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79970U - 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79970U
CN212979970U CN202021350216.8U CN202021350216U CN212979970U CN 212979970 U CN212979970 U CN 212979970U CN 202021350216 U CN202021350216 U CN 202021350216U CN 212979970 U CN212979970 U CN 212979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locking
slide
rail
support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5021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添
肖玉喜
胥志强
罗德良
敬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urecia China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urecia China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urecia China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urecia China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5021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799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79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799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其包括:两个前部解锁支架分别与汽车座椅下方对应的两侧滑轨转动连接,前部解锁支架的一端部位于对应的滑轨上方,用于锁紧或解锁滑轨;连杆的一端部和对应的后部解锁支架的一端部连接,并分别与汽车座椅下方对应的两侧滑轨转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部分别与对应的前部解锁支架的一端部连接,后部解锁支架的另一端部位于对应的滑轨上方,用于锁紧或解锁滑轨;两根简易进入杆的一端部与汽车座椅下方对应的两侧滑轨转动连接,并位于前部解锁支架的上方,简易进入杆的另一端部与汽车座椅的骨架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更加轻便,降低成本,可以有效地消除座椅框架和把手之间的干扰。

Description

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座椅领域中,对于MPV或者大型SUV车型,由于车厢空间的限制,第三排乘客想要进入车内落座,需要先调节二排座椅,腾出空间后才能进入(Vertical easy entry)。即座椅能够通过连杆机构使座椅前倾的同时滑轨向前滑动,增加后排乘客的进出空间。
对于手动配置的骨架,手动启动EZE的同时滑轨需要能解锁并向前滑动,给三排乘客让出进出空间。为了兼顾更好的舒适性,解锁手柄会尽量布置偏高。当座椅进入EZE状态的时候手柄最好能向下运动,避免与坐垫骨架的干涉。对于手动滑轨解锁功能,解锁手柄的位置需要兼顾操作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制了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以期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的解锁手柄无法兼顾舒适性和安全性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其特点在于,所述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包括:
两个前部解锁支架,所述前部解锁支架分别与所述汽车座椅下方对应的两侧滑轨转动连接,所述前部解锁支架的一端部位于对应的所述滑轨上方,用于锁紧或解锁所述滑轨;
两根连杆和两个后部解锁支架,所述连杆的一端部和对应的所述后部解锁支架的一端部连接,并分别与汽车座椅下方对应的两侧滑轨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前部解锁支架的一端部连接,所述后部解锁支架的另一端部位于对应的所述滑轨上方,用于锁紧或解锁所述滑轨;
两根简易进入杆,所述简易进入杆的一端部与所述汽车座椅下方对应的两侧滑轨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前部解锁支架的上方,所述简易进入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汽车座椅的骨架转动连接;
当所述汽车座椅的骨架向上翻动时,所述简易进入杆逆时针向上转动,所述简易进入杆的一端部向下压所述前部解锁支架,带动所述前部解锁支架逆时针向上转动,使得所述前部解锁支架的一端部向上转动,同时依次带动所述连杆和所述后部解锁支架转动,使得所述后部解锁支架的另一端部逆时针转动解锁所述滑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前部解锁支架之间连接有一转轴,并通过所述转轴分别与汽车座椅下方对应的两侧滑轨转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部解锁支架转动连接在对应所述滑轨中母轨的外侧面上,所述简易进入杆的一端部转动连接在对应所述滑轨中公轨的外侧面上,所述公轨沿所述母轨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部解锁支架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沿所述第一主体的上端面向侧部延伸,位于所述滑轨的公轨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部解锁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一限位件为片状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部解锁支架包括第二主体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第二主体的上端部向侧部延伸,位于所述滑轨的公轨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主体呈V型,所述第二限位件为片状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简易进入杆的一端部设置有向外凸出的触发部分,所述触发部分位于所述前部解锁支架的另一端部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滑轨解锁机构还包括解锁手柄,所述解锁手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前部解锁支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解锁手柄呈“几”字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通过连杆结构,由简易进入杆和解锁手柄分别可以实现对汽车座椅的锁紧和解锁,所述滑轨解锁机构的整体结构更加轻便,降低成本,可以有效地消除座椅框架和把手之间的干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立体结构的放大图。
图3为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通过简易进入杆解锁完成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通过简易进入杆解锁完成后的放大图。
图5为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通过解锁手柄解锁完成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前部解锁支架 10
连杆 20
后部解锁支架 30
简易进入杆 40
滑轨 50
前部解锁支架的一端部 11
连杆的一端部 21
后部解锁支架的一端部 31
连杆的另一端部 22
后部解锁支架的另一端部 32
简易进入杆的一端部 41
简易进入杆的另一端部 42
汽车座椅的骨架 60
转轴 70
母轨 51
公轨 52
第一主体 12
前部解锁支架的另一端部 13
第二主体 33
触发部分 43
解锁手柄 8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此外,尽管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
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立体结构的放大图。图3为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通过简易进入杆解锁完成的示意图。图4为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通过简易进入杆解锁完成后的放大图。图5为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通过解锁手柄解锁完成的示意图。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其包括:两个前部解锁支架10、两根连杆20、两个后部解锁支架30和两根简易进入杆40。其中,前部解锁支架10分别与汽车座椅下方对应的两侧滑轨50转动连接,前部解锁支架10的一端部11位于对应的滑轨50上方,用于锁紧或解锁滑轨50。
连杆20的一端部21和对应的后部解锁支架30的一端部31连接(例如采用转轴连接),并分别与汽车座椅下方对应的两侧滑轨50转动连接,连杆20的另一端部22分别与对应的前部解锁支架10的一端部11连接(例如采用转轴连接),后部解锁支架30的另一端部32位于对应的滑轨50上方,用于锁紧或解锁滑轨50。
简易进入杆40的一端部41与汽车座椅下方对应的两侧滑轨50转动连接,并位于前部解锁支架10的上方,简易进入杆40的另一端部42与汽车座椅的骨架60转动连接。
当汽车座椅的骨架60向上翻动时,简易进入杆40逆时针向上转动,简易进入杆40的一端部41向下压前部解锁支架10,带动前部解锁支架10逆时针向上转动,使得前部解锁支架10的一端部11向上转动,同时依次带动连杆20和后部解锁支架30转动,使得后部解锁支架30的另一端部向上转动解锁滑轨50。
优选地,在两个前部解锁支架10之间可以连接有一转轴70,并通过转轴70分别与汽车座椅下方对应的两侧滑轨50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前部解锁支架10转动连接在对应滑轨50中母轨51的内侧面上,简易进入杆40的一端部41转动连接在对应滑轨50中公轨52的内侧面上,公轨52沿母轨51滑动。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前部解锁支架10优选地包括第一主体12和第一限位件(即前部解锁支架10的一端部11),所述第一限位件沿第一主体12的上端面向侧部延伸,位于滑轨50的母轨52上方。前部解锁支架10的形状优选为呈L型,第一主体12和所述第一限位件为片状结构。
同理,本实施例中后部解锁支架30包括第二主体33和第二限位件(即后部解锁支架30的另一端部32),所述第二限位件沿第二主体33的上端部向侧部延伸,位于滑轨50的公轨52上方。此处,第二主体33的形状优选为呈V型,所述第二限位件为片状结构。
当前部解锁支架10向下转动靠近母轨51时,由第一限位件(即前部解锁支架10的第一端部11)远离公轨52并拉动连杆20,驱动后部解锁支架30转动。
当后部解锁支架30向下转动靠近公轨52时,由第二限位件(即后部解锁支架30的另一端部32)向下压紧公轨52的解锁按钮(图中未示出)。当后部解锁支架30向上转动远离公轨52时,由第二限位件(即后部解锁支架30的另一端部32)向上松开公轨52的解锁按钮(图中未示出)。
优选地,在简易进入杆40的一端部41设置有向外凸出的触发部分43,触发部分43位于前部解锁支架10的另一端部13的上方。
另外,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除了采用上述简易进入杆进行实现解锁之外,所述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还可以采用解锁手柄进行解锁。具体地说,所述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还可以包括解锁手柄80,将解锁手柄8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前部解锁支架10连接。此处解锁手柄80优选为呈“几”字型。
当向下压动解锁手柄80时,解锁手柄80带动前部解锁支架10向上逆时针转动,第一限位件(即前部解锁支架10的一端部11)向上远离公轨52,在前部解锁支架10的带动下,连杆20和后部解锁支架30依次转动,使得后部解锁支架30的第二限位件(即后部解锁支架30的另一端部32)向下压紧公轨52的解锁按钮(图中未示出),实现对公轨52的解锁。
当向上抬起解锁手柄80时,解锁手柄80带动前部解锁支架10向下顺时针转动,第一限位件(即前部解锁支架10的一端部11)向下压紧公轨52的解锁按钮(图中未示出),实现对公轨52的解锁。
根据上述结构,乘客可以通过抬起或压下解锁手柄来锁紧或解锁滑轨,以便前后调整座椅。
另外,当乘客想要进入第三排座椅时,其需要解锁汽车座椅靠背,将座椅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直立位置,触发部分43按下前部解锁支架10的一端部11,使解锁手柄80向下移动,然后带动连杆20,通过连杆20驱动后部解锁支架30,解锁汽车座椅使其向前和向后移动。也就是说,所述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在启动易进入装置(座椅向上转动)时,通过坐盆前端驱动解锁手柄向下转动,并带动连杆,连杆进一步驱动后部解锁支架解锁滑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通过连杆结构,由简易进入杆和解锁手柄分别可以实现对汽车座椅的锁紧和解锁,所述滑轨解锁机构的整体结构更加轻便,降低成本,可以有效地消除座椅框架和把手之间的干扰。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包括:
两个前部解锁支架,所述前部解锁支架分别与所述汽车座椅下方对应的两侧滑轨转动连接,所述前部解锁支架的一端部位于对应的所述滑轨上方,用于锁紧或解锁所述滑轨;
两根连杆和两个后部解锁支架,所述连杆的一端部和对应的所述后部解锁支架的一端部连接,并分别与汽车座椅下方对应的两侧滑轨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前部解锁支架的一端部连接,所述后部解锁支架的另一端部位于对应的所述滑轨上方,用于锁紧或解锁所述滑轨;
两根简易进入杆,所述简易进入杆的一端部与所述汽车座椅下方对应的两侧滑轨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前部解锁支架的上方,所述简易进入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汽车座椅的骨架转动连接;
当所述汽车座椅的骨架向上翻动时,所述简易进入杆逆时针向上转动,所述简易进入杆的一端部向下压所述前部解锁支架,带动所述前部解锁支架逆时针向上转动,使得所述前部解锁支架的一端部向上转动,同时依次带动所述连杆和所述后部解锁支架转动,使得所述后部解锁支架的另一端部逆时针转动解锁所述滑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前部解锁支架之间连接有一转轴,并通过所述转轴分别与汽车座椅下方对应的两侧滑轨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解锁支架转动连接在对应所述滑轨中母轨的外侧面上,所述简易进入杆的一端部转动连接在对应所述滑轨中公轨的外侧面上,所述公轨沿所述母轨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解锁支架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沿所述第一主体的上端面向侧部延伸,位于所述滑轨的公轨上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解锁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一限位件为片状结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解锁支架包括第二主体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第二主体的上端部向侧部延伸,位于所述滑轨的公轨上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呈V型,所述第二限位件为片状结构。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简易进入杆的一端部设置有向外凸出的触发部分,所述触发部分位于所述前部解锁支架的另一端部的上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解锁机构还包括解锁手柄,所述解锁手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前部解锁支架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手柄呈“几”字型。
CN202021350216.8U 2020-07-10 2020-07-10 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 Active CN212979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0216.8U CN212979970U (zh) 2020-07-10 2020-07-10 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0216.8U CN212979970U (zh) 2020-07-10 2020-07-10 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79970U true CN212979970U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27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50216.8U Active CN212979970U (zh) 2020-07-10 2020-07-10 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799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0601A (zh) * 2021-05-14 2021-07-13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保证滑轨解锁的座椅易进入机构
CN113100601B (zh) * 2021-05-14 2024-05-31 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保证滑轨解锁的座椅易进入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0601A (zh) * 2021-05-14 2021-07-13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保证滑轨解锁的座椅易进入机构
CN113100601B (zh) * 2021-05-14 2024-05-31 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保证滑轨解锁的座椅易进入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58762B1 (ko) 차량용 시트 장치
US7686368B2 (en) Vehicle stadium/slide seat system
JPH10100747A (ja)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US7637553B2 (en) Head restraint for a convertible motor vehicle
CN109353254B (zh) 一种多方向调节的换向式汽车座椅
EP1574390B1 (en) Vehicle, in particular a commercial vehicle, with a collapsible front passenger seat
CN212979970U (zh) 汽车座椅的滑轨解锁机构
JP5193126B2 (ja) 車椅子乗車可能な自動車
JP4556498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KR101884744B1 (ko) 스트라이커 이동형 리어시트 슬라이딩 장치
JPH01226448A (ja) 折畳シート
JP455573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JPS58199233A (ja) 自動車用ベンチ型シ−ト
JPH0518971U (ja) アームレスト付シート
KR200490920Y1 (ko) 버스 승객용 좌석시트 장치
JPH0412821Y2 (zh)
JP701713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3219239B2 (ja) 車両の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KR20230166436A (ko) 2열 수동 릴렉션시트
JPH0428266Y2 (zh)
JPH0115535Y2 (zh)
JPH0122742Y2 (zh)
JPS6310344Y2 (zh)
JP2011131821A (ja) シート装置
KR20060055568A (ko) 차량의 착탈식 더블폴딩시트 틸팅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