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79877U - 踏板安装结构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踏板安装结构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79877U
CN212979877U CN202021756062.2U CN202021756062U CN212979877U CN 212979877 U CN212979877 U CN 212979877U CN 202021756062 U CN202021756062 U CN 202021756062U CN 212979877 U CN212979877 U CN 212979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edal
base
tongue
moun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5606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亚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5606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79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79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79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踏板安装结构以及车辆,该踏板安装结构包括与踏板连接的踏板底座以及固定在车身上的卡接底座;卡接底座具有容置腔,容置腔的腔壁上设置有卡接孔,踏板底座上具有可伸入至容置腔中的弹性件,且弹性件的至少一侧具有匹配卡接孔的卡接舌;弹性件可在卡接底座的作用下朝向容置腔的腔壁的方向形变扩张,以将卡接舌压紧在卡接孔中,从而提高了踏板底座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踏板安装结构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踏板安装结构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踏板是车辆上的重要部件,比如油门踏板,主要作用是控制发动机节气门的开度,从而控制车速。
踏板具体通过踏板底座安装在车身上,相关技术中,踏板底座具体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在车身上,装配时需要用专门的安装工具比如螺丝刀进行安装。然而,上述装配方式较复杂,导致装配效率较低,制约了生产节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踏板安装结构以及车辆,以提高踏板底座的安装效率。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踏板安装结构,包括与踏板连接的踏板底座以及固定在车身上的卡接底座;
所述卡接底座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腔壁上设置有卡接孔,所述踏板底座上具有可伸入至所述容置腔中的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的至少一侧具有匹配所述卡接孔的卡接舌;
所述弹性件可在所述卡接底座的作用下朝向所述容置腔的腔壁的方向形变扩张,以将所述卡接舌压紧在所述卡接孔中。
可选的,所述容置腔的腔底具有朝向所述弹性件的方向凸出的凸台;
在所述弹性件伸入所述容置腔的方向上,所述弹性件在自然状态下相对于所述卡接舌突出的长度大于所述凸台与所述卡接舌之间的间距,以使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凸台形成抵顶配合。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所述卡接舌;
所述容置腔的腔壁的对应各所述卡接舌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卡接孔。
可选的,所述卡接舌与所述卡接孔之间过盈配合;
可选的,所述卡接舌具有弹性。
可选的,在所述弹性件伸入所述容置腔的方向上,所述卡接舌的前侧设有第一倒角,所述卡接舌的后侧设有第二倒角,所述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均设置在所述卡接舌背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方向上,所述第一倒角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倒角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通过连接部与所述卡接舌连接;
所述卡接舌与所述卡接孔匹配卡合时,所述连接部挡设在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为环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环状空间内。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减空槽。
可选的,所述踏板底座的靠近所述卡接底座的一端具有容纳槽;
所述连接部的靠近所述踏板底座的一端可伸入至所述容纳槽中,且与所述容纳槽过盈配合。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所述卡接舌以及所述弹性件为一体式结构。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呈弯折状。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身,所述车身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踏板安装结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踏板安装结构以及车辆,通过在车身的卡接底座上设置容置腔,在容置腔的腔壁上设置卡接孔,在踏板底座上设置可伸入至容置腔中的弹性件,且使弹性件的至少一侧具有卡接舌,这样在装配时,可直接使弹性件伸入至容置腔中,弹性件上的卡接舌伸入至卡接孔中,与卡接孔匹配卡合,从而实现踏板底座与卡接底座的卡接,即,直接将踏板底座按在卡接底座上,使卡接舌与卡接孔卡合,即可完成踏板底座的安装,装配非常方便,无需使用额外的安装工具即可完成踏板底座的安装;同时由于弹性件可在卡接底座的作用下朝向容置腔的腔壁的方向形变扩张,以将卡接舌压紧在卡接孔中,也就是说,弹性件受到卡接底座的作用力会向外侧扩张,从而产生向外的推力,将卡接舌压紧在卡接孔中,使卡接舌不会轻易从卡接孔中脱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卡接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了踏板的稳定性,为行车安全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踏板安装结构以及踏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踏板安装结构的卡接底座的剖视图。
其中,1、踏板底座;11、弹性件;12、卡接舌;121、连接部; 123、第二倒角;124、第一倒角;125、减空槽;13、容纳槽;2、卡接底座;21、容置腔;22、卡接孔;23、凸台;201、卡接筒;202、座体;3、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踏板是车辆上必不可少的部件,比如油门踏板(又称加速踏板)、离合踏板、刹车踏板等。
踏板具体通过踏板底座安装在车身上,在装配时,一般先将踏板与踏板底座固定,然后将踏板底座安装在车身上,从而实现踏板的安装。相关技术一般通过螺接的方式将踏板底座固定在车身上,装配时需要用到专门的安装工具比如螺丝刀进行安装,装配复杂,导致装配效率较低。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踏板安装结构以及具有该踏板安装结构的车辆,以提高踏板底座的安装效率。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踏板安装结构,该踏板安装结构包括:踏板底座1以及卡接底座2。
其中,踏板3连接在踏板底座1上,卡接底座2固定在车身上。即,将踏板底座1连接在卡接底座2上,便可完成踏板3在车身上的装配。具体地,卡接底座2可以焊接在车身上,也可以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在车身上。踏板3与踏板底座1的连接方式、卡接底座2与车身的具体固定方式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踏板3具体可以是油门踏板,当然,踏板3也可以是离合踏板或者刹车踏板等,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具体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将踏板底座1连接不同的踏板3即可。
具体地,卡接底座2具有容置腔21,容置腔21的腔壁上设置有卡接孔22,踏板底座1上具有可伸入至容置腔21中的弹性件11,且弹性件11的至少一侧具有与卡接孔22相匹配的卡接舌12。
具体实现时,容置腔21的朝向踏板底座1的一端开口,在装配时,使踏板底座1上的弹性件11由该开口进入至容置腔21中,当卡接舌 12移动卡接孔22所在位置时,卡接舌12进入至卡接孔22中,与卡接孔22卡合,从而实现踏板底座1与卡接底座2之间的卡接,即,踏板底座1与卡接底座2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这样在安装时,直接将踏板底座1按在卡接底座2上,即可实现两者之间的卡接,无需专门的安装工具即可完成踏板底座1与卡接底座2的连接。
与此同时,弹性件11可在卡接底座2的作用下朝向容置腔21的腔壁的方向形变扩张,以将卡接舌12压紧在卡接孔22中。具体地,当弹性件11进入至容置腔21中到位时,即弹性件11在容置腔21中移动至预设位置时,弹性件11会与卡接底座2的某个部位接触,卡接底座2对弹性件11产生作用力,使得弹性件11发生变形而横向扩张,即,产生向外的推力,从而将位于弹性件11至少一侧的卡接舌12压紧在卡接孔22中。即,当卡接舌12与卡接孔22卡合好之后,卡接舌 12会一直受到弹性件11的推力,因此,卡接舌12不会轻易从卡接孔 22中脱出,使得踏板底座1和卡接底座2的连接更加稳定和可靠。
其中,弹性件11具体可以是硅胶件,也可以是橡胶件,或者弹性塑胶件等,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卡接孔22具体为贯穿容置腔21内外的通孔。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卡接孔22也可以为盲孔,即,不贯穿容置腔 21的腔壁,比如,容置腔21的腔壁的对应卡接舌12的位置朝向远离容置腔21的内腔方向凸出形成卡接孔,此时的卡接孔具体为凹槽状,只要能够实现与卡接舌12的卡合即可。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容置腔21的腔底具有朝向弹性件11的方向凸出的凸台23,弹性件11伸入至容置腔21中到位时,凸台23抵顶在弹性件11的底部,以使弹性件11朝向容置腔21的腔壁的方向形变扩张。可以理解的是,在沿弹性件11伸入容置腔21的方向上,弹性件11在自然状态下相对于卡接舌12突出的长度大于凸台23与卡接舌12之间的间距,以使弹性件11与凸台23形成抵顶配合。参照图2所示,图2中的虚线轮廓为弹性件11在自然状态下(即未受到凸台23抵顶时)所处的位置,其中L1表示弹性件11在自然状态下相对于卡接舌12突出的长度,其中L2表示凸台23与卡接舌12 之间的间距。也就是说,当弹性件11与凸台23形成抵顶配合时,在沿弹性件11伸入容置腔21的方向上,弹性件11被压缩,弹性件11 产生横向扩张;当弹性件11与凸台23脱离时,凸台23对弹性件11 的抵顶力消失,弹性件11可以恢复形变。
具体实现时,卡接底座2可以包括:座体202以及设置在座体202 上的顶部开口的卡接筒201,卡接筒201的内腔形成为上述容置腔21。卡接筒201比如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座体202上。凸台23可以具体设置在座体202的顶部。即,凸台23位于容置腔21的腔底。在本实施例中,凸台23为座体202顶部的部分向上弯折凸出而形成。当然,也可以是,直接在座体202的顶面上设置凸台23。
当弹性件11由上至下伸入至容置腔21中后,弹性件11的底部接触到凸台23,随着弹性件11的继续下移,凸台23会对弹性件11产生向上的顶力,此时弹性件11横向扩张,产生向外的推力,将卡接舌12 压紧在卡接孔22中。
通过设置凸台23,使凸台23对弹性件11进行抵顶,这样使得弹性件11无需移动较大距离即可接触到容置腔21的腔底而发生横向扩张,进而产生推力,弹性件11的高度尺寸无需做的较大,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耗材。
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在容置腔21的内壁上设置朝向容置腔21的内腔延伸的凸起,凸起位于卡接孔22的下方,当弹性件 11与凸起接触时,凸起同样可实现对弹性件11的抵顶,使弹性件11 横向扩张产生向外的推力。
本实施例提供的踏板安装结构,通过在车身的卡接底座2上设置容置腔21,在容置腔21的腔壁上设置卡接孔22,在踏板底座1上设置可伸入至容置腔21中的弹性件11,且使弹性件11的至少一侧具有卡接舌12,这样在装配时,可直接使弹性件11伸入至容置腔21中,弹性件11上的卡接舌12伸入至卡接孔22中,与卡接孔22匹配卡合,从而实现踏板底座1与卡接底座2的卡接,即,直接将踏板底座1按在卡接底座2上,使卡接舌12与卡接孔22卡合,即可完成踏板底座1 的固定,装配非常方便,无需使用额外的安装工具即可完成踏板底座1 的安装;同时由于弹性件11可在卡接底座2的作用下朝向容置腔21 的腔壁的方向形变扩张,以将卡接舌12压紧在卡接孔22中,也就是说,弹性件11受到卡接底座2的作用力会向外侧扩张,从而产生向外侧的推力,将卡接舌12压紧在卡接孔22中,使卡接舌12不会轻易从卡接孔22中脱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卡接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了踏板 3的稳定性,为行车安全提供了保障。
具体地,弹性件11可以呈弯折状,比如,参照图2,弹性件11整体呈W型,这样使得弹性件11在卡接底座2的作用下更容易发生横向形变,且在容置腔21的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弹性件11的形变空间更大,安装时更省力。
参照图2所示,弹性件11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卡接舌12,相应地,容置腔21的腔壁的对应各卡接舌12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卡接孔22。通过设置两个卡接舌12和两个卡接孔22,从弹性件11的两侧实现卡接,进一步提高了踏板底座1与卡接底座2连接的可靠性,提高了踏板底座1的平稳性。
其中,卡接舌12可与卡接孔22之间过盈配合,这样可进一步提高两者配合的紧密性。卡接舌12具体可以为弹性卡接舌,即,卡接舌 12具有弹性,比如卡接舌12为硅胶卡接舌或者橡胶卡接舌等。通过将卡接舌12设置为弹性结构,使得装配更加方便,且可减小弹性件11 进入至容置腔21内时卡接舌12对容置腔21腔壁的磨损。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1具体通过连接部121与卡接舌12连接。当卡接舌12与卡接孔22匹配卡合时,连接部121挡设在容置腔21的内壁上。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11受到卡接底座2的作用力时,横向扩张,对连接部121产生向外的推力,进而将卡接舌12压紧在卡接孔22中,直至连接部121挡设在容置腔21的内壁上,使卡接舌12与卡接孔22形成稳定的插接关系。
连接部121可以起到一定的挡设作用,即,在当卡接舌12与卡接孔22卡合时,连接部121不会进入至卡接孔22中,而是挡设在卡接孔22的内侧,从而可防止卡接舌12继续向外移动,进一步保证了踏板底座1卡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具体可以将连接部121设置为环状,弹性件11位于环状空间内,即,弹性件11连接在环状的连接部内侧。通过将连接部121设置为环状,当弹性件11横向扩张而产生向外的推力时,连接部121的受力会更均匀,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卡接舌12的稳定性。
其中,连接部121、卡接舌12和弹性件11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即,三者一体成型,比如,连接部121、卡接舌12和弹性件11为一体成型的硅胶件。当然,也可以是,连接部121、卡接舌12和弹性件11为单独的部件,后续连接在一起,或者,连接部121与卡接舌12一体成型,然后与弹性件11装配在一起。
参照图2所示,为了能够更容易的推动卡接舌12,连接部121上还开设有减空槽125,不仅可以减轻踏板底座1的整体重量,还使得弹性件11更容易将连接部121向外推动,进而向外推动卡接舌12,使得卡接舌12与卡接孔22的配合更加顺畅。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减空槽125的槽口朝向踏板底座1,即如图 2中,减空槽125的槽口朝上,这样不仅使得弹性件11更容易将连接部121向外推动,进而将卡接舌12压紧在卡接孔22中,且由于减空槽125槽口的朝向与弹性件11进入至容置腔21时的方向相反,从而使得弹性件11的进入更加顺畅。
具体实现时,可以在踏板底座1的靠近卡接底座2的一端设置容纳槽13,连接部121的靠近踏板底座1的一端可伸入至容纳槽13中,且与容纳槽13过盈配合,即,无需额外的安装工具即可实现连接部121 与踏板底座1的连接,且连接可靠。在使用时,先将卡接舌12和弹性件11这个整体与踏板底座1连接,然后将卡接舌12与卡接底座2卡接,从而实现踏板底座1和卡接底座2的固定。
也就是说,卡接舌12和弹性件11这个整体与踏板底座1分开制作,这样在装配或者使用过程中,若设置有卡接舌12的弹性件11和踏板底座1的其中一者发生破损时,将两者拆离,只需更换发生破损的那个部件即可,避免了设置有卡接舌12的弹性件11与踏板底座1这个整体的报废,节省了成本。
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设置有卡接舌12的弹性件11也可以与踏板底座1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在弹性件11伸入容置腔21的方向上,卡接舌12的前侧设有第一倒角124,卡接舌12的后侧设有第二倒角123,第一倒角 124和第二倒角123均设置在卡接舌12背向弹性件11的一侧。其中,在弹性件11的弹力方向上,第一倒角124的长度大于第二倒角123的长度。参照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卡接舌12的前侧即为图2 中卡接舌12的下侧,卡接舌12的后侧即为图2中卡接舌12的上侧。其中,卡接舌12背向弹性件11的一侧即为图2中卡接舌12的外侧。
通过设置第二倒角123和第一倒角124,使得踏板底座1在下插至容置腔21的过程中更加方便,且防脱稳定性更好。
实施例二
继续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车身上设置有踏板安装结构。
该车辆具体可以是小型轿车,也可以是大型运输车辆,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具有踏板3(比如油门踏板、离合踏板、刹车踏板等)且需要将踏板3安装在车身上的车辆均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中的踏板安装结构与实施例一提供的踏板安装结构的具体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在设定方向上定义的某个部件的前侧和后侧,其定义的规则为由该部件的后侧指向该部件的前侧的方向与该设定方向一致;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踏板(3)连接的踏板底座(1)以及固定在车身上的卡接底座(2);
所述卡接底座(2)具有容置腔(21),所述容置腔(21)的腔壁上设置有卡接孔(22),所述踏板底座(1)上具有可伸入至所述容置腔(21)中的弹性件(11),且所述弹性件(11)的至少一侧具有匹配所述卡接孔(22)的卡接舌(12);
所述弹性件(11)可在所述卡接底座(2)的作用下朝向所述容置腔(21)的腔壁的方向形变扩张,以将所述卡接舌(12)压紧在所述卡接孔(2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21)的腔底具有朝向所述弹性件(11)的方向凸出的凸台(23);
在所述弹性件(11)伸入所述容置腔(21)的方向上,所述弹性件(11)在自然状态下相对于所述卡接舌(12)突出的长度大于所述凸台(23)与所述卡接舌(12)之间的间距,以使所述弹性件(11)与所述凸台(23)形成抵顶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1)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所述卡接舌(12);
所述容置腔(21)的腔壁的对应各所述卡接舌(12)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卡接孔(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舌(12)与所述卡接孔(22)之间过盈配合;
和/或,所述卡接舌(12)具有弹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件(11)伸入所述容置腔(21)的方向上,所述卡接舌(12)的前侧设有第一倒角(124),所述卡接舌(12)的后侧设有第二倒角(123),所述第一倒角(124)和第二倒角(123)均设置在所述卡接舌(12) 背向所述弹性件(11)的一侧,在所述弹性件(11)的弹力方向上,所述第一倒角(124)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倒角(123)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1)通过连接部(121)与所述卡接舌(12)连接;
所述卡接舌(12)与所述卡接孔(22)匹配卡合时,所述连接部(121)挡设在所述容置腔(21)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21)为环状,所述弹性件(11)位于所述连接部(121)围成的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21)上开设有减空槽(12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底座(1)的靠近所述卡接底座(2)的一端具有容纳槽(13);
所述连接部(121)的靠近所述踏板底座(1)的一端可伸入至所述容纳槽(13)中,且与所述容纳槽(13)过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21)、所述卡接舌(12)以及所述弹性件(11)为一体式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1)呈弯折状。
12.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踏板安装结构。
CN202021756062.2U 2020-08-20 2020-08-20 踏板安装结构以及车辆 Active CN212979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56062.2U CN212979877U (zh) 2020-08-20 2020-08-20 踏板安装结构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56062.2U CN212979877U (zh) 2020-08-20 2020-08-20 踏板安装结构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79877U true CN212979877U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34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56062.2U Active CN212979877U (zh) 2020-08-20 2020-08-20 踏板安装结构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79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13608B2 (en) Gear housing
EP2014930B1 (en) Article installation device
US7185915B2 (en) Steering wheel incorporating air bag device
JPWO2007013635A1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6838113B (zh) 液封防振装置
US7159898B2 (en) Vehicle air bag module retention system
CN212979877U (zh) 踏板安装结构以及车辆
JP4719132B2 (ja) カバー部材の取付構造
CN110509865B (zh) 连接组件、汽车外部装饰系统及汽车外部装饰件的安装方法
JP2559515Y2 (ja) 取付クリップの固定構造
JP4320493B2 (ja) クリップ
JPH04133990U (ja) 車両のアンダカバー取付構造
JP4198708B2 (ja) 合成樹脂製のシリンダヘッドカバーに対するプラグチューブガスケットの取付構造
KR101976491B1 (ko) 캐니스터 장착구조
JP2502843Y2 (ja) ファンシュラウドの取付構造
JP4493835B2 (ja) コルゲートクリップ
CN214698022U (zh) 尿素泵安装结构及油箱结构
JPH08270630A (ja) 固定具
JP4528169B2 (ja) クリップを用いた取付構造および取付用クリップ
KR200460454Y1 (ko) 자동차 케이블 지지클립
JPH069916Y2 (ja) 車両用ルーフモールカバーの取付構造
KR19990014449U (ko) 사용이 간편한 스프링 타입의 로케이션 지그
JPH06137357A (ja) バンパーバウンドとダストカバーとの組立構造
KR0136140Y1 (ko) 자동차용 풋 레스트
KR200147211Y1 (ko) 연료주입구 커버 고정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