通道传输至伺服电动机2,可以实现伺服电动机2根据车间温度而调整转速,进而调整排风扇转速也即是实现了车间内部氧气浓度的智能化控制。
上述实施例只是一种优选的方案,明显的,该实施例可作其它改动,如:所述导气管为圆形铁质管材,导气管端部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排风扇出口实现连接。
上述改动后的方案虽不如本实施例的优越,却也明显优于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都应涵盖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车间自动通风装置,结构包括:氧气浓度传感器(1)、伺服电动机(2)、导气管(3)、排风扇(4)、电缆(7)、计算机(8);其特征是:氧气浓度传感器(1)通过螺钉连接方式固定在车间墙壁(5)上,伺服电动机(2)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驱动排风扇(4)旋转,所述排风扇(4)选型为离心式,排风扇(4)出口连接导气管(3)直通车间屋顶,所述导气管(3)上部端口高于车间屋顶,伺服电动机(2)与氧气浓度传感器(1)通过电缆(7)与计算机(8)实现连接,伺服电动机(2)与氧气浓度传感器(1)为并联关系,所述计算机(8)含有氧气浓度传感器(1)信号分析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自动通风装置,其特征是:伺服电动机(2)和排风扇(4)通过螺栓固连与底座钢架上,所述底座钢架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车间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自动通风装置,其特征是:电缆(7)为双信号通道电缆,其中一个信号通道与伺服电动机(2)信号传输配套,另一个信号通道与氧气浓度传感器(1)信号传输配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自动通风装置,其特征是:氧气浓度传感器(1)为两行排布,底部一行氧气浓度传感器(1)位于车间墙壁(5)高度中心位置,顶部一行氧气浓度传感器(1)位于车间墙壁(5)顶部高度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自动通风装置,其特征是:导气管(3)为方形铁质管材,导气管(3)端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排风扇(4)出口实现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22954.7U CN204100475U (zh) | 2014-07-30 | 2014-07-30 | 车间自动通风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22954.7U CN204100475U (zh) | 2014-07-30 | 2014-07-30 | 车间自动通风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100475U true CN204100475U (zh) | 2015-01-14 |
Family
ID=52268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42295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00475U (zh) | 2014-07-30 | 2014-07-30 | 车间自动通风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10047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20165A (zh) * | 2015-11-30 | 2016-02-10 | 桂林斯壮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车间氢气自动排放系统 |
CN106610073A (zh) * | 2015-10-27 | 2017-05-03 | 宁夏琪凯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型通风装置 |
CN106671051A (zh) * | 2017-01-24 | 2017-05-17 | 柳州市德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产生氧气的货架 |
-
2014
- 2014-07-30 CN CN201420422954.7U patent/CN20410047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10073A (zh) * | 2015-10-27 | 2017-05-03 | 宁夏琪凯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型通风装置 |
CN105320165A (zh) * | 2015-11-30 | 2016-02-10 | 桂林斯壮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车间氢气自动排放系统 |
CN106671051A (zh) * | 2017-01-24 | 2017-05-17 | 柳州市德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产生氧气的货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881133U (zh) | 一种散热型高低压配电柜 | |
CN204100475U (zh) | 车间自动通风装置 | |
CN204904071U (zh) | 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能源管理云平台 | |
CN205304032U (zh) | 一种智能高低压开关柜 | |
CN204100494U (zh) | 车间湿度调节装置 | |
CN204885964U (zh) | 一种具有逆变升压功能的光伏箱变 | |
CN206461637U (zh) |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 |
CN201827112U (zh) | 地铁地下车站用节能排热风机系统 | |
CN107045294A (zh) | 一种变电站智能暖通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4100474U (zh) | 基于车间温度的调节装置 | |
CN204333654U (zh) | 配电柜 | |
CN103017302A (zh) | 人流集散地环境自律调控节能系统 | |
CN208443005U (zh) | 区域电网多变电站配电室的环境参数控制系统 | |
CN206758913U (zh) | 一种农网工程配电箱 | |
CN204362456U (zh) | 一种温度自调节的制动电阻柜 | |
CN104154613B (zh) | 智能节能控制系统 | |
CN203398723U (zh) | 一种室内变压器辅助降温和电缆沟除湿系统 | |
CN204695030U (zh) | 一种具有钻头降温装置的精密钻孔取芯机 | |
CN202384109U (zh) | 一种用在电缆上的吹干控制装置 | |
CN204043095U (zh) | 智能节能控制系统 | |
CN203733004U (zh) | 环网柜用太阳能除湿装置主控制器 | |
CN204043096U (zh) | 智能换气节能系统 | |
CN206257766U (zh) | 一种热管式机房直膨式节能空调组件 | |
CN105429024A (zh) | 配电箱冷却保护装置 | |
CN204464786U (zh) | 一种户外开闭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Termination date: 20160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