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16569U - 一种发动机缸盖、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缸盖、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16569U
CN213016569U CN202021477192.2U CN202021477192U CN213016569U CN 213016569 U CN213016569 U CN 213016569U CN 202021477192 U CN202021477192 U CN 202021477192U CN 213016569 U CN213016569 U CN 213016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engine cylinder
pcv valve
air inlet
head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7719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龙灿
何永玲
段晓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7719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16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16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165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组件,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缸盖,包括发动机缸盖本体(1)和PCV阀(2),所述发动机缸盖本体(1)内设有曲通管路,所述PCV阀(2)连接于所述曲通管路的进气口(11)处;所述曲通管路的出气口(13)与发动机气缸进气道(14)相连通,且所述出气口(13)的数量配置为与所述发动机气缸进气道(14)的数量一致。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缸盖,将曲通管路集成于其内,一方面,内置的曲通管路无需配置诊断系统,降低了整车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内置的曲通管路不易损坏老化,使用寿命长,且有效解决了曲通管路易结冰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缸盖、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组件,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做功燃烧过程的末端,一些未燃混合气在高压力的作用下会从活塞环处漏入曲轴箱内,业内将这种泄漏现象称为“窜气”。
这些泄露出的曲通气体,不仅会稀释曲轴箱内的机油,造成发动机机件的提前磨损,还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所以现在的汽车都被要求加装PCV(Positive CrankcaseVentilation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
现有技术的PCV系统中的曲通管路路径较长,造成气体泄漏以及汽油累积的风险大,且结构复杂零部件多,难以保证PCV系统的稳定可靠,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的PCV曲通管道及其组件。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发动机缸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缸盖,其能够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的PCV曲通管路及其组件,以使得曲通管路不易结冰,不易累积汽油,不易受损老化,使用寿命长,并且能够使得整个PCV系统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总成,由于其中的PCV系统结构简单且稳定可靠,所以该发动机总成的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
最后,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由于其中的发动机总成的整体结构简单,且性能稳定可靠,所以该车辆的制造成本低,不易发生动力系统上的故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缸盖,包括发动机缸盖本体和PCV阀,所述发动机缸盖本体内设有曲通管路,所述PCV阀连接于所述曲通管路的进气口处;所述曲通管路的出气口与发动机气缸进气道相连通,且所述出气口的数量配置为与所述发动机气缸进气道的数量一致。以使得在发动机气缸为至少两个时,各发动机气缸所对应的发动机气缸进气道可以有唯一一个与之对应的进气口,从而实现曲通气体能够分配到各个气缸。
优选地,所述PCV阀包括PCV阀进气口和PCV阀出气口,所述PCV阀进气口置于所述发动机缸盖本体的外侧,所述PCV阀出气口置于所述发动机缸盖本体的内侧。以使得曲轴箱内的曲通气体能够通过PCV阀进入曲通管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PCV阀的上部设有适于与安装工具相配合的装配部,所述PCV阀的下部设有适于与所述发动机缸盖本体相连接的连接部。装配部适于与安装工具配合以方便PCV阀的安装。
具体地,所述连接部为外螺纹结构,且所述进气口处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结构相匹配的内螺纹结构。PCV阀与进气口采用螺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方便PCV阀的拆卸清理或是更换。
更优地,所述PCV阀与所述发动机缸盖本体间设有垫片。垫片能够保证PCV阀与发动机缸盖本体的连接处的密封性,使得曲通管路里的曲通气体不易泄露,避免了对曲轴箱内机油的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均与内置通道相连通。内置通道与进气口连通,并能够将曲通气体分配到各个出气口。
优选地,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内置通道的中部区域。以使得曲通气体能够通过出气口均匀地分配到各个发动机气缸进气道中。
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气缸进气道的气路转向结构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能够使得发动机气缸进气道中的混合气体在改变气体流向时受到的阻力更小,且不易造成汽油的累积。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总成,其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由于发动机缸盖本体中集成有曲通管路,且曲通管路结构简单不易受损老化,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总成,结构简单体积小,制造成本低且故障率低。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所提供的一种车辆。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所提供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发动机总成,由于该发动机总成结构简单体积小,制造成本低且故障率低,所以该车辆制造成本低,且不易发生动力系统上的故障。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以及优选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缸盖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缸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缸盖中PCV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缸盖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缸盖的气流流向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发动机缸盖本体 11-进气口
12-内置通道 13-出气口
14-发动机气缸进气道 2-PCV阀
21-装配部 22-连接部
3-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的G指的是曲通气体,图中的箭头方向为曲通气体的流通方向;另外,所述曲通气体为发动机处于做功冲程时经由活塞与发动机气缸壁的间隙处泄漏到曲轴箱中的未被充分燃烧的废气。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缸盖,包括发动机缸盖本体1和PCV阀2,在发动机缸盖本体1内设有曲通管路,PCV阀2连接于曲通管路的进气口11处;曲通管路的出气口13与发动机气缸进气道14相连通,且出气口13的数量与发动机气缸进气道14的数量一致。
将出气口13的数量配置为与发动机气缸进气道14的数量一致,可以使得在发动机的气缸数为至少两个时,每个气缸所对应的发动机气缸进气道14都能有唯一一个与之相连通的出气口,以保证曲通气体能够分配到各个气缸;将曲通管路内置于发动机缸盖本体1中,合理利用了发动机缸盖本体1的内部空间,既减小了发动机总成的体积,又使得曲通管路不易结冰;而内置的曲通管路也无需安装诊断系统,并且曲通气体通过曲通管路直接进入发动机气缸进气道14,这大大减少了曲通管路相关零部件的数量,使得曲通管路结构简单、路径短,既降低了制造成本,又降低了气体泄漏以及汽油累积的风险,不易受损老化,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PCV阀2包括PCV阀进气口和PCV阀出气口,PCV阀进气口置于发动机缸盖本体1的外侧,PCV阀出气口置于发动机缸盖本体1的内侧。该设计能够使得曲轴箱内的曲通气体进入曲通管路,并且由于PCV阀2具有单向导通的特点,所以能够使得曲通管路内的曲通气体不会通过PCV阀2再次泄露到曲轴箱中,对曲轴箱中的机油造成污染。
具体地,如图3所示,PCV阀2的上部设有适于与安装工具相配合的装配部21,PCV阀2的下部设有适于与发动机缸盖本体1相连接的连接部22。装配部22能够与安装工具相配合实现PCV阀2的安装,装配部21的具体结构可以是六角螺栓头结构,相应的安装工具具体可以是六角扳手。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部22为外螺纹结构,且进气口11处设有与外螺纹结构相匹配的内螺纹结构。PCV阀2以螺接的方式与进气口11相连接,螺接的方式易于拆卸,方便PCV阀2的日常清洁维护,以及更换。
更优地,如图1所示,PCV阀2与发动机缸盖本体1间设有垫片3。垫片3能够保证PCV阀2与发动机缸盖本体1的连接处的密封性,使得曲通管路里的曲通气体不易泄露,避免了曲通气体对曲轴箱内机油的污染。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进气口11和出气口13均与内置通道12相连通。内置通道12与进气口11相连通,以能够将曲通气体分配到出气口13中。
优选地,如图1所示,进气口11设置于内置通道12的中部区域。这样的设计,使得在发动机为例如直列四缸发动机和V12发动机等类型的多缸机时,位于两侧的发动机气缸也能与进气口11保持较近的距离,使得曲通气体的分配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发动机气缸进气道14的气路转向结构为弧形结构。将气路转向结构设置为弧形结构,一方面使得发动机气缸进气道14内的混合气体在改变流向时的阻力小,另一方面,弧形的结构不易造成汽油的累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一种发动机总成的具体实施例中包括上述的发动机缸盖,由此可见该发动机总成至少具有上述发动机缸盖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同理,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一种车辆的具体实施例中包括上述的发动机总成,由此可见该车辆至少具有上述发动机总成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
以上按照层层递进的方式,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缸盖的优化地结构形式,以下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动机缸盖应用于直列四缸发动机的一个相对全面的优化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直列四缸发动机的发动机缸盖,包括发动机缸盖本体1和PCV阀2;其中发动机缸盖本体1内设有曲通管路,曲通管路包括内置通道12,内置通道12设有一个曲通管路的进气口11以及四个曲通管路的出气口13。其中进气口11设于内置通道12的中部区域,PCV阀2与进气口11相螺接,具体为PCV阀2的PCV阀进气口设于发动机盖本体1的外侧,PCV阀出气口设于发动机盖本体1的内侧,且PCV阀2与进气口11的连接处设有垫片3;四个出气口13与四个发动机气缸进气道14一一对应,且各出气口13与相对应的发动机气缸进气道14相连通;发动机气缸进气道14的气路转向结构为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缸盖中PCV阀的工作过程以及曲通气体在曲通管路中的流动方向:
如图5所示,在发动机处于吸气冲程时曲通管路中会产生负压,此时PCV阀2会在负压的作用下打开,使得曲轴箱中的曲通气体经由PCV阀2和进气口11进入内置通道12,并经由出气口13均匀分配到发动机气缸进气道14中与发动机气缸进气道14中的气体混合后进入发动机气缸的燃烧室(图中未示出)进行燃烧做功;在发动机处于做功冲程时,曲通管路中会产生高压,此时PCV阀2会在高压的作用下闭合,以防止曲通管路中的气体泄漏到曲轴箱中。
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缸盖的优点在于:
首先,将曲通管路内置与发动机缸盖中,既充分利用了发动机缸盖本体1的内部空间,又使得发动机无需设置曲通管路的诊断系统,从而发动机的整体结构更加简洁紧凑,降低了发动机的制造成本,且内置的曲通管路不易出现结冰的现象;另外曲通气体通过发动机缸盖内的曲通管路直接进入发动机气缸进气道14从而到达发动机燃烧室,气体流动的路径短,气体泄漏或汽油累积的风险小,且简化了发动机的整体结构,降低了发动机的制造成本。
其次,PCV阀2与曲通管路的进气口11螺接,使得PCV阀2在需要清洁维护或是更换时易于拆卸,由于PCV阀2具有单项导通的特性使得气体只能从外界进入曲通管路,不能从曲通管路向外界流出,所以避免了曲通气体从PCV阀2处泄露,污染曲轴箱内的机油,使得传动机件不会提前磨损老化,从而延长了传动机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在PCV阀2与进气口11的连接处还设有垫片3,垫片3进一步确保了连接处的密封性;将进气口11设置于内置通道12的中部区域,能够使得在发动机为如直列四缸发动机和V12发动机等类型的多缸机时,位于两侧的发动机气缸也能与进气口11保持较近的距离,使得曲通气体的分配更加均匀;将发动机气缸进气道14的气路转向结构为弧形结构,一方面使得发动机气缸进气道14内的混合气体在改变流向时的阻力小,另一方面,弧形的结构不易造成汽油的累积。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缸盖本体(1)和PCV阀(2),所述发动机缸盖本体(1)内设有曲通管路,所述PCV阀(2)连接于所述曲通管路的进气口(11)处;所述曲通管路的出气口(13)与发动机气缸进气道(14)相连通,且所述出气口(13)的数量配置为与所述发动机气缸进气道(14)的数量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PCV阀(2)包括PCV阀进气口和PCV阀出气口,所述PCV阀进气口置于所述发动机缸盖本体(1)的外侧,所述PCV阀出气口置于所述发动机缸盖本体(1)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PCV阀(2)的上部有适于与安装工具相配合的装配部(21),所述PCV阀(2)的下部设有适于与所述发动机缸盖本体(1)相连接的连接部(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2)为外螺纹结构,且所述进气口(11)处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结构相匹配的内螺纹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PCV阀(2)与所述发动机缸盖本体(1)间设有垫片(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1)和所述出气口(13)均与内置通道(12)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1)设置于所述内置通道(12)的中部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气缸进气道(14)的气路转向结构为弧形结构。
9.一种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缸盖。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总成。
CN202021477192.2U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发动机缸盖、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13016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7192.2U CN213016569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发动机缸盖、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7192.2U CN213016569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发动机缸盖、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16569U true CN213016569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517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77192.2U Active CN213016569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发动机缸盖、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165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20541B2 (en)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CN102777232B (zh) 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漏气流量控制系统
US9217343B2 (en) Dual flow check valve for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CN209942905U (zh) 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US20100313860A1 (en) Apparatus for removal of oil from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CN206111271U (zh) 车辆管路用连接接头及包括其的车辆曲轴箱通风管路
CN213016569U (zh) 一种发动机缸盖、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CN218454775U (zh) 发动机及汽车
CN209179895U (zh) 一种发动机用气门室罩盖总成
CN109026280B (zh) 一种可调式、两级油气分离的柴油机曲轴箱闭式循环系统
CN213807792U (zh) 一种非道路柴油机曲轴箱通风系统
CN104948262A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
CN215804772U (zh) 一种曲轴箱通风结构、发动机及车辆
US20180223707A1 (en) Engine housing component
CN107795355A (zh) 车辆管路用连接接头及包括其的车辆曲轴箱通风管路
CN109281730B (zh) 曲轴箱通风系统及汽车
CN114412654A (zh) 一种集成设计的发动机气门室罩盖及汽车
CN210889072U (zh) 一种防燃气窜入的发动机曲轴箱用通风管件
CN114060122A (zh) 发动机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发动机及汽车
CN109469531A (zh) 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油气分离器总成及车辆
CN214092006U (zh) 一种内部集成式发动机曲轴箱通风装置
CN109356743A (zh) 一种集成排气管路的缸盖
CN204851377U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
CN220869493U (zh) 一种曲轴箱通风装置
CN215057651U (zh) 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的进气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