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07760U - 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07760U
CN213007760U CN202022033525.9U CN202022033525U CN213007760U CN 213007760 U CN213007760 U CN 213007760U CN 202022033525 U CN202022033525 U CN 202022033525U CN 213007760 U CN213007760 U CN 213007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rest
head
newtonian fluid
chamber
flexibl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335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文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335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07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07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07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包括:头枕骨架;头枕面套,其设置在头枕骨架外侧;柔性腔室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头枕骨架的前后两侧,柔性腔室组件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柔性腔室组件受人体头部撞击使非牛顿流体受冲击而硬化以支撑人体头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头枕骨架前后设置柔性腔室组件,使得当汽车正常行驶时,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部依靠在头枕上,可以通过柔性腔室组件为头部提供良好的头部空间舒适感,而当汽车受到碰撞时,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部撞击柔性腔室组件,柔性腔室组件会迅速硬化以更好的支撑头部,提高了头枕本体的使用性能的同时也兼顾了舒适感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头枕通常是由座椅向上伸出来,可以保护驾驶员或者乘员免遭车辆突然移动而造成的严重伤害。当正面碰撞事故中,车内的安全带、安全气囊等约束系统也可以降低车内乘员头、胸等部位受到的伤害;在侧面碰撞事故中,侧面安全气囊和侧气帘也可以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在追尾事故中,能够保护乘员脆弱头颈部的只有头枕,头枕具有与安全带、安全气囊同等重要的安全作用。而且在交通事故中,追尾碰撞占很大的比例,绝大多数的追尾碰撞都会造成乘员的头颈部伤害,而汽车座椅头枕是直接作用在用户的头部及颈部的,因此头枕防护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体验感及生命安全。
所以座椅乘员或者驾驶员对座椅的舒适性及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有的座椅头枕无法做到兼顾舒适性及碰撞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包括:头枕骨架;
头枕面套,其设置在头枕骨架外侧;
柔性腔室组件,所述头枕骨架的前后两侧设有柔性腔室组件,所述柔性腔室组件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所述柔性腔室组件受人体头部撞击使所述非牛顿流体受冲击而硬化以支撑人体头部。
在上述的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中,所述柔性腔室组件粘度不变以呈现软化状态为人体头部提供接触舒适性,或者,所述柔性腔室组件粘度增加以呈现硬化状态为人体头部提供支撑。
在上述的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中,所述柔性腔室组件包括:前腔室,其设置在头枕骨架的前端;
后腔室,其设置在头枕骨架的后端;
腔室连通管,其设置在头枕骨架上,用于连通所述前腔室和后腔室。
在上述的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中,所述头枕骨架的前端对应所述前腔室设有安装面,所述前腔室设置在所述安装面处,所述头枕骨架的后端对应所述后腔室设有安装槽,所述后腔室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中,所述头枕骨架采用塑料材质。
在上述的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中,所述头枕骨架的下端设有支杆,头枕骨架通过支杆与汽车座椅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头枕骨架前后设置装有非牛顿流体的柔性腔室组件,使得当汽车正常行驶时,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部依靠在头枕上,可以通过柔性腔室组件为头部提供良好的头部空间舒适感,而当汽车受到碰撞时,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部撞击柔性腔室组件,柔性腔室组件会迅速硬化以更好的支撑头部,提高了头枕本体的使用性能的同时也兼顾了舒适感和安全性,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案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案的头枕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头枕骨架;110-头枕面套;120-前腔室;130-后腔室;140-腔室连通管;150-安装面;160-安装槽;200-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包括:头枕骨架100;头枕面套110,其设置在头枕骨架100外侧;柔性腔室组件,其设置在头枕骨架100的前后两侧,柔性腔室组件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柔性腔室组件受人体头部撞击使所述非牛顿流体受冲击而硬化以支撑人体头部。柔性腔室组件粘度不变以呈现软化状态为人体头部提供接触舒适性,或者,柔性腔室组件粘度增加以呈现硬化状态为人体头部提供支撑。
在驾驶员或者乘员正常使用状态下,头靠在头枕前表面,因为柔性腔室组件中填充的是非牛顿流体,所以当驾驶员或者乘员头部靠上时,利用流体的特性保证了枕用面形状可以更好的契合每个人头和颈部的形状,提供更舒服的使用感受。当汽车受到碰撞,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部撞击柔性腔室组件时,柔性腔室组件会迅速硬化以更好的支撑头部。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头枕提高了头枕的使用性能的同时也兼顾了舒适感和安全性,实用性强。
柔性腔室组件包括:前腔室120,其设置在头枕骨架100的前端;后腔室130,其设置在头枕骨架100的后端;腔室连通管140,其设置在头枕骨架100上,用于连通前腔室120和后腔室130。头枕骨架100的前端对应前腔室120设有安装面150,前腔室120设置在安装面150处,头枕骨架100的后端对应后腔室130设有安装槽160,后腔室130设置在安装槽160内。
在头枕骨架100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装有非牛顿流体的前腔室120和后腔室130。在遇到追尾等事故时,头枕的前腔室120给予乘客头部恰到好处的支撑,能也在事故中有效降低乘客头部加速度,减小对乘客脖颈的伤害,但又不能太硬对头部造成二次伤害,正好契合非牛顿流体的特性,可以调节非牛顿流体的剪应力和剪切应变力,使前腔室120在受到头部冲击时,保证有一定的柔软舒适性的同时也保证存在一定刚性,减少乘客头部的加速度,减小对乘客脖颈的伤害。同时对于后排乘客,在急刹车的情况下,整个人因为惯性,头有可能会撞击到前头枕的后上部分,所以在头枕的后侧设有后腔室130,其内部填充的也是非牛顿流体,会有效的支撑住后排乘客的头部,使其不受二次伤害。并且在前腔室120和后腔室130间设有腔室连通管140,前腔室120和后腔室130之间由腔室连通管140连通,保证两个腔室内的压力稳定,不会因为冲击导致腔室破裂。
头枕骨架采用塑料材质,塑料材质容易成型,方便生产。
头枕骨架的下端设有支杆,头枕骨架通过支杆与汽车座椅连接。
工作原理:在汽车正常行驶,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部依靠头枕的前腔室120时,前腔室120粘度不变以保持软质而呈现软化状态,对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部有柔软的触感和更好的包裹性能,更好的契合驾驶员或者乘员头部和颈部的形状,能够为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部提供接触舒适性,保证了汽车座椅头枕的舒适度。而当汽车受到碰撞,使得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部撞击前腔室120时,前腔室120粘度增加以呈现硬化状态,为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部提供支撑,有效减少头型的摆动和位移且提高头枕的吸能和缓冲作用,增加头枕对驾驶员或者乘员头颈等关键部位的吸能保护作用,减小事故冲击对乘坐人员的伤害降低头颈部的伤害;同时对于后排乘客,在急刹车的情况下,整个人因为惯性,头有可能会撞击到前头枕的后上部分,所以在头枕的后侧设有后腔室130,其内部填充的也是非牛顿流体,会有效的支撑住后排乘客的头部,使其不受二次伤害。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头枕骨架;
头枕面套,其设置在头枕骨架外侧;
柔性腔室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头枕骨架的前后两侧,所述柔性腔室组件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所述柔性腔室组件受人体头部撞击使所述非牛顿流体受冲击而硬化以支撑人体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腔室组件粘度不变以呈现软化状态为人体头部提供接触舒适性,或者,所述柔性腔室组件粘度增加以呈现硬化状态为人体头部提供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腔室组件包括:前腔室,其设置在头枕骨架的前端;
后腔室,其设置在头枕骨架的后端;
腔室连通管,其设置在头枕骨架上,用于连通所述前腔室和后腔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骨架的前端对应所述前腔室设有安装面,所述前腔室设置在所述安装面处,所述头枕骨架的后端对应所述后腔室设有安装槽,所述后腔室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骨架采用塑料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骨架的下端设有支杆,头枕骨架通过支杆与汽车座椅连接。
CN202022033525.9U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 Active CN213007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33525.9U CN213007760U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33525.9U CN213007760U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07760U true CN213007760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76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33525.9U Active CN213007760U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077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25430B1 (en) Safety seat
JP3100296U (ja) 歩行者の安全保護のための変形制御が可能な車両のフロント部用構造
CN107985143A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US3817553A (en) Shock-absorbing front-wall for motor vehicles
CN208134148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CN213007760U (zh) 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
KR20080041295A (ko) 자동차용 수동 보호 장치
KR100747034B1 (ko) 자동차의 운전석 무릎 보호장치
US10814750B2 (en) Method and vehicle seat arrangement comprising a deformation portion
KR100461106B1 (ko) 완충장치가 구비된 차량용 시트백 구조
CN216994020U (zh) 一种提高汽车座椅防鞭打性能的靠背泡沫结构
KR100440227B1 (ko) 승객보호용 버스의 시트백 프레임구조
CN216833334U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
CN215474636U (zh) 一种安全带免拆的汽车儿童座椅
Severy et al. Safer seat designs
CN210212304U (zh) 一种高安全性汽车保险杠
CN212386375U (zh)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
KR100222352B1 (ko) 자동차 전방측면 충돌시 운전석 무릎 보호장치
KR20070117234A (ko) 메모리폼 자동차의자시트
KR200145817Y1 (ko) 자동차의 도어 보강구조
JP2001112570A (ja) 衝撃吸収シート
CN115384442A (zh) 一种汽车后排乘客头部保护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100422766B1 (ko) 차량의 크래시 패드 구조
KR100285379B1 (ko) 자동차전방충돌시승객거동조절구조를갖는앞좌석프레임구조
KR100489254B1 (ko) 운전자의 무릎 보호를 위한 다단 충격흡수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